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歪批IT:信息时代经理人锦囊-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IT业的官场现形记(1)
笑声中有大智慧——《歪批IT》读后感  王茁(作者现为上海家化副总经理兼CIO)  小凡的《歪批IT。漫画管理故事》通过一系列小故事描述了IT圈里的一对冤家精明狡猾的软件公司销售总监“洋泾浜”与聪明机智的CIO“牛IT”两位精英之间的一系列精彩博弈,在故事中,尽管“洋泾浜”先生机关算尽,却被老牛用妙计轻松化解,真可谓“既生瑜何生亮”。随着各色精英人物粉墨登场,暴露出许多不为人知的丑态。小凡用他不凡的画笔、犀利的文字和穿透一切的眼力,精彩刻画出光环后面的阴暗,令人不仅捧腹而且解气。该作品在杂志上部分连载时,我几乎每期必看。到底是什么吸引我呢?作为企业的信息主管,里头不少故事我有很深的共鸣。  有一次,一家咨询公司起草了一个《信息化项目提案》给我,我翻了一下报告,马上就发现报告里充斥着“国际化”、“竞争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这样的“时髦”词儿。看来,因为最近不少企业领导都虚火上升,满嘴的流行辞藻,咨询公司自然也想投其所好,挖空心思琢磨着在《提案》中添些“与时俱进”的用语,好让企业领导心里高兴,以提高提案的“生存率”。  我没有马上批评这位咨询公司的咨询十,而是笑咪咪地递给他一本《IT经理世界》杂志,请他看看小凡作的“歪批IT”系列中的一篇《时髦的信息化》及漫画。这位仁兄读完以后,禁不住笑出声来,觉得很不好意思。  作为一个IT中人,我这个“歪批迷”就是这样在一次又一次的捧腹大笑后若有所得。毋庸讳言,信息技术似乎一夜之间成了一种时髦、一种宗教、一个神坛上的偶像,令中外无数经营者竞相折腰、顶礼膜拜;而手执IT这盏无所不能的阿拉丁神灯的“数字英雄”们,也摇身一变成为了能够救大众于水火的企业救世主。《歪批IT》的作者在一点点地撕扯着IT业的蒙羞布,把商场百态刻画得入木三分,不啻是一本漫画版的《商场现形记》。这些令人捧腹的漫画和文字,对各种似是而非的“当红”管理思潮进行了颠覆性的讽刺,为脑子温度过高的经理人朋友们浇了一壶清凉的水。  《歪批IT》之所以能够让我们这些自诩为“老江湖”的商场老将忍俊不禁,是因为够“歪”,够“邪门儿” ……… 漫画中的反派主角软件公司销售总监“洋泾浜”对IT界不可告人的“猫腻”如数家珍,而正面角色信息主管“牛IT”先生则给读者传授了不少“反猫腻”的秘密招数。由于本人身处甲方,经常遭遇各类IT公司推销产品,其中竟有不少和《歪批IT》中的“洋泾浜先生”使用的手段非常相似,在本人亲自主持的一个IT项目招标会议中,我突发奇想,把“歪批”的一篇经典之作《顾问式销售秘技》推荐给前来竞标的几家供应商当场阅览,这一招让平日口若悬河的“解决方案提供者”们一下子瞠目结舌,汗如雨下,他们脸上呈现的表情真如同漫画中人一样滑稽!  《歪批IT》这本书对IT业内沉迷于炒作概念混淆视听甚至挂羊头卖狗肉的商家,是一份善意的提醒。这些人士有必要感到一种可信度的危机,勇于反省并重新定位,不然眼下的洋洋得意到将来就会变成与书中人物一样的丑态百出。一位软件公司的高级销售代表曾私下对我透露说,他的老板偶然中读了“歪批”以后,把杂志上的歪批文章一期一期都攒下来,传真给各分公司的销售负责人,让他们“好好学习学习,以免在客户面前翻船、丢脸”。得知此事,我非常欣慰,庆幸业界中人仍不乏有自我批评的勇气。  当然仍有执迷不悟者,听说有一位专门从事IT产品广告文案策划的人士看了《“软文”硬造》后叫好不已,并立即发电子邮件给作者小凡,请求重金卖断小凡手头的所有关于宣传文案撰写及营销策划的“秘籍”,条件是一年内不得公开发表。所幸的是,《歪批IT》依然的风行,流传越来越广。  我认识一位作了10年软件开发的高手,目前他已经是国内一家著名的IT公司的老总,一次他去美国见到自己的同学,发现该同学已经拥有一套带有游泳池的豪宅却依然在继续从事程序研究软件开发工作。这位老总感慨万分:国内的IT人要想成为“中产阶级”,捷径是放弃研究开发岗位改做营销,也就是必须把功夫放在嘴皮子上,在这股浮夸的风气影响之下,目前能静下心来开发一流软件的人真是凤毛麟角。  作为用户的我,看到如今的“IT精英”都把精力放在炒作、宣传上,再想起那些被“烂尾工程”折磨得死去活来的用户,真是如履薄冰,不晓得下一个倒霉鬼是否就是自己!  如果你象我一样碰巧自己就是一位信息化主管或软件销售员(或咨询师、ERP顾问、企业老总),也许你会在本故事的人物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也许你也会在这些人物身上看到你的同行、同事、业务合作伙伴或竞争对手的影子。书中的《让客户没脾气的800服务热线》、《咨询催眠术》、《信息化后遗症》等经典之作讲的就是让人似曾相识的商场故事。这一点都不奇怪,故事中的某些情节我就有似曾相识,甚至觉得自己就经历过类似的事情,“牛IT”、“洋泾浜”等人物的所言、所为、所想在IT圈中人中并不鲜见。正如作者小凡所说的:在如今这个IT无所不能、IT无所不在的时代,满大街都是“洋泾浜”先生式的人物,不信你扔几块砖头到街上试试看,保准就有一块能砸到个自称是“IT精英”的家伙,而且十有###这位大人物不是在赶往“XX论坛”的途中,就是在赶往下一场“论坛”的路上。   。 想看书来

IT业的官场现形记(2)
当局者迷的人还不只局限在IT圈里,在新概念漫天飞的信息时代,任何岗位似乎都未能幸免。一个公司人力资源总监曾向我抱怨,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绩效,半年来搞了很多“国际流行”的“员工激励”活动。刚刚搞完的一场伤筋动骨的“拓展训练”,直累得他精疲力竭。当时我立刻想起书中的一个故事说的《精神胜利法》,不仅莞尔!  在高倍速旋转的信息化社会,晕头转向的不仅仅是卖方,人性的弱点同样存在于用户方。为此《歪批IT》也没少拿用户“开涮”,例如《CIO的五种死法》、《烧钱为何烧心》、《智商、情商与财商》、《信息时代E言堂》、《第N方物流》等作品都触及到了我们这些用户的内心世界,令人若有所悟。  小凡的才华让他能轻松自如地进行一本正经的“调侃幽默”。在这个崇尚影像,追求阅读快感的时代,不少作者都梦想自己的作品能够生动形象,可是往往能画人的不能写,能写的又苦于不能画。小凡集文图两种才艺于一身,仿佛就是“中国的司各特?亚当姆斯”(漫画形象“呆伯特”的创造者)。难怪小凡的图文迅速在读者中间“火”起来,“粉丝(fans)”们发来的交流email也屡屡撑爆了小凡的邮箱,超强人气可见一斑。  高智能软件、高性能计算机、超宽带无线通讯这些时髦的玩意儿冲击着管理者的神经,让不少人感到既兴奋不已又不知所措。《歪批》让身陷其中的人们在笑声中保持着一份超然的睿智,信息社会的真正生命力,也许就隐藏在这种态度里。小凡自己说,歪批不是一本所谓的“解决方案”—也许真正的解决方案就是让更多的信息化用户成为精明的“牛IT先生”。  附文:与小凡面对面  回上海家化任职副总经理兼CIO以前,我一直在美国Gartner咨询公司工作,期间为写作一本关于商务智能的书籍,在网上搜集资料时了解到中国有一本有影响力的杂志叫《IT经理世界》,听说不仅IT人员喜欢看,业务管理人员也喜欢看,经理人的案头必备。可惜由于人在美国,一直无法看到这本杂志的纸质版,直到今年初我回国,到上海工作后才得以见到,细读之下更觉得爱不释手,我也很快从买到定,几乎期期都看。杂志上有一个名为“歪批IT”的连载故事和漫画专栏一下子吸引了我,笔锋犀利,诙谐幽默,对普通人了解不深、又特别想知道的所谓“业内潜规则”刻画分析得淋漓尽致,作者是 “张侃” (这是笔名,此君其实姓高名“小凡”,这是后话)。从此,它成了我每期必看的内容。  本人是个IT界中浸淫多年的人,对高科技圈中的“猫腻”所见甚多、所感甚切。这“歪批IT”妙就妙在够“歪”,故事情节和漫画充满了看似“邪门儿”的情节,在调侃中刻画IT业界中的种种怪现状,让我每每微笑或捧腹。当下流行的某些总板着脸训人的“时事评论” 总让人觉得隔靴抓痒,而短小精悍图文并茂的“歪批IT”则能让人感受“歪打正着”的过瘾和畅快。“上瘾”以后,不但自己一拿到杂志就一定要看看“歪批”又“批”了啥事情,还给几个圈里的友人推荐、分享。今年五月,当清华大学出版社资深编辑的张立红(她也是鄙人一部专著的责编)来上海跟我谈起很想出版一本图文并茂的信息化方面的图书时,我强烈建议她推出“歪批IT”图书,而且我告诉她,这本书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图文并茂”而已!  几天后,张立红来电说她已经联系到了“歪批”的作者,双方非常投契,一拍即合。本人作为与“歪批IT”素未谋面的忠实读者,因机缘促成了《歪批IT》图书的面世,使更多的商界中人能够享用“歪批IT”,真是一桩美事。  尽管“未见其人先闻其作”,可是我从未见过此君。巧的是,张立红了解到说小凡目前也在上海生活,于是我不久前我跟他约定在上海四川北路的一家咖啡馆里见面,以文会友,从而有机会对其进行更深的了解。原来,这位一只手善写另一只手善画的奇人早年在IT业闯荡,自己就是一个“老IT”。他调侃道,自己就曾当过苦不堪言的IT用户,也曾靠自诩“解决方案提供者”混饭吃。在IT圈里“打混”期间,他屡屡看到不少用户在“全民奔信息化”的过程中落入陷阱,而掘陷阱的人可能是供应商,可能是他的老板、同事或“项目合作伙伴”,也可能是他(她)自己。在耳闻目睹了业界的种种光怪陆离的怪现状之后,他发愿不但要“侃IT人生”还要“画商界百态 ”。由此小凡萌生了用故事形式展示了信息时代中各种商业“猫腻”的想法,希望让从业者能够笑着体味个中的经验和教训。  几个月后我收到高小凡寄来的全稿,虽然有几篇我已经在杂志连载上看过,但总是意犹未尽。书中不但收录了作者发表在《IT经理世界》上的经典作品,还加入了大量新鲜出炉的内容。例如,书中专设了“老牛白不说”、“老牛偷着乐”、“老洋逗你玩”等栏目,帮菜鸟支招儿,给内行添乐儿,让吃惯“辣味儿”的人士更觉过瘾。现在看到这些比连载丰富得多的内容,就像是在舔食美味的薯片,无法停止地一页页翻下去。现在的管理书太多了,可是让我一口气读下去的只有这一本。读这本书就像吃一道大餐,每一页滋味各不相同,酸甜苦辣咸样样俱全,令人欲罢不能,回味无穷!  转载自《IT经理世界》11月5号第21期    

名家书评
小凡的《歪批IT》在众多甚嚣尘上的〃IT拜物教〃文字符号里独辟蹊径,入乎其中又超然其外地保持了一种天然的趣味、睿智和幽默。管理的真正的生命力,就隐藏在这些态度里。  ——《南风窗》、《新营销》、《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 秦朔  这本书是一位市场观察家的奉献!作者小凡先生用他那尖锐的洞见和狡猾的喜剧笔调,精彩纷呈地实现着一个刻薄而又真诚的主题。  ——著名管理学家 畅销书《水煮三国》作者 成君忆  IT界的〃呆伯特〃。故事纯属虚构,但每个IT人士都会看到自己的身影闪动其中。  ——《IT经理世界》副总编 刘湘明  身为一个国际化战略学者,从此书中我非常欣慰地看到,中国的知识青年正在形成不逊于外国专家的企管思想。这些符合中国国情的为商哲学及管理思想对中国企业及经理人的成长将会起到洋书、洋专家所永远不能代替的作用。  ——《世界名企的战略与信息化》作者  走向世界战略中心(美国)总裁 俞国芬  对商场百态刻画得入木三分,不啻是一本漫画版的《商场现形记》。这些令人捧腹的漫画对各种〃当红〃管理模式进行了颠覆性的讽刺,为脑子温度过高的经理人朋友们浇了一壶清凉的水,让他们避免各种错误决策。  ——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兼 CIO 王茁  《歪批IT》用鲜活的笔调描绘了一幅IT业的“清明上河图”,每位IT从业人士读罢都需自省,因为我们的品质决定了IT业的前途。  ——AMT企业资源管理研究中心 执行总监 贾文玉    

网友热评
这本书揭露了许多人不易觉察的猫腻,不仅是信息时代职业经理人成功锦囊,更是避免落入IT黑洞的护身符。  深刻啊!  ——  网友  作者的一篇《CIO的五种死法》把国内信息化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坎坷全都集中在CIO一人身上向大家展示了出来。CIO在国内也算是开始学着蹒跚而行了,先迈哪条腿、胳膊怎么甩、身子怎么平衡,都是重要的技巧,一不小心,轻则摔个仰面朝天的大跟头,重则会将还没长全的牙齿摔它个七零八碎。就在老一辈CIO都还没学会小跑的时候,犹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年轻CIO们又开始大量涌入CIO这个职业圈儿里。可是有多少CIO要半路夭折?又有多少个信息化项目能够善始善终?如此看来,CIO又何止五种死法呢?  …… 一网友  〃在充斥着皇帝新装的管理界,我们需要更多这样敢于说出真话的孩子〃  …一位网友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目 录
故事一、六个不爱“实时商务”的理由  冤家易解不易结,企业CIO牛IT和与软件公司销售总监洋泾浜这哥儿俩却不知道是前世谁欠了谁,两人自打入行以前就背道而驰。对老洋吹嘘的诸多信息化新概念,老牛早有了免疫力…  故事二、CIO的五种死法  CIO这个词儿真斜门儿,据说被提升为CIO就意味着职业生涯到头了(Career is Over),难怪牛IT自打上任第一天起,就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故事三、顾问式销售秘笈  洋总监给软件用户设套儿的独门绝招,让人大开眼界……  故事四、选型兵法  魔高一尺道高一仗,牛IT也不是吃素的主儿,面对狡猾的软件供应商,他自有妙计…。  故事五:全套信息孤岛  “信息孤岛提供商”泛滥,用户稍不留神就会被蒙……  故事六:顾问菜鸟和老鸟  不但产品有假冒伪劣,ERP实施顾问里头也有滥竽充数的主儿,老牛的火眼金睛专门识破混在实施顾问队伍中的老妖与小妖……。  故事七:让客户没脾气的800服务热线  聪明伶俐的热线服务小姐们变得越来越油滑,能把IT用户搞得一点脾气没有,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故事八:全国割据服务体系  老牛也有阴沟翻船的时候,该公司的全国分支机构都上了ERP软件,可洋泾浜当初承诺的‘全国销售与服务体系’根本就是个幌子……。  故事九:信息化后遗症  IT供应商说现在全球流行“信息化后遗症”,洋泾浜建议用户们最好换个带“IT治理”功能的新系统……  故事十:时髦的信息化  信息部员工问老牛:老板最近嘴上总挂着些很酷的词儿,例如“国际化”、“竞争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等等,咱们起草《项目提案》是否也应该顺应潮流呢?  故事十一:“烧钱”为何“烧心”?  老牛也有苦恼的时候,人家都说当CIO是个烧钱的轻松活儿,可谁会知道这个活儿也烧心呐!前几年IT“红”的时候,公司领导老夸我业务过硬,如今却人人都指责我乱烧钱……。。  故事十二:CIO障眼法  今天又是老牛向老板汇报IT预算的日子,最近老板在为削减运营成本的事儿心烦着呢,可甭撞到刀口上了,要防止项目被“砍”,CIO得学精点儿……。  故事十三、智商、财商与情商  CIO再牛,也精明不过CFO。老牛很纳闷,在项目投资决策方面,为什么老板经常不听cio的而尽相信CFO的?更令老牛生气的是,CFO老王还经常在老板审批项目预算这样的节骨眼上卡他。牛IT心里越想越不服气,终于按捺不住,逮住老王斗起嘴来…。。  故事十四:速度相对论  “萨达姆不算苦,实施顾问是真当苦!”:无论干得多快,用户还是抱怨实施进度太慢了…。。  故事十五:咨询催眠术  咨询顾问糊弄客户的花招真多…。。  故事十六:精神快活法  这年头不但饲养场里的牲口流行“集体磕药”,看那些咨询顾问成天跟企业老总嘀嘀咕咕的,原来是要员工们下药呢,大家可要当心了……  故事十七:爸爸的评估  听说公司上了个“绩效评估系统”,有了“系统”来客观评价员工的贡献,员工们想加薪水是不是更有‘奔头’了呢?  故事十八:假新闻真工夫  报纸上连篇累牍地报道IT供应商的丰功伟绩或管理层丑闻,原来IT界最会兴风作浪的人物出场了,真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故事十九:讲故事销售  “天下生意均是商业秀,不会讲故事的算不上好销售”,这年头杀手级的IT销售员都是故事大王,其故事都娓娓动听……  故事二十:信息时代E言堂  咱们领导总说数字神经系统会使企业的决策会变得更科学、更民主,真的吗?  故事二十一:以领导为中心  “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策略为何要让位为“以领导为中心” 的营销策略?老马心里自然有杆秤…。  故事二十二:第N方物流  “两个和尚挑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物流领域却似乎“和尚”越多越妙。  故事二十三:“软文”硬造  软件商为媒体提供的“新闻报道”式软广告已经流于俗套了?请见识老马的绝活儿,不由你不服气。  故事二十四:手机授机宜  软件公司营销主管马克丁认为: “培养一个好营销人员所花的功夫抵得上培养一百个销售员。”这不,老马腰上的手机又响了,手下的小张负责“成功用户计划”又出漏子啦。老洋的这次电话通话记录,又让大家了解到“信息化成功故事”背后的潜规则…  故事二十五:“积分”也疯狂  这天是周末,洋泾浜先生被太太拉到百货商场去“淘宝”。这位IT公司销售总监是个大忙人,平日鲜有机会陪太太逛街,被夫人戏称为“加班成瘾”,今天他为了补课,识趣地应允了…。  故事二十六:短信  短信可带来同事的问候、上司的嘱咐、商场的纷扰,还有其它的意想不到的东西…。    

业界的〃不倒翁〃——牛IT先生(图)
老牛是某企业的“首席信息主管”,该职位的洋说法叫“CIO”,与“CEO”仅一个“I”字之差,意企业全部跟“IT”有关的东西(什么电脑呀、软件呀、信息流呀)都归他管。据说CIO是那些一门心思跟外企攀比国内企业中目前最风流的人物。可以说现在哪个CEO手下有老牛这么个CIO,就是世上最幸福的CEO了。牛IT在工作岗位上精明能干,不但被老板信任有加,而且在同业内小有名气,人称“牛IT”。这“牛IT”可不是浪得虚名,他在企业信息化管理方面摸爬滚打多年,总结出了一套巧妙的理论和技巧。例如,在向老板汇报工作时如果碰上老板心情不佳故意找茬儿,别的CIO或许都会心里发怵避之不及,但老牛却有办法把老板的故意刁难轻松化解。闲庭信步,一路走来,老牛不但没有Career is over,反倒成了业界的“不倒翁”。作为ERP的资深用户,牛IT先生和软件公司销售总监洋泾浜是天生的一对瑜亮,这两大高手间的过招精彩至极,在业内传为佳话。    

蒙你没商量的销售魔术师——洋泾浜先生(图)
老杨先生是国内大牌软件商的华东区销售总监,因为说话时总爱冒几个沪味儿的洋词儿,所以同事们给了他一个绰号,叫洋泾浜。洋泾浜先生在软件销售方面可是一等一的高手,江湖上人称“销售魔术师”和“万人迷” ……… 被他“迷”倒的客户成千上万。除了经常亲自披挂上马去打单之外,他的另一个重要工作,就是为公司培养生力军,向销售“菜鸟”们传授销售领域的绝活儿。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阴损手辣的行销高手——马克丁先生(图)
软件公司行销主管马先生的口头禅是“Marketing”,所以他被同事戏称为“马克丁”。《孙子兵法》曰:“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作为企业软件公司的营销大员,老马真算得上是凭智谋取胜的大师,其辉煌战绩使公司高层不得不接受这么一个信条:“一个好的营销人员抵得上一百个销售员”。     。 想看书来

钢齿铜牙的咨询师——麦啃铁顾问(图)
麦先生是某大牌咨询公司大中华区的资深咨询师,位及公司合伙人。他天生钢齿铜牙,人称“麦啃铁”。     。 想看书来

六个不爱“实时商务”的理由(1)(图)
企业CIO牛IT和与某大牌软件公司销售总监洋泾浜这哥儿俩是老同学,不知道是前世谁欠了谁,昔日的老同学如今却成了一对冤家,这不,老牛的公司用ERP的老出问题,该产品的供应商正是洋泾浜。老牛忍无可忍之下,要求老洋亲自上门来看看,给个说法。于是,两位老冤家又较起劲儿来。  老洋一进门,劈头就说:“老牛!有个好消息告诉您:我们最新发布的软件已经不是普通ERP了,已经是RTE等级的软件”。  洋泾浜的话匣子一打开就关不上了,他说:“通过对国内几十万用户的需求分析和经验积累,我们对RTE有深刻的理解,用本公司总裁的话来说:‘中国企业信息化已经从标准的财务软件发展到集成的ERP应用阶段,我司RTE套件的发布,标志着中国的ERP开始走向实时。’咱们认为国内的企业要具备RTE能力必须具备标准、集成、协同、集中等原则。通过实现这几个伟大的原则,企业客户将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从而更快地对外部环境作出响应……。。”  洋泾浜是“顾问式销售”的高手,自然出口成章,讲起RTE能给客户带来的价值滔滔不绝:“你现在用的是老版本的软件,如果升级为我们RTE版的系统,贵公司的库存周转率可以提高百分之…。你看,连Wal…Mart、DELL都是靠实时增加了价值,您还等啥呢?”。  谁知道,老牛的冷不丁地回了一句:“什么RTE? 不会是把ERP给拼错了吧?”  的确,老牛不晓得RTE是什么劳什子,但他记得该软件公司的上一任老总就在一年前就曾经鼓吹过“从财务软件全面升级为ERP”。  想到此处,老牛说:“贵公司当年宣布从财务软件提供商转型为ERP提供商,我们用户马上就脱了一层皮,现在你们再转成RTE供应商,可不就要了咱的命咯。其实我也不要求什么实时不实时的,只要你们的补丁能够来得及时一点,我们就阿猕陀佛了……”  RTE既然在国内外有那么多大腕捧场,被成为继ERP后的又一个里程碑,为什么老牛那么讨厌RTE这个引人注目的词儿呢。作为一位信息系统的老用户,老牛自有一套朴素的观点,用老牛的说法,他有几个不爱RTE的理由,这些理由听起来,似乎比软件厂商们宣布的RTE“几大原则”还有道理:  理由一、“干活越利索越好,地球人谁还不知道?”  实时?咱老早就听说过了,不过几十年前的叫法没那么拗口,叫提高效率,后来说法越来越时髦了,叫什么“准时”、“JIT”、“敏捷”、“精益”等等,说的不都是干活利索、减少浪费吗?你现在跟我大讲RTE,我总感觉是吃微波炉里热过的剩菜。  理由二、“RTE的初级阶段。”  咱们伟大的小平同志说过:“咱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软件商和咨询顾问们可以整天轻松鼓吹“实时”,可你们看清楚了吗:今天有多少的企业还在手工作业阶段?有多少企业还在用老掉牙的软件?有多少企业还在同时跑几套互不兼容的管理软件?这一两年大喊“从财务软件全面转型为ERP厂商”的众多供应商,圈钱时许诺的“转型”的功课还没做完,至今没几个能把自己匆忙收购回来的几套互不兼容的管理软件整合起来,现在却又开始鼓吹RTE了。回去把你们的软件和服务搞搞好吧,要知道罗马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  理由三、“说实在的,就咱们一家公司实时能算实时吗?”  光我们实时了有用吗?我们的客户和供应商不实时怎么办?昨天我才从我们供应商在东莞厂里回来,他们的供货看来是实时不了,就算我们实时了,要等多长时间、花多少代价、耗费多少精力和唇舌才让他们也实时起来?对于这这一点,咨询顾问们大概又要说“信息化成功率之所以低,是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了吧?  理由四、“别把时间太当回事儿”  只要省下时间就赚钱了吗?套用一句咨询顾问的口头禅:“提高商业流程的效率为顾客增加了价值”,不错,减少耽搁和避免延迟的确是增加价值的方式之一,但是时间到底能值多少钱,还得看人家顾客怎么想。如果顾客不认为我这个节省下来的时间值钱,而我们又花了太多的钱和时间去节省这个时间的话,恐怕“实时”以后增加的不是价值,而是成本。     。。

六个不爱“实时商务”的理由(2)(图)
理由五、“信息的实时不等于人的实时”  信息要实现实时相对容易,人的实时比较难。举个例子,贵公司本地分公司的业务员老早就告诉我新版本的软件如何如何好,老版本可以无缝升级上去,结果我这边老总马上拍板要升级,没想到过两天业务员来电话说:“对不起老牛,因为我们分公司的技术力量跟不上,没办法保证升级不出问题。但如果你可以支付交通费,我们从总公司帮你派顾问过来。”我这边又向老总打报告申请额外费用,后来总算批下来了,打电话通知你们的业务员,结果他说:“老牛,因为我们全国的分公司都要从总部申请顾问去帮客户作升级,我现在马上帮你报名,再过几个月我们总部的顾问才会来。”这就是我们经常遇到的情况:实时的信息,非实时的合作伙伴,非实时的流程,还有非实时的人。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