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逐鹿青藏-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十节 方舟计划 五、年轻学者
20、方舟计划 五、年轻学者
  2050年的10月中旬,西南地区广阔的崇山峻岭间,突然下起了一场雪,没有一点征兆,连西南军区气象台都没有料想到,这可是一个大大的失误。
  下雪的时候,军区作战科刚接到军委电话,说有一位极重要的学者,将到军区某机场进行科研活动,望作好一切迎接的准备。
  科长老吴不敢怠慢,立即报告了刚回来的军区首长杨志刚司令员。
  要说有学者下来搞科研活动,这也不是第一次了,但这次是军委直接下的命令,背景绝对不同一般,这次科研活动的项目,也肯定非同一般。
  杨志刚接到报告,自然也是不敢小觑了这位学者的到来。早几天,他才从北京开完会回来,知道我国目前面临着的挑战,军委一位委员还专门找过他,谈到过科技强军的事。
  看来,今天要来的这位学者,肯定与此次谈话有关。
  三分钟不到,一架直升机停在了司令部的楼顶。
  政委老张和副司令员刘志坐镇司令部,杨志刚领着参谋长方远上了直升飞机。
  雪花飞舞的天空,直升机轰鸣着爬上了整个城市的最高点,绕行一周后,就朝城市西面的山区飞去。
  在飞机上,杨志刚接到报告,说那位学者已经到了机场,请司令员直接去指挥部,不用到机场去了。
  杨志刚就纳闷,你一个学者,不到指挥部,直接跑到机场去干什么。
  后来,当杨志刚知道了这位学者的能力之后,就恨不能把他含到嘴里,欢喜得跟什么似的。
  三十分钟后,飞机开始在一条大峡谷的上空盘旋,并慢慢压低机头,准备降落。大峡谷里到处是悬崖峭壁,一座座山峰如鬼斧神工雕琢出来一般,风景秀丽,但却人迹罕至。不过,这也得益于五十年前这条峡谷被划为军事禁区,要不然,早让那些旅游开发商们弄得面目全非了。
  飞机朝一座悬崖峭壁的中部飞去,峭壁上有一个天然的洞口,洞口前面有一块巨大的石头突出在空中,石面光滑平整。
  石面上也落了一些稀稀落落的雪花,映着褐色的石面,显得晶莹剔透。
  直升机还没有落地,从洞里就跑出来两名战士,抬着一捆鲜红的地毯,极快地铺在石头上,然后,手一松,那捆地毯就自行往洞中滚去。
  直升机降落在地毯上,杨志刚一只脚伸出来,也刚好踩在地毯上。两位战士肃立一旁,给司令员敬礼。
  洞口之下,是一个小小的斜坡,刚好斜得可以让那一捆地毯滚动,如果地毯滚到底了,斜坡也就到底了。杨志刚不是第一次到这里来,当然知道这个斜坡有多长。
  斜坡下,有一辆小车在等他。方远也不是第一次来。
  跨上小车,除了前面的灯光外,四周都是一片漆黑,让人看不清洞里的任何东西。
  行驶了大约三十分钟之后,前面突然开阔起来,并且灯火辉煌。但是,却很安静,除了不时传来滴滴哒哒的电击声之外,连一点人声都没有。
  “打开卫星监测系统。”杨志刚边走边下达命令。
  随着他的命令,洞里的灯光暗下去,一面半圆形的电子屏幕缓缓展了开来,上面逐渐出现清晰的画面。中印边界线,中尼边界线上的一棵树一条路,空中的每一片云彩,都看得清清楚楚。这是我国国防研究的一项最新成果,叫“天眼”一号卫星,处于十五万公里的高空,可对西南军区防区内所有国境线,实施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监测,也可任意对某一热点地区实施监测,发送回来的信号,经每秒运算五千万亿次电脑成像,就获得了如电视节目般清晰的监测画面。
  “还有空A师空C师空B师的画面也一并切过来。”杨志刚命令道。“方参谋长,你马上和军委来的学者取得联系,看能不能请他马上到指挥部来。”
  “是!”方远应一声,就从指挥台上拿起一支话筒。
  杨志刚刚才说的三个空军师,都是处在美日印此次演习的最前沿,三个师均已处于A级战备状态,随时可以升空迎敌。只是还不知道军委来的学者,到底负有什么样的使命。
  “司令员,那位学者要和你说话。”方远对刚坐下的杨志刚说道。
  杨志刚站起来,接过话筒,眼前的电脑屏幕上就显出一个机场的画面。一个戴着眼镜的小伙子走进画面。
  “杨司令员,不认识我吧,我可认识你哦,你看,我就是专门送这个东西来的,马上就好了。”小伙子说着,拿起一个像塑料袋似的东西展示给杨志刚看,塑料袋里有一片黑黑的小芯片似的东西。
  “这是什么,我不认识,我也没见过你啊,有什么话,还是到司令部来说吧!”杨志刚看着那小伙子手里的东西和小伙子的脸孔,确实都不认识。
  这么年轻就成学者了,以后大了那还不更出类拔萃,杨志刚心中对那小伙子赞叹不已。
  杨志刚还想说点什么的时候,“嘟嘟!”热线电话传来紧急的叫声。
  杨志刚脸色一变,说了声;“快来!”就挂了与小伙子的通话,一把抓起热线电话。
  “杨志刚吗?那边开始动了,给我盯紧点。”电话里传来杨志刚老首长的声音。
  “是!”杨志刚大声答道。
  放下电话,杨志刚对方远说道;“把老张和刘志一并叫来吧,咱们要和美日印演一场戏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节 玩转东京
1、玩转东京
  战争一触即发,灭顶之灾降临人类,纸做的钞票将一无是处,不如在战争还没有爆发之前,把散落在海外的资产,变成有用的建设物资。不过,要不动声色地撤出这些资产,并换成有用的战略物资,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但是,这事再难,也得要有人去干,要不,就太可惜了。这个任务如此艰巨,派谁去呢?中科院金融问题研究所所长马建想到了一个人,并在研讨会上向总理推荐了他。
  总理王朝林也认识这个人,并对他的经营之道大加赞赏,听了马建的推荐,就拿起电话,让秘书处尽快联系上这个人。而且,王朝林也知道,这个人在日本东京拥有巨额财富,如果他能够把自己的财产先行撤出,那将对国人撤回海外资产,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不到十分钟,一位秘书走了进来,把一部正在通话中的手机交了给他。王朝林要亲自给他下达这个秘密任务。
  第二天,一架中国民航的运二十飞机,从上海浦东机场起飞,穿越浩瀚的太平洋,朝东京成田国际机场飞去。靠左一个舷窗旁,坐着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他扭着头,一直看着窗外的景色,而眼神却明明白白地告诉别人,他的心情,并不在窗外的景色上,但也没人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他,就是上海首富杨志远,他接受了国务院总理王朝林的任务,必须把在东京的五百亿美元的资产,全部换成各种大型工程机械设备和建材产品运回国内。但是,那些有着狗一样鼻子的日本人,让他伤透了脑筋。五百亿啊,可不是五百块,想拿走就拿走,如果撤走,将对东京的房地产业,带来致命的打击。但是,要不了多久,这五百亿美元,都将变成一堆废纸,要尽快将这五百亿变成国内急需的机械设备运回去,这谈何容易,基本上是一件无法完成的任务。
  刚下飞机,杨志远就打了几个电话,是的,就是五个电话,他约了五个人到银座帝国大厦C座喝茶,那儿的茶道不错,在整个日本首屈一指。并且,站在那儿,可以看见整个东京湾,让人精神焕发,也很适合谈事儿。
  在东京,杨志远也隐隐地发现,东京乃至整个日本的气氛都不太对劲,他知道,日本也在秘密备战,只是还没有公开。这让他觉得,完成这次任务的紧迫性。
  杨志远轻装简从,在出租车上打完五个电话,稍稍停顿了几分钟,又拨了一个号码,电话通了,他却没说话,一挂机,脸上就露出满意的笑。
  服务生为他打开门,就听见里面传来一阵开心的笑。接着有人对他说;“杨桑,我已经先入为主啦!”
  杨志远脸露笑容,马上迎了上去,心里却道;我就是要你先入为主,你个傻B。
  来者正是东京地产寡头土肥三猪,他对杨志远的地产,早已垂涎三尺,一直想找机会兼并掉。其实,杨志远不叫他来,他也是会主动找来的,因为,杨志远一上飞机,他就知道了,只是不知道杨志远这么匆匆忙忙赶来东京,到底出了什么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一定是出了什么事,否则,依杨志远的身份,是不可能有这个情况发生的。他正为发现了杨志远这个破绽而沾沾自喜的时候,杨志远的电话打进来了。
  “三猪阁下好快呀,看来是坐火箭来的。”杨志远打趣道。其实,杨志远也知道,三猪接电话的时候,并不在自己的公司里。
  “呵呵!杨桑也知道,日本人对美食的渴求,并不比中国人弱,我怕来晚了,赶不上你准备的这顿丰盛晚宴。”三猪话中有话地道。
  “那是,只是还有贵客未到,不便过早开席呀。”杨志远挪喻道。也确实,杨志远并不会让三猪一个人独享,他要两利相较取其重。
  “我算不算是贵客呢?”随着杨志远的话音,一个人从门口大步进来。这个声音,让三猪吓了一跳。心想好你个中国人,想玩我,用中国人的话说,那是火中取栗,这顿大餐,我三猪是非独吃不可。
  “这就要看三猪君的胃口如何了。”杨志远对来客答到。并迎上去,和来客握手。站在来客身边,来客的高度不及杨志远的三分之一。虽然两人站在一起的身高及不和谐,但却并不妨碍两人的亲热,来客模仿西方人的礼节,抱了抱杨志远。
  “不过三猪君历来喜欢吃独食到是真的,这次我来这么早,应该分一杯羹给我吧,三猪君,你说呢?”来客在和杨志远亲热的时候,微笑着对三猪说道。
  三猪脸上,露出一种不置可否的笑容。
  来客是东京地产株式会社主席八木一荀,速度也够快的了,但还是落在了三猪后面。见三猪早已等在此地,心中震了震,脸上却仍然堆满了笑。他知道,在实力上,自己是斗不过三猪的,三猪能分他“一杯羹”就真的不错了。
  就在三人若无其事地说笑的时候,一个服务生敲敲门,走进来,手中托着一只托盘,来到杨志远身后,轻声道;“先生,这是刚才三猪阁下的消费单,他说是您请客,请您签单。”
  杨志远转过身,拿起托盘中的签字笔,刚要签字,却又马上停下了,笔悬在空中。转过脸,对三猪道;“三猪先生不会这么穷吧?哈哈……”说完发出一阵开心的笑声。
  听到杨志远的笑声,三猪的心悬到了嗓子眼,气得心里骂了句“八嘎!”
  刚看他毫不犹豫地拿起笔,三猪就狂喜不已。因为,杨志远每次签单,都是毫不犹豫地拿起笔就签,从不细看账单。这是自己和杨志远打了几年交道后,才发现的这个秘密。今天怎么如此谨慎起来了,是不是他发现了其中的秘密?时间拖下去,人越来越多,对自己是极为不利的。
  “既然是你请客,那我花的那怕是只有一块日元,那你也是要签单的喔。”三猪激将杨志远,生怕他不签这个单。
  “那是那是,我签就是了,看来三猪君真的想吃独食,一下子吃了这么多,小心撑破肚子哦,一荀先生想吃,怕是要找三猪君了。”杨志远说着,看也不看那账单,挥笔刷刷刷地就在托盘里那账单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服务生托着托盘,谦恭地退了下去。看着服务生退了出去,杨志远整了整衣领,似乎觉得不舒服,就解开了胸前一粒扭扣。然后就坐在一荀对面,有一句没一句地聊起来。
  三猪看见杨志远签了单,心中不由得狂喜起来,心想,你今天也终于让老子整了一回。他刚要掏出手机,就见刚才那服务生又走了进来,小声说;“对不起,三猪先生,您忘了签字确认。”
  “混蛋,我刚才不是在杨先生之前签字确认了吗?”三猪咆哮起来。
  “三猪君,和一个服务生较什么劲,签个字又不会累死。”八木一荀笑道,这明显是在嘲笑三猪的风度欠佳。其实,这是三猪得意忘形的一种外在表现,只是八木一荀不知道罢了。
  三猪没有办法,只得接过服务生递来的签字笔,也没细看,只看见杨志远的签字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三猪继续打电话,但电话却怎么也拨不出去。气得他又骂了句;“可恶的美国佬,又在搞试验。”此前,所有东京市民都知道,美军正在做一项电子屏蔽试验,意在战时屏蔽掉某个国家首都的所有电子通讯能力。日本虽是主权国家,但在美军眼里,却是他们的保护对象,不拿日本的首都做试验,难道要他们拿华盛顿或纽约做试验哪。
  杨志远和一荀都没理他,一荀甚至还投去蔑视的眼光。一荀和三猪都不知道,在杨志远解开那粒领扣的时候,这个房间的电子通讯,就被杨志远那粒形似扭扣的微型电子屏蔽仪屏蔽掉了。
  三猪打不出电话,就一直在那里骂骂咧咧,但他嘴上在骂,心里却是受用得很,因为,他用特殊手段,从杨志远手里,以极低的价钱,买入了他的所有资产。合约是他做好了的,利用了杨志远签账单从不细看的习惯,让杨志远稀里糊涂地签了字。合约规定,杨志远出让他在东京所有地产,而三猪则在半年内支付完所有五百亿美元。三猪的如意算盘是,在这半年时间内,让这五百亿资产变成一千亿,那就等于自己不用出一分钱,就把杨志远的房地产全吞并了。
  杨志远似乎并不知道三猪做的手脚,仍在笑语喧喧地接待后来的几位大佬。
  

第二节 谈笑间 强虏灰飞烟灭
2、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也就是分分钟的时间,三猪打通了电话,不通则已,电话一通,听着对方说的话,三猪的脸色,那是越来越难看,到最后,只见他拿电话的手一举,又猛地往下一甩,手中的手机,摔在通红的地毯上,就听见手机碎裂的声音充满了房间。地上本是一层柔软的地毯,寻常物件掉下来,是很不容易摔坏的,何况是制作得精美牢固的手机,可见三猪甩手机的力气之大,显然是他愤怒到了极点。
  听到手机的爆裂声,在另一角和杨志远谈话的几个人,无不吓一大跳,纷纷把目光投向了三猪,一个个都带着疑惑不解的神情,而只有杨志远心知肚明,来东京之前,他就预料到了,只是不知道,三猪会以这种形式爆发出来。三猪已经彻底破产,也就在这分分钟的时间里,他已经一无所有。
  三猪对杨志远在东京的房地产,在三年前就起了吞并之心,只是表面上没有表露出来,但他时时刻刻都在对杨志远进行研究和观察,以寻找最好的时机,采取吞并行动。
  三猪自己在中国有近五百亿美元的投资,按时价折算,仓库中另用三百多亿美元的存货,在华总资产超过了八百亿美元。加上三猪企业上市的股票和债券,身家超过万亿。
  杨志远这个中国房地产商,初来东京时,不过区区百万美元,但经过十年的打拼,竟挣下五百亿美元的身家,这让三猪有些胆战心惊,心想如果不把杨志远吞掉,迟早会被他吃掉。不如早下手为强,把他赶回中国去。经过无数次的观察,他发现杨志远那个签账单从不细看的毛病,便买通这个杨志远常来的帝国大厦C座的服务生,让服务生在上账单时,把自己拟好的一份合约放在托盘里,让杨志远去签,只要杨志远签下这个字,一切就万事大吉了。杨志远不回中国,就只有在东京自杀。这次发现杨志远匆匆而来,一下飞机就给自己打电话,让自己到帝国大厦来谈一笔生意,三猪以为,机会来了。
  杨志远签完“账单”,按三猪的预计,不过分分钟,就将变成一无所有,如果他来求自己,或许会打发一些路费让他回去,或许给他一点电话费,让他打电话回去汇钱过来。但是,杨志远签完单,他立即打电话让人行动,而电话却因为美国佬的试验而打不出(其实是杨志远屏蔽掉了他的电话),等打通了的时候,一切都已无可挽回,他太低估了杨志远。
  杨志远对三猪的心思,早有觉察,只是没有说破而已,暗中早已布下迷局,只等三猪上钩,一举将他击垮,让他永世不得翻身。今天,近千次签账单不看就签的“扮猪”,终于吃掉了三猪这只虎。
  杨志远同样准备了一份合约,只是内容稍稍做了一些改动,将三猪的半年付清款项,改成了半天(四个小时),而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就是让他去借,(在别人肯借的前提下)那办理五百亿美元的手续,半天时间也是不可能办下来的,而办不到的后果,就是他所有在中国的资产,将易手给杨志远。就在这屏蔽掉三猪手机电子信号的分分钟里,杨志远办妥了所有手续,有三猪亲笔签名的合约一公布,持用三猪企业股票及债券的股民们,疯了似地抛售手中的股票及债券,一会功夫,他的这些债券,张张形同废纸,一文不值。
  “哈哈——杨志远发出一阵长笑——三猪君,这下心里凉快些了吧?”杨志远用自己在东京的五百亿,换成了在华的总资产一万亿,并且手续合法,而转到三猪名下的五百亿资产,瞬间就变成了一堆废纸,
  三猪脸如死灰,低着头,一言不发。另几个日本人,却是大眼瞪小眼,一会看看三猪,一会看看杨志远,不知他二人葫芦里买的什么药。
  “你这个###猪,二战时怎么没有把你们杀光。”三猪用日语恶毒地咒骂着。二战时,三猪的祖先土肥原贤二,是日本关东军特务机关长,侵华间谍头目,日本陆军上将,甲级战犯,长期在中国从事特务活动的侵华阴谋家。1948年12月22日,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他还是当时七大战犯中第一个走上绞刑架的人。
  “三猪君,你这样说太失身份了。”一个来客不悦地说。
  “他现在什么都不是了,已经和那些市井无赖没有什么区别,准备领政府救济金吧。”杨志远不屑一顾地说着,并掏出了那份合约副本,展示给在座各位。
  “哈哈……三猪君是让这顿大餐给撑死了。”八木一荀看完这个副本,忍不住幸灾乐祸地大笑起来。“谁让你吃独食呢?”八木一荀最后补上一句。
  “谁愿意出五百万,三猪名下我原来的产业就是他的了。”杨志远像一个慈善家似地问。
  “五五添作一吧。”八木一荀宽宏大度地看了一眼其他几个人。其他几个人人人脸有喜色地望着杨志远。
  九月的东京,已经有了很重的寒意,凉风嗖嗖地刮起地上的落叶。时间已是黄昏,地处千代田区九段北面的靖国神社前冷冷清清。
  首相每年都要来神社参拜,三猪也每年都要来参拜,因为,神社里供奉着他的先人土肥原贤二,首相也参拜了他的祖先,三猪觉得,脸上很是有些光彩,并以此常常向人夸耀。
  首相每年都要来神社参拜,三猪也每年都要来参拜,因为,神社里供奉着他的先人土肥原贤二,首相也每年都参拜了他的祖先,三猪觉得,脸上很是有些光彩,并以此常常向人夸耀。他以他们家族出了一位被供奉在靖国神社的陆军上将而洋洋得意,并时时刻刻以这位祖先为榜样,教育子女和后代,自己更是加入极右翼的国家党,并对其提供财政支持。
  但此时的三猪,却惶惶不安地跪在神社前的空地上,身子前倾,萄伏于地,极度虔诚地祈求祖先保佑。
  也不知道他跪了多久,就在他准备站起来的时候,一个声音在空中传来;“三猪,你的败局已定,你那个被绞死的战犯祖宗也救不了你,我赚到你的三百亿美元,就当是土肥原贤二对中国人民的损害赔偿吧,哈哈……”
  杨志远!三猪吓了一跳,抬头往空中看时,却什么也没有,而杨志远却已经坐在从东京飞往乌兰巴托的飞机上。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三节 乌兰巴托黑雪
3、乌兰巴托黑雪
  冬季的乌兰巴托,还是像五十年前那样,到处充斥着煤烟,充斥着呛人的煤烟味,城市四周的蒙古包和木板房,越盖越多,面积也越来越大。而城市的中心,就像一颗被人扔在干牛粪上的红宝石,与周围的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半个世纪的时间过去了,这座“红色英雄城”,却一点都没有改变。杨志远只有四十多岁,他是从前人的文章当中,知道了乌兰巴托的煤烟和煤烟味,而现在的这两样东西,却还没有消失,世界上其它地方,都已经进入“后能源”时代了,而这里的居民,却仍然还在烧煤。
  乌兰巴托位于蒙古高原中部,肯特山南端,鄂尔浑河支流图拉河畔,海拔1351米。主城区座落在图拉河北岸,南北两面是连绵起伏的群山,清澈的图拉河从城南的博格多山脚下自东向西缓缓流过,东西两面为广阔的草原,博格多山是“红色英雄城”的战略制高点,谁控制了博格多山,谁就控制了蒙古高原的大部(一部为中国领土),因为,山下的乌兰巴托,是蒙古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中蒙、俄蒙铁路、公路、航空枢纽。
  时间已是晚上九点,乌兰巴托的天空突然飘起了大片的雪花,气温也降到了零下20多度。一钻出机舱,杨志远就感到一股巨大的寒意向自己袭来,这种寒意来自于潜意识深处,而非身体外的空气。
  同机抵达的,只有十几个日本商人,这股寒意会是来自哪里呢?不会是这些还没下飞机的日本人,杨志远断然否决了自己的判断,难道是……他有些不敢相信,如果真的如自己所判断的那样,那么,情况就相当复杂了。
  杨志远把右手的提箱换到左手,把衣领往上拉了拉,加快脚步朝出口处走去,他决定以不变应万变,改变原来的计划,先找地方住下来。
  来到海关检查处,杨志远的护照里夹着的一千美元,让检查人员看也不看内容,就啪地盖章放行了。
  刚出得机场大楼,举目一看,飘扬的雪花里,一个满头雪花的年轻人,大步朝自己走来,还没近前,嘴里就叫开了;“杨先生吗,我是中国使馆一等参赞,等你好久了,上车吧。”
  “你看错人了。”杨志远有些恼怒地用日语回答道。
  但来人仍没有停步,反而加快了速度,身后的一辆小车也已缓缓开了过来。看来,这个来接他的年轻人,认谁了眼前这个刚下飞机的人,就是他要找的人,而并不管他说什么语言。
  杨志远插在右边风衣口袋里的手一抬,一点红线就点在了来人的额头上,来人猛地怔在当场,僵住了一样,仍然还是跨步向前走的样子。
  趁这空档,杨志远与他擦身而过,急步朝另一辆车走去。
  在来人身后的那辆小车停了下来,车上跳下一个高大的年轻人,有些气急败坏地喊道;“你还站着干嘛,还不接人。”说着推了来人一把,谁知一推之下,来人却身体一侧,一根木头样地倒在了地下。额头上一个细细的血洞里,正汩汩地往外流着鲜血,眼睛大睁着,鼻子里已没有了一丝气息。
  车上下来的年轻人气得用俄语骂了句什么,抬手看了看即将钻进出租车的杨志远,只得弯腰拖起到在地下的同伴,塞进后座,一溜烟地开上另一条街道,很快消失在漫天的雪花当中。没有枪声,没有硝烟,也没有目击者,一切都静悄悄地结束了。
  按照计划,杨志远出机场时并没有安排人来接他,他只要钻进一辆牌号2258的出租车就行了,一切都不要他操心,这辆出租车会将他送到他应该去的地方。
  潜意识里那股寒意帮了他的大忙,看到有人来接自己,杨志远就知道情况不妙,而且来人说是中国大使馆的,这就更是露出了马脚,就算是使馆的人来接自己,根本不会自称“中国”二字,除非来者不是中国人,因为,只有不是中国人,你的潜意识里,才会说出“中国”二字。而且,杨志远一眼就看到了那辆2258牌照的出租车,就停在一大排出租车当中,很容易看清,这就更证实了自己的判断是对的。故而,杨志远果断地用红外激光手枪击毙了离自己只有几步之遥的来人,不和来人作任何纠缠,就钻进了那辆2258,飞驰而去。
  这显然是有情报机关探知了他来乌兰巴托,必定身负重大使命,但肯定还不知道这个使命的具体内容,只是想绑架自己,以求进一步弄清他的使命,而杨志远的当机立断,才使得绑架活动没有得逞。
  这夜,乌兰巴托的雪下个没完没了,且有越来越大的趋向,而市区四周的煤烟味也越来越重,仿佛要和天上的白雪比高低,直到天亮,雪没有停,地上的白雪之上,却铺了一层黑黑的煤灰,雪成了灰色。
  天刚亮,蒙古国大呼拉尔主席发布戒严令,任何外国人不得在外随意走动,不听劝戒者,其生命将得不到保障。
  乌兰巴托的雪仍在下着,全蒙古国的土地上,都在下着雪,但雪中夹杂着的黑色灰尘,让人感到,这个世界将会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到底什么事,却没有人能猜得出来。
  雪地上,一个穿狐皮大衣的俄罗斯人,迈着不太自然的脚步,徘徊在乌兰巴托郊区那一排排蒙古包和木板房之间,似乎在寻找什么。
  

第四节 俄罗斯特使
4、莫斯科特使
  杨志远打开手提箱,从里面拿出一个口罩,以极快的动作戴在了嘴巴上,这才感到舒适地长吸了一口气,乌兰巴托的煤烟,真的让他受不了,好在出发前就有所准备,要不然,他真不知道,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将怎样度过。
  刚戴好口罩,就感到左手腕上的手表发出了一阵轻微的震动。这是有不明人物来到警戒线以内的警告信号。他低头一看表面,一个俄罗斯人正朝这座蒙古包张望。
  他轻轻挥了一下手,两个蒙古族装束的年轻人就冲了出去。一左一右地包抄起了外面的不明访客。
  不到一分钟,门帘被撩开,年轻人向拖木头似地把那个俄罗斯人拖了进来,然后往地毯一扔,谁知他的身体还没着地,人就轻轻一跳,一个跟头就翻了过来,笔挺的身子就站在了杨志远的面前。
  两个年轻人吓了一跳,脸色都变白了,双双猛扑上来,又是一左一右地钳制着俄罗斯人的双手,却不知道为什么,两人不但没有钳住俄罗斯人的双手,两人反而双双朝后飞去,差点被甩出门外。
  两人爬起来,又要扑向俄罗斯人,却被杨志远摆手制止住了,说;“好在人家没有恶意,要不然,你俩人和我,早就呜呼哀哉了,起来向人家赔个不是,这位是俄罗斯总统特派专使弗拉基米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