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色图腾-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认为“高加索的燃料补给对于占领区的榨取是必不可少的”,这却对于希特勒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作用,遂促使他前冲到了丧失平衡的地步。
  一个事先的挫折不仅产生了很大的延误,而且也使“巴巴罗萨”计划受到最重的扰乱。由于受到了英国的支持,希腊和南斯拉夫在外交上给与希特勒以双重的打击,这使他在心里上产生了严重的反应。
  在尚未攻击苏联之前,希特勒希望他的右肩能够自由——不受英国的干涉。他希望不必经过严重的战斗即能确实获得对巴尔干的控制——即使用武装外交的手段也在所不惜。他感觉到在西欧获得了胜利之后,也就应该比过去任何时期都更容易成功。苏联人的侵略使罗马尼亚自动地投入希特勒的怀抱。3月初,保加利亚政府也在他的贿赂下,自愿和德国签订一项条约,同意德军可以通过该国领土,并在对希腊的边界上建立阵地。苏联的广播指责这是破坏中立行为,但却不曾采取任何更强烈的措施,所以也就使希特勒更相信苏联对于战争尚无准备。
  希腊政府对于希特勒的外交攻势反应就比较不合理想,自从希腊遭受其轴心伙伴(意大利)的侵略之后,这也是十分自然的趋势。希腊政府对于他的威胁也并不屈服。由于抵抗墨索里尼侵略的成功,希腊人民的精神已经大为振奋,他们接受了英军增援的安排,后者在德军进入保加利亚后几天内,也开始在希腊登陆。
  这种挑战促使希特勒决定攻击希腊。此种对其征苏计划的不利影响又因为南斯拉夫事件的发生而更加增强。在这里开头很顺利,在德国的压力下,南斯拉夫政府已经同意以一种折衷方式与轴心方面合作,即南斯拉夫可以免除军事上的义务,但根据秘密的条件允许德国的部队可以使用通往希腊国界的贝尔格莱德-尼希铁路线。然而就在3月底双方签约数天后,南斯拉夫空军司令西莫维奇将军,率领一批青年军官,在贝尔格莱德发动了一次军人政变。他们控制了无线电台和电话中心,推翻了政府,在西莫维奇领导之下建立了一个新政权,并拒绝履行德国的要求。英国的特务人员曾经帮助制造这次阴谋,而当成功的消息传到伦敦时,丘吉尔在其讲词衷这样高兴的说:“我有一个重大的新闻要告诉你们诸位和全国同胞,今天清晨南斯拉夫已经重新寻获了它的灵魂。”他接着就宣布南斯拉夫新政府将接受英国所提供的一切可能的救援和帮助。
  这次政变使巴尔干的情况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希特勒不能容忍这样一种侮辱,而丘吉尔的喝彩更使他恼怒。他立即决定侵入南斯拉夫和希腊两国。一切必要的准备进行的极为迅速,所以仅仅10天后,即4月6日,他就已经能够发动攻势。
  这次巴尔干反抗的直接结果非常的凄惨。一个星期之内,南斯拉夫就遭到蹂躏,而它的首都在一开场的空中攻击之下即化为废墟。希腊一共也就支持了3个星期多一点的时间,英军所能提供的兵力实在少的可怜,经过了很少战斗的长距离退却,即匆匆逃上了他们的船只。在每一个退却阶段,他们都遭到敌人的迂回。这种结果反映出丘吉尔判断的错误,而在当时还有许多人支持他,宣称这种军事介入行动有成功的可能。事实上,英国人不仅丧失了他们的信用,而且也对不起南斯拉夫和希腊两国的人民。这种怨恨具有持久的效力。最后南斯拉夫竟以敌视丘吉尔所代表的一切的国家形式而复兴,这也是对历史的一大讽刺。
  但这个插曲的间接效果尤为重要,而却从未从希特勒的判断中反映出来,他所享有的优势还是极为有限,所以当他进行巴尔干战役时,也就不可能同时发动征苏之役。如此迅速的征服南、希两国,使他可以赶上新定的入侵苏联的日期,要算是一项惊人的军事成就。
  6月6日,凯特尔对于入侵苏联的这次冒险行动颁发了详细的时间表,除了列举用于侵入战中的兵力外,也指出面对着英国,德国在西欧还留下46个步兵师,但其中却只有一个使摩托化师,此外还有一个唯一的装甲旅。在接获命令10天之后,他们还可以有能力执行“阿提拉”作战,即攻占法属北非;获“伊莎贝拉”作战,即对抗英国人在葡萄牙的可能行动——但而这却不能同时兼顾。第二航空队已经调往东线,对不列颠空战的执行现在就由第三航空队负其全责。
  5月25日,已经开始和芬兰参谋本部谈判。罗马尼亚人的合作早已确定,预定在6月15日才把最后的安排通知他们。6月16日也应暗示匈牙利人,要他们对于边界作较坚强的防御。次日在德国东部的一切学校都开始停课。德国商船应离开苏联,但都应当尽量避免引起注意,至于准备前往的船只都应一律停驶。从6月18日起,攻击的企图就毋须再伪装了。因为到那时,苏联人即使想要采取大规模的增援措施也都来不及了。若欲取消攻击,最近的肯能时间定为21日13点。取消代字为“阿拖拉”,而开始攻击的代字为“多特蒙德”。预定越过国界的时间为22日的上午3时30分。
  尽管德国人使用一切预防措施,但英国的情报机构在很久以前对于希特勒的企图就已经获得相当良好的情报资料,并且也已把它转送给苏联人。甚至对于入侵的正确日期都能作精确的预测——那是比德国人作最后决定时还早了一个星期。
  从4月开始,苏联的各种报纸和广播中就经常包含着有预防措施的迹象,并且表示已经注意到德国军队的调动。同时又提到德国对于条约的严格遵守,并指责英国和美国正企图在德苏之间挑拨是非,尤其是故意散播德国准备攻击苏联的谣言。6月13日一项广播曾经以明显的斯大林语气这样说:“德国部队的调入德国东部和东北部地区应假定是由于和苏联无关的动机。”这样一个声明也许又是足以鼓励希特勒假定他的欺敌计划已经相当成功,足以在苏联人的心中产生理想的印象。对于外国记者所报导的苏联已在召集预备役人员的消息,这同一广播也有解释说,那仅是夏季演习惯例之前的教育召集而已。6月20日,莫斯科为了增强国内的信心,对于正在普里皮亚特沼地附近举行的军事演习曾作一种夸耀的报导,同时也宣称莫斯科的防空组织在22日(星期天)要在“现实条件下”接受测验。尽管如此,外电对于德国即将发动侵入战的报导又还是再度被指为“对苏联不友好势力所故意散布的谣言”。
  6月12日,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斯大林办公室内。
  这里正在进行一次情报分析会议。会议长桌一边从左至右依次坐着苏联人民委员会兼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国防人民委员铁木辛哥,苏军总参谋长朱可夫,国防人民副委员梅列茨科夫,苏军总参情报部部长戈里科夫。桌子的另一头,领袖正慢慢的踱着步。斯大林穿着一件深灰色的立领上装,一排扣子从上到下一个不落的扣的紧紧的。一头浓发已经显露出花白之色,向后梳的整整齐齐。长方脸略微发黄,细长的双眼一般总是半眯着,像是对什么都不屑一顾;但谁要是与他的目光相遇,就会感到犀利无比。
  朱可夫刚刚向斯大林作过汇报,根据他掌握的情况,靠近苏联西部边界的苏军各军区,普遍感受到越来越浓重的战争气氛,与边境那边德国部队的紧张备战相比,苏军的战斗准备要差的多,边防部队上上下下都有一种不安的心情,要求做好战斗准备,补充人员和装备,建立更可靠的后勤保障。斯大林边听边踱步,手中拿着烟斗,不断放到嘴边,又慢慢的拿开。这是他思考问题时的习惯动作。每当这时,熟悉斯大林的人就会静静地等着领袖开口。
  果然,斯大林沿着长桌踱了一个来回后,把烟斗再次从嘴边拿开,缓缓的问道:“你们有什么建议?”斯大林问话的时候仍然半低着头,眼睛半眯着,谁也没看。但他这话明显是问在座的军人的。
  朱可夫与铁木辛哥对视了一眼,两人早有准备。朱可夫望着斯大林,简练的说:“第一,我们请求必须使部队进入一级战备状态;第二,必须使物资技术器材更靠近部队;第三,立即将掩护部队向前线移动。”
  “这就是说,你们要进行全面动员?这就是战争,明白吗?”斯大林一下就停住了脚步,冲着铁木辛哥和朱可夫挑起了眉毛。看这两人不做声了,斯大林又开始踱起了步,同时问道:“我们在整个西部各军区现在有多少个师?后备部队当前都部署在什么位置呢?”
  “截至4月1日,西部边界4个军区共有149个师和一个独立旅。第二梯队位于离边界50至100公里,后备部队距边界150至400公里。”朱可夫不假思索的回答。
  “这些兵力还少吗?根据我们的情报,德国人在边界地区还没有这么多部队。”说着,斯大林又将头转向了戈里科夫。
  戈里科夫点点头:“是的,斯大林同志,根据观察,截止到5月1日,德国集结在边界地区的又103至107个师。但这些德国师是按战时编制齐装满员的,每个师14000人至16000人。而我军各师只有8000人。”
  斯大林打断戈里科夫的话:“不能完全相信观察。”
  莫洛托夫习惯性的扶了扶鼻梁上的金丝眼镜,半扬起圆圆的头颅,带有试探性的说道:“我们驻柏林使馆也接二连三收到匿名信和电话。这是昨天杰卡诺佐夫大使发来的一份匿名信。”说着从手中的文件夹中抽出一张纸念道:
  “现在是德国进攻俄国的关键时刻,德国在各个地方都部属了进攻俄国的武装力量。我不动,苏联为什么不向德国发动进攻,而是还在观望,让阿道夫&;#8226;希特勒抢在你们的前头。”
  莫洛托夫停住,迅速看了一眼领袖,斯大林嘴角露出一丝讥讽的微笑,莫洛托夫的眼睛在镜片后迅速的眨了眨,头向左右转了转,语气中带着轻蔑:“如何?同志们?这位朋友说得够严重的吧?但是我们难道真的可以首先向德国发难吗?这样一来,我们不正好授人以柄吗?”
  “丘吉尔也给我来过一封信,意思说德国正准备进攻苏联。丘吉尔是个###反苏的老手,这时候他却突然关心起苏联来了。”领袖一边踱着步,一边说道,如同在自言自语。“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丘吉尔用德国人来吓唬我们,用苏联吓唬德国人。目的呢?是希望我们和德国人互相敌对。”
  斯大林走到长桌的尽头,一转身目光瞧好与坐在最后的戈里科夫相遇。戈里科夫迅速的移开了目光。斯大林立刻从戈里科夫逃避的眼神中发现了什么,眯起眼问道:“戈里科夫同志,是什么让您这么不安?是坏消息吗?”
  “是的,斯大林同志。”戈里科夫答道。他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个红色文件夹,调整一下呼吸,说道:“最近,我们收到来自各地的情报,从不同渠道向我们发出警报。我们东京的情报人员刚刚发回两份电报。一份说,德国对苏联的战争将于6月22日开始。第二份补充说,德国的进攻将于22日拂晓在宽阔的正面展开。我们在瑞士的情报组也发来了同样内容的报告。还有,来自安卡拉的绝对可靠的情报来源说,在土耳其新闻界和外交界中,有关德国对苏战争的传闻非常厉害。德国已经在苏联边境上集结了120步兵师,现在正在罗马尼亚和芬兰进行紧急动员。”戈里科夫一口气说完,犹豫的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
  领袖依旧在不紧不慢的踱步,沉吟了一会儿说道:“你们看,我们一直得到的都是完全不同的情报,开始说进攻将在5月15日开始,然后又说6月初,现在又告诉我22日凌晨。那么谁能告诉我哪个是真正准确的日期?每份情报都说是绝对可靠,如果我们天真的相信这些东西是可靠的,那么我们的紧急动员就不止三次了。这就是说,我们已经在一个月前,或是更早就已经卷入战争了。现在,一个星期,或是十几天的和平时间都对我们非常宝贵。”
  没人说话,众人都静静的看着斯大林。领袖又走了几步,说:“当然,我们也不能让德国人以为我们什么都不知道。莫洛托夫同志,请您今晚就约见德国大使,问问他,怎么看待苏德关系现状,问问怎么会有如此多关于德国准备进攻苏联的传闻。”
  然后又转向戈里科夫:“把您的那些情报都留下。就这样吧。”说完,他往最近的一个烟缸离磕了磕烟斗。
  众人知道,这就意味着自己该离开了,便纷纷起身轻轻的走出了房间。
  

第二十节 战争爆发(上)
6月22日凌晨,办公室墙角的落地大座钟的指针已经过了两点,斯大林看完最后一份文件,拖着疲惫的身子坐车向他在莫斯科郊外的别墅驶去。车窗外掠过寂静的街道,甜美的楼群,柔和的路灯和灯光下沙沙作响的树叶。一个美好的仲夏夜,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安详。在如此的夜色下,斯大林夜不由得觉得身心放松,他靠在“海鸥”轿车后排宽大的座椅上,闭上眼睛小憩一番。
  距离上次情报分析会议已经过去了十天了,尽管有关德国进攻苏联的消息还是不断传来,但总的来说没有太大的异常。斯大林嘴上不说,但心里非常清楚,德国进攻苏联是不可避免的。他在下达给边防指挥官的命令中写道:
  “1941年6月22~23日,德国将有可能偷袭列宁格勒前线、西部前线、基辅前线和敖德萨军区前线。我们部队的任务就是不要向任何可能导致事态恶化的挑衅让步,同时部队应当进入最高战备状态以对付德国及其仆从国的突然袭击。”
  他现在能作的就是尽可能延迟德国的进攻,以便给自己留下更多的备战时间。苏联的备战工作依旧如常:西部边境地区的工事在加紧构筑,一些和国防工业有关的工厂企业夜以继日地从西部地区迁往东部,新式武器的研制和装备部队的速度正在加快,军人的服役期延长,全民的国防教育也在加强。斯大林仍然每天工作到深夜,处理文件,召开会议,会见各部门的领导人,听取汇报,下达指示。
  许多指挥官本来可以从这一命令中获益,但他们收到这一命令时已经太晚了,不可能作出充分的准备。有些指挥官收到这一命令后陷入了迷惘,不知当遇到德军时,他们到底应当怎么办。
  在边境了另一侧,希特勒的将帅们正睁大了眼睛,越来越频繁的看着腕上的手表,因为,距离“巴巴罗萨”发动的时间,已经越来越近了。
  前一天的13点整,德军前沿各部队指挥官都收到了“多特蒙德”字样的电码。
  3点10分,还剩5分钟……
  倒计时2分钟。从里海尽头到黑海沿岸1500公里战线上的300万德国士兵都在等待着。
  倒计时1分钟!坦克驾驶员已经将油门加大,坦克开始轰鸣,车后排气管冒出缕缕黑烟。
  3时15分,“开火!”整个战线上,上万门火炮同时怒吼。士兵们抬起头,看到了壮丽的奇景,几百条细细的火龙从背后很远的地方铺天盖地地飞速卷来,立刻映亮了黑色的天空,飞速地掠过他们头顶。紧接着,呼啸声仿佛是从耳边滑过,然后在前方的远处,响起闷雷般的声音。他们感到,脚下的土地在颤抖,仿佛整个地球都在颤动。炮火准备过去了,炮兵火力开始延伸。出击!
  炮弹像暴雨一般倾泻在苏军的阵地上,攻击部队强渡河流,竭力制伏苏军的任何反击。战斗机、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对苏军指挥部、通讯中心、步兵和装甲部队集结地实施猛烈轰炸。为了获得制空权,苏联机场也遭到袭击。很快,德国空军就摧毁了苏军1200加飞机——其中绝大多数都没来得及升空就被击毁了。
  西南方面军是西部边境各方面军中下辖部队最多、负责防线最长的。其辖区后方,有苏联重要的战略资源产地——乌克兰的粮食和顿巴斯的煤矿。
  6月21日,星期六,基辅特别军区司令部所在地——基辅。司令部正在为了进行作战准备而转移到距离前线更近的捷尔诺波尔。军区副参谋长兼作战部长伊万&;#8226;赫里斯托福罗维奇&;#8226;巴格拉米扬上校终于把这几天收到的紧急情报全部发往了莫斯科。几辆大轿车和载重汽车开到了军区司令部正门。红军战士和指挥员迅速把文件、地图、桌椅、打字机等装上汽车。大家干得很愉快,不断传来嬉笑声。
  这是一个暖和的傍晚,绿荫如盖的街边公园散发着馥郁的芳香,基辅人正下班回家。在延长工作时间后,每个周六的晚上就是忙碌了一周的人们最幸福的时候,很多人去商店购物,一些年轻人成双成对地出现在公园里,戏院也准备开演新排练的戏剧。到处呈现出热闹景象。谁都没想到,那时离和平生活突然中断,“战争”这个可怕字眼响彻每个角落的非常不祥的一刹那,只剩下10个钟头了。
  当司令部的纵队穿过行人很多的市区,走上日托米尔公路时,天还很亮。巴格拉米扬上校坐着小汽车在纵队先头行驶。上校浏览着白天未及一看的报纸,各版都没有任何令人不安的消息。但上校心里仍然不平静。看来是因为他和他的助手们知道的消息比报纸上写的多得多。车队还未到达日托米尔,巴格拉米扬上校就听见后面那辆汽车发出了断断续续的信号,他命令司机把车开到路旁停下。原来有几辆车由于发生各种故障抛锚了。一夜之间他好几次不得不让纵队停止前进。这些未曾料到的迟延使他们无法执行行军时间表,很可能在早上7时前,他不能把汽车纵队带到捷尔诺波尔。但军队里习惯于竭尽全力准确执行命令,对这种现象是不能容忍的。再说,战争或许在某天拂晓就会爆发的这个想法,整夜都使他苦恼。上校于是命令加速前进。
  当车队距布罗德这个绿荫丛中的乌克兰小镇不远时,已接近破晓。车队在这里又作了10分钟的停留。在每辆大轿车或载重汽车旁,车长都迎着上校报告:“一切正常,上校同志。”巴格拉米扬上校真希望能迅速到达捷尔诺波尔,军区司令和参谋长一定已经等急了,车队运载的文件、物品和通讯设备不送到,司令部就没法开始工作。整个基辅军区近百万部队的指挥中心离开了基辅,又没有及时在新的地点建设起来,上校很担心万一在这一夜的空白期间发生什么……他决定,结束休息,穿过布罗德,继续前进。然而他还没到捷尔诺波尔,头上已经有德军的飞机飞过了,而远处布罗德机场方向也传来了阵阵爆炸声。
  而在捷尔诺波尔,基尔波诺斯对于现下糟糕的情况已经急得扯开了上衣的纽扣。“快和各个集团军联系,我要他们的情况,我要下达命令!”
  但是很多集团军的电话完全要不通,一些部队的通讯线路已经遭到了破坏。司令员越来越着急,在这种危机下,司令部如果失去了对部队的联系,该如何掌握全局?
  基尔波诺斯将军站在军用地图前,注视着那片边境。突然,所有的灯都灭了,指挥所陷入了一团漆黑。“怎么回事?”
  ““报告将军,全部停电了。可能是设备故障。”
  “立刻检查!”基尔波诺斯心想,如果真的是设备故障还好说,如果是德军有意的破坏……那就说明德军这次行动的胃口绝对不小,都破袭到军区司令部这儿来了。紧接着,所有的电话也都被切断了。他立刻意识到,德军的特务已经到了他的司令部。他立刻大声叫道:“警卫营长,立刻组织人搜索司令部附近地域,加强各个地段的防范,小心敌人放冷枪!”
  劳伦德尼中尉指挥的德军特务破袭小组成功地切断了苏军司令部的电源,炸坏了变压器,还切断了电话总线,他相信,要全部修好这些设备,至少需要一两个小时的时间,而在这段时间内,这个指挥部就成了瞎子、聋子和哑巴,这也许能为大部队的攻击带来巨大的优势。中尉有些佩服自己的“壮举”,他突然对属下三个人说:“我们现在撤退并且隐蔽起来简直是易如反掌。但是我想如果这里真是个指挥部,就一定会有些大人物出入,我们不如埋伏在门口的路边,等待有人出来时,趁机打上几枪,说不定能击毙个将军什么的。”
  可能是被破袭行动的异常顺利冲昏了头脑,几个人都同意了中尉的建议。小组立刻扔掉了破袭器材,准备好枪支,选择在大路边距离门口200米左右的地方埋伏了下来。等待了大约半个小时左右,突然一道亮光闪过,几部吉普车从大门内驶出来。克里斯中士悄悄凑过来,趴在劳伦德尼中尉耳边说:“中尉,下不下手?”
  中尉小声说:“人太多,不能动。”没想到几辆车驶过他们面前,就在路边停住了,车上跳下十几个苏军战士,都拿着冲锋枪,他们开始对路两边的草丛和树林进行搜索,其中一组人正向中尉他们潜伏的地方走来。
  中尉连忙小声命令:“快撤。”可他们4个刚刚站起来,每人的身后就多了一支冷森森的枪管。接着就是俄语:“不许动,举起手来!”
  虽然逮捕了德军特务,但是情况依旧不容乐观,由于指挥部刚刚从基辅城里后撤到捷尔诺波尔,尚未安顿就绪,德军的第一批炸弹就落到基辅城里了。现在司令部一下子和前线部队失去了联络,前线的情况不明,指挥实际上陷入了瘫痪。基尔波诺斯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在指挥部里跨着大步来回走动。恰巧巴格拉米扬赶到。他看到刚赶到的参谋作战处处长,不由分说,辟头就说:“一小时后,我的桌上必须要有一张边界的情况图!”然后走到满头是汗的方面军通讯主任身后,吼叫道:“通讯情况还是那么糟糕吗?我的主任同志,现在是战争时期了!这样通讯水平您让我怎么指挥部队?嗯?”
  通讯主任无可奈何的耸耸肩,汗水早已浸透了他的衣领。他确实没有什么办法,原来司令部与各部队之间的通讯联络,基本上是靠邮电人民委员部的固定有线通讯线路。在和平时期,这样的线路可以保证迅捷可靠,但它的最大弱点就是不够隐蔽,而现在德军又破坏了这些通讯线路。临时通讯又突然而来的战争以及司令部的易地而尚未及时建立起来。司令部不知道前线的情况,无法调动和指挥部队,部队得不到上级指示,情况不明,只好各自未战,凭借英勇精神和手中的武器进行殊死抵抗。
  佩列梅什利地区苏德分界线是以桑河划分的,桑河以东为苏联地界,以西为德国控制区。桑河上有一座名为桑河大桥的跨河桥,其实也就三四米宽,但是在水流湍急的桑河前,这几乎就是唯一能够迅速渡河的要道。苏军驻守桥头的是由涅恰耶夫中尉率领的边防小队。桥后不远处的筑垒地域上,一左一右有两个钢筋混凝土构筑的火力点,分别由达宁少尉(著名的乌克兰地区抗德游击队领导人)和卡普林少尉指挥。
  听到炮声轰鸣,涅恰耶夫就知道战争开始了。他迅速带领战士们隐蔽好,同时进行了部署:三个人把守桥左,三个人把守桥右,自己带领两名战士左右接应。
  炮声渐稀,涅恰耶夫从掩体中往外探头一看,只见桥对面的河堤上,一片人影晃动,在晨曦之下,一个个钢盔发出森幽的蓝光。等德军快接近涅恰耶夫把守的桥头时,苏军开火了,德军先头部队猝不及防,一时被撩倒了好些人。不过他们也没有惊惶失措,立即变换了战术,一面组织正面突击,一面从守桥的苏军的两侧强行涉水渡河。德军的猛烈火力把掩体四周的泥土和石块打的满天横飞,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涅恰耶夫听得出,另两边掩体中的战士枪声越来越稀疏,估计不是弹药不济,就是负伤牺牲了。而再看看自己身边,两个战士也早已身受重伤,倒在了一边。他把仅余的两枚手榴弹握在了手中,回头望望身后的大地,然后对着冲上来的德军士兵投出了一颗手榴弹。就在这时,只听见一声巨响,眼前火球闪过,巨大的气浪将他掀翻在地,然后他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过了没多久,涅恰耶夫感到一个冰凉坚硬的东西在拨弄着自己的两颊,脑袋被弄得左摇右摆,每转一下就是一阵疼痛。他努力的睁开双眼,看到几个德军士兵正围着他看,其中一个家伙正用枪管拨弄他的两颊。疼痛使他逐渐清醒过来,他想用压在身下的手挡开德国兵的枪管,却无意中碰到了一枚手榴弹的木柄,这就是刚才没有来得及扔出去的那一枚。他用身体压住弹体,一只手悄悄的拧开了保险盖,拉动了引线,从他身下“嗤”的冒出一股青烟。四周的德军士兵一愣,还未等他们明白过来怎么回事,涅恰耶夫用尽最后的力量,猛地从身下抽出手榴弹,躺在地上高举着手榴弹,映入他眼帘最后的画面,是几张被惊愕和恐惧扭曲的面孔……
  涅恰耶夫永远不会知道,他们以仅仅9人对抗的是德军的一个营,整整900多人。
  德军突破桑河大桥,很快就推进到苏军筑垒地域,把达宁和卡普林的火力点团团围住,直接用火炮直瞄射击。而苏军这边弹药越打越少。达宁把战士们召集到一起,做好了安排后,自己找了个离火力点出口最近的地方隐蔽好。德军一阵炮火袭过,几个德国兵猫着腰,一字排开,小心翼翼地向火力点靠近。与以前不同,火力点内静悄悄的,没有一发子弹从里面射出来。德国兵虽然有些迟疑,但是依旧越走越近。就在最前面的一个德军士兵靠在火力点的外墙上,拿出一个手雷刚要往墙上磕一下扔出去的时候,达宁突然一声大吼,从边上冲了上去。一道白光闪过,长长的刺刀“噗”的一声从那个德军士兵的上腹部穿透而过。德国兵手举手雷,倒退了一步,痛苦的弯下了身体。达宁枪身一拧,抽回了刺刀,然后反手一枪托,把另一边的德军脸砸开了花。那个德国兵一声惨叫,双手捂脸,指缝间血流如注,痛苦的在地上翻滚。火力点内的苏军战士也纷纷跳出掩体,与德军士兵展开肉搏战,或扭打抱摔,或抡枪砍砸,或刺挑劈射。远处的德军看到双方混杂在一起,也不敢贸然射击。直到达宁他们撤回火力点,德军才又一通狂轰滥炸。
  一直打到第二天夜里,苏军战士们相继牺牲,只剩下达宁和一名上士,而武器就只剩下四颗手榴弹。两人知道最后的时刻到了,将武器平分后,紧紧拥抱了一下,然后环顾了火力点最后一眼,趁着黑夜摸向德军阵地。但没有想到德军非常警觉,探照灯不停的在火力点周围扫视,两人还没爬出多远就被发现了。一阵弹雨向着他们泼了过来,上士中弹了。达宁也只能趴着不动。一队德军冲过来打算活捉他们,因此没有开枪。离他们还有二十多米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