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资本家-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诺!末将遵命!”卢象升和聂云齐声应道。
叶思文手再次在地图上移动,这次,叶思文指着的是朝鲜方向的辽东大地,叶思文道:“东路军以朝鲜为依据,攻击鸭绿江以西所有的城池,一座一座的攻,一座一座的打。”
第四十七章、偷袭
叶思文说完东路军的政策,指着李岩,道:“东路由你带领的靖海军负责,当然,朝鲜的军队,你也可以随时调动,有没有问题?”
李岩站起来,信心十足,道:“没有问题!”
“我对你有信心!”
叶思文微微颔首,继续指着地图上盛京的位置,道:“中路军的任务是攻击圻木城、甜水站,最后进攻满清的第二大城市辽阳,和南路军汇合,待在辽阳会师之后,我自然有安排!”
叶思文安排完进攻任务,再次点将:“马跃!”
“末将在!”马跃大声的应
叶思文道:“中路军,就由你负责了,记住,你的主攻目标乃是辽阳,圻木城和甜水站的战斗要速战速决!”
“诺!”
“现在,还剩下三支军队没有安排!”
叶思文又在地图上指点起来,道:“于成,你负责防守我军的大方后,负责我军的后勤补给和防务工作,这件事情虽然不用怎么上阵拼刀子,但是却是我们能够顺利攻打满清的重要保障,所以你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于成出班,道:“侯爷放心,末将省得!”
叶思文大手一挥,道:“最后,我麾下还有两支精锐的骑兵,一支是阎将军率领的骑兵师,一直是甄将军带领的虎崽子骑兵,这两支骑兵,乃是我们进攻满清最重要的力量,阎虎听令!”
阎虎出班,大声的应道:“末将在!”
叶思文在盛京上面打了一个大红叉,道:“阎虎,你率领骑兵,一路不管,直接进攻盛京,凡是有敢于阻挡你的兵马一律击溃!至于军队的给养,抢也好,缴获也好,你自己想办法解决。”
叶思文的意思,分明就是长途奔袭,以战养战,长途奔袭历来就是一个苦活累活,一个不小心有可能就是全军覆没,所以一般的将领都不喜欢干这种事情,不是不喜欢,而是非常讨厌。
可是阎虎那就不是一般的将领,当年他敢用五百人打满清一千五百人,现在干点长途奔袭的事情,他自然不会畏惧!
阎虎起身,向叶思文拱了拱手,道:“末将定当全力以赴!”
叶思文微微颔首,在帅案上拿出一张地图递给阎虎,道:“此乃李晓得带人手绘的辽东地图,有此图在手,你必能在辽东大地如鱼得水,纵横睥睨!”
阎虎有些激动的接过地图,道:“多谢侯爷赐图!”
“不必谢我,要谢就谢那些在敌后苦苦奋斗的人吧!”
安排了阎虎,叶思文又点了甄三石的将,甄三石的任务是和叶思文一道,缓缓向盛京杀去。
安排好所有的兵马,叶思文向众将拱了拱手,道:“各位,此乃大明的国运之战,胜,则大明千秋万代;败,则大明衰,鞑子涨。往诸君努力,为大明、为皇帝、为百姓、也为我们的子孙后代,打出一个太平盛世!”
“我等谨遵侯爷嘱托,定为大明打一个太平盛世!”
众将齐声应诺,大声的向叶思文做出了保证。
大明崇祯八年二月初二,民间俗称“龙抬头”,现在在江南,已经是春暖花开之时,但是在辽东大地,还是白茫茫的一边,但是天气已经回暖,在屋里窝了一个冬天的人也开始纷纷走出。
在离镇江五十里的汤站,驻扎着满清一个汉军甲喇、一个满清甲喇,一共两个甲喇,一共三千名士兵,士兵统一由满清甲喇的甲喇额真古塔塔担任。
汤站的士兵多少有些觉得郁闷,在半年前,汤站还是满清的内部城市,战争似乎离汤站很遥远,但是现在,汤站却成为了满清对战明朝的前沿阵地,值得一说的是,汤站并不是满清的驻兵之地,汤站仅仅是满清的前哨站而已。
满清真正的驻兵之地在汤站以东的险山堡,还有汤站以北的凤凰城,在这两地,各自驻扎了满清一万五千人,每一座城市的守兵都由一个汉八旗和一个满八旗共同组成。
“他妈的,真是他妈的冷啊!”
在汤站的瞭望塔上,一个汉八旗士兵跺着脚说道,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现在刚刚转暖,覆盖在辽东大地的冰雪正在慢慢的融化,所以在户外站岗,还是一个苦差事。
“唉!兄弟,你就不要抱怨了,谁让我们是汉八旗的人呢?”
另一个士兵说道:“谁让我们不是满人,若是是满人,直接可以入满八旗,当八旗老爷,绝对不会在这个地方站岗。”
士兵说着,又忍不住向身后的营地看了看,此时,满八旗的将士正躲在营帐里面烤火,吃肉,喝酒……
士兵回过头,眼中明显带着羡慕、愤恨、失望、不甘等各种表情。
“还是当满人啊!”
“好个屁!”
最先说话的士兵不屑的说道:“他娘的,你没看出来啊!满清已经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照我看,明军用不了几天就会打过来,到时候,我他妈还真不干了,我投降明军去!”
“唉!兄弟,你这话可不要被满人听去了,那可是要杀头的!”
羡慕满清人的士兵小心翼翼的看着四周,道:“这不,大汗不是已经和大明签订了和平协定吗?哪能说打就打?”
“和平协定?和平协定算个屁啊!”不满满清的士兵说道,“若是和平协定真有用,大明还会整天出主意对付我们?还有,你们看见满八旗的骑兵正在威宁堡集结吗?在我看来啊!满清也没有和平的诚意……”
“嗖!嗖!”
正当反满士兵在滔滔不绝的讲着满清种种不是的时候,两声羽箭破空的声音突然传来,羡慕满清人的士兵被羽箭射中喉咙,当场死亡,而反满士兵,羽箭从他的头上穿过,连头皮都没有伤到。
羡慕满清士兵的鲜血喷了反满士兵一脸,反满士兵立刻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他扭过头,只见两个穿着兽皮衣服的骑士正在五十步之外,搭箭拉弓,似乎准备再次射箭。
反满士兵大惊,他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时候来的,但是他知道,两个人来者不善,还有这两个人肯定对满清人不满。
就在两名骑士准备再次放箭的时候,反满士兵突然扔了手中的武器,向两人举起了手,并且指了指瞭望塔下面的大门,那意思,分明就是“我投降,我给你们开门!”
两个骑士对望一眼,同时收起了弓箭,其中一个骑士指了指营地的大门,意思是让他开门。
反满士兵点点头,连忙跑下瞭望台,前去开门。
“你干什么?难道想要私逃吗?”
反满士兵刚刚把手搭到大门的门栓上,一个雄壮的声音在他的身后响起。
反满士兵大惊,扭过头,只见如同黑铁塔的甲喇额真古塔塔正站在他的身后,怒目而视,古塔塔没有上瞭望塔,当然不知道瞭望塔上面已经死了一个人,在营寨的外面,有两个骑士正在虎视眈眈。
说来也是发满士兵倒霉,他正准备开门投诚的时候,古塔塔也正好尿急出来放水,他一出来就发现反满士兵的异常表现,故有此一问。
反满士兵满面堆笑,向古塔塔打了一个千,问道:“大人,你怎么出来了?”
“我问你,你在干什么?”古塔塔不回答反满士兵的问题,继续问道。
“杀!”
反满士兵突然大喝一声,暴起伤人,他拔出腰刀,一刀捅在了古塔塔的胸口!古塔塔被突入起来的攻击搞得措手不及,顿时受伤,流血不止!
其实在反满士兵跪下的那一刻,他就开始打古塔塔的主意了,他趁古塔塔厉声质问他的时候,突然拔出腰刀,一刀扎进了古塔塔的胸口,不过古塔塔反应也够快,反满士兵虽然偷袭成功,但是古塔塔只是受了一点皮外伤,并不致命。
古塔塔大惊,喝问道:“你要干什么?”
“狗鞑子,我今天就要拨乱反正,不再当你们狗鞑子的奴才,古塔塔,你受死!”
反满士兵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他一脸凶狠,拔出刀,再次向古塔塔看去,这下可苦了古塔塔,他只是出来放水的,并没有随身携带兵器,他虽然武艺高强,但是毕竟也是肉体凡胎,被刀砍了,也会流血,也会痛……
古塔塔知道自己若是和反满士兵争斗,必死无疑,所以他很快就做出了决定,——先逃走再说!
反满士兵击退古塔塔,知道自己再不开门,自己就会被古塔塔带领的士兵杀死,所以他压制住自己心中的激动,迅速取掉大门的门栓,打开了营地的大门。
打开大门之后,反满士兵迅速向两个骑士的方向跑去,口中大声的喊道:“快,快,快,我被发现了……”
两名骑士中,其中一个人正是甄三石,他看见反满士兵的狼狈样,立刻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他毫不犹豫的抽出马刀,大声的吼道:“兄弟们,趁此机会,杀进鞑子的大营,跟我冲!”
甄三石吼完,放纵战马,如旋风一般杀向了满清的营地。
“杀!”
甄三石一声令下,无数穿着兽皮,伪装成马贼的虎崽子骑兵跟在甄三石的身后,奋勇争先,杀向了满清的营地。
第四十八章、出事谁负责
“杀!”
甄三石带着穿着兽皮衣服的将士,如旋风一般杀入了汤站满清的军营,由于大营的门已经被反满士兵打开了,所以甄三石率领的骑兵很顺利的进入了满清军营。
虎崽子骑兵冲进满清的大营,不分青红皂白,趁着满清士兵不备,一通乱砍,把满清士兵砍得鬼哭狼嚎,很多汉族士兵直接跪在地上投降,仍然在抵抗的,大多都是满八旗的士兵。
由于事发突然,所以满清士兵手上最多有一把单刀,身上别说甲胄了,就是衣服都很少穿,在虎崽子骑兵的攻击下,满清士兵如同狗一样被撵着!
把满清士兵杀光不是甄三石的目的,甄三石的目的只是把他们杀散而已,很快,在虎崽子骑兵的犀利攻击下,满清士兵很快就撑不住了,他们纷纷找到马匹,四散奔逃,或者向凤凰城逃跑,或者向险山堡逃跑。
攻下汤站之后,甄三石开始收容俘虏,在汤站掠夺财物,他们挨家挨户的问,若是是汉人,他们就放过,若是是满人,那就进去劫掠一番。
至于投降的汉人士兵,甄三石让人把他们押回了虎崽子骑兵的山寨,先关押一段时间,然后以投名状的名义献给叶思文。
做完这些之后,甄三石一声令下,一把火将汤站的满清大营烧了。
一伙强盗杀了人,抢了东西,骑着马,大摇大摆的走在路上,这是什么行为?这他妈不是抢劫,这是在打满清人的脸啊!
在盛京的汗宫中,皇太极感到自己的脸被狠狠的扇了一下,而且被扇得生疼。
皇太极将汤站的战报重重的扔在桌子上,有些愤怒的说道:“汤站一共有三千人吧!怎么能轻易的被一伙马贼攻破?你们谁能给本汗解释一下?济尔哈朗,镇守汤站的应该是你的人吧!你来解释一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大汗,此事,此事!”
济尔哈朗抹了抹头上的汗水,道:“臣下听古塔塔说,是因为他们内部出了叛徒,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被马贼偷了营……”
皇太极勃然大怒,道:“这不是借口!若是是被生性狡诈的明军偷了营,本汗也就认了,但是被一群马贼,一群马贼……”
“大汗息怒!”
叶昇站出来,道:“微臣认为,这件事,怕是有蹊跷!这件事,恐怕不是马贼所谓,应该,应该是明军假扮的,他们之所以偷袭我们,应该是想重启战端!”
一听叶昇这样说,满清朝堂的武将都大声的讨伐明朝,群情激奋,奋勇请战,似乎想要一举把明朝搞定。
“都不要吵!”
皇太极大喝一声,道:“你们谁再吵,本汗现在就让你们去和明军打仗!”
听了皇太极的话,满清的将领都消停了下来,虽然他们义愤填膺,但是真的让他们上战场了,他们又有些犹豫了,明军彪悍啊!
把闹着要打仗的大臣安定下来,皇太极向叶昇问道:“叶先生,你看看,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
“启禀大汗,微臣觉得,我们现在应该派人再去和明朝理论!”
叶昇道:“从签订和平协定之后,明朝就不断的挑战着我们的底线,我们现在已经受够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派出使者,和明朝理论!”
听见又有派使者,皇太极不免想起了前一批使者的命运,上一批使者,据说现在还是明朝的矿场里开矿呢!
皇太极皱了皱没有,道:“可是,你也知道,叶思文那厮是一个泼货,若是派去的使者再次被他扣押了,我们怎么办?”
“大汗,难道明朝的话事人是叶思文吗?”
叶昇冷笑一声,道:“我们这次派使者,不派到叶思文那里,我们要向大明的皇帝派,中原的皇帝,大多是好面子的人,他一定不会落一个不守信用的名声,所以只要我们派出使者,明朝皇帝绝对会训斥叶思文乱来。”
皇太极点点头,道:“此计甚妙!”
第二天,皇太极向大明派出了使者团,这次带领使者团的,又是阿济格,他已经出使了几次大明,可谓熟门熟路。
被皇太极点将的使者都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跟在阿济格上路了,前任使者的遭遇还在赤果果的摆在他们面前的,前面有什么命运等着他们,他们还真不知道。
不过让使者们大感意外的是,驻守关锦宁防线的明军听说是阿济格带领的使者团,居然没有为难他们,直接放他们入关,前去京师,面见圣上。
“皇太极那厮居然想出这个损招对付老子!不过他们以为这一招有用吗?真他妈是一群猪,我敢肯定,这群狗屁使者到了京城,绝对会被朝廷那群言官骂死!哈哈哈……”
轴岩城的帅府里面,叶思文笑嘻嘻的把一封信在桌子上面,向身边的马跃道:“二弟,命令各军,随时准备战斗!很快,陛下催促我们向满清开战的命令就要下来了,我们可不能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啊!”
马跃点点头,道:“好的,我这就去下令!”
大明崇祯八年二月二十二,距离汤站被袭击二十天之后,兴师问罪的满清使者终于来到了明朝的首都。
在首都,使者们受到了热情的款待,并且在第二天的早朝上见到了大明的皇帝朱由检。
金銮殿之上,朱由检正襟危坐,向使者问道:“不知使者前来,所为何事?”
其实朱由检早就知道满清使者前来这里是干什么的,他心中一边骂叶思文给他没事找事,一边用笑脸面对满清使者。
阿济格向朱由检微微行礼,道:“回大明陛下的话!我大清国的汤战前日被一伙不明身份的袭击,死伤无数……”
“使者大人!”
朱由检毫不客气的打断了阿济格的话,问道:“你来,是来向朕报灾的吗?若是报灾,等会朕让户部尚书拨一笔款子,帮你们渡过难关!”
阿济格被朱由检搞得一愣,立刻说道:“不是,陛下,请陛下把臣下的话听完!”
朱由检微微颔首,道:“好吧!你说吧!朕听着呢!”
阿济格一边骂叶思文和皇太极,一边鼓足勇气,说道:“陛下,这件事情,好像,好像,我们大汗认为,这件事情乃是是上国侯爷叶思文所为,还望陛下为我们大清做主。”
“荒谬!荒谬!”
阿济格话音一落,一个大明的官员立刻出来说道:“使者大人,你说话,可得有一句才行啊!我大明虎威侯,历来信守承诺,他早已经和大清签订了和平协定,怎么还会派兵袭击你们满清,这不是荒谬吗?”
“唉!杨大人,你不要激动嘛!”兵部尚书王洽走出来,笑着说道,“这件事情还没有明了,说不定是叶侯爷麾下几个兵痞耐不住寂寞,出去抢劫了一把,说不定捞过界了也说不定,大家说是不是啊!”
大家都被王洽的话说得一愣一愣的,几个兵痞,能打败满清重兵驻守的前沿观察哨,这未免也太扯淡了一些吧!你家的兵痞那么彪悍啊!
“王大人,你这是说笑了!”
内阁次辅钱谦益笑着说道:“几个兵痞,定然没有那么大的力量,我们还是问问使者大人,到底是什么人抢劫的汤站吧!”
钱谦益被在崇祯三年被叶思文抓住了小辫子,这都过了五年了,钱谦益的小辫子还在叶思文手里抓住,所以他在朝堂中历来都只有跟在叶景身后打转,根本无法和叶氏一族对抗。
钱谦益的话说完之后,又一个明朝大臣站出来,道:“对啊!使者大人,你们有没有确凿证据证明叶侯爷派兵袭击了你们,若是叶侯爷真的违反和平协定,派兵袭击了你们,老夫就是拼着官位不要,也要替你们讨回公道!”
阿济格看着明朝官员一唱一和,现在连死的心都有了,出使了两次的阿济格深深明白,明朝的的人,上至皇帝,下至官员,没有一个是善茬啊!
朱由检问道:“使者大人,你到底知不知道,袭击汤站的人,到底是什么人?”
“据说,据说!”
阿济格一狠心,一顿脚,道:“据臣下所知,袭击汤站的,是一伙马贼的装扮,由于他们的战斗力太强,所以我们大汗认为这伙马贼是叶侯爷派人假扮的,叶侯爷的目的在于重新挑起两国纷争,我们大汗为了两国的和平相处,所以才派臣下前来觐见陛下,希望搞清楚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阿济格这样说也是没有办法了,要说这个理由也真是扯淡,单凭一个猜疑,就派使者前来讨要说话,这不是自找侮辱吗?
果然,阿济格的话一出口,一个大明的官员便跳了出来,道:“叶侯爷想要挑起纷争,我看你们才想要挑起纷争!几个马贼袭击了你们,你们就说是叶侯爷指使的,这也未免太过于荒谬了一些吧!照你们这种说法,是不是你们满清出了任何事情,都是我们大明的人指使干的?那我们大明若是出了事情,又去找谁负责呢?是不是要去找你们皇太极大汗负责啊?还有,我们大明被你们骚扰那么多次,你们是不是也应该负责以下啊?”
第四十九章、和平协议是废纸
最终,阿济格是带着郁闷离开京城的,他是本来是来向大明讨要说法,但是他不仅没有讨要到任何的说法,反而被大明皇帝和群臣戏耍了一番,其中的郁闷,阿济格简直要郁闷死了。
不过,阿济格很快就会更郁闷,因为他刚刚走到通州的时候,他就被大明的锦衣卫抓了回去,美其名曰:大明皇帝要留阿济格贝勒在大明多玩一段时间。
对此勇猛的阿济格做出了强烈的反应,但是在锦衣卫左轮手枪的枪口下,勇猛的阿济格只能丢了手中武器,乖乖的跟着前来抓捕他的骆回回到了京城。
骆回只是抓阿济格,并没有为难其余的使臣,一人给了十两银子,让他们滚蛋。
阿济格被骆回带回京城之后,阿济格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被抓回来了,因为大明又开始和满清打仗了。
重新开战,战争的导火索比较搞笑,因为这次开战,不是因为大明,也不是因为满清,而是因为和两国都没有什么关系的蒙古。
大明崇祯八年三月初一,一伙蒙古兵进入辽东大地,在辽东大地乱搞一通,扰得满清将士谁也睡不好,吃也吃不好,蒙古人抢了满清一把,这才高高兴兴的离开。
蒙古现在早就不是成吉思汗的子孙了,他们现在就是一根墙头草,跟着谁干有前途就跟着谁,以前见满清压着大明打,所以跟在满清身后捡骨头吃,现在见大明已经对满清形成了绝对攻势,他们又去满清抢劫,帮助大明打击满清。
这不是一个国家,这分明就是一群强盗,而且是一群没有原则的强盗,哪里有利益往哪里跑。
蒙古倒是轻松了,拍拍屁股回到了蒙古大草,但是大明和满清却陷入了争执的地步,马贼偷袭事件还没有搞好,蒙古又入侵了,皇太极大怒,于是他气势汹汹的派出使者,去质问叶思文那厮,为什么要违反和平协定。
皇太极说是叶思文指使的,叶思文说是皇太极自己乱说,两人天天推诿扯皮,使者一拨一拨的往对方派,就一件事情——讨要说法!
蒙古人惹的祸不去找蒙古人讨要说法,大明和满清倒是先互相讨要说法了,这都什么是啊?
双方的争执,是注定得不到解决的,首先,皇太极和叶思文都不是善茬;其次,两人又都想着早点开打。
所以叶思文和皇太极一言不合,双方立刻开战,先是没有主将的西平堡被孙承宗带领着卫国军和关宁军猛攻,整天炮火不断,满桂带着关宁铁骑整天在城外纵横驰骋,东打个劫,西击溃点援兵,硬是把西平堡打成了一座孤城。
虽然西平堡的军队很有几分勇气,和明军死磕,但是看得出来,没有援兵的西平堡,已经撑不住多久了。
大明动手了,满清也不甘示弱,你不是打我西平堡吗?我就来收复辽东半岛,济尔哈朗和豪格带着几万八旗军直接攻击叶思文所在的轴岩城。
阿济格和大明的文武百官扯皮扯得热闹,大明和满清在辽东也打得热闹,双方你来我往,你打我一拳,我踢你一脚,倒是玩得开心得很。
叶思文和皇太极玩得高兴了,阿济格可就难受了,他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命运,皇太极恐怕已经放弃了他这位弟弟,除非满清能够攻破京师,而自己那个时候有没有死,自己方有可能回到满清。
但是阿济格还能等到那个时候,对于这件事,阿济格除了报以苦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直到现在,阿济格才知道,什么和平协定,都他娘的是忽悠人的。
回到京城之后,朱由检给阿济格赐了一座宅之请他居住,不过宅子的里里外外,都是大明的将士在驻守,阿济格被变相软禁了,但是大明乃是礼仪之邦,怎么能说把人软禁了呢?所以又有一个好的说法,那叫“京城恨满清的人太多,派兵驻守,其实是在保护阿济格的人身安全”。
阿济格知道现在自己只能逆来顺受,静静的等待时机,所以他很消停,天天在屋里读读书,写写字,倒是学了不少的文化。
轴岩城,叶思文终于见到了滔天巨浪真正的搅起者,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皇太极派去联络蒙古的沈如。
不过沈如去蒙古,不是帮满清联络蒙古,而是帮大明联络蒙古,也不知道沈如用了什么方法,他居然蛊惑了蒙古人去劫掠满清,这还不算什么,这小子,居然还完好无损的回到了大明,回到大明也就算了,这家伙居然还带了一大车蒙古人送给叶思文的礼物,其中还有两个娇滴滴的蒙古牧女。
按说沈如现在功成名就,应该让人把礼物送给叶思文,然后自己回老家享福去,可是他偏偏不是一个消停的主,他居然亲自带着礼物来到了轴岩城。
按说轴岩城现在战火滔天,别人躲都躲不及,可是沈如偏偏往这里凑,似乎这里有什么好事似的。
其实这些都不是最神奇的,最神奇的是,在沈如的身后,居然有十来个满清士兵,按照沈如的说法,他们现在是自己的亲兵!
看得出来,这些亲兵队沈如那是忠心耿耿,生怕没有保护好沈如。
叶思文上下打量沈如一番,他相信,自己“天下第一忽悠”的名号很快就要被这家伙夺了,沈如凭着一张嘴,居然玩转了大明、满清、蒙古三个国家,也着实不易。
虽然现在还比较冷,辽东的雪都还没有化完,可是沈如依旧是一副知识分子的打扮,新色的文士长袍,新折扇,也不知道沈如哪里有时间置办这些行头。
虽然沈如的忽悠功力已经登峰造极了,但是在叶思文的眼神下,他还是有心虚,沈如有时候感觉叶思文就是自己的克星,他在叶思文的面前,心中什么秘密都无所遁形。
其实沈如心中有这种感觉,全都是因为,大明的忽悠派掌门人不是他,而是叶思文才是忽悠派的掌门人,沈如的忽悠水平明显不如叶思文,所以他才会有被叶思文看穿的感觉。
“呵呵……”
沈如干笑一声,道:“侯爷,在下出使归来,幸而不辱使命!”
“沈如啊!沈如!”
叶思文指了指沈如,道:“你知不知道,你他妈去一趟蒙古,你就给老子惹这么大的麻烦,你知不知道你现在到处都在打仗是谁的功劳?全他妈是你干的好事,老子现在恨不得把你毙了!”
沈如没想到自己东忽悠,西忽悠,忽悠了皇太极又忽悠看守他的满清士兵,忽悠了满清士兵,又有蒙古诸部落的族长等着他忽悠。
忽悠来忽悠去,一直忽悠成这个结果,沈如那是相当的不容易容易
见叶思文发怒,能言善辩的沈如居然结巴了,道:“侯爷,侯爷,这个……”
看着有些窘迫的沈如,叶思文突然哈哈大笑起来,道:“老沈啊!你这次干得不赖,要不是你让蒙古人去满清打劫一番,老子还真不知道怎么和满清重新开战,你做得好,该奖励!”
叶思文大手一挥,旁边一个亲兵拿出一个肩章,肩章上面两杠两星。
叶思文接过肩章,递给沈如,道:“老沈,这是你的奖励,威远军中校参谋,怎么样?还满意吗?还有,看你这次去蒙古捞了不少好处,物质方面的奖励,我看就免了吧!你也知道,现在到处都在打仗,本侯手头也不宽裕。”
“理解,理解!”
沈如点点头,道:“其实侯爷能给在下这个当外交使者的机会,在下已经很满足了,至于官位和钱,在下都没有看得多重,若是以后还有出使的机会,希望侯爷一定要记得在下啊!”
叶思文笑了笑,道:“放心吧!跑不了你的!”
综合各种事件表明,沈如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外交人才,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这是叶思文想法,现在还有很多国家没有平定安抚,所以沈如乃是叶思文急需的人才。
叶思文顿了顿,问道:“沈如,本侯现在很好奇,你到底是怎样从满清人手中逃脱?并且让蒙古人出兵满清的?”
“嘿嘿!”
沈如笑了笑,道:“这群满清鞑子和蒙古鞑子,其实都耿直得很,不过他们的耿直是建立在钱的位置上,侯爷,我给你说啊!皇太极那老小子给了我一大笔钱,让我去收买蒙古人,但是我还在半路的时候,就把给蒙古人的钱给了满清人,满清人一看见钱,又听说我还能带着他们挣钱,于是他们就找不到东西南北了,直接把魂都丢了,哈哈……”
叶思文微微颔首,道:“于是满清士兵就跟着你干了?那你又是怎么把蒙古人收服的呢?”
“蒙古人嘛!”
沈如笑了笑,道:“蒙古人也是一群傻蛋,我给他们说,大明马上就要对满清发起总攻,一举把满清灭了,而且下一个目标就是蒙古人,他们当场就懵了!哈哈……然后他就问我怎么办?我就告诉他们,现在必须去帮助大明抢满清一把,取得大明的信任,然后大明就可以放过蒙古,这群老小子居然就信了……”
第五十章、彪悍三人组
在镇江的明军帅帐里面,李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