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这些道理没人告诉过你-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的求职准备?比如做几份兼职, 确定一下自己未来的职业兴趣, 多参加招聘会、 交易会了解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动态等等。




第一节 大一到大三,做好五件大事(11)




  希望我们的冷思考能让你停一停, 想一想, 我的时间花得值得吗?我学到招聘方需要的技能了吗?




第二节 大四,做好五件小事(1)




  除了做好简历等重要的求职准备, 大四的应届毕业生求职, 还要注意一些小的细节, 我们权且称之为“五件小事”, 实际上, 正如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 这五件小事其实一点也不小。

  一、 天天练化妆

  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企业会在招聘启事上说明“此职位要求相貌端庄”, 但是, 100%的企业都把“相貌端庄”作为第一招聘条件, 即使你从事的是幕后工作, 比如程序员。招聘单位把应聘者的外表作为审核标准, 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你代表的是企业形象;

  (2) 绝大部分工作需要和人打交道;

  (3) 女人会化妆, 男人会穿衣往往暗示着他/她的两大优点: 心灵、 手巧;

  (4) 敢于隆重装扮自己的人, 比永远打扮灰暗的人自信得多;

  (5) 打扮隆重, 自然代表着该应聘者对职位的热忱度。

  从以上这些原因我们可以看出, 招聘单位并非苛求每个应聘者都是帅哥美女, 而是强调着装打扮的品位。毕竟, 身体发肤, 父母所赐, 几乎没有“大有可为”的空间。但是, 先天不足, 后天可补, 你的穿着打扮是否有品位, 是否给人以信任感, 是每个求职者必须揽镜自照“扪脸自问”的问题。

  二、 次次改简历

  你有几个版本的简历?

  你发出去的简历是千人一面, 还是各个不同?

  笔者在过去十年换了五份工作, 发出去的简历几乎没有超过二十份, 却有90%获得了面试机会, 原因有三:

  * 笔者没有经历过现在大学生找工作的“海投”简历的过程;

  * 每一份简历, 都是根据所申请职位度身制作的;

  * 在每一份简历上, 都出现了应聘单位的名字或者产品。

  即使你在发送简历之前草草地上一下招聘单位的网站, 把人家的slogan(企业标语)拷贝到自己简历的页眉上, 你的成功概率也会立刻增加!

  如果你能在简历的页脚简单描述自己对其产品和服务的认知, 你的简历将再次获得加分!

  即使你是在人头汹涌的招聘会现场, 你也可以快速浏览一下招聘企业的宣传板, 挑选一两句能够和你简历结合的信息, 手写在简历的页眉或页脚。比方说, 如果你看到“蓝天公司”的招聘要求是“打字速度30字/分钟”, 你不妨在页眉上手写一句“本人打字是蓝天要求的两倍: 60字/分钟, 希望有机会为您打字!”

  当然,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 次次修改简历会使你感觉无比的辛苦。尤其是经历了无数的简历没回音, 笔试被废, 面试被拒之后, 你可能会非常气馁, 从而只是机械地把千篇一律的简历海投出去。但是, 过程永远没有结果重要, 如果你想增加自己简历的成功概率, 记住, 要次次修改简历!

  三、 周周发email

  所谓周周发email, 是指你把自己的求职情况每周向自己的“人脉网”做一个汇报。能够有资格做你“人脉”的人, 往往是非常繁忙的专业人士, 如果你不找他, 他很难有时间想起你的事情来。在email里, 别忘了叮嘱一句, 告诉人家绝对不需要特意回复自己的邮件!

  你大可不必担心自己会打扰你的“人脉”大哥、 大姐或大叔、 大婶, 年长的人们在后辈的“挣扎”中会感受到自己的成功与快乐(并非变态), 并且乐于在可能的情况下施以援手以更深刻地体会到快乐!

  不要怀疑这种方法是否有效, 去做吧!

  四、 找好亲密战友

  求职道路上的亲密战友, 有两类人。一类是你所积累的人脉资源, 还有一类就是和你一起并肩战斗的也在找工作的人。

  人脉资源, 其实就是我们中国人特别看重的“关系网”, 总是在成功元素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在“求职途径”排行榜上, 名列榜首的绝对不是校园招聘或者网上招聘, 而是内部推荐!据统计, 它的成功率高达50%!




第二节 大四,做好五件小事(2)




  “你认识多少个在大公司上班的朋友?他们有可能把你的简历直接推荐给招聘方吗?”我常常期待地询问大四的学生, 然后我陷入失望, 他陷入懊恼。其实, 内部推荐绝对不是暗箱操作的黑色秘密, 而是招聘经常采用的一种手段。很多大公司为鼓励员工推荐优秀人才来就职, 都设立明文的物质激励条款, 比方说耐克公司对介绍自己朋友来任职的员工奖励一双耐克鞋, 新东方对优秀教师的推荐人奖励1000元!

  大一的时候, 如果你和大四的师兄、 师姐以及研究生的大师哥、 大师姐建立友谊, 他们就是你大四就业时的宝贵资源!大学男生一律把交友的目光锁定在“小师妹”身上, 往往毫不理会高自己两级的师姐! 反省一下吧, 追求师妹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也可以和师姐建立同志式的友谊呀!

  第二类亲密战友, 是和你一起找工作的同学。和最要好的同学组成求职小组, 你会得到很多很多好处:

  (1) 分头查找职位资讯。

  你负责华工的BBS, 我负责中大的BBS; 你负责每天上前程招聘, 我负责每天上中华人才。两人力量胜一人, 三人力量胜两人, 你每天发出去的简历数量会成倍增加。

  (2) 分头研究招聘单位与岗位。

  对招聘单位和岗位了解得越多, 你的胜算就越高。如果你和你的朋友所求的职位非常类似, 一定要学会分头行动, 资源共享!

  (3) 模拟面试。

  毋庸置疑, 面试之前需要模拟, 而你的亲密战友, 就能帮助你扮演面试官。

  写到此段, 笔者要分享一下自己的求职心得。我在参加面试的时候, 有一个习惯, 就是和同去面试的看上去比较有竞争力的候选人互换联系方式, 原因有三:

  * 面试一般都会有几轮, 多认识几个共同作战的人, 可以在几轮面试中互相打探消息, 互相帮助。

  * 你和对方的竞争已经无可避免了, 与其对竞争对手不理不睬, 不如互相帮助, 共同向未来的面试发起冲击。而且, 很可能你们在小组讨论中要互相提携。

  * 如果你失败了, 而对方胜利了, 他很可能成为你过几年再加入这家公司或者其他同类公司的推荐人。

  笔者在新东方应聘教师的时候, 就结识了这样一个“亲密战友”。我们在通过第一轮试讲以后互相留了联系电话。半月之后的某个清晨, 我突然接到“战友”的电话, 她说自己已经开始在新东方的新教师培训基地受训了!而我却连再次试讲的通知也没有收到!几经周折, 我的“战友”帮我打听到了事情的原委。由于新学期紧急用人, 学校直接在第一轮试讲的候选人当中录取了前十名, 而我, 刚好屈居第十二名!又是几经周折, 我按照“战友”的指点(她已经开始接受新东方内部培训啦), 重新制作了一份申请材料, 并直接递交到部门主管手中, 获得了宝贵的“二面”, 并且顺利成为新东方的一名教师!

  路漫漫其修远兮, 找好亲密战友, 一同出发!

  五、 备好五个行头

  求职必备的五个行头是: 一个“健康专业”的email地址, 一个稳定的几年不变的电话号码, 一身三件套的套装, 一只公文包, 一个求职笔记本。

  健康的email地址, 不应该是什么 lazyhead@yahoo。(懒人)或者kubile@163。(酷毙了)或者coolfish@sina。(酷鱼)或者ilovejohn@hotmail。 (我爱约翰)等等。个性化太强的email, 男欢女爱的email, 卡通味道太浓的email, 都不适合求职。如果你在找工作, 赶紧注册一个规规矩矩的email地址, 然后, 用上一辈子!

  一个稳定得几年不变的手机号码, 你有吗?我有一个男性朋友是一位年薪30万的资深销售, 我问他, 有什么窍门可以让你这么牛, 挣这么多钱?他笑笑说, “都是小事情, 比如说, 我的电话号码12年没有变了, 原来用的是全球通, 后来换了神州行, 但是我没有取消原来的全球通号码, 而是转接到新的神州行上。12年了, 从北京到广州, 又到苏州, 但任何一个老朋友老客户还都能找到我!每一个电话, 都是机会!”




第二节 大四,做好五件小事(3)




  一身三件套的套装是极其必要的。里面最好是短袖, 或者是非常清凉的长袖。5A写字楼往往很变态, 夏天可能很冷, 冬天可能很热, 或者, 有的办公室很冷, 有的很热。为了让自己舒服一点, 穿上一套可以把外套脱下来的三件套装, 对付冷热全不怕!

  一只公文包, 你肯定有。我见过很多的求职者, 去面试的时候挎着一个谈恋爱用的包包, 呜呼。

  一个求职笔记本, 你必须准备!每天, 把自己每一个求职步骤记录其中, 当你记满半本的时候, 好的offer自然就来了!我见过很多的求职者, 由于海投简历实在太多, 根本就不记得在哪个单位应聘了什么职位, 自然就会与机会一个一个失之交臂。我的一个学员朋友王友新, 在面试的时候把求职笔记本摆在桌面上, 引起了面试官极其浓厚的兴趣。两个人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 回顾了求职者在三个月之内的所有求职经历。友新展示了自己在失败之后如何总结教训, 如何不气馁, 如何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定要做市场推广等等; 面试官在唏嘘之余感受到了友新的“有心”, 直接痛快地给了他口头offer!




第三节 职场新人,谨防五大误区(1)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 往往会采用两种学习方法, 一种是刻苦地学习: Study hard。 还有一种是聪明地学习: Study smart。 虽然两者都很重要, 但是, 孰为上策?显然是后者。

  那么, 即将踏入职场的大学生们, 正在以何种方法准备求职呢?

  在多年的求职咨询中, 我发现, 大部分人在Prepare hard, 他们在学习、 社团、 兼职三个方面疲于奔命, 但是, 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一份写满了奖学金、 社团干部、 兼职经验的简历, 也常常会石沉大海。究其原因, 是由于大家没有Prepare smart!笔者认为, 要做到Prepare smart, 大家需要避免以下几个常见的误区:

  一、 技能方面: 只有专业, 没有专长

  专业, 人人都有, 只要你受过大专以上的教育, 你必然拥有一个专业, 甚至是双专业。

  专长, 一个专门的“长”于其他人的东西, 却未必每人都有。

  没有专业却有专长的人可以生活得很好。我的农村表哥, 小学只读了四年级, 前年学会了汽车修理, 现在北京现代的一间4S店里月入两千。

  只有专业却没有专长的人永远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昨天, 有一个“商务口语”班的女孩子赵若(我差点写成赵苦)来找我, 无比的痛苦。她职业高中学的是英语, 毕业后发现没有学好, 又自费读了一个三年的成人大专(实际只读了两年, 因为第三年用于实习和写毕业论文), 依然学的是英语, 只不过前面加了商务两个字, 美其名曰“商务口语”, 却导致她既没有学好商务, 也没有学好口语。我拿过她的成绩单, 感到无比强烈的愤怒与忧伤。她在两年只学了大概十几门课程, 却范围极广!商务课程包括市场营销、 国际金融、 会计学和另外两个我没有记住名字的课程, 英语课程包括精读、 泛读、 英美文化、 语法、 阅读、 写作和口语!在这样的“大杂烩”课程设置下, 赵若什么都学了一点, 却什么也没有学到!她三年来所受到的专业教育没有给她任何一门能赖以谋生的技能。如果这所成人大专只开设一门课比如说会计, 或者说英语口语, 赵若在毕业的时候绝对不至于成了一个所有技能都患了“小儿麻痹”的废人。

  让我们来做一个专业和专长的具体对比:

  随便列举几个热门的专业:

  (1) 外贸英语

  (2) 商业管理

  (3) 市场营销

  (4) ……

  再来列举几个专长:

  (1) 会吹奏并且教授民族乐器。

  (2) 会用唱英语歌的方式教6到10岁的小孩子英语。

  (3) 会以5种心理测评方法设计面试流程。

  (4) 会做“陌生拜访”和“熟客跟踪”两种不同形式的市场调查, 并用EXCEL和PPT两种形式标志调查结果。

  通过以上的对比, 我们很容易看出, 招聘单位青睐的是有专长的人, 而专业则太过模糊, 叫人搞不清楚你到底能为企业干些什么。软件公司招聘程序员, 并不一定要求你一定是计算机专业毕业, 却可能要求你会使用JAVA或者PB语言; 花旗银行招聘客服专员, 什么专业都可以应聘, 只要你有语言、 电脑、 银行业务知识这三个“专长”即可; 新东方招聘英语教师, 向来英雄不问出处, 只要你拥有“英文好+会讲课”这两个专长。

  我见过无数的求职者, 有专业却没专长。他学的是计算机, 但是只会用C语言来编程, 而市场上对C语言的需求却直线下降; 她学的是商务英语, 但是对商务的理解还停留在CEO的宏观层面上(书本上学过的战略和人力资源管理在你未来十年之内根本用不上); 他学的是地理科学, 毕业以后想做市场却发现自己根本听不懂招聘单位问他的问题: “你觉得这个广告的色感怎么样?”

  每一个人, 都要靠专长在职场上获得一席之地。想做市场的人, 你是否懂得什么叫做“新媒体和微利时代”?你是否知道品牌传播的最新趋势?想做销售的人, 你能说出几种日化消费品的销售渠道?




第三节 职场新人,谨防五大误区(2)




  从现在开始, 打造你的专长!

  二、 人际关系方面: 只有朋友, 没有人脉

  据说, 人的一生75%的财富来自于人际关系。还据说, 应聘时内部推荐的成功率为50%。 也许你会质疑这些数字的可靠性, 但你不会质疑人际关系在求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这一点前文已经讲过。

  根据我的个人经验, 绝大多数职场新人都知道人脉的重要性, 但是大家在建立和使用人脉资源的过程中, 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在此, 笔者谨提醒大家以下三点:

  (1) 你的人脉是否太年轻?

  如果你的人脉多数都是同龄人, 那么, 他们能够帮到你的可能性有多大?在多数情况下, 他们可能有心无力。职场新人的最佳人脉, 首选比你大五至十岁的人, 其次是比你高一两届的师哥师姐, 最后才是同班与同伴的同龄人。

  (2) 欲先取之, 必先予之, 你对你的人脉提前做了什么感情投资, 甚至是物质投资?

  你可能怀疑自己这么做是否太功利, 但是试想一下, 你最好的朋友是否是自己做了最多感情投资的那一位?你有多少个点头之交的普通朋友能为你的就业操心?所以, Give; before you take。 在此, 也许会有读者朋友提出质疑: Tracy, 你不是在这本书里和自己的博客里反复宣扬, 自己很乐于“免费”帮助大家吗?的确如此, 我在过去三年多以来, 一直义务为我的学员朋友们出谋划策。但是,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 我是一名专门从事求职咨询的老师, 在“予”的过程中, 已经实现了“自取”, 因为我已经了解了你的人生故事, 知道了你的期待和担忧, 而这些信息, 可以帮助我把本职工作干得更出色!所以, 我谨建议那些职场新人, 即使你不愿意做势利小人, 也可以进行纯粹的朋友式的感情投资。我的一些学员朋友们, 在发电子邮件给我的时候, 常常会顺便发一些令我或捧腹大笑或陷入深思的文章, 试想一下, 我又怎么会不愿意帮助他们呢?

  (3) 你害怕求助吗?

  我有很多学员朋友们, 总是要鼓起十二分的勇气才敢请我帮忙看他(她)的简历; 还有很多学员, 当我由于分身乏术而耽搁了两周才回复他(她)邮件的时候, 会感到非常委屈和“受伤”, 甚至觉得我十分伪善。其实, 我非常理解二十岁左右年轻人的心态: 因为过分自尊, 所以害怕求助; 因为害怕拒绝, 所以更加害怕求助; 一旦求助被拒, 更多时候会觉得对方不重视你, 而很少会认为是对方有心无力。在此, 我谨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对“求助”的拙见:

  ● 求人不如求己, 自立自强, 永远是上策;

  ● 虽说“求人不如求己”, 但是, 当你自己羽翼未丰的时候, 求助很必要, 所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 敢于求助, 是一种宝贵的素质;

  ● 善于求助, 是一门必要的学问;

  ● 不要指望每次求助都会获得帮助, 会哭孩子的妈妈可能很想给他(她)奶吃, 但是可能刚好这会儿奶水不足, 所谓有心无力, 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 当求助被拒, 不要感到自尊受伤。 如果别人不帮助你, 往往并不是由于主观上不喜欢你的人, 而是客观上做不到你想让他(她)帮忙的事儿。千万不要因为求助被拒而“记恨”对方(可叹的是, 很多人都是这样的!);

  ●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如果你是一个真、 善、 美的好人, 自然会有很多人愿意帮助你, 做你的人脉。我的一个学员朋友在大学期间义务献血四次, 我自然会非常非常乐于做他的朋友: 他帮助社会, 我帮助他!

  三、 行业知识方面: 只有网络资讯, 没有切身体会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面试实况:

  面 试 官: 你怎么看审计行业?

  求职者A: 我觉得审计行业很有前途, 现在有这么多公司要上市要融资, 都需要我们审计服务。根据一个报道, 美国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就是审计业, 我想中国也会紧随其后的。(该说法来自于百度搜索)




第三节 职场新人,谨防五大误区(3)




  求职者B: 因为学的是会计, 所以我从大一就开始关注审计行业。我觉得审计行业这几年发展很快, 我有个师哥在本地所, 他说他们的业务在过去三年以来每年递增30%以上, 当然, 他们是本地三甲之一。我们老师也给我们讲了一些审计行业的现状和发展, 比方说大所会越来越大, 中小所可能会随着信用危机而逐渐消亡等等, 这也是我想进大所的主要原因。(强调自身的感觉和体会)

  如果你是面试官, 你会更青睐求职者A还是B?相信大家会更加认同求职者B的回答, 也更加相信他已经下定决心要在审计行业发展。

  大学生要了解行业和职业, 其实有很多的方法:

  (1) 去做!

  如果你毕业以后想做人力资源, 你最好在学校的某个社团里负责招聘和培训新人的工作。我的一个学员小陶, 毕业于广州一所二流的学院, 学的是和人力资源风马牛不相及的物流, 却在毕业后进了一家相当大的中法合资企业做人力资源专员, 起薪就达到了5万年薪! 她的面试中包括这段小对话:

  面试官: 你觉得怎么样才能做好人力资源工作?

  小 陶: 说实话, 我觉得做好人力资源工作绝对不简单, 就拿招聘这个环节来说吧, 我曾经在我们学校的文体部负责招聘工作人员, 面试的时候, 我要和不同专业、 不同个性的申请人交谈, 如果没有广泛的知识面, 可能连人家说的话都听不懂。我记得我面试过一个计算机系的男生, 他说他可以在网上建一个虚拟的文体社区, 讲了很多很多术语, 我基本上只能听他说, 一句话都插不上, 自己都觉得自己很不专业。所以, 我觉得做人力资源工作的前提是提高自己的素质, 只有高素质的人, 才有资格做这份天天与人打交道的工作, 呵呵, 就像您一样, 每天与这么多背景和性格完全不同的人进行交流。

  小陶的回答, 很长很 嗦, 但是却句句打动了面试官的心坎。只有亲自经历过招聘的人, 才能体会到做面试官的“不容易”!

  大学的社团, 其实给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很宝贵的平台。你可以在社团中担任你最感兴趣的职位, 想做市场的就要通过各种活动为社团宣传造势, 想做销售的一定要亲自为社团拉赞助, 想做财务的就把社团的钱全都管起来(哪怕只有三五百块)!

  (2) 去受训!

  如果想毕业后做销售, 你有没有想过在大二的时候去参加友邦保险或者中国人寿等组织的培训?

  如果想毕业后做文秘和助理, 你有没有去上一个速记培训班?

  如果想毕业后做会计, 你有没有在大学就开始上CPA的培训?

  (3) 去“假扮”职业人士!

  我的一个朋友是学化学的, 他从大一开始就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在北京举办的化学机械博览会或精密化工博览会。他西服革履地出现在博览会, 和各个展位的专业人士攀谈, 了解对方公司的最新技术和产品, 索要对方的名片。博览会结束以后, 他以一个月一封email的频率与自己结识的新朋友保持交流, 或者送个节日祝福, 或者请教个小问题, 或者询问一下对方有没有需要自己帮忙做的事情。就这样, 在大学的前三年里, 他了解了业内大大小小多家化工公司, 包括一部分刚刚进入中国或者即将进入中国市场的公司。大三的时候, 其中的一家做塑料薄膜的德国公司请他帮忙做文件翻译, 并在大四的上个学期就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邀请他做工艺工程师。仅去年一年, 他就三次去德国总部接受各种各样不同的培训!

  四、 表达能力方面: 善于和熟人沟通, 不善于和陌生人沟通

  笔者觉得很奇怪的一点是, 几乎每个应聘者都很自信地强调说自己的沟通能力很强。但是, 当你让他站起来, 面向大家(即使下面只有3个听众), 他的脸几乎立刻由白转红, 又由红转青, 舌头也开始打结!




第三节 职场新人,谨防五大误区(4)




  究其原因, 大家所指的沟通能力很强, 是指和熟人沟通。和同学同事沟通, 自然很容易, 一次不行, 就两次, 两次不行, 你就下课或下班后请他吃饭!而面试时候所需要的沟通能力, 是指和陌生人沟通, 而且只有一次沟通机会!

  所以, 如果想真正锻炼自己在面试时候能用得上的表达能力, 就要去找陌生人做陪练!如果你是大学生, 多多去和老师、 和学校的管理人员沟通; 如果你是在职人士, 大胆地去和不同部门的人熟识, 在公司聚餐的时候, 不要躲避自己不熟悉的领导, 大胆地坐上前去, 尝试着在压力下真正地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五、 应聘准备方面: 纸上谈兵, 而不实战冲锋

  每个学期, 笔者都会被各个大学邀请, 参加各种各样的模拟: 简历模拟大赛, 面试模拟大赛等等。这些大赛, 给了大学生们一些宝贵的机会, 锻炼自己的口才与应付压力的能力。 但是, 笔者坚决认为, 这种模拟只能算是second best, 是纸上谈兵的做法。

  年轻的求职者, 最好的求职准备就是实战冲锋。实战, 有两个含义:

  (1) 地点上的实战!

  不要在校园里闭目思考哪个职位有什么要求, 直接到招聘会去看, 去了解。 不要再多次参加面试模拟, 直接去推销自己, 从最小的兼职职位开始面试。 英语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广交会期间把自己“挂牌销售”!我的一个英语水平着实一般的学员朋友就是这样做的: 她给自己制作了一张“200元/天英文翻译”的广告牌, 举在手里, 半个小时就找到了一个阿拉伯雇主(对方觉得她的英文好极了)!

  (2) 工作内容上的实战!

  不要总是想着如何把简历炮制得更加漂亮, 直接去演练一下对方所需要的技能, 再去面试的时候你就会胸有成竹!笔者曾经担任过广州新东方学校听力口语部的主管,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 大概有几十位学员主动地走到我面前, 问我是否有机会让其做部门的实习生。他们几乎全部都被拒绝了, 因为即使是实习的教师助理我们也倾向于使用有教学经验的人。但是, 其中一个男孩子在两个月之后又来到了我的办公室, 告诉我他已经在他们大学旁边的一家“超级袖珍”培训学校代课两个月了, 虽然只教过十来个学生, 但是对教学工作着实有了深刻的第一手经验!这个男孩子, 接下来顺理成章地成为广州新东方听力口语部一名负责组织安排英语角的助教!

  如果你一直把自己关闭在校园里, 而不是直接冲锋到招聘单位(或者潜在的招聘单位)面前, 你就永远都得不到最生动的第一手资讯, 也得不到真刀真枪的磨炼。我的一个学员是一个民办大学的大三毕业生, 他想做服装外贸, 却发现人家一定要有行业经验。怎么办?在家里永远拿不到经验, 他立刻冲去白马服装批发市场, 然后冲去海印布匹批发商城, 把自己装扮成一个批发客(第一次不像第二次就像了), 与30家摊主谈过后他就成了小半个行家!他用一周的时间, “蒙骗”了上百家摊主, 也对服装和面料有了“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的一知半解(总比一张白纸要强)。从此, 他的简历当中出现了不少服装行业的术语, 靠这些术语, 他获得了一些面试机会。在面试的时候, 他相当自信地告诉面试官: “我没有做过一线的服装外贸, 但是我很懂服装行业, 我没事就去逛服装批发市场!我知道梭织、 针织, 我了解磨毛、 水洗……”

  所以, 别再纸上谈兵啦, 走出你的校园“舒适圈”, 到职场上去, 实战冲锋!




第四节 名企需要8个为人之“道”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