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做人做事的糊涂艺术-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小华被调去的部门正是董事长孙子的幼儿园老师所在的部门。老张隔着部门向这位仁兄传授权宜,告诉他我不过是懂英文、懂电脑的毛头小子,没有什么真才实学,不用害怕,有他撑腰没有问题。同时,老张找小华的部门经理喝酒,让小华的顶头上司对小华防备防备再防备。从部门经理瞧我的眼神,我就知道这个部门我又待不长了。内忧外患腹背受敌的小华,这才后悔没有继续脚踏实地地认真工作,却无端花费精力在公司人事上。小华更醒悟到,对手是用来学习的,特别是〃老而辣的姜〃。或许小华跟老张多共事一段时间,就会学习到他身上的优点。人事是领导的事,是小华分外的事情。现在小华因为自己所谓的才华已经像一只皮球一样被人踢来踢去的,只得决心另外去寻一份工作了。
这位年轻人的教训恰好印证了职场上一大定律: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与自己的竞争对手发生正面冲突,永远是最愚蠢的做法,不仅会招致同事的鄙视,更会使上司产生对你的负面评价。
以针尖对麦芒之势对待竞争对手,也许会出一时之气,但你们的争执在同事眼里常常会变成一场闹剧或背后议论的话题。而这时你们的形象都不会被描述得很完美。别以为与竞争对手的争辩是在显示你的伶牙利齿,尤其是为了个人利益而大动肝火,会让人觉得你原来竟是如此重视自己的得失。如果一个人和某个同事吵过架,谁也不会怀疑什么,可如果这个人和所有的同事都吵过架,那就不能不说他有问题了。
同时,发生正面冲突会使自己失去冷静和理智,从而暴露自己的缺点和弱点。事实证明,许多人都常常后悔自己的盛怒之下的所作所为。
BOOK。←虹←桥书←吧←
第36节:不过分张扬自己(1)
不过分张扬自己
在职场上,一大忌讳:过于表现,过分张扬自己。每当自己工作有成绩而受到上司表扬或者提升时,不少人往往会在上司没有宣布的情况下,就在办公室中飘飘然去四下招摇,或者故作神秘地对关系密切的同事倾诉,一旦消息传开来后,这些人肯定会招同事嫉妒、眼红心恨,从而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当然,除了在得意之时,不要张扬外,即使在失意的时候,也不能在公开场合向其他人诉说种种上司的不对,甚至还要牵连其他同事也犯了同样的错误怎么不被惩罚。要是这样的话,不但上司会厌烦你,同事们更加会对你恼怒,你以后在单位的日子肯定不好过。所以,无论在得意还是失意的时候,都不要过分张扬,否则只能给工作带来障碍。
王红是个精明能干的女子,年纪轻轻便受到老板的重用,每次开会,老板都会问问王红,对这个问题怎么看?王红的风头如此之劲,公司里资格比她老、职级比她高的员工多多少少有些看不下去。
王红观念前卫,虽然结婚几年了,但打定主意不要孩子。这本来只是件私事,但却有好事者到老板那里吹风,说王红官欲太强,为了往上爬,连孩子都不生了。这个说法一时间传遍了整个公司,王红在一夜之间变成了〃当官狂〃。此后,王红发觉,同事看她的眼神都怪怪的,和她说话也尽量〃短平快〃,一道无形的屏障隔在了她和同事之间。王红很委屈,她并不是大家所想的那么功利呀,为什么大家看她都那么不屑?
在职场中锋芒太露,又不注意平衡周围人的心态,有这样的结果并不奇怪。王红并非是目中无人,只是做人做事一味高调,不善于适时隐藏自己的锋芒。
被同事孤立的滋味不好受,被孤立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门。但每个感到孤立的人都可以想一想,为什么被孤立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呢?除了遇上一些天生善妒的小人,大部分时候,自身的一些缺点都是导致被孤立的主要因素。在单位里,飞扬跋扈的人、搬弄是非的人、打小报告的人、爱出风头的人,往往都是被孤立的对象。假如你被孤立了,赶快检查一下,看自己是不是这类人?
古人云:大丈夫能屈能伸,一个人要懂得退让的道理。就像打拳时,退回一步,不是胆怯,而是为了下次出拳时更有力。攀登人生的高峰就像跳高,如果没有一刹那间的下蹲积聚力量,怎么能纵身上跃呢?做事不能由着自己性子来,不能仅凭自己主观意志行事。此路走不通时要换一个方向,不能一条道走到黑。更不能不撞南墙不回头,也不能不见棺材不落泪。一旦闹到事情不可收拾的地步,就没有后悔药可吃了。
※虹※桥书※吧※BOOK。※
第37节:不过分张扬自己(2)
人生如棋,有时不妨先理智地后退一步,结果却能化险为夷,出奇制胜。人生如航船,聪明机智的舵手,遇弯就弯,遇直快行。遇弯不转舵就会触礁。做人应当有弹性,选择了弹性,就意味着选择了快乐。芦苇能屈能伸,所以能在狂风暴雨中生存下来;榆树想始终挺直腰杆,结果被狂风吹折。当然,遇弯停滞不前,也达不到航行的目的地。
有一位留学美国的计算机博士,毕业后在美国找工作,结果接连碰壁,许多家公司都将这位博士拒之门外。这样高的学历,这样吃香的专业,为什么找不到一份工作呢?
万般无奈之下,这位博士决定换一种方法试试。他收起了所有的学位证明,以一种最低身份再去求职。不久他就被一家电脑公司录用,做了一名基层的程序录入员。这是一份稍有学历的人就都不愿去干的工作,而这位博士却干得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没过多久,上司就发现了他的出众才华:他居然能看出程序中的错误,这绝非一般录入人员所能比的。这时他亮出了自己的学士证书,老板于是给他调换了一个与本科毕业生对口的工作。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发现他在新的岗位上游刃有余,还能提出不少有价值的建议,这比一般大学生高明,这时他才亮出自己的硕士身份,老板又提升了他。
有了前两次的经验,老板也比较注意观察他,发现他还是比硕士有水平,其专业知识的广度与深度都非常人可比,就再次找他谈话。这时他才拿出博士学位证明,并叙述了自己这样做的原因。此时老板才恍然大悟,于是就毫不犹豫地重用了他,因为对他的学识、能力及敬业精神早已全面了解了。
这个博士是聪明的,碰了几次钉子后,他放下身份与架子,甚至让别人看低自己,然后在实际工作中一次次地展现自己的才华,让别人一次一次地对自己刮目相看,他的形象就逐渐高大起来。许多年青人初入社会时,往往把自己的一堆头衔、底牌先全部亮出来,夸耀自己,结果或者让别人反感,难以与人合作,或者招来很高的期望值而让人失望,稍有失误便不好翻身。
这位博士的思维方式也是与众不同的,他在直线行不通时,选择了曲线,迂回达到了自己的目标。直立行走的人类,往往喜欢用直立、直线式的思考方法,譬如要立大功、成大业、头脑聪明、处事灵活、样样精通、事事明白等。这些目标,好像是悬在高高竹竿顶端的旗帜,惹得人拼命往上爬,永远无法触及最高点。
其实,人类忘记了直立并不是人的唯一姿势。人还可以坐着、躺着、歪着、横着、靠着、倚着、撑着、向前弯、向后弯。偶尔,当然也可以倒立一下。
姿势有多少种,思考的方法也有多少种。直线式思维只是其中的一种,除此之外,还有曲线、S形、L形、圆形、方形、螺旋状、破碎状、点状、星状等等。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数学上的真理,只适用于数学,不一定适用于人生。生活中直线并不多,曲线倒不少。曲曲折折,弯弯转转,使只会直线式思维的脑袋撞得鼻青脸肿。
曲线本来不易看分明,要想一一列出,更是天方夜谭。唯一的办法,是向猿猴学习,装一条柔软弯曲的尾巴,打两个圈,挂在树梢上,把脑袋朝下,好好端详这所谓的人类。倒着看,也许更清楚些。因为站着看不见的秘密,倒着会看得很清楚。正着、倒着、反着、绕着,能够从各种角度看世界的,才算是悟道并得道。
▲BOOK。▲虫工▲木桥▲书吧▲
第38节:摈弃怀才不遇的想法(1)
摈弃怀才不遇的想法
现实生活中,确有这样一种人,总是生活在哀声叹气和怨气尤人的牢骚之中。他们的眼睛、耳朵好像长得不合时宜,总是看这也不顺眼,听那也不对劲;要么对什么都看不惯,要么对周围的一切横挑鼻子竖挑眼;经常牢骚满腹,忿忿不平,抱怨命运,痛恨别人;不是大骂世事不公,就是哀叹老天无眼。要么骂自己没有一个好老子,再不就骂自己无能,在领导面前不会使乖弄巧,而很少从自己的心态、素质、工作能力等方面查查自己的原因。
有一则《井蛙归井》的寓言说:井里的青蛙向往大海,请大鳖带它去看海,大鳖欣然同意。青蛙见到一望无际的大海,惊叹不已,急不可待地扑进大海之中,却被一个巨浪打回海滩,摔得晕头转向。大鳖见状,就让青蛙趴在自己的背上,背着它游。青蛙逐渐适应了海水,能自己游一会儿了。过了一阵子,青蛙有些渴了,但它喝不了又苦又咸的海水;他又有些饿了,却怎么也找不到一只可以吃的虫子。青蛙对大鳖说:〃大海的确很好,但以我的身体条件,不能适应海里的生活。看来,我还是要回到我的井里,那儿才是我的乐土。〃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要正视自己,不要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事情;给自己以准确定位,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记住,井底之蛙有井底之蛙的生存空间,河边之蛙有河边蛙的生存环境,田间之蛙有田间蛙的生存条件。忽视自己的生存价值而盲目追求,是可怕的。一个公司员工尤为如此,给自己准确定位至关重要。
下边这则寓言中的草与青蛙正相反,形成鲜明的反差。有一棵草气急败坏地质问锄地的农夫:〃瞧瞧你都干了些什么!你了解我的价值吗?我给人类带来了清新的空气,给大地带来了生命的绿意,我保护着堤坝不被雨水冲刷,我让世界充满了生机……在千里沙漠,在茫茫戈壁,人们会因为有我的踪迹而欢呼雀跃,而现在,你竟然愚蠢的要除去我!〃但农夫听不懂草的语言,他挥汗如雨,一边疲惫地挥舞着锄头,一边嘟嘟嚷嚷地抱怨着:〃这些草,什么地方不好长,偏偏长在我的麦田里!〃
找到自己的位置固然重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则更重要。正像〃草〃所说的,如果它长在高山、堤坝保护水土流失,或许被人称赞;如果它长在城市花园美化环境,自然得到人们的关照。然而,它却长在了农夫的麦田里,其命运必然是被除掉。
草之所以抱不平,只不过是自己与自己过不去罢了,没有谁会把它看得那么重要。正如印度哲学大师奥修说的:〃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要去看,不要比较。〃因此,如果你是一棵草你就不要长在别人的麦田里,如果你是井底之蛙就要像青蛙一样回到你的井底。
每个人的性格、爱好、风格、专长都不一样,这些都是自己的〃传家之宝〃。如果知道自己的特质,并予以充分发挥,就会跟别人不一样。反之,如果将自己变成了〃批量生产中的一个〃,就会像一般的商品,即便做工再精细,充其量也只能将价格提高十元八元的,但永远不可能变成传家之宝。因此,每个人都应设法找出自己的优点,并且把它充分发挥出来。
能够忍受不公平的待遇,并且以平常的心态对待,这是人生的一个境界,也是我们努力追求的方向。坦然面对生活,用微笑来迎接一切困难。如果一旦遇到波折、困难或不顺心的事,就抱怨他人,感叹自己〃怀才不遇〃,悔恨〃明珠暗投〃,对生活失去兴趣,对美好的东西失去追求。这种心理不仅会磨损人的志气,而且是一个人生活幸福的致命伤。社会上、公司里确实有许多不公平的现象,或者说世上就没有绝对的公平,对此,如果总是无休止地抱怨怀才不遇,自怨自艾,恐怕原本短期的时运不济,也会变成长期的命运多舛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加倍努力,忍辱负重,靠自己的实力证明自己,一旦你的实力足够强大了,别人即使想挡你恐怕也挡不住。
虹←桥←书←吧←BOOK。←
第39节:摈弃怀才不遇的想法(2)
杨晶从一所名牌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进了一家公司,与她同时进来的同事要么学历没她高,要么学的专业没她好,为此她很有优越感。当领导分配她做最基础的工作时,她立即觉得自己被大材小用了。一次,在结算时,她把一笔投资存款的利息重复计算了两次,虽然最终没有给公司造成实际损失,但整个公司的财务计划却被打乱了。事后,她却觉得就像做错了一道数学题,改正过来,下次注意就是了。她的这种态度反而让主管很不放心,以后再有什么重要的活,总找借口把她〃晾〃在一边,不再让她参与了。没过多久,这位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就与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拜拜了。应当说,杨晶不是败给了别人,而是败给了自己。
当然,究竟是因牢骚满腹而不得升迁,还是因不得升迁而牢骚满腹,就像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问题一样,谁也说不清,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二者绝对是相互影响、交叉感染的。一个人只有排解掉一切挥之不去的阴影,走出怨叹的怪圈,才能走向自己的成功。哀叹命运不公,怨叹自己的生命不好,实际上是在摇首叹息之际,将自己的命运交给了别人,这样的人生其实是自己害了自己。虽然有许多外力我们无法把握,但我们最起码能把握住自己。我们完全可以让自己的〃不幸值〃降到最小而让自己的〃幸运值〃达到最大……只要我们学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让自己为自己负责。
人在生命的旅途中,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产生各种各样的不平衡心理,本是正常现象,大可不必整天为此牢骚满腹。有道是:人生不如意事十八九。这是主观因素和客观条件的不谐调不一致造成的。这其中可能有领导、同事的原因,更多的可能还是自己的不是。
※虹※桥※书※吧※。
第40节:不可恃才傲物(1)
不可恃才傲物
才华当然有助于一个人成就事业、创造辉煌,可是如果你不能完全控制它,它有时会变成你职业生涯的拖累,能毁掉一个人的事业。职场中很多聪明能干的才子佳人,一朝得意,最终失败,致命原因通常是性格过于张扬霸道,恃才傲物,亲和力太小,磨擦力太大。所以成功对他们来说永不可企及。
常言道〃聪明反被聪明误〃,指的就是这类人。他们往往凭借自己的强势突显于整个群体,从而破坏了整体的和谐,造成〃鹤立鸡群〃的尴尬局面。如此这般,受到孤立是在所难免的,更糟糕的是,甚至还会招致杀身之祸。杨修天资聪颖,才学过人,深得曹操器重。他官拜相府主簿,替曹操捉刀代笔,掌管相府往来文印。他以体察曹操心计为荣,最终被曹操一声令下,落得个身首异处的悲惨结局。其实,杨修惨就惨在他的才学过人,深谙曹操心理了。在同僚面前夸耀的同时,却不知天下强主必多疑,终遭杀身之祸。可谓聪明反被聪明误!
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流出于岸,水必湍之。又说:枪打出头鸟。这说明一个人如果太突出太优秀,让多数人显得平庸,本身就已很容易遭人暗算了。即使你不想得罪人,也会有人出于嫉妒而暗放冷箭的。如果再不谨言慎行,而是露才扬己,张扬行事,你不倒霉谁倒霉。因此如果你在某些场合不收敛你的〃才华〃,太擅辞令,滔滔雄辩,你往往会面临被耻笑的危险。
因此,对于那些有才能的人来说要想避免职场遭受挫折的命运,放下身段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一个喜欢摆架子的人只会使自己就业之路越走越窄,因为你讲究〃架子〃,计较〃得失〃,就人为地给自己画了一个圆,限制了自己的手脚,而别人用起你来也会瞻前顾后、顾虑重重,最后别人会将目光投向他处。
可是有些人就是不明白这一点,适应不了工作环境的时候,他们不是从自身找原因,而是牢骚满腹,一会儿埋怨领导平庸,一会儿指责环境太差,动辄就把自己的工作失误归咎于〃无能〃的同事没法给予自己应有的配合,总之是不打击完所有的人不罢休,最后领导认为你不过是绣花枕头一个,既没有多少真才实学,更缺乏良好的团队意识;同事们觉得你就像害了狂犬症一般,到处乱咬,害人非浅,于是大家就像躲避瘟疫似的躲着你,试想一下,这样一来,你的发展空间还有多大?发展机会还有多少?
懂得证明自己的价值固然勇气可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气度固然很潇洒,但是踏踏实实做工作的精神更重要。每一位员工都必须清楚自己的实力,知道自己的特长,找准自己的定位。不要自以为是,认为自己样样全能。在任何部门工作都必须融入到单位的团队里去。要学会从底层做起,从普通工作做起,从小事做起,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和突破自己,凡事都不能操之过急,应该一步一个脚印,累积雄厚的实力。
做什么事情都不要锋芒毕露,适当表现一下,偶尔露一下锋芒,可以给上司、同事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但是一定要把握好度,为人处事不可做得太绝。不要急于提意见,千万别越位。让上司、同事消除戒心,要懂得先保护自己,收敛锐气等待时机,切忌以自我为中心。
应当说,自我表现是人类的一种天性。的确,人类喜欢表现自己就像孔雀喜欢炫耀美丽羽毛一样正常。但是,刻意的自我表现会使热忱变得虚伪,自然变得做作,最终的效果还不如不表现。因此,人们总是把那种过于自我表现的人讥讽为〃老孔雀〃。
真正的展示教养与才华的自我表现绝对无可厚非,只知刻意地自我表现是最愚蠢的。卡耐基曾指出,如果我们只是要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使别人对我们感兴趣的话,我们将永远不会有许多真实而诚挚的朋友。
在公司里,要想出人头地,的确需要适当表现自己的能力,让同事和上司看到你的卓越之处。但许多心高气傲的职员往往陷入这样的误区,那就是把表现自己的时机错误地放在了与自己同处一个地位的同事面前,不知什么是收敛,结果往往在职场竞争中输得莫名其妙。本来同事之间就处在一种隐性的竞争关系之下,如果一味地刻意表现,不仅得不到同事的好感,反而会引起大家的排斥和敌意。
其实,表现自己并没错。在现代社会,充分发挥自己潜能,表现出自己的才能和优势,是适应挑战的必然选择。但是,表现自己要分场合、分方式。尽量不要让你的表现看上去矫揉造作,好像是做样子给别人看似的。特别是在众多同事面前,只有你一个人表现得特殊、积极,往往会被人认为是故意推销自己,常常会得不偿失。
在需要关心的时候关心同事;在工作上该出力的时候,全力以赴,才是聪明的表现。而不失时机甚至抓住一切机会刻意表现出自己〃关心别人〃、〃是领导的好下属〃、〃雄心勃勃〃的人,则会让人觉得虚假而不愿与之接近。
在工作中,往往有许多人掌握不好热忱和刻意表现之间的界限。不少人总把一腔热忱的行为演绎得看上去是故意装出来的。也就是说,这些人学会的是表现自己,而不是真正的热忱。真正的热忱绝不会让同事以为你是在刻意表现自己,也不会让同事反感。
BOOK。▲虹桥▲书吧▲
第41节:不可恃才傲物(2)
不恰当表现的另一个误区就是经常在同事面前显示自己的优越性。日常工作中不难发现这样的同事:其人虽然思路敏捷,口若悬河,但一说话就令人感到狂妄,因此别人很难接受他的任何观点和建议。这种人多数都是因为太爱表现自己,总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很有能力,处处想显示自己的优越感,从而能获得他人的敬佩和认可,结果却是失掉了在同事中的威信。
法国哲学家罗西法古有句名言:〃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吧;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因此,聪明的员工总是对自己的成就轻描淡写。
另一方面,还要切记:留点儿机会给别人。
扬扬相貌出众,活泼大方,然而不解的是在单位里她的人缘却不很好,原来她〃太爱表现自我〃了。老板来了解情况时,她总是抢着发言,次次都成了她和老板的单独对话,剥夺了其他同事交流的机会。大伙在一起聊天时,只能听她一个人说,或者只能谈她所感兴趣的话题,否则她就不感兴趣,不耐烦或干脆走人。老板在场或有能露脸的任务时,她就非常张扬地表现自己,而老板不在场或有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时,她就敷衍了事,能躲就躲。
实际上分析起来,别人未必是反感扬扬的〃爱表现〃,每个人从内心深处来说都是〃爱表现〃的。别人反感的是,她只顾自己表现,而且把别人表现的机会都抢走了,过分自私。现实的逻辑是,如果你总以自己为〃主角〃,把他人当〃观众〃,则这台戏是唱不久的。别人会拆你的台,冷你的场,让你孤零零地唱〃独角戏〃。试想,你连一个观众都没有了,还能表现给谁看呢?
虹←桥书←吧←BOOK。←
第42节:不可居功自傲(1)
不可居功自傲
小孟是一个业务员,他的销售技能和业务关系都非常好,因此他的业绩在全公司里是最好的。取得成绩以后,他就开始对别人指手画脚了,尤其是对那些客户服务人员。
本来这些客户服务人员非常支持小孟的工作,只要是他的客户打来的电话,客服就会马上进行售后服务的。但是由于小孟动辄说〃是我给你们的饭碗,没有我你们都要饿死〃,要不然就是说这些客服人员服务不好,他的客户向他投诉等。客服人员对他说的话置之不理,但是却通过行动来与他对抗。
后来,凡是小孟的客户打来的电话,客户服务人员都一拖再拖。最后,这些客户打电话给小孟,并把怒火发到他的身上。由于后继服务不到位,小孟的续单率非常低,原来的客户也都让其他业务员抢走了。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一个员工的成功肯定有他自己的因素,但绝对不能脱离开企业团队的配合。如果没有强大的团队作为支撑,再有能力的业务员也不可能把销售工作做好。
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认为这个事情没有了自己就一定不会成功,那么你就会有一种骄矜之气。在团队角色问题中,团队中一定有一件事情是你最擅长的。也许在这件事情的操作过程中,你是主要力量,但并不代表没有了你就不行。
赵本山的小品中有一句话:〃地球就得围着你转,你是太阳呀?〃你必须清楚,这个世界上少了谁都一样。伟人都会成为历史,更何况我们呢?
一个想真正有所作为的人,就不要把功名利禄看得太重,而应抱着淡然一笑的态度。曾国藩在他率领的〃曾家军〃攻破南京,平定了太平天国,立下赫赫战功之际,马上给他的弟弟曾国荃寄去一封信,信中附了一首诗:〃左列钟铭右读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诗中告诫他的弟弟,千万不能因此而骄傲自大,越有功劳越得低头做人。
诗中屠羊说的典故,出自庄子的《让王篇》。屠羊说是楚国的一个屠夫,曾跟着遇难的楚昭王逃亡。在流浪途中,昭王的衣食住行,都是他帮忙解决的。后来楚昭王复国,昭王派大臣去问屠羊说希望做什么官。屠羊说答复道:楚王失去了他的故国,我也跟着失去了卖羊肉的摊位,现在楚王恢复了国土,我也恢复了我的羊肉摊,生意依旧红火,还要什么赏赐呢?
昭王过意不去,再下命令,一定要屠羊说领赏。于是屠羊说更进一步说,这次楚国失败,不是我的过错,所以我没有请罪杀了我。现在复国了,也不是我的功劳,所以也不能领赏。我文武知识和本领都不行,只是因为逃难时偶然跟国王在一起,如果国王因为这件事要召见我,是一件违背政体的事,我不愿意天下人来讥笑楚国没有法制。
楚昭王听了这番理论,更觉得这个羊肉摊老板非等闲之辈,于是派了一个更大的官去请屠羊说来,并表示要任命他为三公。可他仍不吃那一套,死活不肯来,并说:我很清楚,官做到三公已是到顶了,比我整天守着羊肉摊不知要高贵多少倍。那优厚的俸禄,比我靠杀几头羊赚点小钱,要丰厚多少倍。这是君王对我这无功之人的厚爱。我怎么可以因为自己贪图高官厚禄,使我的君主得一个滥行奖赏的恶名呢?因此,我绝对不能接受三公职位,我还是摆我的羊肉摊更心安理得。
谁不想拥有豪宅美服,拥有万贯家财?谁不想功成名就,受人尊敬与赞扬?但面对突然从天而降的荣华富贵,屠羊说没有忘乎所以,没有得意忘形,而是保持了一种难得的平常心,不仅体现了〃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的老庄精神,而且也是某种程度的自我保护。因为突然降临的好运,固然让人欣喜激动,但也可能潜伏着祸害,所谓乐极生悲,福盛转祸,让人难以心头踏实,所以中国历来有〃惜福〃之说。
曾国藩引用这个典故,是对他的弟弟的警告。他语重心长地教诲他的弟弟,要看淡人世间的名利,知悉〃随处有乘除〃。这就像《红楼梦》中的荣国府在元妃省亲时,是何等排场显赫,大观园里的锦绣繁华,无所不用其极。其烈火烹油之势赫然冲天,可是不久就应了元妃的话,有权有势不可使尽,金山银山也有挥霍净尽的一天。他们不懂谦和韬晦,骄伐太过,结果举府被查抄,家道一落千丈。而〃万事浮云过太虚〃,就是说荣誉也好,毁谤也好,都不过是蓝天上的一片浮云,一忽儿就要被风吹散,成为过去的。澄湛的蓝天,依然是澄清碧蓝的。他深知,当时的环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