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网游之我是孙悟空-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富,除大量关于佛教圣迹和神话传说的记载外,还有许多关于各地政治、历史、地理、物产、民族、风尚的资料。当时唐太宗怀着开拓疆域的大志,急切需要了解西域及其以远各地的上述情况,所以初与玄奘见面,便郑重地嘱他将亲睹亲闻,修成一传,以示未闻。玄奘见太宗如此重视,不敢怠慢,特选自己最所倚重的辩机作撰写此书的助手,将自己游历时记下的资料,交给辩机排比整理,成此巨著。此书问世后,影响极大,致使一些同类著作相形见绌。如隋代吏部侍郎裴矩所撰《西域图记》、唐初出使西域的王玄策所撰《中天竺国行记》,唐高宗时史官奉诏撰成的《西域图志》,今皆不传,唯独《大唐西域记》流传下来,备受中外学者的珍重。这固然由其书内容丰富所决定,也与它的文采优美有关。
辩机仪表堂堂,才华横溢,使他深受师傅的赏识,同侪的爱戴,却也因此而招惹了是非,以致杀身之祸。事情的起因,在于他不幸遇见风流放荡的高阳公主,被迫与她发生了暧昧关系。
据他在《大唐西域记》卷末的《记赞》中自述,他少怀高蹈之节,15岁时剃发出家,隶名坐落在长安城西南隅永阳坊的大总持寺,为著名法师道岳的弟子。后来道岳法师被任为普光寺寺主,辩机则改住位于长安城西北金城坊的会昌寺。十余年中潜心钻研佛学理论,至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法师回国在长安弘福寺首开译场之时,便以谙解大小乘经论、为时辈所推的资格,被选入玄奘译场,成为九名缀文大德之一。是时辩机的年龄约当26岁。
与辩机同时入选为缀文大德的另外8人是西京普光寺沙门栖玄、弘福寺沙门明濬、终南山丰德寺沙门道宣,简州(治所在今四川简阳县西北)福聚寺沙门靖迈,蒲州(治所在今山西永济县西)普救寺沙门行友,栖岩寺沙门道卓,豳州(治所在今甘肃宁县)昭仁寺沙门慧立,洛州(治所在今河南洛阳)天宫寺沙门玄则。9人皆为一时上选,而辩机、道宣、靖迈、慧立4人名声特著,因为他们除了参与译经之外,都另有史传著作行世。例如辩机编撰了《大唐西域记》,道宣著有《大唐内典录》、《续高僧传》,靖迈著有《古今译经图记》,慧立则有《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不但功在释氏,且为一般士人所喜读而乐道。
4人中辩机最年轻,风韵高朗,文采斐然,尤为俊异。他在玄奘译场中担任缀文译出的经典计有《显扬圣教论颂》1卷,《六门陀罗尼经》1卷,《佛地经》1卷,《天请问经》1卷;又参加译出《瑜伽师地论》要典,在100卷经文中由他受旨证文者30卷,足见他才能兼人,深受玄奘器重。
“唐僧”在大唐时代当然不会叫做“唐僧”。这一称号对于当时的外国人来说,不过是“大唐僧人”的统称。而非后代《西游记》中的专指三藏法师一人。唐僧俗家姓陈,法号玄奘。并非像《西游记》中所说他的父亲在上任途中被人害死,母亲将他放在容器中任其顺流而下飘到了寺院从此出家。他的外祖父更不是大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殷开山,而是穷苦人家出身。事实上唐僧有两个哥哥,他的二哥也是出家人,法号长捷。因为家境贫困,玄奘自小便跟二哥住在寺院,学习佛经。后来也成为佛家弟子。玄奘游学各地,遍访名师,很早便名声大振。因为当时小乘佛教流行,而大乘佛教由于经典较少,许多要义解释不通。因而玄奘有心到印度学习,研究大乘佛教。于贞观二年到达印度,在印度遍访名师,四下辩经,无人能敌。十几年后才回到大唐。
不是开坛讲经的日子,想找“辩机和尚”还真不容易。伊冰水四下转了一圈,拿着大扫把扫地的凡僧见了不少,唯独没有见到样貌“不俗”的神僧。
左转右转,见到大殿左面有一处单独地院落。院门虚掩,里面无声无息,不知是什么地方。杨悦好奇心起,推门进去,正要往里走,突听有人说道:“施主,请留步。”伊冰水看时,见是一个面相十分英俊的和尚,气质高雅,神情俊秀。心中不由赞道:“好一个超凡脱俗的俊和尚。”只觉得这和尚“骨格清奇”,生来便应是做和尚的料。真正是此“人”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见”,如古龙笔下的无花和尚一般俊雅脱俗。心道:难道他便是传说中的“唐僧”,难怪一路上被众妖喜爱**。
伊冰水双手合什道:“有路便为人走,有门即为人入,路过此门,岂能不入,大师莫怪。”
妙和尚上下打量杨悦,见伊冰水所谈暗含无限禅机,似是而非,似理非理,私自闯入院中,还无理狡辩,双手合什道:“贫僧即未问责,施主已先解释,可见施主先自心虚。”
伊冰水见他正说中心事,不好意思,嘻嘻一笑,强自辩道:“妙和尚妄揣人意。”
和尚随即答道:“佳公子乱度佛心。”
伊冰水见他才思敏捷,暗暗称奇。又见他服饰考研,虽是一般僧袍,却有无数暗色花纹,布料乃是当时十分珍贵的白折布,也就是现在的棉布,只是那个时候棉布是从西域进口的东西,物以稀为贵,在中国市场上比丝织品要贵,只有宫廷贵族才用得起。一个和尚能如此富有,真个令人出奇,当下取笑道:“色即是空,和尚空着色相。”
和尚微微一笑,道:“空即是色,贫僧色即相空。”俩人一个讥讽和尚做了和尚却俗心不灭穿着华丽。一个回答说华丽的服装也是空,华丽与不华丽同样都是空。
伊冰水听了哈哈一笑,赞道:“好一个能言善辩的和尚。”和尚也笑道:“公子也非凡人。”
伊冰水正要问和尚法号。却见从院外又走来一人,乃是个俊美的俏书生。但此书生太过俊美,几乎到了妩媚妖冶的地步。俏书生似是与和尚十分相熟,一双妙目含情,似嗔非嗔,如梦如幻。仔细一看原来是个绝色的佳人。伊冰水突然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一般,只是一时想不起来。微微一笑道:“俏佳人吹皱佛心。”打趣和尚会被刚进来的俏佳人吹动凡心。
和尚见说面上一红,不敢看伊冰水。低头念一声“阿弥陀佛”,说道:“公子说笑了。”心中却暗暗惊心:难道他看出了自己与她的关系?
伊冰水见和尚面色有异,心中一动,心想:和尚难道真与这女扮男装的俏佳人有关系?若果真如此,此人莫非便是有名的“辩机”和尚?而这俏佳人便是高阳公主?
高阳公主与和尚辩机的私情,被后代小说以及电视演义地轰轰烈烈。有的甚至将高阳公主写成反封建追求自由恋爱的先锋。不过辩机反而因为与高阳公主的这段恋情,千古之后名声不衰,要比与他一同选为“唐僧”助手的其他和尚要出名得多,虽然这种名声并不好听。此地即是弘福寺,弘福寺里遇到“辩机”有十分之**的可能。有这样文才与样貌的和尚,中怕除了辩机当没有几个。
伊冰水想到此,微微一笑道:“和尚莫非乃是辩机?”伊冰水猜的一点不错,这个妙和尚不是别人正是辩机。辩机见她知道自己法号,也很奇怪,微微一怔,点头道:“公子认的贫僧?”伊冰水笑笑不语。更无异议,那女扮男装的美人当然便是高阳公主。
277救你一命
伊冰水记得这高阳公主是唐太宗的第十七女,年龄与辩机相仿,特受太宗钟爱,因此骄恣无忌。。她下嫁给名相房玄龄的少子房遗爱。房遗爱也因高阳公主得宠之故,特受太宗的优礼,远过于其他的女婿。
有一次,高阳公主与房遗爱带着大批随从,到郊外打猎取乐。其时辩机所住的寺院恰巧就在猎场附近。高阳公主驰猎之暇,进寺游览歇息,得见辩机,一下子就迷上了他的风采。交谈中又见这位伟岸倜傥的年青僧人吐辞高雅,见识广博,更增爱慕情愫。于是立即分付将自己的华贵卧具搬至寺中铺设,并具盛馔邀辩机对酌。另外派两位女子服侍房遗爱到别处歇宿。迫于公主的淫威,房遗爱敢怒而不敢言,辩机一时糊涂,也曲与公主周旋。当晚,辩机便与公主同房共枕。从此之后,一发难收,两人时相过从。公主私下赠给辩机的服玩、珍宝、财帛,价值巨亿。
但高阳公主的**,并非得一辩机就可满足。此后她又先后与僧人智勗、惠弘,道士李晃、高医私通。在物质上和权势上,她也是欲壑难填。房玄龄一死,她就怂恿房遗爱与哥哥房遗直分家折产,自立门户,反过来向太宗诬告房遗直不守礼法。太宗调查出事实真相,严厉地责备了高阳公主,从此对她的宠爱稍弛。高阳公主不反省自己的过错,反而心生怨望,并进一步恣行不法,由是引起了执法官员的注意。御史官发现了高阳公主与辩机的暧昧关系,借口劾盗,搜查了辩机的住所,搜出了公主赠给辩机的金宝神枕。在严刑面前,辩机供出了与高阳公主私通及接受公主馈赠的实情。太宗十分震怒,下令腰斩辩机,同时杀戮奴婢十余人。时在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七月房玄龄已卒之后,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唐太宗驾崩之前,辩机约莫30岁。但是这个游戏似乎把年代搞错了,不过,不知道那个天照大神要自己干什么,不管了,既然来了,那就听天由命吧。
高阳公主却并不知道已被伊冰水瞧破,也不明白二人在说些什么。见伊冰水是个英俊非凡的年轻公子,便向他莞尔一笑。伊冰水只觉得朵朵花开、百媚顿生,心道:我不是男子,如若是个男子,就这一笑,恐怕当真会被勾了魂去。难怪“辩机”当了和尚,仍然为情所迷。
辩机被伊冰水连连道破玄机,心中惴惴,又见高阳向伊冰水媚笑,心中微微有些醋意。一时不知所措。
伊冰水笑道:“和尚,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高阳公主见伊冰水说话直截了当,十分有趣,不待辩机说话,妙目在杨悦脸上打了一转,娇笑道:“自然乐而忘返。”回头学着伊冰水的口气,对辩机说道,“和尚,还不拿茶水来?”
辩机略一迟疑,说个“请”字,从室中取出茶具,引二人到院中林荫花漫地亭中坐定。佛音缭绕、鸟语花香、清泉香茗,果然是种优雅脱俗的享受。
辩机将一火炉放于身侧,自井中取水,待煮水开来泡茶。对于伊冰水来说泡茶不算稀奇,但对于当时人来说可以说十分“前卫”。古人吃茶一般是煮着来吃。而且古人茶叶与现在不同,分散茶与团茶。散茶与现代的茶相似。而团茶则是经过“采、蒸、捣,拍、焙、穿、藏”等七道手续制成。团茶较贵,一般百民之家只用散茶。上好的团茶十分昂贵,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享用得起。
辩机用的龙凤茶团唤作“白乳”。制造精微,如玉在璞,龙纹精妙,是上好的龙茶,产自福建,乃是御用的恭品。辩机如何能有此茶,自然是拜高阳公主所赐。伊冰水细观茶团先已叫一个“妙”字。高阳公主十分得意,笑道:“这茶妙,和尚的斟法更妙。”
未泡茶先洗怀,伊冰水看辩机斟茶的手法,便知是道中高人。心想:这和尚当真有些门道,连斟茶手腕也如此潇洒淡定,处处透出儒雅俊秀之美,与现代茶馆里的美娇娘的茶道相比,却有另一番风流。当下笑而不答,仔细观赏。
伊冰水学过茶道,知道泡茶技术包括三个要素:茶叶用量、泡茶水温和冲泡时间。
泡茶时每次茶叶用多少,并无统一的标准,而是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以及消费者的饮用习惯而定。茶叶种类繁多,茶类不同,用量各异。如冲泡一般红、绿茶,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饮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用茶量最多的是乌龙茶,每次投入量为茶壶的1/2…2/3。
对于高级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名茶,不能用100度的沸水冲泡,一般以80度(指水烧开后再冷却)左右为宜,这样泡出的茶汤一定嫩绿明亮,滋味鲜爽,茶叶维生素c也较少破坏。泡饮各种花茶、红茶和中、低档绿茶,则要用100度的沸水冲泡,如水温低,则渗透性差,茶中有效成份浸出较少,茶味淡薄。泡饮乌龙茶、普洱茶和沱茶,每次用茶量较多,而且因茶叶较粗老,必须用100度的滚开水冲泡。有时,为了保持和提高水温,还要在冲泡前用开水烫热茶具,冲泡后在壶外淋开水。
不同茶类的冲泡方法
伊冰水还知道茶叶的冲泡,一般只要备具、备茶、备水,经沸水冲泡即可饮用。但要把茶固有的色、香、味充分发挥出来,冲泡得好,也不是易事,要根据茶的不同特性,应用不同的冲泡技艺和方法才能达到。
辩机的手法不错!
辩机将白乳碾成细沫,放入壶中,将煮开的水直冲而下。茶末被打散,翻滚而上,会聚浮于水面上,水花翻起泡沫,刹那间幻化成一朵盛开的牡丹,半盏功夫才逝。而水气上升,幻化成一尊佛像條然而逝。伊冰水看得目瞪口呆,这种分茶的功夫,她只在书中读过,没想到今日得见奇观,不由大加叹服。所谓“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分茶的技艺在宋代士大夫们最为流行,唐代有此技艺实是少见。分茶泡沫翻花,如万花筒一般,幻化成形,令人拍案叹绝。伊冰水心中不由大叫可惜:“自明太祖朱元障罢龙凤茶团以来,这分茶的艺术已失传,真是可惜。”
辩机见伊冰水叹服,十分得意,向高阳公主眄了一眼,说声“请”。茶水虽然十分香淳,只是伊冰水喝惯了后世的散茶,对发酵过的茶团终是不能欣赏。
待第一道茶过,辩机向伊冰水问道:“不知公子高名?”伊冰水摇头笑道:“萍水相逢,以心会友,何必问及姓名。我便称和尚为和尚,和尚称我为公子,岂不更显清雅。”
高阳公主也拍手称妙:“你二人,一个和尚,一位公子,我怎么称呼?”伊冰水瞄她一眼,笑道:“你自然称作‘美眉’。”
高阳公主不知道美眉是什么东东,不过女人的意思还是可以读出的。
高阳公主见伊冰水识破自己是女人,微微诧异问道:“公子,怎么便认定在下是女子?”
伊冰水笑道:“美人姿容只怕天下无双,幽兰香卉岂是男子能比。”
高阳公主见伊冰水俊雅清秀,如珠玉在侧、光彩照人,这样一位翩翩佳公子,如此直白地夸赞自己漂亮,芳心大悦,拍手笑道:“公子当真乃是十分的雅人。”对辩机道,“和尚反而落了俗套。”辩机见在高阳公主面前自己连连吃瘪,不由暗暗生气,生出与伊冰水比拼一番之心。
高阳公主说道:“雅境雅人,你我三人何不以诗会友,以助雅兴。”
听到说要写诗,伊冰水不由暗暗皱眉,心想:如果是作对,俺也是常在“小说阅”里混的人,写个东东还能信手拈来。若说做诗,尤其是作古代的近体格律诗,从南北朝“沈美腰”作四声八病以来,平仄讲究太烦人,让人头痛。偏偏唐诗正是律待的大盛时代,如果真让自己做律诗,莫说自己,就是中文高才,只怕也很困难。
见到伊冰水皱眉,辩机以为伊冰水怯了,心想以自己的文才,定不会输给这小子,便极力赞同。
伊冰水看到辩机跃跃欲试,知道辩机想在高阳公主面前露脸。心想:你一个和尚不谈经念佛,偏学什么书生写诗拽文。我伊冰水与你比背经书可能比不过,但和尚偏要比诗文,便是我不会做诗,有上千年的古人已为我做好了诗句,信手拿来还怕你不成?让你个花和尚不务正业,今日非打打你的气焰不可。当下微微一笑,算是答应。
古诗从诗经以来,起初格律、韵脚并不严格,但从南北朝开始,沈约、谢眺等人创“永明体”,将四声切韵用于诗歌之中,得出后来的所谓的“四声八病”,平平仄仄地进行音律对仗,才有了后来的律诗。在文学史上被称为“近体诗”或者“今体诗”,而唐之前自由的诗体称为“古体诗”。
沈约也就是伊冰水所说的“沈美腰”,据说此人的腰异常美妙,那个爱写词的风流才子皇帝李煜曾写过“沈腰潘鬓消磨”,将沈约的美腰与潘安的美髯相提并论,自比自己美丽的身躯如今又病又老,可见沈大才子的腰的确美的很。与白居居的美妾小蛮的腰,一雄一雌传扬千年。
三人成犄角之势,高阳公主看看左右二人,见一个貌若潘安,一个美比卫玠,迷离着双眼,心中起伏不定。面上却十分的烂漫,说道:“就以今日之情境,看谁诗做的快做的好。”杨悦与辩机点头称好。
伊冰水盘算着此情此境用哪一首才应境。千年的古诗,要找应境地诗还真不好找。正在琢磨,片刻之间,辩机示意做好了。伊冰水见他已得诗,只好随意找了一首,灵机一动,加以改动,只用韵脚,重新真词,竟然也不错,当即也说已得。高阳公主见二人已得诗,将手一摊,笑道:“好快,你们先说来听听。”
伊冰水示意辩机先请,辩机也不客气,吟道:“山寺日已偏,亭中坐听禅,清流濯尘心,佛前度因缘。”摆一个风流才子的样子,向高阳公主斜睨一眼,面有得色。
伊冰水心中不由赞道:和尚做诗还真有两刷子。“清流濯尘心,佛前度因缘”,如若不知他与高阳公主之间的龌龊,只怕听这诗会以为和尚当真是出尘脱俗的方外之人。只是如今,你这花和尚度的不是“因缘”而是“姻缘”。
想到此,伊冰水微微一笑道:“和尚,果然好诗。”
高阳公主也拍手叫好:“山寺、亭中、听禅、佛前,十分地应境。”转头又向伊冰水说道:“公子,你的诗来。”
伊冰水双手一拂,摇头晃脑吟道:“巫山**入禅房,藩篱情深卧鸳鸯。和尚腰斩刑场日,长歌当哭美娇娘。”
高阳听了一愣,辩机和尚大叫一声站立起来。
伊冰水看着辩机和尚,说道:“我这是救你一命。小心小偷,不要留什么玉枕。”
伊冰水记得唐贞观末年,在长安街上抓住一名小偷。这件事虽微不足道,但所缴获的赃物却非同一般,那是一个镶金饰银、艳丽夺目的女用豪华玉枕,绝非一般人所用之物。经过严厉的审问,小偷招供,玉枕乃从弘福寺内一个沙门的房间里偷出来的,这个沙门就是辩机和尚。
如果小偷盗去的是香炉或文具,就不会有人怀疑,但豪华艳丽的女玉枕头却和高僧没有一点关系。御史台立刻召辩机询问。起初,辩机态度强硬,坚不吐实,但在巧妙而又严格的审问下,终于无法隐瞒,坦白说出这是高阳公主亲自赏给他的东西。事情既然关系到唐太宗的爱女高阳公主,问题就不简单了。官方经过调查,很快就知道了,高阳公主下嫁房玄龄之子房遗爱后不久,即和辩机发生了密切关系,而且已经持续**年之久了。
公主陶醉在女人的幸福里,她美丽的容貌不需胭脂就散发出玖瑰色的红晕,眼睛闪烁着艳丽的光泽。虽然,这是有夫之妇与犯女戒的憎人所做出的不可宽恕的偷情,但对高阳公主来说,是有生以来第一次恋爱,是使身心都变得生动、兴奋的青春之恋。正因是不可告人的恋情,情火也更为炽烈。继续幽会之后,辩机便感到烦恼多于欢乐,万一事情被揭穿,怕影响学术抱负,使他非常苦恼。但是,一旦与公主相会,美丽的女菩萨的热情,便使他身心皆醉,为此,他宁愿受地狱之苦刑。事后,心理矛盾,又使他痛苦不堪。
公主把玉枕交给辩机,泪水盈盈地看着自己所爱的男人说:”真的,这只是暂时的忍耐,如果从此不能相见,我实在无法忍受,在我们相见之前,就把这个枕头当作是我,每天晚上抱着它吧!”没料想,玉枕却成了奸情的凭证。御史公的奏文送到唐太宗的手里,太宗怒发冲冠,咬牙切齿,立刻下诏,将辩机处以腰斩的极刑。腰斩,就是把**的罪人放在大木板上,从腰间斩成两段,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凄惨的极刑了。
刑场设在长安西市场的十字路口,那里有一棵古老的柳树。围观的群众听说这一次能看到难得一见的腰斩极刑,个个兴奋异常。而且,罪人又是平时高傲神气的佛憎,30岁左右就被视为高憎俊才,居然和天子的千金又是有丈夫的女人偷情破戒的和尚。这就更撩拨起他们如过年过节般的兴奋。当时的佛教以大乘为主,且仅属于知识阶层,是贵族文化的一部分。对一般民众来说,过分高雅、难解。为求生意兴隆,全家平安或治愈疾病,一般市井小民们都依靠道教或道佛混淆如巫术一般的稀奇古怪的东西。民众对于身份高的人有悲惨的结局,时常报以掌声,以发泄平时的怨气。辩机处刑时,汹涌而来的群众不断吼叫、揶揄、嘲笑,担任刑场警卫的士卒,几乎喊破了喉咙,忙着整顿秩序。深受玄奘、道宣等其他大乘佛教界高僧期许的才俊,年轻而有学问的僧人辩机,在群众的怒骂和嘲笑里,受尽难以名状的地狱之苦,在惨叫声中断气。
278天魔琴
刘卷还是没有找到唐僧,这个该死的唐僧去了那里,另外,他要是知道自己要找到唐僧的宿主竟然是自己的前女友,他真会一头撞死吗?
伊冰水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样的命运等着自己,不过那个天照大神要自己不要离开长安,那自己就做个听话的人罢了,这个该死的日本人,有机会……。》?
一连几天,伊冰水都不敢再穿男装,着女装在家中与袁梅等人嬉戏。连袁夫人也感到了奇怪,问伊冰水怎么闲在家里不出去玩?伊冰水不好意思说高阳公主地事,这个高阳公主真是个**,竟然看上了自己,我晕,我死了算了。伊冰水只是笑笑说:“我总是穿男装,怕被人真地当作男子,反而忘记自己是女子。”袁夫人见说也由她去,说道:“既然你不出去玩儿,便学些东西吧,你喜欢什么,琴棋书画,对哪一样感兴趣。”
伊冰水想起辩机和尚的琴技,心想自己小时候也练过琴,怎么才能练成那种神技呢?其它方面:面:“棋”对伊冰水来说不是问题,无论象棋围棋都下得凑合。“书”更不用说了,伊冰水是学中文专业地,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伊冰水便是不会作诗,也会背上千首诗,信手可拈来。“画”伊冰水练习过素描、油画,学的是西洋画法,与古人的水墨丹青大不相同,不过也算是会画。
于是伊冰水说道:“前些日子见到有人琴弹地非常好,好生羡慕。”袁夫人说道:“我朝科举取士必先考‘蔡氏五弄’、‘嵇氏四弄’,冰儿正应当好好学习琴艺。”
伊冰水好奇道:“蔡氏五弄是什么?嵇氏四弄又是什么?”若说梅花三弄她还知道,是十大古琴曲之一,原为晋人恒伊作的笛曲,后来改编成琴曲。怎么还有“蔡氏五弄”、“嵇氏四弄”。听说过蔡文姬地《胡笳十八拍》,却没听过《蔡氏五弄》。听说过嵇康和《广陵散》,但没听说过《嵇氏四弄》。不由汗颜,心道:自己妄称中文系的高才,现在看来实在是太“孤陋”了。
袁夫人说道:“《蔡氏五弄》是蔡邕所作,《嵇氏四弄》乃是嵇康所作。”
蔡邕,伊冰水怎会不知,乃是蔡文姬的老爸,东汉末年有名的大儒,有其父才有其女啊。想想也对,蔡文姬的音乐素养,大概是继承了老爸的基因,天生的音乐天才。曾被匈奴虏去,后被曹操派人赎回。后人因此杜撰曹操与文姬有一腿,实在可笑。蔡文姬因为思念胡儿,于是做了《胡茄十八拍》,一生在“思归”与“思儿”中纠结。
嵇康乃是“竹林七贤”中名气最大的一个,乃三国魏末的玄学代表人物。诗文继承建安文学,在文学上的地位很高。在音乐上,著名的“广陵绝响”讲的便是他因言获罪,临刑之时弹凑的一曲《广陵散》,杨悦岂能不知。只是说到他们的五弄、四弄,伊冰水当真是“寡闻”了。
伊冰水问道:“五弄是哪五弄?四弄又是哪四弄?”
袁夫人说道:“《蔡氏五弄》分别为《游春》、《渌水》、《幽思》、《坐愁》、《秋思》;《嵇氏四弄》分别是《长清》、《短青》、《长侧》、《短侧》四曲,合成‘九弄’,从大隋大业二年便定为取士必考科目。”说到隋朝大业,袁夫人神情似乎有些恍惚,一时走神儿。大业是隋炀帝杨广的年号。要说杨广这人要文有文要武有武,建过不少丰功伟绩,只是三征高丽,穷兵黩武,最终失了天下。
伊冰水知道隋炀帝杨广是隋朝的第二个皇帝,杨坚的次子,是个很有才华、头脑精明,大体上是位积极、有进取心的人。对于国政,他也有恢宏的抱负,并且戮力付诸实现。主政后,他巡视边塞拓、开通西域、推动大建设。然而最终因人民负荷不了他一而再,再而三的穷兵黩武,遂以残暴留名于世。有人拿商纣王、秦始皇等与他相比,并称暴君。他对人民奴役征敛十分苛重,使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在人民大起义的打击下,部下宇文化及等发动兵变,将他缢死于江都(今江苏扬州)。
杨广在位14年“统一江山”、“修通运河”、“西巡张掖”、“三游江都”、“三驾辽东”可以概括他一生所为。
伊冰水曼吟道: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合小子智,先圣之所营。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严驿马上,乘空烽火发。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这是隋炀帝在这次西巡所做的《饮马长城窟行》,成为千古名篇。“通首气体强大,颇有魏武之风。”后代文人对他诗篇的评价极高。“混一南北,炀帝之才,实高群下。”,“隋炀起敝,风骨凝然。隋炀从华得素,譬诸红艳丛中,清标自出。隋炀帝一洗颓风,力标本素。古道于此复存。”,另一首隋炀帝写的《春江花月夜》“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足以显示他的文采。“能作雅正语,比陈后主胜之。”,“隋炀诗文远宗潘、陆,一洗浮荡之言。惟录事研词,尚近南方之体。”隋炀帝的诗文在中国文学、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伊冰水知道隋炀帝此次西巡开拓疆土、安定西疆、大呈武威、威震各国、开展贸易、扬我国威、畅通丝路。乃一代有作为的国君所为,可是……。
袁夫人没有说话,但是眼里却有泪光盈盈。伊冰水叹息道:“隋炀帝一统江山、北伐突厥、开凿运河、开科举之先河等等丰功伟绩可比秦皇,文有《饮马长城窟》、《春江花月夜》等著名诗篇也是千古传唱,怎么就谥了一个“炀”字呢。”
古代《谥法》说“好内远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