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青山为证-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自己的考虑呢。

  独立团的兄弟们现在应该快到太原了吧。想到长官,就想到川军,想到独立团,李德明的心思立刻转到了自己的战友身上。

  初冬的这片三晋大地已经很冷了,一些枯黄的草上面甚至结了冰,加上他们的伏击地点又在山坡上,寒风一吹,李德明顿时觉得前胸后背都是凉的。冷是冷了点,但是这样反而驱除了睡意,就这样睁着眼睛迎来了东方的鱼肚白。李德明也趁此机会第一次认真观察这个即将逞威鬼子坟场的地方――七亘村。

  满山遍野都是枯黄的野草,一棵树没有。四周围都是一座又一座的大山,附近一条不宽的土路弯弯曲曲地盘恒在这群山峻岭当中。地形的确是复杂,实实在在是个打伏击的绝佳地点。鬼子不笨,可还是不得不走这条路,充分说明了前线日军的弹药已经非常匮乏了。

  努力地一点点搜索,李德明还是没有看见埋伏的其他战士。直到后面送吃的过来,他才终于看见了那些士兵。埋伏的最近的几个战士,就在道路边上。

  这样近距离的埋伏让李德明吓了一大跳的同时,也不由得再一次佩服这些士兵。头上身上披着枯草编制的伪装网,一动不动地趴在冰凉的土地上,一些水珠结成的冰粒甚至还挂在伪装网上面。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坚强的毅力?

  要是自己的兵有这样的素质,那该多好;要是全国的兵有这样的纪律,哪还容得了鬼子猖狂?当初凭借着一腔热血跟着部队出来,一个连一个的打击,一场力量极其悬殊的防守战,已经让他能够冷静地思考问题了。

  为什么第二战区数十万将士,却当不住鬼子区区十万不到的人马?为什么象柴万红这样的汉子却会去当逃兵?为什么忠义出川,一心抗敌救国的川军会遭受无数的白眼和卑鄙的利用与抛弃?为什么八路军敢于违抗长官部的命令?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一边思考,一边嚼着冰凉的馒头。他知道,因为热馒头有热气,而且烧火有炊烟,他们也只能吃这样冻得僵硬的食物了。而且,为了减少小便,连水也不敢喝。

  好容易吃完了,李德明活动了一下有些发硬的双手,又摸了模隐隐作痛的腮帮子,有些焦急看着远方。

  天亮了,太阳却没有升起,一层厚厚的阴云笼罩在这片土地上。不久竟然开始飘起零星小雨。白天的到来,并没有温暖的感觉,反而因为下雨更加感到寒冷。

  上午十一点过,李德###里正痛骂老天爷不公的时候,身边的战士轻轻传话过来:“往下传,鬼子来了,注意隐蔽。”传完话,李德明集中目力,终于看见远远的地方,一股股尘土冲天而起,鬼子终于出动了。

  待目标走近,李德明的心却直往下沉!

  鬼子的运输大队大约有五百多人,而且他们显然是吸取上次遭伏击的教训,以100余名骑兵开道侦察,300余名步兵殿后掩护,辎重部队摆在中间,相距数十米,这给伏击带来了很大的不利。

  大概谁也想不到鬼子这一次会出动骑兵吧,李德明明显听到身边战士吞咽口水的声音。

  “队长,这回鬼子学精了,不好打哦。”李自新悄悄把头偏了偏,满脸的担心。

  “不准说话!”李德明还没有回答,一道严厉的警告声音就传了过来。李德###里一惊,看着李自新皱了皱眉头,动动嘴巴,却没有出声。

  “怕个求!”李自新看出来对方想说的话,咧嘴笑了笑,又专心致志地看着公路上的鬼子兵。

  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日军的部队终于靠近了七亘村八路军的埋伏区域。

  对于前天找到伏击的地方,鬼子很是小心。虽然确信###的军队已经在皇军的武力面前溃退,但是他们还是全部停下来,二十余个鬼子组成的侦察分队分成两路,沿着山脊,开始进行严密搜索。

  李德明扣在机枪扳机上的手指微微发颤,眼看着几个鬼子兵慢慢靠近埋伏的八路军战士,他的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

  突然,最前面的一个鬼子军官停下脚步,直起了身子,拿出望远镜四处观望。李德明吓得一动不敢动,两只眼睛死死的盯着鬼子。

  鬼子军官的脚边上,就是一个八路军战士!

  那个战士是什么样的心情,李德明不知道,反正他的双手手心已经全是汗水了!

  或许只是注意远处,或许对自己的过分自信,或许是天气不好,鬼子军官并没有看到身边的危险,甚至,只要他往上再走一步!

  军官放下望远镜,带着身后的士兵,又往前走了。李德明惊讶地看着这诡异的一幕,不仅那个鬼子军官没有发现埋伏者,就是他身后的几个鬼子也不肯在往上走一步,就这样一个一个从埋伏者面前走过!

  危机,在几百双紧张的眼睛里终于过去了。

  鬼子的侦察队走到了七亘村的尽头,什么也没有发现,往后发出一个信号,等在村外的辎重部队再一次启动了。

  经过侦察,鬼子确信这里没有伏兵,作为其先头部队的骑兵,大大咧咧,摇摇晃晃地率先通过了八路军的伏击地区。

  紧跟在后面的辎重部队,也随即地进入了伏击区。由于心情放松,鬼子的骑兵速度并不快,原本分开的后两截队伍,慢慢地挤在了一块。

  两边都是山,鬼子的队伍根本没法展开,加上错误的侦察和盲目的自信,此时的鬼子队伍已经没有再保持队形,有些乱了。

  现在正是发动突袭的绝好机会!李德明一点一点地把机枪柄抬起,紧紧地抵在肩窝上,就等着指挥员的一声令下了。

  “打!”一声突如其来的大喊回荡在山谷,几乎是下意识的,李德明的手指突然后扣,手里的机枪霎时间喷出长长的火焰,整个山谷顿时被响成一片的枪声所笼罩。

  第二次七亘村伏击战,打响了。

第十二章 大获全胜
山谷间到处回荡着枪声、手榴弹爆炸的声音,以及八路军战士冲锋的吼声,还有鬼子绝望的东洋声。

  李德明首先干掉了几个骑兵,遭到袭击的骑兵反应很快,竟不顾后面的部队,立刻加快速度分散突围。

  战斗一打响,埋伏的战士先是投出一群手榴弹,紧跟着便如猛虎下山似的向鬼子堆里扑过去。近身的肉搏,让鬼子手里先进的武器没了一点发挥的余地。

  李德明已经打完三个弹匣了,换上第四个的时候,见敌我双方已经混在一起,再呆在这里,机枪火力作用也不大,端起机枪就要往下冲锋。

  看见他站起来,李自新也跟着站起来准备冲锋,可这一下却把身边的几个八路军战士急了。几个人闪电般地把两个友军按到在地。

  “放开我,你们想爪子?”李德明大声喊叫,身子却被死死压住动弹不得。

  “李队长,首长交待过,要全力保证你们的安全。”一个压住他的战士喘着气说道。

  “求,老子的命金贵,其他人的命不金贵?放开我。”李德明已经背刚才的枪声完全激兴奋起来,突然被限制自由,不由得大骂起来。

  “怎么回事?”一个焦急的声音传来,李德明顿时感到身上一轻,压住他的战士竟松开了手,蹲在一边。

  说话的人五大三粗,四十来岁,眉宇间透出一股杀气,他身边的几个战士也提着枪警备着。带着警卫员,应该是个大官了。

  “报告首长,这两位友军兄弟要冲下去,我们。。。。。。”一个战士解释着刚才的举动。

  那人一下子笑了:“小兄弟,我是772团副团长王近山,刘师长和陈旅长可是专门交待过的,不要为难其他战士。”

  “是,长官,可是。。。。。。”李德明虽然心里暖暖的,却还想争取。话未说完,空气中便传来一阵怪声。

  “隐蔽!”王近山大喊一声,阵地上所有的人立刻趴在地上。随着几声爆炸,泥土合着雨点纷纷落在他们身上。

  “别管我,看见鬼子的掷弹筒没有?马上敲掉它。”顾不上抖落身上的杂物,王近山几乎吼了起来。

  爆炸声响起的时候,一个战士扑过去把李德明压在身上,等他出来,看见那战士的背上鲜血淋淋,抱着他喊了几声,却什么动静也没有了。

  “兄弟啊!”李德明大叫一声,一把抢过机枪,对着数百米外,正在忙活的土黄色人群扣动了扳机。那人群突遭打击,顿时散了,各自寻找隐蔽地方,摆放的一排象迫击炮似的掷弹筒东倒西歪,不再逞能了。

  李德明再换上一个弹匣,咬着牙对李自新吼到:“李猫,看准鬼子打,一个抖不要放过。”

  “晓得了。###,龟儿子还敢炸老子,看老子怎么收拾你们。”李自新换上一个弹匣,头也不回地回答道。

  鬼子的掷弹兵被这两挺机枪压制,几次组织人马想收起掷弹筒转移,在丢下几具尸体以后放弃了这个想法。

  山谷间的战斗仍然在激烈进行。遭此突然打击的日军,经过短暂的慌乱以后,此时已经显示出高素质训练的一面。尤其是那些担任掩护的步兵。他们充分利用大车、岩石等作为隐蔽物顽强抵抗,没有找到隐蔽物的,则三五成群,背靠背和进攻的八路军拼刺刀。

  可惜八路军并没有上当,要么手榴弹,要么开枪,竟把鬼子气得“哇哇”直叫。很快,这里幸存的鬼子被消灭殆尽。

  雨越下越大了。

  一个传令兵跑过来对王近山说了几句。王近山大喊一声:“准备撤。”

  “啥子侒?撤?是不是搞错了?”李德明正打得过瘾,忽然听见这个命令,惊讶地回头问道。

  “兄弟,天雨路滑,我增援部队又未能及时赶到,况且战斗一打响,鬼子的骑兵就冲出了包围圈去报信了。首长命令立刻撤出战斗。”王近山一边观察敌情一边解释。

  撤出战斗,清点伤亡,八路军此战,伤亡20余人,歼敌100余人,缴获数十辆骡马大车,还有几十匹东洋大马。

  八路军战士大部穿上了日军的黄呢子大衣,头戴钢盔,足登皮鞋,手里的武器也换成了三八大盖,还配备了不少机枪。

  参战的川军敢死队一个没少,见面也都是喜气洋洋的。

  吃过晚饭,李德明再次向长官提出离开的请求。刘师长笑着说道:“没问题。我待会派人护送你们过我们的防区。这一回可是要好好感谢你们了。那几挺机枪硬是把鬼子全部打乱了。王副团长一直再我面前夸奖你们打得好。我们缴获的日军干粮,足够全旅吃许多天了。”

  “可是我还是连累了一位兄弟。要不是我,他也不会。。。。。。”李德明想起那位为掩护他而牺牲的战士,心里很是难过。

  “他是为抗日救国而牺牲的,死得光荣。打仗哪有不死人的道理。不要难过了,烈士在天之灵,也不会怪你,他一定会因为战斗的胜利而欢欣鼓舞的。”

  说完,转身从警卫员那里拿过一把鬼子的指挥刀交给李德明:“这把刀请交给你们长官,带我刘伯承好好谢谢他。”

  “谢谢长官,能参加这场战斗,对我们来讲,也是一件荣幸的事情。”李德明一边谦虚,一边接过指挥刀。

  这是一把一米左右的指挥刀。刀柄上是用铜压制成的丝带缠花花纹。闭锁装置在刀柄上部手掌的虎口处。刀鞘是一层缝制精细的牛皮。

  “这些虾子倒是很会保护刀。不晓得杀了多少中国人。”对于这把刀,李德明惊讶于日本人如此细致的做工和悉心的保护,心里虽然喜欢,可是一想到鬼子对老百姓的屠杀,又恨起这把刀来。

  “这就是我们民族抗战的证据。”刘师长缓缓说道:“刀是莫的生命的,要看他握在什么人的手里。说实话,这刀很一般,是一个鬼子士官的,做工还是有些粗糙。可是我们现在也只能缴获这些。请转告你们长官,有机会我一定送他一把更好的刀。”

  “长官说笑了。再撇,也是战利品三。我们打仗,除了和鬼子拼刺刀以外,根本莫的机会缴获这个东西。在下替我们长官谢谢贵军。”

  李德明抬起胳膊,慢慢地打开闭锁,抽出指挥刀。闪着寒光的刀身让人不寒而栗。近八十公分长的刀刃上,深深刻着一道血槽,由鎺本直贯刃尖。护格处有一个浅浅的三环标记,倒是和缴获的鬼子三八大盖上用的刺刀是一个标记,应该同一个工厂生产的吧。

  “嘿嘿,小兄弟握着这把刀出去,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嫉妒。我们师长都还没有。”一边的警卫员笑着对仔细看刀的李德明说道。

  “莫乱说,那些刀都是要上缴司令部,让几位老总开开眼的。”刘师长责怪了警卫员一句。

  李德明不好意思地把刀归鞘,向刘师长敬个礼:“谢谢长官的好意。我们这就准备离开了。”

  “等一下,”刘师长像是想起什么来,叫住转身往外走的李德明:“你们自己要小心点,根据情报,鬼子派出了不少侦察小队,化装成晋绥军的模样,专门找落单的国军军官下手,已经有不少军官遭到了毒手。”

  “明白,我们会小心。”李德明再次敬礼。

  长官派给他们带路的人,九个人都认识,就是第一次遇见的那个杨队长。

  “出了这里,就不是我们的防区。”走了将近大半夜,在一处树林里,杨队长小声对几个人说道。

  李德明握住杨队长的手“明白,我们这里有熟悉道理的兄弟。剩下的我们自己走。谢谢你了。”

  “兄弟间还客气干什么。要不是你们的参战,白天那一仗我们就不止伤亡20余人了,感谢你们还来不及。”杨队长笑了笑,又说道:“部队还在转移,我也要赶回去了。注意防止鬼子的侦察队。几位兄弟,保重。抗日胜利再见。”

  “行,杨大哥辛苦了。废话也不多说,保重。抗日胜利再见。”李德明也不是罗嗦的人,爽快地告别了。

  几个人和杨队长一一握手话别以后,坐下来休息。张权生、黄万全、蔡成宾被派出去担任警戒哨。

  “艾,队长,你说团长收到这把刀,会是啥子表情,会不会赏我们一笔钱?”李自新看着李德明手里的鬼子刀,小声问道。

  “你虾子就晓得钱。”没等李德明回答,赵丞稷就抢着说道:“团长现在肯定心情不好。你们想一下,敢死队出来,两天没有消息,他心里能不急?他现在肯定和364旅的曾苏元旅长在一起。

  阵地放弃了,364旅上千兄弟的命都白搭进去了,那曾苏元旅长心里恐怕更窝火,更难过。和他在一起,不说团长,所有的川军兄弟能高兴?”

  “锥子,说那么多。”高卫笑着反驳道:“再那门说,我们这一回是长了脸。鬼子的炮兵被端掉了,跟到八路军又打掉了鬼子的运输队,队长还拿了一把鬼子的破刀回去洋盘。这仗打得硬是痛快。有没有赏钱无求所谓,打鬼子痛快就行了。”

  “就你那样,打死了四个就痛快了?”李自新挖苦道:“老子干掉了七个都还没开腔,你倒是摆起资格来了。”

  “你才打死七个?你晓不晓得人家骚鸡公打死了几个?9个!”王强不乐意了,白天的伏击战,他是一直跟着赵丞稷的:“而且他那挺机枪硬是把鬼子后面的增援部队死死地挡在了村子外头。”

  “求,冲壳子,一挺机枪挡得住那么多鬼子?鬼子是打桩的?放到那里让你打?”李自新不屑地反驳道。不仅是他,几个人都有这样的想法。

  “强娃子,说那么多干啥子?也不想想你浪费了好多子弹,把旁边八路军的那个排长心痛得不得了。”赵丞稷想转移话题,取笑着王强。

  “凭啥子不说?”王强不干了:“我那是莫的经验。哪能都像你,机枪都是三发子弹一射。喂,我就觉得怪米了,咋个你那机枪一打三点一射,鬼子就不敢嚣张了喃?”

  三发子弹一射?还有这样的机枪射击技术?几个人都看着赵丞稷。李德明是知道的,那机枪一扣扳机,控制都控制不住,一直要到打完一个弹匣。

  “我哪有那个技术。”赵丞稷终于说出了谜底:“我是在装弹匣时,隔三发放一颗空弹壳,一开枪,就成这样了。”

  “为啥子喃?”王强马上问道。看来这个问题折磨了他很久。

  “说穿了也莫的啥。”赵丞稷有些得意:“你们不晓得,真正技术高超的机枪手,是可以控制子弹的射击的。就是说力道把握得很好。这样的机枪手最可怕。因为他打得准,打得稳。老兵上战场,冲锋的时候,最怕就是遇见这样的人。鬼子都是训练有素的,一听见这样的枪声,他能不怕?一开始虾子还不信邪,以为凭人多可以冲过来,老子连到干掉他们九个,就都躲到那里不敢出来了。”

  “可以嘛,骚鸡公,老子现在有些佩服你了。你是跟那个学的?”李自新难得有这样的表现,很是谦虚地问道。

  “那个?还不就是和付连长学的。我老是打不好,他就教了我这个法子。我现在全部教给你们了,怎么样谢我喃?”赵丞稷说完,先笑了起来。

  “这八路军打仗是有一套,阻击的阻击,围堵的围堵,冲锋的冲锋,而且还不跟鬼子拼刺刀。安排得那是井井有条。我看那个姓刘得长官打仗硬是有一套,居然三天之内在同一个地方设伏两次。厉害厉害。你们就看鬼子得放松样就晓得他们憋憋死泡了。”李自新没有理会赵丞稷,回想起几次战斗中拼刺刀的场景。又想起一件事:“对了,你们说日本人为什么那么瓜,拼刺刀还要把子弹退出来?”

  “虾子他们本来就是瓜皮,退了子弹拿着刺刀就等到挨枪子。”李德明也弄不明白是为了什么,笑着挖苦了鬼子一下:“我倒是真的很佩服那些埋伏的兄弟。你们不晓得,开枪以前,一个鬼子军官站在路上四处观察,他脚边大约一米不到就藏着一个士兵,龟儿子硬是没有发现,当时我的手心都冒出汗了。八路军的纪律硬是不摆了。”

  “我们的纪律要是都这样好,鬼子要都是瓜皮,也不会把我们打得这么惨了。”赵丞稷忧伤地说了一句,顿时大家的情绪低落了下来。

  “行了,行了。”李德明赶紧劝解道:“部队打了败仗,也不是我们无能,谁叫龟儿子西北军擅离职守,放弃娘子关?我们这一回回去,肯定可以鼓舞大家的士气,团长怎么会不高兴?只是可惜了这把刀。”

  李德明轻轻抚摸刀身,遗憾地继续说道:“团长肯定不敢留在自己身边,他要上交孙军长。这可是我们川军缴获的第一把刀。”

  众人一想,也是这么回事,便都不做声了。

  “柴老哥,你怎么不说话?”李德明看见柴万红一声不坑地坐在一边,奇怪地问道。

  “我,”柴万红犹豫了一阵,鼓起勇气说道:“我打算把你们送到太原以后,就去投奔八路军。人家那才是真正地会打鬼子。”话一出口,顿时发觉得罪了川军,脸霎时间变得通红:“各位兄弟,我,我,我不是,不是。。。。。。”心急之下,说话都有些结巴。

  李德###里叹了口气,柴万红说的都是实话。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制定的国军战术呆板,相互之间又部配合沟通,只知道一味死守。就象这一次,鬼子攻不破娘子关,就采取迂回战术,那个笨蛋孙连仲一听说鬼子绕路了,也不分青红皂白就放弃阵地。

  两相一比较,柴万红的决定也是可以理解的。

  “柴老哥,你不要往心里面去。你说的是实话嘛。当然你有这个想法我们大家也明白。”想了想李德明诚恳地说道:“可是你想过没有,要是所有的部队都去打游击,这个仗还怎么打?八路军今天袭击鬼子的运输队还有什么意思?

  我们是国军,除了服从命令,还是服从命令。###,谁叫我们的武器比人家差多大一截喃。用我们的血肉之躯和鬼子死耗,老子就是不相信,看是他人多还是我们人多。”

  “肉弹换炮弹。唉。。。。。。”赵丞稷想起柴万红说过的话,长长地叹了口气。

  “算了,算了,吃点东西。”高卫一边劝解着,一边把缴获的鬼子罐头打开,分给大家,先吃了一口,笑着说道:“都吃点,味道还可以。”

  王强尝了一口,一股子香香的牛肉味道,胃口大开:“就是,人各有志,强求不来的。妈哟,龟儿子的罐头比老张头的回锅肉还好吃。”

  他说的“老张头”就是他们团长林修然的炊事班长,平生最拿手的,就是四川名菜“回锅肉”。这一说,顿时把大家都说笑起来。

  “各位兄弟,谢谢大家。”柴万红心里暖暖的,抱拳说道:“不是我不仗义,实在是忍不住了。我生在山西,长在山西,我的乡亲父老正在受鬼子的屠杀凌辱。看样子,这山西是守不住了。各位兄弟,我决心已下,我决心已下,就是死,也要留在山西打鬼子。”

  “兄弟,你放心,我们川军也在你们山西。我们一起来打鬼子,来为你们,为全中国的老百姓报仇!”李德明紧紧握住柴万红的手,豪情万丈地说道。

第十三章 不是杀人
冒着毛毛细雨,一行人在柴万红的带领下继续往太原方向追赶部队。因为柴万红已经表明了要离开川军的意思,每个人的心情似乎也起了一些微小的变化。

  一路上,各种情景都在说明国军撤退是多么的匆忙,沿途全是被遗弃的帽子、被子、扁担、皮带等明显是国军装备的东西。由于撤退得匆忙,那些来不及得到通知的老百姓可就遭了殃,十室九空,除了到处遗弃的尸体,就是数里之外便可看见的屋子燃烧产生的滚滚浓烟。

  “###,狗日的屁尔太黑了,到底是畜生还是人哦。”在一个刚刚被屠杀过的村子,赵丞稷看着十来具被残酷虐杀的老幼的尸体,忍不住骂了一声。

  “废话,当然是畜生了。不是畜生哪里还会干出这种勾当。好久老子抓到几个鬼子,也象这样整。狗日的。”李自新看着柴万红小心翼翼地把一具被劈成两截的小孩的尸体拼在一起,赌咒发誓地骂道。见过了马家梁子的惨案,现在大家的承受能力都强了许多。

  “说那么多干啥子,赶紧走,说不定还可以撵上鬼子,打他一火。”李德明没好气地喊道。

  “兄弟们赶快。”李自新跟着喊了一声,随即小声对赵丞稷说道:“骚鸡公,你看这明娃子现在越来越象当官的了。”

  “未必然都像你我那样莫的出息?也不看看人家是什么出身。快走。”赵丞稷回了一句,看着在前面行走的李德明,也觉得这个孩子成熟了很多。

  到下午的时候,他们在一个小树林停了下来。眼前隔着一道小沟就是一个村子,这个村子外表倒是很平静,似乎并没有遭到劫难。

  “朗个不走喃?”张权生好奇地问道。

  “拿去,好好看看。”李德明把望远镜交给张权生,半道已经被李自新抢了过去。

  “老天有眼,老天有眼。”李自新一举起望远镜,忍不住感叹了两句,也不说他看到了什么,倒把剩下的几个人惹急了。

  “李猫,你虾子到底看到啥子了?不说就不要占到茅坑不拉屎!”张权生拍了李自新一下,对于原本属于自己的权利被抢夺,他表示了非常的不满。

  “拍啥子拍,告诉你们,是一支鬼子的炮兵部队。四门炮,人数不多,估计只有二十来个。”李自新把望远镜交给张权生,兴奋地说道。

  听见的人顿时也兴奋起来。经过连续几场恶战,尤其是八路军的那场战斗,隐隐激起了大家争强好胜的心理,而沿途鬼子的暴行同样也激起了他们复仇的欲望,加上六挺机枪在手,虽然只有九个人,要对付二十来个鬼子,他们倒还真的并没有太在意。

  在众人摩拳擦掌之际,李德明却和柴万红产生了分歧。

  一反常态,此时的柴万红坚持不打这一仗,理由很简单,光是观察到的日军就有二十几人,那没有暴露的日军又有多少?虽然他们九个人有六挺机枪,但是不管怎么说,毕竟只有九个人!实力悬殊太大了。

  而且更关键的是,现在整个正太铁路的守军是全线溃退,形势极具危险,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找到部队。

  “柴老哥,我倒觉得这是一个机会。”李德明虽然也觉得柴万红说得有道理,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打算。

  “这个村子不大,大约有十来户人家,”李德明向他分析着自己观察:“村外的四门山炮就是鬼子的全部火炮。他们绝对不会因为没事干,一部分山炮放村里,一部分放在外面。我估计就是因为村子小,所以四门山炮进村出村很麻烦,而且鬼子可能马上要走,所以他们把山炮都放在了村子外面了。”

  “马上要走?”柴万红眉毛一挑:“你的意思我们在路上打鬼子的伏击?”

  李德明得意地点点头:“人家八路军可以打伏击,我们为什么不能?六挺机枪,二十来个鬼子也就一锅烟的时间。”

  “可我就奇怪了,鬼子的炮兵怎么就没有跟随大部队一起行动,而是落在这么后面?”柴万红问了一句。

  “这……”李德明一时也回答不上来,想了一想,才犹豫地说道:“难不成是我军退得太快,鬼子追得太急,没有顾得上炮兵?可,可这也太……”

  “太夸张了是吧?”柴万红接过话头补充完整了:“嗯,我倒觉得你分析得有道理。国军的撤退哪叫‘撤退’,说得难听点,纯粹就是‘溃逃’!毫无组织,毫无纪律,毫无建制,每个人只恨爹妈没少生两条腿。兄弟,我就是经历过这些,才深有体会的。

  你看我们一路上过来,除了惨遭毒手的老百姓的尸体,可曾见过一个国军的尸体?面对这样的溃兵,我要是鬼子头,我也会下令全体轻装追击,留下炮兵等行动迟缓的部队在后面慢慢归建。不然等国军收拢溃军,重新组织防线,鬼子就得不偿失了。

  你知道的,我们国军一旦真打起仗拼起命来,没有一个是孬种,可是一旦有人逃跑,可真就是‘兵败如山倒’了。唉,‘兵败如山倒’,老祖宗的话说得是一点没错!”

  李德明点点头,柴万红说的,的确都是实情。抬头一看,却发现村子里升起了炊烟,便笑了笑说:“村里的人,恐怕是遭听到风声躲起来了吧。我看了半天,只看见了一个老百姓。就是鬼子也在自己抱柴禾做饭。”

  伸手向张权生要过望远镜,柴万红仔细观察了一阵,抬头看了看天,说道:“那个所谓的老百姓恐怕是给鬼子带路的汉奸。你没看见他袖子上还带着一个印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