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九道本-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九道本》


章节目录 第一章 晏阳楼

    “师父,您放慢着点儿,徒儿这马劣,跟不上您那盗骊的速度啊!”

    盗骊乃是关外名马,体格健壮,千里绝群,脾气暴烈,极难驯服。据《山海经?北次三经》记载︰“马成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白犬而黑头,见人则飞,其名曰天马。”

    长衣少年紧夹马腹,上身压得很低,正猛抽坐下马。马儿吃痛,嘶鸣着猛跑,四蹄齐飞,如阵旋风从林间大路上飞驰而过,卷的路边枯叶纷飞,显然是一匹顶好的良驹。

    再顺声往前一望,更是不得了。只见一人约莫年逾不惑,座下白马毛光腿长,眨眼间便成了一个黑点儿,看不真亮了。

    少年虽是狼狈不堪,却也有过人之处,看他着了青衫,眉宇间却总有股子剽味儿,该不是什么好相与的人。那声长啸无甚意义,但气息绵长,声传五里,这份身手,放在武林中也是一把好手。

    二人打马刚过去,过不多时,又有十余人驾马穿林,疾驰而去。又有数十人,身背刀剑棍棒各式武器,看这架势,恐怕都是些个武林中人。

    这条林间大路叫做西园道,乃是是时进京的七条主道之一,这武林中人如此急急而行,京城若不是要发生什么事端?!

    “吁~”当前骑着盗骊的中年人终是到了京城脚下,随即抬头向城墙一望,只见这城墙高十丈,自那硕大的城门向两旁延伸而去,一眼望不到头。城门上扛着个箭楼,箭楼有两扇大窗,城垛上全是箭孔,用来遇敌之用。整个儿看来,活像个怒目金刚雄立此处,捍卫着墙中的芸芸众生。门上方写着两个大字:永宁。

    中年人望罢,嘴角一扬,眼睛一眯,眯的眼角的褶子遍布,就这么坐在马上,一动不动,仿佛嚼起了当年往事。

    中年人立了好一会儿,引得路过众人纷纷观看,指指点点,才堪堪将那同路少年等将过来。也怪不得那过路人多事,实是这中年人太不讲理,这一人一马就立在大道中间,城门正下方,要不是看他那马来的贵气,守门卫士早就将他缉拿入狱了。

    还未及身,就听那少年怒道:“都看什么看?!哪里凉快就上哪里呆着去,别妨碍我家师父办事儿!”

    果不其然,这少年的脾性实在是够燥的。

    “休得多事!走吧。”少年这一嗓子打断了中年人的思绪,他眉头一皱,当先纵马入城。

    “师父慢些!”少年见自己师父又要先走,催马小跑了两步,紧跟着自己师父朝城门走去。

    “慢着!京城重地,禁止驭马而行,还不速速下来了!”二人欲进城,却不想被几个兵士持戟拦住。

    中年人还未答话,少年抢着身子驾马望前一步喝道:“你们好大的胆子!可知道我师父是谁?竟敢如此无礼?”

    这几个守门士兵每天也不知道要听多少这样儿的话,当下也不生气,仔细打量了二人,见二人身上无甚值钱事物,可气势不凡,便耐着性子问道:“不知阁下是哪位大人?”

    少年道:“家师乃是明河畔宋家庄宋通达,当朝御赐四大教习之一的宋教习,你们赶紧让开了!免得到时候吃不了兜着走!”

    那士兵心中长吁一口气:得亏刚才长了个心眼儿,不然又闯下祸端。旋即道:“原来是宋教习!教习请了,非是小的不给教习面子,只是这京城中最近多事,圣上下了戒严令,甭说驭马,便是行人也要多加管束,晚上另加了宵禁,一更三点敲响暮鼓,便禁止出行;五更三点敲响晨钟后才开禁通行。在二、三、四更在街上行走的,笞打五十下;在一更夜禁后、五更开禁前不久犯夜的,笞打四十下。疾病、生育、死丧才可以通行。看教习远道而来,小的事先知会教习一声儿,免得您遭了忌讳!您看,这马您还是下来的好。”

    少年一听这话,忙看向自己师父,只见宋教习点点头,翻身一纵,便下得马来,干净麻利。少年也赶忙从马上下来。

    宋教头向那说话的士兵一拱手,道:“多谢这位小哥提醒。”

    那士兵忙道:“不敢当,不敢当,在下也是奉命行事,请教头莫要见怪。”

    宋教头微微颔首,牵马进了城,两旁军士再无阻拦。

    “师父,您说这次皇上招您过来,所为何事啊?”

    “我也不晓得,待得见了郑大人,便能知晓了。待会儿你给我收敛着点儿,当年为师带兵打仗的时候,还没你现在一半恬燥呢!不到京城不知道官儿小,你师父我在那明湖一带还算小有名气,到了京城,可算不上数了。到时你若是惹了什么娄子回来,可莫说我大义灭亲!见死不救!”

    见师父说的郑重,少年也不好违逆师父的意思,忙道:“徒儿知道了,徒儿定会安分守己。”心中却不以为然:想这京城无非便是有钱有权的人多些,我只要小心一点儿,便没什么大事儿。

    二人边说边行,此时正值秋季,想到京城之秋,第一印象就是:灿烂。如果没有数不清的银杏,想必这灿烂也无从说起了。到了十一前后,秋风一起,那大街小巷里的银杏树,就像灯一样,刷的一下,被点亮了。鲜亮的绿叶镶着黄边的,通体黄成一片的,阳光一照,通体明媚,再趁上蓝得没一点儿渣滓的天,就一直明快到人心里去了。

    “师父,咱还没到郑大人府上么?”

    “急什么?还未到期限,现下午时已过,咱们先去寻个住处,打典好了,待明日再去拜访郑大人也不迟。”宋通达瞪了徒弟一眼,又摸了摸身旁爱马:“还是你最懂事儿。”

    一旁少年听了,偷偷撇了撇嘴。又道:“那么师父,我们这是要去哪家投店?”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老店不知道还在不在,应该就在前街了吧。”

    ———————————分割线————————————

    “小六子!小六子!别看你那几本儿破书了!赶紧去前面帮忙,这都快他妈忙不过来了,还在那儿磨磨蹭蹭的!”

    〃哎,来了来了!〃。小六子的声音从柴房传出来,他摸了摸脸,意犹未尽的把手中的书揣回怀里,忙推了门朝前头去了。

    小六子刚到前厅,满目都是熙熙攘攘,络绎不绝,心中腹诽道:怎的今天这么多的人,难道是天王老子过寿,大人小孩儿都跑出来庆贺了?。

    心里虽想,这腿上可不敢慢了半分,不说那苛刻的老板一个不开心便扣掉他的酬劳,单提那柜台后面算账的老板娘白天看见他动作稍慢些了,晚上那必然就是一顿拳打脚踢,他可消受不起。

    正想间,门外一阵熙熙攘攘,小六子抬头定睛往外这么一瞧,顿时傻了眼了,这客栈前厅把酒言欢的客人也同小六子一样儿,俱是屏住了呼吸,一口大气儿都不敢喘。

    原来自打小六子给前厅帮手了一会儿起,“呼啦呼啦”进来了一大帮子人,各个儿是精神抖擞,傲气凌人。这在这偌大的京城也算不得什么,小排场罢了,可这鱼贯而入后,跟着的正主儿那真是叫人不敢逼视了。

    仔细一瞧,也容不得您瞧不仔细,只因这正主儿共有三位,三位都是天上的仙女儿一般,貌美如花,如娇似玉的大姑娘!

    这头一位鬓珠作衬,乃具双目如星复作月,脂窗粉塌能鉴人。略有妖意,未见媚态,妩然一段风姿,谈笑间,唯少世间礼态。断绝代风华无处觅,唯纤风投影落如尘。眉心天生携来的花痣,傲似冬寒的独梅。

    这第二位白衣洁净,如琼枝一树,栽种在青山绿水之间,尽得天地之精华;又似昆仑美玉,落于东南一隅,散发着淡淡华彩,不由一呆。

    第三位呢红衣罩体,修长的玉颈下,一片酥胸如凝脂白玉,半遮半掩,素腰一束,竟不盈一握,一双颀长水润匀称的秀腿裸露着,就连秀美的莲足也在无声地妖娆着,发出诱人的邀请。这女子的装束无疑是极其艳冶的,但这艳冶与她的神态相比,似乎逊色了许多。她的大眼睛含笑含俏含妖,水遮雾绕地,媚意荡漾,小巧的嘴角微微翘起,红唇微张,欲引人一亲丰泽,这是一个从骨子里散发着妖媚的女人,她似乎无时无刻都在引诱着男人,牵动着男人的神经。

    这三位好似早已习惯了众人的目光,四下稍稍一扫,客栈众人百般丑态一目了然。

    小六子苦惯了,心中也无甚大志,对这种大户人家的漂亮姑娘,更是想都没想过,无非就是看个热闹。当下醒了醒神儿,赶紧迎了过去,哈着腰刚要对着三位小姐说话儿,两旁先进来的镖师似的人就挡了过来,将小六子隔在人墙外。小六子依旧是笑脸相迎道:“啊,这几位大爷,您是打尖儿呢?还是住店呢?”

    还未等那人回话,这店门口又传来一稚气未脱的少年声音:“师父,这就是您说的晏阳楼了?看起来也不怎么样儿嘛!”

章节目录 第五章 城中事

    “请郑大人放心,下官必将此事办妥,定不负吾皇圣恩。”宋通达从尚书郑经府上出来,向晏阳楼而去,脸色越变越差:原来是这等事情,这叫我如何是好?

    宋通达苦着张脸,心中不快,想自己好歹是个总教头,家中更是殷实,,如今竟轮到自己做着苦差事。

    就在刚才,郑经把事情来龙去脉都给宋通达说了:这太后娘娘要过寿,举国欢庆,八方来朝,乃是普天同庆的大喜事。可这做寿也是机会,这不,四方郡王,八面太守,无论是军方还是政方,统统有大礼筹备,送上京城,孝敬给太后娘娘,为的是在太后心中留下个印象,这求的那就是仕途畅通,富贵永享了。

    既然是朝贡,献礼,总要走这当阳大路,若是在当今太平盛世,大路都不敢走,那不是心怀鬼胎又是什么?

    无巧不成书,这京城隶属琼州,琼州北部有一城,城名清章。清章城地处琼州,柳州交界处,是一交通要道,枢纽重镇。下辖五县、二十四镇,最近绿林间风闻太后做寿一事,有不轨之人扯起大旗,欲在这清章城一带阻截北地来京的贺礼,发些横财。

    清章太守闻讯震惊无比,恐慌不已,忙向自己一系首席,当朝户部尚书郑经求援。想自己兢兢业业几十年,恪尽职守才谋得这么一个肥差,若是在他这地界儿出了事儿,那不止日后官儿做不得,怕是命也要不得了。

    清章太守求助无可厚非,可也真是难为了咱们户部尚书郑大人了,想郑大人官场摸爬滚打,向来风生水起,但这手下却没个数得上的武行。左挑右选,终是找到了宋通达这儿,远是远了点儿,那也说不得跑上一趟,日后找个机会,给他向皇上美言几句,做个举荐,那时能得个将军当当也是好事一件。

    宋通达为难的看了看手中握着的户部令牌,可调的却是兵部的兵,这可有些难办。好在他在京还有一熟人,复姓司马,双名禄海,人称扁叶腿,也是四大教习之一,手下子弟众多,在京师当差,这才托得关系,调了六百人,随他开拔清章。

    ————————————————分割线————————————————

    京城边上有一县,名雉县,县里有一名人,面目可憎,面黑而齿黄,徒增人厌。又不喜做活,不喜读书,不喜习武,独喜赌博。他本名徐上进,家中长辈望他日后能求上进,求功名,可他自己却懒得没边儿,是以人称“三不喜”。这“三不喜”每日赌博,家产被其糟蹋一空,深受邻里厌恶,亲戚来往也无,连父母都毅然决然与其断绝了关系,回了老家。

    有一日,这三不喜正从赌坊出来,正行间,遇到一条狗,也不知是谁家养的。三不喜眼珠儿一转,想了个主意,便到县里的肉摊偷了块儿肉来,想诱这狗跟自己回家,杀了吃肉。没想到三不喜拎着肉冲狗走去,那狗见到有人持肉而来,不但不高兴,反倒后腿做前腿,直往后退。

    这一人一狗,一个心中期盼,徐徐前进,一个摇头晃脑,急急后退,直到退到了墙边,退无可退,只好大声“汪~汪~”的叫了起来。这一叫不要紧,便引来路人纷纷观看,众人得知其缘由,纷纷大笑。

    此事渐渐传开,县里乡亲引为笑谈。这“三不喜”也被指作街坊不喜,亲戚不喜,连路边的狗都不喜之意。

    三不喜每日不学无术,净干些鸡鸣狗盗之事。得了些小钱,便一头钻进赌坊,哪怕是当日没钱,也要去驻足一会儿,扎进人堆儿,吆喝几嗓子,那出得赌坊也是痛快万分,日子也就这般混迹着。

    可好景不长,去年年后,雉县闹了场瘟疫,染病者不计其数,三不喜也是其中一位。县长一时愁的头发都白了许多,一面叫人去京城请名医来援,一面向朝廷上报,想募集些灾款,安排因病死去县民的后事。朝廷得闻此事也很重视,遂委派两位御医出诊,不到月余,病势就被控制了下来。

    县民们的病是好了,流言却飞了出来。不知谁起的头,传说只因那三不喜在县中祸害村民,终于惹怒了上天,降罪于他,才把这病带到了县里,所以这三不喜是个灾星,必须要驱逐出去。一时间流言四起,说三不喜整日不讲整洁,整个屋子乌烟瘴气,这病气传了出来,这才让大家得病的有之。说这三不喜食了病鸡,得了病,传染给大家的亦有之。总而言之,这三不喜是不能在雉县呆下去了。

    三不喜虽未做过什么好事,还没少做坏事,可这心地还算善良。他见县民们如此厌恶自己,也是心中发堵,本想与众邻里解释一二,再求县长说说情,可他树立的形象早已根深蒂固,众人哪里能听得进他说的话。

    于是不得已,三不喜只好收拾行囊,背上三两件旧衣服,卷了一床铺盖,扛在肩膀出了雉县。

    他心灰意冷,漫无目间到了京城,走在路上浑浑噩噩间本想了却此生,未曾想,由于他长得奇丑,等闲人又不敢欺之,更兼膀大腰圆,竟被一富贵人家的管家看中,给人家做了一门房,看家护院。

    这让三不喜又看到了希望,他高兴的不得了,忙不迭的跟着人家走了,正好京城里无人识得他,便借此机会恢复了本名,徐上进,听起来总要比那三不喜强些。从此还真就戒了赌,踏踏实实在人家家中做起工来。

    这家主人是个大善人,常舍些米汤给城中乞丐,口碑不错。主人待他也很好,逢年过节还有赏银,无奈好景不长,一次他当值,在门口正发呆间,主人的朋友前来拜访,可见他这幅凶神恶煞的模样站在门口,不由害怕,竟是转身离去,时候修书一封送至府上,陈述其事,主人深以为然,却又不忍将其辞退,只好找了一朋友将其领走。

    那朋友家中缺个家丁,他正好补上这个缺儿。这家人在京做玉器生意,是京城第一玉器店,钱财颇丰,主人整日忙里忙外,对自己的儿子疏于管教,以至于儿子在外为非作歹,与城中一些富贵之家的顽童组成了个小帮派,自号金玉帮。平日里聚上三五人,各领了七八个家丁,到处闲逛,若是你见得哪家的闺女遭人调戏了,哪家的儿子被人痛打了,哪家的狗丢了,哪家的房子着火了,哪家晾着的衣服被人牵走了,那定是他们这伙小无赖干的。

    这天,家中小少爷又要出门“行乐”,蓦地发现了在院门口打瞌睡,新来的家丁徐上进。“嘿,这黑炭头听了,我来问你,你是何人?”

    少爷一开口,吓到了瞌睡中的徐上进,他睁眼一望,见是自家少爷,猛地惊醒,忙道:“我叫徐上进,是刚到府里来的下人,少爷有啥吩咐尽管说吧。”

    “哦?是新来的?本少爷见你长得五大三粗,不知道有多大力气啊?”

    徐上进道:“小的别的不行,这力气可是一等一的。”

    “有力就好,可会打架?”

    徐上进一愣,“打架?”心里嘀咕:少爷问我这个做什么?却也未及深思,直接道:“会的会的,小的从小就是与人打架打大的。”他却没细说,这些年他挨的揍也不在少数。

    少爷听罢高兴的很,看他的眼神都不一样了,好像是找到了新奇的玩具一般,“那你从今天起就跟着少爷我吧,每月赏钱多加十文,只要少爷高兴了,那便短不了你的。”

    徐上进这一想:跟着少爷出去,恐怕也就是充当个保镖,出出力气也就罢了。再说这京城治安如此之好,光天化日之下,哪里有人敢当街行凶,这钱来的太简单了。

    想到这儿,他点点头道:“小人愿意跟着少爷。”

    只见那少爷满意点头道:“那就走吧,跟紧了我,一会儿我们去城东耍耍。”说完当先而去,身后还跟着另外三个家丁。

    几人一路溜溜达达,没半个时辰,便过了东华门,算是到了城东。城东多市集,徐上进自从进了人家府里,还真未曾好好出来见见世面。

    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都让徐上进惊奇不已,想怪不得人们削尖了头都想往京城来,就这一会儿,徐上进见过的东西就已经超过他这二十多年所知的全部了。

    不说徐上进开了眼界,他的少爷终是在集市口遇到了他约好的“金玉帮”兄弟们。

    “霍,张鸣你怎么才来?”一个金玉帮成员,也不知是哪家的公子,锦衣玉带,相貌堂堂,只是这神情间怎么都带着些猥亵。只听他开口道,“你瞧你今日约的地方,这般脏乱,岂不是叫我等跌了份儿去!”

    徐上进的少爷,张鸣道:“我们平日都在城西玩耍,今天换换口味,你们不觉得新鲜的地方玩儿起来才刺激吗?”说罢还“嘿嘿”一笑。

    这群少爷一共四位,似是以张鸣为首,几人勾肩搭背的进了集市,身后各自家丁紧紧跟了上去。

章节目录 第二章 众生皆苦

    今日的晏阳楼物色依旧,那些漆木桌椅仍然静静的躺在那里,墙上挂着三排竹制的牌子,牌子上写着“水纹花鲢”,“磷火酱肉”等数十道菜肴,可不同的是,平常络绎不绝,人声鼎沸的大厅,现在却无甚声响,针落可闻。

    少年话音刚落,打门口进来两个人,正是宋通达师徒。

    “马厮,将马栓起来,好生照料,马料要最好的!”那少年嚷着嗓子,仿佛怕人听不见似的,待得酒楼马厮应声牵马而去,二人环顾四面,这才发现气氛不对,这一瞧不要紧,那少年的眼睛再也挪闪不开了。

    一旁小六子见了好笑,轻轻一咳,迎面道:“二位大爷请稍歇片刻,待得伺候完这几位爷,再来招呼二位。”

    那少年充耳不闻,只顾直勾勾盯着三位婀娜,周遭的一切都影响不到他。

    小六子见了少年这幅模样,只好看向身后的宋通达,见宋通达向他点了点头,便又转而问道:“怎么样几位大爷,您们可是想好了?是打尖儿还是住店呢?”

    那其中一名大汉开口道:“你们这个客栈有莫得清净点儿的地方?我们要好生休息,不要别个打扰哈!”

    小六子忙道:“有有有,小店有一西厢,从这儿出去便是,清净整洁,正适合安顿几位大爷。”

    说着回首一指,果真见大厅角落有一道门,通向酒楼西院。大汉眼睛一瞪:“那搞快三!带路!”

    小六子还未答话,宋通达的徒弟抢上一步道:“不知几位英雄打哪儿来?”那大汉好像无意搭话,只盯着小六子。

    少年说话间时不时眼神总飘向三个正主儿,似是要引起三位注意。果不其然,那红衣女子真的朝他望来。

    她上下打量了少年一眼,道:”我们是从紫沙江来嘞,小哥听没听说过喃?”

    少年一听,见红衣女子答话,心中得意,不自禁道:“自是听说过,可是那日泛紫光,夜回流,距此间万余里的紫沙江?”

    红衣女子抬起素手,以袖遮嘴,笑道:“小哥眼力好哦,不晓得是哪位大师门下咧高徒喃?”

    少年仿佛被这红衣女子的一颦一笑迷了心智,口中似是含着涎水,模糊不清道:“在下肖云飞,这位是家师,明河宋通达。”

    “哦?可是御赐教习,人称无影刀宋通达宋大侠?”那白衣女子听得肖云飞此言,本是无甚表情的俏脸也平添一丝惊奇,嗓子一开犹如天籁。

    “大侠不敢当,在下正是宋通达。”宋通达年少便在军队当差,大小数十战,军功赫赫,如今而立之年,官场上亦是混的风生水起。见得那白衣女子叫得自己名号,虽不喜几人排场,仍然客气回道。

    那白衣女子见宋通达应声,侧脸轻轻瞪了红衣女子一眼,对着宋通达道:“宋大侠可是打明河宋家庄子而来?这一路也有八千多里地了吧?”

    肖云飞张口接道:“那可不是,不过咱师徒二人有上等好马,不过四五日便也到得京城。”肖云飞说完抬头偷瞄了白衣女子一眼,“冷艳!”心中与那红衣女子做了对比,果然各有千秋,心中更喜。

    这白衣女子似是对肖云飞不敢兴趣,轻点其头,对着宋通达道:“宋大侠远来辛苦,还请自便,早些歇息吧。小女子三人一路赶来也甚是疲惫,改日再与宋大侠相叙。”说完也不在理会他人,“走吧。”

    一旁小六子听得仔细,见白衣女子要走,忙引着刚才的大汉向着西厢而去。

    肖云飞见几人无意攀谈,这可着了急,紧跟一步道:“我与家师这几日在京便住在这晏阳楼,不知几位可有闲暇,容在下做东,为几位小姐接风洗尘。”

    那红衣女子听得肖云飞说话,意欲转头答话,不想又被身旁白衣女子微微一瞪,顿时没了脾气,只听那天籁之声又响:“承蒙肖公子好意,我们姐妹心领了,不过我们姐妹上京另有要事,无暇相顾。待得过些时日,我们姐妹做东,给肖公子陪个不是。”

    肖云飞一听这声音,骨头便已一身酥了半边儿了,忙不迭的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在下就不耽误几位姑娘了,来日方长,来日方长。”

    宋通达见徒弟这幅模样,早已心中有气,又不便发作,只“哼”了一声,心中暗骂:妖女!看了看徒弟那好色的德性,一阵不舒服,声音也就不免大了些:“小二,我师徒二人远道而来,需要休息。给我们挑间上房,再打两盆热水,随便来上四个菜送到我们房里,快去!”

    宋通达话罢,另一小二接着,将其引上楼上客房。

    直到那三位女子背影完全消失在自己视线,肖云飞才慢慢醒来,左右一看,没见着师父,迷蒙间仔细一想,“坏了!自己失态了!”向小二问清了地方,这才追上楼去。

    ————————————分割线————————————

    偌大的京城,过了东华门便是集市,真个儿是热闹非凡。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车马人川流不息,好一番太平景象。

    只见一挑夫,头戴斗笠,右肩上扛着个扁担,两头儿各坠着一个藤编大筐,打东边儿集市口儿走穿了整条路,直到了西边儿集市口儿,这才回头,选了个好位置,落下扁担,斗笠一摘,脸上挂着得意的笑。挑夫掀开藤筐的盖子,清了清嗓子,吆喝起来:“瞧一瞧看一看啊,刚摘的苹果,口口甘甜,要买的赶早儿,不买没有啦!”

    像这般摊贩,在集市里比比皆是,当前走上一圈儿,也是比对价格,看看别家的成色。

    他直卖了半个上午,藤筐就要见底了,还剩下十来个的样子,这果贩十分满意:“今天收获不错,早早收了,一会儿去东头儿买条好肉,回家给我那婆娘煮些肉汤吃。”

    正美滋滋的想着自己的婆娘怎么用好话奉承自己能干,一双小手伸进了框中,两手各攥紧一个苹果,“嗖”的一声扭头儿就跑。

    “嘿!你个小王八蛋给老子站住了!敢偷老子的苹果!”边骂边追过去。

    待果贩一走,也不知打哪儿猛的冒出一群孩子,各个衣衫褴褛,衣不蔽体,乌泱泱将那两个藤筐围了个水泄不通,不多时,“呼啦”一声便散了开来,再瞧那两个可怜的藤筐,可不是藤筐么,还真就剩下藤筐了,空空如也,别说苹果了,就连个果胡儿都没有了。

    果贩听得身后孩子欢呼,猛的回头一看,孩子早已钻进人流中,不见踪影了,旋即大骂道:“真他妈晦气,碰上这么一群小乞丐!”再转回去看那前面的孩子,更是连跑到哪个方向都不知道。果贩叹了口气,转念一想,今天生意似也不错,这十几个苹果就当自己积积善德,施舍给他们了。可这心里还是不舒服,嘴上咕哝着:“这群小兔崽子,真他妈混蛋!”

    叨叨了一阵,又左右望了望,像是期盼又能看见这帮小乞丐回来那么一两个,好被他抓住,打两下出出气。

    发了一会儿呆,便盖好藤筐,扛起扁担,朝集市东头儿买肉去也。

    京城东南角,是一片破瓦房,其间更有残垣断壁,据这一带的老人说,这片废墟原来是前朝京城里的一个王爷府邸,那王爷权柄极大,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执掌生杀大权。可不知怎么惹怒了一伙贼人,那群贼人怒不可谒,纠集兵马,跟朝廷对着干了起来,这不,贼人成了叛匪。叛匪声势越闹越大,直到一次,一股叛匪直捣京城,生生打破了奉天门,冲了进来,多亏城卫军拼死阻拦,这才损失不大。那叛匪一怒之下烧了这座坐落在京城东南角的仇家府邸泄恨,烧得干干净净之后,这才挥军撤出京城。

    现如今,这里成了贫民居住的地方,三人一撮儿,五人一伙,各搭棚子,积沙土,愣是围出了大大小小数千个“家”,只不过这“家”有些简陋,顶多是让那夏日里艳艳烈日不能直晒到自己的皮肤,冬日里刺骨寒风不能狠吹到自己的身体罢了。

    这人嘛,不止是有了钱,才能快乐。这片贫民窟里传出了孩子明朗的欢笑声。

    只听其中一个孩童呜噜着嗓子含糊不清道:“黑哥,今天你这点子摸的太好了,苹果又大又甜!好吃,太好吃了!”

    “哼!黑哥我的架子活在咱们这片儿那就是一等一的!整个京城也没几个能趟过我的手。”稍大些的孩子得意道。

    话音刚落,一群孩子欢呼起来,都夸这先前孩童口中的黑哥厉害。

    这是一群孤儿,平日里偷鸡摸狗的事儿没少干,不止是城中富贵,就是这贫民窟中,那也是人见人厌。

    “好了,一人吃上一个就不许再吃了,剩下的等几个妹妹回来,分给他们吃。”黑哥发话了,其他孩子哪敢不听,嘴上应下了,将剩下的苹果放到这泥土环起来的“屋舍”角落里。也不知是不是吃了东西,身上又有了力气,不一会儿便闹做一团。

    这天气阴下来了,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