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问题富豪-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树华亲自护送至淮阳,并举行了盛大安放仪式。
  【案例分析】
  孙树华案:政府也在贿赂企业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要活动主体,当然也是财富创造与分配的基本单位。不过,既然市场与政府同时存在,那两者自然要发生关系,甚至可能出现一种被人们普遍厌恶的关系,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企业贿买、利用政府,以谋取不当利益,所谓权钱交易是也。这种事情,市场、法制相对健全的国家也难避免,中国相当普遍,也就并不让人惊讶。 。。

孙树华:“破烂王”玩转“空手道”(9)
但在中国,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特别的权钱交易。最近刚刚因为骗取银行13亿多贷款而遭到刑事拘留的河南首富孙树华,就是这一特殊的权钱交易的牺牲品。
  “骗取贷款”?表面上确实如此,但仔细追究一下,却未必。那些银行真的会傻到被孙树华欺骗?何以一个普通的个体工商户连10万元也骗不出来?当地一位政府官员已经一语破题:孙所在的河南周口是个农业大市,缺少工业经济带动。孙的华林集团正是政府要寻找的角色。政府给华林集团获取土地、贷款、进行资本经营,创造了种种让人羡慕的便利。正是政府捧杀了华林集团。
  于是,在政府与华林集团之间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相互寄生的关系。固然,华林集团可能贿赂了某些政府官员,包括银行高级管理者,为公司获取不当利益。但反过来,政府也在贿赂华林集团,以便让华林集团为自己带来某些异乎寻常的利益。批地、发放贷款、企业转让等等方面的照顾,就是政府用来贿赂孙树华的。
  凡是贿赂,当然都是为了换取特别的好处,政府官员贿赂孙树华,倒也未必仅仅是为了直接从孙树华那里获得金钱回报,相反,对于官员来说,最重要的利益是升官,而孙树华的企业则可以让官员实现政绩最大化。政府官员的权力虽然不受约束,看似万能,但实际上,这种权力本身却生不出获得更大权力的政绩来,政绩必须借助于企业迂回地实现。
  近代国家具有浓厚的物质主义色彩,所以,近代西方民族国家所采取的第一套系统的国策,就是重商主义,其核心就是国王授予某些企业以垄断权,而国王之所以要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获取牌照费,解决财政问题,但同时也是为了与外国在经济领域进行竞争。这种政策后来遭到持续的抨击,垄断被废除,企业进入自由竞争阶段。但20世纪,重商主义又卷土重来,以致从经济学家、到政府、再到民众,人们几乎本能地把发展经济当成政府的重要任务。前一段在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中被专家们反复讨论过的“凯洛等人诉新伦敦市”一案中,新伦敦市就是为了“发展经济”而对市民的土地行使国家征用权的。政府热爱企业,似乎成了一种世界潮流,各种国际机构也对此推波助澜。
  不过,与各国政府相比,最热爱企业的,大约是中国的各地政府了。原因十分简单:在中国,官员的政绩考核是自上而下进行的,而上级政府考察官员的主要指标是该官员所管辖地区的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业绩。而这两者都要靠投资,靠企业繁荣,哪怕只是短期的繁荣也成。事实上,通过快速吸引投资,及迅速把若干企业做大、做强,其美化政绩的价值最大,反正官员的任期制根本就是个摆设,只要某个官员在一两年把本地的经济搞上去了,立刻就会引起上级注意,获得提拔重用。
  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下,官员对企业就另眼相看了。不再只是企业单向地献媚官员,官员也殷切地巴结本地那些最重要的企业,以及给官员展示了最宏伟的发展前景的企业,也即那些最会忽悠的企业。这些企业就是官员们的美好前程所系,官员们的算盘打得很清楚: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把这些企业做大了、做强了,自己自然也就会被上级视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自己的权力也自然随之可以扩大。官员手里现有的权力只有借助企业的业绩,才能够膨胀成更大的权力。
  周口市以超常待遇扶持华林集团的做法,其实通行于全国各地。各地政府贿赂企业的手法,可谓多种多样。在批地、发放贷款、资本经营等方面照顾是一种,还有一种就是豁免企业的正常责任。如果不是政府放纵,企业也就不大可能把治理污染根本不当一回事,无锡人大概也就不会守着太湖而无水吃。相比之下,前一阵杭州市政府掏钱给民营企业家做身体检查,反倒只是作秀而已。当然,在这背后也可能有实际的利益照顾。
  某些经济学家对此欢欣鼓舞。确实,政府惯用大规模地贿赂企业,开创了人类贿赂史上的一个新时代。但这种时代的企业真的幸福吗?这个问题,曾经获得过巨额贿赂的孙树华最有资格回答。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吴志剑:活到老,骗到老(1)
在胡润榜的榜单上,吴志剑是个让人想遗忘却又不得不记起的富豪。他的故事让人唏嘘又让人憎恨,骗贷,骗保,骗人,逃逸,入狱,二进宫……聪明的他最终把自己也陷在了骗局里。
  “才子”闯深圳
  1960年出生的吴志剑是常德人,15岁时初中未毕业即“上山下乡”到慈利乡下,后来入伍到广东省梅州军分区当兵。由于当兵期间在报刊上发表过一些文章,在吴志剑退伍后被分配到常德市公安局宣教科。在公安局从职期间,他更写出了《黑影》、《白金杯》两部电视剧,成为当地的名人。
  成名之后,他开始不满足于蹲在机关里混日子,决定放弃让人羡慕的国家皇粮,辞职下海。1985年2月,吴志剑向单位递交了辞职报告。
  吴志剑下海,做的第一件事,是投入自己写稿赚的2000元,办了一个养鸡场。未几,遭鸡瘟,鸡全死,2000元打“漂儿”了。接着又在湖南某县广播局合作开办过一个广播开发公司,也因对方中途退出而告失败。此后,他办过水泥预制板厂、歌舞厅,也均失败。其中歌舞厅曾获得过短暂的成功,后来因为流氓滋事,不得不关门大吉。
  1985年秋天,走投无路的吴志剑带领7位“知青”伙伴闯入深圳。当时,他身上只有800元人民币。那个时候的深圳是一个每天都有百万富翁产生的地方,吴志剑到了那里,得到的只有冷眼和藐视。他去应聘当工人,人家像看怪物似的看着他,而后他去应聘保安,可人家连门都没让进就把他给轰走了。无奈,他只能靠捡易拉罐为生,公厕,成了当时他在深圳的唯一栖身之所。他知道,他会留在这里,等待的只是机会。
  和那个年代所有满怀豪情的寻梦者一样,吴志剑1986年来到深圳在最困难的时候幸运之神眷顾了他。濒临破产的华东商场招人承包,吴志剑发现积压商品多为服装和家电,而在当时,国内电视机、电冰箱依旧是紧俏商品。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于是向几个战友每人借了5万元,把商场承包下来。3个月后,华东商场的欠款和战友们的欠款全部被还清;半年时间,获得纯利17万元。吴志剑淘到了他的第一桶金。第一次找到了用武之地,展现出自己的经营才能。
  随后,他贷款500万元,买下一家彩色印刷包装厂,4个月后,吴以1100万元转手卖给了另一家公司,净赚600万元。
  1986年,吴志剑与家乡常德市政物资公司联营,组成深圳政华贸易公司,这正是后来的政华集团的前身他为总经理。因公司业务员挟公司巨款逃走和处理台胞过境家电不当,公司被有关部门罚款100多万元,经营陷入窘境。为了解困,吴志剑不得不下令将公司的部分办公用房腾出来开办招待所。
  1987年,吴志剑以300万元买下当时深圳最具商业象征意义的国贸大厦第三层的一套写字间,并决定从倒买倒卖向办实业转化,办起政大食品厂、常德真皮加工厂,以占主要股份参与湛江水晶宫大酒楼以及年产敷铜板63万立方米、年销售达1600万美元的敷铜板厂。
  “骗”到首富
  1988年,深圳首次公开拍卖出租车牌,吴志剑拍得28张车牌,出租车牌自此成了他在商界翻云覆雨的绝佳资本。车牌无疑是吴志剑一生之中事业的主要实体。不过一开始吴志剑对车牌并无信心,是经过一位处长的点拨下才知道其中的玄机。

吴志剑:活到老,骗到老(2)
自1993年12月深圳市政府发放最后一批出租车牌照至今,车牌数量再没有增加。深圳市的出租车牌照在公开拍卖后, 由于深圳出租车牌照使用期限五十年,且转让无限制,每张车牌的转手价格始终维持在几十万元,公开拍卖价最高时曾达到80万元以上。因此,出租车营运牌照不仅是小汽车公司合法经营的重要凭证,而且是公司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
  在吴志剑看来,这是天赐良机。
  一个月后,他建立的政华集团旗下第一家出租汽车公司“国润小汽车公司”成立。此后,吴志剑又从深圳市的几次拍卖中拿到了不少车牌。1997年3月,金政华以所谓的现金收购方式,控股了五家小汽车公司和一家汽车修理厂,其中,国润、奥润、运华和安润四家小汽车公司和其最多时拥有的478张的士车牌,构成了金政华以及深圳政华集团最主要的资产。
  车牌到手价格飞涨,一折算,居然价值过亿。这样戏剧性的结果也许是吴志剑始料未及的,但以一种自己都无法预料的方式大获成功,在巨大的利润面前,吴志剑觉得自己绝对是运营高手。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吴志剑充分利用这些车牌,进行重复抵押、重复担保,甚至用虚假车牌抵押,共向多家银行贷款数亿元。
  1989年吴志剑投资3000万港元,协助湖南湘南酒厂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1992年,吴志剑在深圳盖起一幢28层的豪华大楼作为公司总部,以彰显他的政华公司实力。
  鼎盛时期,吴志剑的业务从房地产到工业、商贸、现代农业无所不包,在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以及美国、澳大利亚等地拥有数十家实业公司。顶峰时期,吴志剑号称旗下100多家公司,员工万人,资产28亿元。
  吴志剑的创业故事受到当时国内媒体的追捧,一家媒体曾高度称赞吴志剑道,800元钱发展到今天拥有15000多名职工,资产近50亿,年利税数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吴志剑充分表现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他数度跌倒又爬起,短短十几年,从一个白面书生,一个耍笔杆子的文学青年,一个公安系统的“逃兵”,顺利地转化成一个坐拥亿万家产的富翁。
  盛名之下,荣誉也接踵而至。吴志剑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青年企业家、跨世纪人才,并当选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理事以及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
  2000年,在美国《福布斯》杂志中国大陆50富豪排行榜中,吴志剑以亿美元的个人资产,名列该排行榜的第26名。稍后,在上海《新财经》杂志用更加符合中国国情的方式评选“中国十大富豪”时,吴志剑被排在第9位。
  吴志剑自己在《企业管理》杂志一篇名为“中国富豪经营智慧”的文章中谈及成功之道时也说,“吃亏是福,诚为本。一个人活在世上,时刻面对着命运的挑战,可是,并非是所有的人都能抵得住、迎上去的。也许成功就差一步,可你却没有坚持到底。真正掌握命运的人绝不是靠祈祷和等待的人。”
  也许吴志剑此时把自己都给骗了,号称拥有28亿元资产的吴志剑所投资的企业大多没有盈利。有的甚至只是公司注册了,但什么也没有做。企业虚假繁荣的背后,全部都是吴志剑的骗人勾当。
  政华集团从未真正致力于实业和投资,支撑政华集团的是来自银行源源不断的贷款。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有关资料显示,从1988年起到1997年间,政华集团及其下属公司采取重复抵押、重复担保等手段,分别向深圳市城市合作银行、中国交通银行深圳分行、中国银行深圳分行、深圳发展银行和光大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数亿元。1994年后,各金融机构因政华贷款到期不能偿还,纷纷到法院起诉。 。。

吴志剑:活到老,骗到老(3)
据不完全统计,自1992年12月起至1997年5月,国润等四家小汽车公司自身共贷款11笔,总计本金4025万元人民币,320万美元和400万元港币。在这些贷款中,四家公司以其拥有的205张车牌作为抵押。此外,自1988年9月至1995年3月,四家小汽车公司还分别为政华等九家关联企业的贷款提供了信用担保和实物抵押,担保总金额为9070万元人民币、150万美元和2500万元港币。而其中进行抵押的实物中绝大多数是的士车牌,数字竟然达到580个。四家公司前后用于抵押的车牌总数为785张,已然超出了其实际拥有的478张。显然,金政华的所有车牌不仅抵押殆尽,而且进行了重复抵押。
  金蝉脱壳
  从1995年开始,政华集团便官司缠身。其中,4家小汽车公司陆续接到深圳两级法院出具的《民事判决书》和《民事调解书》几十份,判决4家公司还款亿元人民币、470万美元和2900万元港币,作为抵押物的车牌也被法院全部扣押。由于这些车牌不少又辗转出租、出让,许多港人和当地人花几十万接手,结果受骗上当,曾有不少港人和大陆债主到深圳市政府示威,要求政府出面协助解决。经深圳市司*计鉴定中心审计,政华集团利用虚假产权证先后和200多名承租者签订了承包合同,骗取了承租款人民币1亿多元。而据政华集团的财务人员事后透露,每天收的承包款和从存折上提的款都交给了吴志剑。这是吴交代的,存折上的钱不能超过10万元。被捕后,吴志剑退款近4000万元人民币,其他款项不知去向。
  公司在国内陷入僵局后,吴志剑唯一的想法便是如何“挖东墙补西墙”,而后他发现可以将企业在国外上市,“用国外的钱救国内的急”。这便成为吴志剑当时的工作指导方针之一。
  1998年1月1日, 吴志剑在美国以个人名义成立的一家叫做ITN的公司,中文名称为美国联合交通(集团)有限公司。ITN成立的惟一目的,是通过并购一家在美国OTCBB(场外柜台交易系统)挂牌交易的上市公司DWSC实现借壳上市。ITN在美国并无任何实际的经营活动,其惟一的资产和主要的卖点,就是拥有在中国大陆的深圳金政华运输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政华)。粗略统计,2000年之前,该公司通过在美上市筹集到4000多万美元。谁知,过了不到半年时间,美国这家公司便突生“意外”。
  1999年3月25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新闻媒体发布公告,对长期以来拒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偿还债务的被告人公开曝光,其中就有深圳市政华集团有限公司及其法人代表吴志剑,欠债额是2亿元人民币。
  1999年8月24日,美国证券交易所宣布暂停该公司的交易,政华公司不能按时披露财务报告。此后,该公司被美国证券交易所摘牌。
  1999年11月中旬,为了应付香港德勤会计师事务所(一直为美国该上市公司做审计)的审计,吴志剑为手下周密分工,在他的指使下,国润小汽车公司总经理孙本俊准备了空白产权证,政华控股公司常务副总裁欧阳文杰准备了“深圳市运输局营运中心”的公章和钢印及要伪造的出租车车牌号、营运牌号、产权证号,运润交通集团公司办公室主任张文毅等填写空白产权证,政华集团公司秘书刘志雄加盖公章和钢印。为了使让假的产权证看上去更真,他们还用太阳晒和烟熏的方法除去油墨味。300多本国润、奥润、安润三家小汽车公司的“出租车营运牌照产权证”就这样做出来了。。 最好的txt下载网

吴志剑:活到老,骗到老(4)
1999年7月12日,《深圳特区报》刊登了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则公告。公告称,“因执行案件需要,本院拟对深圳国润小汽车服务公司、深圳安润小汽车服务公司、深圳奥润小汽车服务公司三家公司378块营运车牌依法处理”。7月30日,深圳市中院再发公告,责令上述三家公司的司机将“应交纳的承包费、管理费等”自8月1日起一律交付法院。据悉,这笔费用每月总计200多万元。记者调查发现,在国润等四家小汽车公司收到的总计29份《民事判决书》和《民事调解书》中,有4份在1995年已生效,11份在1996年已生效,9份在1997年已生效。
  此后,一直在为ITN做审计的香港德勤会计师事务所便拒绝为ITN继续审计,这是ITN无法披露财务报告的真正原因。
  获知真相的ITN的十几家股东(主要是华人以及华人企业)也随即联名上书国内有关主管部门,要求出面干预。
  事情败露后,吴志剑想到了“逃”。吴居然再次将早已不属于自己的车牌对国润等四家小汽车公司的员工行骗。
  1999年底,吴志剑成立了“中心工作领导小组”,利用出租车进行所谓的“融资”活动。吴和他人对《出租汽车经营承包经营合同》的有关条款进行了修改,承包形式有两种:合同期均为30年,承包金一为30万元、一为50万元;前者两年后交车、后者当即交车,前者每月返还8500元的返租款。结果,200多名员工被骗,涉及金额约亿元。
  拿到最后一笔骗款之后,吴志剑金蝉脱壳,逃到美国去了。
  二进宫
  2002年国庆前夕,北京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察处接到举报,称“失踪”两年多的吴志剑正在北京活动。根据线索,公安人员发现吴志剑在北京开办了公司,分别在北京方圆大厦和密云县某地拥有办公场所。10月9日,被公安部通缉的逃犯吴志剑在其公司被抓获。2003年吴志剑因合同诈骗和伪造国家机关证件被判处有期徒刑17年。2006年9月16日,吴志剑被保外就医。
  没想到,走出高墙的吴志剑,骗心不改,又跑到深圳玩了2年的“空手套白狼”。
  2008年2月26日再次回到法庭上的吴志剑已经50岁了。保外就医两年后,其身份是深圳神舟公司、深圳卫通公司、中国神舟公司的“董事会”总裁。
  吴志剑等人涉嫌非法发行“中国神舟”的内部原始股票。同时以亚洲电信媒体公司股票停牌无法过户为由,诱使部分已购买该股票的客户转购中国神舟公司股票。
  为了让人相信他们的公司是个有实力的大集团,吴志剑等人在表面工作上做足了功夫。他们开始谋划在香港买壳上市筹集资金的同时,也于2007年3月向外透露了公司“上市”消息,并称可以购买公司“原始股”。这时,很多人开始相信他们的话并认购“原始股”。
  2007年5月至2008年1月,“董事会”未经国家证券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以卫通网络通信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的名义,向不特定客户推销香港上市公司亚洲电信媒体有限公司股票。一共销售了8000万股,获得资金5000万元,其中4000万港元是香港艺人陈百祥投入的资金。2007年9月,该“董事会”又在香港注册成立了中国神舟公司,后以上述多家公司名义,向不特定客户发行中国神舟公司内部原始股,同时以亚洲电信媒体公司0376股票停牌无法过户为由,诱使部分已购买0376股票的客户转购中国神舟公司股票。

吴志剑:活到老,骗到老(5)
从2007年5月至2008年1月,被告人吴志剑等人非法经营证券业务共涉及127人,涉及销售股票8814.7万股,意向认购金额合计人民币6420万余元,收受款项金额合计人民币6250万余元。
  在法庭上,吴志剑继续发挥他的骗术,大打“温情”牌,称2006年,他保外就医后,看到以前的老部下处境困难,为了改善大家的生活,才打算创业。于是在深圳成立了博大晶深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是从事通讯设备的生产。
  当吴志剑被捕的消息传到他的家乡常德时,熟悉他的人只是报之一笑,似乎对此结果早有预料。在外人眼里,吴志剑是个“富了不忘家乡”的“典型代表”。因为他曾以政华集团的名义在家乡常德开发“政华广场”、银座大酒店,在长沙成立“政华计程车有限公司”,在衡阳投资改造湘南酒厂,每一项目投资少则500万元,多则上亿元。
  然而,事实远非如此,如今他投资这些项目早已与政华无关。位于常德市中心最繁华的“省样板街”——武陵大道与洞庭大道交汇处的银座大酒店,依然人来人往,这座25层楼高的大酒店共有建筑面积39620平方米,是常德市最豪华的大酒店之一。
  这座酒店的投资商就是吴志剑。此时酒店已与这位大富翁没有任何关系:由于拖欠巨额建设费用,酒店已在2000年12月15日被整体拍卖易手。政华广场也因拖欠银行巨额贷款和建筑商费用,早已易主,计程车公司更是不复存在。湘南酒厂厂长王远政更是气恼:“媒体宣传称政华1989年投资3000万港币用于湘南酒厂改造,我们可是30万都没见着……”
  【人物聚焦】
  吴志剑:我从不认为有违法的事情
  翻开常德市市志,可以找到这样一行字:“吴志剑创作《白金杯》,1983年由湖南电视台拍摄。”当时的吴,俨然是常德文化名人。《白》之外,他还创作了同样是公安题材的电视剧本《黑影》。
  二十年河东,二十年河西。《白》拍摄20年后,吴站在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被告席上,听主审法官庄严宣判:“深圳政华集团总裁吴志剑因犯合同诈骗罪、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数罪并罚,决定判处有期徒刑17年……”曾经是公安人员的吴成为了真正的“黑影”。
  1986年秋天,吴到深圳“淘金”。求职屡屡碰壁后,父亲是政府官员的吴开始捡易拉罐,睡公厕。极度屈辱中,吴发誓要挣很多的钱,并整日寻找时机。
  望眼欲穿的吴终于看到曙光,濒临破产的华东商场招人承包,积压商品多为紧俏的服装和家电。他找到几个战友,筹钱承包下商场。之后的半年里,吴看到了自己的能量:获利17万元。
  接下来的事似乎是一顺百顺。与常德市政物资公司联营,组成深圳政华贸易公司,任总经理;用300万元买下深圳国贸大厦第三层;拍得28张深圳市首次拍卖的出租车营运牌,组建“国润”、“奥润”等出租车公司;组建政华集团。1995年,政华集团进入巅峰时期,“拥有100多家下属公司,万名员工,28亿元资产,在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以及美国、澳大利亚等地拥有数十家实业公司。”
  吴曾对人说,有一件事情深深刺痛了他的心,中国竟然还没有一个真正的世界级企业家,他要争这口气。一位检察官对他的评价刚好回应吴的心痛,吴志剑就喜欢玩虚的,迟早要犯事儿。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吴志剑:活到老,骗到老(6)
1999年底,外表风光的吴终于不能支撑下去。真实情况是,从拍得出租车营运牌照开始,他就没有真正开拓业务,一直靠银行贷款度日。为应付香港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吴指使手下准备了空白产权证及“深圳市运输局营运中心”的公章、钢印,构成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吴还组织人修改公司的出租车经营承包合同,骗取租金逾亿元,构成合同诈骗罪。
  狱中的吴则这样解释他的“经商之道”:我从来都不认为有什么事是违法的。
  【案例分析】
  吴志剑空手套白狼还能套多久
  大凡问题富豪都有“空手套白狼”的传奇经历,而一个问题富豪在服刑期间仍然能够空手套白狼,仍然能够游刃有余,则是非吴志剑莫属了。
  吴首度空手套白狼,始于1988年7月,终于2003年4月18日。被判刑那一年,他才43岁。他祖籍湖南常德,下过乡、当过兵,退伍后被分配到湖南某市公安局。1985年辞职下海,先后办过养鸡场、广播开发公司、水泥预制板厂、歌舞厅,均失败。1985年秋天,他带领7位曾经在一起奋斗的伙伴闯深圳,并获得了很快的发展。1987年,吴志剑以300万元买下当时深圳最具商业象征意义的国贸大厦的一套写字间。1988年7月,深圳市首次拍卖出租车营运牌,吴拍得28张,随后又几次在拍卖中拿到了不少营运牌,组建了多家出租汽车公司。到1992年,公司业务从房地产到工业、商贸、现代农业无所不包,在香港、新加坡、马來西亚、泰国以及美国、澳大利亚等地拥有数十家实业公司。
  2000年,吴的个人资产达亿美元,位列福布斯中国大陆百富排行榜第26名。上海《新财经》评选吴为“中国十大富豪”,排在第9位。他却是一个老赖。1999年3月,深圳市对长期拒偿债务者曝光,吴志剑是其中之一,欠债额2亿元。
  吴空手套白狼,有一整套作假流水线,如伪造深圳市营运中心公章、钢印,伪造国润、奥润、安润等出租车公司名下的营运牌照产权证300多本;擅自从事出租车融资业务,修改出租车经营承包合同,受骗上当者达200多名,骗取租金逾亿元。深圳市中院以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合同诈骗罪判处吴志剑有期徒刑17年。
  2006年9月11日,服刑两年后的吴志剑以“保外就医”获得暂时自由。他抓紧时机,继续玩弄空手套白狼的把戏,其手法更加老练,敛财的胆子也更大。在很短的时间内,一口气成立了中国神舟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中国卫讯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卫通网络通信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博大晶深科技有限公司等一系列公司,并在福田区财富广场、光大银行大厦等高档写字楼租下据点,对外谎称这众多公司同属一个集团,又从属于原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即“中国卫通”。
  尽管吴志剑们拉大旗作虎皮,虚张声势,几家公司两年的营业额加在一起只不过9万元。然而,他们决心将空手套白狼的游戏进行到底。2007年5月至2008年1月,“董事会”未经国家证券监管部门许可,以卫通网络通信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名义,向不特定客户推销香港上市公司亚洲电信媒体有限公司股票计8000万股,获得资金5000万元。同时向不特定客户发行中国神舟原始股,同时以亚洲电信媒体有限公司停牌无法过户为由,诱骗部分已购买该公司股票的客户转购中国神舟公司股票。
  2009年2月27日,被告人吴志剑再次在深圳中院接受审讯。法院查明,2007年5月至2008年1月,被告人吴志剑等人非法经营证券业务共涉及127人,涉及销售股票万股,意向认购金额合计人民币万元,收受款项万元。此案仍在审理之中。
  吴志剑身为囚犯,仍然能够空手套白狼,并且在不到8个月的时间内,套到了不菲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