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历代皇帝的后院-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序言
皇帝的后院,顾名思义就是皇帝的老婆们,要说皇帝的老婆们,当然要先说说皇帝。 

  皇帝的先行者——秦始皇,大家对他都十分熟悉,因为有关他的电视剧和电影实在是多如牛毛。问题是他老人家虽然天纵其才,开拓了空前广阔的疆土,建立了四海一统的帝国,创下了前所未有的丰功伟绩,可是两千多年来大家只知道他把六国君王的后院都一股脑儿的用来扩大自己的后院去了,而他自己的大老婆——皇后,无数历史专家们穷尽其才的研究了这么多年也不知道他这位皇后到底姓甚名谁,或者是他根本就没有皇后。 既然秦始皇没给他的后院留下名字,我们也就没办法说他了。他的儿子秦二世这小子也有样学样,大伙都知道他的老婆多,但你随便到哪个历史研究机构或者到哪个大学去找个人问问:“秦二世的皇后是谁?”我想也没哪个答得上来。 

  幸好接下来的刘邦先生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不但大老婆的名字有了,连小老婆的事迹也记录得清清楚楚,这当然要记下司马迁的汗马功劳。我们这本书也将从刘邦的老婆吕后说起。 

  而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虽然是末代皇帝,但皇后还是有的,我们这本书也就以他的皇后婉容为止。至于袁世凯,怎么看都像是场闹剧,咱不说他。再说袁世凯的老婆的知名度和袁世凯根本就不成正比,没几个人知道是谁。

  中国一向人口众多,无论古今。就是苏联那么庞大的国土也得对咱中国的人口望尘莫及:国土咱可以超过中国,这人口再怎么使劲硬是追不上啊!不过听说我们的邻邦印度正在拼命追赶,估计本世纪中叶就会把咱们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的光荣称号给抢走了,因为他们的宗教信仰不许杀生,虽然他们的政府也提倡计划生育,但是没几个人响应,大伙还是使劲生。真到了那个时候也不知道我们应不应该祝贺祝贺他们,不过反正现在我们还是老大。 

  人多,女人就多。女人多,美女就多。作为万民之首的皇帝,整天为天下为百姓操劳,全天下就数他老人家最辛苦了,至少他自己是这样认为的。因此他所拥有的女人理所当然是最多的,更加理所当然的是他拥有的女人是全天下最漂亮的。估计古代其他国家的封建君王知道中国的皇帝有多少女人会羡慕的要死:我咋就不是中国的皇帝呢?汉武帝时后宫妃子一共分为十级,加上宫女大约有两万人。不过还有业绩比他更辉煌的,唐玄宗的后宫佳丽达到了四万。唐玄宗不仅以“开元盛世”震烁古今,四万后宫佳丽同样让前辈皇帝们甘拜下风,也让后辈皇帝们望尘莫及。可惜后来唐玄宗迷上了杨贵妃,从此“三千宠爱在一身”,这就苦了那四万美女了,本来就一个皇帝,也不知道要猴年马月才轮得到自己。这下可好,想都甭想了。 

  在这么多的朝代中,只有清朝的皇帝的妃子比较少。虽然说是比较少,但是几十上百个还是有的,就这也是因为他们的“满汉不能通婚”的臭规矩造成的。而且说他们的妃子少可并不是说他们的女人少。你看人家乾隆,不分贵贱,满汉兼收。

  后宫的美女太多,不但美女们烦,皇帝也烦,到底去哪个美女那过夜这还真是个头疼的问题,而不像我们现在头疼的是找不到美女。晋武帝司马炎就天才性的创造了骑着羊车去找美女的好方法,羊去哪我就去哪,可能他认为美女们都和小山羊一样可爱,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这真正的小羊会找到它的同伴。可是宫女们也想出了应对的办法:在自己门前洒点牛羊爱吃的盐,再插点竹叶什么的。可是这些羊大爷们没体谅宫女们的良苦用心,吃着吃着就吃厌了,再也不肯停留。这些美女们也不知道该咋办了,总不能养只母羊在自己院子里吧? 

  皇帝的后院太大,注定了无数的美女们只能在皇家那宽大的院子里度过自己凄凉的一生。她们中的极少数人或是机缘巧合或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皇帝的青睐脱颖而出,其他的就只能是默默的在深宫中消磨掉自己的青春年华。每次我读到杜牧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时总会对那些在深宫里无比孤寂,只能去捕捉流萤消磨时间的宫女们生出无限的感慨。这首诗乍看之下似乎十分浪漫,但它表现出来的情感是悲凉的,这些宫女们注定了要被人们遗忘,本书也只能写那些脱颖而出的女人。 

  那些脱颖而出的美女们同样有着无尽的辛酸,尽管她们获得了皇帝的宠爱,但是她们中的很多人的下场更加悲惨。不过在她们中间也有少数能够扭转乾坤,反过来统治男人的,吕后、武则天和慈禧是她们的杰出代表。本书就是描写这些女人的幸福与辛酸的。 当然,辛酸远远比幸福多。

  相比之下现在的美女们就幸福多了,让无数男子竟折腰,还是社会进步好啊。

中国皇后专政第一人——吕后(1)
中国历史上有三大女性统治者——吕后、武则天、慈禧太后。虽然皇帝只有一个,但是这三个女人都让天下的男子通通拜倒在她们裙下,战战兢兢,连大气都不敢喘,实在是女人中的佼佼者,为她们的女同胞们大大的争了口气。

  吕后名稚,字娥姁,单父县(今山东东单县)人,是中国皇后专政的第一人,没办法,谁叫她是有明文记载的第一个皇后。 

  吕稚还没嫁给刘邦时那可是单父县的一支花,人长得漂亮,家境又好,她老爸吕公是当地的名门,还和当地的县令好得像牛皮糖似的整天粘在一起,估计当时追求吕稚的帅哥们能组成个加强连。县令也曾向吕公求亲,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吕公没有答应。 

  当时刘邦只是个亭长,换句话说就是不入流。而且他还经常戴着顶竹帽子到处闲逛,骗吃骗喝的。哦,这竹帽可是他老大哥自己造的,只是不知道质量怎么样。 

  有一次吕稚的老爸过生日,也搞了个生日party,请了当地的各界名流。刘邦也赶去凑热闹,不过他是不请自去,近来混饭吃很不容易,他到吕公那只是想混一顿饱饭吃而已。 

  谁知刘邦赶到宴会上就傻眼了,人家都是拿着大把大把的银子进去的,不够一千钱的还不给进去。他自己身上连买个肉包的钱都没有,而他的亭长的头衔还没到可以不花钱就进去的地步,这可怎么办啊? 

  刘邦等了许久见别人都进去快活了,那酒和肉的香气还拼命的往他鼻子里钻。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句话放在刘邦身上也同样适用,皇帝也得吃饭啊,何况当时刘邦还并不是皇帝。 

  刘邦一急就什么也不管了,大咧咧对守门的人道:“我的贺礼是一万钱。”这个消息马上就把宴会上的人震了几震,谁这么大手笔? 

  主持宴会的也是名人——萧何,他知道刘邦这人欠了一屁股债,如果说他欠了一万钱还有可能,要他拿一万出来想都别想,萧何就劝吕公不要相信他,好好的喝酒就是。 

  但吕公还是亲自迎了出去,并把刘邦当作贵客请了进去,不知道这吕公是好客呢还是希望这刘邦真的能拿出一万钱来。 

  刘邦尽管早已对桌上的鸡腿什么的垂涎三尺了,但他知道这可是表现自己的好机会,于是就拼命遏制住了肚子里的谗虫,在宴会上谈笑风生,说得滔滔不绝,毕竟是见过不少世面的人,肚子里还是有不少东西的,于是刘邦硬是把满座的人都给忽悠得迷迷糊糊了。 

  吕公被忽悠得更厉害,他一激动就决定把女儿嫁给他了。理由嘛,很简单,吕公就对外宣称自己会相面,这个刘邦的面相尊贵无比,将来一定会大富大贵,女儿嫁给他将来就可以享福,我们吕氏家族也可以跟着发达。 

  刘邦当时已经三十出头了,还是个光棍,现在没什么,在当时可是大龄青年了,谁都不愿意把女儿嫁给他,眼看就要一辈子打光棍的人了。听说吕公要把女儿嫁给他差点没乐昏头,白吃白喝的还得了个漂亮的老婆,而且还可以和县令搭上关系,这样的好事去哪找啊? 

  俗话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顺眼。”可是吕夫人却勃然大怒,直骂吕公老糊涂了,先前县令来求亲你都不愿意,现在居然要把女儿嫁给这么个无赖,不是把女儿往火坑里推吗? 

  但是吕公却不理会他老婆:“女人头发长,见识短,懂个啥?”在封建社会一般都是女的拗不过男的,吕稚只好嫁给了刘邦。当然最后的事实证明吕公是对的,刘邦在他当上汉王的时候就封吕公为临泗侯,当年的投资终于有了回报,至于他究竟有没有相面的本事就是个千古之谜了。 

  不知道当时的吕稚是怎么想的,但据我个人估计她心里怕是不怎么愿意。不管怎么说她也是个怀春的少女啊,自己的条件又那么好,肯定在脑子里幻想嫁个既英俊潇洒又事业有成的男子。刘邦估计还没达到玉树临风的境界,事业有成就更谈不上,而且还比吕稚大十几岁,要是我,我也不愿意啊。 

  但是吕稚没有权力选择自己的伴侣,还是带着嫁妆嫁了过去。刘邦结婚后还是不改他的流氓本色,继续东游西逛的。幸好吕稚虽然从小娇生惯养的,却有吃苦耐劳的品德,撑起了这个家,里里外外的总算还过得下去。要是后来刘邦没有造反,吕稚肯定会成为一个十足的家庭主妇。 

  这个时候能让吕稚感到欣慰的或许就是刘邦对她十分呵护,这或许也是刘邦唯一全心全意爱吕稚的时候,不知道后来吕稚临死前回忆往事时会不会把这个时候当成她最幸福的时期。 

  但是不久刘邦就因私放刑徒而被迫亡命天涯,吕稚可没他那么会跑,一溜烟的就不见人影,吕稚被县令关进了牢里,吃尽了苦头。一直到萧何和曹参劝县令召回刘邦准备一起造反,刘邦才屁颠屁颠带着他的哥们回来。谁知县令突然反悔,不反了,毕竟造反是要有勇气的。刘邦可就急了:“你耍我啊?”刘邦一急就把县令给杀了,吕稚总算得以逃出生天。 

  刘邦杀了县令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带着沛县的子弟干起革命来。反正当时天下已经乱得像锅粥似的,谁往里面搅和不是搅?这时刘邦已经四十八岁,吕稚也已经三十四岁,女人的美好年华已经逝去。 

  到了公元前206年,刘邦又一次发挥了冒险精神,和项羽大干了起来。谁知被项羽打得灰溜溜的跑了,他自己倒是没事,但是不但赔了夫人折了兵还免费送了个老爸过去,吕稚和刘邦的父亲刘公都成了项羽的俘虏。 

  项羽在两军阵前架起了个油锅威胁刘邦说要烹了刘公,心想刘邦这回你输了吧?谁知刘邦比他更绝,刘邦对项羽道:“你和我曾经以兄弟相称,我父亲就是你父亲,你把你父亲煮好以后可别忘了分我一杯肉羹。” 

  史书上倒是没说当时刘公晕了没有,不过要是我是刘公生了这么个宝贝儿子不如自己跳进油锅里算了。我想项羽当时肯定是被震得连话都说不出来,这刘邦也太绝了。 

  项羽不得不对刘邦的做法佩服得五体投地,想来刘邦对自己的父亲都不放在心上,对老婆就更不用说了,项羽也就没有多此一举的把吕稚也拉出来吓刘邦。 

  后来吕稚听说刘邦在逃亡途中为了减轻车子的重量而把自己的两个孩子推下车时恐怕心都凉透了,要不是夏侯婴几次三番把孩子抱回来,吕稚就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她已经这么老了,刘邦还会宠信她吗?还能生出孩子来吗?在封建社会这么一个以子为贵的社会里,要是吕稚的儿子刘盈死了,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吕稚就不会是后来的吕后了。 

  但是这些还不是最大的问题,经过了这么多年的风吹雨打,吕稚想必已经变得十分坚强。最大的问题在于吕稚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刘邦有了新欢——风华绝代的戚夫人。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中国皇后专政第一人——吕后(2)
戚夫人是山东定陶人,长得漂亮还不说,气质还十分的高雅,我想无论哪个男人能征服气质如此高贵的女人都会心得意满,觉得世上自己最厉害,男人不就喜欢这号吗?

  戚夫人不但有貌还有才,她算得上是西汉歌舞事业的领军人物,擅长跳一种叫“翘袖折腰”的舞蹈,到底怎么样咱没见过,但是据说戚夫人跳舞时只见两只袖子不断地凌空飞旋,并且她的身子也不断翻转,很有一种韵律美。把刘邦看得是眼花缭乱,都分不清东南西北了。 

  戚夫人还会鼓瑟,节奏分明,而且里面充满了情感,好到什么程度?能把刘邦鼓得随声唱和,高兴时两人一起开怀大笑,忧伤时两人则一起唏嘘不已,在这个时候刘邦早已把皇帝的庄严都给抛到九霄云外了。 

  就这些就已经够吕稚心惊胆战的了,可偏偏戚夫人还生了个儿子出来,偏偏又极像刘邦。不但样子像,性格也像。刘邦喜欢得不得了,给他取名如意。刘邦这时整天对大家念叨的就一句话:“如意类我。”母以子贵也同样适用于戚夫人,有了这个宝贝儿子后刘邦更是一头扎进了戚夫人的温柔乡里,再也不愿出来,直到他死。 

  问题马上就跟着来了,刘邦和吕稚的儿子刘盈天性懦弱,刘邦本来就很不喜欢他,现在再和刘如意对比一下,那就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可是皇帝只能有一个,要想刘如意将来当皇帝,就得先把刘盈给废了。戚夫人当然也知道吕稚恨她,要是刘盈当了皇帝,吕稚当了太后那自己后半辈子就甭想过了。于是戚夫人就向刘邦哭泣:“要是你死了,我们母子可怎么办啊?恐怕你前脚刚走,我们马上就跟着你的屁股去找你了。” 

  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表明,枕头风绝对是最厉害的一种风。如果非要给各种威力巨大的风搞个排行榜的话,枕头风肯定是稳坐榜首,什么龙卷风,旋风,飓风通通都得趴在下面干喘气。 

  刘邦本来就喜欢如意,又被戚夫人这么一闹,自然就想废了刘盈,改立如意。而让刘邦下这个决心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吕稚这人实在太狠了,狠得恐怕刘邦的脊梁骨都冷飕飕的。 

  刘邦为什么会认为吕稚狠呢?那是因为吕稚在帮刘邦剪除异性王时显示出来的手腕实在令人不得不对她生出几分敬畏之心。刘邦去###陈浠的时候,吕稚就和萧何合谋,把实际是被软禁在长安的韩信骗进宫来,然后把这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军事天才给结果了。 

  韩信是否谋反,大家的意见不一。韩信是怎么死的,说法也不一样。有人说是砍头,不过我第一次在一本书上看见的韩信的死法却是吕稚叫人把韩信的眼睛蒙上,然后叫一群女人用长枪把他给捅死了。 

  韩信死了以后,刘邦是“既喜且怜之”。心腹大患死了当然高兴,只是这么一位千古名将就这么挂了,刘邦心里或许也会有那么点惋惜。 

  陈浠和韩信解决以后,被封在山东的彭越可就睡不着觉了,估计连女人都不感兴趣了。连韩信都被干掉了,那刘邦要杀自己还不是眼都不眨。 

  看着彭越整天面如枯槁,他手下的人可就心疼了。再这样下去不用刘邦来杀,彭越自个就可以把自己弄死了。彭越的大将扈辄知道后就去找彭越道:“怕个鸟,反了。” 

  谁知彭越还没反呢,就有人去告状说他要反了,这证明刘邦的间谍系统相当发达。刘邦一听,这还得了,韩信我怕,我打不过他,你个彭越我怕个球。刘邦马上就派遣特别行动队去捉彭越,谁知彭越没有察觉,就这么唏哩糊涂的被捉了,连大军都没来得及动员。 

  刘邦轻而易举的就捉住了彭越,心里很是高兴,再想想以前也是一起大块吃肉,大口喝酒,共同打天下的哥们,一时心软,就免了彭越的死罪,把他流放到四川去了。 

  要怪就怪彭越自己找死,好好的去四川就去嘛,咱四川的辣妹子又好,你彭越能找到两个都是你上辈子的福气了,还不情不愿的,见人就发牢骚,到处说自己当初的功劳有多么多么大,现在自己怎么怎么冤枉,结果在去四川的路上碰见了吕稚。 

  彭越一见吕稚就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皇后啊,我不敢求皇上赦我无罪,只是你能不能跟皇上说说,我都一把老骨头了,别把我放到四川去,我想回老家山东昌邑。” 

  吕稚马上就答应了:“没问题,咱俩谁跟谁啊?”看见吕稚这么仗义,彭越高兴得每顿饭都多吃了两碗饭,只是他没有发现吕稚听到山东时眼里的无尽的恨。原因很简单,因为戚夫人也是山东人。 

  吕稚把彭越带回长安后,就跑去跟刘邦说了:“你是不是被姓戚的搞糊涂了?这彭越能放吗?” 

  刘邦也醒悟了过来,问吕稚怎么办。 

  吕稚一咬牙:“杀了。”结果可怜的彭越马上就被剁成了肉酱,肉酱还被传送到各个诸侯国当“杀鸡给猴看”的道具去了,彭越还顺便被灭了三族。 

  尽管刘邦当时称赞吕稚办事果断,自己反倒像个妇人似的婆婆妈妈了。但当他想到自己死了以后,以吕稚的狠毒戚夫人和如意还能活命吗?为了自己最宠爱的女人和儿子,刘邦向大臣提出了废太子的意思。 

  也不知道为什么,戚夫人和刘如意的人缘会这么差。一般来说,如果皇帝要换太子,就算大多数人反对,但总会有几个想拍皇帝马屁的人赞同的。可刘邦说要立刘如意后立即遭到了满朝的反对,硬是没人同意。 

  刘邦也急了:我是流氓我怕谁?刘邦就很不高兴对大臣们道:“这是我的家事,你们不要管。” 这时躲在后面的吕稚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去了,难道刘盈真的就要被废了吗?

  这个时候,御史周昌跑了出来。周昌这人有点口吃,说话老是结结巴巴的。他义愤填膺的道:“臣说话不。。。。。。不顺畅,但是臣知道这事是万万不行的。如果皇上真的要废了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周昌这一“期”就为中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贡献了一个成语。当然,这个成语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三国时的名将邓艾也有份,邓艾也是个口吃的,自称总是“艾艾”爱个不完。就连司马昭也拿他开玩笑:“爱卿常说‘艾’,不知到底几个‘艾’?”后人就把周昌的“期”和邓艾的“艾”组成了一个成语“期期艾艾”。 

  周昌倒把刘邦给逗乐了,也就暂时妥协了,后来还让周昌当刘如意的相国辅助他。等刘邦走后,吕稚走到周昌面前,感激的道:“要不是您,刘盈的太子之位可就不保了。”可是刘盈的威胁并没有完全解除,刘邦仍无时无刻不想废了他,吕稚为此也是无时无刻不心急如焚。。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中国皇后专政第一人——吕后(3)
这个时候就有人给吕稚出主意了:“张良最会忽悠人了,您怎么不去找他啊?” 

  吕稚马上就醒悟了,是啊,干吗不去找张良啊?纯粹是浪费资源嘛,吕稚说去就去,马上就找到了张良。 

  别看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挺厉害的,可是他是有点怕吕稚的,主要是怕她秋后算帐,于是张良就给她出了个主意。那时有四个老头隐居在商山,叫“商山四皓”,因为他们都是满头白发。在汉朝这不但发型重要,发色更是重中之重,商山四皓就凭他们白头发而名扬天下,是当时最出名的隐士。一个字:牛!有人可能以为这和头发有什么关系?大有关系!曾经听说过这么个故事,某医院招聘主治医师,一个开刀经验丰富,还写了一大堆专著的老医生本来已经退休了的。可是觉得闲不住,就前去报名,本来以为是十拿九稳的,可是他却落选了。原因:没有白头发,没有形象!

  刘邦曾经请商山四皓下山,他们没答应,因为刘邦这人经常爱骂儒生,还曾经在一个儒生的帽子里撒了泡尿。 这让儒生们的脸往哪搁啊?再说要是刘邦一时兴起也往他们的帽子里撒泡尿的话,他们就真的要上吊自尽了。

  张良对吕稚道:“要是你能把皇上都请不到的商山四皓来辅佐太子,太子的地位就会稳如泰山。” 

  吕稚听从了张良的建议,连忙派人去请这四位声名显赫的老人家,也不知道是不是商山的蚊子太多了,商山四皓受不了了,一请就下山了,到刘盈的宫中当起了太子宾客。 

  人的名儿,树的影儿。商山四皓这么一出手,刘盈的声望立即往上窜了几十个百分点。刘邦去平定英布的叛乱回来后摆了个酒席,发现刘盈的身边有四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一问原来是连自己都请不到的商山四皓。 

  刘邦的心马上就凉透了,面前的美酒佳肴对他再也没有吸引力。看看满朝文武都摆明了支持刘盈,而吕稚的势力又大,比如说大将樊哙就是刘盈的舅舅,吕稚的大哥吕泽是周吕侯,二哥吕释是建成侯。而戚夫人呢?除了他刘邦以外就没有一个外援。刘邦知道再也没有办法废了刘盈了,就算自己坚持废了刘盈,刘如意得不到百官的支持,难保吕稚不会发动政变,这皇位还是坐不稳。这个时候刘邦的心里也许在希望老天能多给他一点时间,能让他为戚夫人和刘如意做好准备,但是这时的刘邦已经是英雄迟暮,垂垂老矣! 

  刘邦回宫后无奈的对戚夫人道:“太子有这四位高人指点,羽翼已经丰满,没办法废了。” 

  戚夫人听了以后不禁伤心的掉下了眼泪,刘邦在征讨英布的战争中受了伤,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恐怕已经捱不了多久了。想到刘邦死后自己母子的悲凉处境,戚夫人怎能不伤心落泪? 

  伤心之下,戚夫人跳起了一支楚舞,边跳边流泪,刘邦也不禁老泪纵横,唱起了一支同样凄惨的楚歌。已经是白发苍苍的刘邦唱着凄惨的楚歌和翩翩起舞的戚夫人混合在一起,整个房间里充满了悲怆的气氛。 当初项羽在四面楚歌的时候和虞姬上演了一曲悲壮的霸王别姬,如今唱楚歌的却变成了刘邦自己。

  为了戚夫人和刘如意的安全,刘邦真是操碎了心,他把刘如意封为赵王,并封在了富裕的山东。派周昌担任他的相国,还嘱咐刘如意不管什么情况都不要进京。 

  在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后刘邦终于撒手而去,终年71岁。刘盈以太子的身份顺理成章的登上了皇位,但他年仅16岁,所有的大权自然都由吕稚把持。 

  刘邦和戚夫人都想到了吕稚不会放过戚夫人和刘如意,只是他们都没有想到等待戚夫人和刘如意的命运会是如此的悲惨。

  吕稚马上就开始了她的报复大计,她已经忍得够久了,她的嫉恨一股脑儿的爆发了出来。戚夫人有着一头乌黑飘逸的长发,刘邦经常拿在手中舍不得放下。吕稚把戚夫人的头发剃了个干干净净,并给她穿上犯人的衣服,带上镣铐去舂米。 

  可怜的戚夫人哪里受过这种苦,不但身体受着折磨,精神上更是饱受煎熬。她悲哀的唱道:“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儿子当王,母亲却在当奴隶,谁去告诉他啊? 戚夫人悲怆的歌声不禁让人感到辛酸,但是戚夫人却没有想到更悲惨的命运还在等着她。 

  吕稚听说后气得咬牙切齿:“这贱人还想让她儿子来救她。”于是吕稚马上派人宣刘如意进京。 

  周昌虽然当时反对废太子,但他还是忠心的按刘邦的遗愿保护着刘如意,一连三次拒绝了吕稚派来的人。周昌是对刘盈有功的人,吕稚也不好意思和他撕破脸皮,就先下旨让周昌进京。你不让刘如意来,自己总不能抗旨吧? 

  周昌无奈只好进京,临走时他千叮万瞩:“不管发生什么事,赵王你可千万别进京。”估计当时才十二岁的刘如意会奇怪的问为什么,周昌只得道:“京城里有大灰狼。”这刘如意毕竟还是个小孩子嘛,又不像甘罗那么早熟,十二岁就能在各国中挥洒自如。 

  可是周昌前脚刚走,吕稚的使臣就又到了王府,刘如意一个小孩子自然没有什么主意,终于被带到了长安。 

  这时候刘盈出场了,我对刘盈的事情知道得不多,可是他对刘如意的爱护之情却一直让我感到非常佩服。刘如意可是差点夺了他的皇位的人,要是别人不等吕稚动手自己就先把刘如意给干掉了。可是刘盈对刘如意好得不得了,实在可以算是兄弟之情的楷模。 

  刘如意到达长安前,因为知道吕后要谋害他,刘盈就亲自出城迎接刘如意,然后把他接到了自己宫中,真的是寸步不离,吃饭睡觉都在一起。 

  吕稚却一直在寻找着杀刘如意的机会,有一次吕稚赐给刘如意一杯酒,刘如意刚要喝下去,刘盈就抢了过来,笑嘻嘻的道:“这么好的酒还是朕来喝吧。” 

  吕稚脸色大变,一挥手就把酒打翻了,气得吕稚大骂了刘盈一顿。其实就是傻瓜都知道那酒里有毒了,当然刘如意可能不懂,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争吵,不明白他哥哥为什么要抢他的酒喝。 

  但说白了刘盈自己也就是个孩子,两个孩子又怎么能斗得过吕稚?一天早上刘盈先醒来,见刘如意还睡得正熟,就没叫醒他,想让他多睡一会,然后刘盈自己就先出去打猎去了。 

  刘盈刚走开一会,刘如意就被迫喝下了吕稚给他的毒酒,去找他爸爸去了。刘盈回来以后只看见了刘如意尚未僵硬的尸体,刘盈大哭了一场,但他除了哭以外就再也不能干什么了。 

  刘如意一死,戚夫人就再也没有依靠,吕稚也就开始放手对付她,历史上最悲惨的一幕也就上演了,吕稚残酷的手段让我们这些两千多年后的人听了也不禁毛骨悚然。

  毛骨悚然。

中国皇后专政第一人——吕后(4)
刘如意死后,吕稚再也无所顾忌,她命人先是把戚夫人的手脚全部砍掉,然后挖掉眼睛,弄聋耳朵,最后往戚夫人的嘴里灌了哑药,并把戚夫人丢在厕所里。 

  吕稚还为戚夫人起了个名字:“人彘”,也就是“人猪”,当然戚夫人已经不能理会吕稚给她取什么名字了,她只能发出令人心惊肉跳的嘶哑的叫声。 

  吕后还专门叫刘盈来看“人彘”,刘盈本来还以为是什么新奇的东西,但当看见厕所里这个血肉模糊,不断蠕动的东西不禁感到十分恶心,而吕稚却十分得意的告诉他这就是戚夫人。 

  当刘盈知道这就是那往日风华绝代的戚夫人后悲伤得大哭了一场,并且大病了一年多,就是这场大病把刘盈的身体搞垮了。他对吕稚道:“能做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