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青山为证-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竦馗约鹤急噶苏庑┒鳌

  老人家的竟要到底要丰富很多啊。

  临走的那一晚,父母还有两个弟弟和妹妹,一家五口人,加上舅舅一家,一共九个人在一起吃了一顿饭。

  那一晚,母亲不仅没有阻止自己喝酒,还主动给他倒酒。父亲甚至和自己划起拳来,每一次自己都是用“哥俩好”赢了,每一次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到后来,他总算是明白了,这是父亲主动在让自己。

  趁着那边舅舅和母亲说话的机会,李德明文了父亲,想不到父亲却含着眼泪笑着对自己说:“上阵不离父子兵,可我老了,只有你上了。今天借着划拳的东风,希望你百战百胜,早日归来。”

  一句话酒把李德明的眼泪勾了下来。小时候因为闯祸,没少受过父亲的“家法”,懂事以后就再也没有哭过,现在却落泪了。

  那边表妹眼圈红红的,陪着舅母偷偷摸着眼泪,而小表弟和自己的弟弟妹妹早就跑一边玩去了,他们哪里知道自己的父亲,自己的哥哥就要上战场了呢?

  送走舅舅,父亲喝醉了,进去睡了,母亲引着两个孩子睡了以后,来到自己房间,还为说话,那眼泪就往下落。

  “妈。。。。。。”李德明喊了一声,却不知道说什么,就僵在那里。

  母亲擦了擦眼睛,伸出手抱着儿子的头,在灯下左看,右看,没有说话。这么近的距离,李德明也看见母亲鬓角的头发竟然白了。母亲才三十九岁啊。

  “妈,你的头发怎么都白了?小心爸在外面找个小的。”李德明不想让母亲再难过,开起了玩笑。虽然她支持自己上前线,但是一旦要真的离开了,心里的难受,却总是难免的。

  一句话让母亲微微一笑:“只要他外面找小的能让你平安回来,妈就随了他去找。”

  李德明没有料到母亲会说出如此的话来,心里一阵激动,忍不住哽咽着。

  “哭啥子哭。”母亲拿出手帕交给李德明:“想不到一转眼都快二十年了,你小时候用弹弓把你胡伯伯家的窗子全部打碎,好象还是昨天的事情。儿子长成大人了。懂得报效国家,拼杀疆场了,当妈的很高兴。这是好事。乖,不哭了。”说完自己却忍不住失声抽泣了。

  母子二人就这么聊着家常,一直等到天亮。

  吃过早饭,收拾好行装,李德明要准备出发了。一个早上,除了弟妹,没有人说话。走到门口的时候,父亲忽然喊住了他:

  “儿子,你要是不好好打日本鬼子,以后就不要进这个家门!”

  说话掷地有声,那一刻,李德明觉得父亲说不出的威风。他不由自主地跪在二老面前,指天发誓:“不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我决不回家。儿子此一去,或许不能再在二老面前尽孝,请在这里受儿子一拜。”

  说完,脑袋重重地磕在地上,发出“咚”的一声。。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三章 所见所闻
整个部队就留在火车站等候命令。北方快11月的清晨,把一众四川兵冻得够呛,原本以为可以换装换武器,到头来却是什么也没有。个别士兵已经开始不三不四地说起怪话来。

  尽管如此,大多数的士兵还默默无言地蹲在那里,喝着炊事班送过来的姜汤。作为普通的士兵,既然出来了,再说什么话也没有用处。像李德明那样的一些基层军官,除了喝姜汤,还要给大家鼓劲。

  现在他们还没有见到日本鬼子凶残的一面,所以他们所讲的,大多是一些部队出发前在各地誓师时的场景。

  一碗热乎乎,辣乎乎的姜汤喝下去,的确要暖和了许多。李德明正在说话,远远看见连长付安民急匆匆地跑过来,估计开会是有结果了,连忙命令弟兄们列队。刚整队完毕,别处已经喊出“集合”的声音了。

  付安民跑过来的时候,整个连队70余号人基本上都站好了。

  “兄弟们,刚才接到命令,日本鬼子的攻势非常猛烈,前线已经快顶不住了。长官部命令我们,即刻跑步到风陵渡渡口坐船过河,赶赴太原。”说到这里,他看了看在寒风中缩着脖子的士兵,忍不住提高声音喊道:

  “长官说了,他知道兄弟们在这样的天气里还穿着单衣,可是他说日本人才不管这些。我们晚到一天,老百姓就多遭一天罪,我们的国家就多丢失一块土地。兄弟们,”

  整个队伍“唰”地一声,抬头挺胸立正。

  “我们是川军,我们是打不跨,压不烂的川军,成都的父老乡亲,四川的父老乡亲,全国的老百姓都在看我们。刚才接到战报,我们川军杨森20军,在上海和鬼子干上了,表现非常不错,受到了国防部的表彰。他杨森以前是我们的手下败将,你们说,我们该怎么办?”

  “打他狗日的日本鬼子!”

  “怕个求,谁怕谁还不晓得!”

  “老子手里的家伙又不是喝稀饭的!”

  。。。。。。

  见队伍里七嘴八舌地提着口号,李德明马上把手一举: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士兵们跟着把手举起来高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对头,以前外省人说我们川军是‘双枪将,一把破枪,一杆烟枪’,骨子里面就是看不起我们。现在20军的部队在上海血战,我们一样不能丢这个人。我现在命令,全体向右――转,出发。”

  队伍开拔了,李德明一边跑一边喊:“喝了姜汤,跑一跑就不冷了。兄弟们,快点。”

  一路上,知道这是来支援抗战的四川军队,潼关各地的老百姓纷纷拿着食物喝水在路边欢迎,有的人看见这些援军竟然大部分还穿着单衣,立刻把身上的厚衣服脱下来扔进去,一时间众多的人效仿。

  李德明接过一件衣服,交给身边的一个兵,那兵眼里竟含着泪花,边穿边说:“算了,这条命就卖给这里了。”

  部队一刻没停,赶到风陵渡的时候,那边早已把船准备好了。

  上了船,就听见其他船上的士兵在唱歌:

  “斗篷一个草鞋两双,千里迢迢奔远方;长枪一杆榴弹两响,敌机大炮勿须慌。沉着又顽强,消灭鬼子兵;自古大义筑大勇,傲笑沙场有川军。”

  李德明学过这首歌,这是122师赵渭滨参谋长为绵阳安县一个兵编的那首《义勇川军》。那个兵叫王建堂。

  在成都誓师的时候,那个叫王者成的老人,亲自从安县赶过来,亲手把儿子王建堂送给122师师长王铭章,让王师长带着儿子上前线杀敌报国。

  那个老王头还带着一面白布旗帜,上面正中央大大的一个字:“”

  “死”!

  而左边的几行小子写的是:

  “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李德明记得当时这个场景,把整个誓师活动的气氛推到了最高处。后来122师赵渭滨参谋长就专门写下了这首《义勇川军》,传唱了整个北路出川的川军。

  李德明脖子上挂着一块玉佩,这是临走的那天,母亲给自己亲手带上的。母亲说这是她专门从文殊院主持那里开光求来的护身符。

  儿行千里母担忧,更何况这几乎就是生死离别!

  李德明擦了擦眼泪,看着一船的战士都盯着黄河水发呆,可能是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黄的河水。他扭头对大家说:

  “兄弟们,这条河,就是大名鼎鼎的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现在日本鬼子就在前面嚣张,我们的目的,就是保卫我们的国土,保卫我们的家,大家有没有信心?”

  “嘿嘿,这个明娃子又来鼓劲了。”出乎李德明的意料,船上面没有响起应该有的声音,而是孙和那个破嗓子。

  “就是嘛,排长,我们都晓得这些道理,你莫说了,给我们讲个故事三(三――嘛)。”一个叫“胖娃”的绵阳兵笑着跟了一句。满船人哄然大笑。

  “几位老总,”这时船头的艄公受到了感染,插话道“我在这个渡口几十年,还没有见过主动上前线杀敌报国的军队。前一阵子尽是些逃跑的军队。”

  “怎么还有逃兵?前方不是打得很厉害嘛?”李德明觉得问题有些严重。

  “当然有,成群结队的。”艄公满脸都是无奈:“老总,我看那些逃兵的武器可是比你们还要好,你们。。。。。。”

  “求,看不起老子川军索?”孙和一听不乐意了:“老子们走了上千里路,就是专门过来打日本人的,要当逃兵,就不来了。兄弟们,你们说是不是?”

  “就是,要当逃兵,就不来了。”其他人也跟着表示了对逃兵这个词语的不满。

  “老总,我不是那个意思,你们川军千里迢迢奔赴抗战前线,我当然是十分佩服你们。再说了,前些日子,城防的周司令下了命令,以后我们只管把部队往前送,不准再往回运部队。我可是打心里同意这个命令。没什么见面礼,我就给大家唱一首我们这里的歌,算是给老总们壮行。”

  说完,也不管下面答不答应,张开嘴就唱起来:

  “嗨~,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悲苍的嗓音,在寒冷的河面上传开了,那边船上的艄公也跟着吼了起来。歌声霎时间响遍了整个河面。

  等艄公唱完,一船的士兵都鼓起掌来。他们从来没有听过陕西民歌,第一次听,十分的新鲜好奇,都没有在意艄公说的“只管往前送,不准再往回运”这句话。

  “老哥子,问一下,听说日本鬼子都快打拢太原了,怎么没见鬼子的飞机来轰炸呢?”听完歌,李德明忽然想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呵呵,老总还不知道,前一阵子第八路军在平型关打了小鬼子一个伏击,打死一千多鬼子,不久他们又把鬼子设在阳明堡的飞机场炸了,鬼子这些天可是没有飞机的。”

  竟有这样的好消息?议论纷纷中,李德明又问艄公这个“第八路军”是不是就是以前的红军?他听说过红军被国民政府整编的事情。

  “就是红军。他们可是比我们这边的军队能打仗。几年前我还运他们过过河,听说要不是他们,太原早就失守了。”

  “求,莫听他吹。就红军那点破武器,比我们好不到那里去,就这么厉害?”孙和不屑地反驳道:“当年他们到处流窜,要不是看见我们严阵以待,差一点就进入四川了。你们不晓得,当年在四川的那个什么张国焘的红军,也是被我们赶跑了的。”

  李德明也认可孙和的话。红军除了能跑,还这么能打?不可能的。

  “你这个老总,这些又不是我瞎编的,等一会到了对岸,你随便找一个人问,也是这样说的。”艄公有些急了。

  “算了。”李德明阻止了还想说的孙和:“人家跟我们差不多的红军都能打胜仗,我们川军未必然还虚过哪个不成(虚――比不过)?到时候打完仗,我们一样要让这里的艄公传扬我们川军的战绩。”

  “就是,哪个虚哪个。”士兵们异口同声地喊道。巨大的荣誉感让他们恨不得马上就进入前线,和侵略者见个真章。

  “不要说你们打了胜仗,就是冲你们这样跑了上千里地来这里打鬼子,我现在就赞扬你们。”艄公有些感动,有这样的队伍,看来山西是保得住了,亮开嗓子就唱道:

  “呃嗬,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近来渡河不一般,运的都是好汉子呃,原来是川军兄弟来到了我们风陵渡。”

  这边唱完,那边也有艄公跟着唱:“呃嗬,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川军过河为那般,要上前线打鬼子呃,要让他日本鬼子见识川军的好汉子!”

  山歌的调子还是那个调子,可是内容却在艄公们的歌声中飞快地变化着。这让过了河的川军们还激动不已。

  下了船,又坐了一夜的火车,饥寒交迫的川军们终于赶到了太原。在这山西的省城,士兵们终于可以休整一下了。

  放下行礼,李德明二话不说,拉起孙和、蒋玉就跑到街道上,掏出自己从家里带来的钱,疯狂购买棉衣棉裤。那几个铺子的老板看见这些即将上前线的兵,好说歹说,死活只肯收半价。于是在太原城,付安民的一连,总算是比别人早穿上了御寒的衣服。

  “有命回去的话,我给你家老太太磕三个响头。”付安民听说这些衣服的来历后,当众对李德明许下了诺言。

  衣服解决了,可是武器还是没有着落。李德明忍不住发了牢骚。他是知道太原是有兵工厂的,而且这个兵工厂还很有名气。

  “###,蒋委员长甩老子们死耗子,都快一天了,这个阎西山司令兼省长,也甩老子们死耗子。硬是舍不得给我们换装。是不是不希望我们去打仗?”孙和的嘴永远都是那么缺德,此时跟着李德明骂道。

  “排长,不如叫连长和上面说一声,老子们砸了兵工厂,自己给自己换枪。”胖娃提出了自己的“好主意”。

  “求,你那点水平还‘砸了兵工厂,自己给自己换枪’,”蒋玉毕竟当过警卫员,懂得一些政治上的东西,立刻在胖娃头上敲了一下:“只怕还没有砸开,晋军就和我们拼命了。”

  “那,那,那你说朗个办喃?未必然我们就在这里(过干瘾,打干哈欠――自己安慰自己,幻想,坐白日梦)?”孙和反问道。

  “算求了,我们好心来支援他们,人家倒像防贼似的防着我们。过河的时候你没有听艄公说,人家逃兵的枪都比我们好?到时候再说吧。”李德明其实是打心眼里同意胖娃的意见,只是也明白这些只能是说说而已,当不得真的。

  拉着孙和、蒋玉,李德明一行三人到街上逛逛,散散心。

  按孙和的话,“这个地方,简直不如成都,到处都是黑乎乎的煤烟灰。”李德明笑着解释说,这个是因为山西是全国的产煤大省,当然煤烟灰多了。

  走了一阵子,发现街上有不少学生打扮的青年人,正在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听了一下,和在成都的场景差不多,也没多停留。

  除了这些学生,他们也看见了一些扰民的伤兵,这让几个人原本好了一点的心情又阴沉了不少。

  转过一个街角,李德明兴奋地发现前面有一个照像馆。

  “孙老哥,看见前面那个照像馆莫的?你马上回去,把排里的兄弟都叫过来,大家照个像,算是留个纪念。”

  李德明的话让孙和一下子高兴得不得了,说了一句:“要得(要得――可以)”马上转身就走了。

  走近像馆,两个人才看见门竟是关着的。费了好大的劲,那像馆的老板才胆战心惊地把门打开。

  “老板,我们是从四川赶过来抗日的川军,马上要上前线了,想请你给我们照张像。”一看老板的样子,就知道是把他们当成溃军了,李德明边说边让蒋玉拿出一块大洋递了过去。

  听说是从四川那么远的地方来抗日上前线的军队,那老板满脸都是惊讶和敬佩的神情,竟是坚决不肯收钱。

  争执中,孙和带着一群兴奋的兵赶过来,一问情况,立刻沉下脸:“老板,你要是不收,老子就砸了你的破店。”

  所有的人为之一愣,随即哄堂大笑。

  照完像,老板保证在晚上把相片送过来,大家才嘻嘻哈哈地回去了。

  部队在苦闷的气氛中总算是睡了一个踏实觉。第二天起来就接到命令,立刻赶往晋阳。那里已经出现了日军,川军124师昨晚没有下火车,直接开过去打阻击了,他们独立团是第二梯队,也要马上赶过去。

  到了火车站,才知道因为日军飞机的轰炸,火车不能坐了,独立团二话不说,散开脚丫子就跑步上去了。

  尽管有心里准备,但是谁也没有料到会这么快。原来的命令是守太原,现在倒变成驰援晋阳。看来第二战区的军队不够用了。

  “狗日的,枪也不给我们换,就晓得命令我们增援,硬是要把我们往死里整索。”跑在李德明身边的蒋玉终于忍不住发起了牢骚。几天的遭遇,这个好脾气的人也有了火气。

  “算了。”李德明安慰了他一句。看见队伍跑得死气沉沉,便有意高声喊道:“老蒋,我跟你打个赌,看谁打死的日本鬼子多。”

  “赌啥子?”蒋玉一愣,随即毫不示弱地回击道。

  “赌十块大洋,另外多一个一块大洋。”李德明的看身边的士兵注意到自己身上,继续高声说出了赌注。

  “这么赌,不如我们和二排比一下,上一回比武,那个周华亮排长输了还不服气。”孙和换了一个主意。他心里明白李德明的意思,干脆就赌个大的。

  “好主意。等到我去找二排。”李德###里大喜,放慢脚步来到周华亮面前。

  “喂,听说上一次你们输了,还很不服气?”

  “废话,凭哪点服气?你们不过是运气好,比我们多一环而已。说,想爪子(想爪子――想干什么)。”看见李德明跑过来挑衅,周华亮不由得眉毛跳了起来。输给年龄比自己小六岁,军龄比自己短四年的人,他一直不服气,在想如何报复回来。

  “不服气再来。小弟现在跟你打个赌,在前线,看我们两个排谁打死的鬼子多。输了的,见面就说一声‘我服气了’。”

  “求,哪个虚哪个。赌了。”周华亮亮开伸出手掌和李德明一拍,大声对二排的士兵喊道:“你们听到莫的?那个一排求毛都没长齐的排长,要和我们比赛谁打死的鬼子多。”

  “听到了。”两人的对话二排的士兵早就听清楚了,大声吼起来。

  “龟儿子,就赢了老子们一火,就不晓得天高地厚。”更有兵补充了一句。

  不理周华亮,李德明跑回自己的队伍,把刚才打赌的事情向全排做了传达,整个排里的士兵们也提起了精神。

  队伍后面的林修然很快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道:“狗日的,提劲打靶(提劲打靶――要面子)还像那么回事。传令全团,那个排打得好,赏大洋一百。”

  经过这么一闹,队伍原来的沮丧心情不见了,变得杀气腾腾的。独立团加快速度,向晋阳跑去。

第四章 初上战场
没前进多久,队伍忽然停了下来。

  “出啥子事了?”李德明奇怪地问了一句。此刻他正在和林修然商量独立团的事情。会开了没一分钟,就出事了。

  一会一个士兵跑进来报告说前方有一群溃兵把路挡住了。林修然勃然大怒,“啪”地一拍大腿站了起来。

  “团长,是不是晋阳已经失守了?”三营长黄育孝倒是细心,小声地提醒林修然。

  “这样子,我去看看。最前方是我们一排。”听三营长一说,李德明有些担心。因为一连是作为独立团的前哨部队出发的,而他的一排又是一连的尖兵。要不然就凭他和林修然的关系,也论不到他参加独立团的军事会议。

  “好,一切小心,这里离晋阳很近了。”黄育孝的话让林修然也冷静下来,叮嘱了一句。

  “晓得。”李德明说完,转身就往前跑去。

  队伍的强面,川军和一群大约三百来人的溃军相互对峙着。这条路本来就不宽,让路的一方必然要从半山腰上走,很是辛苦。川军作为增援部队,当然是不愿意了,而对面的溃兵恨不能立刻跑掉,心急火燎的,也不愿意让路。

  “喂,你们是那个部分的,从晋阳过来吗?”气归气,当前的形势还是要首先弄清楚。

  终于看见一个当官的出来说话了,那群溃兵中也推出一个肩膀上挂着少校牌子的军官。

  “老子是从晋阳下来的。赶快让路,我们有紧急军情报告。”见李德明不过是个小小的少尉,那军官说话的时候都挺了挺胸。

  “晋阳失守了?”李德明脑袋一下子懵了。

  “还没有。昨天一支川军顶上去了。不过伤亡很大。”军官眼里闪过一丝愧色。眼前说着四川话的队伍显然和那支正在晋阳和日本人血战的军队是一起的。

  听说晋阳还没有失守,李德明暗自放了心,但又听说昨天晚上增援的124师曾苏元旅损失惨重,放下去的心又紧了。

  “喂,你们到底让不让路?耽误了军情你负责?”见李德明还没有下令让路,军官开始用军情相威胁。

  李德明自然不会吃他这一套。那群溃兵手里、肩膀上、枪杆上带的东西,无论怎么说,也和“紧急军情”搭不上边,正想叫骂,猛然间瞧见这群溃兵手里的武器倒是比自己队伍的好了很多,甚至还有几挺机枪。

  “好说,好说,你们等一下,我去和长官说一下。”李德明眼里寒光一闪,笑着回应道。

  另外两个排长都在团部,所以这里他的官最大。把几个班长叫上,走到溃兵看不见的地方,李德明说了自己的主意。

  “哥几个,看见那群王八蛋手里的家伙没有?”

  “爪子侒(爪子侒――你干什么?)?未必然看见人家东西好,就要服软?”孙和误会了李德明的意思。

  “老子们枪没有换成,衣服没有解决,一心上前线,还要给逃兵让路,这算哪门子事情?到时候怕兄弟们都没求得斗志了。”另外的几个班长也是恨恨不已。

  “求,龟儿子未必然老子就是趴蛋?”李德明哭笑不得,骂了一句:“老子问的是,你们觉得这帮虾子手里的东西如何?”

  这一回大家是听懂了。但是事情太大,反而不敢说话了。

  “说话仨。”李德明有些不耐烦了。

  “###,”孙和犹豫了一下,发狠道:“干了,老子们马上就上前线了,手里的家伙还没有一群逃兵的好,说出去都丢人。命都没有了,还怕军法个求。”

  有人同意了,加上李德明和团长的关系,剩下的事情自然就好办了。

  在川军让开的路上,这群溃兵也不好意思跑得太快,勉勉强强还是排成了一路纵队。等队伍完全走了进来,两边的川军忽然把枪端了起来。溃兵顿时呆住了。

  “你们要干什么?我们可是阎司令长官的部队。”惊慌了一阵子,见并没有枪响,那个少校军官壮起胆子说道。

  “啪!”李德明懒得理会他,抬手就是一枪,把他打死。大声喊道:“不想死的,把武器,衣服裤子给老子都留下。老子们正好拿去打鬼子。”

  “快点,快点,找死是不是?”两边的士兵跟着鼓噪起来。

  见有些士兵动作很快,有些士兵却犹豫着,里面个别士兵甚至眼里充满了仇恨的神情。李德###里一动,大声喊道:

  “以前都听说山西出好汉,今天一看,啥求都不是。拿着这么好的武器,还没有看到日本人就跑,算他妈的什么汉子?都是没卵子的太监。”

  川军士兵一下子就笑了。

  “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溃兵中一个一米八的魁梧大汉终于忍不住,拨开众人,边说边往李德明身边走,很快就被两只枪拦住了去路。

  “你在这里和我较什么劲?”李德明正想看到的结果出来了:“山西人有没有卵子到战场上见识一下就知道了。我们从四川千里迢迢来这里,可不是看你们和你们说话的。”

  “求,一群逃兵还在这里嚣张。”

  “算啥子###玩意嘛。”

  “人家山西出煤,你们没看到火车就是吃煤的索?他们山西人当然跑得比兔子还快。”

  川军士兵你一句我一句的风凉话,让这群溃兵的脸红了,那大汗把手一举,大声说道:“各位兄弟,不是我们要当逃兵,那些当官的都跑了,我们群龙无首,没法打了。这位兄弟既然说有没有卵子战场上见,好,晋军的弟兄们,”

  说到这里,那汉子对着溃兵吼道:“人家川军不远千里来抗战,还说我们山西人没有种!我柴万红咽不下这口气。当官的无能,败坏了我们山西人名声,兄弟我不才,愿意跟随川军到战场上比试一下,看是四川人有种,还是我们山西人有种。愿意和我姓柴的上前线的,把手举起来。”

  “拼了,敢说山西人没种,战场上见识一下。”人最怕被激,尤其是军人。霎时间这群溃兵竟然有一多半把手举起来。剩下的五十来人犹豫半晌,终究还是选择了继续当逃兵。

  “来人,把这些逃兵的枪都下了,衣服扒了。”柴万红大喊一声。他身边的十几个士兵迅速上前把他的命令执行了。

  “你们愿意继续当逃兵,我姓柴的却不想再让你们败坏我们山西汉子的名声。对不起了,老子等一会来培你们说话。”柴万红阴沉着脸,挥了一下手。那十几个士兵立刻把被剥光的逃兵往路边拖。那些逃兵哪能想到这种变故,一下子哭的有,想跑的有,哀求的有,场面极为混乱,见此情景,又有几十个晋军士兵冲出来,把逃兵们制服了。

  李德明想不到事情的发展竟然会是这样。突然增加了将近三百人兵力的喜悦还没有消化完,五十几个逃兵马上就要被处决了的惨剧又在上演。

  他知道这个时候不能手软,但是当官的跑了,当逃兵也确实不能全怪他们,也是婉转地说道:“这位大哥,子弹还要留着打鬼子,我看算了。”

  “我们山西人的事情不要你们四川人来管。既然你说子弹要留着打鬼子,我听你的。”柴万红丝毫不理会李德明的求情:“弟兄们,把这些孬种吊死在树子上。”

  晋绥军士兵不择不扣地执行了命令。五十多具尸体长长的,随风飘荡,道路上弥漫着一股屎尿的臭味,李德明几时见过这样的场面?几乎要忍不住当场吐出来。而整个过程,川军士兵们则是一言不发地看着。

  战争的气息终于来临了。

  处死逃兵完毕,又命令手下拿出笔和纸,写上“逃兵,晋绥军61军三团一营营长柴万红奉命处死。民国27年10月”,每一具尸体上挂上。

  做完这些,柴万红命令队伍集合,跑步来到李德明面前,举手敬礼,大声说道。“长官,我是晋绥军61军三团一营营长柴万红,愿意听从贵军的指挥。”

  眼前这个人竟然是营长,李德明有些不知所措,正想着怎么回答,身后传来一阵马蹄声,林修然来了。

  耽误了这么长时间也不见李德明回来,林修然急了,匆匆结束了会议就带着人赶过来。半路上已经有人把情况给他说了。

  见解围的来了,李德明松了口气,赶紧向团长介绍柴万红。

  林修然也是很高兴又新的兵力加入。他之所以开这个会,就是因为已经得到消息,124师曾苏元旅损失惨重,武器低劣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