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马云管理日志-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月1日 笑傲江湖的本钱
金庸作品里面的义气,我是断章取义。我买过四五套金庸的书,也买过盗版,上次在香港吃饭,请金庸签名,结果拿出来一看是盗版,很惭愧。因为看得确实比较多,每次看完就忘了,忘了才能再看。最近5年来第一次在马尔代夫度假,睡了三天,醒了就看《笑傲江湖》,这套书认真看了三天。
  何为笑傲江湖?“笑”,有眼光、有胸怀才能笑;“傲”,有骄傲才能傲,网络就是江湖。网络是非常不景气的,我这些年走过来,听到很多人骂阿里巴巴一分钱不赚,什么也没练好,皮倒是练得很厚。自己在“外练一层皮,内练一口气”。1995年做网络,人家认为我们是骗子,1997年提出中国黄页,人家认为我们是疯子,现在人家认为我们是狂人。不在乎别人怎么说,坚持自己是对的就做下去。冤枉、误解在网络中是很正常的。我自己觉得,皮子倒真是越练越厚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做网络,各种各样的投资者都有自己的看法,有员工对我们的看法,也有评论界。特别是互联网的评论家,中国的互联网评论家数量远远超过世界上任何国家,而且他们的积极态度也是超过任何地方的。我们看网上网民的各种评论很多,评论家多了,这个模式行那个模式不行,众说纷纭。网络现在的变化非常之快,半年以前B2C刚刚热起来,过了三个月突然说B2C不行了;做B2B,B2B还没弄清怎么回事,又去做基础设施,变成ASP,现在ASP没搞清楚,又不流行了,这就是网络不断地在变化,如果变化过程当中太在乎别人怎么评价你,你可能真的什么也做不好了。
  ——马云2000年9月在第一届“西湖论剑”上的讲话
  背景分析
  2000年是中国互联网的转折之年,一路看涨的互联网神话开始跌落。从2000年4月开始,纳斯达克指数从最高点回落,开始了一轮深幅调整。这轮调整直到2001年9月才告结束。纳斯达克指数从最高的5 000点下跌到1 300点。互联网分析人士方兴东回顾这一年时,用了一个词汇“从黄金到垃圾”,马云所从事的B2B更是垃圾中的垃圾。方兴东在文章中写道:“市场热的时候,什么概念都是美好的;市场冷的时候,什么概念都是虚幻的。例如?和e标签。市场好的时候,什么样的商业模式都是黄金,市场差的时候,什么样的商业模式都像垃圾。例如B2C、C2C。”对于B2B,方兴东作出了最严厉的批判:B2B,最扶不起来的概念。
  在这样的背景下,马云号召起来的第一届“西湖论剑”,一方面是探讨业界趋势,另一方面也是给自己打气。
  行动指南
  创业初期,坚持自己认为是对的事情,持之以恒,心无旁骛。
  

1月2日 有梦想才能无所畏惧
我还不知道您有这么多的“first”。争当第一容易,但是做到最好很难。
  时间将证明一切,我有信心,最重要的是我们知道我们在做什么。而且幸运的是,未来互联网产业会比较坚挺并且充满希望。我们都很平庸,好在我们有梦想,一旦有了梦想我们将无所畏惧,而且感到不再无能为力!
  ——马云2001年回答网友提问
  背景分析
  2000年7月出版的《福布斯》杂志全球版将马云作为封面人物报道,马云是50年来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企业家。在《福布斯》报道的企业中,马云的阿里巴巴是一只小得可怜的小虾米,但是,这只小虾米却以自己无所畏惧的庞大梦想打动了《福布斯》,杂志编辑马修说:“这个网站有巨大潜力。它虽然在香港注册﹐但有超过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成千上万的商人在这里买卖各种商品﹐如印度产的*,荷兰的猪腰。给予了小商人莫大便利。”
  在数年前,马云如此描述自己的梦想:“由得其他人追捕鲸鱼﹐我们只想捕小虾。”马云形容阿里巴巴的经营模式说:“很快我们就会集齐50万个进出口商,哪有办法不赚钱?”
  马云甚至狂妄地说:“我要带领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而我的商业对商业网站﹐会是全球每年6?8兆亿进出口零售额的主要入门网站。”今天看来,马云的话听起来稀松平常,但在当时,怎一个狂字了得。
  回过头来看,3年后,马云的梦想没有变,5年后,马云的梦想没有变,8年后,马云的梦想仍然没有变。唯一变化的是:他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了。
  行动指南
  把你的梦想用一句话写下来,用时间来证明它,而不是经常涂改它。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月3日 创业是一个长征
有些人盖房子不打地基,一般来说,打地基花的时间要占盖房的30%。我从来没建过,也不相信一个有着稳定成规模的收入来源的好企业能在5年内成功 (像通用电气、微软、甲骨文),不管是新经济还是旧经济,有一点不会变——给你的客户带来价值。互联网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它将改变世界,但是你必须了解它,了解你的客户才能给客户带来价值。即使你了解了这些东西,也不能说你马上就能赚钱,因为你的团队可能还没准备好。所以一个伟大的公司诞生前必须做很多事,企业不是游戏,需要计划、努力和运气。
  我一直对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充满信心,从一开始,阿里巴巴就认为互联网是一个长征。20世纪初,汽车刚发明的时候,美国有2 000多家汽车厂,现在只剩下通用、福特等。汽车也和网络一样有美好和恐怖的日子。
  我相信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不会在一两年内成功,可能要花10年、20年。开始容易,继续难。在这个长征里,只有你的心很坚定,眼界很开阔,才能把高兴和不高兴的事看轻;只有把钱看轻,才能赚到大钱;只有给别人带来价值,才能赚到钱。
  阿里巴巴还没有完成地基,我知道人们很好奇。我们做企业不是因为别人也在做,不是因为别人希望我们做。我们做是因为我们相信我们能做到,知道我们什么时候、怎样才能做到,当然,我们不一定要告诉别人。
  ——马云2001年回答网友提问
  背景分析
  2001年前后,除了互联网寒流,马云和阿里巴巴在公众面前也是一个“亦正亦邪”的形象。有人这样描述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是一个优点和缺点同样明显的网络企业。是它让中国人的网络企业广泛地被世界认同,也是它让我开始发现中国的网络电子商务有点不切实际,是它让我从头看到勤俭持家的网络企业,也是它让我看到了炒作的疯狂,是它第一个携国外市场的成功而杀入大陆市场的国人办的网络企业,也是它让我预想到最终成功的B2B企业不会是它。”
  马云最清醒的地方在于,他不仅有一个梦想,更有一个清晰的计划,“当然,我们不一定要告诉别人”。最出人意料的是,马云的“长征”心态。
  行动指南
  以“长征”心态来应对你创业路上的拦路虎,打好“地基”,花点精力在“内功”修炼上。
  

1月4日 跑不快就会被狼吃掉
为什么美国西部的羊比东部的长得更壮、跑得更快?那是因为西部有狼!
  我觉得阿里巴巴还很小,真的很小,我们还是一家小公司。当然我们的心很大,但是公司还是很小,还很脆弱。在这么脆弱的情况下,一是很难满足我们自己的心理目标,说实在的可能会辜负很多人对我们的期望……我们现在的压力远远大于以前的压力,现在的压力比一年以前大多了,一年以前还没有人知道我们,我们还只是向前冲呢……除了干活就是干活。
  在前100米的冲刺中,谁都不是对手,因为我们参加的是3 000米的长跑。要跑了四五百米后才能拉开距离。所以,我可以随心所欲地发展,真正的高科技,出手时让人想都想不到。
  ——2001年马云妙语录
  背景分析
  2001年,马云访问新加坡,谈到中小企业在未来新经济中的命运时,他说,进入新经济时期,市场竞争更为激烈。面对新的历史条件,中小企业要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尽快掌握电子商务技术,否则真的就可能被“狼”吃掉。
  在接受《联合时报》采访时,马云说,小说里面的那些绿林好汉大多都有一手令人称绝的棍棒技术,并引以为豪。正因为如此,在搏斗中,如果在这些棍棒高手面前同时摆放一把枪和一支棍棒,马云说他敢打赌,绝大多数武林高手都会本能地去抓那支棒,而不是枪。可是,在一把枪的面前,再好的棍棒技术又有什么用!还没等你接近对方,别人早就一枪把你远远地撂倒了。
  “网络经济就是一把枪,谁最先掌握了这把枪,谁就能在竞争中生存下来!”马云说。
  行动指南
  在创业行动之前,先想一下:最能威胁你的“狼”是谁?自己的最大弱点在哪儿?如何比“狼”跑得更快?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到了美国。因为杭州市政府和美国投资者讨论关于高速公路的投资。讨论了一年的时间,都没结果,资金一直没有到位。所以他们就请我去当翻译,重新去作协调,我自己感觉我的英文还不错,我的英文演讲比中文演讲还要好。我在美国作协调的过程中,有些人一直和我讲“Internet”。当时根本不知道Internet是什么东西,那是在1995年3月份。在后来的几次交流中仍然有人跟我讲Internet,最后我飞到西雅图……我到西雅图,一个朋友跟我说:马云,这是Internet,你试试看,不管你想搜什么东西,基本上都可以搜出来。说实话,1995年我连电脑都不敢敲,我怕敲坏了,很贵的东西,是要赔的。他说你试试看,没关系。那时候Yahoo很小,搜索引擎网站很少很少,我敲了一个词“beer”,一下子出现了5家啤酒公司,有美国的、日本的、德国的,就是没有中国的。我很好奇地敲了个“China beer”,它说没有,我又敲了一个“China”,还是没有,显示“no data”。我又敲了一个“China history”,在Yahoo页面上出现了一个50字的简单介绍,我觉得这很有意思,怎么会没有中国的东西。
  我就问这个朋友,这个东西怎么用?他告诉我做一个homepage,就可以放到网上去,放到搜索引擎里去,有人看就会好了。朋友说:你可以试试看,你能不能做个网站。我说我有个公司,已经开始试着做翻译社,把翻译社的简历做成一个网页放在Internet上试试看。我们早上9点开始做,做好后,放到互联网上。在中午12点15分得到了5个反馈,我跑过去一看,有日本的、美国的、德国的,最后一封是来自一个海外的留学生,他说,这是在互联网上建立的第一个真正的中国的公司。我觉得这个东西很神奇,才3个多小时有五六个反馈,那是不得了的事情,我说我回去以后反正要离开学校了,我要开始做互联网。今天很多人说马云眼光很独到,真是非常的聪明,眼光看得这么远。说当年就看出来了,那是假话。当年反正要从学校出来了,如果有人让我开饭店,我也就去了。这个绝对不是特别伟大的想法,只是偶然碰上。
  ——马云2001年在厦门会员见面会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在《阿里巴巴: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一书中,作者如此形容马云的阿里巴巴之旅:他蹲在海边琢磨着要跳下去已经很久了,正好在他要跳的时候,发现海边上有一块叫做互联网的木头,于是他顺手操起这块木头,不管不顾就“扑通”跳下海去。
  行动指南
  见到让自己心动的机会,一定要毫不犹豫地抓住。
  。 最好的txt下载网

1月6日 惨无人道的历险
那次去美国遭遇的事,简直可以说是惨无人道。所有稀奇古怪的事情都发生了,最后我发现那个人是个骗子。他曾经说给我10万美元年薪跟他合伙干,让我一起去骗中方的企业,我是打死也不肯干。
  当时我去了以后是被软禁在他的区里面,我跟他去见投资者期间,曾经有人跟我提起过互联网,那时互联网在美国还挺先进的,他带着我去拉斯韦加斯玩,中间发生了很多事情,因为他以前也带着一些政府官员去玩,一般是玩上三天就回来了,但是我的目的是要去搞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当时的情况特别逗,用25美分在老虎机上赢了600美元,就是凭着这600美元我后来走上了互联网的道路。
  从拉斯韦加斯回来之后我发现这是个骗局,我要走,但是他不让我走,把我关在房间里,也不管我,最后我觉得不行了,就找了个理由,对他说:“如果你希望我回去跟你合作的话,光靠做这个不行。我们应该投资一些其他的事。”我就跟他讲有这么个互联网,他也听不懂,但是他说真要是那样的话你可以回去看看。我就拿着600美元从洛杉矶往回走,后来那个老外被国际刑警追捕通缉。
  我从洛杉矶飞到了西雅图,到了西雅图后我就找到了第一家ISP,那家公司叫什么我已经想不起来了,到了他们的公司,发现只是两间很小的办公室,5个人在一起工作,大家非常认真地在做网络。当时我电脑都不敢敲,那个公司的人说不要紧,你就用吧。
  ——马云2002年接受刘采访时的话
  背景分析
  1995年之前,马云的目标是留校,做一个出色的英文老师;1995年之后,马云的目标是“走出去闯闯”,直到他第一次接触互联网。马云在美国的历险,成为他职业人生的转折点。一方面,这段惨痛的美国经历肯定给马云造成不小的心理创伤;另一方面,马云也因祸得福,他不仅触摸到了互联网,也因为在赌城拉斯韦加斯赢了600美元,拥有了互联网创业的第一笔启动资金。
  行动指南
  祸兮福所倚,换一个角度看待你创业路上的艰辛与磨难。
   。 想看书来

1月7日 互联网创新的第一步
1995年3月,我回到杭州,我对我们校长说我要辞职了。
  我就是要搞互联网,那个时候互联网还叫Internet,没法翻译,我们叫Internet网。我借了两万块钱,租了套房子做办公室,用家里的家具,就已经用了一万多块钱,最后还剩三四千块钱,那时候真是很惨的。
  令人惊奇的是,我给杭州的一个朋友的公司——钱江律师事务所做了一个网站,反馈很好。那个时候中国的网站真是太少了,我们觉得中国的第一批网站是杭州第二电视机厂、望湖宾馆、钱江律师事务所,因为中国网站挂上去的太少了,所以效果特别好。正好中国正在参加世界妇女代表大会,我们的望湖宾馆网页做上去以后,许多世界妇女到了杭州以后,专程过去看看望湖宾馆。钱江律师事务所的那位朋友把网站挂上去后,自己也忘了,他的传真号码留的是家里的电话,半夜三更老是有人打电话给他。那时候效果很好,我们也很有信心。但是速度实在是太慢了,整个中国出口只有64K。
  ——马云2001年在厦门会员见面会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在同时期的互联网界,马云算是一个异类,他不懂技术,不懂互联网,甚至不懂经商,却一头扎进互联网这个大江湖中。但是,市场总会对那些先行者进行奖励,正是因为市场一空二白,所以,一个简单的创新就能赢得喝彩。马云触网时的第一批客户,如钱江律师事务所、杭州第二电视机厂、望湖宾馆等,都获得了不少的反馈。这也算是市场对大胆创新者的奖励。
  行动指南
  大胆创新,制造与众不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才会对你有所奖励。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月8日 证明马云不是骗子
1995年4月我注册了公司,1995年8月,中国上海才开始连上互联网,在这期间的4个月,我就被别人看成一个骗子。别人说我在说谎,在说一个不存在的东西。第一个homepage我们是怎么做的?我们跑到客户那儿推销,没人相信我们。俗话说:兔子先吃窝边草,先从朋友下手杀起。先和他们说互联网怎么怎么好,让他们把资料给我,他们将信将疑地给了我资料,我就把资料通过EMS寄到了美国,我在美国的朋友做好一个homepage,又把它打印出来,再通过快递寄回杭州,我拿去给朋友看,在网上有这么个东西,朋友怀疑我是不是编造出来的,我说,好,这是电话号码,你可以打电话问问他们,是不是有这么回事,你可以给法国的朋友、德国的朋友、美国的朋友打电话,电话费我出,如果你觉得有就好,如果觉得没有,那就算了。他们证明有了,也付了我们一点点钱。
  1995年8月,中国上海刚刚连通互联网的时候,我是上海的第8个注册用户。为了证明我不是骗子,我就把电视台的朋友叫到我家,我说:这是一台486电脑,今天我们上网看看,你得替我证明,我不是骗子,果然有这样的东西存在。拨号上网是从杭州拨到上海的长途,上海的电脑连接到美国。第一个页面出来,花了三个半小时,而且才出了一半,那时还没有网景浏览器,还是旧式的浏览器。这就是当时互联网的情况。走到今天为止,人们还在埋怨互联网,说互联网太慢。对我来说已经是太快了。
  ——马云2001年在厦门会员见面会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马云“触网”的同时,他的同龄人张朝阳,刚刚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担任麻省理工学院在中国的联络人,一年后,互联网教父级人物、张朝阳的导师尼葛洛庞帝决定给张朝阳投资2万美元开一家网络公司;王志东已经创建了四通利方公司,并且因为开发了中文之星而名扬中关村;而后来的网络游戏之王陈天桥这时已进入陆家嘴集团,任总裁秘书。
  总之,马云的出发点很低很低。所以,证明自己也就变得如此重要。
  行动指南
  对于一个创业者而言,第一堂必修课即是:想尽一切办法证明自己。
   txt小说上传分享

1月9日 拒绝“晚上想走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
我还记得刚刚从西雅图回来,准备成立公司的时候,那天晚上我叫了24个朋友到我家,他们都是我在夜校的学生,包括一个82岁的老太太。我们开了个会,我说我们要做个Internet,说实在的,我对技术一窍不通,要讲一个根本不懂的东西真是像痴人说梦一样。
  我讲得糊涂,大家听得也糊涂,最后有23个人说:这个事情是不能干的,绝对是不行的,干了是要闯祸的。只有一个人说:你要是真的想做的话,你倒是可以试试看。这个人现在在浙江省农业银行。我第二天早上想了想:干了,不管怎样,我都干下去。所以我说,我比今天的许多年轻人都强。有好多人都是:晚上想走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早上起来骑车又上班去了。
  ——马云2001年在厦门会员见面会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当时,互联网教父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说,“互联网精灵的尖叫是大型公司走向覆灭的丧钟”,而那时杨致远才刚刚创建雅虎。互联网这个新生事物太新了,在杭州,它更让人看不明白。这种背景下,马云的独特思维就显现出来了,他后来回忆道:“其实最大的决心并不是我对互联网有很大的信心,而是我觉得做一件事,经历就是一种成功,你去闯一闯,不行还可以掉头。”
  行动指南
  有一个好想法,就要抓住它,勇敢去闯。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1月10日 梦想破灭
1995年我们成立的第一个公司叫中国黄页,直到1997年底,我国的互联网才开始抬头,这个时候在杭州发展得很艰难,我们要一家一家地敲门,一家一家地做。
  到1997底,市场还没有热,但感觉要热起来的时候,国家外经贸部把我请去,到北京市做外经贸部的网站。到北京之前,外经贸部的所有与互联网有关的网站都是我们帮助建的,那时候也是脑袋一拍就去了北京。我很少骗人,但是我骗了同事。当年在我的公司有40多名员工,我要带几个去北京,许多人都很年轻,我当时和他们说北京怎么好,说得天花乱坠。他们说好,我们去。我那时对北京还不熟悉,和经贸部也只谈了一次,但我们在北京做得确实不错,14个月来,我们从来没有休息,《人民日报》把我们这些人称为“梦幻之队”。
  到了1998年底,出现了质的变化,互联网大潮越来越热,我的理想不是在政府里当官员,我的理想是10年以内建一个很好的公司,所以我决定离开,离开的时候还没有想过要做阿里巴巴,那时候觉得中小型企业一定有前景,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一定会很好,到底要做什么还不是很明确,但时至1998年底,如果我还要这么做下去我就更像个官员,不像个商人了。
  ——马云2001年在厦门会员见面会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1995年,一块瀛海威公司的广告牌竖立在北京白石桥路口。这块广告牌上写着:“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向北1 500米。” 白石桥路口向北1 500米的魏公村。就是瀛海威公司所在地。早期,马云显然深受瀛海威的启发,中国黄页早期的名片就有明显模仿瀛海威的痕迹,它上面写着:信息高速公路已首先在杭州开通。
  1995年,马云带着团队拜访了瀛海威创始人张树新,马云与张树新谈了半个多小时,之后马云说了一句话:“如果互联网有人死的话,那么张树新一定比我死得更早。”马云认为:第一,张树新的观念他听不懂;第二,她提的理论比马云的更先进。
  行动指南
  领先百步死,领先半步生。
  

1月11日 “你们打不起出租车,会很穷”
走的时候我不准别人跟我回杭州,我跟我带到北京来的6个人说:我带你们来了北京,但我要回去,我想告诉你们的是,第一,你们可以留在北京,可以加入新浪,可以加入雅虎,我可以打电话推荐,应该问题不大,工资会非常高;第二,你们可以留在北京大机关里工作,会很稳定,工资也不错;第三,你们可以跟我回去创业,每人的月工资是500元人民币。你们跟我创业,10个月内没有休息日,回到杭州后,我们上班的办公室只能在我家里,我们租不起办公室,每个人租的住房离公司只需五分钟步行,你们打不起出租车,会很穷,10个月后如果失败了,我们再各奔东西,如果没失败,我们就继续往前走,你们认真考虑三天,如果决定了告诉我。
  那真是不可想象的,当时互联网正热的时候,他们每个人拿两三万元的月薪都是很轻松的,他们都是高手。他们这些人出去三分钟后回来了,告诉我:我们一起回家。所以我们这些人都一起回到了杭州。在杭州,我们过得非常非常艰苦,在我家里日日夜夜地干。我们的每一分钱都用得很省,大家把口袋里的钱全部放到桌子上,我们规定:第一,不许向亲戚朋友借钱,如果我们输了就是我们输了,别你们爸爸妈妈来找我,那事情就复杂了;第二,把一年的生活费留出来,其他的都放在桌子上,总共50万元,我们估计能用到1999年的10月份,当时是1998年12月份。
  ——马云2001年在厦门会员见面会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那是一段最为艰辛的日子。
  1998年底,两次创业梦破的马云带团队去了趟长城,大家心情都很沉重,团队中的一个人突然号啕大哭,对着长城大声喊:为什么!为什么!离开北京前的最后一个晚上,马云和自己的团队聚在北京的一个小酒馆。那天下着很大的雪,众人边喝酒,边抱头痛哭,最后唱起了《真心英雄》。
  行动指南
  小虾米的鲨鱼梦从来不会一帆风顺,遇到挫折时,歌声也许最有力量: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 想看书来

1月12日 做大生意首先要有一个好名字
从我外婆到我儿子,他们都会读阿里巴巴。
  世界上几乎所有语言对“阿里巴巴”的发音都是“a-li-ba-ba”,也就是说全世界的商人都可以没有困难地接受我们网站的名字。
  ——马云2002年接受刘采访时的话
  背景分析
  1998年底,马云在美国餐厅吃饭时突然想到alibaba?这个域名,他随即问餐厅侍者,知不知道阿里巴巴?侍者笑了:芝麻开门!马云跑到街上又问了几个人,回答都是:芝麻开门。马云最终从100多个名字中选择了阿里巴巴。在神话故事中,阿里巴巴喊了芝麻开门,发现财富后是分给大家的。作为一个品牌名称,阿里巴巴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运气、财富和善良。如果想做一个全球化公司,就需要一个这么响亮上口的全世界都知道的名字。
  行动指南
  你的企业是否有一个神奇而动听的好名字?
  。 最好的txt下载网

1月13日 没钱了
其实到了1999年6月我们已经没钱了。我们用钱很节省,必须打车的时候也只打夏利,这6个月里我们没日没夜地干,那时我们在全国有两三万会员,已经有很多人都知道我们了,名气比较大了,但也有很多人猜测阿里巴巴到底在哪里。
  我们最早的策略是阿里巴巴迅速进入全球市场,利用国际资本,迅速开拓海外市场,同时培养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当时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炒得很热很热,但实际的东西没有什么,我们避开中国的“甲A联赛”,直接进入“世界杯”,打入海外市场。我们根本没有被看做是中国公司,很多美国人用了半天还搞不清楚,这是中国的公司做的。我们的时机掌握得不错,最后美国《商业周刊》通过各种途径分析出我们在杭州。我们不允许和亲戚朋友讲任何关于阿里巴巴的事,不是想保密,那时候和他们讲:我们要做80年的企业,要做世界上最大的网站。一定会被认为是疯子,因为那时下个月的工资在哪儿都还不知道呢。
  美国《商业周刊》最后通过外交部,通过浙江省外办来调查我们,采访我们,打开我们家门一看吓了一跳——这就是阿里巴巴公司。我们将近20几个人就睡在那里边,干啊干啊,《商业周刊》那时看到我们很吃惊,我们倒是没觉得什么,我们是穷人的孩子,苦出身,在他们看来简直不可思议,在海外已经很有名气了,有几万商人在用的这个网站竟是从这个房里出来的。我们这一步棋走得很对。
  ——马云2001年在厦门会员见面会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1999年2月,杭州湖畔花园,马云的阿里巴巴悄然启航了。马云在湖畔花园的家中召开了一次全体会议,他们甚至颇有先见之明地对这一“重大事件”进行了全程录像。会议中,18位创业成员或坐或站,围着慷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