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热血美人-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己爱慕的男子带她私奔,这需要多大的勇气?这说明她根本就已经不考虑了任何的后果,眼里只有她的爱,那纯粹无暇、义无反顾的爱!那是一种飞蛾投火式的壮怀缅烈……可叹世人有几人能做到象她那样,为了追求自己心中的爱,宁愿舍弃一切,包括金钱、名誉、地位、甚至生命!

    贤杰的泪水涌流,一个劲地捶打自己的脑袋:“我真是混帐啊,当初为什么不答应她,为什么不带她走?我真是昏了头,竟然为了这狗屁的‘江山’舍弃了这世上最美好的感情!她们两个都已离我而去,我还要这孤单寂寞的江山有何用?没有最心爱的人在身边,就算守着三万里江山也毫无意义!老天啊,你回答我,我到底该怎么做?我到底该怎么做?”

    贤宝也是非常的痛苦、自责,为没能保护好大哥的女人深深愧疚。为了减轻内心的痛苦,她只好把这种痛苦转嫁到作战上。安营扎寨毕,她即向龙彪讨了令箭,率领一万人马冲到渑池县城下搦战。渑池县守军哪里敢出战,只在城上坚守不出。贤宝大怒,即挥军攻城。

    于是逆军士卒们咚咚咚擂着战鼓,抬着云梯,呐喊着冲到城下往城上猛攻。那守军自然拼命抵抗,将乱箭、擂木、滚石、灰瓶还有烧沸的大粪一股脑儿砸向逆军,同时用长钩将逆军的云梯掀翻——大凡攻城作战,进攻一方的人肯定要吃很大的亏,付出比守军要大得多的伤亡。因此蒲一交战,城下已躺了一片逆军士卒的尸体。

    贤宝大怒,左手刀连挥,一排排密急的冰箭倾泻到城上,射得唐军是鬼哭狼嚎;她右手刀也是连连划动,一阵阵火墙排山倒海般涌到城上,烧得那些唐军抱头鼠窜,有的带着火苗满地打滚,有的则受不住灼烫竟滚下了城垛活活摔死,更多的人则是滚进了人群中,将更多的人引燃,士卒身上大多是棉甲或者皮甲(穿铁甲的只是少数,一来铁甲太笨重,二来金属都是比较昂贵的,冶炼不易),这些都是易燃之物,自然极易被点燃——王自重正在指挥士卒御敌救火,不防一个着火的士卒滚到了他脚下,竟将他的大红战袍也给引燃了。王自重自己却没觉,直到一个士卒提醒他:“元帅,您的**着火了!”王自重才慌忙甩掉了战袍……

    贤宝一阵水火急攻,终于撕开了一道缺口,逆军趁机架稳了云梯,攀上了城墙。贤宝也没闲着,运起轻功提纵术,一个旱地拨葱便掠过了三、四丈高的城墙,落到了城中,斩关落锁,打开了城门。

    “杀呀!”逆军士卒趁机蜂拥入城。王自重见城破已成定局,只得率领十几万大军又狼狈退往陕县(今三门峡市西边一点)。

    龙彪见贤宝攻城拨寨、作战勇敢,心中大喜,一面向大逆天子报捷,一面通令嘉奖贤宝,同时授予她北路军副帅之职,调度全部军马,将军权彻底交给了一个不足十六岁的小姑娘指挥,自己只稳坐中军、遥控指挥。

    贤宝便率军马不停蹄,又进攻陕县。陕县城防远不如渑池坚固,渑池都守不住,陕县又如何能守得住?王自重稍作抵抗,即率领十几万溃兵继续向灵宝、潼关退却。贤宝哪能容他再退,早分兵四路将陕县团团围住,同时颁下命令,不得放走了一个唐军,谁斩的唐军级越多,谁的功劳越大、封赏越多。

    这样一来逆军人人奋勇争先,将陕县四门堵住,大加杀伐。有的人,不分青红皂白,将百姓连同唐军一齐斩杀,妇孺老幼病残,概不能幸免,直杀得陕县城内城外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贤宝自己也疯狂地杀,见人就杀,如一头受伤的野兽……

    这样杀了一天一夜,直杀了将近十万颗级,王自重仅剩得二、三万人逃出了屠杀,退入灵宝城中。

    龙彪听得贤宝如此大开杀戒不由十分震惊,当即责备贤宝杀人太多,小心激起民变。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说了一大通道理,直到唇焦口燥、实在找不出话来了才住了口。他本以为这一番教训定能让贤宝“改邪归正”,没想到贤宝早已被戾魔侵入心中,已非常人心态,用一句套话说,是“走火入魔”了。

    她抬起充满阴霾的眼睛,眼中杀气闪烁,冷冷道:“龙元帅,你辛苦了,该歇息歇息了。”说着,走到龙彪的办公案桌前,突然伸出手,象老鹰抓小鸡一样,将龙彪拎出了案桌。龙彪骇得脸无人色,在她的手上无力地挣扎着,不知道贤宝到底要干什么。

    谢志君、曹一显、齐大召一齐骇然大叫道:“皇妹,快放下龙元帅,不可伤害他!”

    贤宝轻蔑地冷笑一声,将龙彪“扑”地一声掼在地下,直掼了个晕头转向,半天都找不着北,甚至连臭屁都磕了出来……

    贤宝看也不看他一眼,拿过龙彪的帅印,在案桌上“啪”地一拍,幽幽道:“这个位置我暂时代了,你们将龙将军送回洛阳我哥哥那里去!他需要歇息……”贤宝说得轻描淡写,龙彪等人却惊得目瞪口呆:贤宝竟是将他的帅印夺了,自己当起了元帅!看来贤杰、贤宝兄妹俩的性格真的是如出一辙,都是不把任何权威放在眼里,天生的不服任何约束的性情!这样的性情,出现在领导岗位上只能永远是正职而做不得副职,如果不在领导岗位上,则必将和他们的领导势同水火!

    众将见贤宝夺了龙彪的帅印,无不瞠目结舌,然而谁也不敢多说什么,一来贤宝武艺高强,任何人都不是她的敌手,二来她是大逆天子的亲妹妹,谁敢批评她?

    龙彪也不敢和她强争,只得回洛阳去面见大逆天子,想请贤杰来批评她。

    陕城到洛阳在交通不达的古代最少也得两天的路程,这还只是单程,打个来回可就得四天了。这四天里能生多少事?

    不表龙彪回洛阳告“御状”,且说贤宝下令继续进兵,不给唐军喘息的机会——逆军很快又在一天之内攻下了北坡头、灵宝、阳平、王家庄,一直打到潼关下。不停地杀、杀、杀……直杀得人头纷纷坠地,好多村镇都被杀了个鸡犬不留,百姓叫苦连天,中原大地笼罩在一片腥风血雨之中。大批百姓纷纷涌向长安逃难,同时恨透了逆军,协助唐军打击逆军,进行激烈的反抗。

    逆军士卒也多有怨言,对贤宝的做法产生了怀疑不满,一些军士开始逃离逆军,军心动摇了。

    谢、齐、曹三将开头也规劝了几次,被贤宝严厉喝责后,哪里还敢放半个屁?

    三将愁眉苦脸,只想调离北路军,然而没有调令,谁敢擅动?只得忍着,对贤宝的杀戮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龙彪回到洛阳,向贤杰奏道:“小弟并不在乎这个元帅之位,只是,小弟觉得皇妹这样做,恐怕不利于安抚民心……过度滥杀,实已造成杀孽,终会激起民变、失去民心、咱们难得天下呀!”

    贤杰正被吴巧、乌云两红颜的死困扰,每日抱着二女的灵位,茶饭不思,无心搭理朝政,对龙彪所奏自然并不放在心上,同时左右臣相狄明、范进忙着筹备吏制及科考,偏巧都不在朝中,更无人能规劝贤杰。

    贤杰声音干涩道:“爱卿勿忧,朕封你为汴州禁军总管,俸禄和元帅相当,你可去汴州替朕训练禁军,同时往前线催粮。”

    龙彪长叹一声,知道多说无益,乃赴汴州上任。这里贤杰又派新投降的山寇卢定国、向友平、贾守义、李子雄等前去协助贤宝——贤杰的这次致命失误终于葬送了大逆!



………【第二十七章 变故大起】………

    龙彪长叹一声,知道多说无益,乃赴汴州上任。k这里贤杰又派新投降的山寇卢定国、向友平、贾守义、李子雄等前去协助贤宝——贤杰的这次致命失误终于葬送了大逆!

    盖因那卢定国等人本就是杀人如麻、手段残忍、生性凶毒、恶贯满盈的魔头,这些人到达前线后,一方面迎合贤宝的心理,一方面满足自己的杀人欲,更加肆无忌惮地残害无辜、大开杀戒、祸害百姓。从洛阳西进,直到长安以东的大片地方都成了腥风血雨的人间地狱,用“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来描绘,一点也不为过。

    逆军的滥杀终于使得民怨沸腾,百姓强烈要求朝廷平定叛乱、打败逆军。

    却说贤宝一路挥军西进,数日内连克潼关、华阴、渭南、临潼关,直到通济河东岸(隋唐大运河的一段——通济河、永济河、邗沟、江南河为隋炀帝时开凿的沟通东西南北的大运河,呈“人”字形跨越海、黄、淮、江、钱塘五大水系,而最西端便是直达长安的通济河),同样离长安只有五十里,而且比贤安占领周家岩的时间还提前了两天。

    但唐军早将船只焚毁或掠到了西岸,逆军无船渡河,只得停了下来,同时拉伕拆屋、赶造战船,直把通济河东岸搞得鸡飞狗跳、乌烟瘴气……

    却说唐太宗闻得逆军两路大军兵临长安东、南两门,不由大为恐慌,当即令渭南节度使李开达、大将祁连胜率二十万军马守在通济河西岸,严防逆军渡河,同时决定御驾亲征,令御前大将李然为元帅,偕大将郑伟、魏进忠、刘厚颜、关大刀、潘长河、王大奋、苟迟时点齐十五万大军赶到周家岩唐军大营,抵御中路逆军。

    那杨贤安少年气盛,见唐军兵动,立刻向井龙安讨了将令,赶到唐军营前挑战。

    周家岩大营实际座城高三丈、南北长各两里、东西宽一里的土城,城前修了护城壕、引来渭水灌满,同时城上遍布各种守城器具如长弓、劲弩、投枪、擂木、滚石、灰瓶、滚粪、剌球……因此虽是临时夯筑的土城,却也够攻方喝一壶的。

    因为皇帝御驾在此,唐军元帅李然不得不派将出战。先出城的是副将郑伟。郑伟喝了半坛老白干壮胆,飞马来战贤安。贤安只一锤,便将郑伟连人带马打成了肉饼。接着又打死了魏进忠、刘厚颜、关大刀、潘长河、王大奋、苟迟时等将,俱是在一个回合间就取了对方性命。把唐军将士一个个看得心惊胆战。

    贤安远远望见城上张开一张黄罗伞,伞下立一穿黄袍之人,猜是大唐天子,便故意挥锤示威道:“李世民,快让位于我哥哥,不然踏平长安,叫你等定成齑粉!”

    唐军元帅李然见皇上受辱,做臣子的不得不硬着头皮要为天子讨回颜面,当即率领一万人马冲出城来,企图凭人多战胜贤安。贤安毫无畏色,纵马上前,只一锤便将李然又打于马下。接着单骑冲入唐军阵中,挥锤乱打。可怜这一万唐军被打得东奔西逃、抱头鼠窜、溃不成军,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贤安往往一锤过去便要打死几十,剩下的则自相践踏、死伤无数。

    可怜这一万余唐军被贤安打死了七、八千,只剩得二、三千逃回了土城。唐太宗在城上望见贤安如此英勇,竟吓得屎尿拉了一裤裆,臭得太监、侍卫们一个个晕头转向……

    这天晚上,太宗升帐议事,众大臣纷纷主张弃了长安,把都城迁到范阳(今北京)去,利用黄河天险阻挡逆军前进。还有的人主张干脆和逆军议和算了,分一半天下给大逆,割地以息兵祸。否则除非李元霸再世,无人能抵挡那杨贤安。

    太宗也直叹息,那杨贤安确实是自己生平所见第一勇将,单他那一双一千二百斤的镏金大锤,便是古今罕见。可能真是天神下凡!是天数,天要灭大唐,为之奈何?

    这时太宗新提拔的军师徐进元(徐茂功的儿子)给太宗打气道:“陛下,局势还没危险到那种程度!臣以为,逆军犯上作乱,不得人心,必遭天遣!且逆军兵分三路袭我,分散了力量,我军足可将他们各个击破。具体说来,南路逆军被李林将军扼守,尚在南阳止步不前,实不足为惧;北路逆贼滥杀百姓,早已引起公愤,以至军心离散,况没有渡船,无法渡过通济河。而我北路已有勤王部队二十万人,凭河据守,足以拒敌;至于眼前的敌人,更不足虑,那杨贤安虽有万夫不当之勇,但其实是个孩子,不懂计谋。况敌军粮草不足,供给很难维计;而我军却供应充足,足以持久抗战。再者秦元帅已经攻下牧羊城,不日就可班师回援我军,那时加上各地勤王兵马,我军可达一百万之众,要破区区逆军,何用吹灰之力?我军还有一个有利条件,那些逆寇虽兵将众多,其实大部分是我大唐兵士,不得已才投降了逆贼,还有众多良民百姓,大都不愿打仗,我军可派出细作深入敌营,进行策反……此外陛下还可颁布一道诏书,凡误加入逆军者,只要重新归顺朝廷,一概既往不咎,依旧可耕种田地、减免赋税……”

    太宗龙颜大悦。

    也是合该大逆气数已尽、大唐将兴——那杨贤安自第一天得胜后,从第二天起却打起了摆子,到后来竟成了伤寒,整日昏昏沉沉,不停拉稀,把一个雄赳赳少年郎弄得瘦如黄花、不能出战。

    中路军代元帅高应虎急坏了,一面责令随军郎中给贤安开药治疗,一面将情况飞报大逆天子。

    大逆天子杨贤杰接到急报也大吃一惊,急令整顿军马,打算亲自去周家岩前线督战。

    正在校场整点军马时,北路军又传来了令人震惊的消息:原来贤宝过度滥杀终于招致了后果,通济河沿岸的百姓反抗逆军滥杀和拉伕造船,竟将逆军战船全部烧掉了!同时土匪出身的卢定国强入民宅,强*奸一名十六岁少女,被贤宝撞见,贤宝怒不可遏,当即拨剑斩了卢定国(贤宝只是被心魔所控,才嗜杀成性,其实仍天性善良正直、疾恶如仇)。卢定国的兄弟向友平、贾守义、李子雄便造起反来,率本部兵马同贤宝的兵马生了混战。

    向友平这些人自然不是贤宝对手,很快便被贤宝斩了。但逆军军心已经不稳,部队中开小差投奔唐军者每日成百上千。这时河北、山西两省赶来勤王的十万唐军又在渭南北面渡过了渭河,攻占了渭南,抄了逆军的后路。贤宝不得不令谢志君等三将率三万人马守住通济河东岸,自己率领五万主力去夺回渭南。还未到渭南城下,五万士卒已经散了将近一半,贤宝饶是英勇,苦于手里无兵,因此要夺回渭南难度很大。

    贤杰同狄公、范进紧急磋商对策。狄、范二人认为北路军败局已定,中路军也岌岌可危,不若当机立断,趁全局还未呈败象,及早同唐朝议和。

    贤杰此时受形势压迫,暂时将两位美人的死放到了一边,重新立起雄心壮志,要夺取大唐江山。当下见两位臣相劝他同大唐讲和,不由十分生气,一面派人调龙彪火前往渭南支援贤宝,一面要御驾亲征,亲自驰援周家岩,同时要两位臣相回汴州驻防。

    贤杰的打算是:南、北两路暂取守势,集中力量攻取周家岩这一路;若能取得突破、擒得唐太宗,便可挟天子而号令天下。贤杰的这着棋若能得手,大唐可能就真的完了……

    四月七日,贤杰点起十万人马,带着单铁勇、石明亮、宋天成、归田虎、万长山、普济、闲空,浩浩荡荡开往周家岩前线。四月十五日,大军过了卢氏县城,西进至一个叫大铁炉子的地方,离周家岩尚有两日路程。

    贤杰见天色已晚,传令安营扎寨、休息一晚,明日继续进兵。

    睡到半夜,贤杰忽被暴雨般急促的马蹄声惊醒。贤杰出帐一看,竟然是姜红火,只见他血染战甲、拜伏在地、上气不接下气道:“大哥,不好了,龙颜那贼,造反了!马嘴山、小石城、信州、亳州、永城……尽已献给唐朝!”

    贤杰不由大吃一惊,追悔莫及:“悔不该信任这厮……”

    马嘴山一失,逆军实已失去根据地、失去立国的根本,已无后勤保障可言!

    尚未计议停当,又有一骑快马赶来,马上跌下高应龙,接着又赶来两骑,却是赵芳和马平。三人也一概不再称呼君王,直呼大哥道:“大哥,不好了,张忠那混帐被李林的谋士许杰说反,投降唐朝了,张忠会同李林,正要来攻打咱们!”

    贤杰道:“你们的兵呢?”高应龙道:“完了,全完了!”贤杰只气得脸上的肌肉一阵阵颤动:“龙颜降唐还情有可原,龙颜本是唐将;可这张忠是跟随吾一道在马嘴山起义的啊!这是为什么?为什么?”

    这时又有探马急报,说狄明、范进在汴州升起大唐旗号。贤杰差点吐出血来!他手指汴州方向道:“狄明、范进,吾待你二人不薄,为何也反?”看来“知识分子”不可大用,古今一个道理。

    他大吼一声,拨起长枪,跃上战马,下令道:“普济、闲空,你二人率军二万去夺回汴州,务要擒住狄、范二贼,问问他们为何要反?归田虎、万长山,你二人率军二万去阻击张忠、李林,其余的人马,跟我杀奔周家岩!”

    也等不及天亮,当即分兵拨营、各自进兵。

    天亮时分,贤杰的兵马进入到了一个开阔地带。忽然后军乱了起来,杀声四起。人报反了归田虎、万长山。

    原来二贼自马嘴山关前隘一役失利,被贤杰责备后,一直怀恨在心,今见大逆失势,惯于见风使舵的二贼一合计,竟也造起反来。二贼手下的兵士,全部是投降过来的唐军,早有离心之意,今被二贼一鼓臊,岂有不反之理?

    两军便在旷野上混战起来。

    怒气冲天的贤杰怎能放过二贼?飞马赶来,刷刷两枪将二贼剌于马下。

    然而平静了还没一会,前军又乱了起来,探马来报说,杨贤安、高应虎等人被唐军打败,败退了下来,唐军已经追上来了!原来贤安的病情愈加严重,根本无力作战,偏巧又被唐军细作(也即奸细、探子、特务)侦探去了贤安的病情。唐太宗大喜,立刻组织大军猛攻逆军营寨。逆军如何能敌,因此被打得大败,不得不弃了营寨,一路向东败逃。

    这时唐军以一万铁骑兵为前导,几十万大军蜂拥而来,四下里喊声震天动地。



………【第二十八章 心冷息戈】………

    贤杰登上高坡一望,只见唐军无穷无尽从四面八方涌来,包围、分割着五、六万人的逆军,将他们逐一歼灭。說閱讀,盡在这时西边也喊声大起,张忠的十万叛军和李林的十万唐军也冲杀过来了,不断地增加着包围圈的层数。

    贤杰手下的兵士也不断向唐军投降。唐军军师徐进元又在高处喊话道:“逆军弟兄们,快投降吧,不要再为反贼卖命了!我大唐天子圣明,光芒普照,大唐天下安如泰山,岂是逆贼蝼蚁所能撼动?杨贤杰无道,必亡也!谁跟从他就是反贼,当诛九族!”

    逆军士兵听了十分惊慌,毫无战心,纷纷拖戈投降。一会儿,贤杰身边仅剩下单铁勇、石明亮、高氏兄弟、华氏兄弟、杨贤安、赵芳、马平、姜红火等数人了,大将宋天成则投降了唐朝。逆军士兵也仅剩百来个马嘴山举义的坚定分子。

    他们被几十万唐军紧紧地围在了核心!

    只因贤杰英勇,一杆枪挑得唐军穿膛剖肚、数伤了数千人,才被迫后退了一点,不敢再往上冲。

    僵持到下午,远处又有旌旗闪动,呐喊之声不绝于耳,贤杰以为是渭南方面救兵来了,谁知等那旗号一近,方知是唐朝征北元帅秦叔宝、尉迟恭、程咬金、罗通率领的五十万征北大军赶来了。这样,唐军一共有一百万之众,是逆军的几万倍!就算每个人吐一口唾沫,也能淹死这一百来个逆军了。

    不过唐军到底畏惧杨贤杰英勇,不敢攻得太厉害,只是紧紧地围着,把那战鼓擂得震天响,不断吆喝要贤杰投降。

    贤杰问众将道:“你们还能战吗?”众将都表示人困马乏、腹中饥饿,无力再战。贤安有气无力道:“大哥,都怪小弟生了病,要不然,这一百万唐军不够小弟一个人砸的!”贤杰给众将鼓气道:“大家不要怕,百万唐军,在我眼里也如粪土一般!不过大家都已经累了,那么现在听我调令,把战死弟兄的衣甲解下来,披到马背上,把马圈起来,大家都到圈里休息。多捡一些弓箭,敌兵来攻,只用箭射他。另外把死马的肉割下来,大家充饥,不要怕生肉难吃,现在是非常时期。只消坚守一夜,渭南援军必至!”

    于是大家依贤杰言给战马披上铁甲,把马圈在外面,人伏于里面,布下箭手,轮流休息,吃了些生马肉,等待援军。

    唐军攻了几次,均未成功。一来贤杰亲自居外持枪御敌,敌人射来的箭皆被他挡落,因此倒也捡了不少的箭得以维持;二来唐太宗并未下令猛攻,盖因太宗皇帝出于安抚民心考虑,仍打算网开一面,以仁义来感化贤杰。

    这样捱了一夜,等到十七日天明,忽然北方喊杀连天,旌旗乱动,唐军阵脚动摇——援兵果然来了!

    众将士皆是一振。然而闯进来的仅是贤宝、龙彪、谢、齐、曹等人,并无一兵一卒。

    贤杰大失所望,问龙彪道:“你们的部队呢?”龙彪道:“全反了。”“为什么?”

    龙彪瞟了垂头丧气的贤宝一眼道:“大哥,莫怪小弟讲直话!这次大败,令妹负有不可推卸之责任——如果不是她过度滥杀百姓,使我们失去百姓支持、引得民怨沸腾、军心离散,焉有今日之败?”

    贤杰阴郁的目光落到了贤宝身上:“贤宝,你可知罪?”

    贤宝难过道:“大哥,我错了……小妹因为未能完成大哥嘱咐之任务,致使吴巧姐姐身殒,小妹一直愧疚不安,故此走火入魔、戾气侵心、造下杀孽,酿成今日兵败,使大哥事不能成也……”

    “你现在知道错了有什么用?”贤杰忽然愤怒地咆哮起来,“你知道我们现在的处境吗?我们现在仅有区区百余人,而人家唐朝有雄兵百万、战将万员!咱们打不出去,只有死在这里了!唉,都怪我治军不严,才酿成今日之大祸!贤宝,你也别怪大哥狠心,为了严肃军纪,为了给战死的兄弟一个说法,大哥不得不……”

    贤杰说着,“呛”地一声拨出了如一泓秋水的宝剑,高擎在了手中。贤宝“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伸直脖颈等待受刑……

    贤杰的手颤抖着,脸上的表情既是痛惜又是无奈、既是愧悔又是不舍……终于他一狠心,“刷”地挥剑朝贤宝粉嫩、白皙的脖颈砍去——

    “当”千钧一之际,旁边伸过一把剑,架住了贤杰的剑。贤杰一看,原来是单铁勇。单铁勇红着眼睛哀求道:“大哥,不能杀小妹,她还是个孩子,她不应背负战败的责任……要论错,咱们都有错!”谢志君等弟兄也一齐哀求道:“大哥,原谅小妹吧,你若杀了小妹,那我等也无地自容了……”

    龙彪更是声泪俱下:“这次失败,的确我们都有错,不能全怪小妹一人……何况她虽有错,却仍攻城拨寨、所向披靡,为我军立下不朽功勋……”

    贤杰的脸上也很痛苦,他知道,贤宝为戾魔所控,其实也是拜自己所赐,是自己不能很好地处理江山与美人的关系,明知和那吴巧不可能,却偏偏还抱有幻想,幻想着能和吴巧还有一线情缘……是自己的优柔寡断害死了吴巧,也害了贤宝,更累及了大逆事业!如果他是一个重情之人,他为何不肯舍弃所谓的造反“大业”而迎娶吴巧、甚至带她远走高飞?如果他一心一意造反,就完全应该割断心中的那根情丝,和古往今来一切有成就的帝王一样、六亲不认、无情无义(唐太宗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必要时连兄弟亲情都可以割断)。但他却做不到,他偏偏既要江山、又要美人——鱼和熊掌怎可兼得?

    贤杰心里转过了千般念头,觉得自己实在是一个为情羁绊的人,实在做不到古往今来一切成大事者的无情无义,莫非这也是天意?

    他的宝剑仍高悬着,实际上他已经砍不下来了,他也根本就不想杀贤宝,他只是想泄……

    然而情势却不容他再犹豫,唐军的阵中号炮连天,战鼓急促地响了起来,很快就要动新一轮的攻势了。

    忽然贤安“哇”地一声哭倒在贤杰面前:“大哥,这事不怪妹妹,要怪就怪我!我不该逞能,带她来投军,致有今日之祸。大哥,妹妹有千错万错都包在我身上,你要杀,就杀我吧!”

    贤宝忽然抬头道:“大哥,罪责在我!你快下手吧,杀了我,快带着大伙突围出去,唐军就要进攻了!”

    贤杰的手抖得越来越厉害,他在心里一遍遍地念叨:“不,我不怪你们,我谁都不怪!”然而他的意识却象不受控制,仍然高举着宝剑,以至所有的人都误会了他的意思,以为他还要杀贤宝。

    “杀!”唐军呐喊着四面攻了上来。

    “嗖嗖嗖”伏在马圈内的逆军士兵拼命抵抗,射杀了一些唐军,但他们自己也不断有人倒下。

    贤宝眼里闪过一丝焦急,她突然一挺脖子,猛地撞向贤杰的剑刃……贤杰闪电般的缩手,但贤宝的脖子仍撞到了剑刃上,被割开了一条很长的血口子,鲜血溅了出来!

    众人大惊失色。然而贤宝却没有倒下,她用手一抹伤口,将血糊了一脸,然后跃上马,挥舞双刀,猛地向唐军队伍冲去!

    单铁勇一见,也急忙跃上马,抓起托天槊,跟随贤宝而去。两人的身影很快就被潮水般涌来的唐军给淹没了。贤安也想冲杀出去,怎奈有气无力,怎样也爬不上战马。

    高应虎等人也“哇哇”嚷着“拼了”,准备同唐军撕杀。

    贤杰此时却冷静了下来。他本来也已经跨上了战马,但又跳了下来,喃喃自语道:“我心爱的人皆已离我而去,我还要这江山何用?‘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语时’!罢了罢了,吾心已随她二人而去,实已无意再争什么狗屁的江山!管他李家的江山也好、唐朝的天下也好,又与我有何干?”乃向龙彪等人道:“诸位弟兄,我已无意与大唐争雄,决定与唐朝停战、讲和,诸位兄弟有何看法?”

    龙彪默然道:“大哥诏令,我等无不遵从……当今形势已容不得我等再作他想。大哥若能和唐朝停战,实是天下苍生之福……今百姓皆渴望安居乐业,早已厌倦杀伐纷争,我等若再纠缠不休,必被世人所唾弃,不若顺应天时民情,归顺王道……当然大哥若是令我等死战,我等也绝不迟疑!”

    高应虎、谢志君等人也点点头——莫非他们也早已看清形势、知道与中央政府对抗没有出路?当然他们所想的与贤杰心中的想法肯定是不一样的。在当前的形势下,他们想不做“识时务的俊杰”也不行。因为不做“俊杰”,唯有战死。而贤杰实因吴巧、乌云的去逝而心灰意冷,失去了和大唐争霸天下的雄心。贤杰注定了不能成为唐太宗那样的千古帝王,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