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白山下好种田-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翰抬头看了看子轩,有些不解,“子轩,你今天怎么了,这么半天才看了两页书?咱们今年可是要考试的呢,一定要用功啊。”
  子轩面色微红,连忙收敛思绪,低头看手上的书。
  静涵看看天色也不早了,这才把书放到书架之上,然后对文翰他们说道,“大哥,子轩哥哥,子文、文宣、文昌,时间不早了,我先回去休息,你们也早点睡觉吧。”说完,静涵就出去了。
  子轩看着静涵的背影,心中有些不舍。可是转念一想,自己若是连院试都不能通过,那以后要怎么面对静涵,又怎么可能给她幸福呢?要知道,自己的家庭只是个略微富裕的农户,如今已经比不上许家了。如果自己不能有个功名的话,恐怕自己的心愿就真的难以达成了。这样一想,子轩的心就定了下来,收拾好心情,专心的看书了。
  第二天早晨,子轩和子文要回村里去,陈氏准备了一大包的东西,硬是塞给了子轩。
  子轩不要,“奶奶,我们在这又吃又住的都四年了,一直麻烦爷爷奶奶。本来过节了该是我家往这送些东西的,咋还能要奶奶的东西呢?”
  陈氏瞪了子轩一眼,“说啥呢?你和文翰从小就在一起,你就跟我自己的亲孙子是一样的。自己家孙子在这念书,我还能要东西不成?这些是给你爷奶的,都是静涵的五叔前几天派人送来的节礼。有些东西咱们这里没有,我就是想让你带回去给你爷奶尝尝新鲜。好孩子,你拿着就是了。要是回家你爹训你,就说是我硬塞给你的,没事的。”陈氏找来了一个背筐,把东西放在背筐里,让子轩背着,这样可比拎着或者抱着轻多了呢。
  子轩没有办法,就只好收下东西。“谢谢奶奶了,那我们就走了。”说着,子轩背起背筐,领着子文一起往家走了。
  陈氏看着子轩他们的背影,有婿神。薛氏正好走过来,就问道,“娘,你这是想什么呢?”
  “我啊,是在想这子轩也有十八了,你看这小伙子长得,可是不比文翰差到哪里去。林家也是个和善仁义的人家,也不知道哪家的姑娘有福气,能够嫁给子轩呢。”陈氏在那感叹道。
  薛氏一听,就笑了,“娘,你要是看好了子轩,这还有啥难的?咱家静涵和静婉岁数也都不小了,你看哪个合适,就跟林家把亲事定了呗。”薛氏心里也是很中意子轩的,才会半开玩笑的说道。
  

☆、第一百零九章包粽子

  陈氏听了薛氏的话,倒是笑了。“你说的还真是,咱家有好几个丫头呢,有好的就应该自己家留着。我记得好像老大说过吧,兴家以前还真就提过这个茬。行啊,子轩住在咱家,这些年轻的也是经常见面,我看咱们倒是别搀和的太多了。这子轩如今要考试,可能一时半刻的还想不到这上头来,咱们家的静涵和静婉岁数也不大,用不着太着急的。”
  婆媳两个说说笑笑的回了屋里,正好朱氏也把泡好的米端了过来,几个人开始动手包粽子。如今也算日子不错了,所以陈氏就说全都包江米的,不往里放大黄米了。早就买好了蜜枣,今年要多包一些蜜枣的粽子,北方人不像南方似的,包粽子会弄许多种馅料,有甜的有咸的。咸味的粽子北方人根本吃不惯的,所以一般也不会有人包。
  静雅和静涵她们也来帮忙,大家一起动手,包的倒是也挺。“奶奶,其实那种豆子的味道也挺好,越嚼越香呢。”静涵一边包一边说道。
  “是啊,以前家里哪能买的起蜜枣,不就是包些豆子么,豆角的豆子,要不就是大白豆,吃起来也不错。如今条件稍微好些了,又得往几处相处好的人家送些,所以就不能光是包大豆的了,你没看今年咱们预备的蜜枣多些么?那些大豆的,留着自己家尝尝就是了。”陈氏说的那种大豆,不是黄豆,而是另一种。比小豆要大,一般是白色的,也有红花的。这种豆子就是用来煮粥或是做馅的,非常的面,吃起来很香。
  也有用大枣包粽子的,不过陈氏嫌大枣煮熟了有些发酸,所以不太爱用,反倒不如大白豆放在里面吃着香。
  用来绑粽子的是一种马兰花的叶子,这东西采了晒干,等到第二年包粽子用正好。静涵他们看参的地方有很多的这种马兰花,每年志新都会采一些留着用的。因为要包两种馅料,所以陈氏就让把蜜枣的全都单独的绑着,而大豆的则是两三个系成一串,这样就可以区别开了。
  到底是人多力量大,二十斤米没用上一个半时辰就包好了。“我看今年咱们早点煮粽子地得了,正好下午还能把该送人的都送出去。早点送也好,大家都能早点尝尝。”陈氏说道。
  大家伙自然是同意的,于是就把粽子煮上了。二十斤米的粽子,装了满满的一大锅呢。陈氏看着开锅了以后大概三刻钟,然后才不再往灶坑里添柴火,就这么慢慢地咕嘟着。等到未时末了,陈氏觉得粽子应该好了,这才掀开锅盖,往外捡粽子。
  “文翰,你领着文昌,去给你们夫子家里送些节礼,咱们在那念书,人家夫子教的很用心。”陈氏从屋里出来,对正在院子里帮着文成摆弄药材的文翰说道。
  文翰赶紧起身,接过来奶奶给准备的东西。有二十个粽子,二十个鸡蛋,二十个鹅蛋,另外还有一条肉,一条鱼,两包点心,一盒茶叶,还有一坛酒。这些个东西,装了满满的两个篮子,难怪要让文翰和文昌一起去了。“奶,你这准备的也太多了吧?”
  “多啥?你们三个都在人家夫子那里读书,人家还不知道为你们操了多少心呢。这点东西算啥?要是你们都能考个举人进士啥的,我必定重谢夫子。”陈氏笑呵呵的说着。
  文翰和文昌一人拎着一个篮子,出去了。
  陈氏又让文成去给孙管事送些粽子,另外还有庆年和志德那里,就让文宣过去送。“告诉你四叔和你小姑,让他们明天都回来过节。”
  往年还有岳思远那里也会送一些过去的,可是如今两家结了亲家,反倒不好许家先往那边送了。礼物陈氏也早就预备了,只能等到岳家先送过来,然后再回礼。
  正在想这事呢,外面就进来了岳鹏程和岳家的管事。鹏程上前给陈氏和薛氏见了礼,“奶奶,岳母。”已经定亲了,当然就得叫岳母的。旁边的管事也赶紧给两人行礼。
  “鹏程,你这咋还自己来了?,进屋坐会儿。”陈氏赶紧让鹏程进屋。
  “奶奶,这些事我娘给预备的,过节了么,应应景儿。”鹏程从管事的手里接过东西,然后放到了陈氏身前的桌子上。
  “哎,一个端午节,哪里用费心准备这么些的东西?行,东西我收着了,正好你们来,就把粽子给捎回去吧,咱家刚刚就煮好了粽子了。”陈氏看了一眼薛氏,薛氏赶紧去把一早就预备好的东西,连同新出锅的粽子,全都装好了,拿给鹏程。
  “奶奶,你这预备的也太多了,留着给文宣和静娴她们吃得了。”鹏程赶紧说道。
  “这不是过节了么,再说了,亲戚来往,越走越近。这些都是你五叔前阵子让人带来的,有些东西咱们这也没有,大家拿去尝尝。对了,静雅好像给你做了衣裳,你等会儿啊,一会儿她能过来。”刚才静娴在这的,看到鹏程来了就往后院跑,估计这会儿是去告诉静雅去了。
  果然,陈氏的话音刚落,静雅和静涵几个就都从后面来了。静雅走在中间,脸上红红的,手里拎了个小包袱。走到鹏程面前,静雅把包袱递给鹏程,“那,这是我给你做的夏天衣裳。”
  鹏程赶紧的接过了包袱,看着自己心爱的女孩,那种含羞的模样,让他的心里美的开了花。“谢谢你,你也别光是做针线,当心眼睛。”鹏程低声的嘱咐着。
  静雅点点头,“哎,我知道的。你也一样,别光顾着用功,当心身子。”
  鹏程一听静雅在关心自己,嘴角就忍不住的往上翘了。“好,我会当心的,呵呵。”鹏程忍不住傻笑了起来。再精明的男人,一旦陷入情网,也是难免有犯傻的时候。
  静涵姐妹几个都在一旁偷偷的笑着,陈氏赶紧瞪了她们一眼。旁边的岳家管事咳嗽了一声,说道,“少爷,时候不早了,老爷说了,还有几家亲戚要走呢。”
  鹏程点点头,赶紧跟陈氏和薛氏告辞,领着管事,拿着陈氏给预备的东西,回家去了。
  他们一走,静涵和静娴几个就忍不住笑了。“奶奶,娘,刚才鹏程哥哥好呆啊。”
  “你们几个丫头片子,不许胡闹。”陈氏笑着呵斥了两句。“行了,也要晚上了,赶紧帮你娘预备晚饭去吧。”
  端午这日,志德领着妻子和儿女回到了许家,庆年也领着慧心和景辉回来了。慧心如今怀孕已经有七个月了,肚子很大,庆年小心翼翼的搀扶着慧心进了屋子。“爹,娘,我们回来了。”
  自从庆年从陶家搬出来,两下的关系竟然就没再缓和。虽然庆年每到年节都会送些东西过去,可是陶家老爷子和老太太竟然连理都不理,所以庆年也实在懒得跟他们说啥,往往就是放下东西就走。每到逢年过节的,庆年就领着妻儿来许家,对于他来说,许成宽和陈氏比亲生的爹娘还要好。
  庆年把手里的东西放到了炕上,“爹,这里有给你买的烟叶,那卖烟叶的说这个比咱们自己家种的好,你尝尝。娘,给你买了些点心,这是新出的,挺好。”
  “你看你,回来就是了,买啥东西啊?咱家现在啥也不缺。如今景辉渐渐大了,慧心这还有一个,能省点就省点吧,以后有的是花钱的地方呢。”陈氏难免又要劝两句的。
  “娘,没事的,庆年如今已经是大掌柜了,挣得比以前多很多呢,我们的钱够用。”慧心身子沉,直接坐到炕上,不爱动弹。
  “慧心,你这身子渐渐的沉了,也不能总部动弹。得经常的出来溜达溜达,要不然生孩子的时候不好生。我怎么看着你这个样子,好像你怀的是个姑娘呢?庆年啊,你就没给慧心诊诊脉,是个姑娘还是小子啊?”陈氏看着慧心的样子说道。
  “娘,你还真厉害,我给慧心诊过脉了,应该是女孩。”庆年笑着说。其实这些老太太都有一些本事的,对于这些,很有经验。“正好,一男一女,儿女双全呢。”庆年喜欢孩子,不管是男女,他都喜欢。
  一旁的景辉也说道,“姥娘,我喜欢妹妹,我想要一个很漂亮的妹妹。到时候我会好好的疼她,领她玩,不许别人欺负她。”景辉胖乎乎的小脸,一脸郑重的神色,惹得大家都忍不住笑了。
  静涵就蹲在小景辉的面前,问道,“有了妹妹,你就不能淘气了,得像个哥哥的样子。有好吃的要给妹妹吃,好玩的给妹妹玩,以后也不能赖着娘亲了。以后妹妹学走路的时候,你要扶着,妹妹走不动了,你要背着。景辉能做到么?”静涵故意的问道。
  小景辉好像遇到了一个大难题,皱着眉头想啊想的,半天才说,“行,我能做到。不过,妹妹能不能把娘亲分给我一些呢?我可以不要好吃的,不过我想要娘亲。”
  慧心在炕上挺了,眼睛就有点模糊了,“好儿子,过来娘亲这里。”
  景辉跑到了炕边上,使劲的爬上了炕,踢掉鞋子,坐在母亲的身边。“娘,你有了妹妹也会要我的对吗?”
  慧心搂住了景辉,“傻儿子,娘就是有多少个妹妹,也会要景辉的。景辉是娘的儿子,是娘以后的依靠啊。”
  

☆、第一百一十章文成过继

  一家团圆,老爷子和老太太的脸上都带着笑,“唉,就差老五一家了。前几天老五让人送来节礼,说是老五家的两个小家伙长得都挺好的,这离着远,也看不着什么样。”老爷子念叨着。像他这个年纪的人,最惦记的就是孙子辈儿的这些个孩子,家里孩子越多越好,子孙兴旺。
  一旁的志新和志德也都很高兴,唯有志明略有些郁郁。朱氏自从生了静娴之后,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就再也没怀上。这几年志明也是经常给朱氏鼓捣些以,也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志明难免心中有些遗憾。这个年代的人,对于传宗接代可是十分的重视。虽说也有了两个女儿,可是这女孩终究是人家的,不能承袭自家的香火啊。
  朱氏站在志明的对面,正跟韩氏说话呢,眼角瞥到了志明的神色,心里知道丈夫准是又想到了儿子的事情。这事情她也是纠结了这么些年了,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啊?朱氏心中暗暗叹了口气。
  老爷子高兴之余,也想起来了自己的三儿子,一时有些后悔自己不该当着老三的面说这些。不过想了一下,觉得有些事情也可以在这个时候说说了。“今天咱们家也算是差不多齐了,这样,咱们正好商量点事。文成和文昌两个孩子,没爹没娘的,也是可怜。这几年一直都是老大两口子帮着照料着,我和你娘,我们也渐渐地老了,以后恐怕就顾不过来。当初老三媳妇跟我们说过,想要过继一个到三房,继承香火。当时吧,我和你娘是想着老三媳妇岁数还小,说不定能有。如今英子也都三十多岁了,这些年没少治,可就是没个动静。我看这样吧,文成和老三有师徒的情分,都说这师徒如父子,不如就让文成过继到老三的名下,以后也能有个顶门立户的人。你们看咋样?”这事老两口也不是商量一回了,正好趁着今天,吧话说了出来。
  “按理来说,文成是志勇的长子,不该往外过继的。我们也是想着文成这些年一直都跟在老三的身边,情分上比文昌要深厚些。文成啊,这事你是怎么想的?”陈氏接过老爷子的话。
  文成刚刚听了老爷子的话有点蒙,不过他细细的想了一下,三叔这些年对自己十分的好,一身医术也是倾囊相授。自己和静婉静娴相处的也十分好,拿她们就没当做是外人,堂兄妹变成亲兄妹,也是挺好的。“爷爷,奶奶,这事全听二老的,文成没什么意见。”
  一旁的文昌就有点着急了,“爷,奶,那我哥成了三叔的儿子,我可咋办啊?”
  “都是咱们老许家的儿孙,三房也好,二房也好,都一样。文昌,你是个好孩子,以后你就是二房的长子了,你要顶起来门户,懂吗?”老爷子神情庄重的看着文昌。
  文昌也读了这么些年的书,道理还是很明白的,都是一家人,无论哪一房,也跑不出许家去。让文成过继,也不过是想要有个人以后多照顾点静婉和静娴。等日后三叔和三婶不行的那一天,有个养老送终,能去上坟填土的人罢了。“爷爷,文昌明白了,文昌一定能顶起门户来的。”
  “好,这事咱们就这么说定了。等哪天咱们回村里,拜过了许家的列祖列宗,再把文成的户籍改了,以后文成就是三房的长子。”老爷子直接把事情给定了下来。
  志明看向眼前的文成,他是个喜欢孩子的,尤其自己没有儿子,对于家里的这几个侄子都很喜爱。文成跟着自己学了这些年的医术,这个孩子聪明,同时又很踏实肯干。这样的孩子,能成了自己的儿子,可是做梦都能笑醒的好事呢。“爹,谢谢您老,还得儿子操心。”
  “一家人,说那么些外道话干啥?行了,这事你上点心,查个好日子,然后咱们就正儿八经的办了。”老爷子笑呵呵的说道。这件事办成了,他的心思也就没了,以后不用再为老三操心。
  今天是过节,又定下了这么个大事,老爷子心情很好,就让陈氏她们赶紧的把饭做了,老爷子想喝两杯酒。“老婆子啊,这也要中午了,赶紧的把饭菜做了。咱们今天中午好好热闹热闹,我这高兴着呢,想喝点了。”
  老太太也是满脸喜色,赶紧下了地,“成,你等着,俺们娘们这就忙活去。”说着就出去了。薛氏和朱氏她们赶紧的跟了出去,都去帮忙做饭了。
  几个丫头都是很有眼色的,一看这个样子,当然赶紧的出去帮着忙活去了。
  中午的这顿饭,自然是丰盛的很了,满满当当的一桌子好吃的。老爷子酒瘾上来,非得要拉着儿子和女婿喝酒不可。过节了么,也没啥事,志新他们就全都倒了酒,陪着老爷子喝点。
  “来,咱们爷们喝酒,如今这日子越过越好了,咱们也得享受享受。我都没想到,一把老骨头了,还能过上好日子。好啊,上次我到山上,看见那一片属于咱家的土地,哎呦,我这个心里真是高兴。没想到老了老了,竟然家里还能置办上那么些的地了,以前哪里敢想啊?来,今儿过节,咱们爷们都好好的喝一顿。”老爷子高兴地喝了一杯酒。
  几个人就这么推杯换盏的喝了起来,志新敬了志明一杯酒,“老三,来,大哥敬你。恭喜你啊,这回有了文成这么个好儿子。以后也不要再想别的了,咱们好好的干几年,攒点家底。要不然等这些小子都长大了,哪来的钱给他们说媳妇去?”
  “是,大哥说的对,如今有了儿子,更是应该好好干了。”志明今天无疑是最高兴的那个,亲侄子成了儿子,后继有人了,哪里能不高兴啊?以文成的憨厚朴实,以后定然对自己不会孬了,以后也就算是有依靠了。“大哥放心,我定然会好好的对待文成的。”
  一旁的志德和庆年也都纷纷贺喜,一时间男人们你一杯我一杯的喝了个没完。
  另一边的薛氏和朱氏也在说着过继的事情,“英子,这下可是好了,你也不用再愁了。这回啥也别寻思了,把几个孩子都安排好,一个个的成了家,咱们也就算是心思没了。就算真的有不好的那一天,也有人给你摔盆打幡,这就行了。”
  韩氏和慧心也在一旁说着,朱氏乐得合不拢嘴,“可不是么?这文成本来就是亲侄子,跟儿子也没啥两样。如今成了儿子,我这心里欢喜的不知道该怎么好呢,大嫂,你说我是不是该给文成准备点啥啊?”
  “还准备啥?以往这两个孩子不也是咱们俩给预备么?要我说啊,啥都不用,自己家的亲人,弄那些就外道了。”薛氏笑道。
  “对,啥也不用预备,都是一家人,不用那些虚头巴脑的。咱们就是个农户,老老实实过日子就行,多攒些钱,以后给文成说个好媳妇才是真的。”陈氏在一旁发话了。
  朱氏点点头,“成,娘和大嫂的意思我明白了,娘放心,文成就是我的亲生儿子,我定然会对他好的。”
  一家人欢欢喜喜的吃了顿饭,一直到未时初,男人们才喝完了酒。老爷子喝的脸红扑扑的,舌头也有点直,迷迷糊糊的回屋睡觉去了。庆年喝的也不少,不过还算清醒,领着慧心和景辉就要回家。陈氏不放心,让文翰帮着把慧心他们送回家。
  志德也领着韩氏要走,陈氏倒也没留,如今都在镇上住着,想回来就回来,倒是也方便的很。陈氏给拿了不少的东西,“来,把这些带着,留着给静和还有文星吃。”
  “娘,这些您留着和我爹吃吧,文星他们不缺吃的,不好惯他们那些毛病。”韩氏如今岁数见长,也不像以前那样了,倒是和气的很。
  “行了,给你就拿着,当奶奶的给孙子点吃的,没啥。你们慢点走啊,有空就回来看看我们。人老了就这样,几天看不见就想得慌。”陈氏把装东西的篮子塞到了韩氏的手里,然后对静和说道。“静和啊,在家帮着你娘干些活,有空就来奶奶这儿,奶奶看着你们就高兴。”
  “哎,奶奶放心,静和有空就来。”静和爽的答应了。
  挨个送走了这些人,静涵她们帮着把碗筷都刷好,然后大家这才去休息了。静涵姐妹四个回到后院,一时间也没啥事,就在那唠嗑。
  “静婉,静娴,今天爷爷奶奶说了过继文成哥哥的事情,你们两个怎么想?”静涵问两个妹妹。其实静涵对于这个还是很支持的,别的不说,单是为了静婉和静娴好,也该有个男孩来顶门立户了。若是不过继,文成就跟文翰他们一样,是静婉的堂兄弟。虽说是兄妹的情分在那,可是终究差了一层,若是他日静婉和静娴有什么事情,总是名不正言不顺。若是文成过继了过去,可就是正儿八经的亲哥哥了,那么不管有啥事,文成都可以名正言顺的管,这就是差别。这个年代里,女人生存并不容易,如果能有一个好兄长,对于女人来说,可是一个不小的依靠呢。就拿慧心当日来说吧,在婆家受了气,还不是几个哥哥帮着才能从陶家搬出来么?
  

☆、第一百一十一章女儿当自强

  “二姐,爷奶是在为我们着想呢,这有啥?我觉得很好啊。以后我爹和我娘都能有些依靠,就是我们,也是一样啊。我们没啥想法的。”静婉微笑道。
  “不过,你们想过没有,这样的话,文成哥哥可就是三叔的继承人了呢。以后家里的所有可都是文成哥哥的,你们心里要是有什么想法,可是得提前跟三叔三婶他们说说。”静涵想的能够多些,毕竟还有前世二十几年的经历在那。有很多家庭,亲兄弟都能为了钱财打的头破血流的。如今三叔有了儿子,那么静婉和静娴的改怎么安排,这些还是应该提前说好吧?不是不相信文成,不过有些事情还是应该想的到。
  静娴看了看静婉,然后才说,“二姐,你说的这些我都懂,你是怕将来文成哥哥霸占了爹娘的家产,然后不管我们了。其实倒是不用想这么多的,我姐今年十五了,再过两年就该出嫁的。我十二,也不算小了,用不了几年也会离开这个家。女孩终究是要嫁出去,到时候能够有一份嫁妆也就不错了。我想即便是等到我出嫁的时候,咱爷咱奶也会好好的,有他们在,不会亏待了我们的。再换句话说,我家有什么?当初连房子都没了,这不也过来了么?二姐不是经常说么,女儿当自强。人必须得自立自强才行,即便是女孩又如何?我们有手有脚的,要是以后日子过不好,那是自己的事情,又跟文成哥哥有啥关系?”
  静涵真的是很佩服自己这个小妹妹,她的一些想法,真的是很和静涵的胃口。“好,静娴,你要是能有这个想法,那二姐也就不用再为你们担心了。以后二姐若是还有什么好主意,一定会教给你们的,咱们姐妹,就是靠自己,也会过得比别人好的。”静涵被静娴的一番话,倒是激起了万丈的豪情。
  静雅一直都没说话,这会儿也开口说道,“好,咱们姐妹以后一定要好好过日子。也让人家看看,许家的女儿,哪一个也不是白给的。静涵你的脑子灵活,鬼点子多,你要是想出来什么点子,到时候大家伙一起干。”
  四个女孩互相看了一下,然后各自伸出手,八只手握到一起。“对,一起努力,女儿当自强。”四个人面带微笑,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一起说道。
  五月初六的上午,子轩和子文就从村里回来了。林兴家赶着牛车送他们回来的,当然顺道带了好多的东西来。
  林兴家当然是先带着儿子去看老爷子和老太太了,正好薛氏她们也都在那陪着陈氏说话呢,陈氏一看兴家拿了不少的东西赶紧说道,“兴家啊,你这是干啥?咱们两家还用的着这么外道么?孩子在这,你啥也不用往这拿,有文翰的就有子轩和子文的。”陈氏朝着薛氏点点头,薛氏赶紧的把东西接了过去。“,赶紧过来坐。”陈氏让兴家坐到炕上。
  庄户人家都讲究个人情往来的,许家给带回去了那么些的东西,林家自然是要准备些回礼。不管这回礼是什么,许家也必须的接下,要不然就是看不起人家了。
  这边老爷子也说着,“兴家啊,坐,抽烟不?来尝尝我这个烟,味儿不错。”老爷子拿着烟袋,就要给子轩爹装上一袋。
  “叔,我不抽烟,您老还是自己留着吧。等哪天回村子里,跟我爹你俩试试哪个烟好抽得了。”子轩爹笑呵呵的拒绝了老爷子递过来的烟袋。东北人一般都爱抽个烟,有的老太太也会叼个大烟袋。不过陈氏倒是从来不抽烟,家里只有老爷子抽,连志新他们都不抽。“婶子,也没啥好东西,婶子家里也都有,婶子别嫌弃就行。子轩和子文住在婶子家里好几年了,这过年过节的,婶子还给捎些东西回去,我们这心里不过意。”兴家坐到炕沿上,跟老两口唠嗑。
  “对了,叔,我要在镇上弄一个酒坊了。你们可能不知道,我家世代是酿酒为生的。到了我爹这辈,他小的时候掉进了酒池子里头,差点淹死了。所以他就没有继承我家祖传的酒坊,而是到了咱们这边来种地了。我大伯那边本来是接手了爷奶的酒坊,可是没想到,大伯那边竟然没个儿子,酒坊后继无人了。前阵子大伯捎信儿来,让我过去一趟,大伯病重,那边的酒坊因为没人管理,已经黄了。他把祖传的酿酒方子都给了我,说是让我们这一支把这酒坊再干起来,我就想着在咱们镇上弄个酒坊算了。叔,你看这事成吗?”子轩爹和老爷子都是熟识的,所以就想问问老爷子的意见。
  “哎呀,今天志新正好回山上了,要不然让他带着你去岳家还有孙管事那边,你们一起商量商量就好了。我这个老头子,有挺多东西不太懂,他们都是见多识广的,比我强。不过啊,要我说能行。你想想,咱们东北的爷们,哪个不爱喝酒?这镇上好像还真就没听说有酒坊呢。你只要能找来熟手的师傅,再有你家祖传的方子,定然能行的。好啊,兴家,这是好事,叔觉得行。”老爷子一听,倒是为子轩爹高兴。这些年静涵不断地捅咕出来一些东西,让这个老农民的意识也有些转变了。农人一辈子在地里辛苦劳作,还赶不上静涵一个女孩捅咕出来的东西挣钱,看来还真是应该有个买卖的。“这酒坊可是个好买卖呢,行。”
  “叔既然这么说,我就有信心了。过两天我上山去找志新大哥,然后让他帮着我找几个明白人,我们好好地商量商量。要选个什么样的地方,多大的房子啥的。这些年我们家里也攒下了些银子,弄个酒坊应该还是差不多的。子轩和子文也渐渐的大了,是该为他们打算打算。到时候还得志新大哥多帮帮我才行。”林兴家在许家坐了一阵子,然后就告辞要走。“行了,叔,婶子,我先回村了,这时候地里的活儿也不少,等有空叔和婶子也回去玩玩吧,村里的老人也都想你们呢。”
  老爷子就要下地往外送,林兴家赶紧拦住了,“叔,您老在炕上吧,可不敢劳动您下地。”说完,又回头叮嘱了子轩哥俩两句,“你们两个在许爷爷家里,该干活就干活,不能偷奸耍滑的,知道吗?”
  子轩哥俩赶紧点头答应,林兴家这才放心,出了门。薛氏赶紧送了出来,“兴家啊,你要干啥就尽管去找俺家你大哥,只要能帮的上,绝对尽心帮你。咱们两家这么些年的交情了,应该的。”
  林兴家点点头,“哎,嫂子放心,我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