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青山为证-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营长,我们都是当兵一个年都没当满,”顾新民觉得挺委屈的:“上过两次靶场就跟到队伍来这里了。再说,虽然我们是中央军。但是我们手里的都是些老汉阳造,不像51军,都换成中正式了。听说刚准备给我们换枪,我们就开拔了,也就没有换成。”

  “锤子,未必然活人还交给尿憋死了?大家赶紧想想还有什么办法。”李德明有一股深深的挫折感,可还是不甘心。

  “营长,要不然我们这个样子,”另外一个连长小心翼翼的说道:“我看这周围有很多树子,不如砍下来堆在路上,鬼子逃命心切,肯定下马搬东西。下了马不就是好打了曼?”

  “不行,不行。”柴万红马上就否定了:“鬼子又不是傻子,他们本来是逃命,一看到路上堆了这些,那还有不明白的道理?到时候走另外一条路,我们可就追悔莫及了。”

  “我看可以。”李德明眼睛一亮:“你们看我们脚底下这条路,两边都是山,到时候各摆上一个排,就算鬼子发现不对劲想改道,他也不可能往回走,只能向两边跑,那个时候老子也顾不了那么多,管它马不马的,先把他狗日的打回来再说。

  你刚才也说了,鬼子是逃命心切,万一鬼子仗着他的三挺机枪,硬是要下马搬障碍物,我们可就有便宜可捞了。”

  除了柴万红还有些犹豫,其余的人都同意李德明的看法,说干就干,赵丞稷当即安排自己连的兄弟去砍树。

  “骚鸡公,你娃硬是聪明喃。”看见一连的人走了,醒悟过来的二、三连的连长跺脚骂道。去砍树,当然不可能再去两边山上埋伏了。

  “吵啥子吵,”李德明低声制止了两个连长的不满:“又不是说鬼子肯定要搬东西。到时候他们真的往两边山上跑,骚鸡公肠子都要悔青。张贵山,从你们二连抽两个排去埋伏,我给你四挺机枪,拼了老命也要把鬼子堵住。”

  叫张贵山的二连长听说增加了四挺机枪,高兴得只知道在那里笑。

  众人散了以后,李德明重新躺在地上。他睡不着,想叫柴万红聊天,却发现他已经闭上了眼睛。心里有点遗憾,只好翻过身,仰面躺下,看着满天的星星出神。

  在四川可是很难得晚上看见这么多星星。到了山西有一个月了,他已经发现能够经常在夜晚里看见星星,甚至偶尔还能看见拖着尾巴,在漆黑的天际一划而过的流星。想到当初还有不少川军士兵为此大惊小怪,心里不由得笑了。

  一个月了。李德###里重重地重复了这一句话。不知道家里怎么样了。舅舅说得没错,有时间自己真该写封信报报平安。不过他在犹豫,是不是在信里写出他这一个月自己的战斗经过,家里人若是知道了这些,只怕是会担心死自己。

  就这么反复权衡着,竟慢慢睡着了。

  当清晨来临的时候,李德明被柴万红推醒了。出于本能的反应,他一下子把枪拿出来,一边向脚下的路面上看,一边紧张地问是不是鬼子来了。

  “这天刚亮,鬼子还在睡觉呢。”柴万红笑了,随手把一条湿毛巾交给他。

  “哦。”李德明松了口气,接过毛巾胡乱擦了一下脸,抬起身子看见兄弟们大多也还躺在地上,赶紧让人把他们都叫起来,运动运动,活动开身子。那边的炊事兵担着早饭正一步步走过来。

  吃了一口馒头还没咽下去,赵丞稷猫着腰跑过来:“营长,都准备好了。”顺着他手指的方向,道路拐角的地方,乱七八糟的树木把道路已经完全堆满了。

  “我还叫人在树子下面栓上了手榴弹。”赵丞稷很是得意地说道。看得出他对自己的计策非常满意。

  “嗯,还可以。”李德明点点头:“行了,你赶紧去喊兄弟们起来活动一下,这里晚上的露水太凶了(凶――厉害),小心生病。”

  赵丞稷答应了一声。

  吃过早饭,所有的士兵按照事先安排好的任务分别进入了阵地。李德明看看手表,快8点了。扭头叫过电话兵,把手表脱下来交给他:“罗娃子,鬼子上午十点出城,你把手表拿到,九点半开始,给我把电话桩桩砍了。”

  “明白。”姓罗的电话兵说完接过手表转身要走,却又被李德明喊住了:“对了,搞忘问你,你认不认得到时间?”

  这个问题让电话兵哭笑不得:“营长,你有点看不起人哦。为撇我在团部学习的时候(为撇――至少),没带过手表,也见识过这个东西的三。”

  “快走,快走,老子好心问一哈,龟儿子硬是说不得你两句。”被电话兵反驳让李德明有些恼羞成怒,惹得周围的士兵低声笑起来。

  “营长,怎么我看你有一点心慌意乱的?”柴万红目送电话兵离开,低声说道。

  “我没有啊。”

  “那你会连电话兵要遵守时间都忘了?”柴万红对于李德明强词夺理有些好笑:“这是你当营长以来第一次率部打仗,你都心浮气躁了,其他兄弟怎么办?”

  这话里面的关心之意李德明哪能听不出来,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晓得了。谢谢你,柴老哥。对了,反正还有时间,我们两个去看看大家如何?”

  “也好。一定要告诉大家,没有命令不准开火。”柴万红点点头,说这话的时候倒想起在马山村阵地上的场景。笑了笑,随即又想到那时自己带的几百晋绥军兄弟现在一个都不在了,又是一阵黯然。

  抬头看了看道路两边,兄弟们倒是隐蔽得很好,大有在亘村设伏的八路军的样子。想了想,拉住已经起身的李德明:“这样子,你巡视这边,我到山上二连的阵地上去看看。我担心到时候这边打得热闹,他们会忍不住放弃阵地。”

  “嗯,还是你想得周到。就这么定了。”李德明夸奖了一句,两个人分头巡视去了。

  巡视到作为预备队的二连三排的时候,一个士兵正对着手里的单响步枪叹气。

  “你虾子不好好准备,叹锤子气啊。”看见其他的士兵都在一颗一颗地擦子弹,李德明不由得骂了一句、

  那兵无缘无故被骂了一句,心里不服:“营长,凭啥子领回来的枪都给了一连?你看看这枪,打一火就要费半天劲重新上子弹,还打不远,子弹出去都是飘的,有啥子擦头嘛。”

  “龟儿子就晓得扯弯弯筋(扯弯弯筋――胡搅蛮缠)。”李德明一愣,没想到这个兵居然还会顶嘴:“未必然给预备队留好枪,撇枪都给主攻队伍索?告诉你,一连的武器到时候是要连本带利还给我的。龟儿子有脾气等到打响了,你去缴一杆,老子决不要你上缴。”

  “营长,这可是你说的,一言为定,排长就在这边,你也听到的,莫耍赖皮。”那兵面对长官没有露出胆怯,而是指着跑到身边的排长说道。

  “也,还把老子绕进去了。是不是就等老子这句话?”李德明笑了,对排长说道:“打完仗,告诉张贵山,这个娃儿缴获的武器,我批准留给他用。”

  “是。”见营长没有生气,自己也嬉皮笑脸地问道:“营长,那我们其他兄弟喃?”

  “求,只有三十几个鬼子,你以为有好多枪?”李德明骂了一句。他心里很高兴,一路溃退的川军士兵能有这种狠劲,他不相信打不好这一仗。

  巡视完一圈回到自己的位置,那个电话兵回来了,报告说已经砍倒了一根电话杆子。李德明点点头,接过手表,指针显示,上午10点40分。

  “嘿嘿,小鬼子的骑兵应该碰见大部队了吧?”李德明一边把表带上,一边焦急地自言自语。

  虽然如此,但是他们还是等了很长时间。快中午的时候,身边勤务兵忽然指着远方:“营长,快看,树子倒了。”

  李德明举起望远镜向远处看去,果然派出去的哨兵放倒了消息树。“注意,鬼子来了。”他大喊了一声。

  其实有不少军官也看到了被放倒的消息树,已经在挨个提醒士兵了。

  十几分钟过后,在视野的尽头,半空中扬起了一阵灰尘。。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二十七章 转移防区
在川军连续收复平遥等几个县城以后,全军的士气极为高涨。官兵对日军的印象,也从刚开始的恐惧,转换为平常心态。

  初到山西,刚上阵地,又冷又饿,武器简陋的川军士兵们被装备精良的日军打了个措手不及,尤其是日军的飞机、大炮,给大家造成了不小的伤害。很多士兵甚至以前连飞机都没见过,更不要说如何防空了。真正阵亡在鬼子子弹下的士兵其实很少,大部分就这样莫名其妙地死在空袭和炮弹下面了。

  现在经过收复平遥等县城的战斗,原来鬼子也是胆小怕死的角色,没有了飞机大炮,还不是一样被川军打得狼狈万分?那些子弹还不是一样的往鬼子身上钻?

  当然在收复这些县城的时候,有鉴于二战区一直不补充装备,川军迫于无奈,只好“自己动手”,主动补充。要不然,现在的山西已经是冬天,时不时下场雪,对于还穿着夏天单衣的川军来说,不等鬼子来打,冻都冻死了。

  不过此时李德明正在被邓长官责难。

  他兴头冲冲跑到总部,得意地对邓长官报告说是来还利钱的。这让邓长官很意外,也很高兴,便来到操场。

  操场上堆放着两百多枝崭新的“三八式”步枪,十余挺轻机枪。两支重机枪,数十箱手榴弹,数百件棉衣棉裤。不少官兵围着这些好家伙评头论足,眼里流露出羡慕的神情。看见长官来了,都自觉地站到了一边。

  看着这些武器,邓长官一开始也很兴奋,可是一看到外包装,脸色一下就变了,指着这些问道:“这些武器从哪里来的?”

  李德明没有注意到长官的态度,嬉皮笑脸地说道:“哎呀,长官你管这么多爪子。这些都是好东西,要不是我们,就没得这些。司令,我从你那里借了一百一十枝步枪,两挺轻机枪,十箱手榴弹,这下砸锅卖铁,总算是还了债。”

  “明娃子你可以嘛,才一个多月时间就还了债。”已经成为司令部副参谋长的林修然也是满口的得意。

  “你少参合。硬是亲戚索。”邓长官责怪了一句,这一下所有人才发现长官的不高兴。

  “司令,我们可没有这么多好东西。”军需官小声提醒道。他的意思很显然,这些既然不是川军的东西,必然就是缴获的。

  “求,你眼睛也瞎了?安?”邓长官眼睛一瞪,指着手榴弹的箱子:“没看到上面写的啥子?”

  李德明一呆,没有料到邓长官会这么说。一开始不是同意了自己搞武器,不管是不是阎锡山的吗?

  “司令,这些虽然是山西兵工厂的,谁晓得是不是被鬼子缴获了再运到祁县的?再说他阎锡山从来就没有给我们一杆枪,一颗弹,与其留给鬼子,不如我们拿来用。”李德明有些委屈。

  邓长官却笑了:“你娃是不是还想说老子是赖皮?”

  所有人一下子被逗笑了。

  李德明红着脸摸了模头,小声说道:“这可是您自己说的,和我莫的关系。”众人笑得更厉害了。

  “也,你娃还耍长了,安?这么和长官说话。”林修然打了一下外甥,眼睛却看着长官,那意思也很明显。

  邓长官叉着腰问道:“明娃子,你老老实实说,就是你不拿这些,其他兄弟会不会拿?”

  李德明没有明白这话的意思,疑惑地回答道:“打下县城,任何兄弟看到了都会拿的。”

  “所以说这个不能算是还债。”

  原来长官是这个意思!李德明明白了,原来邓长官的意思,竟然只能是鬼子的装备才算还债,他心理觉得吃了一个大亏。故意叹了口气:“算了,您是长官,话里话外都是您说了算。我倒霉,这些东西算我们正常上缴,不是还债,认帐行不行?”

  “‘不算还债’这句话这可不是我说的哦,你们大家都听到了。”邓长官目的达到了,笑了笑,用李德明的话回敬了他。

  “想耍赖皮就明说三,搞得我还以为我犯了啥子事,吓了一身毛毛汗出来。”李德明明白自己的一番“苦心”白费了,嘴上却不愿意吃亏。

  “这娃嘴还有些嚼勒,(嘴嚼――脾气犟)”邓长官哈哈一笑:“不是我耍赖皮,是你娃操得撇。(操得撇――没出息)自己莫本事,拿些阎锡山的东西滥竽充数。有本事就拿正宗的日本货来还债。”。

  说到这里他面对操场的官兵,表情开始严肃:“兄弟们,你们不晓得,二战区昨天给统帅部告我们的黑状,说我们抢东西,是‘土匪军’,在山西‘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这个话还没有讲完,操场上的所有官兵都被惊呆了。军需官率先说道:“日他先人板板,老子们抢的是他不要了的武器装备,又没有抢老百姓的,他虾子凭啥子告黑状?”

  这一下开了头,顿时不满的声音此起彼伏。

  “抢了他的又爪子,有本事他去搭鬼子三。”

  “要得公道,打个颠倒,他虾子手里拿烧火棍敢象我们这样和鬼子拼?求才相信!”

  “锤子,未必然连抗战救国都不准了曼?”

  “求,二战区又不给我们装备,要我们拿烧火棍打鬼子曼?抢他狗日的,也是他阎锡山自找的,关我们求事?”

  “毛了(毛了――生气了),老子们不打了,回四川。”

  ……

  人群越说越激动,开始有人说怪话了。

  “哪个虾子说‘不抗日’了?”邓长官显然对于那些怪话非常在意,大喊了一声,操场上顿时安静下来。

  他来回走了几步,看着大家,过了一会才说道:“我们是啥子?我们是军人!军人就是保家卫国的。家贫出孝子,国难显忠臣,未必然有点困难,就放弃我们身上的神圣职责?

  是,我们川军出川抗战是很苦,是遇到很多困难,是遇到了很多白眼。可是我就问大家一句,你们后不后悔?”

  “不后悔!”操场上的喊声直冲云霄。

  “回答得好!我们不后悔,那些死伤的兄弟们也不会后悔。”邓长官也有些动情:“二战区告我们黑状,说我们抢东西,人家蒋委员长才给我们的嘉奖令未必然是放屁索?”

  人群轰然大笑。李德明也笑了,他知道这个嘉奖令的内容:“‘该集团军纪律严明,人民爱戴,转战各地,备著辛劳。特电嘉奖!’”

  “司令说得好,委员长都晓得我们的军纪好,他二战区纯粹在造谣三。”李德明忍不住发言道。

  邓长官点点头:“老子这口气忍了他阎锡山很久,锤子,明人不做暗事,他阎锡山当初一,老子就当十五。为了抗日的大事,所有的骂名老子一个担了。###,一开始老子还给他二战区面子,现在既然他恶人先告状,老子也不耍了。

  来到他阎锡山的二战区,一枪一弹不给老子补充,一件棉衣一条棉裤一双棉鞋不给老子发。就说打仗,连敌军的部署,友军的协同都不说,就是龟儿子地图都不给老子一张。这样的仗,就算武侯(诸葛亮)来打,也只有打败仗的份。

  现在这个虾子不仅把败仗的黑锅推到我们身上,还恶人先告状。说起抢东西,老子们早就该动手了。就说上一回眼看着太原失守,那些武器没法得到,本司令肠子都悔青了。都给我听到,今后只要是他晋绥军仓库里头的东西,就给老子抢,只要是遇到逃兵,他们身上的武器就给老子抢。川军要抗日,这些名节上的事情算个求,抗日的名节最大!”

  这一番话说得解气,大家情不自禁一起鼓掌。所有的人早就盼望着解除这些顾及了,李德明拍得尤其是使劲。

  让军需官把装备分发下去,邓长官问李德明:“明娃子,今天这些装备不算你们还的债,心里面是不是还在怄气?”

  “司令说到哪里去了。”这样的马屁李德明还是会拍的:“全军装备差,司令这么说是在鞭策我们,我心里面只有感激,哪里还敢怄气?”

  “副参谋长,你这个外甥硬是会说话。”邓长官对林修然说道。

  “哪里哪里,他都这么大了,还是一营之长,该懂事了。”李德明得表扬,他这个舅舅也觉得脸上有光。

  一边的参谋长也打趣道:“你看,我说这个倒拐子朗个会往外拐嘛。(倒拐子――胳膊肘)”待大家笑了一阵,才皱着眉头问道:“司令,说正事,我们已经收复了三座县城,那个二战区不仅不表彰我们,还恶人先告状,下一步我们怎么办?”

  孙震军长发出一阵感慨:“川军拼死拼活地在前线抗战,却莫的人理解。哪象‘耗子精’的20军,打得轰轰烈烈,虽然也是伤亡惨重,可好歹也算是痛快了一场。”

  孙军长的话是有感而发。谁都晓得在四川东、北两路大军出征之前,在贵州的杨森20军已经出发了。他们也是步行几千里路赶到上海,参加了淞沪抗战,打得尤为惨烈。其中的134师402旅804团血战顿悟寺数日,团长向文彬竟然在10月17号一天之内,由蒋委员长亲口嘉奖,从中校连升三级,成为少将!

  杨森绰号“耗子精”,和刘湘刘主席争四川,那个仗打得昏天黑地,最后终究不敌,败退到了贵州。可是淞沪抗战一仗,他就完全占了上风,纵观全国的军队,就是中央军,又有哪个将领有一天之内连升三级的殊荣?尽管都是川军,但终究是让孙震等人很是丧气。

  说起这个话题有些沉重,进入山西抗战前线,一打仗就打了败仗,虽然不能全怪他们,但是败仗总归是败仗,和20军一比,简直丢脸丢到了家。

  他们作为北路川军出川抗战,原本想到既然全国抗战,必然是同仇敌忾,谁知道到西安先遭白眼,刚进入山西就仓猝上阵,二战区不要说装备,就连地图都没有。也没有人告诉他们日军的作战特点,搞得他们现在对日军的认识,全部是靠几千人的伤亡换回来的。所有的这一切也让他们非常委屈,非常不服气,非常痛恨二战区!

  “和鬼子打了几次小仗,就损失过半,是有些惨。”林修然叹了口气,所有的部队编制就数他们损失最大,现在只剩下一个营了。他想了想又安慰孙军长:“不过听说东路军在南京一线打得也是很英勇。”

  “是英勇。你还不晓得,东路的21军145师饶国华师长已经壮烈成仁了。这是我们川军为国牺牲的第一个师长。”孙军长怅然若失,低下了头。尽管饶国华师长的牺牲,算是为刘湘主席争回了一点脸面,但是他都不知道失该高兴还是悲伤。

  “啊?”李德明惊讶地失声喊道。

  “饶师长奉命坚守广德,在11月30日那一天为国捐躯的。我也是前天接到的通知。”邓长官补充了一句。跟着也是仰天长叹:“二战区告我们黑状,估计我们是难以在此立足了。难道说天下之大,竟无川军抗战报国的地方吗?”

  “老蒋亡我川军之心不死啊。”参谋长忽然冒出这样一句话,除了李德明,所有人听了都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明娃子,你还不晓得,我们川军属于第七战区,但是刘长官报国心切,把部队开出了原战区,到这个地方打仗,却没想到老蒋一点装备不给,阎锡山也是抠门。”林修然小声对李德明解释说。

  原来是这么回事,李德明忽然觉得很丧气,川军的一腔热血,报国豪情,竟然被人利用来消灭自己。

  沉默中孙军长忽然说道:“司令,我们现在距离第一战区最近,要不然你给刘长官打个电话,让我们到那里休整?”

  邓长官心里计算了一下,摇摇头:“不大可能,程潜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一战区对他来讲和二战区对阎锡山一样的,都是自己的窝子。我们去了那里,摆明是要粮要装备的。湖南人和山西人都是做生意的,他老奸得很,不可能接受我们。

  再说刘长官一直是重病在身,他老人家为了我们这些抗战的川军,已经帮了不少忙。听说为了我们的装备,他拖着病躯,都不晓得跑了多少路。”

  说到这位令人尊敬的四川省主席,所有的人都是唏嘘不已。作为第一个率先表态的地方军阀,在南京军事会议上承诺,四川虽然连续受到自然灾害,但是仍然决心节衣缩食支援抗战,不仅出兵三十万,同时还供给壮丁五百万,粮食若干万担。应该说,在当时国内各军阀纷纷保存实力的时候,能做出这样的承诺,对于广大川军的士气是一个极大的提高。

  “司令,听说上个月老长官的旧病翻了?”参谋长关心地问了一句。

  “嗯。上个月(11月),当日本正在大举向南京进攻的时候,长官在积极筹划保卫南京、抗击日寇的关键时刻,突然旧病发作,生命垂危,被迫送到汉口就医。这是长官受到折磨多年的老毛病,应该没有多大问题。你们也不要担心啥子。”邓长官叹了口气,说是不担心,可是谁又做得到呢?

  想起刘湘被病痛折磨的模样,孙军长心里也是一阵难过:“希望老长官这一次吉人天相,川军离不开你啊。”

  “行了,莫说这些丧门话。”邓长官不满地看了孙军长一眼,又说道:“老长官说过:‘他过去打了几十年的仗,都是内战。如今大敌当前,有了抗战的机会,正好尽力报效国家,见信于国人,留名于青史。’他的这番话,是我们这些当军人的真实写照。想想看以前自己人打自己人,真的是没求名堂。”

  “所以司令要努力为我们找出路。”孙军长动情地说道:“为了一雪我们川军打内战的耻辱,无论如何,再困难,我们也不能回四川。死也要死在杀敌前线。”

  “司令,实在不行,要不往五战区想想办法?”参谋长脑子里灵光一闪,忽然说道。看着大家都望着自己,连忙解释说:“二战区,一战区,都是他们司令长官的窝子,五战区是李宗仁长官,他的窝子在广西,不在江苏、山东,他去那里就是打仗的。

  要打仗,谁不喜欢援军?况且他的老搭子(搭子――搭档)白崇禧还是国军的参谋总长,就是要装备,也容易些。”

  一番话把大家说得茅塞顿开!

  “不错,不错。”邓长官夸奖道:“日军大举进攻首都,南京危在旦夕,五战区的牵制任务很重,所属兵力大多数都是和我们一样的杂牌武装,李宗仁长官我还是有一定的了解,不像那几个人,民族气节还是很大的。行,我问一下。”

  众人刚准备就此散去,一个通讯参谋从指挥部出来,喊了声报告,把一封电报交给邓长官,大家心知又有命令来了,都停下来看。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二十八章 故土难离
邓长官看了一眼电报就笑了,一边交给其他们浏览,一边说道:“也,硬是说不得。刚刚说到第五战区,你们看统帅部调我们去那里的命令就来了。”

  “呵呵,这可能是我这辈子见过的国民政府办事效率最快的一次。”孙军长也笑了:“昨天二战区才打报告,今天这个调令就来了。”

  “哎呀,希望象司令说的,这个李长官不是那么抠门。”参谋长叹了口气,他心里还是担心川军的装备。

  “我们和李长官的桂军在五战区都算是异乡人,我想他不是阎锡山那种人。”邓长官接过话题,自信地说道:“我担心的倒是现在战场形势一日多变,命令赶不上变化快,万一我们一上战场,就出现太原那种情况,如果还是凭现在的装备,真个队伍的溃败那是迟早的事情。”

  “司令想哪里去了。在山西,我们第一次接敌,虽然损失巨大,队伍尚且能够保持建制不乱。经过这一回,再遇到相同的情况,大家不是都有经验了嘛?”林修然安慰道。

  “安林老弟,你是不清楚。”邓长官摇摇头:“在山西,我们虽然败了,但是我们的身后还有八路军,两侧还有晋绥军、西北军,鬼子只有两个师团,他们的目标又是太原,根本就顾不到我们这一头,所以我们有时间收拢部队。

  五战区的面积比二战区大得多,鬼子的军队也多得多,一旦南京失守,鬼子必然南北夹击徐州,我们就是想跑,又能往哪里跑?”

  邓长官话让李德明很是吃惊,刚才还在教训人说怪话,怎么现在又在考虑打败仗后的事情了?难道说这就是“料胜先计败”吗?

  “所以我建议我们应该多派出侦察部队,光布斥候,为部队的准备争取尽可能多的时间。”参谋长说道。

  “就是,明娃子他们上回打平遥的时候缴获了十来匹东洋马,跑起来很来劲,交给侦察部队用很合适。”林修然完全同意参谋长的意见。

  “是啊,都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从进入山西开始,就从来不知彼,队己也知之甚少,这些都是吃了大亏的。”邓长官点点头,感慨万千。

  “司令,这个先头任务还是交给我们营。”李德###想机会来了,不赶紧请战,岂不是亏得很?

  “我说嘛,这个娃娃有事莫事都往司令部跑,说起来,别人以为事你们舅甥两个感情好,却不知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孙军长一下子笑了。

  “也好,难得又主动请战的部队。”邓长官很高兴:“你们营现在是我们22集团军最肥的部队,派你们去,也可以早点收回本钱。”

  最后的话竟然是这样,大家愣了一下,忽然大笑起来。

  把部队即将调离二战区的命令传达以后,各部队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李德明这个营既然是先头部队,将会在第一时间出发,目标是山东的临城、济宁一带。

  能够再一次担任全军的先头部队,全营非常高兴,对于还武器的事倒是没有多少在意。其实此前大家就对这件事不是很抱希望,毕竟全军缺枪少弹的事实是摆在眼前的,而邓长官的“抠门”也是众所周知的。

  这个时候,柴万红找到了李德明,看着他,却张着嘴,没有说话。

  全营上上下下都在准备出发,身为副营长的柴万红在这个时候找到李德明,却是欲言又止的样子,这让他很奇怪。

  “柴老哥,部队马上要出发了,你还不去准备,找到我有啥子事?”李德###里忽然有些不安,开口问道。

  柴万红艰难地叹了口气,终于说了出来:“兄弟,还记得我当初说过的话吗?”

  当初说过的话,当初说过的话……李德明重复了两遍,猛然间想起是什么了。

  “不行!”他几乎是下意识地喊道:“你走了我咋个办?不行,坚决不行!”隔了一会才诚恳地说道:“哥子,不瞒你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