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川系天下-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蠢的人都会有疑问——棉货到底从哪来?程三爷第三次前来,就是要弄清这个问题,只可惜运气没他好,最终把自己的命给搭上了!
他现在心思大定:秦老爷子,还有秦二公子,他们知道的东西比他想象的要少!程三爷再也回不去了,秦氏家族早晚会知道这点,那么还会再遣人过来。但是这需要时间!这段时间足够他干很多事了!带着淡淡的疑问,他终于安然入睡了。
早上他还没起床,罗传就找上门来。现在他们三人都住在军营里,陈连长专门腾出一个单间给他,罗传和王狗子同住另一间,两个房间挨在一起,过来串门很方便。
他打着哈欠让罗传坐下,“我说罗兄弟,大清早的,你这是唱得哪一出啊?”
罗传不说话,只是瞪着他。他撇撇嘴:“你不会又想杀我吧?!”昨天晚上刚杀过人,虽然不是自己亲手杀的,但是抬尸体,挖坑,掩埋都是他一手操办,哪会在乎罗传这点小心思。现在他胆气可旺得很!
“赵先生,你知道自己卖的是啥吗?”罗传说话直来直去,言语之间一点也不客气。
“废话!我卖的货自己怎么会不知道?不就是军火嘛!”赵东坐下倒了杯水给罗传,“说吧,你怎么想的?”
“我怎么想的?”罗传的脸开始变红了,他提高嗓门道,“你曾经跟我说过:你在洋行做生意,是为了川省百姓谋福利,是为咱中国兴实业。言犹在耳,可是你现在居然替洋人走私军火,而且还是卖给军阀!”说道这里,他激动的站了起来,气愤的说道:“洋人杀我国人还少吗?洋人是自己拿枪炮杀,你现在替洋人走私,等于是洋人的帮凶!再者,军阀本就穷兵赎武,你把军火卖给他们,这杀的人还不都是我川省民众?!”
“说得好!说得太好了!”赵东‘啪啪’在旁边鼓掌,“继续说,把你想说的话都说完!”他事先只告诉两个跟班,自己此次前来是打算卖一些‘特殊货物’,但是他从头到尾压根没打算瞒着俩人;罗传昨天八成就知道他干啥了,居然一直忍到现在才发作,确实有所进步。
“没有其它话了;这就是我想说的。”也许把话说出来心里痛快了点,他的嗓门低了下去,伸手拿起杯子坐到凳子上。
“说完了?那我开始说了。”赵东点点头,笑着说道:“罗兄弟,我只想问你一个问题:你打算如何为川省百姓谋福利?又打算如何为我中国兴实业?”
“正如赵先生曾经教导过我的:赚足够多的钱,团结足够多志同道合的人!”说着他的声音又渐渐高了起来,“可你没说替洋人走私军火!而且还是卖给军阀!”
“罗兄弟啊,你知道我们是在干什么吗?”赵东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了,他的话语平静而冷酷,“我们就是在走一条军阀之路!要为川省百姓谋福也好,要实业兴国也好,不把这些军阀赶跑,一切都是空谈!想必你也清楚,军阀们肯定是不甘心放弃自己的权力,要打跑这些人,除了使用武力之外别无他途……赶跑了这些军阀,我们也会成为军阀,川省唯一的那个军阀——到了那个时候,才谈得上为百姓谋福!而这条路,就是军阀之路。”说罢,他对罗传笑笑,“你看,我们已经在路上了;尽快走到终点,才能尽快做事。所以——嗯,你看,我不认为卖军火有什么不对——除非我们放弃自己的理想,甘愿做军阀治下的顺民,无所作为;你希望这样吗?”
“可是——”罗传望着赵东,他的眼睛里有着淡淡的审视,淡淡的怀疑,“可是即使我们成功了,也不过换了一个军阀;假如你违背了自己的理想,那我川省百姓又该何去何从?”
“假如我违背了自己的理想,那么还会有人站出来打跑我!”赵东毫不犹豫的接下话来,“结束川省的军阀乱世,这是无数川省民众的呼声,也是时代的需求;英雄应当顺势而为,逆历史潮流的人终将被打倒。假如我们成功了,那么我们将会成为一个新军阀;到了那个时候,约束军阀的是科学合理的制度,而不是后起的军阀,否则军阀们此去彼来,川省永无宁日!”说到此处,他微微笑着,“这个制度,就是我们的理想……为了这个理想,卖点军火算不了什么,因为理想需要实力来支撑!”
罗传神色严肃的倾听着赵东的长篇大论,逐渐陷入了沉思;赵东待他思考片刻,决定趁热打铁,他认真的凝视着对方的眼睛说道:“罗兄弟,请相信我:暴力只有暴力才能终结!假如没有其它路可行,那么暴力就是唯一的一条路——哪怕这条路很血腥!”
罗传先是摇摇头,片刻后又是点点头,他满脸纠结,语气低沉而痛苦:“赵先生,您说的那个制度,真的能够实现吗?”
赵东淡淡的说道:“能不能实现,要试一下才能知道!无论如何,得先把事情做起来。”他轻轻拍拍对方的肩膀,“看一个人如何,不是听他如何说,而是看他怎么做!所以,假如你不知道有其它路可行的话,那么不妨跟在我身边,看我是如何去做的!”说完,他笑着问道:“嗯,同意吗?”
“我会跟随在你的身边!”罗传神色严肃而认真,“也会看着你怎么做!”
罗传最终还是会留下来的,这点他很清楚,这个年青人就像后世所谓的‘愤青’,空自愤世嫉俗,忧国忧民,却需要一个思想成熟的人来加以引导;这人有股子楞劲,使用得当,将会是一个好帮手。
“不过,现在还派不上大用场!”罗传已经走远了,赵东依然望着他离去的方向出神:他绝对需要大把的小弟,传统的方法满足不了他的需求;不过幸运的是,他知道更好的办法。
也许关于‘人’的计划要加快进行了!
第三十八章 跑官
此后的大半个月时间,赵东就在人沱码头和重庆之间跑来跑去。
第四次交货时,时间已是十一月二十三日;这次陈道五参谋长没有来码头,不过仍有一位老熟人正等着他——正是刘古锋科长。
“赵老弟,为兄恭候多时了!”赵东的船还没靠岸,刘科长满面笑容,热情的不得了,人还没到身前,一包大前门香烟已经递了过来。
“刘兄客气,小弟就是个劳碌命,当不得刘兄的抬爱。”赵东接过烟点上,就站在码头上和刘古锋聊着。现在交易的流程双方都颇为熟练,船一到码头,刘科长的人立刻卸载,卸货的同时另一拨人点货、验货,完成后签个字做交接;现在赵东把活大部分都交给罗传来干,自己当起了甩手掌柜。
半包烟下去后,今晚的活基本结束了;刘科长签完字,又笑着递上一支烟,“赵老弟啊,安德森先生可有什么喜好?”看到对方有些疑惑,他笑着解释,“咱们军的经理处有一批古董和字画,承蒙安德森先生帮助,打算挑几件上档次的玩意送过去;呵呵,放心,赵老弟也有份!”说着还亲热地拍打赵东的肩膀,神态之间亲密的不得了。
“哦,那可多谢刘兄了!”赵东笑道,“不过安德森先生是个扬基佬土包子,咱中国的古董字画他是不识货的,送他这些高雅物事恐怕是明珠暗投啊,呵呵!”说着,还神秘的挤挤眼,一副咱俩之间有个小秘密的神情;说到此处,他已经大致明白了刘科长的意思,不过这事不能由他主动,得对方先谈。
果然,刘科长大谈了一会古董的名贵,赵东只是淡淡的附和着,同时眼睛不着痕迹的向四周瞥了几眼。嗯,周围静悄悄的,不像要搞突然袭击把他一网打尽的架势。事实上,他费劲周折,就是要隐藏自己的真实出货途径,仅就现在看来还是挺成功的;陈道五和刘古锋他们始终认为当头的人是安德森先生,这符合他们的认知程度,比较容易让人接受。既然赵东只是个跑腿的小角色,那么他就是相对安全的;因为即使把他控制住,对安德森这样的洋人来说也没有什么价值。
很快,刘科长就忍耐不住了,“呵呵,赵老弟,明人面前不说暗话,最近第一军手头上有点紧——陈参谋长的意思嘛,嗯,是不是结算方式上更灵活一点?”
赵东估算过第一军的支付能力,一个月内拿出两百多万现大洋是比较困难的,这还要考虑到对方的支付意愿;第五批的出货额是最大的,其中包括六十挺mg08斯潘道重机枪和大量的步枪、子弹;仅仅这六十挺机枪就至少值十五万大洋。
在如今的川省,重机枪还是高科技武器,成都的兵工厂可以用半仿造、半组装的方式生产一些,但是月产量只是个位数,一旦缺乏关键零部件立马就断货;川省的大小军阀对重机枪是非常渴求的,这点他早就确定;正因为如此,他才特意把这些货放到最后一批交。以每个步兵团装备八挺计算,他提供的货足够第一军装备七个主力团的;很显然,对方不可能放弃这批货。
心里有底,谈价的时候就有了主动权。刘科长拐弯抹角的劝说,希望他们接受一部分古董、珠宝或名人字画作为替代;老实说,刘科长的意见也不能说全无道理,这些东西确实有一定价值,补偿大洋未尝不可。可是他对物资的估算是以基地系统的估价标准为基础的,商代的青铜器也许价值连城,但是放进基地的接收端口,换取的点数和废铜没多大差别,因此,他不能以市面价格为准则来行事。
“刘兄,小弟懂你的意思。”他已经清楚对方的底牌,于是笑着插口,“说实话,安德森那边可能不大好交代;洋人毕竟不懂咱中国国粹的博大精深,古董给他,那也是俏媚眼做给瞎子看啊!”
“哦?那还要请赵老弟给为兄指条明路。”刘古锋又递上一支烟。
“刘兄,这最后一批货嘛,其实也未必全用大洋结算。”赵东吸了口烟,然后熟练的吐出一个烟圈,淡淡的提出一个建议:“安德森先生的意思小弟是明白的。做生意要长久,他希望熊督或者但军长能给鄙洋行一个编制上的名头,以利于将来在川省行事方便。”
“安德森先生要个编制?”刘古锋皱着眉头,“以什么名义?”
“就以小弟的名义吧!”赵东笑笑,“刘兄想必知道,现在世道混乱,道路不靖,鄙洋行做得生意又有风险……小弟常在川东一带跑,给小弟一个团长、营长的名义,做起事情来也方便。”
“噢,这样啊!”刘古锋这下是听明白了——这是要官!他目前已经侦知,那位安德森先生好比兔子不出窝,总是待在南岸的租界区,让他们有劲使不上;而这位赵协理呢,经常来往于重庆和江津,行踪诡秘;这两位都不是好打交道的人。
按照他的估计,安德森洋行的底子绝不干净,赵协理干的这事就是走私;当然,洋行在国内搞走私实在司空见惯,不值得大惊小怪,不过江津是川军第七师的防区,第七师又是第三军系统,和他们第一军尿不到一个壶里;他上峰一直担心的是安德森洋行货卖两家,这个是要出大问题的……话说回来,川省如今师长如云,旅长如雨,给他一个团长、营长的帽子其实无所谓,杂牌的团营长其实不值钱,赵协理的洋行只要出得起价,给他就是了。
双方都明白对方需求后,谈话立刻就变得顺利起来;三言两语之间,他们已经敲定,第五批货款打八折,一半以大洋结算,另一半用古董等充抵。
“赵老弟勿需担忧,此事包在我身上了。”分别时,刘科长一副大包大揽的姿态,事情办得顺利,笑声都加倍的爽朗,“三日内必有消息,老弟尽管放宽心,哈哈。”
第三十九章 茶馆(一)
川省百姓爱吃茶乃是天下皆知!老年人早上漱洗后来上一杯茶,酒饭油腻后洗涤腥味一碗茶,良朋好友相对谈天一壶茶,劳苦男人们闲暇之余消解疲劳一杯茶……
朱自清来川省后,写诗有云:凌晨即品茶!民间又有俗语称:开门七件事,茶米油盐酱醋茶。总而言之,川省的人和茶结下了不解之缘。重庆茶馆之多,和成都大概不相上下;老人们会在茶馆里闲聊,商人们愿在茶馆里交易,即使是帮会之人,也习惯于茶馆里‘讲码头’。
赵东来到这里后,还真没机会领略一番川省特有的‘茶文化’;他住在朝天门以北的白象街,周围饭店,旅馆,茶楼林立,人群如潮。
傍晚时分,他离开洋行,到白象街北口后直行,经新丰街,路过老巴县衙门,再走过鱼市口,就到了三牌坊街。这条路虽然布局凌乱,崎岖不平,却堪称重庆城内首屈一指的主干道,三牌坊街尤其繁华,饭店、茶馆不下数十家。赵东的目的地是凤翔茶楼,此茶馆经营已久,本地人直呼‘老凤翔’而不称其名,当真是此时重庆顶级的消费场所。
他这一个月来回奔波,难得有在重庆安稳待下的时候,虽然知道麦家的麦之白登门拜访过他两次,可惜都无缘得见;现有有了几天空闲时间,他第一时间就想联系上对方。说来也巧,上午时麦家派人送来一份请柬,邀请他晚上赴‘老凤翔’茶楼与一些商场中人共进晚餐,他当即就同意了。
事实上,他也是最近才知道,重庆的茶馆也是可以喝酒吃饭的;而且在此民初时节,高档一些的茶馆还雇有男女清唱,佐以丝竹,以助茶客余兴;总之,给他的感觉有点像后世夜总会这样的综合娱乐场所。
来到‘老凤翔’门口时,他打量一下就觉得眼前一亮——好气派的茶馆啊!‘老凤翔’是中国旧式楼宇结构,楼高三层,雕梁画栋,厚木深漆,极有传统建筑的韵味!
上了楼才知道,今天其实是重庆总商会请客,为的是前段时间救灾之事;据赵东所知,那日在江边一会之后,商会中的头面人物虽然没有对他的建议全盘接受,但是却也是获得颇多启发,此后行事也基本按照‘以工代赈’的方略来施行,只不过他月余来忙于生意,少有在重庆的时候,对赈灾的结果所知不多。
如今天已转凉,灾民们或者返回家乡,或者投亲靠友,又或者找个活干,总之事情已经基本告一段落;而重庆总商会在此时决意答谢各界,联络感情……为此整整包下了‘老凤翔’的二楼和三楼,这个手面可是颇大,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在重庆这个开埠已久的近代化商业城市,商人阶层所蕴含的力量。
麦之白亲自把赵东迎到二楼,说起来两人已经有段时间未见,此次在这里相逢关系已经很熟络了;上楼梯的时候麦之白不停的说着话,用词虽然隐晦,但是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今天的宴会非同小可,来的客人有不少都是重庆乃至川省有名望人士;赵东心里颇为感谢,麦公子知道他现在人脉不足,刻意为他创造良机,说起来确实够朋友,这样的人才是真正值得交往的诤友;想想后世他自己,**朋友,最终却是一个损友害了自己,回忆起来真是不胜感慨!
“赵兄弟暂且安坐,麦某去三楼片刻即回,待会咱们去楼上吧!”麦之白叮嘱几句后即上楼去,仅仅几步路,他就和好几个人亲切的打着招呼,看起来似乎没有他不认识的人,此人人脉确实了得!
赵东听明白了麦公子的意思。今日是重庆总商会的主场,出马的是现任的会长温友松;能来此处的除了商会中人之外,还有一些重庆的名望之士,像上次见过的‘薰公’就在其内。他来到此时空已有些时日,对这个时代已经颇为了解,麦之白提到的一些人物他听后心里也有了谱。
‘薰公’本名汪云松,字德薰,笔名五四难民,祖籍湖北,随父定居巴县;他出生于重庆世家,为晚清的秀才,廪生,辛亥革命后投身商界、政界均有所成,后当选为重庆市第三届商会总会长,重庆市参议会议长,此时属于川省名望极大的头面人物,因其德高望重,普通人称他为‘薰公’而不呼其名。
而且今天来此的名人还不止他一个,就像重庆总商会现任会长温友松,此人乃是重庆近代赫赫有名的名门望族。温友松原名仁椿,**人,重庆缫丝业最早的民营资本家之一;辛亥革命后,他在经营自己的生意之外,还积极从政,并且颇有建树;民初时节,温友松为了发展商业,将重庆旧府台衙门改建为总商会会址,又修建了商业场,还创办了商业学校,促进重庆商业的发展;一九一四年,他出资创办《商务时报》,聘请办报能手周家桢主持报务。《商务时报》经常发表揭露军阀部队罪恶行径的文章,引起了军阀的痛恨,要对作者兰锐甫下毒手,温友松将讲藏在家里,才使兰免遭于难;他的住宅‘荆园’有数间书库,收置有大量藏书,算是个收藏家;可以说,温会长能做到这个位置上,资历、人脉、能力都堪称上乘,确实是这个时代的精英人物。
温友松的兄长温鹤汀也是鼎鼎大名的人物,他是伊斯兰教的乡老(会长),又是前清秀才,喜好诗文,著有诗集,善画梅,精医术。其子温少鹤,此人在后世更有名,乃是重庆近代杰出的教育家和实业家,也担任过重庆总商会的会长,还曾在全国总商会中任过要职;不过温少鹤现在才三十出头,目前尚没有他父亲和叔叔那么大的名望。
赵东坐下后四周一望,发现整个二楼大概不下二十张桌子,来此的客人数以百计,有的高谈阔论,有的四处走动,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他听麦公子介绍过,二楼都是些普通客人,或者是年青一代,真是身份尊贵的都在三楼;以他如今的身份和名气,能坐到二楼,已经是看在麦之白的面子了。
他在这里认识的人有限,熟悉的就更少了,可是他眼光扫过之后,却偏偏发现了几个熟人。
靠窗的一张大桌子坐着十余位年青人,有男有女,看穿着打扮就知道非富即贵,他们坐在那里谈笑风生,看起来相互之间熟悉的很。他眼光锐利,一眼瞥过去,满桌人居然能认识一半。
麦之白的妹妹麦紫赫然在座,和她形影不离的那位陈慧如小姐当然也在身侧;而在这两位姑娘旁边,正是那位‘护花使者’秦家三公子秦尚武,此时他深情款款的注视着两位美女,间或笑着说上几句,完全把周围的这许多人当成了空气。
赵东的目光对这三人只是一掠而过,然后停在了与他们同桌的两位青年身上,正巧这两位他都认识。左侧一人黑色西装,面带和煦的微笑,神色沉稳,正是在江津好吃街兴隆饭店有过一面之缘的陈公子;右侧那人身形挺拔,面容英俊,顾盼之间带着点若有若无的傲气,赵东目光扫过去的时候,他仿佛心有所感,恰在此时转头看过来,正是秦家二公子秦尚文。
两人的视线在空中碰撞在一起,相互凝视了片刻,忽然之间都微笑着点头示意,随后两对目光若无其事的分开了。
第四十章 茶馆(二)
“二公子,莫非认识此人?”旁边的陈公子也发现了赵东,目光一凝,转头问道。
“哦,生意场上认识的人。”秦尚文淡淡的回答,此事不好说得太细,他只是简要的说了一下赵东的背景,这还是顾及到陈公子的面子。陈公子名叫陈英舟,字树基,家里几代川省商业世家,其父陈范山,也是重庆总商会中有力的人物,他和陈公子一家交往多年了。俗话说:同行是冤家!但是陈公子家族做的生意历来和秦家没有大的冲突,这也意味着两家的关系甚好。
“什么?此人如今是洋行的协理?而且生意还做得很大?”陈英舟满脸的惊异;几个月前他见过赵东一面,当日给他留下的印象不可谓不深刻,后来他特意多打听了一下,却发现此人实在上不了台面。说白了就是江津乡下的一个土少爷,做下的事情,让他这样出身良好受过近代教育的人实在看不过眼,坑蒙拐骗,斗酒赌博,最令人愤怒的是,此人居然胆敢以下流手段骚扰两位冰清玉洁的女士!虽然当时没有说得很清楚,陈公子对此是体谅的:女孩子面皮薄,不好说出口罢了!可现如今,此人居然坑蒙拐骗到了重庆府,这才叫‘是可忍孰不可忍’呢!
当下,他将赵东在江津干得那些事情娓娓叙述出来,他口才颇好,这一番话说出来当真把满桌子客人的目光都吸引过来;麦紫和陈慧如这两位大小姐就在旁边听着,俩人眼睛瞪得老大,似乎不敢相信那位赵协理居然是这样的人!
说完后,陈英舟还一脸叹息:“我不知道此人在洋行中能做什么,但是想来不过是‘坑蒙拐骗’四字;他好勇斗狠还在其次,这人品嘛——”话未说完他就只是摇头,“实在是不堪啊!”
秦尚文城府甚深,听了这番话也是颇感诧异,他略思片刻,淡淡的说道:“这位赵协理可不是个简单人物啊……紫姑娘,令兄待人真诚,可莫要被人骗了!”
“他敢!”麦大小姐一瞪眼,片刻之后面色又显出踌躇之色,“我哥对他可是信任得很呐!不行,要赶紧告诉我哥去!”她显然是个急性子,说了几句,抛下众人,风风火火上楼去了。秦三公子满脸愕然的看着麦大小姐的背影,嘴里还嘟嚷着:“这种人,给他点教训就行了,找麦公子又有何用?!”
秦尚文见此状只是淡淡一笑。
麦大小姐刚上楼梯,就见麦之白在楼梯口和几个熟人说着话,她上前去一把拉住,然后走向楼梯拐角处。
“你不好好吃饭去,拉我干嘛?”麦之白皱着眉头问道。
“哥,我跟你说啊,那个赵协理……”她声音清脆动听,言辞便给,三言两语就把一个穷凶极恶的赵协理描述得惟妙惟肖,“你听我说啊,他可什么事都干的出来,你可不要被他骗了!”
麦之白耐着性子听完,也不谈自己的观感,只是摇头苦笑;生意场上杀人不见血,这种事情他见得多了,秦家和赵老弟生意上有所冲突,这种事情实在是司空见惯,不值得大惊小怪;赵东才具如何,他自问眼力还是有的,哪里能轻信旁人的话;而让人愤怒的是,秦家那两位公子居然把赵东形容的如此穷凶极恶,人品低劣不堪,这个就有点过分了!
“紫妹,”他板着脸训道,“看一个人如何,不是要看他如何说,而要看他如何做!明白吗?”看见妹妹被自己说的一脸沮丧,忽又心软,他把口气放缓,语重心长的说道,“小妹,你年纪还小,以后多学多看,不要听风就是雨的,被人利用了尚不自知!”说罢还拍拍妹妹的肩膀。
麦大小姐无奈的回到自己桌子上,看见满桌子的人都在看她,她恨恨的说道:“这人实在太狡猾……我哥根本不相信我!”说罢,咬牙切齿的做出凶恶状;不过她容颜极美,再表现出凶恶面孔,旁观的男人也不会觉得凶恶,只会认为赏心悦目。
“几位安坐,我去告知麦兄吧;想来麦兄对小弟的话总信个几分吧?”陈英舟也是一脸怒色。
“我哥还要带他去楼上呢,说是要为他引见几位德高望重之人;唉,你们说,这赵协理怎么就这么无耻呢?”说着,突然想起来前段时间的事,“哦,你们不知道,他还买了个小妾呢,那小姑娘才十岁,好可怜啊!慧如,你也见过的,是吧?”
身侧的陈家大小姐连忙点头,满脸都是赞同的神色,同时对那位洋行赵协理的人品越发鄙视了。
“麦兄要为这位赵协理引见商会中人?”秦尚文略感诧异,“莫不是这位赵协理又要施展什么骗术了?他从江津县城混迹到此地,无非是骗财骗色,可不能让他得逞了!”他转头四顾,建议道:“待会不如同去楼上?!假如这位赵协理果真要骗财,诸位不妨当场拆穿他的骗子伎俩,如何?”
“好!同去!”陈公子当即表示赞同。他心里已经认定,这位乡下赵少爷来到重庆绝无好事,至于秦二公子所说的什么洋行协理,他对此嗤之以鼻;赵少爷最多认识几个字,哪有这等本领去做进口棉货生意?无非就是重操旧业,施展骗术罢了!而且这位赵大少爷还不止是骗财啊……想到此处,他的目光瞄向了在座的两位姑娘——这两个女孩、尤其是麦家大小姐,这可是绝色姿容啊,倘若被那乡下野混混冒犯,那可真是唐突佳人了!
“何必这么麻烦!”秦三公子秦尚武刚才听了半天,早已是义愤填膺,按耐不住,当即站起来,“此人竟然如此无耻,麦公子显然是被蒙蔽住了,但须知今日还有我们几人在,容不得他在此地施展骗术伎俩!”说着,把西装袖子往上一捋,“我现在就去拆穿他的真面目!”
“尚武,不可乱来!”秦尚文坐在那里挥手阻止。
“秦二公子,”陈慧如也站了起来说道,“叔叔伯伯们都在楼上,让如此无耻之人上去打搅不好,我们做小辈的见到这种事情,总不能袖手旁观吧?不如我们过去劝他离开吧!”她说的这个‘劝’字极为含蓄,但是秦尚武一听美人发话,士气立刻高涨,转身就嚷嚷要去教训教训那个乡下土少爷。
“秦三公子,”麦家大小姐可不乐意了:“把他拆穿,让他无法行骗就行了,何必小题大做?更何况,你在此处闹将下去,如何向楼上的叔叔伯伯们交代?我看还是跟我哥哥再分说一下吧?!你这一去只会惹出大麻烦……”她对秦家的这位三公子再了解不过,知道他做事不靠谱,唯恐他不管不顾的上前教训人,会弄出不可收拾的大篓子。
秦三公子被她这一说,如何乐意?何况被女人、特别是美人轻视,他一直视为奇耻大辱,于是当即就鼓动同伴们和他同去,他这一鼓动,在座的几位同伴拉拉扯扯的也站了起来;几人一商议,当即决定过去当面质问他,倘若他不肯承认,那就休怪他们不客气了……
这几人都是年青人,最是容易头脑发热的年龄,这一聚成伙,那胆子就更大了,于是说了几句就离座,直向赵东那里走去,连陈慧如这位姑娘家也跟在后面欲瞧瞧热闹!秦尚文走在最后,临走时还笑着对周围认识的客人拱拱手,“诸位,失陪,我们去去就回。”
麦大小姐见无人肯听她的,气得一跺脚,转身就往楼上走去。
第四十一章 茶馆(三)
此时宴会尚未正式开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