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班主任兵法2·实战篇-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种强烈的爱国情感体现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真是让人欣慰。但今天听了老师的话,回想起从前父母的谈论,经过思考,我认清:在我们这一代成长于新世纪新千年的孩子心里,光有这样一种一提起小日本就义愤填膺、热血沸腾充满蔑视的所谓的爱国情感,是远远不够的,甚至可以说是盲目的、浅薄的。与其说这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还不如说这体现了我们脆弱的民族自尊心。是的,我们每个公民应当维护我们的国家尊严,但我们应当以实际行动使我们国家进步、强大,赢取别人对我们的尊重,而不应什么都不做地在那边用言语来激烈地反驳别人对我们的侮辱。我想我们国家对我们的教育已很好地培养了我们反驳的能力,但我们必须明白,实际行动才是最有效的反驳方式。
  我观察过,大多数中国人对外国人还是保持谦卑的态度的,反对崇洋的思想仅仅停留在嘴上,一旦有机会出国留学,学业有所成就之后90%不能回国。因此我说中国的民族性格有些矛盾,既想对所谓的敌人表示轻蔑与不屑以维护自己的尊严,又在某种程度上崇拜所谓“敌人”。我想以这样的态度是无法与别人成为朋友的。看看我们的报纸吧,大大小小的文章,对整个世界的局势仿佛是个冷眼的旁观者,而对于强大的国家间发生的矛盾、内部的争斗则当做好戏一般看。国外的一些重大的喜庆节日或访问活动的报道旁,往往能看到有关游行示威的小报道。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呢?四个字:幸灾乐祸。中国到底在世界舞台上扮演一个什么角色?我想,中国以这样的态度是无法与别人友好相处的,也是无法真正与别人成为朋友的。中华民族传统的宽容、勤劳、勇敢等美德到哪儿去了?现在的中国的性格可真有些奇怪。
  因此我想,我们应以正确的正常的态度对待世界各国,吸取别人的优点,将别人缺点看在心中,不断地开展良性竞争以取得进步。我们这一代人尤其要注重我们的素质的提高。中国人的性格不如德国人严谨,更油滑;不如日本人勤劳,更散漫;不如美国人傲气,更胆怯。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些,并努力改正。此外,加强民族凝聚力也很重要。中国人表面上看起来很团结,其实不然。在国外,日本人总爱光顾日本人的店,为什么?可信。而中国导游则不断地告诫中国人别去中国人开的店,为什么呢?因为中国人最会骗中国人,多可悲啊!我们应当把仇恨埋在心底,摘去有色眼镜,吸取他人长处,以真正崛起让人刮目相看。
  

进教室听课(2)
以实际行动建设好国家,使国家富强,这才是爱国的最佳途径。
  以一个初三毕业学生的水准,谢舒青能写出这段文字实在让我惊讶。一部分中国人的畸形的民族自尊心被她分析得非常透彻,而她得出的结论也是非常积极的,我忍不住给她的日记加了两个五角星。另一位学生孟启的思想似乎受他以前的班主任祁诚老师的影响,个别言语有些偏激:
  让我们来说一说有趣的民族气节现象:中国人民一直把外国侵略者统称“鬼子”。其实仔细想想,鬼子二字不乏羡慕和妒忌。日本鬼子、德国鬼子、美国鬼子,唯独没有“中国鬼子”。所有能被称为“鬼子”的,都是有实力的。什么时候才能有“中国鬼子”?
  大多数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所谓的“民族气节”,其实比较可笑。一谈到日本、美国,就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表现出一副傲骨对其怒骂不止。可悲啊,这是只应该存在于旧社会中的愚昧的“气节”。何况,现今生活中,有多少必需品是国产,有多少是进口?若真的进行“抵制洋货”运动,多少中国人会处于瘫痪?手里离不开别人,嘴上还在骂别人,真不知这些人是怎么想的!真正的民族气节应该是:面对外来文化不卑不亢,欣然接受,取其所长,弃其所短,粹其精华,发扬光大,把外国鬼子的钱挣来,发展国内经济。
  从心底里来说,我并不赞成这个孩子这么大的年纪就用这么老成的语气说话,似乎他已经看得很穿很透的样子。我所强调的是更客观更冷静地爱国,孟启的文章却无疑有点变味了,我有点怀疑他是不是有什么亲戚跟日本有什么关系。不过,单从语言的角度来说,他的文字确实很犀利了,这又让我很欣赏他。
  英语课我只听了一节,因为有家长明天不能来开家长会提前来,我只好出去接待。陆陆续续来了三四个家长,上午的时间全耗掉了。
   。 想看书来

记忆的规律(1)
我惦记着英语课时学生发言声音太小的问题。其实,在上午听课的时候,我就意识到,如果不进课堂听课,这个问题我永远不会有那么真切的感受。许多教师也比较努力,但是工作效果不佳,为什么呢?因为工作根本没有到点子上。如果我能像学生一样,跟学生生活在一起,我就能更清楚地知道班级的情况,特别是学生的思想动态,然后我就可以对症下药了。
  许多教师在做学生工作时完全是“两眼一抹黑”,他们对学生的真实想法一点都不了解。就如同下军棋一样,你根本不知道对方的子力分布,却一味猛冲猛打,结果一不小心——军长碰到司令,司令碰到地雷,结果便是一头撞死。但是,反过来,如果你有特异功能,对方的每一个棋子都看得清清楚楚,这时候,你只要有正常的判断,就根本不会输棋。
  所以,了解学生情况是非常重要的班主任的工作基本功之一。只要能将学生的一举一动了解得清清楚楚,我们自然会对症下药,手到病除。
  我很庆幸今天进教室听了这么一节课,否则,我根本发现不了问题。我决意,今天下午的自修课给他们搞一个活动,促使他们反省发言不够大声这一问题。
  自修课之前,我还得上一节课,这节课上什么呢?我考虑了一下,决定讲记忆的规律。了解记忆的规律对他们的背书会有理论上的指导作用。
  假如说我们刚刚强记了一些英语单词,那么,二十分钟后,我们还记得多少?
  这是我的开场白,通常,以一个问题开始上课,会让人感兴趣的多。学生的反应果然热烈,许多人都开口说话,80%、85%、90%、72%的声音不绝于耳。
  我说,大家光猜是没有用的,得做实验。不过告诉你们,很早就有人作了实验,可是他的结果有些出人意料。是多少呢?
  我稍稍作了一下停留,然后在黑板上画了个表格,表格分两列,我先在第一列写下“刚刚记完”,然后在第二列写上100%,又在第一列第二行写上20分钟后,却没有马上在第二列的空格上填数字,我回身看着学生。
  我没有听到很接近的答案,我说。65%、98%、77%,又有一些声音叫了起来。突然间我听到一个声音,59%。我马上手指着他,说,再说一遍。59%,他重复说。感觉非常好!我赞扬道,实验的结果是,我在表格里填上这个百分数。
  学生们都羡慕地看着那人。我补充说。这只是那个人的实验结果,如果我们也做实验,可能结果会不一样的。不过,这个人的数据比较权威,因为他得到了世界的公认。
  我接着问,一小时之后还记得多少呢?
  学生们有纷纷猜起来。我听到一个猜45%的,手一指那人的方向,对了,然后在表格里填上。
  我用同样的办法,依次填上8小时之后,;1天之后,;2天之后,;6天之后,;1个月之后,。
  接着,我说,我们根据这个表格把图像画出来。我在黑板上画了两条垂直的直线,标上箭头。横轴代表天数,纵轴呢?我问。记得的百分比,学生说。非常好。我在图中一一标上。
  运用描点法,我画出了一条曲线。这条曲线非常有名,它就是我们平时所经常提到的――遗忘曲线,或者也叫做艾宾浩斯曲线。为什么叫艾宾浩斯曲线呢?我边写边问。因为是艾宾浩斯发现的。学生回答。
  对了,有谁了解艾宾浩斯这个人?我问。学生们有些迷惘,没有人举手。我说,他是十九世纪末的一位心理学家,哪国人?我特意问。
  依旧没有人回答。德国人,我只好自问自答。德国的科学家可真是多啊,我自言自语。
  接下来,请大家观察这条曲线,然后说出一个结论,每个人说一条。我宣布道。然后我请一位坐第一排的学生起来回答。学生说,第一个小时遗忘得最快。我点了点头,非常好,我说,下一位。我手指他后面的一个学生。那名学生站起来,越往后遗忘得越慢,他说。
   txt小说上传分享

记忆的规律(2)
好!我说,很正确。下一位。第三名学生起来回答说,遗忘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我大声肯定他,遗忘的速度不一样,这句话总结得非常精辟!旁边一位。
  第四名学生显然措手不及,他站起来嘴巴张了张,但什么也没有说出来。我说,这样吧,问你一个问题,给你30秒,让你背一个单词,你行不行?学生想了一想,点头说,行。
  好,我接着说,按照这个速度,一天24小时,能背多少个单词?学生们很快拿出纸和笔算了起来,一些学生在悄悄揿着计算器。2880个,过了10来秒,她回答说。
  一天有1440分钟,有86400秒,这个本来应该记熟的。记熟了,2880就能很快算出来。好,我问你,你一天能够背2880个单词吗?不行,她摇头。为什么?我问。
  因为要睡觉,旁边有人插嘴道。大家都笑起来。好,就算有一半时间睡觉,那么,减半,1440个单词你能背熟吗?
  不行,她摇头。为什么?我问。因为要忘记。她回答。说得非常好,我大声重复道,因为要遗忘。
  后面一位。我接着叫道。后面的那个女生也站起来。老师刚刚问了她那么多问题的目的是什么?我手指了指前面发言的那位同学。
  老师是想说明记忆是会遗忘的,因此要经常重复的道理。
  非常好!我表扬她。记忆的速度也是不一样的。30秒能背一个单词,但是一天却不能背2880个单词,同样的,1天能背熟3篇课文,但30天却不一定能背90篇课文。为什么呢?因为要遗忘。所以我们应当及时复习。其实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来,两天以后,遗忘的东西就很少了,每天只遗忘百分之几。遗忘最快的是第一天和第二天。所以我们背书一定要怎么样?我问。
  要及时复习,学生们回答。怎么及时复习?我问。有人说,第一天和第二天都要复习。太对了!我向他翘起大拇指,说得非常好。在遗忘最快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及时复习。两天之后倒不一定要复习了,通常情况之下,一篇课文在背出的第一天和第二天一定要复习,然后在第七天再复习一下,把这个星期遗忘的全部补起来。
  在完全讲情楚记忆以及遗忘的规律之后,我又花了点时间讲了不同的人以及不同的记忆内容有不同的遗忘曲线的道理。我介绍了记忆的一些方法,总结了有意义的记忆比死记硬背效率高的道理。末了,我突然问了一句,古时候有人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大家相信吗?相信的同学请举手。
  稀稀落落地有两三个人举手,我点其中一人,她说,我好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的,古时候真的有这样的人。另一名举手的是易正宁,我请他回答。不料易正宁讲出一句让全班同学哄笑起来的话,万老师你说的我都相信。我也哈哈笑起来,看到学生们挤眉弄眼的模样,我索性肉麻到底,我说,好,易正宁,万老师也欣赏你!
  我接着说,人的潜能其实是无穷的,从古至今,过目不忘的人不在少数。万老师曾经看到一种理论,讲最厉害的记忆法叫做全脑记忆。所谓全脑记忆,说穿了就是眼睛像摄像机一样,一页纸看上一眼,咔嚓一声就全拍摄下来了,眼睛一闭,就能在脑子里回放。
  我拿起一只粉笔,仔细看,我说,好了,现在大家都闭上眼,谁还能在脑子里看到这只粉笔,看到的人举手。超过一半的学生举起手来。看到了吧,我说,每个人的眼睛都是一台摄像机,每个人都有过目不忘的潜能,问题是,大部分人保持的时间很短,一会儿功夫影像就变淡了。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小时候大部分事情都忘记了,但是会有一些场景,一直留在记忆深处,永远不会忘记。为什么?因为那一刻你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个场景中,你的所有能量都发挥了作用,所以那张照片便会特别清晰。
  学生们若有思索地点头,一部分人在下面做实验,他们伸出一根指头凝视了一会儿,然后认真地闭上眼。有学生问,万老师,你能看得到到吗?我摇摇头,万老师年纪大了,小的时候没有机会好好开发,随着长大,这个潜能也就逐渐丧失了。我话锋一转,背书对大家的注意力是一个很好的训练,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背书的效果一定好,同时,你的记忆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所以,以后背书,建议大家先做一些深呼吸,让自己静下来,注意力集中了,背书的速度一定有提高。
  

勇气训练
我看了看表,还有一些时间才下课,下节课是自修课。我安排了一个活动,利用这个时间我向全班同学作一点说明。
  周老师告诉我早上第一节课就有人睡觉,我今天来听课,一个也没有发现。我说。学生们笑起来,因为你来了,有人说。大家的表现很好,只是,我发现很多人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说话声音太轻,我坐在后面就经常听不见有些同学的发言。因此,下节课,我们要搞一个活动,来测试一下每位同学的勇气。
  啊?!怎么测?学生们都很好奇。很简单,我说,就是到讲台前面来,每个人读两行英文,然后我们来打分,打分的唯一依据就是你说话的响亮程度,也就是分贝。
  课堂里一下子热闹起来,一些平时比较害羞的学生表现出一副很紧张的样子。我说,勇气是很重要的,有些人经常犹豫,错过时机,实际上,很多事情,只要我们有勇气去做了,就能做好。要是不去做,永远做不好。
  我这个创意还是来自于学生秦卿的那篇日记,在星期二得了背书比赛第三名之后,她写了一篇很有体会的日记,其中就讲到了勇气,也提到了老师的作用,就在于给学生创造实践的平台并适时地推一下。好的建议,我立刻采纳。
  我们以百分制打分,我说。唱歌可不可以?有人问。当然可以了!我脑筋一动,唱歌除了根据嗓子响亮程度打分之外,还要额外加10分。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扯着脖子唱歌,真是勇气可嘉呢!
  宣布完了规则,我们下课休息。由于新来的学生林洁的家长一会儿要来学校,我必须接待一下,我请雍海涛帮我完成这项工作。在课的一开始,我把规则告诉了雍老师。并且,我请两位班长孟启与林巧先上台作一个表率。孟启声嘶力竭地唱了一句《我的祖国》,林巧载歌载舞唱了《冬天里的一把火》当中的两句,下面的学生大笑。孟启得了95+10分,林巧也得了88+10分。两个人示范完了之后留在讲台旁边和雍海涛一起成为打分的评委。
  我离开的时候,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今天这节课都是一个很好的体验,这对于他以后的发展绝对是一个很好的经历。我想。
  林洁一家是定居上海的台湾人。我与他的爸爸聊了许多教育理念方面的话题,很是投机。他今天来学校要带林洁回去参加原来就读的市三女中的初三毕业典礼。
  

破窗理论(1)
晚自修,我依然是到了一半就轻轻走出来。我可以回到办公室在电脑里输入一些日记,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一节晚自修7:00结束,中间休息15分钟,第二节晚自修到8:30结束。在办公室里待了一会儿,我起身到教室里拿东西。在楼梯拐角处,我突然看到杨良,我问,你干什么去?杨良一阵慌张,我去打电话,他说。我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就放他去了。到了教室门口,正看见费伶俐出来,我眼睛一瞪,费伶俐嘴里嘟哝了一句什么,却只好缩回教室。这费伶俐有点散漫,总是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看书,我却不允许。我对她说,老师知道你是去看书,只是如果你去了,班级里一定有其他人也会仿效你,他们可不一定是去看书,到哪里去玩了也说不定。
  我进了教室一看,大部分人都在背书。这部分同学已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他们已经不再需要老师的督促,他们完全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可是,有几个同学,明显地在说话。因为我进教室前后,他们的表现完全不一样。人的眼睛对变化最敏感,其他人没有什么变化,我倒还没有注意到他们在干什么,这几个人前后反差明显,马上被我捕捉到了。
  我静静地站了一会儿,等到全班又进入浓厚的背书状态,我悄悄离开了教室。
  7:14时,我从办公室回到教室。第二节晚自修快开始了,教室里却有不少人的座位还是空的。我知道,学生有些松散了。这几天,部分学生一直在排练毕业典礼,我也不能过多干预,但是,这对班级整体氛围多多少少会有影响。铃声响了,有几个人从教室外面奔进来,但还是有一部分位置空着。我开始把没有到的学生的名字一一写到黑板上。我知道我必须采取措施,在松散的苗头出现的时候,采取断然手段,把它们扼杀在萌芽状态。
  7:17分时从教室外面一下子进来好几名学生,杨良也在其中。见我站在那里,他迅速跑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满脸通红。我大怒,他居然一个电话一直打到现在!我叫了一声,杨良,到前面来。杨良走到了我面前。我问,刚才那个电话打给谁的?杨良支支吾吾,打给一个同学的。同学?我满脸疑问,有什么急事,要晚自修上到一半去打电话?没什么急事,我突然想到的。他回答。我脸一沉,突然想到的?突然想打电话就去打电话,突然想回家就回家?你忘了你以前犯的那些错误了?我这话是有所指的,杨良以前曾经因为跟老师顶撞而跑出学校。杨良说不出话来,他以前对我一向还比较尊重,我才可以话说得比较重。我指着黑板说,杨良,因为你先跑出去,造成现在很多人晚自修迟到,不是老师光火,你只要能够保证让全班同学以后晚自修都不迟到,我就不处罚你。看着那些名字和空着的座位,杨良哑口无言。眼看僵在那里,对大家也没有好处,我对杨良说,你先回去,等所有人回来我们再看看怎么解决这件事。然后对全班说,大家开始背书吧。
  我拿起粉笔,在刚才那些迟到学生的名字后面写上“2分钟”,这是他们迟到的时间。学生陆陆续续回来了,有迟到5分钟的,有迟到7分钟的。最晚的迟到了10分钟。我全都在黑板上记下他们的迟到时间。
  所有人都到齐后,我说,我本来以为你们都自觉了呢,以为你们读书不再是为老师,而是为自己,现在看来,根本不是这样!平时跟你们讲了那么多道理,都是白费!
  我在黑板上写下“破窗理论”四个字,然后对全班说,我给大家讲一个“破窗理论”: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两辆外型完全相同的汽车停放在相同的环境里。其中,一辆车的引擎盖和车窗都是打开的,另一辆则封闭如常。打开的那辆汽车在三天内就被人破坏得面目全非,而另一辆汽车却完好无损。这时候,实验人员在剩下的这辆车的窗户上打了一个洞,仅仅一天功夫,车上所有的窗户都被人打破,内部的东西也全部丢失。
  

破窗理论(2)
本来教室里大家都很好,都在认真背书。可是后来有一个人跑出去了,然后就有第二个,第三个,然后教室良好的读书气氛就被打破了,最终荡然无存。
  我转向杨良,可能有同学觉得,老师对一些同学的并不是十分严重的错误处罚得过分严厉了,但是,你要知道,你这个行为本身的错误可能不是很大,但是对全班的影响却是无穷的。这就是为什么老师有时候甚至要把一些不守纪律的同学赶出这个集训班的原因哪!杨良听到我这番话,低下了脑袋。坐在他前面的项王也低下了头,原来我刚才那番话,又隐射到了他。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伤感的毕业典礼前夜(1)
晚自修结束时,一部分学生向我请假,说要排练一下第二天的毕业典礼,我答应了。我带着剩下的二十几个学生回宿舍。我站在教学楼外的岔路口,等着从楼梯上下来的学生,队伍排得很不整齐。见到我站着,学生们走过来,列队站在我的面前。等到后面的人零零落落都到齐了,我突然一声口令,向后转。只听到站在前面的学生一声无奈的叹息。我说,回到那个楼梯口,重新走。
  有时候,千万句话不抵一个行动。这个道理用在这里恰是时候。我看着他们回头,走到楼梯口,停下来,回头,列队,接着往这边走。我不再看他们,转而掉过头去,向前走,走到与生活老师交接的地方,与他们说了两句话。男女生两列队伍走了过来,排着异常整齐的队伍。
  我突然间就伤感起来。我仿佛又看到了杨良脸上无奈的表情,费伶俐脸上无奈的表情,他们回头重走一遍时脸上无奈的表情。我不是一个冷血动物。明天就要举行毕业典礼了,四年初中生活给他们留下了多少美丽的回忆!他们还只是十五六岁的孩子,他们难免会兴奋,难免会伤感,他们难免会有情绪上的波动。却不得不被我逼着在教室里苦恼地背书!
  太过理性,是我最大的缺点。和学生,我总是保持一段距离,我不让他们亲近,即使他们有亲近我的想法。课余,我也会跟学生聊天,可是,如果有学生稍微说了一些过分的话,我就会扳起脸来,我从不让学生走入我的内心。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总是抱着这些信条,而对于学生的真情流露,我很少有热烈反应,我似乎是过于冷血了。
  明天的家长会与毕业典礼的时间正好重复在一起,我曾经征询过学生的意见,请家长也参加毕业典礼,但是遭到学生的一致反对。我对他们说,其实在国外,像毕业典礼这样的隆重场合,家长一般都是到场的。但是学生们把头摇得波浪鼓似的,我只好放弃。我知道,在学校的他们,与在家里的他们,完全不一样,这是我们中国孩子的特色,也是中国家庭和学校的特色。学生与他们的家长在思想上严重缺乏沟通,代沟十分明显。家长来了,孩子们反而觉得受拘束,所以他们不希望家长来。
  我不能参加学生的毕业典礼了,我必须先开家长会。这个冲突其实本来应该可以解决的,可是我的潜意识里似乎不是非常愿意参加他们的毕业典礼。我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我陷在直升班里的情绪太深,而毕业典礼上的老师,完全是另一个角色,我无法调整过来。在送完学生回宿舍之后,我突然间伤感起来,在毕业典礼的前夜,我不应该太理性,我应该让他们知道我的感情。
  我来到了音乐教室,这是他们排练的地方。七八个男生与###个女生正在里面排练,我进去的时候,女生全都坐着,男生站着唱歌。喇叭里放的是Tension的歌《我们的故事》。我拿了个小板凳,和学生坐在一起,认真听歌。
  我已经准备好了,如果他们问我,老师你为什么来了,我就回答他们,因为明天的毕业典礼老师不能参加,所以今天特意来看你们排练。我估计,这句话一定可以感动他们。
  可是没有学生问我这个问题。他们只是友好地朝我笑笑,然后继续排练。一名女生坐到了钢琴前,弹起《分手快乐》的伴奏曲,其他女生都站起来,开始演唱。我从未这么认真地倾听学生唱歌,这首歌原来是谁唱的我不知道,但是旋律非常优美,女生们唱得很认真,很投入,她们的嗓音竟如此美妙!我以前从来把她们当小孩子一样,我要求严格,是的,我得到了很多,学生们都很尊重我。可是,我也失去了很多,失去了很多其它方面的快乐。
  女生演唱完,又有男女生各两名站起来演唱了《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他们是清唱的,我与其他学生一道认真地倾听。演唱完,我们一起热情鼓掌。
  学生收拾东西准备回去了,放在平时,我可能早就赶他们走了,但是今天,我却宁愿他们多排练一会儿。平时的他们在排练时,总是要打打闹闹,浪费很多时间,可是今天,为什么竟然这么高效?我等着有学生问我那个问题,可是,一直到熄灯锁门,也没有人问。
   。。

伤感的毕业典礼前夜(2)
我很失望,我跟着杨良一起走出音乐教室,只听得杨良说,我今晚要狂背歌词了。放在平时,我可能会说,课文也要背!但是现在,我只是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嘴里说了声,好啊!
  我回到417办公室。意外地发现几位老师围在一起,一位年轻的女教师正在哭泣。原来她晚自修值班时,被一名高一的男生气哭了。女教师平时比较民主,和学生比较平等,也常开玩笑。只是这次,男孩不守纪律,女教师去管他,男孩一时生气,讲了很多很不好的话,其中有一些话甚至是对老师的人身攻击了。女教师边说边抽泣,旁边好几位老师都在劝她。我也走过去,没说什么,只是站在那里让她感受到关心她的人有很多很多。他们劝了很多话,年轻女教师渐渐止住了哭泣。和学生要保持距离,否则会受到伤害。我本来想对她说这句话的,可是,最终,没有说出口。
   txt小说上传分享

刻苦是永恒的助推器
六月十一日   星期五   
  最初的时候批改学生日记,我是很有激情的。可是,再有激情也架不住每天批阅这么多的日记,每次日记几乎相当于一次作文啊!于是,我有些厌倦了。每天都要写几千字的评语,都快要把我的大脑写空了。
  记得第一次改学生日记,一个小时之内就全部看完,评语写好。但是自那以后就再也做不到了。总觉得那些日记本,像是看不完的样子。只好把这些笔记本分成几份,一段时间看一份,这样,不太吃力,时间花得多一些,也能完成。那是最困难的时候。
  现在,感觉又不一样了,学生的进步感染着我,感动着我。每天一上班,最想看的就是学生的日记。在克服了困难之后,我又重新喜欢上了阅读学生的日记。这是另一种境界,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喜欢,而是有体验的喜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