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魔术师-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罢,李玄就和唐俭一起走进了秦王李世民的书房。



  书房内,高士廉、尉迟敬德、程咬金、张公瑾、张亮、长孙无忌端坐于秦王李世民下首两旁的黄花梨高背椅上,面色阴沉。李玄和唐俭快步走到自己座位上,坐下。一抬头,李玄就看到了侍立在秦王李世民身后的张平,他不禁站了起来,向秦王李世民说道:“请秦王殿下屏退左右,再议大事。”



  秦王李世民笑道:“永安王太谨慎了。他们都是跟随我多年的老人儿,都是经历过重重考验,都是我信得过的人。咱们的事儿,他们不会乱说的。”



  李玄再次奏请道:“君王不谨慎则会失信于群臣,大臣们不谨慎则会殃及自身。如今,我们对秦王殿下身边有太子建成的眼线还有所怀疑。图谋大事,又怎能不万分谨慎,步步小心呢?望秦王殿下能听臣谏言,屏退左右,再议大事。”



  秦王李世民无奈的笑了笑,摆了摆手,示意张平等侍卫、宫人离开。
第一百三十三章 六卫大军
  待张平等人离开后。秦王李世民向众人说道:“父皇刚刚下达了诏令:前线吃紧,紧急征调左、右领军卫,右骁卫三卫大军前往前线驰援。”



  众人皆惊讶莫名。尉迟敬德更是站了起来,嚷道:“征调殿下所能掌控的三卫大军离开帝都长安,那殿下玄武门的大事怎么办?没有了大军,殿下只能任由太子、齐王他们随意宰割啊。”



  在座的众人也都议论纷纷。



  “是啊,敬德说的对啊。没有了三卫大军,秦王殿下用什么发动玄武门的大事啊?没有了三卫大军,岂止秦王殿下任由太子、齐王随意宰割,我们也是要面临同样的险境啊?”



  “得想办法啊,将三卫大军留在帝都长安。无论如何都要劝阻大唐皇帝陛下收回成命,万万不能将三卫大军调离帝都长安啊。”



  李玄则沉默无声。他在思考着秦王李世民关于玄武门的谋划,是否已经泄密?大唐皇帝李渊、太子建成是否已经知道整个谋划的步骤?要不然大唐皇帝李渊怎么突然间就下了这么一道诏命?这招釜底抽薪,一下子就将秦王殿下彻底架空了。没有了三卫大军支持,秦王殿下还怎么做大事?



  短暂的思考后,李玄分析大唐皇帝李渊应该不知道秦王殿下关于玄武门的谋划,不然就不是简简单单的将秦王殿下所掌控的三卫大军,调离帝都长安了,而是直接派人抓捕秦王和秦王在座的这些心腹了,直接问罪抄家了。帝都长安,大唐皇帝可是拥有绝对的优势的。如今帝都长安太平静了,大唐皇帝陛下是不知道秦王玄武门的谋划的,只是他为什么要下达这么一条命令呢?突然架空秦王,这太莫名其妙了。



  唐俭缓缓的站了起来,对着秦王李世民躬身一礼道:“秦王殿下,如果想劝阻大唐皇帝陛下收回成命,不将左、右领军卫,右骁卫三卫大军调离帝都长安,我认为这是不现实的,大唐皇帝陛下是绝对不会准许的。”



  秦王李世民诧异的看着唐俭,问道:“为何?”



  唐俭回答道:“据我所知,此事是太子建成对秦王殿下心有畏惧,方命令太史令傅奕以天象示警禀告大唐皇帝陛下,声称‘秦王殿下将通过杀伐,拥有整个天下’。这才让大唐皇帝陛下心生忌惮,产生了消弱秦王殿下的想法。而太子建成则趁着这个机会进言:将秦王殿下所掌控的左、右领军卫,右骁卫三卫大军调离帝都长安。这就是这整件事情的经过。这道诏命,是大唐太子建成针对秦王殿下的一次阴谋,而且得到了大唐皇帝陛下的支持。所以我认为,想让大唐皇帝陛下收回成命,不将三卫大军调离帝都长安,这是绝不可能的。”



  在座的众人顿时恍然大悟。此时方才明白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在座的所有人都看着唐俭,都觉得不可思议。都没想到这么一个帝都闻名的纨绔,竟然拥有这么强大的情报网络。大唐皇帝的诏令刚刚下达,他就知道了整个事情的所有经过,知道了大唐皇帝、大唐太子的想法,这说明什么?说明大唐皇帝身边、大唐太子身边有他的人,而且传递情报的速度还很快,他密切关注着大唐皇帝、大唐太子的一举一动。唐俭真是位深藏不露的大才、奇才,他默默的隐藏在大唐帝都长安的市井之间。众人更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永安王李玄是怎么发现他的?谁能想得到,闻名帝都的纨绔,竟然拥有这么大的力量,拥有这么强大的情报网络,如今发挥这么大的作用?



  众人都看向了李玄。



  而李玄则一直在思考。听过唐俭的话后,他内心里更加确定大唐皇帝李渊、大唐太子建成如今并不知道秦王殿下关于玄武门的谋划,他们只是心有畏惧、心有忌惮罢了。



  秦王李世民坐在书案之后的黄花梨高背椅上,一双虎目缓缓的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低声说道:“其实在这帝都长安之中,我可以掌控的大军,不是三卫,而是六卫。我本打算,六卫大军,三卫用来图谋大事,三卫用来震慑。震慑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所掌控的大军,使其不得妄动,坏我大事。如今我所掌控的左、右领军卫,右骁卫三卫大军即将被调离帝都长安,众位都议议吧,看下来我们该如何做?”



  秦王的话,众人都是绝对信任的。秦王殿下说他拥有驻守帝都长安十二卫大军中的六卫,那就是拥有六卫大军,这一点,虽然有些不可思议,可是长久以来,秦王言出必行,从无自食其言,他的威信已经深深的树立在众人的心中。对于他所说的话,众人都是深信不疑的。



  秦王拥有帝都长安十二卫大军中的六卫,这让书房内紧张的气氛,为之一缓,在座的秦王李世民的心腹们都十分振奋。



  右骁卫大将军尉迟敬德直接站了起来,说道:“既然秦王殿下拥有十二卫大军中的六卫,那还议论什么?遵从诏令,调离什么三卫大军啊?要我说啊,直接开打就是了。秦王殿下掌控了整个帝都长安十二卫大军中的六卫,占到了一半,另外一半,六卫大军则分别掌控在大唐皇帝陛下、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的手中,我们号令统一,有着共同的统帅——秦王殿下,他们仅仅是协调配合就是件麻烦事。我们胜算比他们大。臣建议,就在帝都长安摆开阵势,直接开打,大军对决。”



  尉迟敬德话音刚落,李玄、长孙无忌就同时站起身来,高声说道:“不可。”



  在座众人,尽皆一惊,诧异的看着李玄、长孙无忌两个人。



  李玄和长孙无忌对视了一眼。李玄便缓缓的坐了下来,把展现的机会,留给了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对着李玄投来了感激的一瞥。他内心里明白,如今李玄才是秦王殿下身边的第一谋士,如果李玄开口了,他是没有资格说话的,可是如今李玄却将这个机会留给了自己,给了自己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
第一百三十四章 寻找援兵
  长孙无忌清了清嗓子说道:“如果我们按照尉迟将军所说,在帝都长安摆开架势,直接开打,大军对决。秦王殿下拥有六卫大军,大唐皇帝陛下、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也是拥有六卫大军。十二卫大军相拼,六卫对六卫,即使最后我们侥幸胜之,那也是惨胜啊。我大唐自建立至今,一直奉行“强干弱枝”的国策,全国各地不留精锐,精锐大军统统汇聚于帝都长安,处于大唐皇帝陛下监管之中。驻守帝都的这十二卫大军,就是我大唐最精锐的军队,也是震慑、平定四方最强大的力量。如果按照尉迟将军所说,在帝都长安摆开架势,直接开打,大军对决,这十二卫大军势必两败俱伤,元气大损。没有了绝对强大的力量,震慑、平定四方,这天下会大乱,战乱四起的,而我大唐则会面临土崩瓦解的危局。更何况,如果秦王殿下拥有的六卫大军胜了,那么秦王殿下就会成为这大唐的主人,成为大唐第二位皇帝,到时候,驻守帝都长安的十二卫大军就都是秦王殿下的部属,十二卫大军拼了个两败俱伤,如此一个烂摊子,秦王殿下处理起来又是何其的麻烦?更何况,如今突厥背信弃义,入侵我大唐,攻破泾阳要塞,距离我帝都长安不足五百里,如果我们在帝都长安,大军对决,最后恐怕获利的就是突厥人了。”



  尉迟敬德不禁问道:“想那么多干什么?直接开打就是,打完了再说。无忌,按你所说,有那么多的顾忌,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说我们该怎么办嘛?”



  长孙无忌说道:“根据唐俭的情报,我分析:无论是大唐皇帝陛下还是大唐太子殿下,两人都不知道秦王殿下关于玄武门的谋划。如果他们知道,他们如今肯定会全城抓捕秦王殿下和我们这些秦王殿下的心腹们。既然他们都不知道,我们不如还按照原计划实施。让左、右领军卫,右骁卫遵从大唐皇帝陛下的诏令,离开帝都长安,以秦王殿下所掌控的另外三卫大军做为图谋大事的主力。”



  秦王李世民陷入了沉思。良久后,他问道:“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掌控的四卫大军怎么办?难道我们图谋玄武门大事,任由他们所掌控的四卫大军,在身旁虎视眈眈吗?”



  长孙无忌默然无语。



  李玄缓缓的站了起来,说道:“臣也同意无忌兄的谋划,以秦王殿下暗中掌控的三卫大军图谋玄武门的大事。要解决秦王殿下提出的疑问,微臣有上、中、下三策,可供选择。上策:寻找援兵,震慑、制衡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所掌控的四卫大军;中策:说服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保持中立,不干涉秦王殿下图谋大事;下策:不要顾忌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所掌控的四卫大军,以秦王殿下暗中掌控的三卫大军为主力,速战速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控制大唐皇帝陛下,诛杀太子建成、齐王元吉,成就大事。”



  秦王李世民沉吟后,摇了摇头说道:“下策,不顾忌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所掌控的四卫大军,直接图谋大事,此策太过冒险;中策,说服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保持中立,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虽然因为太子建成重用山东豪族,心中不满,同情、支持于我,可是,如今我们做的是什么事?说得不好听,那就是谋逆啊。谋逆,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他们敢支持我吗?告诉他们我们的谋划,万一,他们有人向父皇禀报,我们可是要面临万劫不复的境地啊。至于上策,寻找援兵,帝都长安除了十二卫大军,还有其他的大军吗?只有各部门的差役了吧,这些差役能够震慑、抗衡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所掌控的四卫大军吗?”



  李玄笑着说道:“秦王殿下的目光只盯着了帝都长安,秦王殿下不妨将目光再放大一下,看一看帝都长安附近,看一看灵宝要塞、潼关天险。”



  秦王李世民按照李玄的提示,逐步的思考,突然他眼睛一亮,惊喜的说道:“你是说驻守灵宝的镇军大将军、灵州大总管李靖、驻守潼关的左威卫大将军、潼关守将李绩?他们可以成为我的援兵。”



  李玄说道:“秦王殿下可是李靖的救命恩人,对他更有举荐、知遇之恩;李绩出身瓦岗,和秦王殿下的心腹爱将秦琼秦将军、程咬金程将军、罗士信罗将军、张亮张将军都是兄弟,李绩更是曾经做过秦王殿下天策上将府的将军。李靖、李绩二人,都是忠义之人,如今更是手握重兵,雄视一方,臣以为说服此二人,必能震慑、抗衡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所掌控的四卫大军。”



  在座的众人们,也议论纷纷。



  “前隋炀帝大业末年,大唐皇帝陛下龙兴晋阳,起兵反隋,李靖为大唐皇帝陛下治下的马邑县丞,本来一份从龙之功是少不了的,结果他竟然跋涉近千里到长安告发了大唐皇帝陛下。大唐皇帝陛下打下了长安城,抓捕了李靖,要予以斩首,是秦王殿下全力力保,为他求情,才救了他一命。后来,又是秦王殿下多次举荐,李靖才能以领军,南征北讨,所向披靡,成为名将,为大唐建功,直至今日做到了镇军大将军、灵州大总管的高官。他可是欠着秦王殿下偌大的人情啊。”



  “李绩则和秦王府的关系不错,和秦琼秦将军、程咬金程将军、罗士信罗将军、张亮张将军更是私交颇好,又做过我天策上将府的将军,也算是我们自己人。”



  “如果两人愿意支持秦王殿下。秦王殿下和咱们图谋的大事,必然会成功啊。”



  在座的众人们都觉得形势一片大好,局势对秦王殿下十分的有利。



  而秦王李世民则默然无语,面有所思。
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误事
  看到秦王李世民沉默以对,李玄近前一步,问道:“殿下莫非还有所担心?”



  秦王李世民说道:“李靖、李绩两人虽然都是忠义之人,与我秦王府也有着不错的私交,有着这样那样的亲密关系,可是李靖、李绩这两人都太圆滑了。多年来,他们只领兵,不问政事,在父皇、太子建成、我三方势力之间是左右逢源,占尽便宜,一丁点儿担风险的事,他们都不愿做。如今帝都长安的局势又对我如此不利,就好像太子建成、齐王元吉把钢刀架到了我的脖子上一样,父皇还支持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这么做,此时,咱们去求他们出兵相助,我觉得他们可能不会同意的。”



  李玄也陷入了沉思。良久后,说道:“李靖、李绩二人,确实如秦王殿下所担心的那样,有可能不会出兵相助我们。不过有以往的恩情,他们也绝对不会出卖我们的,如今大事将近,形势危急,臣建议试一试,就把死马当做活马医好了,万一有奇迹发生,他们愿意出兵相助呢?”



  秦王李世民满含无奈的表示同意道:“事已至此,也唯有如此了。只希望有奇迹发生了。”



  众人商议,由秦王李世民的心腹谋士、永安王——李玄前往灵宝,拜见镇军大将军、灵州大总管李靖;由秦王李世民的心腹、鸿胪寺少卿、李绩的老部下——张亮前往潼关,说服左威卫大将军、潼关守将李绩。



  与此同时,秦王殿下所掌控的左、右领军卫,左骁卫大军遵照大唐皇帝的诏令,缓缓离开了帝都长安,前往前线驰援。李玄向秦王李世民建议道:“为了不让大唐皇帝陛下、大唐太子起疑,秦王殿下不能这么痛痛快快的就让尉迟将军、程将军、张将军三人统领三卫大军离开帝都长安,前往泾阳前线驰援,而应该以发泄不满为由,只让左领军卫大将军程咬金程将军一人统领三卫大军离开帝都长安,右骁卫大将军尉迟敬德、右领军卫大将军张公瑾则以旧伤复发为由,留在帝都长安。如此既可以打消大唐皇帝陛下、太子建成的疑虑,又可以留下帮手帮助秦王殿下,成就大事。秦王殿下还应该同时暗令左领军大将军程咬金程将军,一日四十里,缓缓前行,出城八十里后,就地驻扎,以呼应帝都长安的秦王殿下,以备不测。”



  李世民同意了李玄的提议,随即便颁(ban)了命令,尉迟敬德、程咬金、张公瑾皆愿遵从秦王将令行事。



  灵宝,镇军大将军、灵州大总管李靖的大帐。大帐由牛皮制成,占地极广。一面书写着“镇军大将军、灵州大总管李”的大纛(dao)高高的树立在李靖帅帐之外,迎风舒展。李玄得到李靖允许,进入大帐,大帐内异常的简朴,一张帅案摆放在大帐最显眼的地方,帅案干净整洁,只有帅印、帅令寥寥几件物品,十分简朴。帅案两侧则整齐的摆放着两排高背椅。整个帅帐干净整齐,整齐的让人感觉到所有物品的摆放都不是随意的,都有章度,随时随地都有一种规矩,一种军纪的约束,让人心生敬畏。镇军大将军、灵州大总管李靖端坐于帅案之后,气度威严的看着李玄。



  李玄走到了李靖近前,躬身行礼道:“李玄拜见大将军。”



  李靖露出了一丝微笑说道:“永安王多礼了,你我也是故识。江淮一战,永安王智计频出,李靖也是佩服的紧啊。”



  李玄亦笑道:“大将军谬赞了。今日,李玄前来,乃是要有大事告知大将军,希望大将军能够应允之。”



  李靖问道:“何等大事?你且说之。”



  李玄说道:“太子、齐王谋逆,阴谋暗害秦王。秦王以大唐社稷计,决定兴义兵,除掉太子、齐王两人,希望大将军相助。”



  李玄的话,让李靖顿时一惊。吃惊之后,李靖陷入了沉思。



  沉思良久,李靖答复道:“太子、秦王相争,李靖为大唐臣子,惟知尊皇命而行,实在不能插手其中。秦王大事,李靖也实在是爱莫能助,然秦王殿下毕竟对我有恩,请永安王转告秦王殿下,李靖虽不能相帮,但是绝对不将今日之事,告知他人。这点,请秦王殿下、永安王放心。”



  李玄面带无奈,默然无声。这个结果,本来就在秦王殿下的预料之中,如今话已至此,确实不能强人所难。李玄对着李靖拱了拱手,就转身离开,返回了帝都长安。



  齐王元吉的书房。封德彝向齐王元吉禀报道:“太子提议以前线吃紧为由,提前征调秦王所能掌控的三卫大军前往前线驰援。如今,秦王所能掌控的三卫大军已经开拔,离开帝都长安了。”



  齐王元吉吃惊的问道:“三卫大军都开拔,离开帝都长安了。如此,他秦王李世民凭什么图谋大事?没有了三卫大军支持,他甘心束手就擒吗?我们所做的那些准备,岂不也白白浪费了吗?张平是你埋在他秦王李世民身边的暗线,他可有消息禀报他秦王李世民遵从诏令,将三卫大军调离帝都长安,是为什么?他秦王李世民下一步想做什么?”



  封德彝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这次张平并不没有打探到秦王和他的心腹们的谋划。”



  齐王元吉焦躁的在书房内来回踱步,说道:“太子误事,他没事好端端的将秦王所掌控的三卫大军调离帝都长安干什么?如今好了,本来最清楚他秦王李世民谋划的我们也眼前一片黑了,谁都不知道他秦王李世民要干什么了?他秦王李世民到底要怎么图谋叛乱了?”



  封德彝异常无奈的说道:“太子建成也是怕啊。多年来,秦王已经在太子建成的心中留下了阴影,太子建成是从内心里畏惧、害怕秦王啊。”



  齐王元吉怒骂道:“这个懦弱的东西,生生破坏了我的大事。”



  在不知摔碎了多少珍贵的瓷器后,齐王元吉的心情平复了下来。他向封德彝问道:“封相,你看,如今我们该怎么办?”



  封德彝摊开了双手,说道:“我也没有办法,如今只能静观其变了,注意秦王接下来的一举一动了。”
第一百三十六章 张亮被抓
  不久,负责帝都长安守卫的左、右金吾卫将军谢叔方,急匆匆的走进齐王元吉的书房,向齐王元吉禀报道:“微臣的手下发现,秦王的心腹、鸿胪寺少卿张亮今日下午离开秦王府不久,就出了长安城,往潼关方向而去了。”



  齐王元吉、封德彝同时惊讶道:“张亮?潼关?”



  两人都在分析秦王的心腹张亮要到潼关干什么?思索良久后,齐王元吉向封德彝问道:“封相,此事你怎么看?”



  封德彝回答道:“从张平传来的消息来看,张亮是参与了秦王的谋划,他是知道秦王谋划的详细情节的。潼关?潼关的守将可是左威卫大将军李绩啊,张亮是李绩的老部下,张亮要见李绩,恐怕这就是张亮为了他秦王李世民所图谋的大事所做的努力吧。”



  齐王元吉烦躁的说道:“他秦王李世民已经将他所能掌控的三卫大军都遵照大唐皇帝陛下的诏命调离帝都长安了,没有了大军,他还怎么图谋大事?他让张亮去联系李绩干什么?借兵吗?李绩掌控的兵马够用吗?有他自己亲自掌控的三卫大军好使吗?他为什么要遵照诏命调离自己所能掌控的三卫大军啊?为什么要让张亮去联系李绩啊?他秦王李世民到底想干什么?”



  封德彝也是面露沉思,他也想不明白:秦王李世民为什么要遵照诏命调离自己所能掌控的三卫大军离开帝都长安?秦王李世民为什么要让张亮去联系李绩?



  沉思良久后,封德彝决定不再去想了,想也没用。他对齐王元吉说道:“张亮肯定知道秦王李世民关于大事的具体谋划,我们如今没有情报,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出来,他秦王李世民为什么这么做?可是我们可以让人把张亮抓起来,只要撬开了张亮的嘴巴,我们就会知道他秦王李世民到底要干什么。”



  齐王元吉点头称是道:“对,把张亮抓起来。只要撬开了张亮的嘴巴,我们就会知道我们想要知道的一切。”



  长安郊外,距离帝都长安十五里的地方有一片小树林,张亮正在路边的大树下休息。他在内心里揣摩着自己见到自己的老上司李绩后,自己该说些什么。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帝都长安的方向传来,张亮顿时一惊,武将的警觉,让他迅速的拔出腰刀,死死的盯着马蹄声传来的方向。



  不久一队骑士在一位队率的带领下来到了张亮的面前,队率对着张亮问道:“你可是鸿胪寺少卿张亮?”



  张亮看着骑士的服饰,他们身穿的都是大唐底层将校所穿戴的制式铠甲——连环铁甲,他们都是大唐军士。张亮缓缓的将腰刀插回了刀鞘,朗声说道:“本官正是鸿胪寺少卿张亮。”



  队率指着张亮下命令道:“齐王令,鸿胪寺少卿张亮涉嫌盗窃齐王府宝物潜逃。来人呐,把张亮这个贼人给我绑了。”



  话音刚落,众骑士就一拥而上将张亮五花大绑捆了起来,带回了位于帝都长安的齐王府大牢。



  秦王府,李玄灰头土脸的回到了秦王李世民的书房。秦王李世民和他的心腹们都在书房内等候李靖、李绩的答复。



  李玄向秦王李世民禀报道:“李靖答复:秦王殿下的大事,他爱莫能助,但殿下对其有恩,他虽不能相帮,但也绝对不会将秦王的大事告知他人。”



  秦王李世民听后,面色阴沉。



  吏部尚书高士廉感慨道:“这李靖还是太过小心谨慎了,谁都不想帮,谁都不想得罪,太圆滑了。”



  长孙无忌冷笑道:“舅父,李靖圆滑?我看他是一点儿都不看好秦王殿下吧,他的内心里认为在太子、秦王的争斗中,秦王殿下是必输无疑的,一点儿胜算都没有的。既然没有任何胜算,他帮秦王殿下,干什么?犯上作乱,连累全家吗?他的内心里也是看好太子建成吧,毕竟太子有大唐皇帝陛下、齐王、朝廷百官的支持,声势浩大。”



  秦王李世民仰头望着天空的方向,恨恨的骂道:“李靖可恶,这个见风使舵的小人,枉费了我对他的恩情。”



  之后,他看向了李玄问道:“李靖态度如此,李绩的态度,应该也一样。永安王,你看我们如今该怎么办啊?”



  李玄分析道:“如今局势对我们十分不利。趋利避害,也是人之常情。臣以为,借用外人,不如依靠自己。只要秦王殿下下定决心,速战速决,虽然有些儿风险,但是秦王殿下图谋的大事,胜算还是颇大的。”



  秦王李世民再一次陷入了犹豫。胜则成为大唐皇帝,败则全家覆灭,遗臭万年,这让秦王李世民不得不谨慎万分。



  片刻后,负责打探情报的唐俭走进了秦王李世民的书房,对秦王李世民禀报道:“秦王殿下,张亮被齐王府的护卫们抓走了,罪名是偷盗齐王府的财物。”



  秦王李世民和秦王的心腹们顿时震惊莫名。



  李玄站了起来说道:“秦王殿下,张亮被抓。张亮他是知道秦王殿下关于玄武门的谋划的,一旦他开口,秦王殿下关于玄武门的谋划,必然被齐王所知,被大唐皇帝陛下所知。”



  秦王李世民略显紧张的向李玄问道:“张亮他会开口吗?”



  李玄回答道:“张亮自从被淮南王李孝恭革除了上庸郡守的职务,和李绩断绝了兄弟情义。张亮在大唐就再也没有依靠了,如今秦王殿下就是他张亮唯一的依靠。一旦他开了口,泄露了秦王殿下关于玄武门的谋划,他势必丧失秦王殿下这唯一的一个依靠。没有了依靠,又出卖了主人,以后他再想在大唐做官,恐怕会势必登天还难,他将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这一点,张亮的内心里恐怕比谁都清楚,所以他是万万不会泄露秦王殿下关于玄武门的谋划的,会用生命去替秦王殿下保守秘密的。只是齐王元吉,心思狠辣,手段残忍,臣担心张亮会熬不住刑,不得不张了口,泄露秦王殿下的大事啊。”



  秦王李世民面色阴沉的好像能够滴下水来。他一一扫视过在座的众人道:“如今我们该怎么做?”
第一百三十七章 玄武门之变(一)
  李玄回答道:“如今只有一条路可走,冒些风险,发动大事,速战速决,诛杀太子建成、齐王元吉。”



  高士廉、长孙无忌、尉迟敬德、张公瑾、唐俭齐声劝谏秦王李世民道:“请秦王殿下早决大事,速战速决,诛杀太子建成、齐王元吉。”



  秦王李世民仰天长叹,冷冷的说道:“看来,如今也只能如此了。成败皆在此一举。我立即进宫,禀报父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和尹德妃有染,让父皇下诏,召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进宫。”



  深夜,前往太极宫路上的李世民,心事重重,他知道他要向自己的父皇、自己的哥哥太子建成,弟弟齐王元吉亮剑了,一旦亮剑,势必要决一生死,骨肉相残。他一直不愿向他们亮剑,因为一旦举起那寒光闪闪的宝剑,就需要的不仅仅是智慧、勇气、力量,还需要一样东西,一样至关重要的东西——残忍,一种摆脱道德束缚的残忍,弑君弑父、杀兄屠弟的残忍。如今他已经没有了选择,不是他想杀人,而是太子建成、齐王元吉想要杀他,退无可退,在此一搏。



  太极宫,秦王李世民向大唐皇帝李渊禀报道:“父皇,儿臣有秘事禀报父皇。”



  李渊看着秦王李世民问道:“何等秘事?”



  李世民说道:“父皇您知道太子建成、齐王元吉他们为什么要让太史令傅奕诬陷儿臣,调离儿臣在帝都长安的三卫大军吗?您知道太子建成、齐王元吉他们我为什么要迫不及待的剪除儿臣的羽翼,抓捕儿臣的亲信张亮吗?”



  李渊蓦然醒悟,傅奕是太子建成的人,这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