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魔术师-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子建成沉吟后,坚定的说道:“孤一定不会让他得逞的,一定会劝阻住父皇的。”
齐王府,齐王元吉向封德彝问道:“封相,父皇的提议,您怎么看?”
封德彝回答道:“齐王殿下,老臣以为万万不能让秦王前往东都洛阳啊。殿下也知道太子对您是有戒心的,如果秦王前往洛阳,岂不是给殿下和太子留下了争斗的舞台吗?秦王无论行政,还是统军,能力都很强,如若让他以洛阳为根基,发展壮大。数年后,恐怕殿下和太子联手也不会再是他的对手了。殿下,一定不能让秦王前往东都洛阳啊。那会放虎归山,后患无穷的啊。”
齐王元吉思索后,说道:“封相放心,我是绝对不会让他到洛阳去的。”
说罢,齐王元吉就走出了齐王府,前往了太子东宫。
封德彝看着齐王元吉的背影,缓缓的说道:“我要将你们一网打尽,我怎么能够允许有人借机离开长安这个舞台呢?”
太子东宫。齐王元吉向太子建成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万万不能放秦王李世民前往东都洛阳,那样会放虎归山,后患无穷的。
太子建成点头称是。
第二日,皇帝李渊又提起了改封秦王李世民为梁王,将东都洛阳交由秦王李世民掌管的事情。
太子建成、齐王元吉、左仆射裴寂、太子太傅王珪、太子冼马魏征等太子、齐王的支持者齐声反对,而右仆射封德彝、御史大夫萧禹则沉默以对。
看着群情汹汹、激烈反对的朝廷众臣,皇帝李渊只能宣布提议作罢,不再去提了。
下朝后,太子建成、齐王元吉击掌相庆,太子、齐王的势力士气大涨,又有更多的官员,向太子建成、齐王元吉靠拢了过去。而秦王李世民的脸色却愈发的阴沉,愈发的难看。
皇帝李渊看着李世民,则愈发的觉得对不起自己的次子,内心里感到愈发的愧疚。
第七十四章 异常的尴尬
太极宫,皇帝李渊坐在龙椅上,面带愁容,唉声叹气。
太监总管王德小心的问道:“陛下,还在为太子、秦王、齐王担心吗?”
皇帝李渊说道:“让元吉支持建成是我的主意,如今呢,看着建成和元吉联手打压世民,世民备受委屈,朕这心里很不好受啊。都是朕的儿子啊,朕这么做是不是错了?是不是太偏袒太子了?是不是打压世民太狠了呀?”
太监总管王德说道:“老奴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毕竟这牵扯到陛下的家事。”
李渊说道:“你陪伴我多年,是我的心腹。有话,但说无妨。”
太监总管王德说道:“在老奴记忆里,老奴家乡的后生们,只要是亲兄弟,关系都特别好,而像陛下的儿子这般,如此相争相斗,闹的这般厉害,实属罕见。最近陛下心情不畅,老奴心里也在琢磨,太子、秦王、齐王为什么会这般不和?后来,老臣发现了一件事,就是陛下的几个儿子啊,接触太少了,交流沟通也太少了,如若让他们彼此住的近一些,多一些交流,多一些沟通。老奴想,他们这兄弟情分必然会增加很快,增加很多的啊。所以老奴就希望陛下能够让秦王、齐王都搬进皇宫里住,都离太子近一些,这样他们的矛盾就会少很多,彼此之间也会更加和睦。”
皇帝李渊想了想,觉得王德说的十分有道理。于是,便下令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一齐搬入皇宫。李世民住在东宫东面的承乾殿,李元吉则住在东宫西面的延英殿。东宫、承乾殿、延英殿三座大殿,彼此挨着,太子、秦王、齐王三个人也是抬头不见低头见,李渊认为给了他们如此的机会,他们应该会和睦一些儿吧。
清晨,秦王李世民刚刚走出承乾殿的殿门就碰到了也是刚刚走出延英殿殿门的齐王李元吉。秦王李世民顿时面色一沉,但是还是十分热情的对齐王元吉打招呼道:“早啊,四弟。”
齐王元吉也面露不悦,但是也虚伪的回应道:“二哥,早。”
正在此时,太子建成走出了东宫,看到秦王李世民,他的好心情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好像吞下了一只苍蝇似的,恶心透了。但是他却不得不佯作笑容满面的对秦王李世民说道:“早啊,二弟。”
秦王李世民大清早一出门就见到齐王元吉,心里正在抱怨自己出门不看黄历,够倒霉的了,没想到第二个见到的竟然是比齐王元吉更可恶的太子。秦王李世民心中暗道:“我怎么这么倒霉啊?一出门就看到了这世上最讨厌的两个人,这还让不让人活了。”但是他面对一副苦瓜脸,却佯作微笑的太子建成,他又不能不做出回应,于是,他也口不对心的对太子建成说道:“太子,早。”
说罢,就感到异常的恶心,感到自己很虚伪。于是,他对着太子建成、齐王元吉一拱手说道:“太子,元吉,我还有事,先行一步。”
之后,也不等太子建成、齐王元吉有所回应,便逃之夭夭了。
秦王李世民离开后,齐王元吉对太子建成狠狠的说道:“大清早一出门,就碰到了他。晦气。”
太子建成也很无语,抱怨道:“父皇想的好主意,三个人在一块儿,三个人都难受。”
齐王元吉对太子建成说道:“太子哥哥,今日我们去打猎好吗?换一换心情?”
太子建成响应道:“好啊,大清早碰到他,我这一天也不想做事了。”
太极宫,皇帝李渊听说太子、秦王、齐王早起,和气的开始问好、打招呼了,心中很高兴。他感慨的说道:“这就好啊。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啊。”
而此时太子东宫之中,却喧闹异常。
东宫大太监,太子建成的伴当王多海召集了东宫的宫人、宫女们训话道:“延英殿的齐王和太子关系不错,你们一定要小心伺候,不能得罪;他宫里的宫人,你们也可以多加联系,但是要记住咱们是东宫的人。生是东宫的人,死是东宫的鬼,要忠于太子,忠于东宫;承乾殿的那位,别看他是太子的兄弟,可是他却是咱们太子最厌恶的人,咱们东宫的人以后不准和他们承乾殿有联系,如果有人胆敢和承乾殿里的人联系,杂家让他生不如死。都听明白了吗?”
东宫的宫人、宫女们都齐声回答道:“听明白了。”
东宫六卫率统领、太子建成的心腹冯立向手下的侍卫训话道:“那位如今就在东宫不远的承乾殿,为了太子的安全,东宫的守卫必须加强。我要求五步一岗,十步一哨,一岗两人。守宫侍卫皆身披重铠,手持长枪,腰佩宝剑,身背长弓,随时准备冲锋作战。各个出口加派人手,加强巡逻。进出东宫的任何物品都要仔细检查。太子吃的饭菜,要两名侍卫试吃后,才能让太子食用。密切关注承乾殿的动静,所有轮值休息的东宫侍卫,夜间刀剑不得离身,得到号令,能够立即投入战斗。”
于此同时,承乾殿、延英殿的太监总管、侍卫统领也纷纷向宫人、侍卫们训话,都要求提高戒备,加强提防。
大唐,将作监。地处偏僻,占地极广,守卫森严,高度保密。
作为为大唐军队提供装备的部门,将作监的工作是严格保密的,而且是异常忙碌的。
一身大唐正五品绯色官服的将作监丞找到了将作监最高官员、身穿大唐从三品大红色官服的将作监正监阎立德,说道:“大人,刚收到三份索要装备的手令,这三份手令都出自大人物之手,索要的装备又极其重要急迫,卑职不知该当如何处理?请大人决断。”
阎立德接过了手令,一看名刺,当时就愣住了,再看内容,更是大吃一惊。
他缓缓的说道:“太子谕、秦王令、齐王令,他们三位同时索要大型防御装备——床弩干什么?还这么急迫,莫非京城中要有大事发生?”
略一思索,他向将作监丞问道:“问清送手令的人了吗?太子、秦王、齐王要大型防御装备——床弩干什么用?要配备哪个地方吗?”
将作监丞回答道:“问过了。太子东宫的侍卫说是太子要配备东宫,加强守卫;秦王殿下的侍卫说秦王殿下要配备承乾殿;齐王殿下的侍卫说齐王殿下要配备延英殿。”
“东宫?承乾殿?延英殿?”听到这三个地方,阎立德明白了,他无奈的苦笑道:“这是陛下出的难题啊?难为的都是我们下面人啊。”
说罢,他下令道:“同时为太子东宫、秦王承乾殿、齐王延英殿配备大型防御装备——床弩,记住一定要同时配备,同时。”
第七十五章 河北烽烟
河北漳南,城郊的一片农田里。一位身材魁梧、面容粗犷的大汉,正有气无力的挥动着锄头,忙活着地里的农活。眼前是大片大片的黄土地,头顶是毒辣毒辣的火太阳,象征性的挥动了几下手中的锄头,大汉就满腹怨气的将锄头丢在了一边,丢下了地里的农活,躺在黄土地上,眼望天空,回想着自己的过往。
大汉名叫刘黑闼(ta),自幼聪明,其父薄有家产,本想供其读书成才,没想到刘黑闼不但不喜欢读书,而且厌恶农事,不喜耕作。刘黑闼长成少年,更是成为了一个方圆数十里闻名的“地痞”,游手好闲、打架斗殴、酗酒、赌博无所不精。开始时,他的父兄们还将他骂得是狗血喷头,希望他能诚心改过,可是不久却发现刘黑闼不仅不改过,而且变本加厉,更加不务正业,肆意妄为。最终他的父兄们对其彻底失望,将其逐出家门,断了他的衣食供应。于是,刘黑闼开始过着三餐不继的生活,忍饥挨饿、艰难度日。也是刘黑闼命中有贵人,一位与他交好的同乡大哥非常仗义,经常解囊相助,援助与他,刘黑闼这才不至于饿死街头。
不久隋末暴政、天下大乱,那位援助过刘黑闼的同乡大哥决定揭竿而起,刘黑闼积极支持。那位同乡大哥为人大度,讲义气,知人善用;刘黑闼生性狡诈、善观时变,勇猛异常。数年后,在刘黑闼的辅助下,那位同乡大哥占据了整个河北,建立了夏国,自立为夏国皇帝,成为了闻名天下的义军三大首领之一的夏王窦建德,而刘黑闼则因为战功,被封为汉东郡公、神勇将军,以善战多谋闻名河北。
数年后,夏王窦建德率领着四十万大军和大唐秦王李世民决战于虎牢关前,惨遭失败,被俘后背押往长安,不久便死于长安城中。
刘黑闼做为夏王窦建德的心腹大将,本来难逃厄运。可是大唐皇帝李渊的一纸诏令,却改变了他的命运。李渊在诏令中说道:“只除首恶,余者不问,原夏王窦建德部属皆收其武器,遣返乡里,从事农耕。”
就这样刘黑闼回到了自己的漳南老家,做起了自己最厌恶的农活。
他想起了自己做汉东郡公时,是如何的辉煌。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心情不好,就可以随意杀人,那才是自己向往的生活啊。如今面朝黄土背朝天,这怎么会是他想要的生活呢?当初就是为了不想过这样的生活,才响应窦建德起事的,几番以命拼杀,没想到如今竟然又回到了原点。刘黑闼觉得很不甘心。
这时,一群农夫打扮,衣衫褴褛、面色凝重的人骑着快马向漳南郊外的农田飞驰而来。那群人在刘黑闼农田的旁边翻身下马,大踏步的向刘黑闼走了过来。
刘黑闼感动诧异,待看清来人的相貌,刘黑闼笑了。
来人是高雅贤、常何、范愿、董康买……。
这些人都是夏王窦建德的旧部,也是刘黑闼的好友。
刘黑闼猜出了他们来干什么了。
虎牢关一战后,夏朝覆灭。夏朝的大将们都被遣返回了家乡,从事农耕。可是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像刘黑闼这样,在当了好多年威风八面,统领过数万兵马的大将军,一下子回到了家乡,拿起了锄头。这心里的落差都未免太大了。心中的不甘,让曾经的大将军们又重新的聚集在了一起,只有和他们在一起,大家才有共同的话题可聊,都是一帮备受委屈的苦兄弟啊。
刘黑闼看到老朋友们来了,立即拿出了所有的积蓄,买酒买肉,招待众人。
众人在一起大口喝酒,大口吃肉,一起回忆起了曾经的辉煌时光。
几番吃喝下来,众人们都没有了钱财。
这酒,这肉,就不喝了吗?就不吃了吗?不,众人们皆不愿意回到田间,拿起锄头。还是这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日子,自己更向往啊。
既然不想再拿起锄头,那就拿起刀吧。
虽然都不再是有头衔的大将军了,可是他们的刀还在,杀人越货、行军打仗的本领还在啊。
于是,一番酒足饭饱之后,众人拿起了钢刀,杀入了漳南县衙,杀死了漳南县令,占领了漳南县城。四方不愿从事农耕的窦建德旧部纷纷响应,争相涌向漳南县城,刘黑闼势力迅速达到了两千人。
大唐官军组织官兵进剿,结果却屡战屡败,贝州刺史戴元详、魏州刺史权威相继战死。刘黑闼则趁机占据贝州、魏州,势力更是达到了万人。
大唐朝廷眼看进剿不利,皇帝李渊便下令道:“召刘黑闼、高雅贤、常何、范愿、董康买等人进京,授予大唐大将军官职。”
高雅贤、常何、范愿、董康买皆为之心动。
刘黑闼却说道:“如今大唐皇帝愿意提出如此条件,皆因我等手中握有重兵,屡战屡胜,如若我等进入长安,远离军队。李渊还会容得下我等吗?夏王进入长安不久,可是就死了啊。”
高雅贤、常何、范愿、董康买皆大惊失色,纷纷说道:“这肯定是李渊的圈套啊。要不是黑闼兄提醒,我等岂不是主动赴死吗?”
于是,高雅贤、常何、范愿、董康买等人皆愿奉刘黑闼为主,刘黑闼在贝州漳南设祭坛,祭奠夏王窦建德,自称大将军,正式起兵举事。
大唐朝廷命领淮安王、山东道行台左仆射李神通、燕王、涿州总管罗艺、左武卫大将军秦武通、定州总管李玄通征调河北各路唐军征讨刘黑闼。结果遭遇大败,李玄通被俘自杀,李神通、罗艺、秦武通兵力损失殆尽,仅以身免。
刘黑闼趁势以所向无敌、锐不可挡之势横扫整个河北,战必胜,攻必克,全部克复了夏朝旧境。而这据他离开田间,拿起战刀,仅仅不到半年。刘黑闼创造了一个几乎令整个天下人都难以置信的战争神话。
武德六年初,刘黑闼在相州(今河南安阳)自称汉东王,定都铭州(今河北永年),建年号天造,任命高雅贤为右将军,常何为左将军,范愿为左仆射,董康买为兵部尚书。将夏朝窦建德的文武官员全部官复原职,全面效法夏朝制度,正式建国,控制了整个河北地区。
第七十六章 李世民的机会
清晨,长安,刚刚下过一场大雪。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就走出长安城,到达郊外,准备打猎。因为有经验的猎人们都知道,雪后的大地上是最容易发现猎物的踪迹的,也是最容易捕获猎物的。刚刚调试过弓箭,太子建成、齐王元吉就听到荒野上传来了一阵迅疾的马蹄声。两人抬头望去只见几个穿着唐军号衣的大唐军士,正沿着被大雪覆盖的驿道拼命疾驰,他们坐骑的马肚子上沾满了雪泥。
齐王元吉疑问道:“这是哪里的军士啊?怎么大雪天还跑得如此匆忙?”
太子建成也很疑惑,推测道:“元吉,你看他们马肚子上的泥浆有多厚啊,只怕他们已经疾驰了一夜了。”
齐王元吉附和道:“何等紧急的事,竟然值得如此疾驰啊?莫非哪个地方又有了战事?”
说罢,齐王元吉带着一丝玩味的看向了太子建成。
“战事?”太子建成的脸上掠过了一道阴霾。
太子建成是最厌恶战事的。每当大唐一有战事爆发,告急文书就会飞向长安,他这位太子就会瞬间变成这世间最痛苦的人。因为这些文书都会很快由大唐皇帝李渊的手中转到秦王李世民的府里。在战事结束前,秦王府便顺利成章的成为整个大唐的中心。而他这位太子和他的东宫则只能沦落为可有可无的存在,看着整个大唐的朝堂、大唐的军队、大唐的百姓,甚至是大唐的皇帝都围绕、配合着他秦王在舞台上尽情的表演。他这位大唐太子面对这一切毫无办法,只能在恐惧和嫉恨中小心翼翼的扶紧自己在东宫里的那把椅子,被皇帝、群臣、大唐军队、甚至是大唐百姓所遗忘。
不久,军士们进入了长安城。太极宫外的登闻鼓,被重重的敲响了。
听到那急迫的鼓声,太子建成的脸色愈发的忧郁,脸上也挂着驱逐不散的阴云,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看到太子建成面色阴沉,一旁的齐王元吉故意问道:“太子哥哥,你怎么了?生病了吗?怎么脸色这么难看啊?”
太子建成的思绪从纷乱中挣脱了出来,看了齐王元吉一眼,掩饰道:“登闻鼓响了,咱们回宫吧。不知我大唐又有什么大事发生了?”
齐王元吉装出一副大大咧咧的样子说道:“能有什么大事啊?无非就是打仗。反正有二哥秦王在,天塌不下来。”
太子建成顿时火冒三丈,眉毛一挑,目光里掠过了一丝隐隐的杀意。他一边拨转马头,一边不阴不阳的说道:“这还用你说,我当然知道天塌不下来。可是我们也不能什么事都指望他吧。我是太子,你是齐王,事情可不能让他一个人说了算。”
说罢,就纵马疾驰,向长安城而去。
齐王元吉露出了一丝微笑,也拍打马匹,向太子建成追去。
两人刚回到皇宫,太子冼马魏征就向太子建成禀报道:“太子殿下,河北急报。逆贼窦建德的旧部刘黑闼反了,占领了整个河北,如今已经建国了。”
太子建成惊讶道:“怎么会这样?刘黑闼他们不是只有数十人,一直以打家劫舍为生吗?怎么短短半年时间,竟然成了如此气候?占领了整个河北,建国?河北的大唐二十万余驻军是干什么吃的?淮安王李神通、燕王罗艺、左武卫大将军秦武通、定州总管李玄通他们都是干什么吃的?连一个刘黑闼都降伏不了吗?”
魏征回答道:“淮安王李神通、燕王罗艺、左武卫大将军秦武通、定州总管李玄通,听闻逆贼刘黑闼造反,就率领了大军进行了征讨,只是遭遇了惨败,二十余万大军损失殆尽,定州总管李玄通被俘自杀,淮安王李神通、燕王罗艺、左武卫大将军秦武通仅以身免。罗艺一个人逃回了涿州,李神通、秦武通则逃回了关内。”
太子建成大怒道:“二十余万大军啊,怎么会遭遇如此惨败?李神通、罗艺、秦武通、李玄通可都是闻名天下的名将啊,他们这仗是怎么打的?”
魏征说道:“其实也不能全怪李神通、罗艺、秦武通、李玄通他们,只是谁也没想到刘黑闼的势力发展的那么快啊?不到半年的时间,就由区区数十人发展到了整整四十万?河北驻军总共才二十余万,贼首刘黑闼又狡诈悍勇,我大唐这才吃了一个暗亏啊。”
太子建成惊讶道:“整整四十万,贼首刘黑闼他从哪里召集来了这么多的军队?这么多军队,他们的粮草,兵器,从哪里来?”
魏征老实的回答道:“这个微臣不知。”
太子建成、齐王元吉一起走进了太极宫。
太极宫里,皇帝李渊端坐于龙椅之上,秦王李世民、左仆射裴寂、右仆射封德彝、御史大夫萧禹已经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了。
太子建成、齐王元吉向皇帝李渊行礼后,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
待太子建成、齐王元吉坐好后,皇帝李渊说道:“人都到齐了,那咱们就议议吧。河北的逆贼窦建德的旧部刘黑闼反了,占据了整个河北地区,建立了国家,册封了文武百官。河北我大唐二十余万驻军大败,河北也不再为我大唐所有了。都说说,该怎么办吧?”
众人皆面露沉吟,一起看向了秦王李世民,心中暗道:“秦王李世民的运气也太好了吧。这太子、齐王好不容易将秦王的势力打压下去,如今河北的刘黑闼就反了,短短半年时间,竟然成了如此气候,拥兵四十万,占据了整个河北地区。这明摆着是老天送给秦王的一个翻身机会啊。刘黑闼如今势力如此强盛,大唐,除了秦王,谁还可以领军啊?莫非整个大唐又要像以前一样上至皇帝、太子,下至小兵、百姓都得围绕着他转,配合着他,剿灭刘黑闼吗?”
太子建成面色阴沉得似乎能够滴下水来,齐王元吉也眉头紧锁,面露为难。
秦王李世民像以往一样,站了起来,慷慨激昂的说道:“请父皇允许让儿臣领兵剿灭逆贼刘黑闼。”
皇帝李渊面带沉吟。如今好不容易让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联手,方堪堪抵挡住秦王李世民。如若此次让秦王领军,秦王再趁机招揽人马,扩充势力,以后建成和元吉联手估计也不会再是他秦王的对手啊。如此,以后谁还能制得住他呢?
思索片刻,皇帝李渊说道:“世民为国之心,值得嘉许。但是此事重大,且容我慎重考虑。”
第七十七章 一计定河北(一)
十数日后,刘黑闼亲率大军进攻东都——洛阳。河南王、东都留守李道玄和刘黑闼对阵取得小胜后。却被刘黑闼向突厥颉利可汗借得的五万突厥精骑偷袭,损失惨重,所幸守住了洛阳城,和刘黑闼展开了对峙。
洛阳之败,整个关中,整个大唐为之震动。
帝都长安,皇帝李渊一面为洛阳补充兵员、装备,一面紧急召开了内廷会议,召见了太子建成、秦王李世民、齐王元吉、左仆射裴寂、右仆射封德彝和御史大夫萧禹。
会议上,秦王李世民再次请战,并拿出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声称只要皇帝允许他率领二十万大唐军队征讨逆贼刘黑闼,他保证只需要三个月就可以生擒逆贼刘黑闼,献俘于长安。
皇帝李渊一番思考后,又无情的驳回了秦王李世民的请战。
散会后,太子建成、齐王元吉闷闷不乐的回到了太子东宫。
太子冼马魏征正在东宫内焦急的等候,见到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行过礼后,魏征问道:“太子殿下,结果如何?往河北发的救兵,主帅是谁啊?”
太子建成没好气的回答道:“这还用问?最后肯定还是他。”
魏征问道:“难道还是秦王?”
太子建成端起了桌几上的一杯茶水,一饮而尽道:“父皇刚把前线的情形说完,他秦王就再次请战,还拿出了完整的作战计划。调哪几支军队去,多少骑兵,多少步兵,先打哪儿,后打哪儿,粮食怎么运过去都说了一番,一副舍我其谁的架势。其他人都没有把握去打赢这一仗,只能让他一个人表演。不过还好,父皇一番思考后,最终还是驳回了他的请战,也不知是为什么。”
魏征分析道:“我的太子啊,你怎么还没有看出来啊?前几年,只要大唐有战事,不管是薛举还是王世充、窦建德,陛下一接到前线的告急文书,不出三日,就定下了秦王挂帅领军,平定战乱。可是这一回呢?逆贼刘黑闼都反了半年了,告急文书也是一封封的送到陛下的手中,可是陛下就是不派秦王领兵前往,直到如今整个河北地区都成为了逆贼刘黑闼的地盘,河南之地也危在旦夕,战事糜烂到了这种地步,才迫不得已召开内廷会议,商议此事。难道殿下就没从陛下他老人家的行事做派里面看出什么端倪?”
李建成眼睛骤然瞪得老大,说道:“你是说这一回父皇他并不想让秦王挂这个帅?”
魏征点点头道:“秦王在军中的势力太大了,如今太子殿下和齐王殿下联手,才堪堪能够和秦王势均力敌。如若秦王征讨逆贼刘黑闼后,再次扩充实力,以后我大唐还有谁能抗衡他啊?陛下就是坐在龙椅上也会如坐针毡啊。前隋炀帝可是掌握军权后,就弑君,杀了他的父亲前隋文帝的啊。前车之鉴,距今不过区区十余年啊。”
太子建成、齐王元吉顿时感到问题的严重。太子建成说道:“我和元吉即使有心领兵,可是刘黑闼声势太大了,整整四十万军队,还有突厥颉利可汗相助,恐怕想打也难以打赢啊?难道我大唐就真的不用他秦王李世民不行吗?
太子建成、齐王元吉、太子冼马魏征感到了十分为难。想战,却没有这个实力;想退,内心里则十分的不愿。
长安,秦王府。秦王李世民刚刚回到府中。他的心中感到很憋屈:“两次请战都被父皇驳回了,难道父皇就真的为了打压自己,连河北、河南之地都不要了吗?那可是数十万大唐将士用生命换回的土地啊。”
他感到心里很压抑。正在此时,有管家来报,永安王——李玄来访。
秦王李世民顿时感到一阵喜悦,连忙说道:“快请。”
李玄见到秦王李世民后,躬身一礼道:“李玄拜见秦王殿下。”
秦王李世民一把扶起李玄,高兴的说道:“吾之子房到了。来来来,快与我分析一下,父皇为什么不允许我带兵,平定逆贼刘黑闼?以前,他可不是这样的。”
李玄略一沉吟,便回答道:“殿下在军中的势力太盛了,在军中威望也太高了。陛下担心您平定了逆贼刘黑闼,势力再次扩充后,整个大唐就无人能与您再抗衡了啊?逆隋炀帝可是掌握军权后,弑了文帝,登上大位的。前车之鉴,陛下记忆犹新啊。”
“啊?父皇怎么能够如此去想?”秦王李世民站了起来说道。
李玄回答道:“殿下。陛下为什么不能这么去想呢?他可是帝王,他会把军权完全假手给殿下吗?一次次的征战,殿下屡屡立下大功,殿下手中的军权,也是陛下一次次迫不得已转交给殿下的。如今殿下手中的军权太大了,已经威胁到陛下的皇位了。殿下放眼望望,如今整个大唐军队,殿下控制的有多少,而陛下他又真正能够调动的有多少啊。殿下控制的至少有六成,而陛下控制的不足三成啊。如此形势,即使逆贼刘黑闼叛乱,陛下还会愿意再次给殿下机会,增加军权吗?”
“这?”秦王李世民感到了为难。
良久后,秦王李世民向李玄问道:“你足智多谋,可有妙策,缓解如此危局?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我大唐把河北、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