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星座的诱惑-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章
坐在那辆桑塔纳里,李铁仿佛遁入了一条在车流里漂泊的小舟,他舒服地闭上眼睛假寐。唯有此刻,他才能从容放松地休息一会儿。
作为星座高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李铁没有常人熟悉和司空见惯的“大款”派儿。一身质地并不考究的黑灰色普通休闲西装,配上永远是黑颜色的领带,总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但他却不以为然。在他看来,衣服高贵与否并不能代表身份和地位。叫化子穿“皮尔.卡丹”还是要饭的,亿万富翁衣衫褴褛仍是富翁。所以,他历来不愿在“外包装”上多下功夫,当然,更多的原因是他压根就没有功夫。公司办到今天这个样子,付出的辛苦是可想而知的。
有时候,他独自躺在床上想:自己这样玩了命似地干,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为事业?他没有那么崇高的追求。为钱?也不完全是。他现在拥有的钱,尽情地花,这辈子也不一定能花完。但他却觉得自己活得很累也很空虚,总也找不回过去那种单身汉时的满足感和充实感。尽管那时他很穷,穷得一个月三四十元钱,穿着旧军装,抽着最便宜的香烟,喝着劣质的散装白酒,但却从来也不觉得空虚,也没有什么苦恼。他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为了什么?
既然没有答案,他也就不再用这个问题来折磨自己了。
星座高科技开发公司是他在浦东经济开发区注册的公司。此前,他先后搞了三个公司。从理论上来讲,那三个公司,都是戴着“红帽子”挂靠在集体单位上。当然,除了年底收点管理费,他们从来也没有过问公司的事。不少人劝他说: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私营企业的政策又放宽了,何必要挂靠别的单位交管理费?为什么不自己办公司,既可以省掉一笔冤枉钱,还少了个婆婆管。他听了只是一笑了之。在他看来,下海经商也和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一样,有爹有妈的孩子与没爹没妈的孩子,在别人眼里的地位总是有区别的。他上大学时的同班季龙,在一次喝醉酒后就哭着说过:没爹没妈的孩子,是这个社会上最可怜最悲惨的人,如果让他再选择一次人生,他一定要选择有爹有妈的家庭。他是从听了季龙述说童年时受人欺负的那段经历后,才升华了对父母的感情。感到能生活在父母双全的家庭是多么的幸福啊!所以,他进到商海后,宁愿给那些挂靠的单位交点管理费,也不愿像没娘的孩子那样一个人扑腾。
当然啦!在过了资本积累的初级阶段后,他还是不失时机地,毅然选择了浦东经济开发区,注册了现在的星座公司。尽管当时的开发区只是一片用铁丝网圈起来的撂荒地,他还是投入全部的资金,又向银行贷款盖了自己的办公楼。三年多过去了,等那些生意人回过味来时,再削尖脑袋向开发区钻的时候,星座高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那幢十五层的写字楼,已经矗立在开发区最显眼的位置。而且公司的各个环节已进入了初步正常的产出运转,并且开始产生效益了。
一阵刺耳的车鸣声,把他从静静的思索中拉了回来。他透过微阖的眼帘,望着高架路上的车流,以及望不到头的由汽车尾灯组成的长链想:把握机遇对每个人来讲太重要了!如果他不是不恤血本,用全部财产抵押向银行贷款,盖起那幢当时个体经营者群中绝对属于凤毛鳞角的公司大楼,他现在充其量只能是个赚点批零差率的小老板。虽然,从本质上讲,星座公司的业务仍然是做中间生意,但有了这幢大楼摆在那儿,人家和你谈生意才有信心,生意成功的可能性才大。星座科技大楼就是实力和信誉的象征,犹如茫茫宇宙里的一个耀眼的星座,璀璨明亮、熠熠生辉。
他又回到刚才思忖的问题:如何把握机遇?这一段时间里,他一直在寻求着使公司能够形成良性循环轨道发展的机遇。他迫切地想在近期投资搞个经济实体,有了实体才能发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他要搞成研、产、销一条龙的经济实体,将开发出来的高科技成果,投入到实体中产出并直接进入市场。只有这样,星座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足并处于一种比较牢固的地位。
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选择若干个跨世纪型的项目,必须把握机遇瞄准目标,那么,星座才会……!
李铁没有继续想下去,憧憬和期望总是与现实有一段很遥远的距离,任何憧憬和期望给予人的只是一种精神目标,而达到目标必须要一步一步地走。所以,在没有确定具有世纪性的项目之前,任何不切实际的想法都没有意义。尽管从目前的规模而言,星座公司在商界里已经站住了脚,但商场如战场,未雨绸缪,作为星座公司的老总,他不能没有这个远虑。
“妈的,高架路还塞车!”司机徐为宝嘴里嘟囔着把车停了下来。他摇下车窗把头探了出去,看到很远的车缓慢的移动了,就缩回头使劲地按车喇叭。
李铁皱了皱眉,把头扭向了窗外,他很看不惯年轻人的张狂。
前面的车慢慢地向前移动着,徐为宝猛地一松离合器,却没跟上油门,车向前一冲,猛地一抖熄了火。徐为宝手忙脚乱地重新发动了车,并加速向前冲去,没想到前面的车又停了,他忙一脚刹车踩下去,车头差点撞在前面车的屁股上。李铁的身子猛地向前一冲,他忙用两手撑住了前面的椅背。
“妈的,这破国产车就是不灵。”徐为宝骂完了后又说:“李总,你现在是腿上绑大锣,走到哪儿响到哪儿的大老板,公司又不是没有钞票,坐这种车你不嫌掉价。”
李铁把身子向后背一靠没有说话。类似这样的话徐为宝在他的面前说了不少次了,他没有表态但也没反驳和解释什么。公司是他李铁的,公司买什么或不买什么是他操心的事,不需要一个车夫来提醒或建议。如果是副总陈仁威向他建议换个车他也许会采纳,但由他徐为宝提出来,即便说得再对他也不会理睬。他知道徐为宝反复多次在他的耳边聒噪,是他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更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他之所以敢这样聒噪,无非是他以为给老总开车身份就变了。如果他还在市场部开大卡车,不但不会关心老总坐什么车,说不定心里盼望老总坐“拉达”或者“达奇亚”之类的低档车才趁心。
李铁望着前面的车尾灯想:人真是个怪异的尤物,换个环境就变个样,而且还特别能适应新环境。徐为宝在市场部开车时多么的谦和老实,可是给他开车没几个月,别的没长劲,脾气倒见长。他历来认为,公司就和一个几代相处的家庭一样,不应该没有长上尊辈,不应该没有礼貌,更不应该没有等级尊严。当然,这种等级尊严与商业活动和业务上的建议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如果是公司业务发展方面的建议,无论哪一级提出来,他都很乐于听取。可徐为宝建议的初衷,更多是考虑他自己,这是他绝对不能接受和容忍的。一想到这里,他的脑子里马上涌出个很难驱散的念头:再继续让徐为宝给他开车是很愚蠢的事。
他真是很留恋原来的司机刘师傅。那是多么好的一位大叔呀!公司初办时有了车后,刘师傅就给他开车,一直开了十几年。不论是开第一辆别人淘汰的“客货两用”,还是“老式上海”、“伏尔加”,以及这辆“桑塔纳”,刘师傅都是兢兢业业地开车,从来没有在他的面前说过换车的话。去年刘师傅得了青光眼,他先后花了三四万元为刘师傅治眼睛,要不是医生说刘师傅不能再开车了,他绝不会换这个徐为宝开车。
刘师傅的眼病看好后就提出离开公司。李铁极力挽留过他,在挽留无望后他给了刘师傅五万元钱,亲自开车送他回了老家。回到公司后没几天,秘书小黄就递给他一个汇款单。他一看到是刘师傅的名字,眼泪马上就下来了。刘师傅在汇款单上的留言写着:既然我不能为公司效力了,就没有理由再接受公司那么重的情,留着给公司用吧!
他本想再给刘师傅送过去,但一想到这样做会伤了刘师傅,也就没有再坚持送过去。在这个问题上,他总觉得欠着刘师傅的情。
徐为宝给他开车的第二天,就建议他换车。他当时听了不置可否没说什么,而是继续和陈仁威谈财务部副经理的人选问题。第二天他刚一上班,财务部经理姚乃强就等在他的办公室里,大谈黄小梅不适合当副经理。他立刻意识到和陈仁威车上谈的事传了出去。而且他马上猜到传事的祸首就是徐为宝。这不是他瞎猜,因为当时车上就他们三个人,提出用黄小梅的又是陈仁威。陈仁威当时就建议换掉徐为宝,他说的也有道理,给领导开车的人嘴要不严,也就没有了基本的素质。可他考虑到用人还是应该慎重。年轻人总会有失误的地方,给他提个醒改了就行了,所以他让行政部经理孙世文找他谈谈,而没有马上换掉他。他这样处理有他的想法,作为总经理,他没有必要去教育一个普通员工。老总应该有一定的等级和尊严。如果没有等级和尊严,公司就不能很好地管理。在这个问题上他历来是不含糊的。
没有多少时间,车子就停在了他的楼下,在跨下车后,他对徐为宝说:“你把车留下来,明天我自己开车上班。”徐为宝显然对他的这个决定很意外,但他还是把车停在了车场上后交出了车钥匙。接过钥匙后,李铁头也没回地进了自己的家。走到楼梯转弯处,他看到徐为宝还呆呆地站在原地没有动。
在这一瞬间,他的心里又有了些恻隐之心,问自己是不是有些绝情了?可转而一想,在他的公司里,绝对不能容忍这样没有身份顾忌的人存在,而且,这一段公司里对徐为宝的议论也不少。
第二章
季龙关好试验室里最后一盏灯走出试验室后,没有乘电梯,而是一个一个台阶走下了八楼。
出了试验大楼的门,天已经黑透了。他慢慢地沿着大楼外的甬道走着。
夜色弥漫着,隐没了四周的绿化树和建筑物,微微的夜风轻轻地拂着他的脸颊,他感到很舒服。从早上进了试验室后,他就没有离开过一步。A4项目已经结束了试验阶段,正在等着有关权威的最后鉴定。如果过了这一关后,A4项目就能转化为实用。
A4项目是他们研究多年的三维层系探地雷达系统的代号,这个系统是在‘多光谱’和‘红外线’两种探地探海技术手段的基础上发展的新型技术手段,它解决了上述两种手段只能探测浅层地下和平面资料的难题,运用电磁波探地,能获得三维立体的地(水)下图像,其最大分辨力约为1CM,误差小于5%。这种瞬态无载波脉冲体制探地专用雷达研制,在世界上属于领先地位的。项目的研制成功,对他来说将是一个转折点,标志着他从大学走向社会后,独立领导完成了第一个先进的科技项目。对他的人生旅途,是否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是否能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都将是很关键的。所以,他尽管已对A4项目在试验中的每一个微小的环节和每一项指标及数据早已烂熟于心,但他还是坚持将整个试验又做了一遍才离开试验室。
十五年了,为了A4项目,他几乎押上了整个青春时光,失去多少已无法估量,孑然一身就是最好的说明。应该说他不算很漂亮和英俊,但一米七八的个子,健壮的体型,以及别人公认和无法相比的超人才华,都具备了当代女性极崇拜的条件。找一个才貌双全、贤淑温柔的女人做妻子,对他而言并不是件难事。从大学读书时,他的身边就围着一大群女孩子。多少年来,走了一批又来了一批,却没有一个能够成为他的意中佳人。当然,问题并不是那些女孩子,而是他自己没有多少兴趣。
季龙并不是外人议论的有生理缺陷的男人,缺陷的是他的心理上有着受伤害的残缺和对所有幸福的人的仇恨。他在六岁时,从结婚的第一天就开始争吵的父母,终于没有了再继续生活下去的耐心劳燕分飞后,他就成了爷爷奶奶身边的“小不点儿”。没有父爱母爱的他,在学校里永远是一个受欺负和忍受白眼的“弃儿”。他拼命读书和拼搏,就是要彻底改变过去的一切,他的潜意识里有一种出人头地,做人上人的愿望。随着年龄和学识的增长,他的这种愿望越来越强烈。他要成为中国的“爱因斯坦”,成为没有人能超越的人上人。所以,他把他的砝码全都压在了A4项目上,他自信A4项目能够给他这个机会,因为,在A4项目研制的整个过程中,他自始自终处于核心位置,没有一个人能取代他成为A4项目的主研者和发明者的地位。如今,A4项目就要经过最后鉴定走向实用,他怎么能不高兴呢?
走进他的那间只有十二平方的宿舍,一股阴冷潮湿和一种说不出来是什么的味儿扑面而来,他的眉头一皱,但还是迈了进去。不进去他又能到什么地方去呢?这是他在这个世界上唯一可以立足和安身的家,虽然称之为家有些牵强,但也只能这样说。
坐在床上稍微休息了一会儿,就觉得肚子很空,也有些微微作疼,他才想起整整一天没有吃喝了。他从床下的纸箱里摸出一包方便面,走到放碗的地方,本想拿个碗,可看到所有的碗都没有洗过,就打消了用它的念头。他拿起碗旁的一只小铝锅,走到桌前,用手推了推上面堆放的杂物,把锅放下来,撕开方便面的包扔了进去,又把调料包也打开倒了进去,弯腰把桌角放着的热水瓶提了起来,却倒不出一滴水。他本想端着锅到走廊外的的水房接点水,却又改变了主意,从床下的纸箱里摸出两瓶不知什么时候丢进去的矿泉水,拧开盖全倒了进去。这才走到墙角把锅放在的电炉上,插好电源后,又回到床前躺了下来。
望着挂满蜘蛛网的天花板,他的心里还在想着A4项目的事。一想到A4项目,他的眼前似乎立刻出现了无数的鲜花和掌声,到处都是祝贺的人群,还有胸前金光灿灿的奖章。他踌躇满志地扬起双臂向四周的人群招手致意着……
“呲……呲……”的响声把他从憧憬里惊醒了过来,他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蹦了起来,跑到墙角拔下了电源线,又端下了小锅。看着一小锅的方便面上冒着的热气,他顿时垂涎欲滴。抄起一双筷子后,他急不可耐地挑起一口面塞进了嘴里……
吃了两口后,他忽然有了喝点酒的念头,就弯腰从床下的纸箱里摸出一瓶“孔府”,这是一个同事给的,他一直都没有舍得喝。现在,他觉得用这瓶好酒庆祝庆祝很值得,就用牙咬开了瓶塞,先灌了一大口下去。酒液顺着喉咙一直灌到了空空的肚腹,他觉得热辣辣的挺舒服,就这样一口酒一口面地吃开了…… 。 想看书来
第三章
星座公司的副总陈仁威是个很能干的人,他是星座的老人手,虽说进公司并不是第一批,但也是公司初创时最早加入李铁创业队伍的人,可以说是公司的开国原勋。在他这一级以下的骨干里,他对星座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论贡献也是无人能比的。他不是个甘愿屈居人下的人,但他却没有想过离开李铁。这里除了他敬重李铁的为人和大度,更佩服李铁经商的才能外,是他觉得还不到时候。在李铁的手下干,他作为副手,无须承受过多的压力,按着李铁定的原则干就是了,而且坐在副总的位置上,花钱也容易得多。可要是自己干,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但他的心里却早就存有另起炉灶的念头,只是他在寻找着时机。
走进办公室后,他站在大落地窗前,看着楼外的喷水池。这时,李铁的那辆“桑塔纳”拐进了公司,开到楼前的车场上停下来。他感到很奇怪,车里走出来锁车门的是李铁而不是徐为宝。李铁除了在刘师傅有病那一段时间里自己开车外,已经很久不开车了,昨天晚上他是看着李铁坐着徐为宝开的车离开公司的,可今天……
很快,门口响起了他熟悉的脚步声。这脚步声在经过门口时略有停顿,但却没有停下来。他转身离开了窗子走出了门,并来到走廊上。在李铁刚在大班椅上坐下时,他推开了他的门。
李铁抬头看是他,就对他招招手说:“仁威,来了,坐,我正找你有事。”
陈仁威走到李铁办公桌前的沙发上坐了下来,掏出烟点上后问:“李总,什么事?”
李铁把桌上的一份文件递给他说:“这个月的销售额下降了13个百分点,你去市场部召集他们开个会,研究研究下个月的对策,如果再这样干下去,怕是有些说不过去了。市场部的人员才调整过,都是选的精兵强将,怎么还干不过原来的那班人。”
“好吧,我去看看。”陈仁威接过文件后说。
李铁又按下桌上的通话器,对隔壁屋的秘书黄静说:“小黄,你通知孙世文到我这儿来一下。”松开通话器后,他又对陈仁威说:“我准备换掉徐为宝,你看谁给我开车合适呢?”
陈仁威这才明白李铁自己开车的原因,其实,按他的意见,早就该把那小子给换了。现在经李铁的嘴提出来,说明他已经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了。就说:“徐为宝早就该换了,给咱们开车的人,嘴要是不严真要吃苦头的。要说换人,公司的司机里来看,技术好的就是市场部的小孙,可是市场部的活儿多,咱们的司机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走了一个就得人去顶。”
“小孙车开得不错,就是人懒了点,你看是不是换个开车稳一点,各方面条件都具备的新人手,用老的总觉得很别扭。”李铁说。
“行政部才来了个小姑娘,车开得挺稳,就是不知道人怎么样。”陈仁威刚说完,门口响起了敲门声。
李铁对门外说:“进来!”
门外走进来行政部经理孙世文。等孙世文坐下后,李铁对他说:“你通知徐为宝今天到财务部把帐结了,明天不要上班了。”
李铁的话说完后,不但孙世文吃惊,就是陈仁威也觉得很奇怪。他从来也没有见过李铁直接处理哪个员工。
“那您看今后谁给您开车呢?”孙世文问。
“哎,老孙,你们部才来的那个小姑娘怎么样?”陈仁威问。
“人很老实,农村出来的,自费学得车,到咱们公司开车,上上下下对她很满意,就是人不太灵活,给李总开车怕不合适。”孙世文说。
“行啊,只要人老实就行,先让她来开两天,不行再换,这件事你马上就去办。”
孙世文走后,李铁拿起桌上的电话拨到财务部,说:“一会儿徐为宝来结帐时多给他两个月的工资。”放下电话后,他对陈仁威说:“你做的市场调查搞得怎么样了?”
“刚摸出点眉目来,我让他们马上准备个可行性报告给你,算下来搞了十来个项目,就是不知道哪个有把握。”
“好吧,你把市场部的会开了后,就抓紧搞那个事,整个材料要在下星期的部门经理会上讨论。”
陈仁威知道这是让他走,就站起身说:“好吧,我先走了。”
来到自己的办公室,陈仁威马上打电话找来了市场部经理张刚,俩人闷在办公室里商量着怎么办时,走廊里传来了喧闹声。
陈仁威和张刚忙走出门,看到徐为宝在李铁的门口,一声一声地叫着:“李总,李总!你不能这样做,不能这样做啊!”那声音仿佛带着哭腔。然而,李铁的门紧闭着,没有一点声音。孙世文扯着徐为宝的衣服把他往这边拉,徐为宝却扒着门边不走。
陈仁威本来没打算过去,但他看到楼层上的几个办公室门口探着不少人头,就走了过去,对徐为宝说:“小徐,别在这儿闹,有什么事到我办公室来谈,这个样子成什么体统。”说完后,他转身走回自己的办公室。进门后见孙世文在后面跟着,他对孙世文说:“你先回去吧!”说完对跟进来的徐为宝说:“你坐。”并掏出烟递给了他一根后问:“你有什么事找李总?”
“陈总,孙经理说李总要炒我,我去问问他凭什么?我给他开车从来也没拆烂污,他怎么说炒就炒了。”
“怎么,老板让你走还要讲道理吗?”陈仁威明白对这样的人要先给他点压力。然后又说:“你以为这样吵,李总就会改变主意吗?”
“我就是有错,也不能说炒就炒了,现在有《劳动法》,他这样做是违法的。”
陈仁威本来对李铁不让他开车,还一下子炒了他鱿鱼不是很理解,但听徐为宝这样一说,就觉得是该炒他。他看了看徐为宝,突然有了主意。他笑了笑说:“你如果觉得这样做是违法,可以行使上告的权力,但我想说的是,你应该先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至于有什么错,你的心里最清楚。”
他的话一说完,徐为宝的表情就有些紧张了,他像是给自己打气又像是探口气地问:“我清楚什么?我清楚的是我没有干损害公司的事。”
“真的?”
“那还有假!”
陈仁威知道他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就问:“你给李总开车的这几个月里,卖了多少汽油票?”其实,陈仁威并不清楚他卖油票的事,只是那天他的那辆车送去保养了,临时开着李总的车出去办事,出门见油少点,就到公司对面的加油站加油,排队时有个人向他买油票,他当时挺奇怪,问他买什么油票?那人跟他说开这个车的人每次加油都卖油票给他。他明白徐为宝可能卖了不止一次油票。
“这……!”徐为宝支吾着脸顿时黄了。
陈仁威明白说到他的疼处了,就趁热打铁地又问:“上个月第二个星期六,你把车开出去跑了两天才回来,用了100多公升油,你经过谁批准了?”
他的话一说完,徐为宝挺着的脖子就软了下去。陈仁威不想跟他再说什么了,就说:“去到财务部把帐结了开路,李总对你够意思了,他让财务部多给你两个月的工资,你再闹,这三四千可就打水漂了。”
打发走徐为宝后,张刚问:“你怎么对他的事那么清楚?”
陈仁威不无得意地说:“公司什么事我陈某不知道?”
“那不一定吧!有些事你就不知道。”张刚的话说的云遮雾障,又遮遮掩掩,像是开玩笑又像是真有什么事。
陈仁威忙问:“你说说看我什么事不知道?”
“算啦,算啦,我和你开玩笑呢,快研究部里的销售吧,要是再降下去,咱俩也要到财务部结帐开路了。”张刚说着,从桌上拿起刚才他们说了一半的材料。
陈仁威本来还想问,见他没有再说下去的意思也就不再问了。他知道有些事你不能显得太关心,一表现出过多的关心,对方就会卖关子,也会看低你。他掏出烟递给张刚一根,自己也点上了。抽了一口后,他说:“研究正事,研究正事。”其实他心里想的是要找个合适的机会套套他的话,说不定真有瞒着他的事呢!
第四章
鉴定结果果然没出季龙的预料,而且比预想的还要好。尤其是国家科委的学部委员马老提出的几个小改动很有见地,给了季龙很大的启发。
季龙和课题组的几员大将闷在试验室里,按着他的思路很快就将那几个小改动搞好了,一试验,果然很好,几个关键的数据都有了明显的改变。应该说A4项目已经具备了转化到生产上的全部条件。
季龙是带着一种很复杂的心情在上报的报告上签的字。他在写季龙这两个字的时候手是颤抖的。
下班了,课题组的王工对他说:“季工,听说所里来了两个高工的名额,你是A4项目的主研者,别说有两个名额,就是有一个也非你莫属。”
“那不一定,所里比我资格老的多了。”
“资格老归资格老,你在A4项目上的贡献是有目共睹,谁要不服气也搞个A4出来。昨天我听李副所长说,有好几家企业对A4很感兴趣,找到所里要抢这个项目呢!李副所长说,A4项目要搞竞价转让,底数是一千万,到时谁出的价多就给谁。”
“是吗?”季龙对刚才王工讲的高工名额的事早有耳闻,但王工说的所里要搞有偿转让他还是第一次听说,这对他来说,既看到了A4项目的科技价值,又看到了它的经济价值。
“季工,到时你可要请弟兄们搓一顿。”王工说。
“为什么要到时呢?现在就搓,走,昨天刚发工资,我请客。”季龙的情绪上来了,掏出钱夹对所有的人挥了挥说。
“乌拉……!”屋里的人听了都叫了起来。
季龙一伙人出了所里的大门,来到一个门面不算大却装潢的挺像样的饭店,正要往里走时,他看见身边走过一个穿黑衣服的人,觉得很面熟,再一看是李铁,他就喊:“李铁,李铁。”
李铁回过头见没有认识的人,以为是听错了,刚转过头要走,又听到有人喊:“李铁,班长。”他看到一个黑瘦黑瘦的人冲着他笑,一时半会儿还没有反应过来。
“班长,不认识我啦?我是季龙。”那人说着把手伸了出来。
“季龙……,哎呀,真是你啊!我刚才都不敢认,你怎么搞得这么瘦?”李铁说着很热情地抓住了他的手。
季龙的脸颊放着光,他把李铁手紧紧地握着。在这个世界上,他最信任和佩服的就是李铁。班上的人谁都瞧不起他,唯有李铁处处关心和照顾他。虽然他所能给予他的关心普普通通,并没有超出什么特殊的感情,但却使他刻骨铭心。
他拉着李铁的手说:“太巧了,太巧了,走,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我请你吃饭。”说着,拉着李铁的手就朝饭店走。
李铁本来想拉他去好一点的饭店,但看到他那样的热情,不想拂了他的好意,就跟着他进了饭店,走进饭店的那一瞬间,他就准备好这顿饭他买单。
进了饭店后,现进来占了桌子等的几个人,正翘首以盼的等着他们呢。见他们进来后,都在喊:季工快点菜!
季龙向那几个组员介绍了李铁后,就张罗着点菜。李铁见他们点得都是“鱼香肉丝、麻辣豆腐、炒肉片”之类的低档菜,嚷了半天点瓶好酒,也只是点的“孔府”,心里就为知识分子的困窘而悲哀。都说尊重知识,可中国的知识分子连个高档的菜也点不起。他把那个写单的小姐叫过来问:“有没有龙虾之类的海鲜?”那个小姐摇摇头,李铁也就没有再问,只是说:“你拣店里最贵最高档的菜上几个,再来两瓶五粮液,一定要真的。”小姐点点头走了。季龙问:“你在和小姐说什么悄悄话?”
“没说什么,换瓶酒。”李铁随便地说着,从兜里掏出“三五”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