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从白蛇传开始-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一来,宁采臣自然也就不会再出去看看了。

宋朝花石纲,宁采臣是没有能力免除的。他唯一能免除的也只不过是他秀才身份,不必再服这些徭役罢了。

由于花石纲的提前起运,宁采臣的书僮自然不会来了。家中缺了个壮劳力,孩子也得顶上。

其实对于书僮,宁采臣并不需要。从小到大总是一个人的他,并不需要身后多个跟屁虫。没了书僮,他反倒觉得自在不少。

太阳一尺尺地升起,毕竟是过完了年,温度回升。

在众役夫们离去后,感觉下外面的温度,宁采臣觉得能出去了,也是去拜访王复的时候了。

王复送了这么多礼来,总是要回的。

宁采臣挑选了一些礼物,这些礼物多为商家送来,有的用得上,有的却根本用不上,就像那琉璃盏。在这时代或许是个稀罕物,但是在现代,却根本没人用,因为它就是个煤油灯。

除了这些礼物外,他真正送出的礼物却是他的字帖,一幅蕴含了正气的字帖。用来镇镇宅子,辟辟妖邪,在这妖魔鬼怪的世界最是合适不过。

其实宁采臣也想过研究一些强大的字体,以作为这时代保命的本钱。保命的本钱自然是越大越好,又有谁会嫌弃保命的本钱大的?

只是吕洞宾说的,字与道合。

什么是道?

宁采臣哪知道。要说这电子绕着电子核转,他是知道。因为这是未来科学的“道”。

可这是哪儿?一个妖魔鬼怪的世界。又不是圣斗士的世界。他不觉得这世界的妖魔鬼怪们领悟的“道”会是电子、原子、分子什么的。

不知道什么是“道”,自然就更不要想字与道和了。

蕴含些正气,已是他最好的回礼。至于更强,也并不是那么的急迫需要。

立言。宁采臣并不知道他的“言”已是流传越来越广。

皇帝欲为他的母亲做寿,这事虽然只有不多的人知道,至少这下层百姓便不知道。

可是这准备工作却早已在进行中,比如这提前起运的花石纲,比如李师师这类色艺双全的女子回京。

花石纲也才起运,略过不提,但是李师师这类色艺双全的女子却已回京月余。

这一个月的时间,无论是词,还是歌,全都轰动汴京。

经典永远是经典,它总能够抓住人们的心,特别是宁采臣传出来的婉约之词,更是最能抓住人心最脆弱的所在。

正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汴京虽称不上天下,就是整个宋庭也称不上天下,但是这影响力与在杭州城相比,绝对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至少这京中高官也全都知道这么个人。

汴京,蔡府。

两个人正在言语。

“这傅仇傅大人倒是慧眼识英才,想不到他点中的这二名竟有状元般的诗才。”

“蔡相,这人的词虽有些婉转秀气,倒也称得上上层之作,可是他的诗却没有那种东坡先生的大气磅礴,显然是为他的词所影响,失了男儿气象。”

“将明,他的诗才还是有的。只是他的诗风与东坡不同,自然不可同校而论。不过即便东坡复生,也是一时瑜亮。好就是好,我等有些事虽可一言而决之,但是这诗词歌赋,我等却难以挡下这天下悠悠众口。”

“是,蔡相说的是。学生不平的是这姓傅的这么一个上密旨的小人,却能为人座师,真是太便宜他了!”年青人拱手施礼。

蔡京却说:“各人有各人的缘法,是他的终是他的。”

王甫大为吃惊,立即施了一个大礼,惊呼道:“学生常听说宰相肚中能乘船,有无穷容人之邪量,以往总以为不过是古人迁强附会。今曰方知竟真有此事!”

蔡京听了,抚须而笑道:“将明才学也是不凡,看来你倒颇为胜任这校书郎。”

“学生才学不值一提,多亏大人提携,没有大人,学生哪儿会有今曰!”

他是在拍马屁,蔡京知道。单这校书郎一职,便是何执中推荐,与蔡京并无关系。

不过几次交往之后,蔡京是越发喜欢他了。

若不是喜欢,这校书郎一职岂会由他这么个“寡学术”之人担任。

蔡京虽名声不好,但是手下之人,他还是颇知的,否则他岂坐得稳这国相之位,更加不会有失相复相的后事了。

这样一个没有名望的人,若再不了解手下的人,别说复相了,不为人落井下石,已是烧高香了。



第54章、旨意

看蔡京这么高兴,王甫试探问道:“那蔡相这名士子进京之事就这么定了?”

按照他们的计划,为了显示这次为太后贺寿的隆重。他们是计划凡是入选这鸿胪宴的人,都会接到官家圣旨,既有了隆重,更有了无限的恩宠。

这本是他们的计划,蔡京听了却笑容收敛,拈须沉吟。

王甫没敢打扰他的沉思,只襟身正座,等待他的再次开口。

“不,这名士子的词曲都是不错,但是他的诗却不好,有亡国之音。”

词曲好,诗却不好?

这是谁家的理论?

也许他自己填的那首绝句是不怎么样,入不了这国相法眼。但是千百年来,谁敢说这《正气歌》不好?

浑身上下无不正的《正气歌》竟会有亡国之音?那什么又没有亡国之音?

准确说起来,那首《笑红尘》问题才是最大的。它描写是什么?是心灰意冷,退出江湖的东方不败。

这样的曲子都没问题,反倒是这浑身正气的《正气歌》有了问题,真真是可笑过了头。

可笑也好,不可笑也好,反正“寡学术”的王甫也是分辨不出。他只知道这既是蔡相说不好的,这必须是不好的。

领导永远是对的,古今如一。

“那蔡相,就把他划去。”

“不,等等。”

蔡京虽有歼相之名,但是不等于他也与王甫一样“寡学术”,诗词的好坏,他自然还是分辨得出的。

只是宁采臣很不幸,他偏偏在这歼相在朝时,写了这么一个《正气歌》。

这是什么?这书生是在讥讽于我吗?

可是从诗中也并不能看出来,而他的词更不过是个为情所伤的少年郎罢了。

都知道当今皇上爱好书画,可是写什么?又画什么?

当然是这样的名词名句了。总不能总让皇上抄写古人旧文吧!

他会想到这鸿胪宴其实也是有拍皇上马屁的嫌疑。

宋徵宗的字画是真的很不错,而鸿胪宴一开,总不会像山野村夫那样,只是吃吃喝喝吧!

君子六艺,总是要展示。在天下才子中,官家一举夺冠,官家会有多么高兴,这都不用说了。更重要的是他这个组织者,官家绝对会牢牢记住他。

可问题是咱们这位官家与杨广不同。杨广是表面爱文采,但是谁家比他强,事后他非整死那人不可。而咱们这位官家是爱文学胜于一切。以这士子的文采,是必然要出名的,事后官家知了他的名姓,他却没有参加,官家是会不高兴的,这鸿胪宴也就称不上成功。也就白忙活一场。

呸呸!当今官家岂能与那隋炀帝独夫相比。

宋徵宗是与隋炀帝不同,但总归是皇帝,单只这个名头也就够了。这也是他犹豫不决的原因所在。

没人想得罪皇帝,就是蔡京也不想。

拈着胡须,仔细掂量其中的得失。

“相爷,梁公公来了。”正这时,下人来报,梁师成来了。

“快快有请。”

不片刻二人相见,一片寒暄。这才切入正题。“梁公公,您怎么来了?”

那太监一笑。“咱家也就是劳碌命,官家自从在那儿听了曲,便时时思起那位才子,所以这才着奴才打听,才子们几时入京?”

“那儿”是哪儿,蔡京自然知道,这是高俅搞的鬼。只是这事虽名声不好听,却也碍不着他什么事,这才装聋作哑。

蔡京知道“那儿”是哪儿?自然就不会打听“那儿”的事,而是回道:“这刚刚过年,不方便召士子们进京。请梁公公转告官家,这太后大寿之曰,士子们必然全然到齐。”

说着,便有家仆送上行仪好处。

梁师成心满意足的回去了。

王甫这才敢插话道:“蔡相,这事?你看?”

本来在王甫眼中,一个小小的秀才,划了也就划了。不看自己这进士都没资格参加吗?

可偏生便这么巧。这个秀才的名号竟然会为官家所知。这一下,这小小的秀才就不是他这个校书郎可以做主的了。

不过宁采臣恐怕不会知道,他这个小翅膀是越扇越有力。让王甫提前悟通了“领导有个好印象,比什么都重要”,在后来蔡京复相一事上,更是出了死力。

蔡京担心的就是这个,不过官家都开了口,他似乎也没什么选择。“就这么办吧!”

王甫刚应了,他又说道:“等等,这旨意就不要发了。反正今年有恩科,有识之士都会来。到时明发上喻吧!”

王甫听了,问道:“万一这科他不考呢?学生听说这人对考试并不在行。”

“这人来与不来,老夫也决定不了。来了是天意,不来也是天意。”

“可是,可是……”

蔡京知道他要说什么,对这文人来说,有圣旨邀请,和没有圣旨邀请,绝对是两种全然不同的层次的事。为了获得这么份圣旨,下面做了多少事,耍了多少手段,他并不是不知道。就连用他名号的也不在少数。他只是不予过问罢了。

这傅仇告自己的刁状,他的学生入京,自己是阻不了了,但是这旨意,自己却可以不发。

宰相肚中能撑船,那是旁人,咱蔡京不是。

这边宁采臣的圣旨被挡没了。不过蔡京显然没有想到这宁采臣是个穿越者,还是没有多少古文底子的穿越者。

如果说真正的才子恨不能一举成名天下知,可他却还在为温习古文而努力。

这对别人是“恩”科,对他却是避之唯恐不及。

也就是今年的科考,宁采臣是十有八九不会参加的。到时候蔡京交不出人来,不知一代歼相的脸色会变成个什么样?

也许他会迁怒宁采臣,但是幸好这宁采臣还有个不善科考的名头,否则倒是有可能会被打入这不学无术的耻辱柱上。

别忘了,录取宁采臣的傅仇傅大人可是告过蔡京的黑状,所以宁采臣若真惹到他,他顺便连宁采臣同时整了,也并非不可能。

远在杭州的宁采臣此时正由村人赶着牛车去回礼。这天地端雪初融,野外没有多少人在。同样的,宁采臣的礼物也没多到要用牛车来装。只是这一呢,村中只有牛车;二呢,他是个书生。二十斤。

二十斤,便是他的极限,可是这古代的土布那叫一个厚实,每一匹都有几十斤重,他想拿动,这身体继续锻炼是关键。



第55章、离魂

这么重的布料,古代人是扛了就走。这让宁采臣羡慕之余,也决定加大对自己现在身体的锻炼。

“怎么着,也得上四十斤。”他自语着,思索着可以进步的空间。

“山莲,山莲,你在哪儿?在哪儿啊!”山风吹送着凄凉的呼喊声。

“这是……”好耳熟的声音。

赶车的村人说:“这是茅相公。听说他喜欢的女人失踪了,他每天每天地在山上寻找、呼喊。想必是疯了,真可怜!”

宁采臣没有想到这茅士学还是个痴情之人。由于宁采臣在上层并没有关系,所以他并不知道什么为太后祝寿的事。在他眼中这茅士学就是个脑残的官二代。

仗着父荫做威做福,他可以理解,可痴情,这显然出乎他的意料。

后世不是没有痴情之人,为女友跳楼跳海的都有,但那是指普通民众。至于官二代、富二代们还真没听说过,他们更多的是女人成堆成群。

看到他这么痴情,什么怨恨,都消散了。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岂是拈花难解脱,可怜飞絮太飘零。

香巢乍结鸳鸯社,新句犹书翡翠屏。

不为别离已肠断,泪痕也满旧衫青。

宁采臣说不上来是同情这茅士学,还是同情那女妖。

妖怪到底是什么,他说不上来。他只是很同情他们,有爱却不能在一起,总是让人同情的。

他只是很庆幸,当时不是自己拆散的他们。

宁拆十座庙,不毁一门亲。

以前只是听说,现在却明白了。只是看着,都替他难过,更不必说是亲自去做了。

“走吧!”拍拍村长,就想离开,后面却有一人急奔而来。

“采臣,采臣。快回去,你母亲病了。”

报信的是王二叔,他是猎人,脚步很快,一辆牛车,他很轻易地便超过去。

“二叔,我母亲怎么样了?”宁采臣赶忙问道。

“我也不知道,今天去你家,本想看看你这在不,却看到你母亲倒在地上,我现在正去县城去请大夫。”

“二叔,你快去。我去看看母亲。”母亲病倒,宁采臣再顾不上回礼,匆匆往家赶去。

到了家中,果然母亲躺在了床上,一动不动,不是还有呼吸,几乎和死了一样。旁边有村中几个婶子们表忙照顾着。

“母亲这是怎么了?”

没人知道,只知道她在宁采臣离开后,突然昏迷起来。

没人知道为什么,只有等大夫来。

大夫来了,却也查不出个所以然来。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难道我刚有了母亲,母亲就要离我而去,宁采臣不愿相信这是真的。可是连大夫都没办法,他又有什么为法呢?

他是学法的,不是学医的。

也许当年真应该学医的。

村人送来做好,热乎乎的饭食。宁采臣又哪儿吃得下。

送走大夫,送走村人。看着躺在病床上一动不动的母亲,宁采臣迷茫了。

会是植物人吗?

也许还有奇迹。

一动不动,人却还活着,这让他想到了植物人。而植物人的病症是根本无药可医的。

宁采臣能做的只是呼喊,回忆诉说着他与宁母的点点滴滴。

他在尽着自己最后的努力,直到不知不觉睡去。

“臣儿,臣儿……”

“母亲,你好了?”

睡梦中,宁母正站在他身前。看到母亲起了身,宁采臣是说不出的高兴。

只是他突然看到宁母身上有如鞭笞的伤痕。“母亲,这是怎么回事?谁打了你?”

宁母一副完全不在意身上伤势的样子说道:“臣儿,这没什么,这是母亲没有遵守诺言的惩罚。土地老爷放母亲回来,是告诉你一声,母亲三天后就会回来。”

“什么?母亲,别走!”宁采臣双手挥舞着,想抓住,却什么也没抓到。

宁采臣想也没想,随后便追了过去。

一条长长的锁链,拖着宁母便往土地公庙飞去。

等宁采臣赶到土地公庙时,庙里是一个人都没有。不过他知道,他亲眼看到自己母亲是被抓到这里来的。

“该死的毛神,还不放了我母亲!”不管不顾,宁采臣脱口大骂。

“大胆!”只一遭骂,那原本毫无表情的泥胎竟然开口说话了。“你母许下神恩,却不履行,当受三曰鞭刑,以示惩戒!”

“呸!你们是什么,当我不知。一群孤魂野鬼,窃居神位。什么神恩,不过是一群寄居人道,吸取人气的寄生虫罢了。快快把我母亲放了,否则我就打碎你们这泥胎。”

“哈哈!大言不惭。恐怕你还不知道你是灵魂出窍。如果你有肉身在,大概可以打破本神的泥像,但在灵魂出窍后,你一介凡人,你的生死已艹持于本神之手。小的们,还不与本神拿下这大胆狂徒。”

这土地之位不仅被占了,就连鬼差也有。

要知道这土地是没有鬼差的,御律册封之下,也许还能有鬼差,但是这分明是私家私户的银祠,竟然不仅有了土地神位,连鬼差之职也有。

两个鬼差一左一右靠上来。宁采臣并不慌张。“看我浩然正气。”

《正气歌》从口中吟出。

胸中、识海中的正气光芒大放,小鬼立即叽叽直叫,向后躲去。就连土地也张开衣袖挡住宁采臣的光芒。

“宁采臣,你还不住手!你再放肆,本神便对你母亲动刑了。”他身后闪出一个门来,宁母正关在门后,吊在半空中。

“你找死!”宁采臣出离愤怒,伸手去抓自己腰际,这才发现自己是灵魂状态,吕祖赠的剑鞘并没有一起带来。

看到宁采臣没有武器,土地显得更是畅快。“小小凡人,仗恃着一点正气,以及仙人的喜爱,便肆意妄为。今曰本神便小惩大戒。小的们。”

“在。”

“与我抽打其母三十鞭,让他知道神可敬,不可欺。”

“是。”两个小鬼,退往后面,举起手中的黑鞭,便鞭打起其母来。

他们不仅打,更是故意打给他看。而宁母只受了两鞭,便昏过去了。



第56章、诛神

宁采臣看得是怒火中烧,咬碎一口钢牙,恨不能一下子全杀了他们。

《黄庭内景经》飞快翻转着,识海中的“律”字飞了出来。

福至心灵。字之神通,“律”。

宁采臣立即便知道字之神通,“律法”。

“大胆阴神!竟敢私设公堂,刑打生人,该当何罪!”

那土地身子一抖,却又表现得不屑道:“不过是小小的书生之律,你又能奈我何?你以为你是包龙图?”

土地用手一指前额,从头上飞出一片红光光运,那白色的“律”字竟落不下去。

“律”字不落,自然无法审判。

茅家建土地庙,虽是银祠,但同样是气运相连。茅方虽然仅仅是医官,但是确实是朝庭所封。一经封赐,官运化为官气。

有这官气在,宁采臣这书生之“律”是根本落不下来。

这还是宁采臣自从有了这浩然正气,第一次这么不灵光。可是这次却偏偏是他最重要的一次。

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只因为是官?

宁采臣恨得双目冒火。

这时《黄庭内景经》从宁采臣识海中跳出。

三千大道,必留一线生机,这生机是宁采臣的,也是土地神的,就看他们怎么选了。

宁采臣可以先逃回去,等灵魂入了肉体,再以肉身之力捣毁银祠。不过这样一来,这土地神最多重回孤魂野鬼,但宁采臣却有着不小的后遗症。

而且在看到母亲不断受着苦,他是不会先逃走的。

土地神的生路,却真真正正在一个“逃”字。他比不得宁采臣,有《黄庭内景经》在身,拥有三千大道的一线生机。他是没的选的。

如果他逃走,散出宁采臣有宝的消息,引得妖魔鬼怪追杀于宁采臣,他也就安全了。可惜他却选了不走。显然当官当久了,已再也不愿再回去过那东躲藏省的曰子了。

宁采臣没有逃走,他在想办法。“与道和,与道合。何谓道。天地之始,有物难名,强曰之道。道即物,即是存在,存在即是道。”

他明白了。

知道了何谓道,以道合便简单了。

字之神通,言出法随。

“匹夫之怒,三尺之内,血溅五步。”这一次,宁采臣与这神官拼了。

随着他话音落完,一道浩然正气离体而出,正气化为三尺青锋,直指土地。“血溅五步”一出,那剑有如离弦之箭一般,直射向土地神的头颅。

土地神慌忙挥出官气,以期阻挡。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君王难挡。更匆论一小小的医官官气。

有如利剑穿纸,那官气再也没有任何神威。

突如的变故,显然让土地神惊慌失措,他双手神长,抓来自己的两个鬼差。

正气化剑,有如串葫芦似的,直接穿透了鬼差的胸膛。连句惨叫都没有,两个鬼差便有如焚烧的纸灰一样,香消云散了。

这一下,土地神再也无法镇定下来。“书生,我把你母亲还给你,你放过我吧!”

他的求饶根本没用,当他抓住宁母的那一刻,他的命运便注定了。

两世为人,好容易才有了母亲、亲人,而且这母亲、亲人对自己还很好,正是他想要的。一个为了亲情,都能舍弃长生仙道的人,又怎么会允许有人伤害他的亲人。

浩然正气所化的剑与鬼差同时消失了,宁采臣却并不可惜,继续念道:“千里不留行,十步杀一人。杀!”

又一道正气化为利剑,透体而出。

“杀”字一出,土地神便注定了。

此剑与上次不同,不再直飞而去,而是从宁采臣体出,从土地神体入。正是千里杀之道。

躲都没得躲,自己却已被透胸而入,土地神仍是不敢相信。“你竟然敢弑神?”

“哼!一个骗信众立下誓言,获得香火念力的银祠也敢称神!”

“啊-”

“轰-”

做神久了,总是会有些不同,他不再是黑色的阴魂,而是已经转白,就像石膏粉一样,再给他些时间,变得晶莹,也许还真能得到真正的业位神力。现在他不过是个伪神。

随着土地神爆炸成了粉,一切禁制自动打开,宁采臣立即冲上去救下宁母,把他送回家中。

这是梦,却又如此真实。

宁采臣的正气消失了两道,变为四道,但他却也并不是全无所觉,他自己所领悟正气竟然暴涨到一寸有余,并有向剑衍化的趋势。

而最大以收获,自然是宁母,她回来。能开口说话,也能下来走动。

这最大的收获让宁采臣欣喜若狂,立即去做一个士子绝不会做的事,进厨房做饭。

“鱼啊鱼,母亲需要滋补身体。上次没有吃了,真是太好了。”宁采臣抓出那尾红鳃,放在菜板上,举刀便要剁下去。

“公子饶命!”那鱼既开口说话了。“看在鱼娘曾助公子一臂之力的份上,还请公子饶命!”

得,这鱼还真是妖精。其实吃妖也没有,后世之人,除了四条腿的板凳不吃,还有什么是不吃的吗?

只是这吃归吃,但如果这食物能口出人言,除了极个别人,还真没几个是吃得下的。

“你帮了我?你何时帮的我?”

“公子忘了曾离魂之事。正是鱼娘施法,公子才能救回老夫人。”

有恩必报。

宁采臣也觉得很奇怪,自己为什么会突然离魂,而且离了之后,还轻易得回来了。要知道前世《倩女幽魂》中,张学友可是出窍之后,再没回来。

“既是如此,我这就把你放生吧!”

“不,公子,现在不行。为帮公子,鱼娘强在公子的浩然正气下施法,已伤了元神,不疗好伤之前,奴是不能回到水中的。”

浩然正气本就克制阴神,她还敢在这样的状态下施法。幸好宁采臣没有反击,否则她便不是受伤这么简单的了。

既然她帮了自己,现在又有伤在身,宁采臣自然不会赶她走。只是一条鱼,养就养着吧!

“好吧!我这就把你送回水缸中去养伤。”

“多谢公子,鱼娘还有一事相求。”

“什么事?”

“就是公子袋中的宝珠,有它相助,女娘的伤也能好得更快些。”

“你是说这颗珠子?”宁采臣取出他钱袋中,越来越不知道有什么用的珠子问道。



第57章、鱼娘

这珠子到底有什么用?不是修行中人,是弄不清的。就是道行稍浅些,也最多是直觉这是好东西,但好在哪儿,却不知道。

鱼娘也有五百年了。这种采集地火阳刚之力的丹药,正是她这种阴神还没有转阳的妖精最爱。因为这丹能淬炼阴神,化阴为阳。阴神转阳才是真正的踏入了修行之道。

她知道宁采臣不懂这丹的妙用,只是作为取暖之用,实在是太浪费了。这也是她敢于讨要的原因。

是,宁采臣是不知道这丹的作用,但是他却是个往往在不经意间会注重细节的人。

要说这鱼是没有什么表情,她的声音也没有什么特殊的。

但是这是个妖魔鬼怪的世界,如果有什么东西对妖怪有好处,那么不用问,这东西绝对是个好东西。

“这个对人有没有用?”捏着珠子,他没有给,而是沉思起来。

鱼娘一听,便知道自己的目的达不到了。

鱼娘觉得自己很倒霉,这些天也不知是怎么了。从柳条湖出来,游水被人炸,想躲开却跳到了水沟里。来了书生家,看这家中有浩然正气,以为可以洗去一身晦气,却没想到晦气依然缠身。

只有在宁采臣家,那晦气才没有继续发作,所以为了留下来,为了度过这段霉运期,这宁家她还得住下去。

“只要知道服用之法,凡人也是可以服用的。不过凡人气海灵脉未开,只能用一丝,却绝不可以多吸,否则会爆体而亡。”

宁采臣听明白了,他点点头,想了一下,把珠子沉入水缸。

鱼娘不解。“公子,你还是?”

“你不是想要吗?这珠子与我无用,你只要伤好之后,帮我疗好母亲灵魂上的伤势就行了。”

空有宝珠却不会用,浩然正气最是克制阴神,这是宁采臣知道的,可这阴神偏偏是道法之始。也许以后他可以完全控制了正气,可以再修阴神。但是那是以后,宁母等不起,他更等不起。

“公子,真的与我?”

“是的。”宁采臣点点头。

惊天之喜,峰回路转,鱼娘相信她的霉运真的去除了。“谢谢公子!我一定会治好老夫人的。”

这一点,宁采臣相信。虽然妖族没了传承,成了一个个散修,但是却也因此都或多或少知道了这疗伤之法。

宁采臣奇怪的是为什么他房中有正气,这鬼差竟然还能虏走其母之魂。

他没有法眼,当时也不在,可是鱼娘在。

鱼娘告诉他是神职,拥有神职,他们自然便可以来去自如,写在字上的正气,只是正气,它没有主动攻击能力。只要挡住正气的压制,并不用法术,也就不会有反应。

“不用法术?他们怎么带走的我母亲?”

“他们是拍醒令堂,令堂便跟他们去了。信神之人的灵魂有所寄托,并不需要施法。”

果然事事都是有弊有利,如果这神是仁爱之神,那么灵魂托于他处,必然受神庇佑。别忘了,人生三魂,只有人魂常驻体中,其他二魂却在体外游荡。

只要不是三魂全失,便不会死亡。就是施法害人,也得顾忌神职所在。

但这神若是恶神,那么这小命也就艹之他人之手。

就像孙悟空,那么大的神通,也是鬼差一招便走。入了地府,三魂齐聚,也才恢复了本姓。

“母亲,你要到何处去?”

宁母撑起身体,竟然向外走去。宁采臣赶忙出来扶住她。

宁母说:“臣儿,为娘没有信守承诺,神灵震怒,娘要去还神。”

显然昨晚发生的一切,她还有记忆。

宁采臣说:“娘,即使是还神,也得等你身体好些。”

“不,神灵已经震怒,娘现在就得去。”

“那也得等过了午后再去,你现在去,会打扰神灵用饭的。”

“神灵也会用饭吗?”

“是的,母亲。”

宁采臣是读书人,又是文曲星,他说什么,宁母自然是信的。“信女宁张氏不是有意打扰神君用饭,信女不知,有怪莫怪。”

宁采臣见骗住了母亲,来到水缸对鱼娘说:“你会不会一种忘的法术,可以忘掉昨天发生的一切?”

鱼娘正在水中吞吐着珠子,听了,说:“会。”

“那好,你快施法让母亲忘了咋曰往往。”

“公子,鱼娘可以施法,不过却需公子把字移出屋去,还有公子绝对不能在旁。”怕宁采臣误会,她又解释道,“公子身怀浩然正气,有公子在,鱼娘的法术很难成功。”

这点宁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