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家舰队-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七幕 日久生情
山东泰安,泰山脚下,一座茅屋中一位老婆婆正在用粗糙的汤勺喂一个姑娘喝鸡汤。外面进来一个彪形大汉,身上的肌肉闪着古铜色的光泽,手中提着三只野鸡,和一只野兔。
“大娘,她好点了吗?”大汉的口音中略带了一些东北风味。
“已是退烧了。”大娘慈眉善目。
“给您老人家添麻烦了,日后我们一定好好报答您老。”大汉一边把鸡和兔子放下,一边对老大娘说道。
“孩子说这话干啥?我儿被抓去当差,正好膝下无子,一个人闷得慌呢,你们来了,老婆子高兴还来不及呢。”
“好嘞,那今后您就是我们的娘,我就是您的儿。”
“这就对了。景宏儿啊,你快去把那鸡炖了,姑娘的病好多了,再补补身子,也就该醒过来了。”
“好吧,我马上就去做。”说完,王景宏提着两只鸡出去炖鸡了。
床上那个,正是关惠琳。她此时已经昏迷了三天三夜。一道刀伤从后肩一直砍到了左腰。上身铠甲也被倭刀劈为两半。伤口流血,再加上连日奔波,她实在熬不住,一病不起了。
当太阳就要落山之时,关惠琳才终于睁开了眼睛。恍恍惚惚只见王景宏正端了一个粗瓷大碗,一勺一勺的喂自己东西。她用尽全身力气,开口问道:“小王,敌人退了吗?”
“退了,早就退了,你只管养伤就行了。”王景宏好不担心,关惠琳看来真的是病的不轻,都糊涂了。
“哦,那董将军撤下来了吗?”
“不知道……”王景宏还没回答完,关惠琳就又昏迷了过去。
昏黄的油灯下,王景宏小心翼翼地把关惠琳的上衣打开,看着关惠琳那光滑无比的后背,他心跳加速,怦怦直跳。止血生筋粉还有半瓶,他认认真真地撒在关惠琳的伤口上。好在有铁甲,没有伤到骨头,伤口现时已经结痂,若没铁甲,恐怕早就香消玉殒了。
撒完后,轻轻把被子盖上。他在火炕对面的躺柜上铺了一床被子,也睡下了,很快均匀的鼾声就响起来了。
原来他们撤退之后,一直向西逃跑,刚刚觉得甩下倭寇一段距离了,准备休息休息,后面的倭寇就紧跟着血迹赶上来。只好接着跑。如此一直跑了一天两夜,才算把倭寇彻底甩掉。可是此时已经深入陆地,来到泰山脚下了。
次日凌晨,睡梦中的王景宏突然听到关惠琳连连梦呓:“打手机接不通,上网啊。你们怎么不找我啦。我好没意思啊,连个电视都没有……哼……哼……”王景宏连忙起来,借着月色,见关惠琳已经变成侧卧,身上薄被已经掉落床下,连忙捡起来,给她盖上。
是呀,也不知道自己的那些好哥们儿怎么样了,他们会不会为自己的失踪而感到悲伤呢?这么长时间以来,整日东奔西踮,说实话,自己也很久没有想过那些兄弟了。他望着窗外的弯月,喃喃道:“这个时候的月亮,一定就是那个时代的月亮了,可是赏月的人呢?却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人了。爸妈,你们好吗?你们知道儿子并没有死吗?估计这会儿连追悼会也开过了吧?呵呵,不要太伤心了,儿子在这个世界也过得不赖啊,都是副千户了,比在海军陆战队当的官儿还要高级呢。”说到这里他无奈的笑了。
关惠琳的双眼也睁开了,她已经完全清醒过来,她能感受到王景宏的伤感,两行清泪不知不觉滑落腮边。
一天一天,有一个多月之后,关惠琳的伤口已经完全好了,她又成了那个欢蹦跳跃的大姑娘,和那老大娘一口一声娘,叫得十分甜美。王景宏则成了远近闻名的打猎能手,附近的山鸡野兔都给他打得销声匿迹了。
关惠琳现在一听说鸡肉或者是兔肉,胃里就犯酸。但是她能感觉到王景宏那浓浓的爱意,每次回来,身上都给树枝野藤划得伤痕累累。
这日回来,王景宏更是从十七八米高的山坡上滚落下来,满身都是泥血,惠琳急得都哭鼻子了。当时就埋怨道:“人家不喜欢吃鸡了,你再打野鸡,我跟你急。”
“娘家又没有养家鸡,我只好打野鸡了,野鸡总比家鸡好嘛!多吃点鸡,营养丰富啊,科学的来说,鸡肉的营养价值最高了。”王景宏憨厚的说。
老大娘在一边笑呵呵得插嘴道:“姑娘,这一个多月,咱们吃了八十多只鸡,不然你的身子骨咋好的这么快?”
“好好,你接着去打,我接着吃。”
“你要不喜欢吃鸡肉了,明天我给你打一只狼回来,昨晚儿,我看到了一只狼呢。”
“不要,你还是打野###,打狼太危险了。”关惠琳幸福的看着王景宏道。
“那好,明天我再去打两只。”
“你个傻帽,就不会弄点别的?我想吃鱼肉了。”
“好啊,我试试,村南那条河,倒是有不少大鱼,就是没有工具,咋整上来呢?咋整上来呢?”他嘟哝着,开始设计明天的捕鱼计划。
在他心中,现在关惠琳的话就是圣旨,没有驳回或者完不成的余地。
第二日大清早,他就去逮鱼,关惠琳也要随着去,便一同来到了河边。只见河水不深,清澈见底,数十条大小不一的鱼儿游来游去,好不自在。
关惠琳看见一条大草鱼独自畅游在一处,指着它喊道:“景宏,就是它了,我喜欢。”
王景宏瞅着那鱼发愁道:“你是喜欢,可我哪里抓的到它?”
“试试看,试试嘛。”关惠琳央求道。
王景宏立刻集中精神,猫腰淌着水慢慢接近那条黑背大草鱼,那鱼也不躲避,等到快要到了,猛地一扑,双手已经感到抓鱼在手,可是鱼儿在水中的游泳技术比王景宏好上一千倍不止,转眼又挣扎出来跑了。王景宏连忙往前追,却见忽地沉了下去,直到没了顶。只见他双手瞎抓乱挠,似乎就要被淹死的样子。
吓得关惠琳连衣服也没脱,立刻就跃入了水中,刚刚拉住王景宏的手,就觉得他像抓到救命草一样,使劲的把自己往怀里拽去。然后紧紧地箍住了自己的腰,甚至一只手也被困在了他的铁臂之中。
关惠琳挣扎着,再不解开,他们俩都得死掉,会水的救不会水的,往往最怕这一点,这个时候,只有打晕了溺水者,才能接着施救。就在她正要挣扎着回身用肘击把他打晕时,两片厚实的嘴唇温柔的覆在了关惠琳的嘴上。俩人轻盈得随着水流,向下游飘去,那条草鱼谁还去管它的踪影?
关惠琳感受着那浓重的爱,她深深地沉醉了。
她此刻才想起,王景宏是海军陆战队员,怎么会不会游泳?
她用双手撒娇地推搡着王景宏,只是越推被搂得越紧。
忽然他们搁浅在一片小沙滩上,俩人的嘴还是不肯分开。
也不知过了多久,只听身后大娘惊恐的喊道:“狼,七匹狼!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八幕 鸟尽弓藏
第八幕 鸟尽弓藏
应天的大街上,人流涌动,今天又是一个杀人的日子,被杀的是颖国公傅友德,籍灭全家,男女老少足有一百三十七口。街上有卖糖人的,有卖水果的,有卖草帽的,所有人似乎对杀人一点都不感兴趣了。只有那些痨病疴子,在法场附近等着买人血馒头。
是呀,自从去年以来,几乎每天都要杀人,杀十来口算是少的,百十口也是常事。起初人们还会围观,后来出了几起围观送命的事儿,便是连围观的人都寥寥无几了。为什么围观还能送死呢?原来围观者不免为冤死者抱怨两声,谁知锦衣卫早就在身边埋伏着,听了说话,现场抓起来,立时便杀。这就叫捕风捉影杀。
囚笼车吱吱嘎嘎的走在石板路上,笼中是老将傅友德,大明开国的最大功臣之一,如今死的死,杀的杀,只剩下冯胜和他了。冯胜如今也被收了大将军印绶,勒令解甲归田,遣返到朱重八(朱元璋的小名)的老家去了。傅友德本来也很害怕什么时候祸及自己,准备告老还乡的,但是他做这个决定太晚了,此时的朱元璋,已经不是过去的朱重八了。
傅友德哀叹了一声,仿佛是问苍天,又仿佛是问自己:“难道我给朱家打了一辈子天下,就不值一千亩薄田吗?”好后悔啊,早知道这样,就算不要那一千亩地,能保全一家人的性命也好啊。一千亩,跟万里江山相比是多么渺小的一片地方啊,就是这样一点点土地,朱元璋都不再愿意与别人分享!
傅友德胸前的胡子一夜之间变成了灰白,他不停的问自己,难道自己错了吗?是的,你错了,不是错在出来帮朱元璋打江山,而是错在没有急流勇退上,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啊。
囚车快到菜市口时,一个富商模样的小伙子站在一处二层楼的窗边,低头看着囚车里的傅友德,无奈的摇摇头,自言自语道:“对不起老哥哥了,死你一家,可以使天下少死千万家,也算死得其所了。”
时空交错,就这样两个不相干的人竟成了生死冤家。
其实在这一点上郑寅又错了,就算他不使用这一点点手脚,朱元璋也一样会把这些功臣全部杀掉的,因为他害怕这些人会推翻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朱氏王朝!
郑寅看着囚车里的孩子和妇女,又有点不忍心,他对这个野蛮的制度,十分的不解,这些孩子有什么罪?这些女人只知道在家缝衣做饭又有什么罪?最可气的是看大门的也得杀掉,他们又有什么罪?也叛国?也受贿?但是他无力去阻挡,现在要郑寅去宣传###,无疑是与虎谋皮。
他心想,假如我不能回到二十一世纪,那么我将来一定要革除这些弊政,兴建一个###国家,使我的国家能变革成资本主义国家甚至直接从封建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最前面的囚车已经到了法场,最后面的囚车还没有露头。等了半晌,才把所有人全部拘押到监斩台上,哭喊声、咒骂声混成一片,周围的人麻木地看着,似乎没有人为那些孩子的哭喊感到悲伤。
直到午时三刻,监斩官宣读圣旨已毕,随着一根竹签丢落地上,噪杂声戛然而止,一代将星,血溅青台,死亡的气息顿时弥漫在菜市口。
…………
郑寅看到了这个场面,恶心得三天没有吃饭,是不是自己做错了呢?这么做是不是有点缺德?他不敢想,只好回到凤华楼整日与美妓相伴,已排解心中的恐惧和悲凉。或者在朱柠处盘桓,不复见客。
他想停止这种无聊的杀戮,太残忍了,战争中死亡的都是屠夫,而现在死的都是无辜!
可是朱棣却没有办法停止夺权的脚步,郑寅带来的那几个扈从,整日里就是负责从街头巷议中搜集资料,然后整理报告给锦衣卫,之后再通过不同的渠道,直接把这些信息传达到朱元璋的耳中,再然后朱元璋会杀死那些能征善战的将领,这样的话,不远的未来,就会少很多的敌人,这也就是郑寅为什么说死了傅友德一个,会挽救千万个人的原因了,双方战争时间越短,对于百姓的荼毒就会越少!
冯胜,也就是宋国公,远在凤阳,也没有逃过死劫。
冯胜打了一辈子仗,到老了,一下子闲居家中,竟然十分的不适应。他留恋那种冲锋陷阵,血腥屠戮,万马齐喑,雷霆万钧的生活。冯胜经常坐在家门口的碌碡之上,看着小儿们拿着木棍做的刀枪玩耍,似乎就能回到梦一般的万里沙场。
后来,他实在不能忍受这种孤独,于是开始自己设计起人造战场来。但是没有那么多马匹,就制造不出万马奔腾的感觉,其原因是没有马蹄的共振。这个问题最后竟然被他解决了,他把大瓮埋到地里,两侧间或埋上一些碌碡,以作支撑,然后盖上板子,板子下面就成了一条回音走廊,这样一个简易的共振发生器就制成了。
当六十多岁的冯胜骑上马,从特制木板上飞驰而过时,马蹄声轰鸣,竟真似有千军万马掠过一样,他的自信心得到了空前的满足,每天不跑上十圈八圈,就浑身难受。
这个消息自然被锦衣卫搜罗到了,于是罗织了一个“家居不法,秘藏武器,妄图谋变”
的罪名。朱元璋已经老糊涂了,他竟然十分相信这一点:一个手里没有一个兵的将军也能够造反!?
于是他把冯胜请到了南京,在谨身殿中,设了一桌丰盛的酒菜,把最好的烧酒,摆上了两壶,两个少年为伴的老者经历了几十年的倥偬生涯,终于又坐在了一起。
“国胜啊,(冯胜原名冯国胜)你在家里多好啊,终日有子孙绕膝承欢,而朕却没有这般福缘,儿子们一个都不在身边,死的死,杀的杀,都走啦;孙儿们也都走了,不是去当王爷,就是去了自己的封国。只剩下朕一个老头子,孤独啊。而今已是风烛残年,不知哪天一阵风,便被天庭收了去,和徐达他们做伴去啦。”
“万岁,您圣体安康,一定会长命万岁,永镇大明万世基业的。”
“行啦,你就别奉承我啦。儿孙们已经长大啦,该由他们去了。咱们老啦,该给他们腾地方儿啦。来喝下这杯酒,为死去的徐达、遇春、文忠、汤和、邓愈、沐英、友德他们,咱也得干了这一杯。”说完一直脖儿干了一杯酒。冯胜老眼含泪,也呜咽着干了杯中酒。皇上没有忘记这些忠臣们,他也知错了?!
“微臣借花献佛,干一杯恭祝吾皇万岁万万岁。”说完施礼后,又一口自己干了一个。朱元璋歪倒在龙椅之上,微笑着看着冯胜,看他干了,又命人给他满上,道:“悠悠众口,都云朱洪武恶毒,杀了那么多人,那么多功臣,还有人跟朕告状,说冯将军养蓄兵马,意图谋变……”一席话未说完,便已经吓得冯胜跳下椅子,跪地磕头如捣蒜:“皇上明察,臣一片忠心,精忠报国,绝无二心。”
“快起来,起来,他们说的话朕怎么能轻信呢?国胜啊,咱们一块儿闯天下的人,就只有你还陪着朕了,朕怎么舍得你走呢?”
“谢主隆恩,皇上圣明。”冯胜刚刚提上嗓子眼的心,这才落回原地。
可是朱元璋又说了一句话,使冯大将军的心一下子掉入了万丈深渊。究竟是何话语,且看下一部分说。
第一幕 回京复命
谨身殿上,阔大的龙椅上,朱元璋觉得很累,他知道自己的日子不长了,他留恋这权势,但是他也知道,这权势不可能永远属于他,这就叫“终点方知无成败,死去元知万事空”啊!他咳嗽了一声,对着跪在地上的冯胜说:“国胜啊,朕将不久于人世了,小孩子的事儿咱就别掺和了吧,你说呢?好啦,朕累了,你下去吧。”
冯胜听罢,心中顿时凉如冰雪,他知道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皇上给了自己一个全尸,已经是极大的恩宠了,自己这一死,还能保证自己的家人无虞。足够啦!他磕头谢恩,道:“臣先走了,万望皇上保重龙体!”之后行了三拜九叩大礼,他知道这是最后一次行礼了,再也不用了。他回家后会自己解决自己的,能落到这个结果,没有被朱元璋害死,还有什么怨言呢?比起胡惟庸、李善长、蓝玉和傅友德他们,自己算是最幸福的一个了。他很满意,所以他很感激。
这时他突然觉得胃中一阵绞痛,那绞痛一阵紧似一阵,一阵痛过一阵,眼前的东西逐渐的模糊了。他无比怨恨地抬头试图望望那个奸诈恶毒的老狗朱元璋,却什么也看不到了,朦胧中他听到朱元璋说了一句话:“国胜啊,你受累啦,也该歇歇啦!来人啊,把冯将军送回府中,好生安葬去吧。”
这是他听到的人世间最后一句话,为什么?为什么?没有回答了,只有无边的黑暗袭来,冯大将军永远地睡着了,尽管他的家人看到的是一个七窍流血的冯胜,但是又能说什么呢?
冯国胜被加以厚葬,其规格超过了所有以前的王公贵族。照理,他也应该含笑九泉了!也只能含笑九泉了!
…………
郑寅他们在冯胜死后第五天,就悄悄地潜回燕京去了,走的时候,和朱柠自然是依依惜别,朱柠本待要跟着回去,却被郑寅留在了南京。因为他不知道这一段时间会发生什么事情,相对来说,与其让朱棣知道他们的关系,还不如,朱柠暂时留在南京更安全,这样做,不仅是为了保护朱柠,更是为了保护郑寅。他告诉朱柠,他不久之后就会回来的。
可谁也不知道,他这一走竟是四年,四年之后才能回到南京。
郑寅和林子宣等人飞马驰向燕京,路上郑寅想这两年真是最幸福的时光了,要钱有钱,要美女有美女,实在是舒服极了。不知道今后还有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就这样晓行夜宿,不一日回到了燕王府中。当从传事太监口中得知马三宝回来了,朱能、张玉,还有道衍和尚,都迎到了午门,几个人手手相握不胜欢喜。一路欢歌笑语前往大明殿晋见燕王。
燕王远远离座,竟迎接郑寅而来。郑寅也是十分感动,拜倒在地,行过大礼,这才被朱棣拉起来,双手抓着郑寅的手,无比喜欢得看着郑寅道:“三宝辛苦了,孤王要给你记上一大功!”
“谢王爷!”
“春风,快去吩咐备上最好的酒宴,给我的三宝接风洗尘。”朱棣当然知道,郑寅他们这一行战果实在卓著,倘若傅友德或者冯胜还有定远侯王弼等人,有一个在,那么将来这场战争都会十分激烈,与他们多次共事的燕王知道,他们任何一个人的指挥能力都要比自己强大,作战经验也比自己丰富不知多少倍。但是,现在没有了,这些障碍都消除了,京师中所剩下的那些文官武将,正是马尾提豆腐,实在提不起来。
但是朱棣高兴早了,他忘了有一句话,叫做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数百年的道理,之后与南朝的战争中,依然是处处受阻,最后竟然差点送了老命。
不过无论如何,傅友德他们的死,绝对是有利于燕王这一边的,这一点谁都无法否定。
酒菜川流而上,果然是极为丰富。郑寅一边大快朵颐,一边给他们添油加醋的讲述着在南京的故事,反正也没人去验证,所以直管胡说,也没人去追查什么。
酒过三巡之后,郑寅借着酒胆,对燕王道:“殿下,小的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尽管说就是。无论什么,孤王都先答应了。”这样大口气的空头支票,还真从来没有人开过。
“燕王将来打仗,必然大获全胜,不过我郑……啊不,马三宝先讨一个人情不知行不行?”
“你他娘的尽管说就是。”朱能大声催促道,所有人都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那就是您取胜之后,千千万万别乱杀老百姓好不好?”
“呵呵呵,好大的口气啊,一个小小的宦官,竟然胸怀天下,好,孤王答应你了,就依你所言,决不乱杀无辜!”
“那我代天下苍生谢谢殿下啦。”说完郑寅爬到燕王脚下,认认真真的磕了三个头。众人都为他的这一举动感动了,张玉前去把他拉起来,安慰道:“我王慈悲为怀,重用广孝(道衍和尚),就是为了爱护天下苍生不是?”
“我实在是看不了啦,一百多口子,有哇哇哭的小孩子,都给杀了,太残酷啊。”郑寅实在是喝多了,开始说不该说的话。燕王的脸上也有点扫兴。这时道衍和尚连忙嘱咐春风,把郑寅抬走了。
走后,道衍和尚对燕王道:“殿下息怒,一个小孩子,还没有上过战场,有些菩萨心肠而已。”
燕王释然道:“没事没事,大家接着喝,今天无醉不休。”说罢,觥筹交错,半夜方休。
…………
自此,燕王府更是加紧练兵,为将要来临的那场风暴,积蓄着力量。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幕 谁是潜藏者
第二幕 谁是潜藏者
郑寅躺在床上,正在愁眉苦脸地想事情:真是倒霉,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蓝玉留下的那个内奸,到现在也没办法找到他是谁。去年抓蓝玉时,真想告诉燕王,你家里有内奸。可是燕王要问,谁是内奸啊?我怎么回答?再说了,一顿皮鞭子,他要是把老子也捅出来,岂不是更糟糕?所以不能告发。可是不告发,就苦了我了。整天提心吊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那家伙跳出来,咬我一口。这可怎么办啊?不行我得想办法找出这个狗日的来。
想到这里,郑寅伸了个懒腰,爬起床来,洗了把脸,洗脸的时候就想:“都他娘的两三年没有刷牙了,不行,回头我得自制一把牙刷。嘿嘿,要是制出牙刷来,我一定要推而广之,到时候一把牙刷三十文,十把就是三百文,一万把呢……操,垄断经营就是好,普天下要都用我的牙刷,岂不发大发了?
不过现在总是没有牙刷,只好漱漱口完事儿。带着发财的美梦,郑寅哼着我发财啦的小曲,推门出了自己的卧房。此刻他已是燕王的红人儿,早有执事太监伺候了。郑寅唤过手下:“小刘子,你过来。”
“诺。”一个小太监陪着笑脸跑了过来。
“跟你打听个人?”
“嗨,您算打听着了,我虽年纪不大,可是进燕王府也有十来年了,全府上上下下的人我没有一个不认识的。”小刘子自豪的说。
“那好,咱们这儿有没有一个五十来岁,一米七左右的老太监啊?”他依稀记得那天晚上老太监见面,感觉那个家伙最少也应该有四五十岁了。
“一米七?”小刘子不知道这是一个啥概念。
郑寅知道又说漏了,连忙解释:“就是五尺左右吧,就这么高。”他在胸前比划了比划。
小刘子凝眉头想了半天,摇摇头:“没有这么一个人。燕王府总共才三百二十八个内官,我能掰着手指头数过来,肯定是没有这么个人。”
“你肯定?”
“当然,燕王殿下就不喜欢老太监,太监一到四十岁,就会被放回家。您说会不会有这么一个人呢?”小刘子很肯定的回答。
“这就怪了,那他会是谁呢?”郑寅挠挠脑瓜皮,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当时我进燕王府,最难过的一关就是内官监,可是到现在他们也没查过我到底是不是假太监啊?老子知道有靠山,倒是从来也没怕过,或者这东西就跟交通警察似的,你没驾照的时候,天天逮你,等你有了驾照,第二天就再也不逮你了。呵呵,还真有异曲同工之妙呢。交警就是内官监太监。哈哈哈,这可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路人,竟然也能连到一块儿。真是有意思。
想到这,他不禁开怀大笑起来。笑得小刘子莫名其妙。
“算啦,不找啦,到时候他自然会找我的。”郑寅又说出一句小刘子更摸不着头脑的话来。
小刘子满脸问号。郑寅拍拍他的肩膀,道:“好啦,不知道的事儿,就不要去想。我们吃饭去。”
吃完饭后,径直奔燕王的书房,看是不是有事儿。燕王正在看书,郑寅不敢推门便进,只好在外面等着。心道:“这老家伙还挺喜欢看书,要不就当了皇帝呢。嗨,其实他们也怪可怜的,连个业余生活都没有,既没有电视,也没有电影,更没有迪厅和卡拉ok了。所以除了泡马子以外只能看书,所以古代就有那么多圣人,那么多思想家,他不思想他干啥啊?
想到这里,郑寅又笑了,朱棣在屋内听到郑寅笑声,问道:“是三宝吗?”
“回殿下,是三宝在这儿呢。”郑寅连忙回道。
“进来吧。”
“是。”郑寅走了进来。
“三宝,昨日你喝了不少酒,今天好些了吗?”
“早醒酒了,就是脑袋还有点疼。殿下,我昨儿没有胡说八道吧?”
“你倒是没有胡说八道,倒是胡言乱语了。算了,过去就过去,孤王不会怪你的。”
郑寅吐了吐舌头。
“三宝啊,孤王还要交给你办一件大事儿,这件事呢,你要是办好了,大功一件,办不好,以前的功劳就都一笔勾销了。”
郑寅心说:真是霸王条款,哦,一件事儿干不好,以前的事儿就白干,这样的老板好当极了,欠工人一年的工资也不发,年底变个法儿,一笔勾销了。操,农民工兄弟不愿意啊!
“不知皇上有什么交代。”
“呵呵,不要胡说。”朱棣笑道,显是接受了这个称谓。“你知道,谷王和宁王的军队目前都由我节制,但是父皇只有这样的话,却没有给我印绶,孤王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听我调令,你去给孤王调查调查,你可便宜从事,孤王也须防后院起火啊。”
“没问题,你尽管放心。他们要是听话,咱就来文的,要是不听话,咱就来武的,总之一定不能出问题。”郑寅心想,距朱元璋起事最少还要一年多,这一年多,我可以自由自在,先好好找找关惠琳她们才是正事。老子正想远离这篇是非之地呢,省的再给那老太监捅出漏子来,反丢了小命儿。
“大胆,他们都是孤王的兄弟,你不要太过无礼。”
“不要太过无礼,就是可以稍稍无礼,三宝知道该怎么办了。”
“你个鬼滑头。孤王给你写两封书信,必要时交与两位王弟即可。还有,你要带几个人,带谁啊?”
“多了不用,我只要上次那个林子宣,就行了。”
“这样不好,北方的人野蛮成性,只带他一个,孤王放心不下,这样,再给你三十个人,供你驱遣,一来保护你的安全,二来可以多搜集一些信息来。”朱棣问的十分温情。
郑寅也很感动,都说朱棣狠毒,那是这么回事儿啊。他待我不薄,我要更加努力才是。所谓知遇之恩,士为知己者死嘛!
他深施一礼,道:“多谢殿下惦念,三宝一定努力保证完成任务。”
“那好,你去吧。春风,你去传我口谕,让亲兵营选三十个人受马三宝节制。”朱棣拿起手中的书,又读了起来。郑寅看看没事儿,鞠躬退下去了。
犹如一只出了牢笼的鸟儿,他走起路来,像飞一样。
刚回到自己的寓所,就听窗棂传来咚咚咚的敲窗声音,一轻两重,正是蓝玉所派间谍的暗号,真是怕鬼鬼偏到啊!。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三幕 丐帮帮主
“青天照白日。”“玉箭射九霄。”暗号对上,郑寅无可奈何的打开了门。一道寒光闪过,剑锋直指郑寅的喉咙。
郑寅赶紧退向屋中,那人趋步赶来,随手把门掩上,又单手插好门插。此时正是上午,巡逻的侍卫来来往往,不知为何,这个家伙仍是蒙着头脸,只露出一双小眼睛,难道那些巡逻的都是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