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资本家-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什么?”叶思文好奇的问道。
叶景从桌上拿出一份公文递给叶思文,道:“你自己看吧!”
叶思文接过公文,细细的看了起来,上面的内容如下:
孙:侯爷,此次平辽,你居功至伟,不知道皇帝陛下会封你一个什么官职。
叶:至少得是一个公爵吧!
孙:老夫说的不是爵位,老夫说的是官职。
叶:管他的,无论什么官职,反正要我满意,本侯不满意,本侯才不干呢!
孙:若是侯爷不满意,准备怎么办?
叶:若是本侯不满意,本侯自然会向陛下辞官,让天下臣民看看,陛下是如何对待有功之臣的。
孙:好,老夫到时候自然会助侯爷一臂之力,我们同进退!
“是谁害我?”
叶思文一巴掌把公文拍在桌子上,大声的吼了一句,这份公文上的“孙”,分明就是孙承宗,公文上的“叶”,自然是叶思文。
而这份公文的意思,也完全和原本的事实完全相反,叶思文和孙承宗的意思分明是卸甲归田,但是这份密报的意思,分明就是叶思文和孙承宗两人密议,用辞官为威胁,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官职。
叶思文搞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一股冷汗立刻从背后冒了出来,若是自己不知道这件事情,明天在早朝上坚持辞官的话,必然让朱由检以为自己是在故意刁难,到时候,他和朱由检之间的矛盾将会更深。
叶思文看了看叶景,问道:“父亲,这份密报,你是如何得到的?这份密报,又是哪一个乌龟王八蛋写的?”
叶景淡淡的说道:“为父自然有为父得到情报的渠道,这个你不用管,至于这份密报是哪一个乌龟王八蛋写的,为父觉得,你应该知道。”
“又是高起潜,这个死太监,他娘的,怎么就处处和我过不去呢!”叶思文牙关紧咬,眼睛喷火,若是高起潜现在在他的面前,说不定叶思文当场就会把高起潜生吞活剥了。
叶景问道:“怎么样?文儿,这个官,你还当不当?”
“当,怎么不当,当官多好啊!不仅可以作威作福,还可以坐堂撒签耍威风,出入鲜衣怒马,随从一大堆,这么好的事情,为什么不敢,谁不敢谁是傻子!”
叶思文随即泄气,道:“只是,当这个管,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把脑袋当没了,真是没有意思得很。”
叶景站起来,安慰道:“好了,文儿,现在不是抱怨的时候,不就是当官吗?有为父在前台给你遮风挡雨,你怕什么?你赶快写一封信给孙老师,告诉他,明天在朝堂上该怎么做,无论皇上有什么封赏,你们都得接着,否则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啊!”
叶思文点点头,道:“好,我马上写!”
“啪啦!”
又是一个钧窑的龙纹花瓶报销了……
就在叶景和叶思文商量怎样应对朱由检的时候,朱由检正在寝宫里发脾气,妃子、宫女、太监跪了一大堆,口中拼命的喊着“陛下息怒”,可是他们的劝告一点用都没有,朱由检还是在发脾气,寝宫里的瓷器都快被他报销完了。
没有人知道朱由检为何发脾气,只知道朱由检去永定门迎接征辽将士回宫之后,心情就不太好,脸色沉郁,和谁都不说话。
晚上朱由检到新纳入后宫的吴妃宫中,准备就寝,话说自从大明开始变得蒸蒸日上之后,朱由检也就舍弃了以前的节俭品质,不仅征纳了不少的年轻女子入宫,还准备大修宫室,若不是以叶景为首的官员劝着,这两件事都被他办成了,还好,现在朱由检还只办成了一件事情。
晚上朱由检来到吴妃宫中的时候,朱由检突然发现吴妃的侍女长得不错,便动手动脚了一番,没想到侍女刚刚进攻没多久,居然反抗了朱由检。
其实说反抗,也不是反抗,也就是象征性的扭了扭腰,若是朱由检继续努力,宫女迟早都是他床上的人。
但是宫女这一扭腰,彻底激怒了朱由检,朱由检一声令下,外面的太监立刻把这名宫女拖出去暴打了一顿。
期间朱由检还亲自上阵,拿着鞭子抽了宫女几鞭子,一边抽,朱由检还一边骂宫女是“小贱人”,并且说一个小小的宫女居然敢反抗他之类的话。
朱由检估计是把小宫女当成叶思文了。
朱由检在打小宫女的时候,吴妃仗着自己受宠,前来劝解朱由检,让朱由检不要生气,小心伤了身子。
吴妃本来是一片好意,但是朱由检领情吗?根本不领情,他操起鞭子,顺手把吴妃也抽了几鞭子,把吴妃打得鼻青脸肿,吓得躲进房间,瑟瑟发抖。
朱由检在吴妃和小宫女面前抖露了威风,还不罢休,到了宫中,看着不顺要的东西,拿起来就开始摔。
今天朱由检似乎看什么都不顺眼,逮着什么就摔什么!
“啪啦!”
又是一个大花瓶粉身碎骨!
朱由检看着摔成渣滓的花瓶,心中暗骂:“妈的,敢反抗朕,敢不给我面子,敢当众羞辱我,敢嘲笑我是昏君,还敢利用老子的手除去你的政敌,叶思文,叶思文,叶思文,你不要你以为你仗着有军功,朕就不敢动你,总有一天,朕要你粉身碎骨……”
朱由检之所以这样愤怒,完全是因为叶思文白天利用他打击了高起潜,高起潜乃是朱由检自己派去的监军,可惜这个监军不懂事,不仅贪污了抚恤银子,还让人抓住了把柄。
用一个贪污受贿的人当监军,朱由检可谓识人不明,这不是昏君的表现?虽然外人不这样认为,但是朱由检却已经固执的认定了。
但是让朱由检感到最愤怒的是,叶思文居然当着那么多官员,那么多老百姓,那么多将士的面将这件事情说了出来,这等于狠狠的扇了朱由检一个耳光啊!不,不是一个,而是很多个。
朱由检觉得,叶思文的意思分明就是,你看吧!你给我派的监军,分明就是一个贪得无厌的家伙,这样的人你派给我,简直就是在害我啊!
还有,让朱由检最郁闷的是,自己明明知道叶思文是在设圈套让自己跳,可是自己不仅没有办法躲开,还不得不往里面跳。
其实归根结底,朱由检这样愤怒,不是因为高起潜,也不是因为叶思文的陷阱,而是因为大明朝有人比他强,有人比他厉害,而这个人,就是叶思文。
叶思文太厉害了,入朝八年,居然马上就要被封为国公了,虽然这是朱由检心甘情愿封的,但是叶思文也的确功绩卓著,当得起这些封赏。
看着厉害的叶思文,朱由检怕了,真的怕了,他怕有一天,叶思文会突然倒戈相向,到时候,他朱由检是叶思文的对手吗?很明显,不是!
其实在朱由检的内心,他知道,自己的皇位之所以能如此稳固,有很大一部分功劳是叶思文的,也正是如此,他才担心,若是叶思文不想帮他稳固皇位了,他还能在皇位上坐多久?
朱由检和他的哥哥朱由校不同,朱由校最喜欢木匠活,皇权什么的,都不及他的木匠活重要,所以才有天启朝的魏忠贤乱政。
但是朱由检不同,朱由检是一个权力欲望很强的人,他渴望得到权力,也渴望使用权力,还渴望守住他的权利,所以,他觉得不会允许一个对自己有威胁的人存在。
第九章、封赏
“怎么?又是谁惹陛下生气了?”
正当朱由检大发脾气,无人敢上前一步的时候,从宫外传来一个尖利的声音。
朱由检听见这个声音,立刻消停了不少,他向外看去,只见王承恩正缓缓向他走来。
王承恩一边走,一边指着跪在地上的宫女、太监说道:“你们这群杀才,整日不知道好好侍候陛下,就知道惹陛下生气,你们信不信,我把你们全部换了!”
训斥了太监、宫女,王承恩这才走到朱由检的面前,微微行礼,问道:“陛下,你正在为何时生气呢?是不是这群杀才惹陛下生气了?”
朱由检挥挥手,道:“不关他们的事情!”
王承恩微微一笑,道:“陛下有什么烦恼,不如直接说出来,奴才虽然不才,但是也能为陛下分忧解难。”
朱由检叹了一口气,道:“还不是因为叶思文那厮!”
“哦!叶侯爷又做了什么让陛下不高兴的事情?”王承恩有些不解的说,“奴才记得,叶侯爷一直都对陛下恭敬有加啊!怎么现在突然就惹陛下生气了?”
朱由检咬牙切齿的说:“大伴,你不知道,以前叶思文那厮身无寸功而身居高位,自然诚惶诚恐,对朕自然也是恭敬有加,但是自从他带兵平了辽东,就变得骄横跋扈起来吗,难道他以为,平定辽东,是他一个人的功劳吗?若是没有朕的鼎力支持,若是没有将士们用命,他能平定辽东吗?”
“呵呵!”
王承恩笑了笑,道:“陛下不必生气,叶侯爷刚刚立了大功,志得意满也是再所难免的,带他冷静下来,细细思考其中的道理,他就会明白,原来功劳最大的不是他,而是陛下您啊!”
“休得为他狡辩!”朱由检愤恨的说,“他叶思文就是又天大的功劳,也不应该当众打我的脸!”
“陛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其实以王承恩的能力,知道白天发生的事情并不是很难,他之所以这样做,自然有他的计划。
“大伴,你且听朕细细给你道来!”
当下朱由检告诉了王承恩白天发生的事情,叶思文如何讨要抚恤银子,如何设计用自己的手除去他的政敌高起潜,这一桩桩,一件件,都让朱由检丢尽了面了。
待朱由检说完,王承恩笑了笑,道::“陛下,其实这件事完全有另外一种解决方法。”
“哦!大伴有什么好主意吗?”朱由检好奇的问道。
王承恩道:“陛下,其实高起潜这杀才的死活,陛下并不是很在意,而是在意叶侯爷利用了陛下的手除去高起潜,既然这样,那么陛下不处罚高起潜不就成了吗?”
虽然王承恩经常收叶思文送给他的礼物,也经常替叶思文在朱由检的面前说好话,但是王承恩毕竟也是一个阉人,而恰好他和东厂提督曹化淳又是生死之交,关系好得不得了,而恰好高起潜又是曹化淳的人。
当然,王承恩不会告诉别人,朱由检拨付给征辽军的抚恤银子,就是王承恩联合曹化淳吞没的,而高起潜,只是他们两人的一颗棋子而已。
既然高起潜是一颗棋子,那么他也就不是什么重要的人物,救与不救,都在王承恩和曹化淳的一念之间。
但是现在,王承恩却不得不救高起潜一命,因为高起潜现在关押在锦衣卫的诏狱里面,朱由检又让东厂和锦衣卫共同办理高起潜一案,而锦衣卫的实际掌控者骆养性叔侄俩又素来不和,若是让骆养性叔侄知道了王承恩和曹化淳贪墨抚恤银子的事情,那后果可就太严重了。
若是高起潜被关押在东厂诏狱,曹化淳大可以一刀把高起潜宰了,然后报一个畏罪自杀,什么事情都没有,高起潜死了,他贪污的事情自然也会不了了之,王承恩和曹化淳都解脱了。
可是偏偏朱由检是一个精怪的家伙,他将高起潜交给锦衣卫看押,目的就是防止东厂来个釜底抽薪,死无对证。
“大伴,你的主意虽然好,但是若是朕就这样轻易的放过高起潜,恐怕朝中的大臣会骂啊!”
虽然朱由检现在很生气,但是最基本的理智还是有的,高起潜贪污抚恤银子那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若是自己真的放过了高起潜,岂不是成了昏君一个?这可不是朱由检想要的结果。
“陛下,凡是,总有变通的方法!”
王承恩笑了笑,道:“高起潜贪污抚恤银子,那只是有可能,并不是绝对就贪污了嘛!只要高起潜肯退出贪墨的银子,陛下可以这样说,就说高起潜之所以迟迟没有发放抚恤银子,是因为他正在核对辽东阵亡和伤残将士的数目和身份,由于时间太短,所以还没有核对清楚,这样的话,陛下不仅给天下臣民一个交代,也可以告诉叶侯爷,你不会任他摆布。”
“可是!”朱由检咬牙切齿的说道,“高起潜这厮,连抚恤银子都敢贪,不杀了他,难解朕的心头之恨啊!”
王承恩微微摇头,道:“陛下,您现在的首要任务是打击叶侯爷的嚣张气焰,至于高起潜这种小角色,陛下完全可以不理会他,待这件事情过去了,随便找一个由头,或者将高起潜发配了,或者将他杀了,岂不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听了王承恩的话,朱由检开始在正邪之间徘徊,用绕过高起潜来打击叶思文,是邪!不饶恕高起潜,乖乖的帮叶思文铲除政敌,是正!
“好,大伴,你现在就去告诉曹化淳,让他这样办!”
最后在正邪之间,朱由检选择了邪,因为他觉得,现在叶思文也是邪恶的,只要能对付邪恶的人,那他就是正义的。
在这一刻,朱由检抛弃了良知,抛弃了信任,抛弃了人性,毅然走到了叶思文的对立面。
君视臣民如草芥,臣民视君如仇敌!这个道理,朱由检从来就不懂,也没有人教他,他从老师那里学到的是帝王心术,他从他祖宗那里传承的,是嫉妒,是猜忌。
“臣等参见皇帝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八年十月初二,大明朝举行了崇祯朝最大的朝会,大臣在金銮殿站不住,很多人都站在外面去了。
之所以要开这么大型的朝会,只为了一件事情——庆功!大明和满清打了几十年,现在终于彻底将满清干趴下,自然要庆祝一番,而庆祝的重头戏,便是封赏在明清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
庆祝的第一步,是由王承恩宣读朱由检的圣旨。
王承恩清了清嗓子,拉长声调,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我大明得此大声,全凭上天明朗,祖宗庇佑,征辽将士用命……为庆祝此胜利,朕决定减免全国十三省之赋税,大赦天下,凡天下有罪之人,除大逆不道之人,狱者免罚,死者免死……钦此,谢恩!”
按照惯例,第一份圣旨的内容自然是感恩戴德的,感谢了上天感谢祖宗,但是上天和祖宗怎样感谢呢?那就减免赋税,大赦天下,也算是积一些阴德。
朱由检的政策倒还不错,众大臣纷纷跪下行礼,道:“吾皇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由检微微抬手,道:“众爱卿平身,大伴,念第二份圣旨吧!”
“诺!”
王承恩低眉顺眼的应了一声,展开第二份圣旨,开始缓缓念出来。
第二份圣旨是封赏普通将军的,首先被封赏的是马跃,马跃被封为一等威远侯,世爵,仍旧就任山东威远大将军,掌管山东一省军务,军衔由中将晋升成为了上将。
现在大明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展开新政,所以叶思文设计的军衔体系已经得到了朝廷上下的普遍认可,但凡朝廷封赏武将,都会授予相应的军衔。
马跃的夫人徐颖也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就连徐颖的父亲也被追封为辽东努尔干都司的都指挥使。
马家时代从商,地位一直不高,现在家中出了一位侯爷,也算是光耀门楣了。
其次被封赏的是谢威,谢威被封为二等助威侯,世爵,仍旧就任山东威远大将军府督查,替朝廷督查山东军务,军衔和马跃一样,马跃的军衔是上将。
马跃的夫人如玉也被封为朝廷一品诰命夫人,如玉的青楼出身,一直是马跃心中的痛,现在总算是扬眉吐气了。
李岩被封为三等靖海侯,世袭罔替,授中将衔,继续就任浙江靖海大将军,掌管浙江一省军务。
王小林被封为一等平海伯,世袭罔替,同授中将衔,继续就任浙江靖海大将军府督查,督查浙江军务。
叶龙被授予一等忠义伯,世袭罔替,授中将衔,虽然叶龙现在是倭国的内亲王,但是大明的爵位和倭国的爵位并不冲突,只是叶龙不能在大明国内担任官职。
很多大明的大臣认为,叶龙的一等忠义伯比他的倭国内亲王含金量高多了,
三位年轻人其实功劳一点也不必其他将领小,但是朱由检考虑到他们还很年轻,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所以封给他们的爵位比较低,反正以后还有的是机会嘛!
第十章、平辽国公
第二道圣旨下来,几乎大家都很满意,卢象升被封为二等天雄侯,世袭罔替,军衔为上将;聂云被封为三等镇远侯,世袭罔替,军衔为上将;满桂被封为二等锦宁侯,世袭罔替,军衔为上将;祖大寿被封为二等山海侯,世袭罔替,军衔上将……
最后一个被封赏的是吴三桂,吴三桂被封为二等卫国侯,世袭罔替,正式就任京师卫国大将军,也算是功成名就了。
一场明清战争,满清被灭了,明朝多了一大堆新晋贵族,凡是旅长以上的将军,参与了明清战争的,都得到了一定的封赏。
朱由检好像疯了一般,爵位、金银珠宝如同不要钱一般赏给了征辽军的将士。
封赏下来,众将都比较满意,都觉得朱由检还算是一位厚道的皇帝,只有几个人例外,这几个人就是叶派的将领,因为他们透过表象看见了事实。
这么多有功之臣中,叶派的官员得到的封赏是最高的,其他各军,只有大将军才有资格封爵,但是叶思文的嫡系威远军、靖海军两军,封爵的人都超过了两人。
朱由检这样做的目的无非两个,第一,拉拢叶派将领,让叶派将领知道,谁才是皇帝,谁才能给他们爵位,高官厚禄。
第二,朱由检在捧杀叶派将领,让其他军的将领羡慕叶派将领,而这种羡慕,最终会演变成为嫉妒,从而成恨。
打仗如同打劫,而参与战争的都是合伙人,现在打劫完毕,开始分赃,但是叶派的将领分得多,其他的将领分得少,这势必会让其他的将领心存不满。
从封赏一事来看,朱由检的奸诈,已经可见一斑。
虽然有人看出了朱由检的险恶用心,但是现在朝廷还是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毕竟大家刚刚封了爵,升了官,不高兴实在是说不过去。
现在,除了叶思文和孙承宗这两位重量级的人物还没有封赏,其余的人,都得到了爵位和官职。
朱由检面无表情,道:“大伴,念第四份圣旨吧!”
“诺!”
王承恩清了清嗓子,拿出第四份圣旨,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明清之战,蓟辽督师孙承宗居功至伟,现敕封孙承宗为镇辽国公,世袭罔替,加封太子太师衔,拜东阁大学士,其子孙铨,忠公体国,封一等兴国伯,世袭罔替,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巡抚山东……钦此,谢恩!”
朱由检够狠,不仅封赏了老子,还封赏了儿子,这不让老孙头感动都不行啊!
孙承宗恭恭敬敬的向朱由检跪下,双手举起,道:“微臣谢过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看见孙承宗的表现,朱由检不由得一愣,难道自己给孙承宗的封赏,孙承宗感到很满意,所以他没有推迟,直接就接受了爵位和官职。
其实,按照孙承宗和叶思文原来的计划,现在孙承宗应该只接受爵位,其余的官职,一律不要,但是自从孙承宗知道了高起潜的险恶用心之后,立刻改变了主意,他和叶思文打定主意,无论朱由检封什么官职,都要毫不犹豫的接受。
见孙承宗不闹腾,朱由检把目光投向了叶思文,他相信,自己给叶思文的封赏和,叶思文肯定不会同意。
“孙老师平身!”
朱由检微微抬手,道:“大伴,现在应该念第五份圣旨了吧!”
“诺!”
王承恩应了一声,拿出第五份圣旨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此次平辽,叶氏一族居功至伟,内阁首辅叶阁老坐镇朝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平辽督师叶侯爷敌兵戮战于外,征战沙场,剿灭满贼;平定辽东,叶氏父子居功至伟,现加封叶阁老太子太傅衔,叶阁老仍任内阁首辅,总领内阁;敕封叶侯爷为平辽公国,世袭罔替,加封太子太保,拜华盖殿大学士,任内阁次辅……”
这下叶家可不得了了,叶景的太子太傅衔,乃是大明文官的最高荣耀,太子太傅、太子太师、太子太保虽然同为“三孤”,但是其含金量确实不同的,太子太傅,乃是最有含金量的职位。
而叶思文的爵位和官职更是不得了,他既拥有战功的武将才能拥有的公爵,又有文官的顶级荣耀太子太保,而且还是内阁大学士、内阁次辅,从大明开国以来,这种荣耀,还只有叶思文一个人得到了呢!
但是也有明眼的人看出来了,其实叶思文是被明升暗降了,以前叶思文官职是虎威侯,五省新政督师,相当于五个省的总领导人,货真价实的封疆大吏,手中兵马钱粮无数,任由他调动,可谓惬意得很,毫不夸张的说,叶思文在五省之中,他就是五省的土皇帝,连朱由检都不能奈何他。
可是现在,叶思文虽然是国公爷、太子太保、内阁次辅,但是这些都是虚衔,叶思文手中的兵权、财权全部被剥夺,他现在已经调不动一兵一卒,可谓权利大减。
叶思文自然也知道朱由检的意思,不过这样也好,只要自己接受了这一切,朱由检自然没有猜忌他的理由。
本来叶思文和叶景以为这样就算完了,但是王承恩还在继续念着:“为平定辽东,叶公爷对家人亏欠甚多,现敕封叶公爷长子江南伯叶子明袭虎威侯衔,次子叶子海袭兄爵一等江南伯,敕封其女叶心兰为乐海郡主,叶公爷之妻叶唐氏,深明大义,支持丈夫,敕封其为一品诰命夫人,赏金百两,府绸两百匹,叶公爷其余妻妾,尽敕封为二品诰命夫人……钦此,谢恩!”
朱由检挺舍得下本钱的,把叶家老老少少,上上下下全部封赏了一个遍,相信再挑剔的人,也不会说什么,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叶思文被剥夺了军权财权,他会善罢甘休吗?
待圣旨念完,朱由检嘴角露出了 一丝邪恶的笑容,他在等着,等着叶思文坚持不受,到时候,他朱由检可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只上了。
“微臣谢过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过让朱由检略感失望的是,他想象中叶思文出班抗争的现象并没有出现,叶景父子同时出班,恭敬的向朱由检跪下,口称谢恩,其态度之诚恳,根本看不出来有假装的成分在里面。
看着此情此景,朱由检不由得皱紧了眉头,难道高起潜的情报是错误的?
朱由检自然不知道,已经有人出卖了他,而这个出卖他的人,正是他最信任的大伴王承恩,而王承恩之所以出卖他,只为了两个字——银子!
叶家每年都要给王承恩送一万两银子,还有各种奇珍异宝,若是叶家倒台了,王承恩到哪里收钱去,所以王承恩呆在朱由检的身边,只要发现朱由检想要对叶家不利,他就会第一时间统治叶景和叶思文,让他们把危险掐灭在萌芽状态。
但是王承恩有时候又和叶家会有利益冲突,就像高起潜贪污抚恤银子的事情,所以他有时候又会帮着朱由检对付叶家。
但是总的来说,王承恩还是帮叶家的时间多,下绊子的时间少。
若是朱由检知道这些内幕,知道他最信任的太监竟然是这样一个两面三刀的人,不知道他会不会仰天长叹,然后大吼一声:“阉人靠得住,猪都会上树!”
现在叶思文既然没有辞官,也没有故意找茬,那么朱由检也不好发飙,废话,就是他想发飙,他从哪里发啊!官职和爵位都是他心甘情愿给的,又不是叶思文强要的。
不过朱由检眼睛珠子一转,一个坑叶思文的主意又涌上了心头。
朱由检笑呵呵的向叶思文问道:“叶爱卿,你的长子,也就是朕的女婿叶子明今年已经五岁了吧!”
叶思文脸色一边,朱由检算计自己没有成功,居然把主意打到自己儿子身上了。
叶思文微微向朱由检行礼,道:“回陛下的话,叶子明是今年八月份满的五岁,不知道陛下问这个干什么?”
“哦!是这样的!”
朱由检笑着说:“我你君臣二人不时定下了娃娃亲吗?现在长公主朱薇娖也已经五岁了,这个年龄,真是两小无猜的时刻,朕想将川岳接进宫,让他和长公主培养感情,免得日后完婚了毫无感情,叶爱卿,你觉得怎么样?”
听了朱由检的话,叶思文不由得在心中大骂朱由检是一个老狐狸,想要叶子明当人质你就明说呗!居然想出这么阴险高明且又让人无法拒绝的理由,朱由检还真不是一个好人啊!这以前怎么就没有看出来呢?
不过叶思文也有应对的方法,他微微行礼,道:“陛下,此事恐怕不妥吧!川岳虽然还小,但是他毕竟是一名男子,贸然进入后宫,恐怕不妥吧!”
“有什么不妥的?”
朱由检大手一挥,道:“川岳虽然是一名男子,但是他也是朕的女婿,进出后宫,又有什么问题?好了,此时就这样决定了,朕相信,朝中大臣也没有人反对这件事情吧!”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一个人敢出来说话。
第十一章、叶思文的逆袭
满朝文武之所以没有人出来反对朱由检的提议,不是朱由检的提议合情合理,恰恰相反,朱由检的提议非常的荒谬。
但是为什么没有人出来反对呢?因为朱由检的目的是不纯洁的,他想要把叶子明当成人质来惊醒叶思文。
所以无论是新党、叶党还是东林党,都没有人敢出来反对,新党、叶党不反对,是因为反对的话,只会加深叶思文和朱由检的矛盾;东林党和其他无党派人士不反对,是因为他们怕坏了朱由检的好事,朱由检以后给自己下绊子。
看见无人出来说话,朱由检满意的点了点头。
“陛下,微臣觉得此时不妥,不合祖制!”
正当朱由检为自己的计划成功而感到高兴的时候,一名小御史突然振振有词的辩驳了朱由检的荒谬之举,小御史的官位虽然不高,但是口才却是一等一等好,从三皇五帝说到秦皇汉武,再说到三国烽烟,魏晋遗风,隋唐风貌,两宋元明……
最后,小御史得出结论,从古到今,还没有哪一个驸马,可以在未和公主完婚之前进入皇宫大内,这件事就是在玷污世间的一切道德和法律。
都这样了,小御史还兀自不服,继续侃侃而谈,在他口中似乎叶子明只要前脚踏入宫中,大明朝后脚就会灭亡似的,实在是危险得很。
朱由检处心积虑想出来对付叶思文的招数,就被这样一个愣头青破坏了,这简直让朱由检有些抓狂了。
值得一说的,这位小御史历来有清正廉洁的名声,他属于那种四六不靠的人,他是崇祯四年的进士,被授予御史的官职。
于是,小御史便走上了敬业,且专业的骂人之路,从崇祯四年到崇祯八年,短短四年时间,他上书骂过叶景专权,叶思文跋扈,举报过东林党结党营私,贪污,怒斥过皇家子弟骄奢淫逸,朝中二品以上的官员几乎都被他骂过。
可是就他这样,骂了无数人,得罪了不少达官显贵,但是他的官位还是稳如泰山,虽然没有得到升迁,但是也没有被贬谪,更没有挨板子。
大家当然不知道,小御史能够啸傲官场,全是因为朱由检,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