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治世能臣-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幸好张飞穿着夏侯氏为他做的蟒皮战甲,张飞飞出一脚,踢开邓茂,抽出蛇矛,使出“无双技”乌龙玄鞭,一条银白掠过,邓茂身直立,首掉!
刘备已追上程远志,程远志身边只剩三人。刘备跃下马来,拖着“紫电”向他们慢慢逼近。
“呀!……”冲上来一人,刘备轻挥紫电,干掉一个。
“呀!……”又冲上来一人赤手空拳扑向刘备,刘备翻身一拉,断其咽。刘备无视而过。
“呀!……”最后一人冲上前来,刘备左侧身擒住来人后颈一摁,右剑穿胸,人定,刘备轻推之。
刘备拖着“紫电”向程远志逼近……程远志奋力起身迎战,挥出右拳——
“噌!”——
“啊!——”
刘备“紫电”一撩,将其右臂卸掉,腾起一击“搏击长空”——“紫电”穿心,远志神滞,立死。
此时张飞赶到,割下程远志的头和邓茂的头一并提着,与刘备折马返回。
回见关羽还在狂舞,舞出的火焰都把百姓的房子给烧了,这个关羽贯干这种事!
张飞把邓茂和程远志的头丢到黄巾贼众眼前,贼众一看大帅都死了,纷纷溃散而去。
刘备首战告捷,叫士兵们清理现场,将头戴黄巾死掉的人的左耳割下来,装在大匣子里。关羽抱着匣子,张飞提着程远志、邓茂的头,随刘备回军向刘焉复命。
刘焉听说刘备凯旋,出城八十里相迎。张飞送上人头,关羽倒出馘耳一地,刘焉大喜,下令犒赏劳军。
是夜,庆功宴上,刘焉说他会启奏皇上刘备的功绩,给刘备一个官衔。刘备说他不要,他只想要带兵伐贼。刘焉迟疑,给刘备打起了马虎眼:“嗯…来来来,喝酒!喝酒!今儿晚高兴,不谈公事!不谈公事!”刘备心知肚明,只好强颜举杯奉盏。
第十五章(上) 步步为营
上回说道,刘备虽立下大功,刘焉更是以叔侄之礼礼遇,但刘备提到想带领军队,刘焉却支支吾吾,顾左右而言他,这让刘备很是郁闷。
寄人篱下的日子不好过呀,刘备怎肯久叫刘焉叔叔,别以为装孙子难受,当侄儿也不好过,何况刘备英雄。他开始筹谋,终于觅到一个机会。一日,一个身负重伤的士兵送来青州太守龚景的牒文,说黄巾贼围住了青州城,他冒死出来求援。刘焉拿着牒文与刘备商量救还是不救,刘备的机会来了。本来刘焉也就是客气,随便问问刘备,心中已有主意“不救”。哪知刘备吓他,刘备说他与黄巾军交过手,黄巾贼的实力并不强,但拿下青州城应该没问题。形势有几种发展可能。一,黄巾势弱:青州沦陷,刘焉能救不救,日后朝廷必怪罪;青州解围,但是其他州发兵解围,青州太守龚景事后必参刘焉一本,知情不救!二,黄巾势强:青州沦陷,黄巾军抢掠城中物资,占据要地,青州幽州唇亡齿寒;青州城破,难民涌出来投幽州,到时幽州收是不收?收必乱!
这个刘焉就是没胆量,经刘备这么一吓立马就拿不定主意了,居然问刘备怎么办。刘备说你给我将兵五千,我去给你打。刘焉想想:“给他五千人马试试虚实也好,若能救援岂不更好。”于是他答应给刘备五千兵马,但命邹靖取令箭调幽州军五千与刘备等涿郡兵马一同去。
刘备临行,刘焉饯酒,嘱咐道:“贤侄,此去可战则战,不可战则回,切勿勉强损吾将士。”刘备允诺。其实刘备也知道他没有实权,行兵调令都是邹靖说了算。
邹靖领兵和刘关张三人星夜兼程赶至青州境内,果然见贼兵出没。邹靖命军队暂缓行军,然后找到刘备问该怎样排兵布阵来打这场仗。刘备说:“任凭校尉大人调遣。”邹靖抬眼看了一下刘备,大家也都心知肚明,邹靖也就没说什么。
邹靖回营,下令今晚士兵们休息,四更造饭,五更开拔直奔青州城。
邹靖想一口吃个大胖子,吃饱喝足美美地躺下幻想着明天的大胜。没想到黄巾军夜里来袭,邹靖大营失火,毫无戒备的幽州军霎时阵脚大乱,被黄巾军一小股部队杀得溃败。刘关张三人乱军之中将邹靖救下,连忙护着邹靖,带着溃散的幽州军退三十里下寨。
负了伤的邹靖惊魂不定,倒卧病榻,三军无主,经过这次突袭,士兵倒是没折多少,但粮草却全丢了,不是被黄巾军烧了,就是被他们掠去,幽州军形势非常严峻。
溃散的幽州军扎营数日,士兵们军心涣散,斗志全无,又思乡心切,就开始闹事。刘备忙来找病榻上的邹靖禀报情况,吓唬他,说:“校尉大人,自古劳师远征不宜久怠,可校尉大人又缠绵病榻……唉!子曰:‘三军可夺帅也!’昔时,项羽与宋义救赵,三军久怠而生变,校尉大人应以此为鉴哪!”刘备这话可是相当厉害呀,吓得邹靖面如土灰。这话一般人也许还听不懂,可邹靖是谋士啊,所以一听便吓得浑身发抖。刘备给他举项羽和宋义的例子,表面上好像是劝他汲取历史的教训,想个办法解决现在的困境,以免发生兵变,但实际上我们想一想,现在军中谁好比是宋义,谁好比是项羽? 。 想看书来
第十五章(下) 三军夺帅
刘备向邹靖陈述利害,邹靖马上跪下来求刘备,要刘备暂代他的职位,领兵讨贼。刘备自然做吃惊之态搀起邹靖,坚决推辞。邹靖拿出遣军令箭再次恳求,刘备三退让后,才勉为其难地答应。刘备将邹靖交托给一农户照看,叫邹靖好生养病。他拿到兵权马上就开始到处召集被打散了的幽州军,向当地老百姓征集粮食,给士兵们发动员令,同样讲项羽的事,不过是讲破釜沉舟。一切整顿就绪后就开始布置作战方略,原来他心中早有破敌之策,他见这里有一座山,他分给关羽一千人埋伏在山左,叫张飞引一千人埋伏在山右,他带兵去引贼,到时以鸣金为号,齐出接应。
次日,刘备领兵鼓噪喧天前来叫阵。黄巾军据点兵长一看:“嘿!尔等还敢来!”遂引兵掩杀过来。刘备与敌兵长马颈相交,“紫电”一出,立马卸下敌手兵刃,将敌兵长斩落马下。这时黄巾援军纷至,刘备慌忙勒马领军撤退,黄巾军见朝廷军败逃,士气高涨蜂拥追击。
黄巾军一路追赶,过了山岭,渐渐追上刘备,刘备折马挥军迎战,并下令鸣金吹号!埋伏在山侧两翼的关羽张飞得到信号,马上齐出呼应,断了黄巾军的后路,三面夹攻上来,黄巾军被包围了。刘备、关羽、张飞大开杀戮,顿时血流溪涧,尸横成堆,数以千计手执镰刀锄头者死,惨无人道!这才是战争!
青州太守龚景见黄巾军大败,便打开城门亲率民兵出城助战,黄巾军余部全歼。此役黄巾军死伤者数千,投降者两万余人,至此青州之危立解。
龚景万分感谢地请刘备等人马进城表示感谢。不到半个时辰,邹靖就赶来了。这个邹靖,一听刘备等人胜利了,他的病立马就好了。邹靖向龚景表了一下自己的功劳,龚景颔首微笑。
晚宴龚景犒劳众将士们,邀刘备、关羽、张飞、邹靖同席。筵到尾声,邹靖就对龚景说他们从幽州迢迢赶来这里救援,所带的军粮被黄巾贼烧掠一空,请青州太守支援点粮草,好返回幽州。龚景为难了,龚景说他也不富裕,这个青州被围多时,早已是仓空粮尽,给了你邹靖他又拿什么来养活城中的士兵百姓呢?
邹靖面带不悦之色,决定明天一早就走。龚景也只好陪笑脸。邹靖叫刘备交还兵符,刘备说我是来赴宴的,哪里带着兵符啊,明天吧,明天交给你。邹靖也只好一肚子火憋到明天。
第二天一大早,邹靖就来找刘备归还兵符,刘备居然不在。到处一打听,刘备一早就去校场点兵了。邹靖慌忙地赶到校场,看见刘备正站在观武台上,手执令箭“演讲”呢。刘备高声曰:“幽州众勇士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不辛苦!……”众兵喊道。
刘备又曰:“备,三生有幸与各位兄弟并肩讨贼,幸甚至哉!夫男儿当保家卫国,建功立业,今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王师中郎将卢植正与贼首张角大战于广宗,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所以我就不随大家回去了。吾当为国家死效!”
众士兵一听刘备要走,突然乱哄哄地一阵议论。
刘备看见了下面的邹靖。他压了压手,让大家静下来。然后叫邹靖到台上来,正模正样地将令箭交还给他。台下众将士开始骚动起来。
“怎能将吾等交给如此无能之辈?”
“对!此人无勇无谋,害得我们折了好些弟兄!”
“对!不能把令箭交给他!不能把令箭交给他!不能把令箭交给他!”
“回幽州路遥,辎重全无,回去饿死吗?”
“对!吾等愿跟随刘备刘大人赴广宗杀贼报国!”
“对!吾等愿跟随刘备刘大人赴广宗杀贼报国!杀贼报国!杀贼报国!”说着就往前涌,群情激荡,形势有些控制不住了。
邹靖拿着令箭,看着台下波涛汹涌的士兵,不禁颤栗,额冒冷汗,手发抖。
士兵们暴动了,彻底暴动了!人叠人地爬上台子来。士兵们个个五大三粗地围了上来,光都透不过,像黑云一样黑压压地涌上来。
“兄弟们,回去还不知道是福是祸呢!不如随刘备刘大人上前线杀敌!”
“上前线杀敌!上前线杀敌!上前线杀敌!”
这时人群中冲出一壮小伙,号令群众。这人生得孔武有力,阔眉大眼,豪气冲天,虎背熊腰,狮狴之态,一把将邹靖手中的令箭扯过来,跪倒在刘备面前,双手奉上令箭说:“小卒曹武愿追随刘大人!”
“吾等愿追随刘大人!”众人跪倒齐声曰。
“不不不!壮士请起!”刘备双手搀扶,曹武死跪要刘备接令箭,无奈刘备只好接过令箭,扶起曹武。刘备一一扶起士兵,含泪道:“我刘备何德何能受众兄弟如此信任?!备,愧不敢当矣!吾等同为幽州子弟,更是大汉子民,所谓血肉相连,同气连枝,众兄弟一腔热血,赤胆忠心,实乃国家之幸,社稷之幸矣!”刘备是声泪俱下呀!
刘备扶起众士兵,然后走到邹靖的面前,双手奉上令箭,请邹靖收下。邹靖色凝,冷汗直冒,口皮哆嗦,手脚僵硬,不敢接,甚至动都不敢动。刘备低着头躬着身捧着令箭,邹靖僵持了一会儿尝试着伸出右手来接,他看了一下曹武,曹武恶狠狠地瞪了他一下,他忙缩了一下手,再看看其他人,也是一个个要吃人似的。邹靖突然!哈哈大笑起来,众人不知所谓。
邹靖扶起刘备笑着对大伙说其实刘焉之所以叫刘备带五千人来解青州之围,就是要刘备解了青州之围后直插广宗,帮助朝廷军犁庭扫穴,一举歼灭黄巾总部,刚才只是试试刘备有没有魄力担此重任。
好聪明的邹靖,只有这样他才有命回去。于是邹靖挺直胸膛,正气凝神地说:“刘备听令,幽州牧刘焉有令,命尔解青州之围后,即带幽州军五千援卢植于广宗,不得有违!”
刘备得令,顺利地拿到了兵权,马上领兵出发投广宗而去。而邹靖只得灰溜溜地一个人回幽州禀报刘焉。
唉!你说人家刘焉认个侄儿容易嘛?五千兵马就剩邹靖一人而回。
刘备引幽州军并涿郡军五千余人,号一万,投他恩师卢植而去,刘备集团正式发辄!
第十六章(上) 暗流涌动
烽火连天动九州,黄天当立甲子丑!张角虽然打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旗号杀州官,烧治府,把抢得的钱粮分给一贫如洗的百姓,可他们同样对那些安分守己,有田有地有点资产的乡绅士族下手,这引起了乡绅士族商贾豪强等的不满,为了自保他们纷纷组织义士乡勇扛起了平叛大旗,像刘备关羽张飞等人终于有了出头之日。
刘备巧取豪夺领了幽州兵马前助冀州前线的卢植。其实卢植哪里需要他助啊!正如周瑜所说,黄巾党人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只要当地武装组织起来就能够抵挡住他们的气焰,等朝廷大军一到就能破之,所以北中郎将卢植带着北路军与张角一交手就打得张角节节败退,不过当张角领残兵退到广宗城内时,卢植却不打了,这时张角之弟张宝乘机退守曲阳。卢植也驻兵下来,在广平与他们沿河对峙。就这样三军形成了一个犄角之势,再无新的动向了。
前方的战事趋于平稳,可这消息传到大后方大汉朝廷却开始了暗流汹涌。
东汉朝廷长期以来积聚着三大势力:一是权臣派,他们领导着太学生和一些官员,二是外戚族,他们掌握着兵权,三是阉党,他们控制着皇帝。为什么说阉党控制着皇帝呢?我们还记得曹操曾在太庙前直言进谏灵帝“我朝自和帝衰微,帝皆是幼年即位,社稷由外戚、宦官轮番摄政,政治日趋朽矣!”,东汉王朝从和帝起就开始了幼儿天子,所以大权都是皇帝他妈控制着,而一个女人怎么领导一个国家呢?她只得依靠娘家人了,所以外戚专权相当严重,举国之兵都由她娘家人担当。所谓“牝鸡司晨,惟家之索”,小皇帝一天天长大,矛盾也就出来了。照理说,太后应该还政给长大后的儿子,可这已不是她一个人的事了,大权一交,她娘家人就会罢的罢职,免的免官,甚至下狱问罪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她等于是被娘家人绑架了。而九五之尊的皇帝怎肯一直做个傀儡木偶,他要君临天下首先就要把母族扳倒,要扳倒母族首先要有自己的亲信势力。话虽如此,可皇帝身边除了宫女就是太监,因此宦官成了皇帝的首选。皇帝为了培植亲信势力不断的让宦官做大,让他们参与司法、刑狱、军政等,利用宦官笼络地方官员,安插党人,聚敛钱财。这种饲狼逐虎的办法从和帝起到安帝、顺帝、桓帝一直沿用,终于爆发了“党锢之祸”。曹操非常敬重的一个人,太傅陈藩就死于第二次党祸,所以曹操才会在多年之后重提“武等正直,而见陷害,奸邪盈朝,善人壅塞”。如今新势力开始崛起,新一轮角斗又开始上演!
话说曹操被捕下狱后,丁夫人写了卷家书让冰儿带出城去交给她公公曹嵩,那冰儿逃出去了吗?
就凭冰儿飞花踏雪的轻功她当然能逃出去。冰儿几经转折才到西京长安见到了曹嵩,冰儿把家书交到曹嵩的手上,曹嵩一看是儿媳妇的亲笔书信,上面写道“夫君下狱,父速回”,于是马上动身随冰儿赶回来,他身边一直都跟着一个小女孩,曹嵩叫她文姬。
等曹嵩从西京长安回来,曹操已被赦免回家了。
曹嵩回到府听说曹操遇赦放还先是大喜不过后是恼怒,这个曹操惯习给他捅娄子,亏得他心脏好,要不然早嗝儿屁了。
曹嵩拍案叫人把西苑的曹操给他叫过来!
曹嵩非常生气,这时他身边的那个小可爱懂事地站过来安慰他:“曹伯伯,别生气了,曹大哥没事就好。”
不久,曹操就从西苑赶过来了。曹操一见到曹嵩便行叩拜大礼,因为父子俩已经有半年不见了,可曹嵩却怒气冲冲让曹操跪着就是不叫他起来。
“曹大哥。”那个小可爱小声道:“起来吧。”
曹操看曹嵩也没说什么就怯怯地站了起来。
曹嵩看曹操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便问他为何下的大狱,整件事从头到尾到底是怎么回事?
曹操懒懒地把事情笼统说了一遍,听得曹嵩是一头雾水。曹嵩想再追问下去,那个鬼机灵的曹操又回来了,他连忙道:“啊!父亲!那个官拜大司农的张伯父说您回来了请到他府上一叙。”
“哦,我这回来还有好些事呢,过一阵再去。”曹嵩道。
曹操皱眉道:“可孩儿已经答应他了,说您一回来就登门拜访?……”曹操怯怯地抬眼看了一下曹嵩。
“你……”曹嵩对曹操真是无语了。“诶!……”曹嵩只好拂袖而去。
曹嵩回府准备了一些贵重礼物装上车就去了张温府。
曹嵩来到张温府上,见到张温两人是一阵寒暄,好久不见!张温道:“这一别快半年了吧?”
“是是,此去西京与南匈奴人会谈是去年十月,今差不多半年了。”曹嵩道。
张温道:“那谈得怎么样?”
曹嵩道:“还好,幸不辱君命,他们答应岁岁来我朝纳贡。”
“哦?”张温贺道:“巨高此行可真是功德无量呀!”
“哪里哪里。”曹嵩谦虚道。
张温亲切地握着曹嵩的手,抚背同行到内堂,两人促膝坐下。张温叫人备下水酒,两人温酒叙话。曹嵩拱手道:“犬子,无状又惹出祸端,幸得遇兄施以援手方能无事,故弟略带薄礼来答谢兄。”
“诶?你我兄弟,何来答谢一说?”张温接着道:“何况此番贤侄非但无过,反而有功呀!”
“有功?”曹嵩气愤道:“这个逆子不给我惹祸我就烧高香了,何来什么功?”
“诶?!巨高此言差矣!”张温道:“太平妖道纠结反贼联络朝中官员和宫中内侍密谋作乱,幸得令郎举报,京畿才能转危为安,保得圣上无事,我天朝无事,这可是大功一件哪!”
“那?为何犬子又因此事下狱呢?”曹嵩疑惑道。
“哦,那都是朝中奸党的构害。”张温起身步厅道:“我欲与司徒袁隗、大将军何进、太仆弘农邓盛等高官以此事联名举奏圣上,问太尉杨赐和司空张济一个勾结妖道,构害大臣之罪!巨高,你可愿随我一同表奏?”张温问道。曹嵩道:“这个……?”
曹嵩是个怕事之人,一听张温想要借此就会扳倒太尉杨赐和司空张济两位朝中位列三公的大臣,不禁冷汗直冒。曹嵩汗颜站起来道:“嵩,官卑言轻,恐……”
张温见曹嵩汗颜怕事的样子,“哈哈”笑着走过来牵着曹嵩的手,抚着曹嵩的背来到左席位上,道:“巨高呀,若你联名与我表奏,将来我这个位子就是你的?”张温摁曹嵩在自己的位子上坐了下来。曹嵩一屁股坐下去,心中一惊,仰头望着笑脸盈盈的张温,张温向他点点头……
第十六章(下) 谋废三公
翌日早朝,众官朝拜皇帝,灵帝看到朝臣中有一个熟悉的面孔——曹嵩。
灵帝亲切道:“啊,曹爱卿回来哪?”
曹嵩出列道:“回圣上,臣前日刚回,已到署曹报到。”
“哦。”灵帝道:“那爱卿与南匈奴使节谈得怎么样?”
“回圣上,南匈奴人已经答应岁岁来我天朝纳贡。”曹嵩回道。
“哈哈哈!好好好!”灵帝大喜道:“曹爱卿劳苦功高,朕自当好好嘉奖!”
“谢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曹嵩山呼万岁后就入列了,张温见曹嵩并没有按商量好的上表弹劾杨赐、张济谋反之事,便主动出来奏道:“圣上,臣有本要奏。”张温跪地举笏呈上。(“笏”是古代大臣上朝议事时手执的一块手板,据《礼记》记载,笏长二尺六寸,中宽三寸。东汉后期一尺约合现代24厘米。“笏”的作用就相当于今天的“笔记本电脑”,主要用于记录朝堂所议之事和大臣要向皇帝上疏之事。)
灵帝示意张让去拿上来。张让下殿接过笏转呈上去,灵帝看后大惊道:“你检举杨赐和张济二位大臣勾结太平反贼?!”
灵帝这话一出,不仅大臣们一惊,甚至连杨赐和张济本人也没反应过来。张温回灵帝话道:“正是,臣检举太尉杨赐和司空张济身为朝廷重臣却勾结叛党意图谋反!”
“住口!”司空张济站出来怒喝道:“尔休要诬陷我等!”张济转身向灵帝躬身拜曰:“陛下明鉴,臣等绝无不轨之事!”
灵帝迟疑道:“是啊,张卿家检举太尉司空两位大人,可有真凭实据么?”
“臣有!”张温道:“臣有人证!有人向臣密报说太平乱党谋反事发后,曾看到杨赐私会中宫内侍封胥和徐奉,而当时张济也在杨赐府上。”
“这中宫内侍?”灵帝不知这二人,张让忙道:“圣上,这封胥和徐奉二人勾结太平乱党已被诛杀。”
“哦。”灵帝道:“杨太尉,此事可属实?”
杨赐吓得一身冷汗,颤微微的不敢答话,张济挺身而出道:“不错,确有此事!圣上,当日臣就在太尉府,的确见过封胥、徐奉二位内侍。”
张济这话一出,满堂惊诧。张济面色无惧接着道:“圣上,封胥、徐奉二位内侍根本不是什么乱党,乃是受人构害!”张济说完恶狠狠地瞪了张让和赵忠二人一眼。
“封胥、徐奉并非乱党?”灵帝惊异地问。
“正是!”张济回道:“当日封胥、徐奉二位内侍听得中常侍张让、赵忠等人密谋借乱党之机,禁锢太学,构害大臣,故而事后遭到他们的构害捕杀!”
“圣上!……”张让跪倒在灵帝面前,老泪纵横道:“老奴侍奉过两朝皇帝,忠心日月可鉴,怎会干出危祸社稷之事来呢?别人不知,连圣上也不知吗?”张让声泪俱下,动情恳切。
灵帝是张让和赵忠两手拉扯大的,灵帝对张让和赵忠的感情就好比父母一样,看到老泪纵横的张让伏地而泣,心中实在不忍,忙牵起他来。
赵忠道:“圣上,张济分明是在狗急乱咬人!我等奉旨督办,协助廷尉司追查乱党,发现太学生与乱党有所勾结,故而我们想太学中人势必与乱党有所勾连,可卢尚书却从中百般阻挠,不让我等追查下去。此事廷尉卿崔烈可以作证!”
现在这事儿越来越复杂了,灵帝叫崔烈出来,灵帝问道:“崔爱卿,赵常侍所言可属实?”
崔烈道:“回圣上,我们在追查乱党时确实抓到了几个太学生。”
灵帝道:“审出什么来了吗?”
“这……”崔烈结结巴巴道:“他们…他们是尚书大人的学生,卢尚书为他们作保,所以……”
“所以怎么?……”灵帝道。
崔烈吓得“扑通”跪下道:“臣斗胆把他们放了。”
赵忠忙道:“圣上,太学生只不过是受人蛊惑,方随乱党!”
“圣上!切勿听信谗言哪!”张济情绪激动道:“他们这是在颠倒黑白,构害我朝廷重臣呀!……”张济伏地连连叩首。
“圣上!……”
这时从纵排的大臣中传出一个声音来,这个人是谁呢?
这个人正是曹嵩,曹嵩站出来奏道:“臣启圣上,臣此次在西京与南匈奴使臣会谈之时,他们向我透露我朝中有高官暗通书信于他们单于,说一旦我朝有变,他们即可起兵南下!”
灵帝一听这话吓得一身冷汗,曹嵩忙道:“圣上勿惊,南匈奴单于已经表明绝无背盟反叛之心,故而向臣下透露此信息。”
张温接道:“曹大人所奏内情真乃救国之言矣!什么是‘一旦我朝有变’,岂不是指‘黄巾作乱’吗?看来我朝中有人早有预谋,借平乱之机调开我天朝之师,勾结外族入主中原!”
何进吓得连忙站出来撇开关系,何进道:“圣上明鉴,当日圣上委臣以大将军之职,统领三军平叛,臣自知责任重大,接任之后平心挑选能征惯战的武将领兵出征,然太尉杨赐和司空张济却极力推荐文官出身的卢植领北军五校及边郡守军去征讨张角,臣当时就提出过反对!”
“是是。”灵帝想起了,还是他亲笔御批的,灵帝真是后悔呀!
张温见形势大好,大家都对杨赐和张济群起而攻之,进一步道:“圣上,难怪我们接到前方战报,卢植连连得胜,日行军两百里。现在,现在我天朝北军五校都在远离京师的冀州啊!”
灵帝一下吓得瘫软在御銮上,灵帝怕的是什么?他就怕这个!这时要是南匈奴真的来犯,他的江山可能真保不住了。
何进喝道:“禁军何在?!”
袁绍带着禁军就冲了进来。何进道:“把杨赐和张济拿下!”
袁绍得令把杨赐和张济拿下,大臣们都被这阵势吓傻了,全副武装的禁军把杨赐和张济捉了下去,没有一人敢出声。
第十七章(上) 烫手山芋
何进召禁军在朝堂上把朝中两位位列三公的高官太尉杨赐和司空张济当众拿下,其权倾朝野之势一览无遗!
司空张济和太尉杨赐获罪由廷尉司审讯,司空和太尉的位子就空了出来。因张温和邓盛检举有功,由张温接任司空之位,邓盛接任太尉。我们还记得张温对曹嵩许诺过什么吧?
张温被提升为司空了,大司农就由大鸿胪曹嵩兼任,灵帝也说过曹嵩与南匈奴人会谈立下了大功,要好好嘉奖他,所以他兼任大司农也顺理成章。不管怎么说,现在曹嵩可谓是爽歪歪了。不过曹操不是之前上了一道辞呈吗?经过层层上达这道辞呈终于摆到了灵帝的御案上。灵帝在百册竹简中看到了这两个笔法工整,运笔透竹的隶体刻字“辞呈”!灵帝拿起来,展开竹简……
“呵!——漂亮!”灵帝情不自禁地叫起来。
张让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连忙跑过来问灵帝怎么了,灵帝高兴道:“此卿,刀笔俊秀,着墨浑然如漆,真是……诶!朕不知怎么形容才好,快!朕要召见他!”
张让接过来一看,落名是曹操,而且是辞呈。张让小声道:“圣上。”
灵帝看张让还站在那里道:“怎么了?”
张让躬身呈简道:“圣上,这是辞呈。”
灵帝一看,“噢”,脸色怅然,笑容僵在脸上,若有所失道:“如此良才怎要舍朕而去呢?”
张让道:“圣上爱贤惜才,青睐此人,老奴把他叫来就是。”
“不必了!”灵帝道:“不必了……”灵帝轻轻把曹操的辞呈放到一旁……
这一切袁绍看到了,袁绍郁郁回到府中,失魂落魄地撞到一个婢女,婢女端的热酒倒了袁绍一身,袁绍勃然大怒,命人取来皮鞭,一阵猛抽,抽得婢女体无完肤,这时房门来报说大将军何进来了,袁绍这才作罢。
袁绍忙大堂来见何进,一见到何进忙笑容可掬上前问道:“伯父何事找小侄?”
何进焦急道:“遭了!幽州刺吏郭勋和太守刘卫已经被黄巾贼杀了!”
“怎么会这样呢?!”袁绍惊道。
何进拿出四筒军报来道:“这是幽冀二州和巴蜀二郡急报!”
“巴蜀二郡?巴蜀二郡又怎么了?”袁绍慌道。
何进一脸大汗道:“巴西、巴东、蜀郡等十三个郡急报有五斗米邪教滋事,烧毁治所房屋数千顷!州郡之兵不敌,伤亡万余人!”
“可恶!”袁绍愤愤道:“这些反贼纷纷趁势而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