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强世大博弈-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性。
在领袖的旗帜下集结
在人类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每一次危机的紧要关头,成功的领袖总是运筹帷幄,高瞻远瞩,一定冲锋在前,披荆斩棘,带领人民排除万难,冲过激流险滩,取得最后胜利。否则,群龙无首,杂乱无章。
领袖是旗手、舵手和统帅,否认领袖的作用,不客观,不现实。
软弱无力的领袖引发社会更大的危机,失去人民的爱戴,全民族分崩离析,一盘散沙,在国际舞台上国将不国,寄人篱下,挺不起腰杆子来。
领袖不能轻易误判和出大错,一次误判危害甚广,一步大错覆水难收,领袖肩负着时代和人民的千钧重托!
从古至今,世界各国,无论时代演变如何,无论体制有何差异,这个生命共同体的命运与领袖的风骨和意志息息相关,而领袖能力的强弱和口碑,更与国家的强盛和人民的幸福指数成正比。
一般而言,现代领袖是一批杰出的人物在公平规范的组织结构下由人民选出并组成的领导集团,代表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是一个整体的国家最高层次的团队,具有高度智慧和雄才大略指引国家的共同目标,鞠躬尽瘁地引领人民努力奋斗争取成功。
如果领袖的能力平平,目无章法,对内荒淫无道,对外卑躬屈膝,或者沦落成一名不思进取的暴君,结果可能导致山河变色,政权移位。
抛开一切政治歧见,尝试作为一个在现代危机中集结各国人民的全球领袖,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和胆略以及担当什么样的责任和义务?
世界领袖的共同特质
在世人眼中,全世界的领袖人物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相似点,那就是他们的早年生活,可能充满着某种未来领袖特质的神秘暗示。
从显赫家族壮志未酬的肯尼迪总统在达拉斯遇刺身亡,到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赴檀香山始见“沧海之阔,轮舟之奇”后弃医从政救中国,领袖们似乎冥冥中就已注定,为承担某种历史的使命为天下而生,为天下而逝。
领袖也是平凡之人,七情六欲皆有,从不抵御爱和恨。
如果认真游览领袖人物的生平传记和奋斗历程,就会发现他们的早年生活实际上与常人并无十分明显的差别。
在许多外国人的眼中,中国领袖与中国的社会主义体制不可分离,领导着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非常了不起,不仅高深莫测,博学多才,而且运筹帷幄,志在千里。
美中关系几十年来总体稳定的发展,是两国领袖雄才大略英明果断的结晶,反映了两个大国求同存异的根本利益和不可阻挡的浩荡趋势。
中国人民,对年青的欧巴马政府充满期待。
欧巴马也表示,中国的发展和成功符合美国利益,在当今国际舞台上,美中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关系,发展美中合作不仅有利于两国也有利于世界,希望双方加强合作,推动美中关系取得更大发展,造福两国人民。
于中国而言,在“敌强我弱”的态势面前,若不借助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凸显的战略契机,以及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活动中政府的干预行为相对较弱的规律走出去,通过战略抄底收购美国核心优良资产的方式“化敌为友”,与美国形成共同的不可分割的战略利益,中美关系永远不会实实在在地绑在一起,自然也好不到什么地方去。
一个危机四伏的世界,需要强国领袖中涌现出来的强世领袖一起并肩作战。
一个危机后更加强大和健康的美国,符合中国走向世界的根本利益。
在当前重大经济危机的情况下,美中关系是奠定世界和平繁荣的重要基石。
美中两国应加强和扩大广阔领域的战略对话,两国领袖在危机中大显身手,齐头并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中美关系已经相当成熟,中美之间经济相互依存,中美社会联系紧密,政府间渠道畅通,与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
美国在全球面临越来越激烈的挑战,在处理大多数问题时都需要跟中国密切合作,而中国拥抱世界,世界握手中国,中国的发展影响到整个世界版图的变迁。
在科技危机随时爆发的敏感时期,各国领袖务必步调一致,同舟共济,凝聚成一个核心中的核心,用东西文明的智慧引领世界走出盘根错节的“怪圈”,最终走出危机!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减速高科技,和谐大自然,重塑新世纪
减速高科技,和谐大自然,是人类破解危机走出危机的核心战略之一。
这一全新战略基于全球步调一致的强世思想,而不是单兵独打的强国意识,旨在将人类的创新能力和地球的资源配置重新整合,有效地应用和再植于传统的民用工业,按需开发高科技,按计划配置和开采自然资源,直接服务于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
如果这一战略获得全球一致的认可和实施,高科技达摩克利斯双刃剑的负面效应将被有效地减缓,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企业的跨国并购活动日趋活跃,更需劳动力的民用就业市场将重新起步。
同时,高科技更专注,更得心应手,更服务消费大众,更易转化为实用产品,更加速跨国并购和跨国企业的扩展,更能成为实现规模效益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减速高科技、和谐大自然、重振民用产业、储备稀缺资源、紧缩贪婪、大爱无垠,是人类奉献给地球和人类的一系列强世战略思想的集成,是一条可操作的解决之道。
只有减速高科技才能和谐大自然
和谐大自然,返璞归真,并不是重新回到人类自从盘古开天地的石器时代,而是紧缩人类不断膨胀的贪婪,将推动人类最高物质摄取和精神享受的需求合理地与供需结构对接,使之受到有效的制约和调整,同时,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争取时间,寻觅破解危机走出危机的大方向,使人类和大自然形成共存共荣的生命共同体。
有限地减速高科技,并不意味着放弃高科技,而是更有效更合理地使之为地球和人类服务,避免科技危机漫无边际地向纵深无序扩张,最后严重偏离航程,覆水难收。
源于高科技的迅速开发和利用,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高效率和高消耗同时并举的崭新阶段,但限于地球资源的日益匮乏和人类创新能力的空前提升,人类社会的个体企业和散兵游勇的国家力量难以自我决策和了断,必须换之以全球同心的整体战略行动。
在这个关键阶段,这一行动势必对高速发展的高科技施出最有力的撒手锏。
人类没有第二选择。
回归自然,重返郁郁葱葱、山清水秀的大自然,回到几百年前工业革命时期那样一个资源丰富没有环境污染的时代,是人类在现代危机中没有选择的最佳选择。
这个选择意味着,人类的生活质量并没有因此而下降,反而在遏制贪婪的人性中得到了在精神层面更加理性的满足和提升。
人类以传统的大米蔬菜为食也许更健康,以没有污染的节能汽车作为运输工具可能更延年益寿,以杜绝和销毁大规模杀伤性尖端武器可能更有生命的安全感。
这就是减速高科技的伟大意义!
回归自然,化险为夷,让能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为人类开辟再生新能源。
回归自然,将使人类一致性地放下毁灭性尖端武器的开发和储备,拿出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应对和挑战地球内外不可抗御的自然灾难。
回归自然,使人类贪婪和放纵演变的扭曲心态得以革命性的调整。
回归自然,将洗涤冲刷掉人类灵魂深处的劣迹和污点,重新吸收大自然充满生机的淳朴,脱胎换骨,焕然一新。
回归自然并不可怕,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特别喜爱,是当代的一种新时尚。
人类,长期把征服大自然作为满足人类需求的一种追求,以致大自然不堪重负,决定以不断发出危机的形式对人类予以警告和惩罚。
当人们认识到,拯救地球就是拯救人类,人类的自然本性会被瞬间唤醒,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维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地球和人类祈祷
高科技催生的现代危机,正如一张置人类于生死谷的巨大阴影,笼罩地球大地。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生态系统不可能再造,自然资源难以再生,通俗地说,地球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是有限的,越用越少,用完了也就没有了。
人类聪明灵性,智勇双全,掌控着高科技开发和扩张的制动权,只要想做,就没有攀不过的高峰,就没有跨不过的海洋。
人类万般无奈,无法让全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在强世的旗帜下,在同一时间采取拯救地球的统一行动,拯救危难中的地球和人类。
人类务必集合大国和强国,迅速组建一支拯救地球和人类全体的世界级领袖集团,以身示范,先行一步,引领世界跨出最关键的第一步。
随着高科技不断加速,失控的危险远远大于掌控,减速高科技不容迟缓!
减速高科技,和谐大自然,是惟一一条行之有效的破解之道。
在地球和人类面对生死抉择的关键时刻,在高科技进入巅峰期的终结阶段,必须迅速实施强世战略,从中理出一条清晰的出路,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人类,需要经受一场洗心革面的绿色革命,越快越好!
人类的智慧和意志不可低估,当人类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于地球无补,只能置地球和人类于死亡谷的时候,就会骤然醒悟,绝地逢生。
这一醒悟,但愿不要来得太迟。
祈祷,为美丽的地球!
祈祷,为伟大的人类!
华山论剑:新华社专访
2009年6月22日,新华社资深记者周盛平在位于北京新华社第二工作区的大楼里对克里斯托夫?金博士进行了专访,并发表在《半月谈》七月专刊上。
新华社:金融危机爆发后,人们谈得多的是经济、社会危机,而您在新书中重点论述了科技危机,为什么?
克里斯托夫?金:科技危机的确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但科技危机是一场实实在在的危机。我在美国待了20多年,除了在华尔街做过一段时间高科技产业分析师以外,大半时间在硅谷搞高科技企业的风险投资,感触很深。
美国劳工部6月初公布数据,美国的失业率已达到,是25年多来最高的,这个数字肯定还会上升。在大规模的裁员浪潮中,高科技企业裁员最多。微软、英特尔、惠普、太阳计算机、雅虎、苹果、谷歌等声名显赫的大公司,都在大规模裁员。美国这个世界高科技中心已经遭受重创。
新华社:高科技本来是高贵的代名词,为什么如此脆弱?
克里斯托夫?金:这个问题涉及科技危机的根源。高科技给人类社会创造了巨大的便利和财富,但并不意味着高科技可以摆脱供需平衡的基本规律。高科技作为飞速发展的生产力,必须与人类社会相应的消费能力对接。
人类本身对科技产品的使用和消费,基本维持在一个常数范围内,严格受制于人体的生理功能、收入水平和兴趣爱好等。正如普通人一日三餐,多吃就难以消化,这就制约了人们对“科技食品”的消费。
由于人类消费能力的增长十分有限,而资本谋利的欲望是无限的。资本驱使现代科技产品更新换代,飞速行进。根本没有足够的消费者去消费,消费者也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财力去享受。
不管是什么技术,不管生产出什么产品,一旦消费者买不起或不买,产品就会过剩、降价,企业就会破产,投资也收不回。在国际市场上,以IT为核心的高科技产品价格下跌非常快,库存积压非常严重。
新华社:一旦经济重新繁荣,科技危机不也就过去了?
克里斯托夫?金:不可能这么简单。人们都希望通过投资高科技来走出经济危机,却没有意识到高科技本身就有危险。
20世纪90年代初,人工智能如火如荼,人们幻想机器人有一天取代大多数的劳动和服务。10多年过去了,机器人早已淡出消费市场,仅限于相当窄小的特殊领域,如深海探测、太空作业。因为机器人与使用它的消费者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消费者的人体功能习惯拒绝接受它,而且消费成本又很高。
纳米科技一直被寄予厚望。科技界甚至声称,纳米技术有可能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引领第四次科技革命。但是,事与愿违。纳米技术主要作为中间材料,应用于微电子、计算机、航空航天、医学、能源、环境等方面,但它始终无法与大规模的市场应用对接。近年来,关于纳米实际应用的话题越来越少。
太阳能是清洁能源,人们也期望它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短短几年内,全球有几百家太阳能新技术公司上市,股价飙升,可到了2008年,“太阳能泡沫”骤然破裂,几乎所有太阳能以及与太阳能相关的公司股价平均跌幅在90%以上。太阳能的确是很好的绿色能源,但它的利用率比较低。而且太阳能生产工艺并非高不可攀,企业为了日益减少的利润杀得天昏地暗。
半导体、计算机、网络信息、通信、生物工程等都有类似的遭遇。可以说,产业化速度越快,生产能力越强,科技终结自身的速度也越快。
新华社:您说科技终结自身的速度正在加快,有那么严重吗?
克里斯托夫?金:事物都是矛盾的。人类正在用自己打磨的最锋利的矛——高科技,来对抗盾——人类本身。
高科技越来越不需要人类的参与,它只是越来越依赖于人类相应的消费。
高科技的集成使更多企业重组倒闭,经济全球化使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比例越来越不相称,垄断更加集中,失业浪潮铺天盖地。
高科技受资本的驱使,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创造出最大的财富。谁敢说不是高科技的高效和特质扼杀了无数企业的生存空间、剥夺了无数公民的工作权利?
新华社:那第四次科技革命也没有希望了?
克里斯托夫?金:对于第四次科技革命,人们已经谈论了许多年,但始终只闻其声,不见其影。
一个人不可能长生不死,科技的永动机也不存在,第三次科技革命驱动消费、促进社会进步的原动力,正逐步丧失,即使最具代表性的信息技术革命,也是夕阳西下。
目前高科技的发展,总体上只是对既有技术的修修补补,很难像前三次科技革命一样,给人类社会带来全面的质的飞跃。更严重的是,高科技“双刃剑”,已经悄悄地高高悬起。
新华社:您提到的高科技“双刃剑”,有什么深意?
克里斯托夫?金:人们忽略了高科技可能给人类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例如,原子弹早已不再是只有大国才能掌握的尖端技术。一个小型核反应堆的核心技术设计资料,一个集核爆炸装置于一体的微型提箱,在黑市仅售2 000万美元。它们的威力,让当年美军毁灭日本广岛和长崎的两颗核弹,也相形见绌。
谷歌的地图,非常精确,让地球上大部分的角落都无所遁形,高度机密的核设施和军事基地都可以尽收眼底。网络人肉搜索功能强大,瞬间把一个人的隐私大白于天下,国际刑警也自叹弗如。
新华社:您如此唱衰高科技,有什么办法没有?
克里斯托夫?金:危机即是警告:人类要把科技研发的重心,放到普通百姓的需求上,放在民用产品上,努力消除信息鸿沟,减少贫富差距,才有可能转危为机,高科技才能发挥出它最大的正面作用。我认为,只有人类的思想境界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第四次科技革命才会到来。
txt小说上传分享
尾声:历史使命、义不容辞
科技危机是真实的
弹指一挥间、公元21世纪,地球和人类正在共同演绎另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场变化,在持续的实体经济危机中发酵升温,加速演变,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而以镶嵌着蝴蝶传导密码的隐形身份潜移默化,蓄积待发。
今天,倘若再一次从环绕太阳飞行的宇宙飞船“探险者二号”上,向地球的方向鸟瞰,不难想象,所看到的景象今非昔比,大相径庭。
地球已经大变样了!
地球,不再是昔日蓝色占据主体的美丽星体,几乎辨别不出它过去的模样。
在哈勃高倍望远镜下,地球的蓝色正在退化,相间色增加,近似一个浅蓝色的星体;陆地面积纵横延伸,绿色植被大幅度减少,产业扩张排出的废气污染了大面积的绿色环境,还伴随着地球升温,冰雪融化,洪灾猖獗,野火不尽,耕地减少……
人类近百年的掠夺式乱砍滥伐重创地球,满目疮痍,不堪目睹。
现代危机,与其说,来自于市场经济体系的不规范和政府决策层的错误导向,不如说,它原生性地起源于高科技催化的供需结构永久性失衡和错位。
高科技作为现代危机最强有力的幕后推手,使人类对地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效率大大增强,对毁灭性尖端武器开发的狂热,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
没有高科技,便没有经济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的框架下,强国更强,弱国更弱,在特定国家的经济活动中,贫富悬殊,日益扩大。
在德国传说中,浮士德与魔鬼交易,将灵魂出卖以换取知识、财富和权力。
在“浮士德协议”的基础上,人类利益集团透过交换获取各自的最大利益,试图求得全球经济的稳定,如美国和西方国家的赤字转由中国以及其他亚洲国家的出口加工盈余来埋单,结果是,让这些国家的经济日益依赖向西方国家的出口,这正是西方社会精心策划的“主仆阴谋”,就是说,仆人必须永远听从主人的召唤。
现代危机的幕后推手是作为主要生产力的高科技,而始作俑者则是自由市场经济结构,前者是纲,后者是目,纲举目张。
破解危机应该首先从调整高科技入手,否则本末倒置,自由市场不可能单独解决这个深重的现代危机。
拯救地球,即拯救人类自己
工业革命和高科技浪潮,影响人类不到几百年的时间,便足以促使人类的生产能力成百上千倍地增长,直到路走极端,逼近今天越来越不可逾越的临界点。
在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指导下,人类的贪婪本性日趋膨胀,变本加厉,无节制的开发和攫取自然资源,不屑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动等诸多问题。
人类,失掉了青山绿水、恬静田园、蛙声一片、鸟语花香,得到的是污染的饮用水、呼吸着有毒的空气、在废气拥堵的车流中穿行、在核泄漏的恐惧里奔波……
人类该到了自我反省的时刻!
地球千万年储藏的资源,不可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人类要想继续开发和利用它,就必须无比地珍惜和维护它。
人类能否与大自然和谐共存,已经到了地球的生命力能否顺利地延伸、人类能否健康地繁衍的紧要关头。
减速高科技不断加快的创新和扩张速度,和谐地球和人类共生共存相生相克的大自然环境,修正人类正常生活和享乐的基本目标,何乐而不为。
这是一个难以取舍的矛盾!
人类,徘徊在21世纪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
在浩渺的天宇,地球注定是一个孤独无助的自然星体。
传说中的外星人,绝无可能在人类需要的那一刻从天而降,慷慨地伸出救援之手。
人类,只有靠自己,才能破解危机,最终走出危机。
。。
鸣谢:涌泉致意,挚诚为怀
我居住在北加州圣塔克拉拉县的山景城。
小城位于硅谷正中,毗邻斯坦福大学和谷歌总部,北眺旧金山,南望圣荷西,依山傍水,海湾蜿蜒;硅谷以其独有的高科技创新环境和多元文化的磁性魅力集结天下精英豪杰,海纳百川,激情四射。
2009年9月30日,一个宁静温馨的秋夜,时钟定格在美国西海岸时间晚间7时,《强世大博弈》初稿,历经60个近乎玩命的通宵达旦,文思如泉,汩汩不止,终于不负众望,呼之欲出。
同一时刻,珠联璧合,北京时间10月1日上午10时,正值祖国60华诞庆典礼炮鸣响,威武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阅兵式在天安门广场隆重登场,方阵列队,气势如虹,举国欢腾,举世瞩目。
2009年6月,我在专著《剑指华尔街:中国在行动》里,秉承炎黄子孙的梦愿,强烈倡导中华民族借助当下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实施抄底华尔街走向世界的强国战略 。
新作《强世大博弈》遥相呼应,单刀直入,从更深邃辽阔的全球视野探究世界的根本性问题和出路,原创性地展示“强世才能强国”的战略思想和行动纲领,一跃而出特定国家独善其身的“误区”,进言整个世界在高科技催化的现代危机中求同存异,同舟共济,破解危机,智慧接招,无畏迎战,走出危机。
这本书从构思、访谈、伏案、论剑、精加工,一气呵成,一步到位。海外漂流近四分之一世纪,早已习惯英文思考和书写,不难想象在键盘上一字字敲出三十万汉字书稿的繁琐不易,几乎每一个余暇的分秒都与别扭的微软全拼输入法对阵,相濡以沫。
只有走过了,才知其艰辛。
轻松飘逸的感觉,在如释重负后的那一刻才能真切地感受到。
感谢妻子汪懿(Jennifer Wang)、孩子金原(Steven Jing)、汪华(Charlie Wang)和金格格(Cecilia Jing)一如既往的牵挂和理解。
没有他们的一路呵护,我绝对走不完今天这一程。
感谢美国总统欧巴马64届联大慷慨陈词;感谢新闻集团全球副总裁高群耀全程关注;感谢斯坦福大学教授程震指点心得;感谢斯坦福全球战略中心执行主任龙凯悉心点评;感谢新华社记者周盛平特别提供粮食危机方面的深层思考。
高科技仍然隐身于炫目的光环之下,同时也是包括作者本人在内的广大读者的挚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让科技危机从“皇帝新衣”和《强世大博弈》的一级红色警讯中浮出水面,真枪实弹的博弈论剑,不免忐忑不安,再加上新思想和新战略的横空出世,难免疏漏和言重,极可能触发世间的错愕和学界的反击声浪,敬请体谅和宽容。
克里斯托夫?金
公元2010年1月1日于硅谷山景城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