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资本家-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了舒服,当然得坐战舰,登上战舰,叶思文终于见到了他培养的英奸库福尔。人就是要出来磨练才行,昔日颓废的咖啡店小老板库福尔,经过七、八个月的海风洗礼,现在已经是意气风发的舰队长了。

库福尔一见到叶思文,立马热情的张开双臂,道:“欢迎你来到我的船上,我的老板。”

叶思文拒绝了库福尔的熊抱,笑呵呵和库福尔开玩笑:“混得还不错啊!”

库福尔一耸肩,说:“马马虎虎吧!”

安顿好一行人中的女眷,库福尔便带着叶思文在船上各处转了转,经过库福尔一段时间的魔鬼训练,昔日懒懒散散的海盗已经成为了最精锐的水兵,一个个精神头很足,灵活的在战舰上蹿下跳。

叶思文欣喜的看着水兵们,赞扬道:“嗯!不错,有点样子了,库福尔你辛苦了。”

“首先我谢谢老板的赞赏,要是你真的觉得我辛苦的话,老板可以给我涨工钱。”库福尔一脸的笑意,憧憬着老板给他肯定的回答。

外国佬和中国人的思想有根本的不同,外国佬都比较实在,什么事情都喜欢和钱挂钩,“亲兄弟,明算账”是中国人提出来的,可是执行得最好的却是这些外国人。

“等你在我手下干了一年再说吧!”叶思文根本不可能立刻答应库福尔的请求,虽然库福尔是人才,可是也得看成本不是?再说了,大明朝除了自己,谁还敢用这个金发碧眼、一脸海盗气的家伙啊!

库福尔也料到自己的请求不会通过,也不丧气,耸耸肩,继续和叶思文谈水师建设的问题。

一路顺风顺水,不到两天时间,船队就来到了黄河的入海口东营。为了节约时间,叶思文就不准备去日照港转了,直接在东营港下船,顺着黄河回济南。

东营港现在还是一个小渔村,只有一个很小的码头,根本不能把大型战舰开进来。辞别库福尔之后,叶思文一行人坐着黄鹞快船登岸。

码头上,早有一行人在静候叶思文一行人的到来,他们是远洋商号东营分号的人,听说大老板今天要在此登岸,早早的就在这儿等着了。

叶思文被一群人簇拥着,踏在坚实的山东大地上,心中不由得感慨;“还是在自己的地盘上舒坦啊!”

远洋商号东营分号为叶思文准备的交通工具是远扬铁厂最新出品的四轮双驾马车,马车底座用全钢打造,车轮也是钢制辐条车轮,在车轮外面,还包着一层南洋来的橡胶,减震效果比以前的马车提高了不少。马车上面是做工精美的木质车厢,车厢里面的座位也变成了皮质软椅,乘坐的舒适度大大的提高。

由于北方游牧民族禁止向中原贩马,所以拉车的马匹是远洋商号在倭国搞来的东洋马,东洋马的体格虽然比不上蒙古马、三河马,但是比中原的滇马、川马还是要高大一点。

一行人舟车劳顿,四天之后,终于看见了济南城的城头。这次会济南只用了八天左右,比以前动辄需要半个月的脚程,速度提高了将近一半。

叶思文衣锦还乡,济南城外,早就有人在十里长亭翘首以盼了。场面略微有点大,足足有几百号人前来迎接叶思文。其中远洋商号的人占了一大半,济南城靠着远洋商号发财的商人占了一小半。

普通的商人之类还好点,就连山东布政使、指挥使、济南知府之类的朝廷官员居然也来迎接叶思文,最后连孙元化都带着人马亲自来了。这些官员个个都是人精,自从叶思文出仕、叶景上京赴任之后,这些人就琢磨开了,他们都明白,这叶家父子得到了今上的青睐,飞黄腾达已是指日可待,此时不巴结,更待何时?

叶思文现在的身份可不一般了,不仅仅是朝廷的正五品官员,皇帝陛下的宠臣,还是山东省的利税大户,几万工人的衣食父母。所以连山东巡抚孙元化都得给他几分薄面,亲自前来迎接。

这么大的阵势,可把叶思文可吓得不轻,他连忙下车,先和孙元化等山东省的各级官员见礼。

叶思文向孙元化施礼,然后有些惶恐的说:“下官何德何能,竟能让孙大人亲自前来迎接,真是折杀下官了。”

孙元化看着眼前这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心中不由感慨,此子果然是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孙元化早就知道这位年轻人不是池中之物,只是没想到,叶思文的仕途之路会如此的平坦,只用了短短的几个月时间便成了陛下的宠臣,朝廷五品官员。要知道,莫说他一个小小的举人,就是有很多进士终其一生,也不过是一介七品御史罢了。

寒暄了一番之后,这才和母亲叶唐氏叙话,然后一一和其他重要的人物寒暄。一番寒暄下来,足足用了一个时辰。

让叶思文郁闷的是,这么大的场面,居然没有见到马欣惠和宋应星,宋应星还好说,肯定在忙着搞研发工作,可是马欣惠不来迎接就有些蹊跷了,难道她不愿意看见自己和唐婉儿完婚,躲在家里暗自伤神。

心怀不安的叶思文抽空向马跃问道:“二弟,你妹妹怎么没有来啊?”

“她兴许是不好意思吧!”马跃促狭的说道。

“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叶思文奇了怪了,以前成天腻在一起都没有觉得不好意思,这才过几个月啊!就会变得不好意思?

马跃瞪了叶思文一眼,问道:“大哥,你是真不知道呢?还是假不知道?”

“什么?”叶思文疑惑了。

“你难道不知道叶伯母向我父亲提亲的事情?”马跃也觉得奇怪,这么大的事情叶思文是应该知道的啊!

“啊!提亲?”叶思文一脸的窘迫,偷偷的看了看正在和唐婉儿叙话的叶唐氏,心想这妈当得,也太尽责了些吧!

看着一脸窘迫的叶思文,马跃笑了笑,道:“就知道你要多心,别胡思乱想了,不是我妹妹不还意思,也不是她不愿意来迎接你,而是她根本就没有时间。这几个月远洋商号的摊子铺得太广、太大,她忙得没日没夜的,抽不出空来迎接你。”

听马跃这样说,叶思文突然一阵心疼,一个二十不到的女孩子,要管理一个庞大、涉及各种行业的跨国企业,需要多大的耐力、花费多大的精力啊?真是太难为马欣惠了,以后一定得多帮马欣惠找几个得力的帮手。

在十里长亭为叶思文接风之后,一行人便逶迤向济南城进发。正当众人将要进城的时候,突然从济南城的城墙上飞出一只大鸟,从众人的头顶呼啸而过,大鸟上还有一个人,正在和地上的人们挥手致意呢!

“那是什么?”无数人一脸惊讶的举起了头顶,向天空中的大鸟望去。

第三十二章、宋应星的飞天梦

现场所有人都被天上突然出现的大鸟惊呆了,只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叶思文。在场的人,只有他知道这玩意是什么,这就是传说中的动力翼伞。

而且叶思文还看清楚了大鸟上面的那个人是谁,正是科学家宋应星。想必这就是宋应星为了迎接叶思文而准备的礼物。

虽然脸上不动声色,可是叶思文心里已经激动得要死了,没想到宋应星这家伙,才三个多月,就把动力翼伞这么先进的玩意搞出来了。

由于动力翼伞是宋应星躲在远洋铁厂内部研发出来的,所以连马跃他们这些远洋商号的核心人物都不知道动力翼伞的问世。

马跃看叶思文一脸的笑意,捅了捅叶思文,问道:“叶大哥,你知道天上这玩意是什么。”

“这是你们以后新的作战武器。”叶思文笑呵呵的说。

同样伴随在叶思文左右的谢威一听这话,立马嘀咕道:“还让不让人活啦?”

“怎么?不满意吗?”叶思文疑惑的向谢威问道,难道这小子接受不了天上飞的东西?

谢威见引起了误会,连连摇头,道:“叶大哥,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还让不让敌人活啦,光是虎威团装备的虎式步枪就够敌人喝一壶了。有了这玩意,就是在天上扔石头,也得把敌人砸死啊!”

叶思文笑骂道:“这么馊的主意亏你想得出来,这么厉害的玩意拿来丢石头,你也不嫌寒碜,要丢,就往地上丢炸弹。有了这玩意,敌人简直就无所遁形,千里之外取上将首级都是可能的。”

马跃和谢威对望一眼,心中俱是在想,一件才刚刚露面的新式武器,叶大哥就能准确的找到使用的方法,果然是一位军事奇才。

谢威又望了望济南城巍峨的城墙,道:“有了这些新式武器,以后就算有再高的城墙也不顶事了。”

马跃也在一旁摇头,说:“就是没有能在天上飞的东西,城墙这玩意早晚得淘汰,再厚的城墙,能挡得住虎式大炮的轰炸?”

叶思文在一旁听着马跃和谢威的谈话,心想是不是该编写一部关于现代化战争和海6空协同作战的书籍给虎威团的将士们学习。

经过一番周折,叶思文终于见到了设计动力翼伞的宋应星。不过老宋却没有想象中的意气风发,反而鼻青脸肿、灰头土脸,一脸的狼狈,人也比以前瘦弱了些。虽然一脸狼狈,老宋的精神头却是十足,两只眼睛里透出精光。

叶思文疑惑的问道:“长庚兄,刚才在天上不是还好好的吗?怎么一会儿就变得鼻青脸肿的啊?”

“哈哈哈……”宋应星爽朗的笑了起来,“没事,降落的时候摔了一跤,老问题了,‘猎鹰’总是不能平稳的降落,还需要大力改进才行。”

宋应星竟然给动力翼伞取了一个名字叫猎鹰,倒也威武雄壮。

“长庚兄,真是辛苦你了,请受小弟一拜!”叶思文向宋应星行了一个大礼。

宋应星连忙拉住叶思文,道:“都是自家兄弟,客气什么?其实我还得好好感谢你呢!帮我完成了飞天的梦想。”

一听宋应星提起这个,叶思文拉着宋应星的手,说道:“长庚兄,走,带我去看看你设计的‘猎鹰’。”

一路上,叶思文又和宋应星谈起了动力翼伞的设计历程。动力翼伞的设计历程听得叶思文心酸,为了设计出能在天上飞的工具,宋应星这三个月可没少遭罪,几乎是不眠不休的工作了三个月,总共也没有睡过几个囫囵觉。

自从宋应星来到远洋商号报道之后,就一头扎进了远洋铁厂里面搞研发。由于被叶思文忽悠得厉害,所以他研jin究bang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制造一样可以让人飞上天的工具。

刚开始研发的时候,远洋铁厂的老牌技工都很不看好宋应星,因为宋应星这个想法太疯狂了些,虽然古代有鲁班削木为鸟,在天上飞三日三夜而不落的传说,可是那毕竟是传说不是?而且鲁班做的木鸟也不能载上人飞不是。

可是宋应星不这样认为,他觉得这事是完全有可能的,其实在老宋的心里,从小就有一把火,老宋小时候总是幻想自己能自由自在的在天上翱翔。

本来随着仕途坎坷,老宋心里的这把火已经渐渐的熄灭。可是那次在酒楼里,和叶思文一番交谈之后,宋应星心里的火再次被叶思文点燃,并且叶思文还在这把火上浇上了滚油,让这把火熊熊的燃烧起来。

借着远洋铁厂雄厚的底子,宋应星不眠不休的干了一个月,第一架动力翼伞就做了出来,不,第一架成品只能说是滑翔伞,不能说是动力翼伞,因为宋应星做出来的第一件成品并没有任何动力。

可是就是最简单的滑翔伞,也花费了宋应星所有的精力。为了做滑翔伞,宋应星先在野外观察天上翱翔的鸟儿,就那样呆呆的站在野外,一望就是一天,不仅把自己的脖子搞得生疼,还常常被人耻笑为傻子。

等把鸟儿翱翔盘旋的姿势牢牢的记在心底,宋应星又在鸟市上买了一只猎鹰,认真的观察了猎鹰的身体结构,测量了猎鹰周身的尺寸,这么一圈搞下来,连强悍的猎鹰都被宋应星折磨得没了脾气,每次看见宋应星拿着尺子出现的时候就吓得“啾啾”乱叫。

其间远洋铁厂的厂长见用大把银子请回来的宋应星整天正事不干,还找宋应星谈过几次,但是无论厂长说什么,宋应星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研jin究bang项目。

一个月之后,当宋应星扛着他做出来的飞行工具站在山顶,顺风飞起的时候,远洋铁厂所有人都惊呆了。那些曾经嘲笑宋应星是疯子、傻子的人,做梦都没想到,仅仅一个月,宋应星就实现了他当时的想法。

宋应星第一次的试验可以说是相当成功,除了降落出现了一点小问题之外。

第一次尝试虽然成功了,但是宋应星也发现了滑翔伞的致命弱点。那就是滑翔伞必须靠自然界的风力起飞,而且方向也只能受自然界的风向控制,起飞降落都十分麻烦,根本达不到随心所欲翱翔天际的地步。

由于出现了这些问题,聪明的宋应星立刻想到了要给滑翔伞装上一套动力系统,那样的话,滑翔伞就可以不受风力的影响了。

要给滑翔伞装上动力系统,可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复杂到仅凭宋应星一己之力不能完成,于是宋应星找到了远洋铁厂的厂长要人。自从宋应星在天上飞了一圈之后,平日里老在宋应星耳边聒噪的铁厂厂长变得唯唯诺诺,宋应星要钱批钱,要人批人。

既然厂长这样支持自己,宋应星也就不客气了,张口要了十万两银子的研jin究bang经费和十几个头脑灵活的年轻人。自从宋应星在厂里的年轻人面前露了飞天这一手,他在这些年轻人的心中已经是神一般的存在了,被挑中的年轻人欣喜万分,纷纷要拜宋应星为师,宋应星也不含糊,直接把这些年轻人收为入室弟子。

宋应星有了研jin究bang经费和人员之后,马上开始考虑应该在滑翔伞上使用什么动力,现在人们经常利用的畜力、风力、水力,没有一样适合安装在滑翔伞上面。最后还是猎鹰给了宋应星灵感,要飞上天,还得靠人自己的力量,于是他们决定用人力。

这人力应该怎样用,又是一个问题,宋应星他们不眠不休,使用了很多不同寻常的方法,但是都没有取得任何成效。不过这些失败的经验也告诉他们,想要飞起来,起飞的速度一定要非常快才行。

失败过无数次之后,宋应星他们发现,想要飞起来首先只有靠人力,其次需要速度快,可是人自身的速度怎样才能提高呢?那就需要工具,车当然是最好的选择,可是要什么样的车才能提供更快的速度呢?

宋应星和一帮徒弟整天茶饭不思,苦思冥想,最后,远洋铁厂运送钢铁的大小滑轮给了他们启示。

宋应星和徒弟们最后做出了一个类似三轮自行车的工具,宋应星他们给这种新设计的车取名为三轮车。

宋应星他们做的这种三轮车和后世的形状上很相近,把手、车轴、刹车什么的几乎和后世的三轮自行车一模一样,只是传动系统有些不同罢了。

在三轮车的前面,是一只小滑轮,小滑轮的两边还设计了一个“乙”字形的脚踏板,车的后桥中间装有一个大滑轮,两个滑轮之间用皮带连接,老牛皮打造的皮带,既结实又轻便。

动力系统解决了,什么都好办了,没用一天,宋应星和徒弟们就把三轮车装在了滑翔伞的下边,拉出去一试,竟然真的离地了,不过也仅仅限于离地而已,一般飞起来几步,就又落了下来。

是哪里出了问题呢?宋应星他们又陷入了沉思,最后宋应星一拍大腿,原来他们太过急于求成,只解决了滑翔伞升空需要的推进力,根本没有解决滑翔伞在天上飞的推进力。飞上天之后应该用推进力呢?他们再次纠结。

既然滑翔伞翱翔天际需要用风推进,那么是不是滑翔伞能自己在天空中产生推动自己的风就可以持久的飞行了呢?一个脑袋瓜相当灵活的徒弟提出了他的观点。

这个徒弟的观点让人眼前一亮,可是什么工具可以产生风呢?

把水力车床下面的螺旋桨反过来用,就可以完成这一使命。人多力量大,很快就又有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宋应星采取了这位徒弟的意见,立马把滑翔伞拉进车间进行改装,螺旋桨终于出现在了滑翔伞的屁股后面……

叶思文始终没有敢亲自试试宋应星他们造出来的动力翼伞,只是抚摸着宋应星和徒弟们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最终定型的动力翼伞,赞叹道:“这就是这个世界上的第一架飞机啊!”

此时叶思文看见的,是经过了无数次试验、失败、改装;再试验、再失败、再改装的成品。虽然宋应星只是简略的说了一下研发的过程,其实叶思文知道,要取得这样的成果,是多么的困难,需要经历怎样的失败。

“其实它还有缺陷,还需要进行改装。”宋应星在一旁摇着头说。

叶思文点头,用手托着下巴,点评道:“的确,还不够完美,两翼的比例都合适,只是下面的三轮车动力系统太烂了,你难道没有试过用齿轮和链条吗?”

“齿轮和链条?那是什么东西?”宋应星一脸错愕。

叶思文笑了笑,拍了拍宋应星的肩膀,道:“长庚兄,这你就没有仔细观察了吧!齿轮和链条可都是车床上常见的东西。”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给我说说。”宋应星知道叶思文有好主意,拉着叶思文就开始讨教问题。

叶思文为了使宋应星设计的动力翼伞尽快使用,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仔细的给宋应星说了现在这架动力翼伞的缺点和改进方法。

“动力系统全部要换,皮带和滑轮组合用起来太费力,用齿轮和链条组成比较轻便的动力系统,这样可以节省驾驶员的体力。”

“如果觉得后置螺旋桨不好,你们可以试试螺旋桨前置!”

“转向的问题,你们可以在机翼上安装两个小一点的螺旋桨,通过控制机翼上两侧螺旋桨的速度来控制。”

“降落的确是一个大难题,试试平整的跑道和后轮先着6。”

宋应星如饥似渴的听着叶思文的改进意见,不时的用笔在纸上记录。老宋现在简直就要疯狂了,许多他和徒弟们想了许久也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叶思文几乎只需要轻飘飘的一句话就能让他豁然开朗。

看着新点子层出不穷的叶思文,宋应星简直想把他的头摘下来,安在自己的脑袋瓜上。

叶思文一堂课讲下来,总算是给宋应星指明了道路。不过宋应星这样聪明的人也有自己的一些观点,他说道:“叶老弟,熟话说人力有穷时,我觉得‘猎鹰’用人力来作为动力,始终局限性太大。”

“长庚兄,你何不想想制造一种可以提供动力的机器来代替人力呢?”叶思文循循善诱。

“可以提供动力的机器?”宋应星眼睛亮了起来。

第三十三章、虎牙大队

晚上,马跃、谢威为首的虎威团将士在归田园居摆酒,给叶思文接风洗尘。叶思文正好把李岩、大熊、王小林三人也带上,介绍给兄弟们认识。至于宋应星,和叶思文聊了一下午之后,便急不可耐的回了远洋铁厂,准备继续改装他的宝贝“猎鹰”。

出席酒席的都是自家兄弟,有马跃、谢威、李大憨、阎虎、郭田、石金锋这些虎威团的老人,也有新加入虎威团任军师的杨云等人。

叶思文先热情的向众人介绍了李岩、大熊、王小林三人,按照山东规矩,新认识的朋友先喝三杯,而且要喝最有劲头的北方烧刀子。

李岩、大熊、王小林三人毫不含糊,一口气干了三大杯烧刀子,立刻就得到了众人的认可,众人都把他们三人当兄弟对待了。

几杯酒下肚,酒桌上就开始热络起来,众人聊起了虎威团最近的新鲜事。

酒至半酣时,阎虎开始讲起了前几天演习的段子:“……叶大哥,我给你说,二愣子那只队伍,现在可了不得了,一水的虎式步枪,一个人顶我们三个,我们一个营的人,上次居然没搞过他们一百多个人,我们向他请教练兵心得,这小子还给我们掖着藏着。”

李大憨嘿嘿憨笑,道:“阎营长,你太高看我了,我哪有什么练兵心得啊?全靠运气,要不是我的一个小队碰巧摸到了你的指挥部里,正面战斗,虎牙大队根本不是虎威营的对手。虎威营那是什么营?全团的教导营,全团都以虎威营为榜样呢!”

“你小子还在这里给我打马虎眼,你给我们说说,怎么每次都那么巧,总有一支小队能碰到我们的指挥部。”说话的是郭田,他的虎啸营也在李大憨手里吃过不少亏。

“就是、就是,二愣子,你今天不说,小心出不了这个门啊!”其他两个营长也跟着起哄。

正在几个营长和李大憨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马跃说话了:“你们就别问了,我告诉你们吧!其实这二愣子是叶大哥嫡传弟子,得了叶大哥偷袭的真传,把叶大哥偷袭敌军指挥部的本事学了一个全。”

听了马跃的解释,几个营长更不依了,纷纷向叶思文讨要说法:“叶大哥,你这也不太公平,为什么只传手艺给二愣子,不传手艺给我们?”

“哎、哎、哎……你们针对我就是了啊!别把矛头指向叶大哥。”李大憨出来和稀泥。

叶思文看着一群笑笑闹闹的兄弟,嘴角露出了笑容,和自己的兄弟一起喝酒,就是痛快。

坐在叶思文旁边的李岩看着闹闹嚷嚷的兄弟,问道:“叶大哥,他们平时都这样吗?”

这个问题还真让叶思文没法回答,他虽然是虎威团的精神领袖,可是并没有怎么和这些兄弟相处,对他们的情况知道得不多。

谢威正好坐在李岩的身边,笑呵呵的对李岩说:“他们在外面就是这样,不过回到军营里,他们一个个都会板着一张脸,像谁欠他二百两银子似的。”

“哦!”李岩点了点头,还有这么神奇的事情?

饭后,叶思文找到了李大憨,开门见山的问道:“二愣子,我让你训练的虎牙大队能不能用了?”

李大憨见叶思文找他谈军务,立马严肃起来,挺起胸膛,双脚并拢立正,回答道:“报告叶帅,我别的不敢保证,我只能保证虎牙大队的个个都是敢打敢拼的汉子,随时等着叶帅召唤。”

“稍息,稍息,这又不是军营,你搞得这么正式干什么?”叶思文让李大憨放松。

“是!”李大憨稍息,依旧不放松,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

叶思文没法,只好和李大憨谈正事,叶思文问道:“我给你的虎牙大队送三个兵来怎么样?你看李岩、大熊、王小林他们三个在你手底下干一段时间怎么样?”

李大憨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道:“叶帅,你推荐的人,只要符合条件,我都可以来者不拒,不过不符合条件的我可坚决不要。”

叶思文眼睛一瞪,骂道:“说你胖你还喘上了是不是?你们虎牙大队招兵有什么条件,我怎么不知道。”

李大憨骄傲的说:“我们虎牙大队可是最精锐的队伍,招新兵的标准就是不一样,只要十八到二十岁的强壮青年。那个李岩,才十五岁吧!那个大熊二十五、六了吧!还有那个王小林,也就十七八岁吧!他们三个年龄都不符合,你让我怎么把他们弄进虎牙大队。还有他们三个除了大熊的体格好一点,其余两人的身体太文弱了些。”

“没有一点办法通融一下?”叶思文皱着眉头问道。

“报告叶帅,没有!虎牙大队招兵的规矩是你定的,你也必须遵守。”

“娘的,老子安排的事情都敢拒绝了,你小子的本事是越来越大了啊!看老子今天不好好收拾你这个小兔崽子。”见李大憨油盐不进,叶思文发飙了,几个爆栗敲在了李大憨的头上,叶思文用爆栗敲了还不过瘾,直接用脚提在了李大憨的屁股上。

李大憨这下不干了,“哎哟”一声,捂着被踢疼的屁股就跑。

“你小子站住,老子教训你你还敢跑是不是?”叶思文生气的大叫。

李大憨跑了几步,扭过头来,道:“叶帅,明天把人送到虎牙大队来吧!可有一点得说好咯。虽然他们是你的关系户,但是我怎么训练他们你不能干涉。”

李大憨说完,扭头就跑,生怕叶思文赶上来踢他的屁股。

第二天早上一早,李岩都还在睡觉,突然被人从被窝里提了出来。李岩睁开眼睛一看,原来是叶思文在作弄他,叶思文今天穿了一件很特别的衣服,衣服的肩上分别扛着用金丝线绣着两杠四虎头的牌牌。

李岩当然不知道,叶思文穿的是虎威团的军服。

十月的天气已经有些冷了,只穿了一件白色中衣的李岩冷得瑟瑟发抖,李岩问道:“叶大哥,你又干什么啊?你知不知道这样很冷啊?”

“穿上你的衣服,我带你去一个好玩的地方。”叶思文笑眯眯的说。

李岩毕竟才十五岁,虽然在同龄人中已经算是比较懂事的了,可是依旧是小孩子心性,听说叶思文要带他去好玩的地方,立马高兴起来,快速的穿好衣服。

等到李岩走出门的时候,大熊和王小林已经在门口等着他了。

叶思文带着石金锋走了过来,向三人说道:“都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三人齐声答道。

叶思文笑了笑,道:“那就跟着我们走吧!”

叶思文带着他们出门,五人分别上了两辆双驾四轮马车,车夫扬起鞭子,两辆马车一前一后的开往了济南城南边的山区。

大约走了一个半时辰,他们的目的地到了,目的地是一座修建在山沟里的营地,营地的大门前面树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旗杆,旗杆上面挂着一面绘有老虎怒吼的旗帜,旗帜上面,老虎的两颗带血的虎牙特别显眼。

李岩、大熊、王小林三人终于知道叶思文嘴里好玩的地方是什么地方了,原来是虎威团啊!看旗帜上两颗带血的虎牙,这里应该是昨天晚上那些人口中最牛逼的队伍——虎牙大队。

走进营地,立刻有两个扛着两杠一虎头的虎威团少校前来迎接,两个少校先向叶思文敬礼,然后双方说了几句话,其中一人便带着叶思文和石金锋走了。

李岩他们三人见叶思文离开,也想跟着去,结果他们却被另外一个少校拦住了。

“你们跟我来。”少校冰冷的对三人说。

李岩向叶思文望去,只见叶思文向他招了招手,示意他跟着眼前这个冷冰冰的家伙走。

三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跟在冷面少校的后面,冷面少校一言不发,两只穿着铁板靴子的脚十分有力的踩在地上,想起一阵“踢踏、踢踏”的声音。

李岩腹诽:“谢威大哥说的果然没错,这里的人都像谁欠他二百两银子似的。”

冷面少校先去库房里给三人一人领了一套虎威团军服,让他们换上。

三人领到军服,不等冷面少校安排,立马要到旁边的土木结构营房里换衣服,在他们看来,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冷面少侠突然挡在他们的面前,大声的质问:“你们懂不懂规矩?这是你们现在可以进的地方吗?啊?”。

大熊是个直性子,早就看不惯冷面少校拽得二五八万的样子,问道:“那我们不在营房里换衣服,难道在光天化日之下换衣服?”

冷面少校瞪了大熊一眼,指着营房旁边一排低矮的帐篷,道:“左数第一座帐篷,就是你们的狗窝,在那里换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