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为什么那个傻瓜赚钱比我多-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誗 宽恕你的配偶
?誗 宽恕你的孩子
?誗 宽恕其他家庭成员
?誗 宽恕曾让你失望过的朋友
?誗 宽恕你的同事
?誗 宽恕你的邻居
?誗 宽恕每天与你打交道的人
宽恕是清除旧有观念、为新的财富滚滚涌入创造条件的第一步。宽恕并非每周的例行检查,而是每天都需要为财富的到来做好准备。作为最富有、最成功的“傻瓜有钱人”之一,马尔科姆 ? 福布斯曾说过,“沉迷于过去的荣与耻,处处表现得高人一等,这让你永远无法到达成功的巅峰”。
但我们的列表并不完整。宽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宽恕自己。它好比是精油,可以让你放松,让你疗伤,让你了解那些可以改变你及你周围人生活的精神财富法则。
人无完人,孰能无过。懂得宽恕才可致富。
你的宽恕脚本
我为自己写下了这个宽恕脚本,并且每周至少填写、讲出一次。这一做法可以让我一直遵从而非逆反“宇宙”的旨意,让我不怀恨、不报复。
宽恕脚本1
(当你想宽恕他人时,就用这个脚本。)
无论你过去对我做过什么,现在正在做什么,或者将来可能做什么,我都宽恕你(此处插入你要宽恕的人的姓名)。现在,我完完全全宽恕你了。
宽恕脚本2
(当你认为你需要就可能做过的事获得他人宽恕时,就用这个脚本。)
无论我过去对你做过什么,现在正在做什么,或者将来可能做什么,(此处插入你要宽恕的人的姓名)请宽恕我。现在就请宽恕我吧。
宽恕脚本3
(当你想宽恕自己时,就用这个脚本。)
(此处插入你要宽恕自己什么),现在,我完完全全宽恕我自己了。
宽恕并不代表你无须为此前犯下的错误承担责任,人总要为他们曾经犯下的错误负责。宽恕与承担责任是两回事。
决心
这是你的“傻瓜有钱人”准备工作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意思是:首先,你必须承认,如果你还不是“傻瓜有钱人”,那说明你从未下定决心要成为其中一员。这有点难,因为这等于是在为你“未成为有钱人”承担全部责任。要知道,这不是借口,不是推卸责任,也不是“是的,但是……”之类的托辞,而是要你承认,你之所以不是“傻瓜有钱人”,只是因为你没有完全专注于此。
准备工作的第二部分就是,专注于财富。渴望财富、相信财富、全力获取财富。
我先给你讲一个很多年前发生在我身上的故事吧。当时我账户上没什么钱,说实话,应该是身无分文。我连账单都付不起,当时压力很大。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疲于应对,简直是焦头烂额,那段时间真的挺难熬的。我想你们当中肯定有人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些人可能现在就在经历这一切。
一天,我一个很有钱的朋友说:“罗伯特,你发现你现在一点都不开心,这可不像你,你好像遇到什么难事了。”终于有人注意到这一点了,说不定还会帮帮我,我松了一口气,把我的感受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我压力太大了,赚不到钱,账单也付不起了。一分钱都赚不到,现在我的收支已经按周来算了,有时甚至当天赚当天就用光了。我不知道接下来会怎么样,我很害怕,现在太穷了。”
贫富一念间——想什么才能得什么。
朋友并没有说些同情的话,相反,他说:“罗伯特,你现在的状况全都是你一心想要的。”
“什么意思?”我反问道。
“嗯,很显然,你内心想要过这样的生活,疲于奔命、入不敷出、贫困潦倒。”
我无法相信他会说出这样一番话。“你开什么玩笑?”我非常恼火,同时备感挫败,“我内心想要的是,成为有钱人,赚很多很多钱,能够很好地照顾我的家人,能够帮助他人。但我现在身无分文!你不明白吗?我现在一分钱都没有!”那一刻,我大叫着,和他争辩,内心更加挫败,言语充满了攻击性。
之后我没再说话,做了下深呼吸并开始仔细听他讲。“如果你抽烟并且不戒的话,不管你说了多少次你要试着戒烟,你一心想的还是吸烟,”他平静地解释道,“如果你现在很穷,那么,在某种程度上,你就是想当穷人。改变一下你的决心,结果就会随之改变。决心成为有钱人,过上幸福的生活,下决心的那一刻起,所有一切都会随之而来。”
他就是以这种方式告诉我,先从精神上做好接受财富的准备,财富才会到来。
你的决心脚本
下面的脚本有助于你坚定决心,朝财富进军。下面的话语每天要读两次,白天工作前读一次,晚上睡觉前再读一次。读的时候要投入,坚信现在你已决心向新的、更好的个人收入目标迈进,并且一定会实现。
我是(说出你的名字),这是我的决心书:
我决心要让我的生活充满财富;
我决心要让我的生活充满欢乐;
我决心不再害怕;
我决心努力减少、消除我的压力;
我决心获取一个全新的结果。
现在,你已经完全准备好了。
精神财富两大法则(1)
法则一 获得
法则二 给予
精神财富法则一
通常每本阐述财富精神法则的书都会以“给予,然后获得”这一深刻的指令来开头。
“傻瓜有钱人”可不这么想。在“傻瓜有钱人”彻底颠覆的精神国度中,首要的指令与上文迥然不同,即:获得,然后给予。这一法则是让RUB最难以接受的。你认为我是在开玩笑对吗,那就做一下下面的小测试,看看在“获得”方面,你是“傻瓜有钱人”还是RUB的思维方式。
获得的越多,你能给予的也就越多。
现在,你就在我的“财富创造”研讨会上,周围坐着几千个正在接受培训的未来的“傻瓜有钱人”。突然,我中断了演讲,掏出10张100美元面值的钞票,在头上挥舞着,问道,“谁想要100块钱?想要就上来拿。”
这时你会怎么做?
1. 坐在位子上不动。
2. 直到有人走上去,这时你才起身。
3. 你想用这个时间去喝杯咖啡、去趟洗手间或抽支烟,不管做什么,只要能离开这儿,不要搅入这个赠钱的游戏就好。
4. 立刻飞奔过来。
你跑了出去,从百货商店拿了几样东西,突然意识到你忘带钱包了。你翻遍所有口袋,只找到美元,还差美元。这时排在你后面的人拿出1美元递给了你。
这时你会怎么做?
1. 嘴里咕哝着“谢谢,但不用了”,赶紧把想买的东西全部放回货架,尽快离开商店。
2. 看看哪几样是可买可不买的,这样你就可以用身上仅有的现金付清了。
3. 非常礼貌地说声“谢谢”,把钱接着,然后付款,回家,内心对这位陌生人的善意帮助充满了感激。
你正在去赴某个重要约会的路上——工作面试,火爆的约会,你孩子的首场小提琴独奏会,等等。这时你的车突然爆胎了,更糟的是,你忘了给手机充电,现在你没法打电话找人来修轮胎或向对方解释你的迟到。这时,一个你完全不认识的人路过,看到你的窘境,主动把她的手机借给你用。
这时你会怎么做?
1. 对她说“不用了,谢谢”,回到车上,坐在那儿想刚才的这一举动有多蠢,与此同时,你还迁怒于你的妻子、孩子、手机制造商、你的生活,甚至是命运。
2. 对她说“不用了,谢谢”,然后开始步行,直到找到一个付费电话。
3. 对她说“谢谢”,接过她的手机,开始打电话。
你正在为一个工作方案抓狂,这时,你的一个同事走过来想要帮忙。
这时你会怎么做?
1. 否认与拒绝。否认有麻烦,拒绝任何帮助。
2. 礼貌地说声“谢谢”,然后接下来两周里,你一直想象着你同事主动帮忙不过是个圈套,想让你当着老板的面出丑,这样你就会被炒鱿鱼,然后他就可以顶替你了,这一想象让你紧张不已。
3. 充满感激地接受同事的帮助。
又是一个噩梦般的清早。今天晚上电脑课有一篇重要的论文(尚未完成)要交;今天轮到你开车去接大家合乘;你答应给女儿的蛋糕却忘了买;你另一个女儿不穿上最喜欢的那双袜子就坚决不出门;洗衣机又发出很怪的声音,突然坏掉了;要洗的衣服,包括那双“不穿上就坚决不出门”的袜子,简直一团糟;你刚学着走路的小孩子又拉肚子了;你怀有7个月身孕了;外面开始下雪了……什么事都赶到一起了。最糟的是,你的先生昨晚出差,去一个热带岛屿开三天会议。这时,门铃响了。是你的婆婆,她拎着手提箱,想来住些日子当个帮手。
精神财富两大法则(2)
这时你会怎么做?
1. 马上尴尬地脸红,因为在没有防备的时候让她看到家里一团糟,自责自己怎么会弄成这样。你向她表示了谢意,但坚持说你很好,家里一切都很好。告诉她你会再打电话给她,然后尽快把她“请”出门外。
2. 带她穿过乱摊子往厨房走时,边开始收拾,边向她道歉。并说你最多只需要她一小时的帮助,向她保证一切都在控制之中,今天早上不过是个例外。
3. 给她一个大大的微笑,然后感激地拥抱她。拿上你的课堂作业、汽车钥匙和星巴克卡,留她在家照顾小孩子,应付洗衣机、袜子和粪便。
你选了哪个?
你跑过来拿这100美元了吗?
你用陌生人的钱支付便利店的物品了吗?
你接受陌生人提供的手机了吗?
你欢迎婆婆前来帮忙吗?
如果你的回答与上述不同,那么你还是一个RUB——规规矩矩却不名一文,因为,如果不接受这些“礼物”,你就打破了“傻瓜有钱人”的第一条精神法则——“获得”法则,即,充满感激地接受丰裕财富。
你的精神财富法则“大变身”
我知道。我们都深受传统教育的影响:给予才能获得,给予比获得好。
但“傻瓜有钱人”对此的理解恰恰相反。获得应该、也必须是第一位的,这就像在飞机上遇到突发事件时,你要先给自己戴上氧气面罩,然后再给你的孩子戴,你必须先接受财富世界的礼物,然后才能去给予。我知道,我们大部分人对“接受”这个词感觉有些别扭,我们觉得自己不配,有犯罪感,觉得自己自私,等等。如果我突然跳出来给你1 000美元,你可能就会想,“这是怎么回事”或者“他为什么要给我钱”,从而不太能接受这笔钱。
但“傻瓜有钱人”则从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获得”。“傻瓜有钱人”知道,他们拥有的越多,能够给予的也就越多。事实上,他们进一步升华了这一想法,认为他们有权利获得更多,这样才能给予更多。
现在我以具体的金钱数额举例。
十字路口处,你遇到红灯停了下来,这时,一位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走了过来,敲打着你的车窗。他拿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老兵?摇患病?摇无家可归”。你刚付完所有的账单,经济上入不敷出,明天才能再赚点钱。口袋里仅有美元,但你真的很想帮忙。你给了他1美元,这挺不错的,做得很好。你把财产的10%赠与他人了,世界也对你露出了微笑,但我们知道,1美元,对于一个生病、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那么,这个场景呢?
你已读完本书,执行你自己的“傻瓜有钱人”计划也有几个月时间了。你已创造了10万美元的净值,你仍然很想帮助他人。你给当地的收容所开了张1万美元的支票,即,你所有财产的10%。这1万美元可为许多身处困境的人提供一个月的食物!
哪一个更好?1美元还是1万美元?
又或者是这个场景:
你成功了,现在,你已经是身家过千万的超级“傻瓜有钱人”了,但巨额财富并未改变你想帮助他人这一心态。那么,你会怎么做?你拿出100万美元(仍然是你财富的10%),成立了一个机构,可为许多人提供一年的食宿,此外,还可以为他们提供衣服、医疗服务,重新培训他们,帮助他们自食其力。
上面哪一场景得到的结果最好呢?
你猜到了吧。“傻瓜有钱人”总是渴望更多,这样才能够给予更多。 。。
精神财富两大法则(3)
正如奥普拉所说,“物质上的成功让你有能力去关注其他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有能力为自己的生活,也为他人的生活创造非凡的改变”。
特蕾莎修女
我知道,你们有些人还是持怀疑态度,过去接受的种种有关“给予”的理念很难挥去,你很难把获取巨额财富看做一条法则,无法以对待其他法则的态度来对待它。你也很难想象“获得”如何能让你成为一个更大的“给予者”,即,更为慷慨,有能力去帮助更多人的人。
想想特蕾莎修女。我们都知道她是一位圣女,一位伟大的女性,她不仅激励了一个民族,更激励了整个世界。特蕾莎修女一生致力于帮助穷人,我们从没想过她实现这一伟大使命需要筹集多少钱,但显然,她对精神财富第一法则,即“获得法则”,并不陌生。她成功地“获得”(收到)了上千万美元,因此她才能够为无数个穷困潦倒、奄奄一息的人提供帮助。摘自印度国家杂志《前线》中的一段话可谓一针见血:
“钱,”她(特蕾莎修女)告诉传记作家说,“我从来就没有想过,它总是源源不断地进来。”现在,我们不了解修女会接受的具体捐赠数额有多少,但可以肯定的是,至少有几百万美元。
特蕾莎修女就是一位懂得金钱,更懂得“获得”之道的圣人。她深谙精神财富第一法则,即,获得。
几个世纪来,赞助人投入大量的财力支持艺术和科学。如果当初米开朗琪罗、达芬奇、莎士比亚、莫扎特或贝多芬决定不去接受、获取,又会是什么结果呢?他们可能就无法为人类的精神家园增添如此美妙的艺术作品了。
如何“获得”更多
要想“获得更多”,下面有两*宝:
1. 首先,对你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说声“谢谢”。
2. 其次,渴求更多。
感恩
懂得感恩可以帮你更快打开丰裕之门,这一真理既可见于尼日利亚的一句谚语,“感恩点滴,就会有大的收获”,亦可见于作家莎拉 ? 班 ? 布瑞斯纳强有力的证词:“丰裕与匮乏,就像两条平行线,在我们的生命中同时存在。我们总是有意识地对心目中的‘神秘花园’作出选择……当我们选择不去关注生命中遗失的事务,而是对眼前所拥有的丰裕充满感激,比如爱情、健康、家人、朋友、工作、大自然的美好、为我们带来愉悦的个人追求等,如此一来,虚幻的荒芜之地逐渐消失,人间天堂即在眼前。”
如果你想要更多的金钱,如果你觉得现在很贫穷,如果你觉得现在压力太大,那么你对待丰裕的态度就不对。要想改变这些感觉,恢复积极的态度,方法很简单,只需说一声“谢谢”。对你所拥有的一切充满感激,如果不懂得对宇宙所赋予你的事物感恩的话,宇宙可能就不会继续赋予你更多美好的事物。
时刻牢记着,地球上有很多人没有食物、没有药品、没有水;有很多人没有孩子或家庭;有很多人没有女朋友或男朋友,没有丈夫或妻子;有很多人没有工作,并非常期待着能找到一份工作;有很多人因为没有车而不得不步行。现在,把你所拥有的和以上进行对比,对你所拥有的每一种事物,都说一句“谢谢”。
你知道吗,现在都21世纪了,还有将近10亿人没有阅读能力,甚至连名字都写不出来,还有,地球上有一半人,30亿人,每天的生活开销竟然还不到2美元! 。 想看书来
精神财富两大法则(4)
类似的数据我可以列举很多,但你可能会说:“罗伯特,不用再说了,我只想知道怎么能多赚些钱,去我想去的地方。”那么,一句话,要想打造财富,你必须先拥有积极的态度,然后借此加速你的财富获取。
感谢信
试试这个,很多年前我就开始这样做,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每次在付账单时,我都会附上一封小小的感谢信。付电费单时,我会给电力公司寄一封感谢信;付话费单时,我会给通信公司寄一封感谢信。“为什么你要这么做?”人们一直都会问我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每次我作出类似这样的一个小小举动,“宇宙”就会对我的感谢给予奖励,而且有时奖励数额会超乎我的想象。
在付每份账单或签每张支票时,记得加上一封感谢信。
求索
你想要的就在前方等着你,《新约 ? 路加福音》中就有对此最为有力的论证:“我告诉你,求索,你就会得到;寻找,你就会找到;敲门,门就会为你开启。对每个人来说,求索,就会获得;寻找,就会发现;敲门,门就会开。”多么有力的承诺啊。那么,你所要做的就是,求索。现在就试一下。
允许自己去求索——记住,“傻瓜有钱人”总是在求索一切。他们求索帮助、求索建议、求索金钱。现在就进入“傻瓜有钱人”的求索模式。
只求索你想要的东西。RUB可能会这样求索,“请让账单不要堆成山”或“请帮助我不要成为一贫如洗的人”,这些都是错误的求索方式。 这类求索只会让“账单”和“破产”来得更快。试试这样做,“请给我1 000美元”或“请给我富裕的生活”,这样做产生的不同结果会让你大吃一惊。
加入大量的细节——凭借你的想象力,创造一部电影,准确呈现出你想要的一切。尽量加入更多的细节,能真正“看到”你到底希望“宇宙”给予你什么。
只向能满足你的请求的人求索——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向那些无权或无力满足你请求的人求索上。径直找到上层人士,提出你的求索。
就这么简单,这就是财富的第一大精神法则——获得。现在进入第二大财富法则——给予,即给予然后获得。
精神财富法则二
这条法则最为我们所熟知,因为自孩提时代起,它就在我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了。比如,“把你的小卡车给约翰”或“把你的芭比娃娃给苏西”。
我们都听过“奉献比索取更为有福”这句话,通常紧跟着“给予,你必定会再得到”这样的承诺,因此,很多时候它牢牢地扎根于我们的信仰体系中。这一法则充满了真理,然而,要想让这一法则为你带来“宇宙”的丰裕,你必须要知道如何给予。因此,此处奉上罗伯特的给予法则,照此去做,你肯定会收获多多。
不要找借口
开始前,我们先来听一下RUB经常会有的抱怨:“罗伯特,我一分钱都没有。我没有什么可以给的。”我的回答是:“错了,你能给予的东西很多。我们来列个表。”
1. 给予一个微笑。这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你无法想象,一个微笑对一个人的精神会有多大的帮助,不论是给予者还是收获者。你还在等什么?放下书,去给别人一个微笑吧。
2. 给予感激。我们已经谈到了感激在吸引财富方面的威力了,现在就开始去做,你可以从感谢我开始,“谢谢你,罗伯特,写了这样一本书,与我们一起分享你如何打造财富的秘密”。如果这听起来有点怪,你也可以感谢你二年级的老师教你读书识字,这样你就可以看懂本书中的七大秘诀了。站起来给自己倒杯水,对所有为这杯水的安全和纯净作出贡献的人表示感谢。明白我的意思了吧?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精神财富两大法则(5)
3. 给予帮助。环顾一下四周,有人需要帮助吗?你可以为年长或体弱者拎一袋刚买的东西吗?你可以把街上别人扔的包装纸捡起来,帮城市清洁工人一个忙吗?你可以和你的配偶一起准备晚餐吗?你可以为你的孩子辅导家庭作业吗?你可以帮邻居处理一下院里的垃圾吗?看看四周,我敢肯定,你现在肯定能够帮助一些人。
4. 给予拥抱。这点很重要。你最后一次拥抱,而且还是出于某种原因才去拥抱你关爱的人是什么时候?
5. 给予一个小时。一小时用来做什么?不管做什么,拿出一小时,为当地的福利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吧。做什么不重要,你可以给住院的病人读书;可以给无法出门的人送饭;可以在救助中心做志愿者;可以帮忙接听求助电话。恭喜你,你已经付出了5美元、10美元、100美元,甚至300美元了。谁说你什么都给不了?
给予的积极意义
在此,我想讲述一个在我身上发生的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有两层意义。
第一层意义是:重要的不是你给予的数量,而是你给予的数量与你所拥有的东西之间的比例。如果你仅有5美元,你给予了美元,那么你等于是付出了一半的财富。“宇宙”会看到这慷慨的一幕而回报于你。相反,如果某人有1 000万美元而只给予1 000美元,那么“宇宙”同样会看到这小气的一幕,反而会把额外的财富扣下来。
第二层意义是:给予总会为你带来收获。
现在,回到我的故事和那个曾向我展示这两层意义的神奇威力的精神向导上来。
我的一个朋友——一个睿智的精神向导,要我给他开办的慈善机构捐款。我喜欢帮助他人,因此,我坐下来给他开了一张我自认为数额很大的支票。
他看了眼支票,又看了看我,然后把支票撕了。“罗伯特,我希望你能重新给我开一张支票。这一次,你把这个数字翻一倍,让它对你真正产生触动。”
我得承认,当时我有点吃惊,但我还是按他的要求重新开了张支票。他怎么做的呢?
他把这一张也撕掉了。“罗伯特,”他说,“我希望你能再给我开一张支票,这次的数额再翻一倍。”
当时我心想,他这可真是超出了慈善和友谊的极限了。要知道,他提出的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这第三张支票真的会让我“大伤元气”,事实上,这相当于我现有的现金余额了。但是,长期以来我一直很信任他,因此,我还是开了这张支票,但递给他的时候,我说,“你可别存到银行而不去兑现,到时我可就没钱给了。”
他拿了支票,一句话没说就走了。
第二天他打来电话,“罗伯特,我把你刚给我的那张巨额支票存到银行了,我打电话来说声谢谢。”
简直难以置信。我账户上一分钱也没有了,支票要遭拒付了。我正要告诉他我的这个担忧,这时,我的助理拿着信件走了进来。有两封信,一封是一个7年多没通过信的人写来的,我曾借了他一些钱,他现在还给我了,还加上了利息!这笔钱恰恰可以补上这张巨额支票所需的金额。
但我的故事还没有讲完。那天的第二封信里也有一张支票,数额巨大,甚至超出了我之前开的那张了。
此前我的给予让我感到了心痛、害怕,而“宇宙”则给我了回报,而且还翻了一倍!这就是“给予,才能获得”的巨大威力。
恰当的给予
“罗伯特,有没有一种正确的给予方式呢?”这是大家一直在问我的问题。“我如何知道给予的对象或地点呢?”这又是一个经常被问到的问题。
精神财富两大法则(6)
“是的,的确有一种正确、恰当的给予方式。”我总会这样回答,“那就是,给予时不可只想到自己”。真正快乐、富有与成功的人不会只顾及自己。如果你想的只是自己,努力赚钱买车、衣服、玩具,你会过得很快乐,但同时也会很空虚——精神上的空虚。而“宇宙”很可能也不会再给你财富了。
我曾赚了一大笔钱,放了自己一整年的假,过着人人所梦想的生活。说实话,那种生活的确很棒。我所要做的就是去海滨度假,环游全球,住豪华酒店,在赌场里一掷千金。此外,我还不停地购物,不论走到哪儿,不论看到什么,不论想要什么,我只是一直在买买买,买了一堆玩具,收获了一堆乐趣。
但之后我觉得有点不对劲了。虽然我过着梦幻般的生活,感觉自己很富有、很享受,但对我来说,这还不够。
那么我从这一年中学到了什么?我明白了,每一种关系,即便是当财富开始滚滚而来时你与它之间的关系,都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迷恋期。这个阶段你对它充满了热爱,它让你兴奋、激动。同时,这个阶段也是一个幻影,它从不曾,也永远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第二阶段:安定期。这时,你开始安定下来,思考如何过你的人生,是要与某一个人携手共度,还是与你积累起来的财富过日子。在这个阶段,你开始作出承诺,但大多数人心生恐惧,并以放弃收场。他们又返回到第一阶段寻找那种迷恋的感觉。
第三阶段:承诺期。这是“傻瓜有钱人”的终点站,在这一阶段,他们不再仅仅关注自身和自己心爱的人,还为了一个更大的目标而努力——真正地去给予。给予慈善机构、你所在的社区、你的国家,甚至是世界。当你到达这个阶段,兴奋与激动再次回归,并永远存在于你的人际关系、工作和生活之中。
因此,当我写本书时,和写前几本书时一样,我从不会说“天哪,我真希望这书能大卖,这样我就能多赚点版税了”。不,我从不会这么说。在作演讲时,我也从来不说“我就想作场演讲,拿到支票走人”。
我在努力为一个更大的目标奋斗。我想去帮助他人,就像你想赚到足够的钱去实现你的梦想一样,我也是如此。我想为我所在的社区尽一份力——我做到了;我想为我的国家尽一份力——我做到了;我想为世界尽一份力——我做到了。
这就是成为一名“傻瓜有钱人”,遵循“宇宙”第二大精神法则(给予,然后获得)的最美妙之处了。
接受这两条精神法则,增加新的信仰。这样做你会获得什么?财富!
财富精神法则的“总结陈词”
你必须相信这些法则,就这么简单。虽然你无法真正了解整个画面,比如,地球为什么是圆的,因为我们的视线无法超越地平线,但你要相信,你的财富就在地平线的另一端。
。。
我的故事
我最后再讲一个故事,展示一下给予的力量。
那是几年以前,当时我刚开始作演讲,一家大公司聘请我去做一场为期三天的研讨会。“罗伯特,到会人数至少会有300人。”他们承诺说,此外,他们亦承诺每有一名与会者,我就会获得500美元的报酬。我算了一下,三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