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达坂城-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981年,任长霞在100多名新生中以最高分考入当时的河南省公安干部学校(现河南省警察学校),两年学习期间她一直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各科成绩门门优秀,两年都是三好学生,毕业时也是同届毕业生中成绩最好的(以各科全优成绩毕业)。据任长霞同事回忆,她刚从警察学校毕业,到郑州公安局实习时,她的聪明能干给每个同事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实习期间,无论再难的业务,只要同事教她一遍,她这个新手就能牢牢记住,熟练掌握,不用再教第二遍,而且她这个新手干得和老手一样好,甚至比老手还要好,这让同事们佩服不已,同事们都说,他们第一次遇上这么聪明能干的实习生。   

  任长霞在去登封之前,在郑州市公安局技侦支队任支队长,她是通过专家打分、竞争上岗、获得这一职务的,足见任长霞对业务非常精通。任长霞参加河南省公安系统岗位练兵比武,竟然次次都夺得第一,同事戏称她为〃冠军专业户〃。正是由于她的出类拔萃,2001年4月,任长霞调到登封市任公安局长。到登封后,与登封任何一个干警只要接触一次,见一次面,就能牢牢记住对方的名字。上任后没多久,登封全市700余名公安干警的名字她都记下来,她超强的记忆力又让同事们佩服不己。   

  人们常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而任长霞工作20年以来,查办、侦破的1000余起案件,竞无一起错案,这真是一个在全国公安系统也是绝无仅有的奇迹。众所周知,犯罪分子不仅凶残,而且狡滑,破案是一场与犯罪分子智慧的较量。任长霞到登封市任职仅三年,却破获了一系列大案要案,其中包括几任局长遗留下来的重大积案,使犯罪分子闻风丧胆,纷纷落网。然而要取得如此辉煌业绩,仅靠精神、勤奋认真是不够的,任长霞的高智商也起了至关重要的工作。电视剧《任长霞》是纪实性质的电视剧,没有虚构的内容。该剧有几集描写她与黑社会头目房聪斗智头勇,巧设连环计,智擒房聪的生动故事。任长霞同事们不仅佩服她的敬业精神与道德品质,也佩服她的超人的智慧。登封市公安局长副局长岳建国回忆说,在破获大案时我们非常佩服任长霞,她的破案思路很新。任长霞正是凭着过人的智慧、独特的办案思路脱颖而出,成为专家型警察,这使她在生前就荣获公安部〃办案能手〃称号。不难像想,任长霞如果仅是一个才智一般的凡人,如何能领导得动登封市公安局几百名大老爷们。         

。←虹←桥书←吧←  

第10节:任长霞是高智商的天才(2)         

  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处处表现出任长霞的高智商。矮个的女人常为如何穿着打扮而发愁,任长霞虽然个子不高,但从媒体公布的她的生活照来看,她穿着打扮非常得体,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任长霞的烹饪手艺在亲朋好友中享有盛誉,被称为〃一绝〃,大家都爱吃她做的菜。任长霞还颇有文艺天赋,她的毛笔字写得非常好,被同事赞誉为〃霞体〃;她能歌善舞,有时还自编自导小节目,逗得全家人开怀大笑;她是父母和兄妹心中的主心骨,家里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和矛盾,都找她去解决,她总能找出最适当、最巧妙地解决办法。看来任长霞真是无所不能、无所不通、无所不精的〃超人〃。   

  笔者断言,凭借任长霞的高智商,即使她不干警察,从事其它工作同样也会非常出色。我等凡人虽可以学习任长霞的敬业精神与道德品质,但无法做出类似的业绩,因为我们不具有像任长霞那样的高智商,用一句老话讲,叫心有余而力不足。   

  毫无疑问,实行人才强国战略需要千千万万任长霞式高智商的天才,然而靠自然孕育方式产生天才,数量非常稀少,因为天才对任何一个国家、民族都是很吝啬的。像牛顿、爱因斯坦这样的超天才,全世界也许要100年才出一个,像钱学森这样的天才,中国也许要几十年才出一个,像任长霞这样的天才,大概全国一年也出不了多少。任长霞办案千起,能做到无一起错案,打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惯例,大概全国公安系统也找不出几个类似的办案高手。如果靠顺其自然方式孕育产生天才,速度太慢、数量太少,根本不适应人才强国战略需要,为此需要采用另类和超常规做法,那就是倡导中西男女通婚,因为黄种的中国人与欧洲的白种人是两个完全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完全不同的两个人种,中西这两个人种通婚,根据〃达坂城效应〃,必能产生最聪明漂亮的中西混血儿,从中产生天才的概率将大大提高。自改革开放以来,中西(外)通婚就一直存在,但数量一直很有限。笔者在这里所倡导中西(外)通婚行为是有选择的,笔者把中西(外)通婚的对象锁定在俄罗斯美女身上,建议成千上万中国优秀男性,效法美国人、意大利人,到俄罗斯去寻找爱情。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  

第11节:到俄罗斯去寻找爱情(1)         

  (三) 到俄罗斯去寻找爱情   

  〃19岁,俄罗斯女大学生,忠实、浪漫、乐观,欲寻找正式伴侣。心灵美比外表美更重要,我能讲一点英语。〃   

  〃法律专业大学生,23岁。我会弹钢琴和吉他。我想建成立一个家庭并使一个男人幸福。我会给他一个温馨的家,我能讲一点英语。〃   

  这些芳名埃莱娜、塔蒂亚娜、柳德米拉、奥尔佳的女人正如浪潮般从俄罗斯涌入美国。她们年轻、娇嫩,体态轻盈,容貌秀丽。她们的玉照被登在特殊的目录表上,在那里展示着她们的魅力。她们明显偏爱成熟男性,似乎认为他们更值得信赖。在她们眼中,美国男人具备许多她们的男同胞所没有的品质:温文尔雅、精力充沛、收入稳定、殷勤体贴而且很少酗酒。此外特别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有善待女性的好名声,这也比她们的男同胞强得多。   

  目前美国有300多家婚姻介绍所通过报纸和互联网登广告,向无数渴望爱情的美国男人推荐俄罗斯及独联体地区的单身女性,这对于那些既没有时间也没有耐心在酒吧或健身房里追女朋友的单身汉来说,的确是一个福音。那么他们到底想在这些婚姻介绍所找到什么呢?他们说是爱情,是一个懂得照料他们的女人,一个把家庭幸福看得比事业成功更重要的女人。也就是说,一个在女权主义运动出现之前的那个时代的女人。他们认为,70年代出现的那种女权主义运动已经使美国女人彻底地变坏了。总之,他们想找到的是一个温顺可爱的女人,既有欧洲女人的健美身材,又有亚洲女人的温柔性格。   

  由于供求两旺,这块跨国婚姻介绍的市场出现了空前的繁荣。那些前来征婚的女子大都把美国看成是她们心中的福地乐土。择偶时毫不掩饰地称:〃如果能嫁给一位美国男人,移民到美国去,那将是理想的归宿了。〃头等美女嫁〃美军〃,已成为俄罗斯社会不言而喻的现实景观。   

  俄裔女士娜塔莎在美国开了家〃跨国婚姻〃俱乐部,专门向美国单身汉推荐俄罗斯女郎。一位50多岁的美国王老五,要找一位绝色美女,并且还要求对方得是20几岁的年轻姑娘。此公的这番妄想在美国他的机会绝对是零,但到了俄国后情形却大不相同了,他瞬间突然变成俏货了。   

  美国的农场主拥有成群的牛马,然而做农场主的妻子并不是现代美国妇女的理想。因为很少有人愿意生活在周围几十公里空无一人的农场里,大批的牛马也不是美国妇女心中向往的。所以这些农场主们宁肯在秋收后花上一千多美元来到俄罗斯,在几十个美貌女子中挑上一个满意的带回来,而不愿在美国浪费时间。   

  连黑人也成为俄罗斯美女的选择对象。尽管黑人在他们国内名声不好,被认为是播下种子就不见踪影的浪荡公子,但现在俄罗斯女人与黑人结婚已司空见惯。俄国有许多来自非洲的黑人留学生,他们大都是些官宦子弟,出手阔绰,算得上是〃黑大款〃。人穷志便短,许多俄国女孩成为〃傍款一族〃。看来俄罗斯女孩是〃傲傲待嫁〃,且〃嫁不择食〃。   

  亚特兰大的一家婚姻介绍所每年都要组织好几批来自社会各界的美国男子去俄罗斯观光。第一批有数百人,旅程为期10天,费用为3000美元。在那里他们将可以每天见到600名俄罗斯女人。出发时他们的脑子里大多只有一个念头:找到最美的那颗珍珠,与她结婚并把她带回美国。   

  男女双方见面时的情景通常是这样的:在房间的一侧坐着这些美国男人和他们的翻译,另一侧则是那些面带微笑的俄罗斯女人,胸前挂着号码牌。若有人会说英语,则会在其身上挂个印有绿圈的牌子,其它的则由中介机构提供翻译服务。她们在进门时都要先出示身份证以证明她们无犯罪记录并且是未婚。在那些渴望幸福的美国人看来,她们脸上的每一个笑容似乎都是一种承诺,表达着她们对自己的欣赏与爱慕。从这些女人身上,他们重又找回了男子汉的自尊。         

▲虹桥▲书吧▲。  

第12节:到俄罗斯去寻找爱情(2)         

  在头3天里,他们每天都要花5个小时会见那些〃女候选人〃。这期间他们总是把自己打扮得衣冠楚楚,脖子上系着领带,身上洒上香水,头发上喷上发胶,然后端坐在那里向女人们提问,平均在每个女人身上花15分钟。一旦发现了意中人,他们便把她们的号码小心翼翼地记在每张照片背后,以免弄混。余下的几天时间他们便和自己选中的女性一起度过。花75美元就可以给他们的〃未婚妻〃搞到签证,但要使她们留在美国还必须在 90天内与其结婚,然后申请绿卡,两年后再申请永久居住权。仅1998年有1500多名俄罗斯、乌克兰等独联体国家的女性通过这种方式进入美国,而实际的结婚人数要比这多得多,因为还有很多人是用旅游签证入境的。   

  相亲时男方常常表示,他们不远万里跑一趟是因为他们对美国姑娘己经厌烦,因为她们不但会得寸进尺提要求,而且脑子里压根没有要谦让丈夫的意思,这让他们难以忍受。这些俄罗斯姑娘们刚见到美国男人时总是对他们说,虽然在俄罗斯也有男朋友,但这些男人实在太穷了,无法满足她们出国开眼界的愿望,且经常汹酒乃至打骂她们,她们只希望能遇到一个真正欣赏她们的男人,找一个有能力赡养家庭的男人。她们表示完全理解美国男人为何心甘情愿地绕地球半圈来到俄罗斯寻找梦中佳人。   

  23岁的玛莎是位大学生,她说:〃俄罗斯姑娘没有太高的要求,他们知书达礼,而且甘愿在家当家庭主妇,伺候丈夫,抚养孩子。与美国女人最大不同的是,俄罗斯女子对忍受美国男人的大男人作风更有心理准备〃。   

  事实上对俄罗斯姑娘来说,嫁个美国人首先是能保证她们过上更富有的生活。她们当中的大多数不是没工作,就是只能挣到每月不足200美元的薪水。连养活自己都成问题,更别说孩子。   

  〃当我认识玛尔雅娜时,她在一家面包店工作,每月只挣50美元。〃拉里说。一提到〃玛尔雅娜〃这个名字,他的声音就哽住了,半是激动半是气愤。42岁的他曾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和许许多多对美国女人感到失望的男人一样,他离婚后也决心从俄罗斯女人身上寻找幸福。〃女权运动使美国女人的举止就跟男人一样。〃他说,〃她们已经完全失去了女人味儿,只对事业和金钱感兴趣,一心只想有辆更大的汽车、一所更大的房子……她们已经被物欲败坏了。我想也许在美国以外的地方我能找到某个有着传统价值观念、懂得欣赏我为她所做的一切的女人。〃在莫斯科的一家婚姻介绍所里,他偶然看见了玛尔雅娜的照片。〃在我看到她的那一瞬间,她就已经俘获了我的心。〃只花了12美元,他就得到了她的地址和电话号码。在后来的3个月里,他们互相写了200多封信。〃当我在旅馆的大厅里见到她时,她穿着红色的外套,戴着红色的帽子,手臂上捧着一束鲜花。我简直都喘不过气来了。她看上去就像个电影明星。从第一天晚上开始她就坚持要为我做饭。她非常了解我的口味。我呆在俄罗斯的那段时间里,她服侍我就像在服侍一位国王〃。         

▲虹桥▲书吧▲BOOK。▲  

第13节:到俄罗斯去寻找爱情(3)         

  随着电脑的普及,网上征婚也流行起采,美国男人纷纷借助互联网来寻找、选择俄罗斯姑娘。38岁的威尔斯于两年前离婚后就开始约会,但他要见个女人的面却不容易,原因是他在太平洋的一个美军基地内,离最近的大城市也有2000英里。这种情况下,他决定求助于因特网。他找到一家电脑红娘的网址,键入〃俄罗斯女子〃几个字。在这之后的每天晚上,他都要花好几小时在电脑上浏览俄罗斯美女,他从15家国际婚姻介绍所那儿买下了大约600位网上征婚的俄罗斯美女的地址。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在网上找到了他的意中人叶莲娜,22岁,莫斯科郊外的一位护士。通过一家网络婚姻介绍所的安排,俩人很快见面,并一见钟情,决定共结连理。威尔斯觉得为这桩婚姻虽然前前后后花了1。5万美元,完全划得来。   

  美国男人找俄罗斯美女这股风气在美国许多地方成为热门话题,休斯敦有一位电脑程序工程师干脆发起了一个兴趣组织,600多会员全都是有志于通过因特网结识俄罗斯美女的美国单身男人。仅2年时间,该组织会员就发展到1000多人。   

  在美国各地,从事网上跨国婚姻介绍的机构正在不断涌现,美国至少有100多家网上跨国婚介公司专做俄罗斯及独联体美女的生意,眼看俄罗斯美女行情看好,越来越多公司开始涉足这一生意,向俄罗斯美女〃进军〃。许多网上跨国婚介公司在介绍俄罗斯美女时喜欢用〃传统〃、〃重家庭〃等字眼,这恰是西方女子所不具备的。有不少在网上征婚的美国男子说,俄罗斯姑娘既是白人,又有异国情调,更重要的是,〃她们不会漫天要价〃。俄罗斯姑娘在美国大为走悄的原因恐怕就在这里。   

  俄罗斯姑娘上网征婚不用花钱,这些费用是由那些求偶的男人支付。他们想得到一位女子的通信地址,必须向中介公司付一笔钱。当然,这还是小意思,真正让这些男人花大价钱的是赴俄罗斯及独联体的〃爱情之旅〃,去莫斯科、圣彼得堡或基辅的代办费用为3000至4500美元,主要是结识俄罗斯姑娘,男女比例为1:5,也就是说,每到一地,每个男子至少有5个俄罗斯姑娘可供挑选。   

  圣彼得堡的普里巴尔茨卡亚旅馆的夜总会就是这样一个相亲的场所。在去年情人节那一天就有5名美国男子支付3500美元来此欢度为期两周的〃爱情之旅〃,目的自然是来找俄罗斯姑娘作妻子。闻讯赶来相会的俄罗斯姑娘多达50多人,她们所求的是无非是离开俄罗斯,即使不成功也可度过一个良宵。该活动由一家网上婚介公司安排,来此〃相亲〃的俄罗斯姑娘是这5位美国男人在因特网上挑选的。   

  万里迢迢赶到地球另一端来〃相亲〃的美国男人斯蒂夫还在电梯里就急不可待地取出一张电脑打印的名单,看着今晚要过目的〃对象〃。这些〃对象〃或是他自己在网上选中的,或是从对方寄来的信件中选中的。他认为她们都非常不错,由于己有两个同伴在他之前找到意中人,他对此番〃相亲〃寄予了很大希望。         

※虹※桥※书※吧※。  

第14节:到俄罗斯去寻找爱情(4)         

  另一位美国男人迈克尔说,他离婚后约会的美国姑娘有25个,但没有一个中意的。于是他约了因特网上一位20多头的金发女郎,专门到俄罗斯来相见,他说,〃她长相迷人,为人忠诚,还非常爱我,非常令我满意。〃   

  其实,俄罗斯美女远嫁国外早己成为一股汹涌的潮流。这一现象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俄罗斯美女远嫁国外愈演愈烈。有人甚至专门写了本名为《如何嫁给外国人………101条建议》的书,甚为畅销。一位名为弗兰克·科尔曼的美国作家于2004出版了名为《到俄罗斯寻找爱情》新书,此书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现代俄罗斯女性的无穷魅力,马上成为美国的畅销书。   

  调查显示,俄罗斯美女最愿意嫁给美国人、意大利人、法国人和德国人。这些国家的男人也非常愿娶俄罗斯姑娘为妻,因为她们年轻漂亮、吃苦耐劳、文化水平高。据美国司法部统计,最近12年来,领取新娘签证到美国的俄罗斯妇女就多达7。8万人。   

  到俄罗斯寻找浪漫爱情的不光有美国人,还有意大利人、法国人和德国人。他们认为,不管是美国女孩还是法国女孩都无法与俄罗斯女孩相比。俄罗斯女孩富于同情心,善于倾听,容易交流与沟通。而西方女性不愿意对他人敞开心扉,更不愿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因此,他们更愿意找一位俄罗斯女孩作终身伴侣。   

  据2004年4月17日《中国妇女报》报道(秋凌:男人来自意大利,女人来自俄罗斯):意大利人恩佐·贝利尼知道俄罗斯女人最想要的是什么:一位意大利丈夫。以前贝利尼在意大利东北部城市塞西纳蒂科做出售食糖的生意,如今在俄罗斯南部的罗斯托夫市与他人注册了一家俄意跨国婚姻介绍所,生意竟然出奇地红火。   

  1意大利青年谱写莫斯科之恋   

  意大利人恩佐·贝利尼打算在2004年5月把200名俄罗斯女人的录像带,送到意大利的一个地方电视上播放,把更多的女人介绍给意大利男人。现年50岁的贝利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认为仅凭一张照片很难说明问题,因为女人的迷人风彩无法在照片中展示出来,只有通过录像才能让男人领略到她们这些优点〃。   

  在同自己的俄罗斯妻子结婚10多年后,他的体会是:〃俄罗斯女性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女性。〃   

  1992年,贝利尼第一次到莫斯科,为一家新开的意大利餐馆装修,与俄罗斯女孩尤丽娜不期而遇,贝利尼对尤丽娜产生了好感,虽然两人在语言方面有隔阂,但通过翻译向她要了电话号码。后来,他帮尤丽娜在新开张的意大利餐饮找了份工作。在以后的日子里,他时常送玫瑰花给尤丽娜。没过多长时间,贝利尼就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她,并产生与她结婚的念头。         

◇。◇欢◇迎访◇问◇  

第15节:到俄罗斯去寻找爱情(5)         

  贝利尼回想起初识的尤丽娜依然记忆犹新:〃她是高个子,长着一双迷人的蓝色眼睛,简直太漂亮了。即使她在很远的地方,你也能被她的美丽所吸引。〃为了能更好地了解未婚妻和俄罗斯,他关闭了在意大利的商店,移居莫斯科。4年后,他在莫斯科开了一家洗衣店,而尤丽娜也开始学习意大利语。   

  2 从业余媒人到专业跨国婚介   

  1996年,他们终于结为夫妻,定居意大利。贝利尼的朋友都非常羡慕他有一位这么好的俄罗斯妻子,还问他妻子尤丽娜是不是有姐妹或者朋友和她长得一样漂亮,希望也找个俄罗斯女人做妻子。   

  在贝利尼的帮助下,尤丽娜的三个朋友先后嫁到意大利。贝利尼回忆说:〃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从业余爱好者逐渐变成一位专业婚介人士。有一天,我突然想到不能只帮愿意到意大利生活的俄罗斯女人,也可以替很多意大利男人做点事情。〃   

  在接下来的5年时间里,他在意大利与俄罗斯之间总共促成了30桩婚姻,对自己的婚介工作乐此不疲。他表示,以后将协助更多的俄罗斯的罗斯托夫市女人找到中意的意大利丈夫。贝利尼说:〃在俄国的罗斯托夫市,女人比男人多得多,而一半男人又是酒鬼,另外男人结婚后会有不少情妇,所以,女人要找个好男人嫁出去就成了一件很困难的事。这也是我在这里开婚姻介绍所的一个重要原因。〃   

  他认为,意大利女人回到家后就失去了女人温柔,尽管她们是很好的工作伙伴,但是她们却越来越像男人,而失去了传统女性的温柔。曾到过罗斯托夫市的贝利尼的客户之一安德里亚说,他以前希望找到一个既关心家庭又照顾丈夫的女人做妻子,但在意大利始终未能如愿以偿,因为〃意大利女人总是先为自己着想,然后才是家庭和丈夫。〃   

  3 两国青年碰出爱情火花   

  贝利尼表示,每个月他至少去俄国的罗斯托夫一次,与那些可能的客户……年龄介于20岁到40岁之间的俄罗斯女人见面。他说:〃我会边喝茶,边与她们聊15分钟,对她们有个直接印象,同样了解到她们想找个什么样的男人。因为在意大利,很多单身汉会问我:你见过那个女人吗?〃   

  当然,他也用同样的方式与俄罗斯女人们的未来丈夫聊一聊,并努力驱除女人们和男人们心中的疑虑。贝利尼说:〃许多没有到过意大利的女人认为,那里是黑手党的天下;而不了解俄罗斯女人的男人可能会认为她们是妓女。我们的工作就是扮演好减震器的角色,让双方对对方的国家和人民有个正确的认识。〃   

  他在罗斯托夫婚介所的合作伙伴名叫泽姆菲拉·扎伊塞娃,她经营着一家美容院,以前对婚介这一行并不了解,但与贝利尼创建婚介所时感到十分兴奋,并认为这个企业肯定会成功,因为她认识这座城市的许多漂亮女人。她说:〃许多女人,我的朋友、客户,年纪在20岁出头,或30岁以下,很多人没有找到丈夫。她们都表示,不希望未来的丈夫多么富有,只要心好,两个人能谈得来说行。〃         

虹桥门户网。  

第16节:到俄罗斯去寻找爱情(6)         

  扎伊塞娃承认,刚开始的时候,她也有顾虑,因为她看过许多报道,一些假的婚介公司强迫俄罗斯妇女到国外卖淫。她说:〃我对贝利尼说,〃你担心俄罗斯女人只把婚介所当成前往意大利的跳板,而我担心她们会困在意大利。〃现在,这里的姑娘们对贝利尼的印象非常好,对未来充满了自信。〃   

  贝利尼的妻子尤丽娜同意扎伊塞娃的观点:〃我们已经帮助促成了30对跨国婚姻,他们现在都生活得很幸福,现在还像相识的第一天那样充满爱意。而我与贝利尼的生活仍像玫瑰一样美好。〃她表示,在她遇到贝利尼之前,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会嫁给意大利或其他国家的男人。当时她认为,这些外国男人像来自另一颗星球一样。   

  通过将意大利男人和俄罗斯男人进行比较,尤丽娜表示,如果让她现在选择的话,她是不会考虑俄罗斯男人的,她说:〃意大利男人脾气更火爆,也更容易吃醋,但他们对妻子更体贴,更关心。〃   

  随着俄罗斯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增加,有越来越多的俄罗斯女性远嫁西方发达国家。一方面,西方男性主动到俄罗斯寻找自己的浪漫爱情,一方面,俄罗斯女性主动走出去,推销自己的浪漫爱情。看来,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俄罗斯女性的浪漫爱情也在全球化。   

  毫无疑问,俄罗斯女人成了向国外移民的主力。她们移民国外不是为了挣钱,而是寻找丈夫。在俄罗斯,每天光顾数以百计的国际婚姻介绍所里的妇女中,不仅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也有为数众多的事业有成的妇女。她们的收入足以保障自己和家庭过上相当上错的生活,移民远嫁是由于俄罗斯本国的男人不能让她们满足,她们需要国外那些事业有成、更有爱心、责任感更强的男人。   

  俄罗斯男人具有极大的权力和绝对的权威,但所有责任都推脱给妻子、母亲。男人的主要作用就是建立家庭,所有的家务活一概不管不问。然而可悲的是,即便这样的家庭也不是所有俄罗斯女人都能拥有的。俄罗斯男女比例失调,不是所有的女人都能找到丈夫,不少俄罗斯妇女只好找男人怀上孩子,然后和这个孩子相依为命。   

  中国最流行的歌是《老鼠爱大米》,俄罗斯最流行的歌却是《要嫁就要嫁普京这样的人》,在短暂的前奏后,是三个女孩动听的合唱。歌中唱到:我的男友打了一场架/打得遍体鳞伤/喝得大醉又沉沦毒素/他简直令我无法忍受/把他赶离我的身旁/我如今想要找一个像普京那样的人/像普京那么强有力/像普京那样不酗酒/像普京那样不会令我伤心/像普京一样不会舍我而去的人。   

  从歌词中可以看出,与其说此歌是赞美普京,倒不如说通过与普京这样好男人的对比来数落俄罗斯男人的种种不是,这首歌唱出了俄罗斯妇女哀怨与不幸,自然受到了俄罗斯妇女的欢迎,成为俄罗斯最流行的歌。显然,俄罗斯妇女要找一个普京那样的好男人确实是太不容易了,于是只能外嫁国外。         

BOOK。▲虹桥▲书吧▲  

第17节:到俄罗斯去寻找爱情(7)         

  今年25岁的叶莲娜嫁到瑞士,她在写给《共青团真理报》编辑部的信中说:〃和许多俄罗斯妇女一样,我也曾渴望在自己的国家找到一位终身伴侣,但遗憾的是,在俄罗斯,男人对女人总是那么傲慢、自私,损害我们的尊严。在俄罗斯,一个不酗酒的男人就是〃天使〃。俄罗斯妇女无法通过与本国男人的婚姻来获得安全感和幸福的家庭,许多嫁给外国人的俄罗斯妇女是为了寻求一个美好的未来,希望重新成为女人,相夫教子,而不是找一个靠老婆生活的男人。〃。   

  看来,俄罗斯妇女嫁给外国人追求的不是在家庭中的统治地位,而是想找个强壮有力的支撑,找个能落泪的肩膀。而俄罗斯妇女外嫁后在她熟不过的……看孩子、洗衣做饭和打扫卫生的圈子里过正常生活的机会。尽管这些仍是她的分内事,但她得到了更多的宽容,更多的呵护和帮助,这也让她们感到很满足。   

  和俄罗斯妻子分手后痛苦不堪的外国丈夫,经心理医生抚平心灵创伤后,就又加入了到俄罗斯寻找伴侣的大军中。〃我无法忘掉她〃,〃见到俄罗斯女人,我的血压就升高〃,〃我无法摆脱她的诱惑〃……这些外国丈夫无一例外都有自己的辩解理由,而这又促使更多的俄罗斯妇女源源不断地走向海外,循环往复地重蹈着她们的情感辛酸路。         

※BOOK。※虫 工 木 桥 虹※桥书※吧※  

第18节:嫁不出去的俄罗斯美女(1)         

  (四) 嫁不出去的俄罗斯美女   

  美国人、意大利人等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