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从白蛇传开始-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乍一听还以为是讲的三国、隋唐,却想到这时节还没有《三国演义》。
宁采臣认真听下去,立即喷了。
这哪是三国,勉强算是,也只是武侠版三国。
这武林人氏什么时候开始和武将对决一样了,骑在战马上,你刺我一剑,我砍你一刀的。
这武功也成了力气大比拼。隋唐中的李元霸便是这类代表,一下砸不死,再来,不死,还来……
用力气衍化的武道斩妖除魔,是送人去死吧!比力气,人哪比得上妖。
这样的衍化,还不如不衍化。不衍化,还至少有个内力在。
要不然,便是于房中念念有词,剑自动飞出,一剑斩杀了对方。
宁采臣实在是听不下去了,这还不如大家都加入蜀山派算了,至少还有个以武入道的影子。
宁采臣一来,文衙内便亲自跑了过来。“宁相公,怎么样?这说的可是从宁相公那流传出来的武道。”
人逢喜事,精神爽。一份武道说书,令他这儿食客大增,虽说多了些江湖豪客,摩擦不少,但花银子也爽利不少。
再加上那左玉郎不知跑哪儿去了,杭州大瘟又眼看过去。他没有理由不高兴。
大瘟一起,哪个船家敢靠岸。现在总算有人了不是。更不必说这人虽比不上从前,赚的银子却多了。
所以再见宁采臣,他是一丝愁容都没有,脸上挂着笑,甚至还有一丝感激。
感激宁采臣的诗。这诗,宁采臣这类大才子写,官家不会追究,只会以为又多了位苏东坡式的赤壁怀古。不以文字罪人,是特权,不是说着玩的。
可若是贱业胥吏来写,那便是大放厥词,图谋不轨,杀头、流放,怎么都有可能。
单单这首大气磅礴的诗,便给文衙内招来多少观赏者。他若不笑,就没人会笑了。
比如宁采臣,现在便有点悔意。宋朝不以文字罪人不假,但这诗……孟浪了。看着,便惹眼。
;
第119章、如来
(丢人啊!三十五度中暑,后边的夏天怎么过?)
-------------------
“文衙内,生意不错啊!”崔老板笑着祝贺道。
“托福,托福。”
大瘟来临,文衙内本以为自己这酒楼算是废了。都闹瘟疫了,还有谁会出来吃饭。
即使瘟疫过去,一按照一般常理,这酒楼饭馆绝对是最难恢复的。
这样一来,他邀请宁采臣的价值,便完全不存在了啊!
文衙内当时都后悔得无以复加,如果时光能倒转,他肯定会立即把这酒楼盘出去。
大瘟之时,只有傻蛋才会购买酒楼。就连那强买酒楼的左玉郎也不再出现了。就在文衙内以为要支持不下去时,峰回路转,更多的江湖豪客到了。
虽然他们是大瘟后才来,但是豪客就是豪客,轻易间便补上他的缺口。
现在看他笑眯咪的样子,便可见一斑。
只是宁采臣却不高兴。“文生兄,你这儿说的是武吗?怎么听上去反倒像是武将对决。”
文衙内立即端起一杯水酒:“宁相公,我这儿的人没一个真正懂武的,问询的都是军中汉子。好汉们对此多有不满,希望宁相公能拉兄弟一把,在上会奉上程仪。”
宁采臣去看崔老板,心说:这是他设计的吗?
崔老板只是笑,什么都不说。
宁采臣低头细细思量。在他还没有拿定主意时……
素问三十三天,天外天的地方有一名山换名--灵山圣境。西天如来佛祖端坐于山上大雷音寺大雄宝殿之中。
以慈悲之相观摩灵山圣境:顶摩霄汉中,根接须弥脉。巧峰排列,怪石参差。悬崖下瑶草琪花,曲径旁紫芝香蕙。仙猿摘果入桃林,却似火烧金;白鹤牺松立枝头,浑如烟捧玉。彩凤双双,青鸾对对。
彩凤双双,向曰一鸣天下瑞;青鸾对对,迎风耀舞世间稀。又见那黄森森金瓦迭鸳鸯,明幌幌花砖铺玛瑙。东一行,西一行,尽都是蕊宫珠阙;南一带,北一带,看不了宝阁珍楼。天王殿上放霞光,护法堂前喷紫焰。浮屠塔显,优钵花香、正是地胜疑天别,云闲觉昼长。红尘不到诸缘尽,万劫无亏大法堂。
诸般妙相,可舍得?
西天如来佛祖:“南海观音大士。”
“佛祖。”菩萨行了个佛礼。
“那白蛇与许仙结合了吗?”
“佛祖,还没有。”
众佛陀齐齐注目,一场大瘟,是多大的功德。如果结合,这功德便会落在许仙身上,到时法海再以前世恩怨镇压白蛇,重渡许仙回佛宗,这功德便归了佛宗。
一场功德便是一尊罗汉业位,就是佛陀也会侧目。
“大士,他们既然相遇,为何还未结合?”
一尊罗汉,不得不引人注意。
观音大士说:“道门吕洞宾参与其中,那宁采臣与吕洞宾因缘极深,阻了这场姻缘。”
“这宁采臣为何人?”
“是其姐夫叔舅。”
西天如来一直没开口,此时才开口道:“圣人三尸证道,无有人见过圣人三尸。直到封神,天庭有一女仙,谓骊山老母。老母乃斗姥所化,为上八洞古仙女也。斗姥者,乃先天元始阴神,因其形相象征道体,故又称先天道姥天尊。斗姥上灵光圆大天宝月,号曰九灵太妙中天梵?斗姥元君,因沐浴於九曲华池中,涌出白玉龟台、神獬宝座,斗姥登宝座之上,放无极光明,化生九苞金莲,应现九皇道体,为北斗众星之母,综领七元星君、功沾三界,德润群生,故又称无极大天尊。”
一众佛子认真听取如来讲解。
“我佛门欠下妖族无数因果,还之不清,了之不结。现有妖类主动了结,是我佛门大幸。”
这备话,无头无尾。众佛子多有不明者,倒是知晓洪荒旧事者,无不面带微笑。“佛祖大道德大智慧。”
西天如来面带慈悲,不喜不悲,只望向台下旃檀功德佛道:“金蝉子,你可明了。”
旃檀功德佛便是唐僧成佛后的尊号。
唐僧本是凡人成就佛位,但他毕竟是如来弟子。金蝉子一叫,他已没有退路。“佛祖明示,弟子明了。”
金蝉子本就极为聪慧,这样极大之局,他又如何不知。同样的招数,佛门已用过一次。
西游时,他金蝉子为何要做人,又为何要用妖做保镖。
洪荒时,妖族杀戮人族,欠下无边因果,所以无论人族怎么报复回来,都不为过,更何况真动手时还是一猴精、一猪精、一河精,就是小白龙,也是贬去了神职。
不是龙王不爱儿子,而是这么大的因果,龙族背不起。
一路之上,不是没有聪明的妖精,欲化解人妖之仇(己身与人族的因果,非一族),甚至谋得一尊业位。谈玄论道的树精,欲结秦晋之好的女妖。
只为他为唐皇御弟。
可惜佛门业位岂容妖族插手,全都为人所打杀了,以保得人道业位不分散。这才有了两尊佛位。
业位为人道气运所凝,两尊佛位便是两层的气运,这也是为何武则天得佛门相助,便顺利登基。其回报,自然是不伐西方。
此次不过是同样手段,只是牵扯到圣人,所以如来才不敢明言。
不过金蝉子也算过,佛门欠妖族因果太大,紫宵殿圣人座位,巫妖大战设计十金乌,封神大战算计女娲……佛门真的还不起。
现在圣人弟子主动参与上门来,正好借助人妖因果,佛门又岂能放弃。
旃檀功德佛虽是人成佛,但佛门若败,他也落不得好。看看截教,便是前例。“弟子必竭尽所能。”
西天如来,这才笑着点头。脱人道入天道,那是圣人所为,他们这些仙佛并无那个实力。
就像如来,虽然明知是人道,但他却不能脱离,不仅不能脱离,反而要加重佛势,不断掠夺。因为这掠夺的既是神位,更是气运。没有这些气运在教,女娲娘娘早打上门来。
“观音大士,那宁采臣可渡得来我佛门?”
观音菩萨推算了一下说:“佛祖,这人有人间官运,官运不完,难渡红尘苦海。阿弥陀佛。”
神位虽然同样是人族气运,但毕竟是道祖限制众神的手段。神位不得不让位于官运。
西天如来也推算一下说:“那这人便要远远使开。他居其中,罪业落不下,许仙不受人间刑苦,又如何换得来人间真情。”
众佛子均是应是。
这一套,他们已是用过。
作为佛子,自然知道患难才见真情的道理。
报恩有无数种,凭什么非要以身相许。许仙不受苦,不让白素贞内疚,不让白素贞觉得许仙离了她不行,佛门又如何插手。
走一步看数步,佛门才是个中高手。
南海观音菩萨宣了声佛号道:“弟子明了,会助其尽快官位得封。”
西天如来微笑点头。“大士又渡红尘中人,可喜可贺。”
一般来说,人的官运是恒定不变的,提前为官,官运未升到最高,极可能泄了这官运,虽不致无官可做,但原本的五品,可能就变成了六品、七品。原本做官,变成了地方为官。故,如来才有渡得红尘之说。
恭喜观音菩萨是因为她与宁采臣的名份已定。不渡红尘,便是天人永隔。这还不值得恭喜吗?
;
第120章、书,我写了
(夏天整修线路,要找有电的地方写,设置自动上传了。)
---------------
西天佛门因果太大,计议以人族因果了结这段因果。
如来虽然没有明说是什么事,但是他毕竟提到了圣人。
圣人神魂寄托天道,察观三界六道,又怎么会不知道?也太小看圣人威能了。
三十三天,娲皇天。
“娘娘,这多宝太过放肆,竟敢算计娘娘?”娘娘座骑彩凤愤愤不平。
观看下界的女娲娘娘,雍容华贵,高贵却慈祥无比,强大却不逼人。只是娘娘眉宇永远有一道理还乱、斩不断的忧愁。
一方为自己母族,一方为自己子女,她又如何会不忧愁?
“不!他做的,正是我想做的。”
娘娘不仅不气,反而面带微笑。
这在彩凤看来,娘娘是气疯了。可她又不敢辱其圣人,只得在心中骂道:真是有什么师父,便有什么徒弟。小小多宝也敢算计娘娘。
她不是女娲,自然不知娘娘所思。
人妖因果太大,即使用所有妖去填,很可能也填不了。
佛门虽然借此是了的自己的因果,但若借此了了人妖因果。即使今后不能相亲相爱,只要不再互相仇杀,娘娘便心满意足了。
“白素贞与许仙结亲了没有?”
娘娘虽然可以洞彻三界,但是她知道自己的脾姓,作为未全斩三尸的圣人,恶念之下,她会冲动。
殷商便坏在她冲动之下,所以这一次为免冲动,她看都不看。
“还没有娘娘。”她不看不等于她不关心,彩凤便成了她的消息来源。
“为什么还未结亲?不是让她去结亲的吗?”娘娘有些急燥。
“娘娘,彩凤不明白,那白素贞不过是条小白蛇,师父也不过是天庭一女仙,娘娘为何如此关注于她?”
“你不懂。想当年,巫族都可以与人族结亲化解人巫因果(指洪荒时,为阻妖族壮大,巫族参与的灭绝人族行为)。我妖族难道还比不得巫族吗?”
娘娘与骊山老母的关系没有公开的必要。
彩凤知道在面对人妖之事,娘娘便会不冷静,所以她自然不敢追问下去,毕竟她只是只座骑。
“据下界看来,是有一书生阻了他们的姻缘,拖到三年后了。”
“宁采臣?”
“是的。”
娘娘秀眉竖起,立时起了杀心。只是最终她也没下杀手,忍住了恶念的激荡。
娘娘是害怕重蹈覆辙,一个纣王,已经够了。
虽然给了纣王补偿,但一念之下,死了那么多孩子总是事实。
见娘娘恶念激荡,彩凤吓了一跳,不敢再谈这事。因为上一次,娘娘便因后悔,置许多大妖生死于不顾,甚至还主动出手。“娘娘,佛道二门羁杀我们这么多妖族……”
彩凤仙子只是为了转移娘娘的视线,却不知这佛道二门羁杀妖族,于她又是一件伤心事。
此时下界的佛道二门弟子已全是人族,只一人妖因果,她便无能为力。而妖族仍然不断吞食人类,增长法力神魂,她同样不满。
可是自从巫妖大战以来,她于妖族的影响力越来越低,她根本控制了不了整个妖族。
相对于天上仙佛的纠结,宁采臣的问题,也就称不上问题了。
他不想写书,只是因为这时代小说是杂书,是小道,不从主流所承认。可这文衙内倒好,嘴上讲着武将打斗式的武侠,却还把这东西安在了自己身上。
是,他是没有明说。可这天剑、魔剑什么的,多少人知道是从宁采臣口中说出的。这文衙内不便拿来就用。
比如在他的书中,这无情剑、魔剑是邪恶的,这佛剑、天子剑是正义一方,天剑、剑仙直接划入仙道一流。
若讲的是三国,无情剑、魔剑便是张角兄弟,天剑、剑仙是于吉他们。
这不是胡说八道吗?
这样搞,不仅违反了宁采臣的本意,反而是背道而驶。
天子剑就不说了。曹艹屠徐州时,突然跑出来个和尚,以无上慈悲阻止曹艹。
拜托,这还是武道吗?佛教的宣传手册还差不多。
“好,这书我写了。不过你不准再讲这四不象的书,即使讲,也不许用我的名义。”
管他什么主流社会。人死鸟朝天,不死万万年。瞻前顾后,必将一事无成。
文衙内听了,可是大喜过望。武将就是武将,这样硬凑在一起,实在是不对味的很。
别说这些行走江湖的豪侠了,就是文生听了,也不是味。更别说,为了拉拢生意,特意把厢军的将军们弄来了一次。
那些将军们是眼不是眼,鼻子不是鼻子的,并说:“要知你弄这样的东西,说什么我也不会对你说什么军伍之事。你这儿唯一还像样的,便是那首诗了。只是这诗我们可是读不得,这就告辞了。”
也不怪他们不给面子。文衙内搞的东西,在他们看来,便是下面是斗鸡,上面却写着军人看都看不得的文字,他们敢呆,除非是不要命了的说。
还别说,这诗很快还真给宁采臣带来了麻烦。
只是这是古代,诗文的传播哪是那么容易的事,这诗文传到汴京,这一来一回,少于一个月,都不用想。
而这一个月,足够宁采臣做下许多事情了。
有了银子,开挖水渠只是小事。
只有青儿愤愤不平,找了来,说宁采臣不拿她们当朋友,嫌弃她们妖,否则她们现了原形,直接撞过走,便是一条水渠。
宁采臣是千劝万劝:“我怎么会嫌弃你们是妖?这人有好人,妖也有好妖。天生万物,本就生而平等,只有善恶之分,再无其他。”
“真的?”小青转忧为喜。
“当然,我敢对天发誓。”
这誓他还真敢发,因为后世时动物保护法可也是部巨著。法律面前人与动物都平等了,这动物的再进化,妖,自然也是平等的。
人与动物平等,妖是动物的再进化。这样比起来,人还赚了妖的大便宜。
小青是一点儿愁容都没有了,高兴道:“那好!你赶快把那丫头带走。带得远远的,永远不要让她再回来!”
小青急躁躁的,似乎一刻都受不了似的。
;
第121章、恋情
小青急躁躁的,这么急着赶人走。宁采臣一问才知道,是十三娘出事了。
小青是做妖五百年了,但做妖不等于她就不爱吃。吃点老鼠打打牙祭,是她的最爱。
她并不知道十三娘是来寻机缘,这妖身上的妖丹,对一个一心成为剑仙的修士来说,便是极大机缘。
夜路走多了,终遇鬼。小青是老鼠抓多了,终于遇上了十三娘。
十三娘不过是一个没有开悟,连筑基都没成为的假修士。以小青五百年的道行,耍她还不是玩似的。
这你追我赶,小青玩的很高兴。可是也不知这十三娘怎么和许仙混上了,知道许仙怕蛇,她拍胸脯保证,她能治好他的病,让他不再怕蛇。
而她的方法,便是抓到小青,让许仙见大蛇。大蛇见过了,一般的蛇自然就不怕。
许仙的加入,使得她姐姐白素贞不得不下了禁令,严禁小青抓老鼠吃。
《白蛇传》的故事,宁采臣虽是做了解释,但她还是往心里去了。正所谓愈描愈黑。
于白素贞来说她也是防患于未然,否则真要吓死了,到时什么都晚了。
白素贞的禁令一下,小青可就不高兴了。这不,她就跑来找宁采臣了。人是他带来,主意更是他出的。不是知道法术对宁采臣不起作用,她非捉弄他不可。
看着宁采臣,一不留神,她便盯上了宁采臣的肚子。只是宁采臣的屋子,她是不敢进的,最多在院子里呆一会儿。
这边宁采臣还没说什么,那么宁母便出来了。“是青儿姑娘,来来来,大娘刚熬的小豆汤,你来喝一碗。”
自从宁母见过了白素贞与小青姐妹后,是怎么看怎么喜欢。
出身、学识、心肠、模样,哪一项都是一顶一的好。知道了她们的存在,宁母是再也不张罗着什么媒婆。
要不是白素贞一早便放出为父守孝的话,恐怕宁母早就踩烂白素贞的的槛。就是如此,她也是常常往白氏医馆跑。
现代人是为了爱情装病,她是为了儿媳看病。
老实说,对她看病本身,宁采臣是持支持态度的。
想宁母12、3岁便生下了宁采臣,少女产子对身体的危害有多大,就是一个不是学医的现代人也是深知。
宁母去白素贞那儿看病,疗养身体,再没有比这再好的了。而白素贞的医术,传说中也是极其有名。
当然只是看病加疗养身体,再多,宁采臣……
总不能对不起许仙。
许仙是认真的,他甚至对他姐姐姐夫说出了他想学医的打算。
李公甫正找人想办法帮忙许仙转去宁采臣名下,为的便是科举,可许仙竟然不考了,要去做大夫……
大夫也不算差,再加上他还以他死去的父母说事。就是李公甫夫妇也不好再劝。
李公甫把这事告诉了宁采臣,宁采臣便知道死去的父母只是借口,毕竟父母已经死了,医术再高明也救不活。他为的还是白素贞。
只是这事,宁采臣不好做决定。因为他记得许仙学医时,会有个爱慕他的小师妹。
更不好的是,他把这件事还写在了《白蛇传》中。
若没有这么个人,一切都还好说。若真有这么个人在。宁采臣若是同意了这事,他是有嘴都说不清。
抢夺晚辈的妻子,这亲戚还做得?古代可没有什么公平竞争的胸怀。
更说不清的还有宁母,许仙与白素贞未婚夫妻的关系,他不是没说,但宁母却以外孙媳也是亲人做答。
宁采臣不知道她是真的这样想,还是母爱大于伦理。
这件事弄得都影响到宁采臣自己了。
白素贞变化很太好了。有家世:官员之后;有样貌;有家产:一座医馆;人还很好。
这么些优点加起来,宁采臣的鸭梨(压力)很大。
没办法,望子成龙之下,任何父母都免不了比较。找不到一个与白素贞一般的女子,宁母即使嘴上不说,心中仍不免失望。没办法,见过好的了,有几个会仍然选择坏的。
这边纠缠不清,远处府城里,宁采臣那句“王图霸业”终于传了进来。
“狂生!狂生!”这一首诗让聂府尹是气得浑身发抖。
不以言罪人。是不以言罪人,但是你下面也不能做得太过火。
若因一首诗,得了个狂生的名号。虽然仍然可以科考,但绝对会仕途不顺。
魏晋遗风,狂放不羁,虽然为后人所追捧,但那是士林。官场上却是更重上下尊卑。否则苏轼也不会贬去海南,苏轼一身,他身上的狂放之风可是害他不浅。
“咳咳!”不过短短数月,聂小姐已是瘦一圈,人患病时,身比花娇,不免娇袭一身之病。“爹爹,以往观之,宁公子不是这样的人。”
他们与原宁采臣是认识的,原宁采臣一生谨小慎微,从不出错。与现在的宁采臣截然不同。以往,她只为宁采臣的才学自豪。不是这首“王图霸业”诗出现,她还注意不到宁采臣的变化。
聂府尹说:“双儿,你怎么出来可,你病了。”
聂小姐不仅没有回房,反而直盯着自己父亲,等待他的回答。
“唉!”聂府尹叹了口气说,“双儿,不要再想那得志便猖狂的小人,他已忘了你了。你看这么多天,他连探望你都没有。”
“不,爹爹,这才是宁公子的本姓情,他说过他高中那一天,便是我们相见之时。他一定会遵守诺言的。”聂小姐坚信着,双目放光。
“唉!”聂府尹只能叹气,“你那面纱便是为他所戴吗?”他现在都后悔当时的一时戏言了。
当时是秋闱刚过,他回京述职,却为蔡京所看中。
蔡京是什么人?那是有名的歼相。为这样的人所看中,任何正直之士都会心有不安。当时若不是宁采臣一句:“不在于何人赏识,而在乎做了什么”,这才让他避免了一场与蔡京的碰撞,说是救他一命,也不为过。
当时借着酒兴,便说出了把女儿许给宁采臣的话,并约定来年高中,便来提亲。
“你若是男儿身就好了。”聂府尹有些后悔,女儿嫁个狂生,入了官场,只能跟着受罪啊!“来人,把小姐送回房。”
闺房内,素手拨琴弦,幽怨的曲调吸引住了聂府尹的脚步。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选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曰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孤灯灭。
这是本朝的张先的《千秋岁》。
;
第122章、无题
女儿的表现只是让身为父亲的聂府尹伤心,或许真的该重新为女儿打算打算了。
想了想,他回到书房,写起信来。“钧年兄亲启……”
叙了番旧,他才点出自己的目的,并把宁采臣的那首诗抄了上去。
这封信写好,他并没有立即寄出,而是考虑了几天。
更是传出了宁采臣与左玉郎争夺一女子的传闻,他才狠心寄出。
这消息是左玉郎传出去的。老实说,白素贞长得真的很漂亮,正常男人都会想娶一个这样的妻子。
从看到白素贞第一眼起,他便为之倾倒。
这样的女子,他自然要打探一番。
许仙,不过是个小捕头的小舅子,他还不放在心上。他唯一担心的便是宁采臣,宁采臣的才华,他也是认可的,正因为认可,他才更注意宁采臣。只是不知是怎么传的,传来传去,宁采臣竟的白素贞成了一对。
或许是才子佳人,才是主流吧!
只是这主流之下,就苦了宁采臣。聂府尹一纸书信,把他告了。
过份相信不以文字罪人的宁采臣,此时此刻还窝在家中。
没办法,自从把十三娘接来,家中便没消停过。
小丫头片子极有眼力劲,进门便知道叫人,婶婶,婶婶的叫着,叫得宁母双眼都笑眯了缝。惹得小青大吃飞醋,不走了不说,也不知她是怎么办到的。反正是让夏侯剑出手,说是验证他的剑术进步。
也不知是宁采臣说的剑道真的是一种人道衍化方向,还是剑道本就存在。
如果存在,那只有通天圣人的诛仙四剑。见夏侯剑这么轻易得击败了十三娘,宁采臣都有一种把诛仙四剑也说出来的冲动。
不过冲动只是一时,诛仙阵图可是西天如来佛祖那儿。现在显然是招惹不得这么个大佬。
更何况万事都有个循序渐进,即使夏侯剑天分再高,一下子提高到诛仙四剑的程度,也是强人所难。
当然,宁采臣也不是要放弃。诛仙,单这名字便知道这是为何准备的。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
十三娘打输了,没有哭鼻子,反而嘲笑夏侯剑,说他大人欺负小孩,并说当她开悟,成了剑仙,这个仇是一定要报的。
有十三娘在,夏侯剑是知道了剑仙的存在。不过他没有气馁,反而是定下了更高的目标,击败他们。而这千里之行的第一步,便是他要离开,要去他生平对手那儿去比剑。
他这么有野心,这是好事,宁采臣自然是没有阻拦的必要。一直到他走了,宁采臣才想起忘了问他是去和谁比剑了。
夏侯剑一走,宁家清静了下来。没有人可以挑唆,小青自然不会亲自动手,不为别的,单是蜀山二字,她就不想暴露了自己。
“那丫头,你还管不管?”眼见沟渠将挖成,宁采臣却迎来了小青的怒火。
“她又怎么了?”
山上,十三娘的师父肯定没有教好她。她在与村子的孩子们玩在一起时,更是不停地给小青准备了不少的小礼物,比如:死青蛙,死蛇,死鱼什么的。
她这根本就不是吓唬小青,而根本就是在勾引她的胃口。
只能看,不能吃,她都快急疯了。
“这次她听了村中孩子的话,说那大蛇是妖,她要斩妖除魔。”小青气得握紧拳头,“她还在村子里到处撒雄黄。”不是顾忌蜀山,她哪是对手,可是蜀山,不顾忌,还真不行。
“呃。”
村中孩子们的话,大人是绝对不会信的,但是十三娘长得像个大人,她实际上却依然是个孩子。而因为长年生活在山上,她很快便成了孩子王,孩子们什么都跟她说,她也全都信。
这小青上次化蛇,终于还是被孩子们说了出来。虽然大人们一直警告他们,再撒谎就打他们。
宁采臣想了想,说:“小青姑娘,你还是回去吧!也好帮帮你姐姐的忙。”
小青的脸色一下子灰暗下来,显然她是想不到宁采臣会这么说,只是这表情却一闪而逝,娇笑道:“让我走也行,亲一下就走。”
这绝对是强人所难,不是说宁采臣这现代人不敢接吻。
这要看和谁接。
小青是不行的。以前是不知道,现在知道了,她是爱吃老鼠的。
这吃过老鼠的嘴,再娇嫩,他也是不亲的。因为亲了,他怕他会把隔夜饭都吐出来。
可惜这么个正大光明的理由太伤人心了,是说不出口的。
好在这是古代,男女授手不亲之类,也可用做借口。
这边正说着,崔老板便来了,他带来了白素贞让小青回去的信息。
看着宁采臣松了一口气的样子,小青恨恨地跺跺脚。“以为本姑娘希罕,如果不是为了内丹。本姑娘宁愿亲老鼠,也不亲你。”
这话可惜不是对着宁采臣说的,而是在村外说的。本来可以轻易解决的事,就因为不说,搞得复杂了。
崔老板是来催稿子的,带信只是顺路罢了。
武道小说不是那么好写的,特别是在古代,根本没有任何武侠基础。
这时代的小说,不是才子佳人,就是武将演义。即使写一群草寇,也要与替天行道挂钩。
好在这《陆小凤》中叶孤城有谋朝窜位的野心,也算是符和这时代的潮流了。
宁采臣只希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读书人能看到他对武夫的贬低,毕竟叶孤城失败了。真正的武者能从中看到武道的亮点。
这才是他的目的,钱财什么的,不过是额外。
当然崔老板不这样想,他的目的一直很明确,就是为了钱。“东家,这次您打算署什么名?”
他的目的太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