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资本家-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叛徒杀了,也当真是该死。
皇太极坐在盛京的宫殿里,向下面的臣子问道:“大家看看,这件事应该怎么办?”
“大汗,我觉得,我们一定不能让朝鲜落到大明的手里,我们现在应该立刻组织兵马前去把朝鲜抢回来,切莫让明狗称心如意。”
大家一看说话的人,原来是号称满洲第一勇士的鳌拜,鳌拜虽然才二十多岁,但是有勇有谋,乃是满清人公认的未来将星。
“大汗,我认为,现在应以防备山东集结的明军为主,至于朝鲜,现在去救,已经失去了作用,我们应该派兵去守住鸭绿江一线,才是正途。”
此时说话的是苏克沙哈,也是满清公认的青年才俊之一。
听见苏克沙哈居然反对自己的意见,鳌拜心中不爽,这个苏克沙哈,处处和他作对,是在是可恶,找机会,一定要把苏克沙哈干掉。
皇太极听了鳌拜和苏克沙哈的意见,都皱了皱眉头,鳌拜和苏克沙哈虽然是满清未来的人才,但是毕竟都还年轻,看不清楚大形势。
没有办法,皇太极只得把目光看向了他的几个兄弟,问道:“几位兄弟,你们有没有什么高见?”
现在,努尔哈赤留下来的本钱——他的儿子们,已经在第一次入关的时候折腾得差不多了,智勇双全的代善战死,勇猛善战的莽古尔泰战死,剩下的,全都是些上不得的家伙。
至于被誉为大清杰出人才的四小贝勒,阿济格、多尔衮、多铎、豪格年龄都还不是很大,所以,他们能起到的作用也很小。
没有人出来回答皇太极的话,他们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汉人的将领实在是太狡猾,根本没有人能预料到他下一步会干什么。
见没有人出来回答自己,皇太极又把目光投向了他麾下那一帮子汉人官员,他希望,这些平时诡计多端的汉人官员能帮助自己一把。
“列为臣工,你们有什么意见,说出来听听。”
“报,报,报……”
皇太极话音刚落,突然从大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声音。
第二十三章、岛屿之争
“报!”
正当和大臣们议事的时候,一名满清探马从外面急慌慌的跑进来,跪下,道:“启禀大汗,昨日一万多明军突然在南关登6,由于明军的炮火太强,南关失守,现在明军正在猛攻金州,金州守将佟养性正率领麾下将士和明军死战,望海堡的军队正在准备增援。”
皇太极皱了皱眉头,喃喃道:“明军这是想干什么呢?”
此时,一直没有说话的叶昇走出来,向探马问道:“有没有山东威海卫明军军队的消息?”
“有!”
探马点点头,道:“据探子回报,威海卫的明军正在登船!”
叶昇略微思索了一番,向皇太极行礼,道:“大汗,微臣认为,明军从南关登6并且进攻金州,应该是在引诱我们从旅顺出兵救援金州,而明军又在威海卫登船,所以微臣窃以为,待旅顺的兵马出一动,明军就会大兵压境,攻打旅顺。”
皇太极冷哼一声,道:“这一招调虎离山,叶思文这小贼倒是耍得精湛,先是用索尼迷惑我们,攻取了朝鲜,现在又想把旅顺的兵马引开,攻击旅顺!叶爱卿,你说说,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回大汗的话!”叶昇侃侃而谈,“微臣认为,旅顺的兵马,一定不能动,我们只需要出动金州和望海堡的兵马,就可以把明军打退。”
“叶爱卿分析得有道理啊!”
皇太极点了点头,道:“下令,让济尔哈朗死守旅顺,不许出城援救任何人。”
“喳”
探马应了一声,连忙退了出去。
待探马离去,皇太极直接向叶昇问道:“叶爱卿,你且说说,我们对朝鲜的态度,应该怎样?”
朝鲜问题,的确让人头疼,叶昇皱了皱眉头,道:“大汗,我们上了叶思文那厮的恶当,已经失去了救援朝鲜的最佳时刻,所以朝鲜的归属,已经不是我们能管的了,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是如何击溃想要进攻我们的大明主力军队,只要击溃叶思文那厮进攻我们的主力部队,朝鲜的归属问题已经不重要了。”
皇太极微微颔首,道:“虽然我们不理会朝鲜,但是我们还是要防备明军从朝鲜进攻,七哥,你立刻率领汉军正蓝旗一部赶赴义州、碧潼一线,严防死守,坚决不能让明军从朝鲜攻入我们的国土。”
“喳!”
皇太极的第七个儿子阿巴泰应了一声,转身离去。
把朝鲜和旅顺的事情解决了,皇太极略一思索,道:“来人,去吧索尼的家人接回盛京居住,索尼乃是忠臣啊!是本汗错怪了他,他的儿子索额图,一定要好好教育,让他成为我大清有用的人。”
“喳!”下面自有平时和索尼交好的大臣前去办理此事。
不得不说,皇太极和叶昇再一次猜错了叶思文的意图,叶思文从始至终,从来没有想过要进攻旅顺,也从来没有想过要一举攻破满清的土地。
叶思文目的,和皇太极下的令一样,那就是让旅顺守兵死守旅顺,无论怎么样,都不出城救援其他的军队,而叶思文真正要进攻的目标,辽东半岛周围的岛屿,双岛、大小长山岛、广鹿岛、皮岛等地,只要占据了这些战略要地,叶思文麾下的军队就算对辽东半岛形成了战略包围,想什么时候攻取辽东半岛,都不是问题。
当得知阎虎已经带着兵马攻击了金州,然后又被“击退”的消息之后,叶思文当即下令,谢威率领剩余的威远军进攻双岛,让聂云带领镇远军攻击大小长山列岛,让谢威带兵攻击皮岛。
接下来的几天,大明军队向满清进入了第二轮进攻,而这次进攻,规模不算大,因为都是一些小岛屿的战争,由于满清没有像样的水师,而和朝鲜共同打造的水师又便宜了谢威,所以面对气势汹汹的大明水师,满清的军队只能龟缩在岛上。
但是龟缩在岛上,也不是办法,因为大明水师战舰上装备的巨炮可不是吃素的,一顿大炮打下去,感觉到整个岛屿都要沉了。
守卫双岛的满清守将是耿仲明,耿仲明原来是江东镇总兵毛文龙的部下,后来毛文龙被袁崇焕冤杀,耿仲明便和他的结义兄弟孔有德投靠了山东巡抚孙元化,孙元化把他们安排在登州当了参将,也算对得起他们。
再后来倭寇抢掠日照,孙元化下台,叶思文上台,耿仲明和孔有德被叶思文敢去济南讲武堂读书学习,若是两人悟性好一点的话,恐怕现在还可以在威远军或者山东守备军中混一个一官半职。
可是可惜的是,这两个矿工出身的家伙仗着自己征战多年的资格,在济南讲武堂横着走,而且什么喝酒、打架、迟到、早退更是这两个家伙最喜欢干的事情,再加上济南讲武堂的山长是杀了他们毛帅的袁崇焕,两人还经常和袁崇焕对着干。
最后,这两位矿工同学终于惹恼了济南讲武堂的实际执掌者——虎威侯叶思文,叶思文一张退学令,发了几十两银子的遣散费,让两个家伙回家种田去。
可是耿仲明和孔有德可是消停的主,他们俩被赶出济南讲武堂之后,正好收到了他们当年难兄难弟尚可喜的书信,尚可喜现在已经投靠了皇太极,高官得坐,骏马得骑,美女在怀,潇洒无比,在信的最后,尚可喜劝说两个兄弟到皇太极麾下来效力。
尚可喜的书信可谓来得十分及时,虽然当汉奸不是耿仲明和孔有德的志向,但是他们现在连饭都吃不上了,还是先找一口饭吃,再谈忠君爱国的事情吧。
耿仲明和孔有德下定决心,偷了一艘船偷渡到辽东半岛,找到了当年的难兄难弟的尚可喜,尚可喜把两人推举给皇太极,皇太极为了笼络汉人,便接纳了耿仲明和孔有德,把他们编入了汉八旗。
而此时,叶思文在山东厉兵秣马,虎视眈眈,这让皇太极很恐惧,他害怕在海上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叶思文从海上进攻辽东,所以他把熟悉水战的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人分别安排在了辽东的门户岛屿,责令他们训练水军,和大明对抗。
但是有一句话说得好,三个月的步兵,三年的骑兵,三十年的水军,,满清建国都还没有三十年,一点水军的底子都没有,想要打造一支能和大明水师对抗的水军,谈何容易?
最后,尚可喜出了一个馊主意,他建议皇太极和朝鲜通力合作,借助朝鲜为满清打造一支能战的水师。
可是结果却让满清人大失所望,因为满清和朝鲜共同打造的水军已经便宜了大明。
“轰、轰、轰……”
又是一阵大炮打来,把双岛上的耿仲明的住所震得瑟瑟发抖,耿仲明忧心忡忡的坐在帅位上,向刚刚回来的探马问道:“我们向旅顺求援的事情怎么样了”
探马回答道:“回将军的话,旅顺守将济尔哈朗贝勒说皇太极大汗有令,旅顺守兵的主要任务是守住旅顺,不许搀和任何战事,因为皇太极大汗预料,只要旅顺的军队出城,大明的军队就会猛攻旅顺,若是旅顺被攻下,辽东半岛危矣!”
“啪!”
耿仲明拍案而起,道:“那双岛怎么办?”
“这个!”探马疑惑了一下,道:“将军息怒,双岛,怕是被满清抛弃了,毕竟只是一座海岛,不值得大动干戈。”
“放他娘的狗屁!”
耿仲明大声的骂道:“一群短见的狗东西,若是让大明占据了双岛,大明则可以双岛为根据地,进可攻,退可守,到那个时候,辽东半岛才是真正的危险了,这肯定又是叶昇那老小子给大汗出的馊主意,这个老小子……”
耿仲明的一个谋士说道:“将军,其实这也不能怪大汗,也不能怪叶大人,怪只能怪大清没有像样的水师,就算大汗派人前来救援,没有水师的护卫,恐怕连运兵船都得被大明的水师击沉,以皇太极大汗的谨慎,肯定不会冒这种线。”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我们内无粮草外无救兵,难道我们就等死吗?”耿仲明有些恼怒的说。
谋士道:“将军,不如,我们投降吧!”
“投降!”
耿仲明细细的念叨这这两字个,突然,他大手一挥,道:“不,我们坚决不能向明军投降,我原本就是明朝的降将,若是再投降明朝,岂不是成了反反复复的小人,再说了,叶思文是什么人物你又不是不知道,他对付叛徒的手段可是狠得很,若是我落入他的手里,肯定不能善终。”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谋士问道。
耿仲明斩钉截铁的说道:“现在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一边求援,一边和明军死战到底,若是我为保卫双岛阵亡,皇太极大汗肯定还会护得我在盛京的妻儿周全,若是我投降的话,我的妻儿定然不保,到时候,我耿家,恐怕就得绝后了。”
谋士点点头,道:“倒是这个道理!”
耿仲明突然向谋士行了一个大礼,道:“先生,我有一事相托,还望先生看在我们主仆一场的份上,帮我一把。”
第二十四章、第二步作战计划完成
耿仲明拉住他麾下谋士的手,道:“先生,我这就休书一封,请你带给我在沈阳的妻小,先生,你一定要帮助我,帮我把我的孩子耿继茂教育成才。”
谋士郑重的向耿仲明拱手,道:“将军放心,将军所托,在下一定赴汤蹈火。”
“唉!”
耿仲明叹了一口气,拿起纸笔,在书案上奋笔疾书,完了,耿仲明将书信递给谋士,道:“先生,你记住,不要让我的孩子再当汉奸了,也别让其他人知道他的父亲是一名汉奸,会被人戳着脊梁骨骂的!还有,请先生回去告诉皇太极大汗,说我是奋勇战死的。”
“将军放心!”
谋士长叹一声,接过耿仲明的书信,道:“在下一定不负将军所托。”
耿仲明大喝一声:“来人!”
两个忠心耿耿的亲兵走进来,问道:“将军有何吩咐?”
耿仲明大手一挥,道:“你们两个,带上足够的银钱,护送先生去盛京,记住,一定护得先生周全。”
“将军放心!”这两名亲兵已经跟了耿仲明多年,倒是值得托付的人。
待两名亲兵带着谋士离去之后,从耿仲明的大帐里传来一个命令——所有人停止抵抗,让大明的军队登6。
自此,双岛争夺战就这样草草的结束,明军大获全胜,占领旅顺的门户双岛。
“耿仲明那老小子在什么地方?”
肩上扛着三颗将星的马跃刚踏上岸,第一个问题就是问敌军的大将在什么地方,这不仅仅是因为耿仲明是驻守双岛的将领,更是因为耿仲明曾经一度是马跃的偶像,更是马跃在济南讲武堂的同学。
所谓世事无常,昔日的偶像,现在却成了自己的阶下囚,这让马跃的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不过不舒服归不舒服,面对敢于投降的鞑子的汉人,马跃历来不会心慈手软。
前来迎接马跃的威远军轻步兵旅的旅长孔德云,他回答道:“回将军的话,耿仲明本来在他的帅帐中准备自杀,但是被我们救了下来,我们的人现在正在看着他。”
“呸!”
马跃啐了一口,骂道:“当汉奸就有勇气,打了败仗就要死,这他妈算什么事?”
“将军,你就不要骂了,末将听说,我们之所以能这样轻易攻占双岛,是因为耿仲明下令不许抵抗了。”孔德云也和耿仲明有同学情谊,再加上耿仲明当年跟着毛文龙在抵抗后金的过程中屡立战功,所以孔德云自然而然的替耿仲明说了一句好话。
“哼!”
马跃冷哼一声,不理会孔德云,径直向双岛的大帐走去。
进了大帐,马跃看见了一脸沮丧的耿仲明,他双手被缚,如同死狗一样躺在地上。
马跃指着躺在地上的耿仲明,道:“把他解开!”
“诺!”马跃的两个亲兵应了一声,上前将耿仲明扶起来,解开了耿仲明手上和脚上的绳索。
重得自由的耿仲明向马跃拱手行礼,道:“败军之将耿仲明,见过马大将军!”
“耿将军!”
马跃咬牙切齿的说道:“你知不知道,这些年,我一直有一个问题想要问你。”
耿仲明道:“马大将军有什么问题尽管问,我反正已经是快要死的人了,有什么疑惑,我都可以给你解答。”
“你为什么要当汉奸?”马跃厉声问道。
耿仲明淡然的说道:“因为我要吃饭!”
“就这么简单?”马跃皱了皱眉头,“难道在大明没有饭吃?”
耿仲明一愣,道:“其实这也不是主要的问题,主要的问题是,在大明,我们已经没有了前途……”
“够了!”
马跃厉声喝道:“耿将军,你知不知道,你在毛总兵麾下效力的时候,一度是我的偶像,我也想和你们一样,痛击满清鞑子,但是现在,你、孔有德、尚可喜,却是人人痛恨的汉奸,你能告诉我,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吗?”
“对不起!”耿仲明无奈的说道,“我只能这样说,一失足成千古恨。”
马跃点点头,一挥手,道:“来人,把他送回山东,交由叶侯爷处置!”
“诺!”
“慢着!”
耿仲明阻止了前来押解他的士兵,向马跃行礼,道:“马大将军,我这个败军之将有一个不情之请,我希望马大将军不要将我押解回山东,我没有脸见叶侯爷,叶侯爷给了我机会,我不但没有好好把握,反而还当了人人痛恨的汉奸。”
马跃皱了皱眉头,问道:“那怎么办?”
“请马大将军赐我一死!”耿仲明神情严肃,一心求死。
马跃略微一思索,长叹一声,道:“好吧!来人,送耿将军上路,文书,在战报上这样写,就写耿将军死于乱军之中,英勇战死。”
耿仲明一拱手,都:“谢谢马大将军!”
在威海卫主持攻打满清的叶思文很快就接到了马跃的报告,双岛的进攻很顺利,叶思文很满意,至于耿仲明的事情,叶思文就算卖了马跃一个面子,没有追究任何人的责任。
很快,进攻大小长山岛的聂云也送回来战报,大小长山岛已经被他麾下的镇远军攻下来了,当然,最大的功劳还是北洋舰队的分舰队,一言不合,就是一堆炮弹砸在到上面,任谁都撑不住劲。
镇守大小长山岛的尚可喜倒是一个铁杆汉奸,在没有任何援军的情况下,拼了老命和镇远军死磕,硬是让镇远军付出了一些代价。
不过就算尚可喜再有决心,再有毅力,但是在新式军队的联合攻击下,大小长山岛最终还是落入了明军的手中。
尚可喜死战不退,被一颗炮弹击中身亡,结束了他汉奸的一生,他倒是真真实实的死在了乱军之中。
叶思文再往后接到的,是谢威和李岩的战报,在远洋水师的配合下,皮岛也已经易手了,孔有德战败投降,现在正在被押往山东。
最后一份战报,是阎虎所部送来的,阎虎现在已经完成威胁满清的目的,在李大憨的带领下,在连云岛登山了前来接应他们的船队,顺利的在杏山登6辽东,和孙承宗麾下的关宁铁骑成功会师。
孙承宗在关锦宁防线的威望很高,上任之后,迅速控制了关锦宁防线,东却满清,西连蒙古,明军在6地上,再次占据明清战争的主动性。
与此同时,孙承宗还在继续建城,先是大凌河城,然后是小凌河城,接着是义州城,右屯城,一直把战线推进到了西平堡一线。
面对孙承宗的步步紧逼,满清也是毫无办法,他们倒是想时不时派兵去骚扰一下孙承宗的筑城进度,但是他们面对的,是装备了虎式步枪的关宁铁骑,还有朱由检派出的卫国军。
卫国军在吴三桂的带领下,在和满清的野战中屡屡占据上风,满清主持西平堡一线的军事首领阿济格对此毫无办法。
现在大明把满清对付他们的经验用来对付满清,吴三桂带着骑兵神出鬼没,时不时跑到满清的内部去抢一把,抢了就跑,把满清搅得鸡犬不宁。
由于吴三桂在西北和叶思文混了大半年,所以他把叶思文某些战略思想学了一个全,只要能打击敌人,是不用讲究什么仁义道德的,满清可以派兵来抢大明,大明当然也可以派兵去满清搞破坏,所谓投桃报李,正是如此。
这下满清终于感受到了当年大明感受到的痛苦,整天被人抢,的确是一件很不爽的,不是不爽,而是很不爽,因为满清本来就很穷,现在被大明军队一抢,那就更穷了,很多满清人吃不上饭,都开始准备逃亡了,至于逃往哪里,当然是逃往对以前的事既往不咎的大明朝。
满清倒是也想继续以前的政策,派兵去抢大明一把,但是他们进入大明之后才发现,现在的大明人,不好打啊!
在孙承宗来辽东之前,叶思文传授给他了人民战争思想,孙承宗记下了叶思文的思想,并且执行了叶思文思想,他来到辽东之后,重新建立了村镇互保制度,训练民壮,发给人民火枪和尖刀,还有地雷手榴弹,把所有人都武装起来,并且在村镇中建立坚固的堡垒,躲避满清军的劫掠。
由于大明间谍系统运作良好,所以满清的抢劫队伍开始出动,孙承宗就能提前接到命令,得到消息之后,他会立刻下坚壁清野的命令,军队撤进了城墙高厚的城里,老百姓也躲进了坚固的堡垒之中。
满清在城市的外面找不到抢劫,只能去打大明城池的主意,孙承宗放出消息,为了打击满清,大明所有的城池都是粮草充足,就等满清来抢。
不过攻城对于满清来说,那是更难,因为孙承宗早就准备好了大炮、火枪之类的东西来招待他们,只要他们敢出现在城池的下面,立刻回遭到大明军队勇猛无比的反击。
孙承宗在辽东执行的一条条硬是把凶悍的满清人搞得没有脾气,打又不和你打,抢又不让你抢,不但不让你抢,反而还是不是来抢你一把,这事情,谁受得了?
第二十五章、围攻西平堡
看完所有的战报,叶思文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到现在为止,满清还没有什么大的行动,只是一味的被动防守,这和满清一贯的风格似乎有些不一样。
叶思文盯沙盘上的敌我形势,道:“老杨,你看满清为何只是一味的防守,他们越是这样,我这心里就越不安稳啊!”
“侯爷,我倒是觉得,满清被动防守,也是被逼无奈。”杨云笑着说,“满清没有像样的水师,而我们打的又是岛屿,他们没有办法和我们作战,也是正常的。”
叶思文点点头,道:“怕就怕皇太极那老小子正在暗处搞阴谋诡计啊!”
“呵呵……”
杨云笑了笑,道:“侯爷,说起玩阴谋诡计,还有谁能玩过你啊?”
“可别这样说!”叶思文道,“皇太极那小子阴着呢!我们得防着一点,去通知李晓得,让他随时注意皇太极的动向,严防皇太极那老小子耍阴谋诡计。”
“知道了。”
杨云点点头,问道:“侯爷,我们是不是应该执行下一阶段的进攻了。”
“嗯!当然,我们现在主要干的事情就是打满清嘛!”
叶思文不可置否的说,随即他又想起一个问题,他向杨云问道:“老杨,我还有一个问题,朝廷的粮饷发下来了吗?对付满清可是一件十分费钱的事情,若是仅凭五省的力量,怕是行不通吧!”
“这件事情侯爷尽管放心!”杨云笑着说道,“现在朝廷两个出钱的部门,海事衙门和户部衙门都在你家老爷子手里握着,你家老爷子还会拖欠你的军饷吗?军饷已经发了,给了孙老师两百万两,给了我们四百万两银子。”
“既然银子到位了,攻打满清自然就没有什么问题!”
叶思文知道后勤保障没有问题,立刻变得自信起来,道:“老杨,马上给孙老师写信,让孙老师不要再龟缩在城里了,让他开始猛攻满清的西平堡一线;给谢威和李岩下令,让他们猛攻义州碧潼一线,记住,让他们的进攻一定要猛,要做出一副不打下这两地方就不罢休的模样。”
“诺!”
杨云应了一声,立刻拿出笔墨纸砚,开始写信。
杨云一边写,叶思文一边说道:“另外,让马跃佯攻旅顺,让马跃佯攻归服堡,记住,一定要是佯攻,做出一个骚扰的架势,要让皇太极那老小子认为,这两只军队,是在配合孙老师和谢威进攻。”
听了叶思文的计划,杨云笑了笑,道:“侯爷,你说皇太极那老小子老谋深算,依我看来,你才是老谋深算啊!这一招调虎离山加上欲擒故纵,肯定让皇太极以为你的方案是两面夹击满清,而不是谋取辽东半岛。”
“嘘!”
叶思文把手指放在嘴边,道:“老杨,这些事情,我们自己知道就行了,一定不要让满清探子探了去。”
“诺!”
说话间,杨云已经把五封书信写好,叶思文用漆封将信件封号,叫来石东岳,让他派忠心的人给五位将领送去。
待书信送出去之后,叶思文向杨云说道:“老杨,我准备去双岛,亲自指挥攻取旅顺,你就留在山东,处理山东及五省的政务,顺便保证大军的粮草供应,你明白了吗?”
听说叶思文要上前线,杨云立刻劝道:“侯爷,你身为平定满清的主帅,理应在后方运筹帷幄才是啊!”
杨云最怕的,就是叶思文亲自上前线,要知道,战争那可是非常危险的时候,有时候一个小意外就会身死,而叶思文又是一个闲不住的主,若是他上了前线,保不齐手痒会冲锋,若是出了意外,谁能负责?所以,杨云一直小心侍候着叶思文,尽量不让他有上前线的机会。
“怎么?你怕我有危险?”叶思文皱着眉头问道。
杨云点点头,道:“这是自然,侯爷,我们现在可都指望着你吃饭呢!若是你有一个三长两短,我们这些人该怎么办?”
叶思文拍了拍杨云的肩膀,道:“老杨啊!你就放心吧!不会有什么危险的,我又不带兵冲锋,满清兵想要取我的脑袋,他们还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杨云知道叶思文的心意已决,而且叶思文决定了的事情,一般都不会改变,他只能说道:“侯爷,你去双岛可以,但是你可要答应我,千万不能去冲锋陷阵,你的命现在可是很值钱啊!”
“好了,好了,杨云,你再说都变成杨大妈了!”
叶思文挥挥手,道:“你就放心吧!命是我的,我自然要珍惜一些,再说了,我家老婆孩子一大堆,我可舍不得死!”
看着惫懒的叶思文,杨云只能报以苦笑,心中祈祷,希望这位小爷不要乱来才是。
叶思文的书信送到孙承宗的手中,孙承宗立刻动了起来,他首先召集现在隶属于麾下的三名大将来到锦州召开军事会议。
现在孙承宗的麾下一共有三支队伍归他调遣,祖大寿和满桂带领的关宁铁骑三万人、吴三桂麾下的卫国军一万人、卢象升麾下的两个步兵旅一万三千人,其中大部分都是骑兵,战斗力也是不容置疑的。
阎虎带着威远军骑兵旅和天雄军骑兵旅一共一万人也驻扎在孙承宗的防区,但是孙承宗知道阎虎乃是叶思文布置在此处的一支奇兵,所以他并没有动用阎虎所部的意思。
虽然孙承宗麾下一共五万人马,但是攻击满清重兵驻扎的西平堡,孙承宗心中还是有些没有底,但是随即运来的军械让孙承宗心中立刻有了底气。
这次,趁着攻打满清,叶思文给关宁铁骑大换装,关宁铁骑成为第二支叶思文系统外的军队装备新式火器的部队,有了叶思文运送来的火器,孙承宗对攻打西平堡,有多出了一点信心。
但是,打仗光是有信心是不足的,还要有合适的安排,当即孙承宗让祖大寿带领辽东守备部队守卫各城,吴三桂和卢象升带领各自的人马为两翼,他自己则和满桂一起,带领关宁铁骑坐镇中央,利用关宁铁骑的机动性,随时支援吴三桂和卢象升。
大明崇祯七年十月初五,孙承宗率领的军队包围了西平堡,围三阙一,西面由孙承宗亲自指挥工程,南面是卢象升带领的天雄军,北面是吴三桂带领的卫国军。
西平堡乃是满清为了对抗大明修建的军事重镇,里面士兵很多,粮食很对,军械物资很多,老百姓很少。
西平堡里面没有杂牌部队,几乎全都是满汉蒙八旗的士兵,一共一万满八旗骑兵,一万蒙八旗骑兵,两万汉八旗步兵,兵力倒是和孙承宗的兵力不相上下,而且西平堡的城头也安装了大炮,虽然是老式的前装滑膛炮,但是好歹是大炮,对攻城将士的性命还是相当的有威胁。
镇守西平堡的乃是满清四小贝勒之首的阿济格,阿济格作为满清年青一代将领的领军人物,自然还是很有些能耐的,他看见大明军队来攻,立刻下令军队龟缩在城里,轻易不能出战,因为他知道,关宁铁骑的战斗力和蒙满骑兵的战斗力不相上下,而且现在大明的骑兵都装备了要人老命的连发火铳,主动出击,除了徒增伤亡,并不能一举取得胜利,现在只能固守待援。
阿济格一边布置西平堡的防务,一边派人向盛京求援,明军的大炮就架在城外,大军压境,并且还有继续增兵的摸样,想要靠西平堡原来的军队打退明军,几乎是不可能,想要彻底击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