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绝密飞行--共和国领袖专机保障亲历-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城市、村庄、河流、湖泊,如何计算领航数据引导飞机前进等问题,作了简略介绍。可是,这些领航员在航校学了几年的学问,三言两语又如何讲得清楚,朱老总很难听明白。他歪着脑袋冲着领航员不置可否地说:  〃照你这么说,天上地下还是有区别的喽。〃  不等有人回答,他也不需要回答,朱老总便将视线重又落在地图上,在上面搜寻了一阵之后,他发现了古诚遵义。  〃你们看,遵义!我们还正好飞过它的头顶呢!〃  无需看我们也知道,但我还是装模作样地把头伸过去。  〃你们知道吗?遵义这个城虽不大,可她却是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长征的时候,为了牵住蒋介石的牛鼻子,我们曾两次经过这里。第一次在城里住了些日子,开了几个晚上的重要会议,把瞎指挥的博古、李德批了一通,对他们的错误进行了清算。可气的是他们俩居然谁也不肯承认自己有错误。  〃李德是第三国际派到中国的顾问,他一句中国话也不会讲,怎么可能把中国的事情'顾问'好。在批评他的会议上,他叽哩咕噜地用德语发言,除了翻译谁也不明白他在说些什么。看他的表情好像是在同谁吵架一样,非常生气,我们猜想他可能对批评不服。经过翻译,我们终于弄明白,他是在极力推脱责任;说他作为一个顾问,并没有领导权,中国的事情都是中国人自己搞糟的,他不负任何责任。  〃但遵义会议最终结束了错误路线对党和军队的领导。总结了经验,重新确立了毛泽东主席的领导权。从此,长征才节节胜利,直至最后的全国解放。〃  中国共产党的这段重要历史,我们都学习过,但朱老总给我们讲得既生动又具体。我们听故事一般被深深地打动了。连风云也屏住了呼吸,静静地没有一丝儿气流。我打开自动驾驶仪,倾听朱老总满怀激情地讲述那峥嵘岁月。朱老总的表情随着起伏的思绪时喜时忧,我们的情绪则跟随着朱老总的面部表情的变化时高时低。  

乌江!乌江!(3)
娄山关位于遵义城西北,路途不足百里,也正好是飞机的所经之地。  〃蒋介石也看中了这个要道,企图利用这里险峻的地形,把红军截住在娄山关一带彻底消灭。可是蒋介石得围着毛主席的指挥棒转,我们不仅没有被消灭,还补充了不少枪支弹药。  〃娄山关一仗,国民党的两条腿没有赛过我们的两条腿。彭大将军率领三军团,以比敌人快5分钟的时间差,首先抢占了娄山关主峰。结果以弱势兵力消灭强敌两个师零八个团!缴获枪支一千多条,子弹十万余发。这次胜利是长征路上的第一个大胜仗,彭大将军是有功的。红军上下士气高涨,受到很大的鼓舞,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记得毛主席也受到鼓舞,专门为娄山关的胜利填了一首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一城一池,一村一镇,朱老总的心里都保存了一个或悲壮、或美丽、或辉煌的故事。  不知不觉中,便到了我们的目的地双流机场。这个机场倒是具备一条又长又宽的水泥跑道,所有大型飞机都可以在这里起降,但独有一个缺憾使我们飞行员很害怕。它的跑道表面很不光滑,飞机着地的瞬间,容易被粗糙的地面弹起来,飞机上的人自然会像皮球那样被从座位上抛起。尤其是执行接送首长任务的飞行员,更害怕在双流机场起落,因为坐飞机的首长不知底细,不明情由,便会主观判断认为飞行员的技术不好,从此甭想再执行这位首长的专机任务。道理很简单,病人不愿让技术不高明的医生看病,乘客不愿让技术不过硬的司机开车,首长当然也不愿意让技术不精的飞行员为他开飞机。  我们也有同样的顾虑,便趁朱老总坐在我们身边的有利条件,向他报告了跑道的情况,并劝他赶快到后面床上躺好,免得撞着了。朱老总似乎也怕当皮球滚,二话没说,扶着服务员的肩到后舱去了。  事先,我们已经研究了一套方案,可以尽量让飞机轻些着地。  按规定,飞机进入跑道后,应该把飞机拉得与地面呈水平线,用飞行术语讲,叫做〃1米拉平〃,即在距地面一米的高度上平飞一段距离,然后三个轮子同时接地。可这种标准的着陆方法使轮子接触地面的面积大,与之冲撞的力也大,飞机会马上被反弹起来,再重新落在地面上。有时候目测偏高,飞机还会连跳几次方能控制得住。  为避免出现这种尴尬的场面,也为朱老总能感觉舒适些,同时为我们机组能在朱老总心里留下一个好的印象,我们采用了在训练中绝对禁止使用的方法:把机头拉得偏高一点,使飞机有一个小小的仰角,让两个主轮用很小的面积接触地面后,另一个轮子才接地,这样,飞机就如春燕般轻盈地飘落在地面上,后舱的人甚至毫无觉察。  下了飞机,朱老总用手指点着我们:  〃不是很好吗?我倒是准备从床上滚到地板上,结果上了你们的当。走吧,一起去金牛坝。你们玩几天就先回北京,我回老家啦,得住些日子。〃  遵照朱老总的指示,我们休息了两天先他回到北京。可尽管着陆时很轻,但朱老总返回北京时没轮到我去接,因为飞行员执行任务的次数是相对平均的,而且那次是别的同志值班。  

彭大将军(1)
性急的彭老总冲着空军副司令员曹里怀直嚷:〃我说机组行,你非说不行,越拖越晚,越晚越坏……我这不是来了吗?不是没有摔死吗……〃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碧波荡漾的水乡湖面,却成熟于延安那光线不足的土窑洞里。共产党中央机关在窑洞里居住了十年之久,这十年的光阴,中国历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  延水河畔逶迤曲折的小路,灌木、杂草中间杂着几簇野花的坡坡梁梁、沟沟坎坎……无不印记着前辈革命家的足迹。  进城了,住进窗明几净的高楼大厦,手中掌握了人民给予的权力,但老一辈革命家始终不能忘记延安那些低矮黑暗的窑洞曾是他们生存的栖身之所,更不曾忘记用南瓜小米养育了他们的延安人民。多少中央高级领导同志满怀感激之情,重回延安,看望那里忠厚善良的乡亲,看望宝塔、延河,看望那些留下了他们金色时光的山山水水。  由于首长们工作繁忙,所以多是坐飞机来去,因此,我便有机会多次到延安。我用一颗敬仰的心,参观毛泽东主席在枣园的故居。我带一片神圣的情感,游览被视为革命象征的巍巍宝塔。怀一腔追溯伟大历史的激动,走进具有历史意义的七大会址……延安中央礼堂……然而,所有历史的陈迹都随着时间的远去渐渐变得模糊起来。但是,有一件事在我脑子里留下了深刻烙印,就是去延安接彭德怀那一回的特殊经历。  1958年8月底的一天,我被派往西安。其实,到西安只作短暂停留,我的任务是飞往延安,去接在那里作社会调查兼〃回娘家〃看亲人的彭德怀。  送彭德怀去延安的机组,一直在西安等候待命。记不清什么原因,当彭德怀要返回西安的时候,却又临时把我从北京调到西安,使我有机会结识进而了解襟怀坦荡的彭德怀元帅。  那天天气不好,层层浓云低压,见不到一丝儿阳光。脚下那一片黄色的土地,可能因为没有阳光的照耀,失去了应有的光彩。机翼下掠过的沟沟坎坎、坡坡梁梁上,稀稀落落可见几处玉米或小麦什么的农作物,但也缺少蓬勃的生气。  宝塔山脚下那条流淌了无数年头的延河水,弯曲回旋。虽然流水不多,但它清晰的河床老早就进入了我们的视线,比起以窑洞为主要建筑的延安城来,延河容易发现得多。其实,看见了延河,也就如同看见了延安。  延安机场的净空条件很不好。东北与西南走向的跑道,跑道西南延长线是延河,还算平坦开阔;东北方向的延长线,则是两座山头之间的狭长低谷。所以,飞机只能由西南向东北单方向起降。跑道又窄又短,风速稍大,机场便要关闭。幸好我们降落的时候,天上只有厚厚的云层,没有刮风。  解放后,作为革命圣地,延安城里盖了两排红色火砖的房子,算是高级招待所,接待那些窑洞里的旧主人。我们被领进这个招待所的时候,已近开午饭的时间,因此彭德怀见到我们的第一句话就说:  〃你们机组来啦。我以个人的名义请你们吃顿饭,好不好?〃  不等我们回答他的问话,他马上又声音低沉地接下去说:  〃回老家啦,能吃顿家乡饭不容易啊!〃  很明显,这后面的话,彭德怀只是说给自己听。  延安保卫战打得艰苦激烈,作为总指挥的彭德怀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他对延安怀着更加深厚的感情。对于他此时的心情,我自以为是很理解的。  彭德怀最初给我的印象很严厉,他同我们讲话的时候,脸绷得紧紧的,没有一点儿笑容。虽然语调柔和,面容和善慈祥,但总使人产生望而生畏的感觉,我们立在他的面前都有几分怯意。接触时间长了,我们渐渐地摸透了彭德怀的脾气。他纯属〃刀子嘴豆腐心〃那类人。我们同他用不着装腔作势那一套,想到啥就说啥,如朋友间拉家常,毫不拘束,更不必字斟句酌,考虑再三。  随着在一起的时间多了,我们的了解进一步加深,知道彭德怀是个性情耿直,感情深沉的人。心中满是情和爱,但绝不轻易外露。他同陈老总的性格截然不同,陈老总热情奔放,谈笑风生,话一出口便妙语连珠,使人一见便觉平易近人,亲切随便,很容易接近和沟通。  饭端了上来,先是黄澄澄的小米干饭,又有白生生的两盘杂面馒头。看上去都很可人,使人产生大嚼一顿的欲望。另外,桌子正中放一个大盆,装了满满的素炒倭瓜。最后每人面前放了一小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  机组的几个人还眼望着通向厨房的那扇门,期待着再有可口的菜肴端上来。不想彭德怀已拿起筷子,招呼我们道:  〃快吃吧。羊肉汤要趁热喝,才能喝出味道来。〃  小米干饭和杂面馒头,对于我这个生长在河北土砭砬的人,倒真有一种回到了故乡的亲切感。但却〃委屈〃了来自江南水乡、吃惯了大米饭的同志。用他们的话说,〃好看不好吃〃。只见他们高兴地把黄澄澄的小米饭扒进嘴里,却皱起了眉头,鼓着腮帮子只让它在嘴里打转,久久不下咽。可是看见彭德怀吃得那样香甜,他们也只好硬着头皮〃认真〃吃起来。彭德怀手里的筷子刚撂到桌面上,他们不管吃饱没吃饱,紧跟着都放下了手中的碗。彭德怀大概觉察到这顿午餐不受欢迎,便故意问:〃好不好吃啊?〃  

彭大将军(2)
大家笑而不答,他见状轻叹一口气:  〃要是全国的老百姓,特别是延安老区的众乡亲们,大家每天都能吃上这样的饭就好了。〃  讲这番话的时候,彭德怀表情凝重,眼神忧郁,声音低沉。我们吃惊地互相交换眼神,房间里静静地沉寂了好一阵子。  庐山会议的时候,毛泽东主席曾批评彭德怀(当然,实践证明是批评错了),说他经过一年多的准备,向党放了一颗洋洋万言的炮弹。  1958年,彭德怀回延安,1959年彭德怀又回到老家湖南,作了大量的社会调查,发现了很多值得我们党深思的问题。老百姓的普遍贫困是个非常现实而不容忽视的大问题。尤其是延安老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甚至还不如40年代八路军在陕北的时期。难怪,彭德怀吃杂面馒头小米饭是那样香那样甜。在他脑子里,一定是乡亲们铁锅里的野菜,粗碗里的稀汤占据了绝大部分空间,不然,他怎么会那样沉重叹息,那样郁郁寡欢。彭德怀是我们共产党人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典型代表。  〃下午两点钟出发,你们去休息会儿吧。〃  彭德怀从沉思中解脱出来,站起身离开了饭桌。  我们谁也没有休息,不是我们不愿休息,而是时间不允许我们躺下来哪怕是伸展伸展四肢。  负责飞机维修检查的机务人员,先行去机场准备飞行了,飞行员、领航员则在安排我们休息的地方,分别用电话与气象台、调度室以及降落点联系,了解航线以及降落机场的天气实况,如风速风向、能见度、云量云高等,同时申请飞行航线、起飞时间。  我刚放下手中的电话,等待调度室的答复,空军的电报通知就到了。通知大意是说你们要降落的机场……临潼机场有大雨,飞机不能起飞。  这个扰乱了彭德怀行劝计划的新情况,一定要及时向他报告。机组几个人正商讨这件事情如何讲为好的时候,秘书来了:  〃老王,我们准备走吧!〃  〃临潼的天气不好,不能按计划起飞了。〃  秘书解了我的围,同他就可以直截了当地说实情不必费神了。  我向秘书详细汇报了空军的电报内容。  〃不能起飞?我向首长报告一下,不过,你们还是要做好走的准备啊!〃  最熟悉首长脾气性格的,当然是他们身边的秘书。所以彭德怀的秘书预料到彭德怀不会听从老天爷的安排,给了我们一个预告,就急急地汇报去了。  不多一会儿,彭德怀亲自坐车来了。  〃怎么啦?天气不好?不像他们说的那样严重吧。给空军打电话。〃  答复是:机组不附和气象条件,所以不能起飞。  那时,我还没有飞完复杂气象条件下的训练课目,当时降落场的天气的确不好,下大雨,云底高才100米左右,超过了我的最高技术条件。彭德怀睁圆了眼,盯住我问:  〃嗯?听说是你不能飞呀?〃  我不敢说能飞,就含糊其词地应付道:  〃我没有训练完复杂气象课目。天气是不太好,可是……〃  〃我看是可以走的,你们走不走我不管,反正我们走。〃  话音落地,彭德怀果然招呼秘书:  〃上车!〃  汽车〃轰〃地发动了,向着机场驶去。我们几个来不及多说一句话,匆匆取了早已准备好的行装,慌忙爬上汽车。  不能埋怨彭德怀蛮干,因为以前曾发生过蒙首长的情况,连周恩来总理都被蒙骗过。有回周恩来总理要从武汉到昆明,武汉空军参谋长怕路上万一出现特殊情况不好交待,就骗总理说天气不好。总理有急事不能等,临时挂一节车皮在货车后面,摇摇晃晃三天后才到昆明,而我们的飞机当天就到了。总理在昆明见到我们知道情况后,气得脸都白了。  〃这些人就是怕担责任,就是不怕耽误工作耽误我的事。〃  彭德怀当然也怕耽误了工作。  〃快!追上彭总的那辆车!〃  我冲着司机情急地喊。  前面,彭德怀的车不紧不慢地跑,后来,我们的车一步不拉地追。两辆车一前一后行驶在延安弯曲盘旋的公路上。  三十多年的飞行经历中,除了为毛泽东主席飞专机的那次特殊飞行外,这次为彭德怀飞机也属例外。一般情况下,我总是按照〃专机条例〃规定,提前两个小时到达机场,做好一切应该准备的工作,等待首长的来临。像这样尾随在首长的后面到达机场是我一生中的第一次,当然也是最后一次。  得不到空军的起飞命令,彭德怀不敢贸然起飞。彭德怀做了一辈子的军人,组织纪律观念非一般军人可比。但他知道空军副司令员曹里怀正在西安,到机场后,他便带了我们〃杀〃到起飞线要给曹里怀施加压力。  电话一接通,彭德怀就来了个下马威:  〃是你在那里不让我去呢?还是机组技术真的不行?你跟我说清楚!〃  〃延安机场条件不好,请彭总耐心等等吧。〃  〃不是我不耐心嘛!这里的天气很好啊。机组也完全有把握起飞嘛!你们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可是临潼正下大雨呢,落不下来怎么办啦?我们要对您的安全负责任呀!〃  我就站在电话机旁边,因此曹副司令的回答听得一清二楚。  

彭大将军(3)
〃你在塔台指挥,我们在天上飞还不行吗?不管怎么样,我今天一定要回去!〃  彭德怀的语气非常坚决,没有商量的余地,电话线那头沉默了好一阵之后,说:  〃我跟机组的同志商量一下吧。〃  〃快!快!他要找你,有戏了。〃  彭德怀此时脸上的表情就如同阴沉的天空露了一丝儿亮,他把电话听筒迅速递到我的手里。我将听筒贴近耳朵,对着送话器大声请示:  〃曹副司令员!我是机长王进忠,您有什么指示。〃  〃王进忠,你行不行啊?〃  〃行吧。〃  〃有把握吗?〃  〃有吧。〃  〃那你们就来吧。〃  事情就这么简单,两句话解决了问题。  〃绝对保证专机安全〃,是我们执行专机任务的座右铭。至于〃绝对〃一词的使用科学不科学,符合不符合自然规律,我们还曾开展过广泛的讨论。用辩证法的哲学观点看问题,世界万物没有一成不变的,任何事物都是相对地存在,相对地发展,不可能出现绝对的事物,但是,在保证专机安全这个问题上,我们就要打破自然规律,改写哲学观点。  我们提出了〃绝对保证专机安全〃的口号,并且几十年的专机飞行任务也做到这一点,这是飞机师值得骄傲的一点。可是,我没有飞完复杂气象条件的训练课目,却敢承担复杂气象条件下的专机任务,不是拿飞行安全开玩笑吗?岂敢,岂敢!没有金刚钻哪敢揽磁器活啊,我绝不会盲目蛮干。  人世间的事情既简单又复杂。从哲学的角度看不可能有绝对的事物,却偏偏要提〃绝对〃的口号,并且奇迹般地做到了。我虽然没有完成复杂训练课目,却已经执行过复杂条件下的飞行任务,而且难度还很大,不然,我怎么有胆量冒雨闯临潼?  1957年盛夏,我带了一批新飞行员在汉口王家墩机场培训,突然接到命令,要我带一个机组去广州,接广州军区司令员到北京开会。  那天,大雨倾盆,飞机发动后,雨水把发动机气缸温度浇到摄氏70度,低到发动机停车的临界温度,只能勉勉强强维持着飞机从地面升起来。  飞机是二次大战时期的苏制〃里-2〃,座舱不密封,外面哗哗啦啦下大雨,里面嘀嘀嗒嗒落小雨。这倒算不了什么,无非湿了衣衫,感觉不那么舒服罢了。  更为困难的问题是机上设备比较落后,仅有一部无线电罗盘。复杂气象飞行,它就是飞行员的眼睛和耳朵。看不见地面,飞行人员只有依靠无线电罗盘测定方位,从而确定飞机位置。不仅武汉下大雨,从湖南长沙到广东英德这一段航线上,又雷鸣不断,闪电不息。寄托着我们全部希望的〃眼睛〃由于受到强雷电的干扰,完全失灵。  这样恶劣的气象条件,是不适宜飞行的。可那时人们的思想还停留在战争年代,一项任务下来,不管客观条件如何,就是死命令。当我们冒着大雨起飞后,无线电里送来上级的命令:  〃就是把飞机摔了,也要到广州!〃  其实,十分简单的道理,孩子都该明白:飞机摔了,便到不了广州,只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可那时硬要这么说,根本不讲什么科学,人们还不懂科学,即使懂也很少。  飞机没有摔那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因为我们的确到地狱门口走了一遭,大家虚惊了一场。  飞机在天上飞,不似水里航行的船,陆地上跑的车,有了故障可以码头路边停靠修理,至少可以停下来进行处理。飞机唯一的选择就是继续前进或等待迫降的时机。我们的无线罗盘失去作用,可供保持航向和确定飞机位置的就是磁罗盘,用磁罗盘指示的航向,推测飞机位置并继续前进。但这种航行方法一般容易产生较大误差。  按推测,飞机应该进入湖南与广东交界的南岭山脉了。这儿最大标高海拔2000米,山高林密,地形险峻。为了防止云雾之中盲目与冰冷的山头接吻,我们将飞机上升到2700米的高度。这个高度远非里-2机型的极限高度,里-2最大高度可达4000米以上。可由于滂沱大雨形成了水柱,直浇在飞机发动机上,使气缸温度不断下降,最后终于低于70度临界温度而造成飞机双发停车,飞机失去动力,失去速度,高度迅速下跌。  山地飞行,又是云遮雾障,连迫降的一线希望都没有。机上人员个个大眼瞪小眼,寂静无声,谁也无计可施,大家顺从地乖乖地等待着。此时并非等待着希望,而是等待着死亡。  正当我们在死亡门前徘徊的时刻,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奇迹,机组有位同志茫然向外张望的时候,意外地发现机身下方有个云洞,而云洞下面有条河流,这条流着的活泼的河是我们的希望,我们的光明,我们的生命!我们立即顺着云洞钻出云层,低空沿着河谷滑行。由于高度降低,气温升高,雨也住了,我们幸运地空中开车成功。拿过地图一查,这条河正好流向广州。飞机跟着这条救命河安全到达广州,降落在天河机场。  经历过这么一场生死考验,也使我积累了雨中飞行的经验。所以,虽然临潼下雨给飞行造成障碍,增加了飞机落地时的难度,但我自信可以顺利完成任务。  曹里怀副司令员并非有意阻止彭德怀离开延安,也不是吓唬我们。临潼机场的气象条件的确很复杂。雨水连成了雨帘,落在水泥跑道上溅起了大大的水泡。云很低,云底高不过百米左右,能见度往多说也就1公里。我们按照预先准备好的着陆方案,用无线电罗盘建立穿云航线,在机场上空盘旋下降。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彭大将军(4)
只要净空条件允许,机场延长线的两端都设有远近两部导航台。远距导航台距离跑道头4000米,近距导航台距离跑道头1000米,专供复杂气象条件下,引导飞机安全着陆。  当我们的飞机高度降到250米通过远距导航台上空时,眼前仍旧是一片茫茫白雨,根本看不见地面。到了这时我们都有些紧张,要知道,离飞机着陆时间只剩下两分钟了,不仅没有发现跑道,连地皮都不曾见到,撂到谁身上心里都会发毛,何况飞机上还坐着彭德怀呢!  我的两只手操纵着驾驶杆,两道目光在繁星般的仪表盘上来回扫视。这种时刻,保持好飞机状态是非常重要的,不能让飞机偏离跑道延长线,不然,这么低的能见度更难以发现跑道。  高度表、速度表、地平仪、无线电指示器、升降速度表……哪一个都不能拉下。我的副驾驶手扶油门随时调整油门,两眼时时望住窗外,生怕跑道从眼皮底下漏过去。  领航员此时是最忙碌的,他不断地向我报告高度、速度和到达近距导航台的剩余时间,纠正飞机方向,提醒应保持的下滑率,还得分一半精力搜寻跑道。而机械师的两只眼睛始终都瞪得圆圆的。  大家全力以赴,协调配合,终于在接近近距导航台上空时,透过雨帘,发现飞机稍左的前方,有条灰色长形平面向远处延伸,大家经过推断,确认为是跑道后方才松了口气。  降落,滑行,在停机坪停稳关车。  机门开处,大雨之中,从西安赶到临潼的曹里怀副司令员垂手站立迎候。头顶没有雨伞,身上没有雨衣,连顶草帽都没戴,任凭雨水打在脸上身上……  彭德怀见了曹里怀这副模样,并无怜悯,第一句话就带着火药味:  〃我说机组行,你非说不行,越拖越晚,越晚越坏……〃  彭德怀也光着脑袋立在雨中,冲着曹里怀数落开了,看架势心中的那股怒气早就憋不住了,非得宣泄一番才能平衡。  有人急忙在彭德怀头顶撑开一把伞,彭德怀停住口,转头向身后撑伞的那位同志点点头表示谢意。事实面前,曹里怀无言以对,更不敢解释或反驳,便趁此机会赶快岔开话题:  〃彭老总快上车吧,雨这么大别淋病了。时间也不早了,我们先去吃饭吧。〃  说完向左右的人一眨眼,一群人心领神会,大家前后簇拥着彭德怀上了汽车。  临潼的饭桌上比延安的那桌饭好多了,大盆小碟地摆了满满一桌,还有上等白酒,记得好像是陕西的〃西凤〃。我们几个人,尤其是午饭没吃好的同志,美美地饱餐了一顿,似乎为了〃弥补〃中午的损失。可彭德怀反而吃得不香,大概因为飞机延迟起飞,耽误了时间,打乱了他的计划,心中气恼,也就品不出饭菜的香味。曹里怀企图把彭德怀弄到饭桌上堵住他的嘴,从而结束挨训的尴尬场面的〃阴谋〃也未得逞。彭德怀手里捏着酒杯,脸上一股余怒未消的神情,嘴里续上机场没有说完说够的话题:  〃就你曹里怀不让我来。我这不是来了吗?不是没有摔死吗?……〃  当着我们这么多人的面,还都是曹里怀的下级,彭德怀也不给曹里怀留点情面。我们倒并不感觉曹里怀失了面子,可曹里怀本人觉得脸面上挂不住,红着脸,俯身对着我的耳朵悄声解释:  〃彭老总你可能不了解,他就是这脾气,别看他这会火气挺大,骂完就没事了……〃  

〃逃他妈的山里去!〃(1)
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根本就不把张春桥放在眼里,公开讥讽张春桥是〃提皮包,看大报,提口号……〃  与彭德怀这样性情直爽而又急躁的将军无独有偶,那就是人称许和尚的许世友将军。  飞许世友的专机次数多了,我们也掌握了他的特点。许世友常常提前到达机场,表现了他做事不肯拖拉的性格。他一到机场就嚷:  〃走吧,走吧!还等什么?〃  因此,只要是许世友的专机,我们从不按部就班地安排时间和工作,总是提前做好一切飞行准备,许世友一到就起飞。  性情急躁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办事干净利落,行动迅速敏捷,最显著的一点就是决不等待。而许世友将军清楚地知道,坐飞机外出,飞机就是他的〃腿〃。为了能够随时出动,说走就走不耽误事情,他总是让机组人员跟随在身边。吃饭、散步、观光游览以及看文艺演出,除了我们不宜参加的活动外,一律随他〃集体行动〃。可我们却不大乐意总同他形影不离,感觉无形间有股约束力,不如机组单独活动那么自由自在,那么随心所欲。有时饭后散步,便有意与他拉开距离,可要是我们脱离了他的视力范围,他马上就会叫起来:  〃机组呢?机组的人哪去了?〃  直到秘书匆匆把我们赶回到他的身边,他才冲我们高喊一声:〃别再走丢啦!〃然后重新迈开四方步。  有人说许世友将军很爱喝酒,且很能喝酒。对于他的这一嗜好我倒印象不深,也许他工作期间实行自我约束,使得我们没有机会一睹他的英雄海量。我只知道他吃饭速度很快,与他同桌就餐千万不能斯斯文文细嚼慢咽,要拿出狼吞虎咽的江湖好汉的豪气来,否则你饿肚皮责任自负。他不仅吃饭的时候速战速决,而且不留喘息的机会,放下碗坐车就走。既不闭目养养精神,也不喝杯香茶润润喉咙,至多到卫生间方便一下。所以,我们只要看见许世友离开了饭桌,不管是吃饭了还是没吃饭,都不敢再耽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