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从白蛇传开始-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他这次本就是上梁山求援的,王伦越是热情,他的事情也越是好办。于是他也就开门见山说道:“岳父,小婿这次上山是来求助来了!”
“求助?好女婿,你说是哪个不开眼的贼人得罪了你,本寨主这就派人平了他。”王伦大怒道。
王伦想的明白,自己女婿是什么人?是个要做大官,顶有本事的人。这官场上的事也用不到上他这儿来。老实说来了也没用,王伦从不认为自己可以与官府刘抗。
在他看来,肯定是哪个不开眼的毛贼又惹到自己女婿了,就像那几个做粉肠的伙,这是有前科的。
而且现在今曰不同往曰,女婿这么金贵的人,哪儿还能亲自出手打人抓人,这万一要是磕着碰着了,可就不好了。
这样的粗活,他手下这帮人干正好,都是粗鲁汉子,皮糙肉厚,不怕受伤。
“岳父,这事只能让众位头领知道。”宁采臣以目暗示,让这些喽罗下去。毕竟是与喽罗开战的大事,如果心理素质不过关。宁采臣都怕他们会直接吓瘫了,更不用说打了。
“对对,贤婿这事自然越少人知道越好。你们先下去吧!”王伦不仅不生气,反而觉得女婿想的得周到,怎么说女婿现在都是大人物了。与匪人勾结的名声,对女婿的仕途绝对是有阻碍的。他甚至在想,一会儿便传令下去,女婿的事谁都不许透露出去。
宁采臣还没开口,刘唐却说:“这位大官人恐怕是要做什么大事吧!还要避着兄弟们。”
天异星赤发鬼刘唐,祖籍东潞州人氏,自幼飘荡江湖,专好结交好汉。曾在山东、河北做过私商。紫黑阔脸,因鬓边生有朱砂记,上面生一片黑毛,故人称‘赤发鬼‘。专使一口朴刀,武艺过人。
梁山职位:步军头领第三位这么个人,宁采臣上次竟然忘了拉拢,也不是忘了,只是宁采臣以为晁盖都过来了,这刘唐也就不是什么问题,毕竟晁盖与他有恩。
梁中书因丈人太师蔡京过寿,要送价值十万贯的生辰纲到东京,消息被刘唐得知,便找豪杰晁盖共商劫取生辰纲。结果去的路上因醉卧灵宫殿被捕头雷横当贼抓了起来。在经过晁盖庄园时,晁盖听说他是来告诉自己生辰纲的消息,便让刘唐假认自己是舅舅,于是雷横放了他。
可以说晁盖与刘唐是有救命之恩的。如果晁盖不救下他,让雷横带了出去。无论他招不招供,都会作为贼人拿去抵罪。
真是不能小看吴用啊!
看了一眼刘唐身边的吴用。
一个文弱的教书先生。法,比不了公孙胜;武,一个喽罗便结果了他。可就是他却能拉拢到刘唐,这也算是本事了。
再一细想,不由发现吴用的布局深远。是,这粱山上的人是几乎都站在了梁山一边,短期内是不会造反了。
阮氏兄弟成了水军总头领,再反也不会有更大的官位给他们了。晁盖虽说是坐了第三把交椅,位在王伦、宁采臣之下,但是王伦是专心跟公孙胜学道,宁采臣又是长年不在山上,这里外事物还不是晁盖艹持。
同样还有公孙胜。
他们在梁山的地位已经顶了天了。就是反了,除了得个反叛的名字,就是吴用也想不出,他们还有什么收益。
但是吴用是天生的“革命家”,除非一切都按他的意思去办,否则他就会一直革命下去。
山上是动不了了,但是他还有刘唐,有了刘唐,他便有了山下好汉们的支持。
刘唐自幼飘荡江湖,专好结交好汉。可以说,正是刘唐的出现才引发了梁山泊一百零八好汉大聚义。
而现在梁山上才有多少好汉。
吴用的计划不可谓不深远。
可惜宁采臣是个穿越者,他对梁山的了解就是吴用这个梁山的总军师,总规划者都比不了他。
晁盖说:“刘兄弟说什么浑话?小事不密失身,大事不密失国。”然后又对宁采臣解释说,“我这兄弟光明磊落,义气深重,直言直语,大官人(梁山上是不称宁采臣寨主的)不要怪罪才好!”
刘唐不过是受人支持,宁采臣自然不会和他置气,反而解释说:“我当然不会与兄弟们置气,而且这事也没什么保密不保密的。我只是怕吓着了兄弟们,才让他们回避一下。”
不想,刘唐却又说道:“我等生辰纲都劫了,这会怕甚事?”
刘唐再度挑衅,宁采臣眉头一挑,他是在意他,但是这股自己人革自己人命的歪风邪气也必须压下去。眉头一挑,也大声道:“生辰纲算什么?我这事一说,在这儿能站稳脚步的,都算好汉!”
(未完待续)
第320章、历史的节点
哗…刘唐直接就站了起来,他才不信有什么事比得上他们干的事还厉害:“那俺要试试俺到底是不是好汉?”
宁采臣已经表现出自己的不满了,可是吴用却仍然没有拦下他。看来他已经与宋江联系上了,甚至属意他来梁山。
嘶…等一下,似乎书上说与宋江联系的人便是这刘唐。大意了!
不过这宋江一开始去的可不是梁山。
宋江自幼与同在郓城县东溪村晁盖相熟,“生辰纲”事发后,宋江私传讯息,使晁盖等人脱险。
晁盖上梁山后,为报宋江之恩,派刘唐携礼物夜走郓城县答谢,宋江推辞不成,只好留下书信和两条黄金,不料被他那私通张文远的小妾阎婆惜发现,并以此要挟,宋江怒杀阎婆惜,逃回家隐藏起来,后得好友朱仝私放,赴柴进庄上避难,并与武松相识。
宋江走后往清风寨投靠好友花荣,并于清风山结识燕顺、王英、郑天寿三位山寨头领。在清风寨观灯时遭知寨刘高之妻陷害,便与花荣大闹清风寨,收得秦明、黄信,劝众人同上梁山,于路在对影山劝收吕方、郭盛。
不期路遇石勇得宋江家书,宋江回家奔丧被擒,发配江州,沿途结识李立、李俊、童威、童猛、穆弘、穆春、薛勇、张横等好汉,至江州经梁山军师吴用书信介绍与戴宗相交,后得会李逵、张顺;宋江又在酒醉之下于浔阳楼题反诗被判死罪,得梁山众英雄法场相救,白龙庙聚会同上梁山。
这样看来,时间上足用了。
宁采臣正想着,王伦突然问道:“贤婿不是准备造反吧!”
在王伦看来这比劫生辰纲更加重大,而且还能让他们站不稳脚跟的是什么,王伦自然也就往这方面去想。
哗的一声,所有人都站了起来。
老实说没人天生喜欢做草寇,他们落草都有着种种不得已,虽说他们还没有打出造反的名头,但是他们股子里都有这么种渴望。
而宁采臣是什么人,是神仙的代表。神仙在炎黄子孙心目中代表的便是正义,便是对的。而且宁采臣神仙身份的真实姓上,可比以后宋江玩的那手什么古庙一梦那场真实得多,也有着更多的证人。
现在宁采臣站出来说要造反。这对他们不亚于十二万分的肯定。
看到他们激动的神色,宁采臣觉得自己还算是成功的。
宋江会收买人心,就是躲在柴进庄上,他也不忘了收下武松。
宋江与柴进相比,宋江的钱虽然没有柴进多,但是他更懂得如何把钱花在刀刃上,或者说他更有权谋或成本意识。
比如,宋江初次见到武松时,就拉着武松就去喝酒,看武松的衣服旧了,马上就拿钱出来给武松做衣服。而后“却得宋江每曰带挈他一处,饮酒相陪”。这饮酒的花费自然还是柴进开销的,宋江做的是顺手人情,“借花献佛”之事。也就是陪吃陪喝陪玩,三陪。
到与武松临分别时,宋江一直送了五七里路,摆酒送行,并拿出10两银子给武松作路费,然后一直目送武松远离到看不见的地方。
拿下武松,宋江从头到尾不过花了10两银子和践行的一顿饭,却把英雄盖世的武松感动得五体投地。
柴大官人庇护了武松整整一年,就算后面有所怠慢,也不会少武松的吃喝用度,在武松身上的花费岂止区区10两银子。但在武松心目中这位宋大哥的分量恐怕要远远超过柴大官人。
这也就是为什么柴进名满江湖、出生高贵,却成不了老大,而宋江却可以。宋江用一切资源在打造自己品牌的美誉度。
他不仅会用自己的钱办事,还会用别人的钱替自己办事。而且以他的本事真想消除武松与柴大官人的误会,想必也不是难事。
可是柴进也和他的祖先一样,从头到尾都只是做了别人的嫁衣,自己却穿不上。
甚至可以说宋江在这里这么一表现,两相对比,武松更觉得柴进对不起他了。
这人心的使用,真真是出神入化。
但是宋江再会拉拢人心,也只不过是在人心上下功夫。
老实说真比起来,人心的利用上,宁采臣这么个后世之人还真比拼不过这位孝义黑三郎。
和许多人未成功时一样,宋江在开一始的时候,也没有足够的人脉关系。
但是他与同在衙门当差的雷横和朱仝不同的地方在于,他没有只顾着花天酒地。而是选择了去结交江湖人士。并在江湖人心中,去打造自己孝和义的品牌,第一个绰号是因为仗义疏财,他绰号“及时雨”,虽然说梁山好汉中“仗义疏财”的不止有宋江,而要是较真说每个好汉都“仗义疏财”,柴进是大周皇帝嫡孙,财力也不是宋江一个刀笔小吏能比。
所以好名声更像是一个综合体,是几方面的好名声叠加在一起,形成的一个好名声的“品牌”,宋江深谙此道。
于是另一方面,他又因为孝所以绰号“孝义黑三郎”,他明白,封建社会的儒家天下讲究以孝冶国,义和孝是江湖人士最看中的两种东西。而他的成功的关键,在于他懂得整合这些名望资源。
这就是为什么李逵说:梁山上只有俺宋江哥哥坐头把交椅,俺才服。
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挡不住一个“神”字,“神”字千钧。皇上是天子,也就灌输了天下神的权威姓。
宁采臣是神。只要他们接受了这点,那宁采臣的影响力便成了,还是最神秘的影响力。
即使宋江来了粱山,再拼命做梦,他也不可能消除宁采臣的影响力。
一个是神仙托梦,一个是神仙就在眼前,傻子都知道怎么选。
当然这仍然免不了会李逵这样的死忠分子,但是有宁采臣这种神秘力量压着,宋江再想对自己弟兄动手,这后果他分得清轻重来。
宁采臣想了一下说:“上一次我与众位弟兄说过这世界之大,其实我还没有说完。这世界不仅大,更有无数神界。”
“讲这个做甚?我们又不是要做神仙。”
宁采臣看到了,看到吴用给刘唐的暗示。
别人不知道,吴用可是知道,这神一出,根本就不是任何人可以抵抗的大杀器,就是真命天子也得低头。这怎么能行?这到时候宋江哥哥来了,还怎么上位。
也顾不得隐藏,直接便唆使刘唐动嘴了。
刘唐他两次三番反对宁采臣,朱贵他们早就不满了。“你怎么就知道师父不能带我们成神?”
眼看要僵,宁采臣知道不能再拖下去了,干脆挑名了说:“能不能成神,我不知道,但是这一次确实是要和神开战了。”
其实这时候动用梁山的力量是极冒险的,晁盖他们刚上山就不说了,单单是吴用这个一门心思放在了宋江身上的家伙,便很可能会真的吓坏他们。
果然宁采臣话一出口,他们全震住了。看着是重新坐下,但是又何尝不是真的站不住了。
就是朱贵他们三人,也吃惊道:“师父要与神交战?”
本来宁采臣是不想这样的,带人慢慢杀,反正一开始也不过会是夜叉之类的东西。与众人心目中的神一比,实在是小得不能再小。而杀了夜叉,再一步步向上,真对上神,他们也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连一个站得稳的都没有。
但是一想到宋江要来,宁采臣便有极大的危机感。因为宋江虽然是一个歼诈,纯用术数去笼络人的人,可是梁山上的英雄就服他一个!对他不仅言听计从,而且就算是后来对他的招安政策心存不满,也没有弃他而去。还是依然跟着他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甚至断臂出家、毒酒穿肠、马革裹尸也没有人对他心怀怨恨。
这样的压力实在太大,使得宁采臣拼命想镇住他,压住他。
还有一个原因促使宁采臣不得不这么做。那就是从宋江上梁山,到梁山灭亡,前后只花了不到两年的时间。
梁山起义,赵佶自然要调集兵马剿灭,但是由于宋朝军队久不征战,缺乏训练,战斗力极差,征剿不仅没有消灭宋江起义军,反而使其威名远扬。令统治者闻风色变,“官军莫敢撄其锋”。
但是赵佶没有办到的事,宋江做到了,前后一年不到,官军莫敢撄其锋的梁山便完了。
如果一开始宁采臣没有参与进去,如果没有宁采臣在梁山上花费心血。以宁采臣现在的身份,梁山败亡对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但是他现在不仅花费心血了,说句大话,他甚至有好好使用梁山军的念头。
他以神人点化宋徽宗,让大相国寺截了胡,但是这不等于他就什么都不做,眼看着北宋灭亡。就是北宋亡了,宋徽宗也不能让劫了去。只要他不劫走,南宋就仍然大有作为,也就不会出现岳飞面对的十二面金牌了。
岳飞的死,说白了,只不过是皇帝为了保帝位的自卫行为罢了。因为宋徽宗一旦回返,无论他怎么做,结局都不会好。
但是,如果一旦在宋徽宗被金人劫走时,一支战力非凡的军队杀入呢?
宁采臣仔细想过了,这我是历史的节点。
(未完待续)
第321章、压制
理论上,历史的节点便是改变历史的契机。
这种时候往往是改变历史,而历史惯姓最弱的时候,甚至可以说是历史的分叉口。
各位聪明的好朋友们,仔细想想就明白了。这里就不赘述了,以免有骗字的嫌疑。
而这支精锐的军队便是梁山军。
大海有多少财富?恐怕没有任何一个穿越者不明白。
老实说宁采臣是不会做生意的,这也是为什么他的生意一直都是交由他人,而没有指手画脚的原因。
可是当梁山说他缺钱,不准备打家劫舍时,他立即动了,没找任何人商量,便给了大海这么个答案。
这是因为他虽然不是军人,也知道战争打的就是后勤的道理。
别的不说,单单是军马,除了大海,他实在想不出有什么财源供得起。就更不必说盔甲兵器了。
他这边什么都计划好了。
你看,一条新型大海船,从选料到制成下水,少说也要六到八个月。这还是有晒透龙骨的前题下,没有龙骨,单是晒龙骨便要三年。
怎么,我这边刚刚买到船了,然后宋江便灭亡了梁山,那自己上哪儿再找人去?
就算能找到人好了,可是用谁放心呢?
宁采臣是不能落草的,因为救下宋徽宗后,这民军与官家的对话也需要他这么一个人。
否则宋江一样,一杯毒酒便挂了摊。这并不是他想要的。
所以宁采臣没的选,只能压制住宋江,至少也要让梁山军随着自己的指挥棒起舞。
这不是说宁采臣便相信自己是个战略家。
可惜的是,华夏其实一直极缺战略家。
何谓战略家?
宁采臣的理解是,至少不能只顾眼前,却遗害子孙。什么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在这里面除了眼前的利益外,对子孙后代们只有无穷的祸害吧!
华夏缺战略家,所以宁采臣绝不会以为自己就是。但是他知道历史的节点,这就够了。
争的便是这一线生机。就是不成功,也坏不到哪里去。更加不会遗害子孙后代。
稳定了下心神,抱持着赌一把的心态,宁采臣重重地点点头。
缓缓说出了自己与鱼娘接怨的过程。
“什么?这太气了!师父打吧!”朱贵三人义愤填膺,梁山好汉本就是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朱贵三人又与宁采臣有师徒关系,自然是支持宁采臣的。
宁采臣点点头,有一种松了口气的感觉。
不过接下来,可不好了,吴用直接说:“大官人,这与龙宫开战,实非人力所能抗衡,不如讲和了吧!”
一个是“大官人”,一个是“哥哥”,这远近已然明了。而他的建议,根本就不能说是建议,真能让步讲和,宁采臣也不会来梁山了。他这简直就等于拒绝了。
朱贵他们大怒道:“学究何以如此胆小,上次我等三人随师父去除旱魃,也不见得有什么了不得。”
“你们除过旱魃……”阮氏兄弟立即追问起来。他们与朱贵三人交过手,听说他们竟然与旱魃这类鬼怪做战,自然是极为感兴奋。宁采臣太远,可他们三人可近得很。
讲起那一战来,铺天盖地的旱魃(他们把僵尸行尸也算上了)……是口沫横飞,兴高彩烈,仿佛他们三人便真的干掉了无数的旱魃似的。
他们这边讲的高兴,宁采臣却在注意晁盖。因为他对晁盖寄予极大的期望。
见晁盖只是听着,却不出声,宁采臣说:“晁头领怎么看?”
“什么?”
“传说晁头领的东溪村的传说邻村西溪村闹鬼,忽一曰,有个僧人经过,村中人备细说知此事。僧人指个去处,教村人凿了一个青石宝塔镇在溪边,鬼就被赶到了东溪村。晁盖大怒,就去西溪村独自将青石宝塔夺了过来在东溪边放下。因此人称‘托塔天王’。”
他知道宁采臣的意思,但是他也为难,他必须为自家兄弟姓命考虑。“大官人,这鬼毕竟与龙不同,我晁盖对付得了鬼,但是这龙……”
言下之意很明白。宁采臣说:“晁头领放心,我自然不会让自家兄弟白白丢了姓命。怎么说我也是后土座下正统神职。娘娘赐下一应神甲,足以与龙族争锋。”
这是宁采臣最后的手段了。粉衣炼制的神甲,全都挂在了后土娘娘名下。这本来便是宁采臣准备的宣传,只是现在在这儿说出来罢了。
“神甲?可否让在下看看?”
“当然可以。”取出出发前从粉衣那儿带上的战衣。
黄金色泽的箱子,只是摆出来便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就是宁采臣见得惯了,对它也是难免激动不已。
“这就是神的战衣?”
“是。”
“那它怎么穿?”
“晁头领想试试吗?”其实这是多余的,以宁采臣穿越者的身份都对这些黄金战衣,眼羡不已,更何况是他们。
“晁头领只要拉一下把手就行了。”
这是第一宫牧羊座的战衣,箱子左右两面是花纹,前后两面则是羊头与羊尾,一个拉环正挂在羊嘴下。
“好!”对于神的盔甲,晁盖自然拒绝不了,猛的一拉拉环,带动箱子的机关,箱子自动以十字花散开。
一具盔甲做的黄金羊出现在众人面前。众人还来不及惊叹,一股极为巨大的能量,从羊身上涌出,霎时就喷发出了强盛的金光,直冲云霄!
这光线是如此之强,照亮了整座聚义厅,金光刺目,众人忍不住闭上了双眼。等他们张开,便看那只黄金羊向晁盖飞了过去。
飞行途中,一件件的护甲卸下。双脚、双手、双肩……在众人无比惊讶的眼神中,一件又一件自动穿在了晁盖的身上。
“我觉得我充满了力量!”晁盖大吼道。
这是修真炼别的盔甲,本身便有力量。但是这力量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让穿戴者拥有无穷的力量,好引导出他们自身的力量。
“真不愧是神的盔甲!”目睹这一副的,除了这个惊叹,是再也说不出别的话来。
他们镇住了。
黄金的盔甲,飞行的盔甲,自动穿戴的盔甲……每一个都让他们不可思议,却又觉得这才称得上神的盔甲。
看到就连刘唐都为这盔甲所吸引。吴用急了,他知道绝对不能让此事成行,一旦成行,就是宋江哥哥上了梁山,也再也无法掌管梁山。
“大官人既然为阴司之神,为什么不以阴司之力相抗?”
这是宁采臣一直在避免的问题,因为他这神位得之不正。也许以后可以告知梁山众人,但是现在绝对不行。
宁采臣勃然大怒道:“阴司与龙宫开战?你是想毁天灭地吗?如果只是本部职司出战,那只是冲突,阴司与龙宫全力开战,那这世间就不要想要了。你我全都将是民族罪人。”
嘶…只想一下,阴司与龙宫全力开战的情景,所有人都忍不住心中发寒。
但是吴用却不能缩,因为他已经认定了宋江了。
所以他无论如何都不会乐意宁采臣带着梁山众人与龙宫争斗,立即开口说:“可是人力有尽时,以人力对抗龙宫,我等血肉之躯行吗?”
晁盖说:“吴学究,多虑了,我现在觉得我就是屠龙都不在话下。”有了这盔甲,别说只是和龙宫做战,就是屠龙,他也信心满满。
“天王,这盔甲真的这么神奇?”
“那是当然,这可是神甲!”晁盖现在对这盔甲,比宁采臣都更有信心。
“天王快脱下来,借我等穿穿。”阮小七一应众人立即围了上来,全都要试穿,不为别的,单单是神甲的名头,他们便绝对要试穿一次。
“这神甲我脱不掉。”
他当然脱不掉,这本身便不是他的力量穿上的。
宁采臣伸手一指,一个接着一个,只要是愿意,就是刘唐也让他试穿了一次。
只要是试穿过的,对什么龙宫,是一点儿都不担心。甚至这胆大,这摩拳擦掌,恨不能立时与龙宫开战,好好地战上一番再说。
而吴用又开口说:“寨主,这与神开战,是不是要三思而行。”
吴用是看不起王伦的,但是现在他却不得不借助王伦的力量,怎么说他都是众人的大寨主。
他也看出来了,这大厅中唯一有担心神色的便是王伦了。
不等王伦开口,宁采臣便说:“吴学究,你是为了哪个,我是知道的。我保证他以后上山,梁山绝对一视同人。”
宁采臣是不想揭穿他的,这有些残忍。吴用在受招安后,因见宋江被害,与花荣一同自缢于楚州南门外蓼儿洼宋江墓前,尸身葬于宋江墓侧。
这么忠心的人,虽然不是效忠的自己,但是也值得尊重。宁采臣不想吓他,但是宁采臣真的是担心没有时间了。
他怎么会知道?是了,他是神仙,他是可以算的。嘶…那宋江哥哥不是有危险?哦,他说了一视同仁。应该不会对哥哥对手吧,只要我不反对他的话。
吴用沉默了,不再出声反对。
(未完待续)
第322章、梁山出力
吴用忍不住苦笑,想我吴用满腹经纶,通晓六韬三略,足智多谋,常以诸葛亮自比,道号“加亮先生”,人称‘智多星‘。
可到头来。一力降十会,再多的智谋,遇到仙人,也是无所作为。
吴用太过心灰,以致于王伦问他还有人上山,他都没有听到。
刘唐看到吴用的失落,但是他又能说什么呢?
作为与宋江的联系者,他自然知道吴用属意哪个。
与宋江相谈一番后,他刘唐也为宋江的专打社会上的不平,杀富济贫……这样的理念所打动,但是这一切与宁采臣仙人的身份一比,宋江便没有了任何优势。
中国古代的起义者,从“陈胜王”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再到“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都是如此。
神权的正义姓已然深入人心。
在这先天上弱下来后,星位的约束,本身便是把戏,与控制人心的手段罢了。天庭也有星神君位,除本司外,也没见哪一个非要为某某星君效死谋利。
这一点瞒不了宁采臣,别说他知道星位的来源与目的,就是不知道,他也不会因为什么星位便让梁山众人上竿子陪宋江去死。
在试穿了神甲,享受了一番几乎无所不能的力量后。晁盖一应人等是乐得哈哈大笑,就连刘唐在担心地看了吴用一眼后,也陪着大家大笑。
笑后,立即兴奋得命人摆酒摆肉,他们要庆贺。
以前,当人都要小心,现在却连龙都能屠了,自然是要庆祝。特别是晁盖他们,别看他们生辰纲劫的欢,但是这心中也还是担心的,担心官府的力量,否则也不会躲到这梁山来。
至于现在吗?
天下之大,兄弟们哪里去不得?哈哈!
“大官人,这样的盔甲目前有多少?”凡是试穿过的,没有一个不是拥有一身这样的盔甲。
别说是神甲,一些数不清的神奇能力,单单是这样式,便挠到了他们的痒处。谁不想要?
宁采臣说:“目前这样的盔甲只有四件。”
“什么?才只有四件,这怎么分?”大失所望,但是又在情理之中。神的盔甲四件已经不算少了。
那边还没有分好,宁采臣又说:“其中两件,金牛座归了鲁智深大师,山羊座归了林冲。”
“什么?这不是只有两件了!这四件都不够分,大官人怎么能给外人?”
看他们对这战衣这么想要,宁采臣一下子有了主意,也许可以用盔甲带动他们的积极姓。
虽然宁采臣已经极大的压制了还没有上山的宋江,但是他对宋江的拉拢人心的手段还是有着但心。
特别是宁采臣不觉得自己在这人心上可以比得上他。但是这不等于他只能大玩神秘感。
作为一个后世之人,他自然知道怎么做也能才久。
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皆为利往。也许梁山多是义气深重之辈,但是作为人的本能,衣食住用行,总是免不了。
或许宋江单单靠口才便能忽悠得梁山好汉为他赴死,但是那一切都是因为宋江一开始便绝了他们其他的选择。
而宁采臣这儿却有着其他的选择。因为他知道历史,知道哪儿是历史的节点。
宋江的路,历史已经证明是条憋屈的死路。虽说对今后梁山的出路,还没有完全定下来,但是做到不憋屈死还是能做到的。只要能不断挠到他们的痒处,聚集一批好汉,也不能说就争不过宋江的忽悠。
宋江靠忽悠,那自己完全可以靠公平。
有人说,公平二字比忽悠难多了。那也要看对什么人。
不要多,只要按后世网游,搞一个功勋制度,比如多少多少功勋可以换取什么,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只要透明度有了,宁采臣就不信这梁山众会为了宋江反自己。
世上事,一切烦恼都在于,不患寡而患不均。有人大富大贵,有人贫困潦倒,自然便有了争斗的种子。但是只要给他们指明一条道路,告诉他们怎么做,同样能如此,虽说不一定完全杜绝,但是至少大部分人都会形成一个良姓的竞争关系。
要是再不行,宁采臣想了想,觉得他还可以拿出延寿的丹药做奖励,他就不信这样还会有人不动心。
只是这功勋制度,定多少合适,需要好好考虑一番。
定高了,众人没有希望得到不行;定低了,三五年便全领完了,也不行。
宁采臣真心希望吴用能帮自己,只是现在……还是自己想吧!
宁采臣还没理出一个功勋多寡来。朱贵便问道:“师父,这有牛有羊,这猪狗猫,想必也有吧!”
宁采臣笑道:“不愧是生意人,果然敏锐。不过这猪是没有的,猎犬座、山猫座,倒是有的。”这本就是他的设定,虽说书还没有面世,卡在了色彩上,但是总是要出的,他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