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如果三国-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正在宫中端坐等待何进前来解释,边上伴着陈留王与何太后,突然听得喊杀声起,尚不明白怎么回事,张让奔了近来,大叫道:“不好了皇上,大将军何进谋反,已经带着士兵杀进宫来了。”
何太后一愣,正要询问,张让猛然冲到她身前,拔出一把小匕首刺进了她的心窝,同时叫道:“窃国者诛,你帮助弟弟作乱,当死!”
皇帝此时已乱了方寸,声音颤抖的道:“那……那该如何是好?”边上陈留王却颇有胆气,沉声问道:“到底如何经过,你快快道来。”
张让怎么会解释,一把抓住皇帝和陈留王的手,扯着便走,同时道:“奴才没有时间解释,叛贼已经杀进来来了,请先随奴才逃出宫去,奴才再行解释。”直到这时,他还是遵从了董卓的话“如有什么意外,一定要将皇帝带在身边,方有保命可能”。
董卓已经喝下了第三壶茶,终于等到了想要的消息,何进已死,他的手下带人冲进宫中,而张让,也带着皇帝逃了出来。
一把将茶壶摔在地上,董卓竟然灵活的一跃而起,命令道:“全军出发,杀了叛贼张让,迎回皇上!”
同一时间,另外一军,也悄然的离开了自己的大营,从另一条路出发,去追张让。
张让带着两个半大的孩童,跑不快,眼见远处出现尘土,追兵已经跟近了,眼看逃无可逃,他绝望的看了一眼皇帝,忽然心中出现一个狠毒的念头来:“你们不让我活,我也不让你们安生,想要找回皇帝,休想!”
如此想着,他猛的将皇帝与陈留王拉向前方一条颇为湍急的河边,一把将两人塞入一堆长草中,然后轻省道:“皇上,前面叛贼来了,你们先在此处躲藏,我去引开他们,切记,千万不可出去!”
说完,他跳出长草,转身便跑,跑了不远,眼看追兵已到,不禁惨然一笑,摸出匕首,往脖子上一抹,一代奸臣,就此殒身。
皇帝与陈留王在草中躲藏许久,边上已过去数队兵马,他们却因张让的话,不敢出去,忽然,喊声响起:“皇上!皇上……”
皇帝一听有人叫他,便对边上的陈留王道:“应是张让带了人来,我们……我们不如出去吧。”
陈留王微一思索,道:“皇上莫急,待我出去一探。”说着,走出草去,只见一队大军行了过来,便上前道:“前方是谁人军队!”
董卓可是认得陈留王的,便策马过来道:“可是陈留王殿下,臣西凉刺史董卓特前来救驾!”
陈留王一听是董卓,非是“叛贼”,放下心来,道:“皇上在此,还不过来!”说着,从草中将皇帝扶了出来。
董卓拍马带队过来,看着眼前的皇帝,心中不甚欣喜,忽听陈留王叫道:“董卓,你既来救驾,还不下马迎接!”董卓这才发现自己失礼,忙滚鞍下马拜见,同时,却细细观察陈留王,这个小孩,比皇帝可厉害多了。
远处的一个小树林中,曹操正默默的看着这一幕,他知道,他终于还是晚了一步,这场权力的争夺,董卓胜了!
正文 第十二章 二皇纷争
(更新时间:2006…7…19 21:26:00 本章字数:3334)
终于坐上了这个位置,真的很舒服,世间最舒服最令人不想要起身的位置。
董卓坐在龙椅上,不停扭动着他那肥大的身体,舒适的,而不是像上次在张让府上的那种难受,让他舍不得起身,但是,他知道,现在还不是时候,等他真正完全掌握了这个国家的时候,他才能好好享受这个位置的舒适,而现在,他需要的是,换一个更好控制的人来坐这个位置,人选,他已经选好了。
一想起这件事情他就觉得烦,因为,他的好女婿,第一谋士李儒已经多次因为此事来找他,总是说什么时候未到,阻力会很大,有可能导致天下人离心,但是,他已经等不急了!
明天,明天他就会将这件事情告诉可爱的小皇帝,让他自己来决定,是乖乖退位享受以后的生活,还是和自己这个真正的权力掌握者斗一斗,当然,以他的禀性,是不可能选择后者的。
太阳,很快的落山了……
“皇上,最近因为十常侍的事情,民怨四起呀!这是最近报上来的卷宗,又有多个地方发生民变了,请皇上过目。”董卓将一部卷宗放在了正在闭目养神的皇帝身边。
皇帝随意的瞟了一眼桌上的卷宗,却并没有伸手去拿,而是再次闭眼,同时说道:“这种事情朕不是早就吩咐过了吗?大乱刚过,为了使国家恢复正常,特减免全国税收四成以平民怨,还发放了大赦令,怎么,还有民变?”
董卓眼种怒气一闪而过,这就是为什么他想要换君的原因,这个皇帝当政多年,虽然曾遭那十个太监蒙蔽,但却也有一定的政治能力,最重要的,他已经养成了那种高高在上的心理,不会再受别人胁迫的。
忍着气,董卓道:“是呀,皇上已经仁至义尽了,但是那些乱民还是到处闹事,所以,还是请皇上看过卷宗再行定夺吧。”
皇帝无奈的起身拿起卷宗翻开第一页,忽然,愣住了。
“董国相,你这是什么意思!”只看了几行,皇帝已经忍受不住,狠狠的将卷宗摔在地上,翻开的那一页上,赫然写着,“有关皇帝退位部分事宜”!
董卓冷冷的道:“皇上,请您仔细看完这部卷宗,您就会明白什么意思了。”皇帝浑身颤抖的站了起来,指着董卓,竟因为气愤而说不出话来。
“皇上,请保住龙体,至少,在下位仁君等位之前。对了,皇上,臣还有一事禀告,臣的十万关西铁骑正于城外整兵,等候皇上的检阅。”董卓上前将皇帝“扶”回龙椅,大笑着离殿而去。
努力控制住心神,皇帝捡起地上的卷宗,看了起来,心中却思潮涌动:“怎么办?怎么办?董卓势大,又如此猖狂,谁能救朕?谁能救朕!”
忽然,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身影来,一个虽然已经老去,但依旧挺拔的身影,这个身影后面,一个更加健壮高挺的身影站在那里,对,就是他们,只有他们,能够救朕!
皇帝从龙椅上爬起,匆忙的跑到殿后,小声叫道:“小顺子,小顺子!”不一会,一个小巧的身影从侧门跑了进来,正是他唯一的心腹,太监小顺子。
皇帝将小顺子叫到近前,小声的吩咐起来……
看着小顺子远去的身影,皇帝心中期盼了起来:“如果我真的是天子,那便救救我吧!”
满面春风的董卓走在一众上朝大臣的前面,大臣们都在猜测,这位国相今天到底遇上了什么喜事,如此高兴。
随着司礼大太监的唱礼声,皇帝缓缓的走上了龙台,坐在了龙椅上,像往常一样,他环视一周,然后说道:“众位爱卿可有事要走,若没有,便退朝。”
董卓一惊,他记的狠清楚,那部卷宗里说的明明白白,今天,皇帝将亲自宣布退位,但是,他却还没有动作,难道,他真的要反抗吗?
眼看大臣中没有一人出来说话,皇帝站了起来,一挥手道:“退朝。”说罢,便要离去,董卓终于耐不住了,走出列来,大声道:“且慢,臣有事要奏!”
皇帝停了下来,道:“不知国相所奏何事?”董卓大声道:“近来因为皇上屡次听信谗言,不修国力,导致民怨四起,已有无法控制之势,臣以为,此等情况,只有一个办法可以平息民怨!”
“噢?是何办法,说来听听。”虽然已经明白了董卓要说什么,但皇帝还是要忍住气去问他。
董卓道:“臣的办法极为简单,就是,皇上退位让贤!”
整个大殿都轰动了,任谁也没有想到,董卓竟然当殿逼宫!“什么!这……这怎么成,这不合祖宗礼法呀!”“对呀,臣子怎么如此对皇上无礼呢,国相大人,快快给皇上赔罪!”
“什么祖宗礼法,将国家治理成如此模样,早便该退位了!”
……
一时间,殿上议论声四起,其中赞同的声音竟然占了大半!董卓有些得意的笑了,这殿上的大臣中,超过一半的人都已经被他收买了,而且如今这种情势下,为了自己的利益,即使董卓没有收买他们,他们也会赞同董卓这一要求的。
皇帝怒斥道:“好董卓,竟然某图皇位,此乃死罪,你还不伏首就戮!侍卫何在,给朕将董卓擒了!”话出,却没有人应。
眼见形势已成,董卓哪还管那么多,大叫道:“来人呀!请新皇来此,即可举行换位大典!华雄,将皇帝请下皇位!”
一声雄壮的声音从殿外暴起,一个雄伟健壮的身影昂然走了进来,正是关西猛将——华雄!
华雄向皇帝一拱手,道:“禀告皇上,您的侍卫都在外面睡着了,现在,就请您自己下来吧,最好不要让我请您!”
皇帝惊的后退两步,跌回龙椅内,慌忙四顾,想要寻找那个人,但是,他失望了,周围如此多的人中,却没有他想找的那个。
董卓哈哈狂笑,道:“华雄,还不将皇上请下来!”华雄微一点头,缓缓向龙台走去,忽然双脚猛一用力,在殿中一个香炉上一踩,整个人立时飞到了空中,像一头凶猛的老鹰一般对着皇帝扑了下去。
蓦然,他感到背后气劲大做,有一物迅捷无伦的向他后背击到,不得已下腰腹发力,身体在空中一扭,以毫厘之差躲过了这一击,抬头看时,却原来是一杆十分普通的长枪,那枪去势甚强,竟然硬生生插了半个枪身到大殿墙上去,将一个墙壁震的满是裂纹。
华雄惊出一身冷汗,如果这一枪击中他,肯定一击毙命,但他随即反应过来,向面前的皇帝抓去,他虽然是武将,但并代表他是个笨蛋,他也知道这种情况下,只要控制住皇帝,便等于控制了一切,但是……
眼前一花,已经有一个人站在了皇帝身边,轻轻将皇帝抱起,径直往殿外走去。华雄已经完全呆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竟然有人能达到这么快的速度。
等到他反应过来的时候,那人已经走下了龙台,他忙想要拦截,大吼一声,巨大的拳头带起凄厉的破风声,威势十足的向那人后背打去。
那人忽然转身,微笑道:“你,不是我的对手。”然后华雄只感到眼前再次一花,那人已经失去了踪影,他的拳头却因为收势不住,而狠狠的砸在了一个香炉上,刹那间,香炉被打的四分五裂!
再抬头看时,那人竟然已经出现在了殿门口处,他的前面,还站着一个须发皆白,面容和蔼的老人,而他的右边,一个中等个头,面貌普通的中年人正手拿一跟长枪冷冷看着他,他又是一惊,回头看去,果然,他本来深深陷进墙里面的长枪此时已经消失了,只留下一个小小的洞空和满墙裂纹。
华雄不自觉的后退两步,正如那人说的,他确实不是那人的对手,甚至边上那掷枪的人,他也未必打的过,这三人到底是谁!
“丁原!”董卓的惊叫让董卓明白过来,那老者原来是丁原,那他身后的两人,就是他手下的两员大将——素有汉室第一猛将之称的吕布吕奉先和有儒将之称的张辽张文远!
丁原冷冷看着董卓,道:“你这奸臣,竟然敢逼宫!所有官员听着,自今日起,皇上迁都至长安,而董卓,则为汉室叛贼,谁能得他头来见,赏黄金万两,封万户侯!”
说罢,三人转身就走,殿外全是董卓带来的关西精兵,却没有一个人敢上来拦阻他们,就这样眼睁睁看着他们离去。
长安!董卓惊呆了,因为长安正是他的大本营,看丁原如此肯定,莫非已经攻下了长安!
“禅位大典继续进行,新主为陈留王!”勉强镇定下来,董卓发了命令,所有人只得照做,而董卓自己,则匆匆赶往宫外,他,要找他的好女婿李儒商量商量,现在的情况,完全的出呼了他的意料。
就这样,一个国家出现了两个皇帝,汉朝,注定要不太平!
正文 第十三章 诸雄并起
(更新时间:2006…7…20 16:50:00 本章字数:2695)
在董卓强大实力的推动下,新主终于登位,号汉献帝,而他的兄弟灵帝却在丁原的帮助下于长安重新建立了政权,并发出召领,命天下人群起讨伐董卓,不过,在这样一个状况下,真正听他话的人并不多。
看到朝局混乱,有人乘机拥兵而起,先是袁绍回到自己的封地,大肆招兵买马,宣布忠于灵帝,誓死讨伐董卓。紧接着,曹操回到陈留,筹钱募兵,不过,与袁绍不同的,他所效忠的对象,是刚刚登位的献帝。
在他们两人的带动下,又有不少人效仿,其中宣布自己忠于灵帝与献帝的人数相若,还有一部分人,为了明哲保身,取巧的说自己效忠汉室朝廷,曹操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哈哈大笑道:“这群蠢材,待帝位之争结束后,他们,便是第一批要死的人!”
平原县在刘备的治理下,呈现一派繁荣的景象,人数比刘备到任前增加了三倍也不止,原来的县城已经明显容纳不下这么多人了,刘背本想上报朝廷,以获得批准来扩增县城的面积,但是,就在这个时候,董卓之乱开始了。
刘备迷茫了,他的身份颇为特殊,作为汉室宗亲,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以他的智慧,当然明白两不相帮是不明智的,但是,他该投向谁呢?这时,一位救星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在下简壅,素闻玄德公大名,今特来投。”眼前这个人身材中等,微胖,白净的脸上总是带着和蔼的笑容,给人非常好的印象。
刘备苦笑道:“备如今状况极是困顿,先生尚来投我,实是感激不尽,但……哎!”
简壅笑道:“主公是为不知该投向哪一方而愁吧?勿忧,我有一计。”刘备一听大喜,趋前使劲抓住简壅的手,激动的道:“是何计策?”
简壅道:“主公可觉得这平原县城已经无法容纳如此多的民众了吗?主公可行一计,分向那两位皇上上书,请求扩增平原,同时请求他们恢复主公您汉室宗亲的身份,哪一边答应您的请求,您就投向哪一方。”
“这……”刘备有些犹豫,这根本就是乘势要挟吗,却听简壅又道:“主公,如今之势,得民心者得天下,当为天下选一个好皇帝,如果连为百姓营造更好的生活这种最基本的条件他们都不能答应,还有什么资格当皇帝!”
刘备瞠目结舌,在汉朝这个封建制国家,国君掌管天下的封建思想深入人心,竟然会有人说出这种言论,又怎能不让人吃惊,如果简壅将这个想法告诉他人,只会被当作异端,甚至有死亡的危险!
简壅道:“主公,当断则断呀!”
长叹一声,刘备明白,真能接受他这种上书的,只有刚当上皇帝的献帝,而灵帝,以他多年执政的表现,是绝对不会答应这种近乎威胁的请求的,哎!
“那就这样吧,奏折你来写,我有些不适,想休息一下,你先下去吧!”刘备无力的坐回椅中,闭上眼,似乎无限疲惫的道。回想起数月之前,他们兄弟三人刚刚起兵时的想法是那么的单纯,只是为了讨贼兴汉室,谁也没有料到,局势竟然会发展到这样的地步。
忽然,他睁开了双眼,眼神中再没有那种无奈和疲惫,反而充满了斗志:“既然,天不公,那么,就让我来改变这个世界吧!”这一瞬间,刘备发下了他永远的誓言!
奏折分别送了出去,不久之后,两位皇帝各自做出了他们的答复,果然如刘备所料,灵帝严词拒绝了刘备的要求,并怒斥刘备,而献帝则答应了他的要求,允许他扩建平原,还着人送来了黄金五千,同时,更命人细查族谱,最后确认了刘备的身份,认了他为皇叔,于是,刘备完全投向献帝一方。
平原扩建方一开始,就传来了消息,董卓与丁原同时出兵,在潼关大战,同时参战的,还有袁绍袁术兄弟,曹操,公孙瓒等多位实力雄厚的诸侯。
同样,做为效忠献帝的刘备,也接到了要求他出兵的命令,却被他以平原正在扩建,诸多事务缠身无法离开为由拒绝了,他知道,现在真正掌权的不是献帝,而是国相董卓,如果丁原真的被平的话,那这个汉室就真的完了,所以,不如让现在的局势更乱一些,再从这乱局中寻找机会兴复汉室吧!
对于刘备公然违命,董卓当然非常生气,但是,他却并不急于收拾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他现在的兵力是丁原方面的三倍,胜利指日可待,到时再回头挨个将这些家伙收拾掉,那才有意思呢!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就在刘备拒绝遵从这个命令的同时,他却带领他的五千精兵,悄悄的离开了平原,向战场潜去,这颗决定了汉室兴亡的旗子,已经离目的地不远了。
曹操对战事的看法并没有董卓那么乐观,虽然认输占了绝对优势,但是,对方的将领却太强了。
昨夜,虽然有李儒的提醒而增加了兵力以防对方偷袭,却还是被他们袭营成功,任谁也想不到,敌人竟然会在黎明他们正在整军的时候来袭,这是一个冒险,只要有一个人想到他们的计策,那三千偷袭的士兵就再也回不去了,但是,谁会想到呢?李儒没有想到,曹操自己也没有想到。
所以,他们吃了大亏。
今日的遭遇更是令人感到恐惧,吕布竟然只率五百士兵从正面突击数万士兵围成的大阵,而且,成功的从另一侧突了出去,杀伤近千人,自己只损失了不到百人,没有一个人能拦住他,甚至没有一个人能挡他一合!
董卓遣华雄上前拦阻,却被吕布一戟刺伤,整条左臂差点废了,而代价,就是吕布背上那一条两寸多长的小小伤口。
这时候,曹操突然开始想念起刘备来,如果他们三兄弟在,或者关张二人来其一,那这一仗将要好打许多,但是,刘备却偏偏在这个时候违命了!
“刘玄德呀刘玄德,我知道你想要杀死董贼,兴复汉室,但是,如果连皇上都保不住,还何谈兴复呀,你如此精明,怎么却在这个时候犯糊涂呀!”面对如此情况,纵然曹操天赋奇才,也只能徒呼无奈。
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丁原方面也有了自己的麻烦。
灵帝性子颇为刚烈,因受了董卓的侮辱,如今竟然想要御驾亲征,亲自到潼关去指挥战斗,但是,他根本对军事什么也不懂,让他指挥,根本就是让将士们去送死,偏偏这个皇帝是个倔皇帝,任丁原如何劝他也不停,此时的丁原不禁有些羡慕董卓,如果他也是以一个奸臣的身份出现在皇帝面前,那就可以凭借强硬的手段让皇帝屈服,可惜,他是一个忠臣……
另一个方面,丁原自己的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自从多年前为朝廷出征蛮夷时右边胸口中了那一箭,他的身体就一直没有大好,直到最近,旧伤再次发作,现在的他,只能躺在床上休息,稍微活动就会喘不上气,他甚至有些怀疑,自己还能不能撑过这一仗了。
战争,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着,谁,也不直到,汉朝的未来,将回走向何方。
作者的话:票好少呦……如果大家觉得我写的还可以的话,就投投票,收收藏,给我一个写作的动力吧!
正文 第十四章 三才奇阵
(更新时间:2006…7…21 17:20:00 本章字数:3461)
战斗已经持续了半月有余,董卓一方一直处于被压制的状态,丁原张辽屡出奇谋,打的董卓军没有还手之力,这个情况,令曹操真的生气了。
他现在才发现董卓是多么的愚蠢刚愎自用,除了他的好女婿李儒外,他谁的话都不听,而李儒又因为重病缠身而无法前来,任他曹操有无数机谋,也无法打动董卓,只能看着董卓日复一日的驱赶着自己的士兵上前送死。
不过,这一状况从三天前开始发生了变化,不知道为什么,丁原军的战法改变了,变的极为单调没有头脑,现在的丁原军已经远没有三天前的那种灵活机动,而变的有些“死气沉沉”,每次进攻时,不是一涌而上,就是让吕布张辽等将各自率军往敌阵中硬突,没有丝毫变化。
如果只是一次两次,尚可以认为是丁原在试探,但是,连续多次损兵而返以后,却还是没有吸取教训,继续一味的命令将士往前冲,这可不是丁原张辽的作为,而且,还有袁绍等人手下的那群谋士呢,难道,他们换主将了?
这绝对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因为曹操明白,能从丁原的手中夺过帅位的,只有一个人,那人,就是完全不懂军事的汉灵帝!
虽然推测出了这个情况,但是曹操并不打算将之告诉董卓,即使告诉他也没有用,这个蠢材,会听他的才怪,他在等人,可以完全改变局势的人。
灵帝现在很不高兴,今天一天,丁原那个老家伙已经来了四次,全是为了劝他返回长安,“这个老家伙,不就是救过朕吗,现在就敢如此嚣张,你看着,朕一定要拿下此战!”
忽然,他心中一动,对边上近侍道:“宣吕布张辽来见!”近侍奉命去了,很快,吕布那雄伟的身形出现在殿门外,边上,正是张辽。
灵帝笑道:“你二人即刻点兵,深夜前往偷袭敌营!”突袭,他想到的就是这个计策?
张辽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就连吕布都无奈的叹了口气,白天的时候,皇帝连续不停的命令他们出击,令所有士兵疲倦不已,且因为屡攻不克,士兵们的士气也很是低落,这时候去袭营,与送死无异。
张辽道:“皇上,士兵白天过于劳累,如果夜间再去偷袭,只怕不会有何成效。”
灵帝冷冷的看着张辽道:“那么你是怀疑朕让你们去送死了?”张辽一时哑口无言。
吕布忽然轻笑了起来,向皇帝行了一礼,转身离殿而去,灵帝笑道:“奉先,此去袭营多加小心。”
吕布的声音从殿外传了回来道:“皇上,您是否弄错了,臣是回去睡觉,谁说过要袭营呢?”声音到最后越来越小,吕布已经去远了。
“你……你……好你个吕布,竟然如此对朕,朕……朕要你好看!”灵帝气的直指殿门大骂,忽然两眼一翻,竟然气的背过气去。
张辽连忙上前救醒灵帝,并将他扶回龙座中,劝道:“皇上,保重龙体。今夜确不适袭营,请恕臣等不敬之罪,臣告退。”说罢,再行一礼,离去了。
“吕布,张辽,你们竟然敢让朕难堪,你们等着!”灵帝眼中射出阴狠的目光,冷冷的说道。
就在吕布拒绝皇帝的同时,曹操,却终于等来了他要等的人,此时,他正在梦中与周公下棋,忽然一个嘶哑暴躁的声音在他耳边暴响起来:“孟德,快起来,四位先生来了,快起来呀!”
曹操一下从床上弹了起来,抓住那人,还搞不清楚状况的问道:“怎么了,敌袭吗?夏侯,你怎么还在这里,还不快去整军备战。”他的军中有两个姓夏侯的,但他所叫的夏侯是指哥哥夏侯敦,而弟弟夏侯渊,却叫的是他的字——妙才。
夏侯敦一拍额头,叹道:“你睡的还真香。我是说,四位先生来了。”
曹操一愣,马上兴奋的直往帐外走去,边走边问道:“在哪里,快带我去!”夏侯敦无奈的道:“孟德,你觉得你这一身能见人吗?”曹操又是一愣,低头一看自己身上,确实,仅着一身睡衣,甚至连鞋子都没有穿,这个样子确实不好出去见人。
忽然他眼珠子一转,笑道:“没事,就这样去,快走。”说着,他先向外面走去,夏侯敦没有办法,只能跟着离开军帐。
议事大帐中,曹操已经和那四个人聚在了一起,从这四人身上完全看不出一丝一毫的战争气息,他们更像四个“羽化而登仙”的隐士。
这四人,正是曹操的智囊团,,左边那个面容古朴,总是透出一股忧郁感的是程昱,中间两个长相颇为相似,这是叔侄两个,其中左方的一个年龄稍大,脸也稍微宽一些的是叔叔,名为荀彧,右方的是侄子,名为荀攸,叔侄两个都是名动一方的智者。
最后一人,年龄与荀攸相若,长相极为英俊,一双眼中闪动着智慧的光芒,他身着一袭白色文士袍,头发随意的披散在背后,手持一柄白羽扇在轻轻扇着,他,就是曹操手下头号谋臣,郭嘉!
曹操道:“如我所料不差,丁原军现在的统帅应是灵帝而非丁原。”荀攸笑道:“如此当简单许多,灵帝对军事一窍不通,必会一味令吕布等将进攻,这样非但无功,反会引起将士不满。”
程昱道:“即使丁原重新拿回指挥权也无甚可怕,但董卓……”
两个人一人一句,已经完全说明了曹操现在所处的窘况,钳制他的并不是丁原吕布,而是董卓。
荀彧道:“据说李儒病已大有起色……”
几人互相对视,他们也知道,现在再让李儒从洛阳赶来,战局瞬息万边,等他到达,不知会出现什么情况。
这时候,一直没有说话的郭嘉终于开口了:“你们可知道,我有一项绝技。”曹操四人全部望向他,郭嘉也不多做解释,从桌上拿起笔,写了起来,片刻功夫,写出一篇文章出来。
他写的是班超汉书的一篇,所有人都看过,并没有觉出什么奇异之处,忽然,曹操探前一把抓起这篇文章,激动的道:“这是我的字!你用的是我的笔法!”
郭嘉笑了,放下笔,道:“如果国相大人接到李儒亲笔来信,会做何反应呢?”
曹操大笑起来:“竟然如此简单,我却没有想到,奉孝,你真乃我之富将也!”
另外三人苦笑不已,并非他们想不到这个计谋,只是,他们乃是正统的儒士,思维的方式也会让他们自动将这个颇为阴险的计谋略去,郭嘉,还真是个鬼才呀!
曹操笑道:“还要给李儒去封信,以他的智谋,当不会因为我们假借他的名义而不满吧!”
五个人在军帐中旁若无人的大笑起来。
诚如郭嘉所料,董卓乖乖的将兵权暂借给了曹操,当然,坐镇中央发令的还是他董卓,只是这些命令全部从曹操那来。
试探性的摆了几个简单的阵形,吕布果然如前几天一样前来硬攻,几次无果后终于退了回去。
程昱笑道:“如果他们还不换帅,不出三日必输。”他话还没有说完,正在撤退的吕布军忽然出现了变化!
正在撤退的军队突然分向两边,一支军队从中冲杀了出来,董卓军完全没有准备,让那一军直杀入阵来,同时,吕布军也回转头分成两队,从左右两边杀了过来。
吕布的威力终于发挥了出来,在他的带领下,三支军队如三把尖刀一般在董卓军中四处冲杀,当者披靡。
这一战,直杀了近一个时辰,在占得了巨大便宜的情况下,张辽果断的发出了撤退的命令,这个时候,董卓军的抵抗刚刚组织起来,张辽的眼力真的很厉害!
这一日,以董卓的失利告终。
荀彧苦笑道:“看来,丁原军终于换帅了。”
郭嘉依旧那么沉稳,道:“今日观那战阵,虽然有些计谋,但终是靠吕布的勇武才能获胜,我有一阵,可当吕布。”说着,从桌上拿起模拟成军队的土人,在桌上摆起阵来……
第二日,董卓军避战。第三日,董桌军避战。第四日……
第六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