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美洲新秩序-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琳琳骄傲的挽起胡家庆的手,一脸自豪的抚着自己的肚皮说:“赵大哥放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我们可是刻也没有忘记的,你们只管到时候封红包就是了,貌似小静妹妹也有好消息了,你们其它几位呢,是不是也要加油了?”

    朱琳琳说和轻松自然,倒让胡家庆和王小静等人紧张起来。

    “好了,都是坏人,不和你们说了。”周文倩幽幽的看了眼赵文礼,又瞟了眼热切的望着自己的徐永全,脸上一阵红一阵紫,跺跺脚说,“我有事,先走了,你们这些男人,就没有一个好人。”

    “我这是怎么了?”赵文礼苦恼地摸摸自己的后脑。

    “我看啊,莫不是倩倩喜欢上了赵大哥了?”朱琳琳狐疑的望了眼周文倩的背景,眨巴着眼睛,突然欣喜道,“我知道了,她一直说要嫁个真正的军人的,赵大哥虽然已经不是军人了,可是以前是军人不是?是了,她肯定是喜欢上你了,赵大哥,你还不赶快去追。”

    徐永全的脸色马上一变,赵文礼不由顿起脸道:“小朱,不要乱说,我都比她大了十岁了,再说,我也是已经结婚的人了,这样不合适的。”

    “真不解风情,”朱琳琳顽皮的吐吐舌头,胡家庆使劲的在她身后拉她,这才住嘴。

    “好了,不扯那些了,谈正事,”赵文礼不自然的咳一声,清了清嗓子道,“我和刘世杰、徐队长等人商议了一个走出去、请进来的计划,把未婚的印第安年轻女子变成我们的自己人,这是计划的第一步,但这对于增加我们的人口基数远远不够,要想让我们扩大起来,我们必须想办法,尽快从清朝移民,而且,还要尽快列入我们的工作计划。”

    “真的,我们真的要派人去清朝吗?”穿越众虽然有百多人,但穿越三个多月来,仍是感觉到强烈的孤独感,因为生活在广阔的北美,他们这群人确实太渺小了。而只有母国才是他们的根,只有母国来的人,才会让他们感觉到更安全。不只穿越众这样,欧洲移民们当初何尝不是这样。

    “是的,但我们现在显然还没有实力,所以,我们要好好的打好同美国人接下来的一仗,虽然这些天陆续有少量的切罗基人投奔过来,但是,他们移民的一共有近两万人,现在才三四千人,还有一万多的人还在路上,还在被美国人驱赶。所以,我们不能守株待兔,我们要走出去,狠狠的敲美国大兵一顿,然后好好的向他们要点东西。我们现在什么都缺,没有粮食、种子,没有工具、武器,只有美国人能给我们送过来,伙计们,这个冬天不能歇着,准备好了,咱们好好干他一票大的。”
第十二章 猎人和猎手间的较量
    第十二章猎人和猎手的较量

    进入北美的移民越来越多佐治亚州、亚拉巴马州、田纳西州的1。7万切罗基人被几十万白人的包围和屠杀,他们终于认识到:白人们已经彻底撕去了遮羞布,想要在自己的家里继续生活下去,唯有靠自己。

    此前,切罗基人同大多数印第安部落一样,没有建立正式的政府机构。这种情况,正如范?埃夫里指出的那样:印第安人实施管理的根本原则过去一直是拒绝政府管理。墨西哥以北的印第安人几乎都认为,个人的自由是一种准则,它比个人对社区和民族应尽的义务要宝贵得多。这种无政府主义的态度决定着从最小的社会单元——家庭开始的一切社会行为。大人们生来就不情愿约束自己的孩子。孩子们的每一种任性行为都受到欢迎,被认为是他(她)性格日益成熟的可喜标志……

    切罗基人虽然建立有议会但他们的议会并不是常设机构,其成员也不固定,具有极大的流动性和随意性。如果没有公众舆论的压力,议会的决议也得不到执行。但是,由于身处白人社会的包围之中,所有这些情况都发生了变化。切罗基人甚至仿效周围的奴隶社会:他们拥有的奴隶已超过100人。他们已经有点像白人所提倡的那样“文明”了。他们甚至还欢迎传教士和基督教。不过,这些东西没有一样像他们赖以为生的土地那样值得重视。

    1829年,杰克逊在致国会的信中清楚地阐明他的立场:“我已告知居住在佐治亚州和亚拉巴马州的印第安人:联邦政府不会支持他们建立独立政府的企图。我忠告他们或者服从本州的法律,或者移居到密西西比河以西。”国会立即行动,通过了迁移法案。这个法案没有提到“强迫”印第安人迁移,但是却列出了有关“帮助”印第安人迁移的条款。这就意味着:如果印第安人不迁移的话,那么他们就不受法律保护,得不到政府提供的用于迁移的资金,联邦政府可以任意处置他们。

    他声情并茂地发表演说:“告诉酋长和勇士们,我是他们的朋友……但是,他们必须按我的意思去做:离开密西西比州和亚拉巴马州,在我指定的范围内定居。——这样,他们就能在此二州的范围之外,拥有自己的土地。只要青草在生长,只要河水在奔流,他们就可以永远拥有这片土地。我也将一如既往地像朋友和父亲那样庇护他们。”

    白人接二连三地对印第安人施加压力。切罗基人在美国人的武力逼迫下他们学习美国人的文明的议会根本没有起到一丁点作用在杰克逊动人的许诺下,开始了漫长的,噩梦般的西迁旅程。

    可乔克托人并不情愿迁移,但白人用金钱和土地秘密收买了50名乔克托代表,双方签订了《克里克条约》:乔克托人将位于密西西比东部的领土割让给合众国。作为回报,合众国给乔克托人的迁移提供经济援助。于是,包括酒贩子、诈骗犯、泼皮流氓之类的白人成群地来到乔克托人的领土上。

    乔克托人原本居住在今密西西比州东南部。本是奇克索人的一支。西迁之前整个乔克托族约有20000多人散居在60或70个居民点,分布于珍珠河、奇克索韦河、帕斯卡古拉河沿岸。居住着由圆木或树皮筑成,外敷泥土的茅顶小屋。

    在东南部农业部落中,乔克托人最长于耕作,是唯一有剩余农产品出售的部落。他们种植玉蜀黍、豆类和南瓜,捕鱼,采集坚果和野果,猎捕鹿和熊。乔克托人蓄长发。人死数日后要举行拣骨礼,由专门的拣骨人操作,拣骨人有男有女,均有特殊的纹身式样并留有长指甲。流行礼仪性的头部变形习惯,幼童自幼以木板夹头使之呈扁平形,这也是东南部印第安诸民族的共同风俗。最重要的宗教节日是绿谷节,亦即仲夏举行的初果和新火仪式。

    他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尚称富足安逸这也是他们不乐意西迁的主要原因但在美国政府的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下1。3万名乔克托人不得不开始了向西部迁移的漫长行程,(穿越故事不要较真这段故事本来发生在1831年为了故事的紧凑性挤到了一起。)他们将要到达一个完全不同的新环境中,他们对那片陌生的土地与气候一无所知。他们有的坐牛车,有的骑马,有的步行,缓慢地前进着,然后渡过密西西比河。与其说是美国人在组织他们迁移还不如说是在驱赶他们,结果自然是一片混乱。乔克托人的食物吃光了,饥饿和寒冷开始向他们袭来。

    乔克托人出发的时候是在冬季,是有史以来最为寒冷的冬天之一。许多人因患肺炎而死。夏天,密西西比一带霍乱大肆流行,乔克托人成百地死亡。除了极少数不愿意背井离乡的人们坚决的留了下来外其它的不得不在美国人的驱赶下选择西行。

    谁料屋漏偏遭连夜雨正当他们缺衣少食的时候老天开始下起了大雪无边的白雪飘洒在他们单薄的衣服上冷风打在他们消瘦的脸庞似乎要夺走他们最后的力量,他们的脚步日见沉重。

    他们不再相信美国人给自己描绘的美好前途当看到身边的同伴一个接一个的死去后他们开始尝试脱离大部队脱离美国押送大兵的视线瞅着没有人注意到的时候溜到树丛后寻找着能找到避挡风雨和找到食物的地方。

    幸运的是他们不但找到了食物还找到了他们未来的家散布在四周丛林中的空降穿越者们和饱经训练的切罗基人们很快的同他们联系上将他们带到了福斯特城安顿下来。

    福斯特城的印第安人越来越多已有些拥挤之感洛根召开了自治委员会商议之后打算在后世的俄城所在的地方建立新的定居点为了体现他们对穿越者的感激之情他们根据穿越众的暗示将之命名为东京——他们还不知道东京是什么意思但这却将成为以后印第安人的新首都想必等他们学会了汉语后他们会懂得的。

    切罗基的五百名精壮汉子经过了孙正光三个月魔鬼般的训练总算艰难的熬了过来虽然纪律性仍是让人摇头不己但一旦进入密西西比河两岸两岸茂密的丛林中立即体现出他们猎人的天赋出来。穿越众中由孙正光带队的小队不得不真心的承认若不是自己掌握着热兵器单靠丛林中的生存能力他们是无论如何也斗不过这些印第安汉子的。幸好他们现在是朋友不是敌人只是希望他们以后也不会成为为后世的棒子和猴子。

    本来按照既定的方针孙正光打算好好的发挥下太祖的十六字方针好好的和押送的美国大军来一场猫和老鼠的游戏可是西迁的乔克托人和押送的美国大兵挨得确实太过亲密他们除了放放冷枪击毙了几十个美国大兵外却是毫无斩获可是,源源不断的美国大兵还在向他们走来,眼看着离福特斯城不远了。

    但是不少乔克托人开始选择了自己掉队却让他们找到了机会经过切罗基人的现场说法他们少数人将信将疑的回到了队伍然后再返回队伍,教唆更多的人找机会开小差脱离大部队然后同切罗基人会合去。

    美国人最近很是恼火不时有自己的士兵不是失踪就是被人突然一枪爆头其枪法之精准几乎让他们所有的人感到触目惊心更令人头痛的是他们连对方长得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他们开始疑惑,什么时候开始他们多了一个如此强劲的对手。领队的约翰上尉不敢怠慢一边催赶着西迁部队加速前进一边派人给后方的斯科特送去了急信。当然对于乔克托人的掉队甚至逃亡事情自然是无暇顾及。只要印第安人不留在密西西比河以东管他们跑哪里去。

    “该死的怀特刚才还在怎么一会儿就不见了人影”三等兵杰克一边骂骂咧咧一边提着裤子找着了一棵大树背后解开裤子痛快的释放一边还得意的吹起了口哨。

    森林里显得特别的幽静连鸟儿也似乎停止了鸣叫杰克隐隐感觉有些不对但当他提起裤子准备离开时却惊觉一丝冰凉飞速的划过脖子似乎有热流涌出他惊恐的睁大着双眼却看到一个满脸涂满红色的印第安汉子似笑飞笑的望着自己。

    “怎么是这些可恶的印第安穷鬼怎么会?”杰克的脑海里闪过最后一丝神识不甘的闭上双眼。

    “史蒂夫干得不错。”张斌由衷的竖着大拇指朝史蒂夫比划了一下。曾经的陶瓷专业高材生找工作过程中却被治安队逮住关进了黑屋子,受尽了人生最大的屈辱一气之下却投了军发誓以后要带伙人掀了那些人的老窝。可是等他刚刚过了新兵期却已经取消了收容制度马上又穿越到了这里只怕此生再也无法向曾经虐过他的治安队员报仇了。

    憨厚的印第安乔克托族汉子史蒂夫谦卑的笑笑。作为饱受美国人欺骗和压迫的印第安人几乎不敢相信无所能的穿越众会对自己如此的好因此在面对自己的教官们时他总是有一副相形惭秽的感觉。但是令人惊奇的是貌似老实的他却是最早掌握着诸如“你好”“谢谢,”等词汇的印第安人,穿越众的汉化政策,终于走出了第一步。

    相比于切罗基人来说,史蒂夫人对美国人的仇恨更深几分。当初就是因为美国人发现了他家的地底下有金矿,竟放火烧毁了他们的村庄,并开始屠杀他们的男女老少,史蒂夫一见情形不对,撒腿就跑,后来投靠了切罗基人,并结识了穿越众。后来他偷偷的回去过自己的村庄,却只看到一具具烧焦的尸体,他数了数,老老少少,一共三十七具。

    他默默的收敛了族人们的尸体,虽然内心的仇恨一直在煎熬着他,但却从来不敢想象有一天会报仇。但是,穿越众的到来,给了他机会,经过三个月的短训,他从几百个切罗基人中脱穎而出,而今已经是手下有着三十几号人马的排长了。

    而刚才倒下的这个美国人,已经是他亲自手刃的第二十六个了,只要再杀死十一个,他就能替自己的族人们报仇了。

    史蒂夫小心的把小刀在草丛上擦了擦,收到了腰间,蹲下身子,开始收拾起美国人身上的一切物品——武器、粮食、香烟,甚至还仔细褪下了美国人的衣服,整齐的叠了起来。

    张斌再度装作无视的扭过头去——作为一个战场上的战士,以前的他们一直认为以这样的方式对待死者是很不人道的行为,但当他们看到印第安人们忍饥挨饿的惨状时,他们集体失声了。给美国人留条裤衩,然后找个地方安葬,让他们的个人物品留给正在忍受饥受和寒冷的印第安人民所用,是对他们的罪行的赎罪,也是对待美国人最人道的做法了。

    象张斌和史蒂夫这样的小队,分布在乔克托人西迁的丛林中的,一共有近百支之多。除了接纳了数量近千的乔克托移民外,他们还刺杀了上百名的美国士兵。

    乔克托人在西迁路上,死上再多也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因为按杰克逊所说的那样:“最好的印第安人,是死了的印第安人,”并且用他丑恶的一生为他这句话作了最完美的诠释,只是,其代价是无数印第安人们无数的鲜血和生命。

    但是,当不断的有各个连排报告说有士兵失踪,他开始不能淡定了,立即派出了人马四处搜寻,结果令他不由抽了一口凉气,找到的士兵都已经死去多时,不但被干净利落的收拾掉,而且身上还被剥得精光。

    “可恶的印第安人,你们这群可恶的垃圾,我发誓,我以上帝的名义发誓。我一定要杀光你们。”约翰终于暴怒了,他开始寻找各种理由折磨乔克托人,并借一些非常小的借口,开始屠杀不听管教的乔克托人。

    乔克托人本已麻木如一群行尸走肉,但同伴的鲜血,再加上有心人的点拨,在约翰的威压下,乔克托人民的怒火终于到了爆发的时候——当然,他们知道自己反抗不了,但他们却选择了一种更无奈的办法,集体摆脱美国人的管控,集体逃窜。

    美国人的枪声适时的响起,不时有乔克托人被射中倒地,但更多的人却跑得更快了。当约翰集合人马追过来时,乔克托人已经跑上了前面的山坡,子弹射去,只能在地上弹起一阵阵烟尘。

    “追,给我追,杀了这群贱种。”约翰气极败坏的吼道,美国士兵在各级将领的驱赶下,开始奋力的爬坡。

    “轰隆隆,”一声久未听到的响声突然在人群中响起,还没有等他们回过神来,连续不断的爆炸声在耳边响起,掀起浓厚的烟雾,遮挡住他们的视线,他们已经有些看不到前面的物体了。

    爆炸声一直响了有十余分钟之久,曾经勇敢的美国大兵,在如此紧密的炮火声中,只敢怯怯的趴在地上,诅咒这该死的运气。

    可恶的炮声终于停了,当烟尘渐渐散去,美国大兵却惊恐的发现,就在刚才那一阵从未有过的地动山摇的炮响中,近千的伙伴已经永远的离开了他们。

    约翰这回的脸色可比哭还难看,自从加入美国陆军,他们何曾面对过如此惨烈的屠杀。

    其实他们也不起,来自百多年后的tnt炸药,而且是穿越众手中超过一半的炸药量,穿越众这回可是下了血本了,穿越众的动机就是,这次一定要打得让美国兵彻底怕疼,希望能打出几年的和平出来。

    “缴枪不杀,举手投降。”远处的高岗上,开始传来劝降的声音。

    “不理他们,杀,给我杀,不怕他们,他们的炸弹没了。”爆炸响过之后,约翰似乎又勇气回位了,双腿一腾,跳起来,指着身边最近的一个美国大兵,“你给我冲。”

    可怜的美。士只好苦着脸挺着枪慢腾腾的挪动,这回他们小心了许多,尽量寻找些障碍物,缓缓的挪向山坡。

    “嗖,嗖,嗖,”这回迎接他们的是数十声清脆的枪声,枪响过后,又有几十个美国大兵宣告死亡。

    “魔鬼,混蛋,”约翰发现自己就要疯了,“隔那么远,他们是怎么打中的?快,派人去告诉后方,我们遇到了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对手了。”

    约翰又派出了一波通讯员,然后指挥着手下继续前行,在又扔下了一两百具尸体之后,他们终于将距离缩短了一半。

    “冲,跟我冲,只要冲上这个山头,胜利就是我们的了。”约翰煽情的鼓舞着士兵,可到底有多少把握,他自己也拿不定。

    但是,当他们刚刚抬起头来准备冲锋,头顶上却掉下一块块黑黑的冒着黑烟的铁家伙,当他们明白些什么想在躲藏起来,爆炸声再度响起。

    刚才的炮火打击,并没有让美国大兵学得聪明一些,他们仍是密集阵形冲锋,这一顿手榴弹的招呼,又有数百名美国大兵永远的留在了这片土地。战友的鲜血,让美国大兵们的双腿开始颤抖,不少新兵已经扔下了手中的武器,举起了双手。

    “投降,我们投降。”约翰无力的扔下了手中的武器,强烈的脱力感袭来。

    曾经,他们就是一群骄傲的猎人,在广阔的北美大地上,他们曾经疯狂的采集着印第安人的头颅,可今天,他们却被人当作了猎物,可时至此刻,他还不知道自己的对手是谁。

    作为一个久战战场的军人,约翰发现,他这次是彻底的输了。输得就象那些被猎杀的战士一样,输得只剩下一条底裤。
第十三章 印第安人的第一次结盟
    第十三章印第安人的第一次结盟

    一下子多了乔克托族的一万多人,和美国俘虏五千多人,小小的福斯特城一时人满为患。

    按照穿越众的设想,福斯特城以后将作为应对美国人西进的桥头堡,在未来将作为重要的军事重镇存在,并不适合大量安置百姓,因此,当切罗基人稍一安顿,便立即组织人手开始了俄城,即新命名的东京市的初期建设工作。

    新来的乔克托人直接被安置到了东京市,而委屈的投降的美国大兵们,亦被驱赶着投入到新的东京城的建设当中。

    他们很是不甘,但看着同样骄傲的克林顿也不得不老实的帮着搬运砂石泥土的时候,约翰等人,不得不老实了下来。

    乔克托人匆匆看了眼切罗基人修建的土房子,立即发现这种房子的好处,不但结实保暖,还足可应付各种洪水雪暴——地面近两尺高都是石头垒起来的,上面才是泥土压实的墙体,不但冬暖夏凉,还不会象自己前建的那些树枝支起的房子那样,轻轻一推就倒了。

    于是,在从美国人的魔掌下脱逃出来之后,他们迫不及待的也想拥有这样的房子,看着无数的同伴倒毙在路上,这一路上的寒风和雨雪,让他们至今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

    切罗基人这一回极好的发扬了印第安人兄弟般的关怀,不但主动的派出人手协助乔克托人兴建家园,更是把自己不多的工具腾出来给乔克托人使用。

    虽然乔克托人西迁的时候比切罗基人好点,许多人都带了些家当,但工具和种子的缺乏,已经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大问题了。

    几万人,却只有几十口小锅和陶罐,很多人吃不到热的食物,只能咬着生冷的干粮,倒还能暂时忍受。可是没有足够的镰刀和锄头,让他们在这片平原上建设家园,开垦荒地,他们只能是凭借着自己的双手,或者粗糙的木棍石头。某一刻间,真恍如置身了石器时代。

    刘世杰这些天很忙碌的穿梭在印第安们人中间,赵文礼找了几圈才找到他,可看到他时,却发现他正一本正经的拿着个空降兵扔下来的罐头盒同印第人交易。印第安人大方的交出了一块上等的鹿皮,然后虔诚的接过了刘世杰手中的缸头盒。

    “刘世杰,你这个奸商,你到底在干什么。”看着自己的驴友这番作为,赵文礼不禁有又好气又好笑。

    “没有什么啊”刘世杰无辜地一摊手,“多好的东西,这个世界绝对没有第二家有如此精美的工艺品,精美的碗具,绝对比他们用木碗,甚至用手抓着生东西吃强多了。说不定,他们还会拿着这个精美的东西一代一代传下去。”

    “你?到哪里都忘不了赚钱,真不知道怎么说你的好,可是,就算你真的有心,这又起得了多少作用?”赵文礼无奈的摇摇头,说实在话,要想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最缺的还是物质啊。

    “放心,老赵,只要我们大家一起想办法,一定会赚到钱的,没有钱,不行啊,美国人那里就不会让我们好过。我们的实力还是太少了啊。”刘世杰亦是严肃地说。

    但是,哪怕穿越众拿出了自己宝贵的多功能工兵铲,也还是于事无补,如何度过这个难熬的冬天,已经不仅是穿越众要考虑的问题了。

    “小陈,你们两个,别那么小气了,大家都那么紧张了,就把你们的工兵铲拿出来给大家应个急吧。”徐永全这个空降队的中队长,此时俨然成了管家婆了,几乎是哀求的口吻说。

    “队长,看看你们的工兵铲,都烂成什么样子了,我们这两把就拿拿上去,又能顶得了什么用?不能总盯着我们自己的东西,遇上战场上特殊的情况,我们没有工具了怎么去和敌人打仗?要想办法,不能只是我们,找美国人去,他们肯定有办法。”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二陈想藏私,”徐永全不满的瞥了他一眼,但他自己亦知道自己很理亏,就算他们这穿越众不吃不穿,又怎么能救得了眼前这近两万的人。他们已经做得最好了,但还是有些老弱熬不过冬天的寒冷,悄然离世,作为一个以保家卫国为己任的热血军官,自然无法容忍眼前这种惨象。

    “队长,我知道你是好心,但人皆是有私心的,当然,我相信,到这一会儿为止,印第安人大多数仍是好的,但任何民族中都有些败类存在的,我们不能不存一点私心的,我们把心肺都掏给他们了,到时候我们自己怎么办?难道把我们自己融入他们当中,成为万千的印第安人当中的一员,然后在所谓的美国普世价值下,成为压迫和掠夺我们母国的一分子?”陈卫东从未有过的肃然道。

    “小陈,我知道你说得对,但是现在这种情况,我们不帮他们,又有谁帮得了他们呢。”

    “我们已经做出了最大的努力了,现在的情形,绝对比我们没有穿越前要好上很多,至少缴获自美国人那里的东西,让很多的人活了下来。但是,这里终究不是我们的地方去,我们对于印第安人来说,还只是一群过客。我们终究要有自己的祖国,自己的家,那么,到时候我们拿什么还建设,印第安阶兄弟们的友谊吗?印第安人自己能成立起来,为我们阻挡一下美国人,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陈卫东很诚恳地说,“印第人的事情,归根到底还得靠他们自己团结起来,我们只能提建议,若他们是扶不起来的刘阿斗,我们还是早撤的好,如今,且看洛根们如何做吧。”

    当然,作为切罗基人的首领,洛根自然不是傻瓜,随着美国人的层层西进,又给赵文礼、陈卫东等人灌输了各种奋起自立自强的思想,此时的他,已经不再是自甘遭受美国人压迫的弱小群体了,因为他曾经亲眼看到这一群几十个汉子,是怎样降服了眼前这几千的狡猾凶残的美国大兵的。他相信,有这些神的使者的帮助,只要他们印第安人全部团结起来,他们也可以创造这样的成就出来的。

    在穿越众前去伏击约翰部的时候,洛根就已经派出了人,同周边的所有印第安人联系,相邀他们一起前来东京城商议印第安人的前途。

    但是,在考虑克拉克人的时候,洛根思虑了很久,思之再三,洛根决定还是自己亲自出马,可是,当他一出现在克拉克人的面前,立即就被愤怒的克拉克人捆了起来。

    确实,切罗基人带给克拉克人的伤害太深了,让他们这所剩不多的幸存者至今耿耿于怀。

    1814年,杰克逊在霍斯舒本德战役中与1000名克里克人展开激战。杰克逊的军队以极少的伤亡消来了克拉克人八百多的勇士。杰克逊因此而成为全国闻名的英雄人物。

    在一次对克里克人的正面攻击中,杰克逊率领的白人军队被击败,但切罗基人(杰克逊许诺说,如果他们参加战斗,政府就同他们结成盟友)与他一起渡过河,绕到克里克人背后,为杰克逊打赢了这场战斗。

    战斗结束时,杰克逊及其同伙开始购买从克里克人那里掠夺来的土地。1814年,他亲自担任谈判专员,强迫克里克人签订了一个条约,夺取了克里克人一半的土地。

    这个条约引起了某些新的、重要的变化。它结束了印第安人的土地公有制,承认印第安人的土地个人所有权,造成印第安人内部分裂。它还用土地收买一些人,使另一些人一无所获,通过这种办法,使他们相互竞争、欺诈——这正是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特性。这正好符合老一代杰斐逊党人的想法:帮助印第安人进入“文明”状态,进而操纵整个印第安人。

    1814年到1824年,白人同南部的印第安人签订了一系列条约,接管了亚拉巴马州和佛罗里达州四分之三的土地、田纳西州三分之一的土地、佐治亚州和密西西比州五分之一的土地,以及肯塔基和北卡罗来纳州的部分土地。杰克逊对签订这些条约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通过收买、欺骗和武力手段获取了越来越多的土地,并委任其同伙和亲戚管理这些土地。

    这些条约以及这些土地的攫取者们,为棉花王国、奴隶种植园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杰克逊的所作所为,让白人们将他们的定居点扩展到西班牙属佛罗里达的边缘。更导致了幸存不多的克拉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