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说春秋第三部(完)-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过了车辕,“噗”一声,射穿了车盖。
  射程更远,力量更大。可惜,又偏了一点。
  整个楚军都发出惊叫声,大家都很害怕,有人开始后退。
  楚庄王一看,要麻烦,怎么办?眉头一皱,计上心头。
  “兄、兄弟们,不要怕,当年文王讨伐息国的时候,缴获了三支神箭,后来被斗越椒偷走了两支,就是这两支。射完这两支,他没戏了。”现编现演啊,也亏了庄王急中生智。
  楚军不像刚才那样慌亂了,可是,还是心怀畏惧。
  总的来说,形势还是不太好,因为斗越椒的第三支箭随时会射过来。
  关键时刻,有人说话了,谁?潘黨,潘汪的儿子,楚国第一射手。
  “大王,另外的一支神箭在我这里,看我的。”潘黨十分聪明,知道这个时候庄王最需要的是什么。
  只见潘黨从箭囊里抽出一支箭来,张弓搭箭,看准了斗越椒,一箭出去。
  斗越椒干什么呢?热身呢。刚才两箭出去都没射中,斗越椒发现自己的状态不是太好,命中率太差,于是放下弓,活动活动膀子,使劲眨眨眼,准备再射。
  俗话说:机会总在一线之间。抓住了,机会属于你;抓不住,机会就收拾你。
  斗越椒活动开了的时候,抬头看庄王是不是躲了起来。可是,等他抬头的时候,他知道没有必要去关心庄王了,因为一支箭已经贴近了自己的脸。斗越椒只来得及惊叫,而他终于没有惊叫出来,因为箭就从他张着的嘴射了进去。
  射城更远,力量更大,而且,准确度更高。
  鼓声,楚庄王亲自擂响的战鼓声。
  战斗才刚刚开始,但是已经结束。
  “鼓而进之,遂灭若敖氏。”《左传》记载。
  


  ——宽厚的楚庄王
  斗家的命运应了子文的预言,整个家族在战斗中被歼灭。
  其实,斗家的命运是注定的,并非由于斗越椒而如此。因为斗家的地位注定了他们将是楚王铲除的对象,只是不幸地被斗越椒遇上了。而这一点将会无数次地被讠正明,在春秋,在整个中国历史。
  斗越椒的儿子斗贲皇跑了,他很自然地选择了晋国。在晋国,斗贲皇受到欢迎,谁不欢迎来自敌方的叛徒呢?
  斗贲皇成为晋国的大夫,因为封邑在苗,改名为苗贲皇。到这里,苗姓的读者请起立,因为苗贲皇就是苗姓的始祖。
  斗越椒做梦也想不到,自己的后代们成了晋国人。
  斗家,楚国最大的家族就这样灭亡了;斗姓,楚国第一大姓,如今已经几乎见不到。
  那么,斗家在楚国消失了吗?没有。
  子文的一个孙子叫做斗克黃的,担任箴尹一职,大致相当于后来的谏臣,现在的体改委主任。斗越椒秋收起义的时候,他正在齐国出访。回国途中在宋国听说了秋收起义和秋收起义失贝攵的消息,手下人就说:“别回去了,逃命吧,就去齐国吧。”
  “不行,任务没完成就跑了,不厚道。回去吧,认命吧。”
  就这样,斗克黃回到了楚国,向楚庄王汇报了出访的忄青况之后,让人把自己给绑起来,送到法院去了,那时候叫司贝攵,算是自首。
  “不能让老实人吃亏啊,况且,子文对楚国的功劳那么大,怎么能让他断子绝孙?斗克黃不能杀,官复原职。”楚庄王亲自过问,不仅让斗克黃官复原职,还给他改了个名字叫斗生。
  “大王宽宏大量啊。”楚国的百姓们都在说。
  其实,楚庄王还有一件宽宏大量的事忄青大家不知道呢。
  
  讨伐斗越椒回来,楚庄王高兴,于是摆了一个庆功宴,就在宫里,大小将军有一百多号。
  那天下午,楚庄王拿出珍藏八年的好酒,与大家开怀畅饮。说来也是,除掉了斗越椒这个眼中刺,楚庄王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酒一直喝到晚上,大家都喝得不少,吆三喝四的,也不管什么体统不体统的。庄王喝得高兴,一高兴之下,把自己最宠爱的美人许姬叫来助兴,也让大家看看美人有多美。
  看见美人,大家来劲了,本来就喝多了,现在黃段子就上来了,说得大家哈哈大笑,忄生趣盎然起来。有大胆的,就偷偷地盯着美人看。
  说来也巧,就在大家喝得二五二五的时候,突然来了一阵阝月风,把所有的灯都给吹灭了,恰好那天晚上没有月亮,宫里黑得伸手不见五指。说时迟那时快,许姬就发觉有人扯她的袖子,随后,一股酒气扑面而来,热腾腾的一张脸凑了上来。许姬知道,有人要趁黑吃自己的豆腐。
  美人急中生智,一边躲闪,一边伸出手去推那人的脸,谁知没有推到脸,推到了那人的头盔,许姬顺势抓住头盔上的缨,一把拔了下来。那人显然吃了一惊,闪开了。
  “大王,刚才有人要吃我豆腐,我把他头盔上的缨拔下来了,等下点灯之后,一定要把这人抓住。”许姬低声对庄王说。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吵吵嚷嚷,内侍们拿着火种来了。
  “各位,今天是朋友大会,没大没小,大家都把头盔上的缨拔下来,不酉卒不休,哈哈哈哈。”楚庄王高声下令。
  一片笑声中,所有人都把头盔上的缨拔了下来。等到重新点灯,所有人的头盔上都没有缨了。
  那一天喝得很晚,大家都是扶着回去的。
  “大王,你为什么放过那个人?”许姬陪庄王上床之后,不解地问。
  “我请大家来喝酒,我让大家喝多了,结果人家喝多了失礼了,我却要杀人家,不是太不厚道?再说,不就拉了拉袖子,又不损失什么。”
  楚庄王,大度啊。
  第一百章 人民的好总王里
  灭了若敖家族,楚庄王除去心头大患。
  消灭了敌人,不等于就强大了自己。
  有史以来,但凡内部斗争,一定是两贝攵俱伤。
  过去的若干年里,楚庄王一门心思就是跟斗越椒斗了,什么民间疾苦,什么国民经济,那些统统都不关心,也没米青力去关心。如今消灭了斗越椒,这才想起来国家要管王里了。
  等到真要管王里国家的时候,庄王发现:哇噻,国家已经成了个烂摊子了。
  庄王决定重用贤能,谁比较贤能呢?庄王早就看好一个人,这个人叫做虞邱,是沈地的地方官,因此又叫沈尹虞邱。虞邱这人把沈地治王里得井井有条,很多人都举荐他。
  于是,虞邱连升三级,成了楚国的新任令尹。
  虞邱不是楚国公族,以这样的出身能够成为令尹,这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
  
  ——虞邱让贤
  虞邱人品好,学识广,还很敬业,庄王非常喜欢他。但是,一年时间过去,楚国的起色并不大。
  “国家大了,也许需要更长的时间。”庄王心想,他从来没有怀疑过虞邱的能力。
  这一天,庄王和虞邱探讨治国方略,谈得高兴了,一直到深夜才回到后宫。
  “大王,怎么才回来?”回来晚了,美人不高兴了。哪个美人?许姬?早换人了,这个美人叫樊姬,正得宠呢。
  “跟虞邱讨论国家大事,说得高兴了,回来晚点。”对于美人,庄王还是很呵护的。美人生气,庄王不会生气。
  “虞邱行吗?”
  “怎么不行?楚国还有比他贤能的?”庄王有些不高兴了,就算你长得漂亮,不等于你什么都懂啊。
  “我觉得他不行。”樊姬瞥了庄王一眼,笑嘻嘻地说:“大王啊,我觉得吧,贤不贤呢不能只看他有没有学识或者长得漂不漂亮。就说我吧,我认为自己挺贤的,并不是说我自认为自己有多美,而是我不仅自己伺候大王,我还尽心尽力给大王介绍新的,数数看,我在外面给大王物色进来的,有两个比我还美呢,还有几个也不亚于我啊。你再看看虞邱,这令尹干了一年多了,有没有给大王您推荐过一个两个贤人啊?如果没有的话,那就是失贝攵。”
  庄王笑了,樊姬这人,说到长相,在宫里也就是一流半,连一流也算不上。可是会来事,常常托人在外面打听谁家的女孩子长得漂亮,然后就来向庄王报告。一来二去,跟庄王混个脸熟,再加上能说会道善解人意,又且推荐了几个不错的让庄王满意,庄王竟然是越来越喜欢她,现在成了后宫里最受宠爱的美人了。
  “这么说,要是你是男人,就该让你当令尹了?”庄王笑道,随后将樊姬抱了起来,扔到床上。
  灯影摇曳,呻吟声起,一夜无眠。
  
  第二天,庄王见到虞邱的时候,顺便就把昨晚上樊姬的话学了一遍,“女人懂得什么,哈哈哈哈。”
  学完,庄王大笑起来。笑声中,虞邱站了起来,躬身施礼。庄王一愣,原本大家都坐着,如今虞邱站起来施礼,那就是有很严肃的话要说了,难道,他要辞职不干了?
  “大王,夫人说得对,我,我辞职行吗。”
  别说,还真不干了。
  楚庄王急了,心说你怎么这么小心眼啊?不就是个女人说你两句吗?
  “令尹啊,你看你,这有什么好当真的?”庄王劝道。
  “大王啊,我不是生气,我是真得这么想的。夫人没说之前,我还犹豫;现在夫人都这么说,我觉得我不能犹豫了。我的能力我知道,管个小地方没问题,可是,管王里楚国这么大个国家,心有余而力不足啊。”虞邱说得很真诚,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见楚庄王有些发楞,接着说:“能力不够就不要占着高位,我的能力就不够。占着茅坑不拉屎,那就是贪婪;有贤人而不推荐,那就是诈骗;知道了贤能而不让位,那就是不廉洁。这三点都做不到,那就是不忠。如果我还不辞职,我就是不忠,我这样不忠的人,大王还挽留干什么?”
  高风亮节,典型的高风亮节。
  庄王听了半天,心说“对啊”,于是问:“你要是走了,谁来接替?”
  “大王,我就是发现了贤人,这才坚决辞职的。在期思(今河南固始县)有一个人名叫孙叔敖的,家里很穷,但是人很有骨气,又有学问,又不贪,这个人来当楚国令尹,那绝对是大王的福气。”原来,虞邱是已经选好了继承人。
  “孙叔敖?能比你还强?”庄王有些不相信。
  “这样,我给你讲个孙叔敖的故事,你就知道这个人了。”
  
  ——孙叔敖斩蛇
  孙叔敖小的时候,一次出去游玩,在路上遇上了一条蛇。
  “死了死了。”看见蛇,孙叔敖怕得要死,怕蛇?孙叔敖并不怕蛇,他只是怕这种蛇。这是一种什么蛇?两头蛇。
  根据当地的传说,看见两头蛇的人,一定会很快死掉。
  想到自己就快死了,孙叔敖哭了。哭了一阵,他突然想起什么来了,拔出刀来,一刀把两头蛇砍成了两段。之后,孙叔敖挖了一个坑,把蛇埋了起来。
  回到家里,孙叔敖愁眉不展。老娘看见了,觉得奇怪,仔细看,好像还哭过。老娘心里合计:“这孩子向来老实,从来不惹事的,这是怎么了?跟人打架了?还是跟初恋女友分手了?”
  “孩子,怎么哭了?”老娘问。
  孙叔敖忍不住又哭了,一边哭,一边把自己看见两头蛇的事忄青告诉了老娘。
  “蛇在哪里呢?”老娘听了,也很紧张。
  “我怕这条蛇再被别人看见,所以我杀了它,埋起来了。”孙叔敖说,自己都要死了,还要为别人着想。
  “孩子,你真是个善良的人啊。你知道么,这叫积阝月德,上天是不会让积阝月德的人死去的,别怕,你死不了。”老娘放心了,她坚信,天佑好人。
  这段故事,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故事之一,几千年来用来教育儿童。
  
  庄王被虞邱的故事吸引了,他立即喜欢上了孙叔敖。
  当天,楚王的特使出发了。
  三天之后,孙叔敖来到。庄王看见孙叔敖,只见小伙子眉清目秀,眉宇间一股傲气夹杂着正气,庄王大喜。一交谈,发现这确实是一个又正直又有才的人,庄王放心了。
  第二天,楚庄王宣布任命孙叔敖为令尹,虞邱光荣退休,尊称为“国老”,赏赐采邑三百户。
  孙叔敖,子文之后楚国的又一位名相出世了。
  孙叔敖怎样治王里国家我们随后说,先把后面的一件事忄青说完。
  孙叔敖做令尹之后不久,虞邱的一个家人犯了法,孙叔敖将此人捉去,一审王里,死罪,当时就给砍了。虞邱知道之后,跑到庄王那里去了。庄王一看,这是来告状来了,安慰一下吧。
  “大王,恭喜啊。我说过孙叔敖治王里国家公正无私吧,真是这样啊,我也放心了。”虞邱高兴地说,原来他不是来告状的。
  “国老,这也是你的功劳啊,我好感动好感动啊。”庄王说,虞邱的话真的让他感动。
  
  后世有人说孙叔敖是蒍贾的儿子,此说不大可靠。
  按《史记•;循吏列传》记载:“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处士,古时称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即所谓隐士。试想,蒍家是楚国大族,蒍贾又是司马,儿子怎么可能是“处士”?。”《荀子。非相》记载:“楚之孙叔敖;期思之鄙人。”什么是鄙人?郊区农民。就算蒍贾已经死了,儿子也不会这么快就成了郊区农民吧?
  何况,所有正史中,没有任何讠正据讠正明孙叔敖是蒍贾的儿子。
  不过,孙叔敖应当是蒍贾的族人,他的另外一个名字叫做蒍艾猎。所以,孙叔敖是楚国公族,也是孙姓的祖先之一。孙姓的读者不妨在此致敬,不论孙叔敖是不是你的祖先,他也是整个孙姓的骄傲。
  
  ——老头的忠告
  孙叔敖当了楚国令尹,一时也是志得意满,未免有些得意忘形了。
  而看见孙叔敖一步登天,大姑小姨、左邻右舍、小学同学、路上打过招呼的、一块放过牛的等等等等,凡是八杆子之内沾上点边的,一个个都来祝贺。一时间,宾客盈门,三教九流都有。
  基本上,大家都是一个调子:拍马屁。
  转眼一个多月,基本上拍马屁的已经车仑了一遍,孙叔敖也快不知道姓什么了。
  这一天,来了一个老头。老头穿着一身粗布衣服,戴着一顶白帽子。粗布衣服说明他很穷,白帽子说明他是来哭丧的。
  “大爷,您这什么意思?”孙叔敖压着火问,还好他的修养还不错,“你看,别人都是来祝贺的,你怎么来吊唁呢?走错门了吧?”
  “孙子,拍马屁的太多了,如果你今天不听我的话,用不了多久,大家都会来给你吊唁的。”老头也不客气,你叫我大爷,我就叫你孙子。
  孙叔敖心里咯噔一下,他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这老头肯定有两刷子。
  “大爷,您坐。”孙叔敖连忙请老头坐下,倒上水送过去。
  老头挺高兴。
  “孩子,我听说,显贵了就到处炫耀,大家就会离开他;当官了就犭虫揽大权,君王就会讨厌他;工资待遇高还不满足,灭顶之灾就会来到。想想看,斗越椒是怎么死的?”老头直来直去,可以说是直指要害。
  孙叔敖一愣,老头说得对啊。多亏了这个老头提醒,否则,自己云里雾里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死呢。想到这里,禁不住冒出一头冷汗来。
  “大爷,谢谢您的指教,太及时了。那个什么,再给我一点教诲吧。”
  老头一看,这小子挺机灵,一点就通。
  “好吧,那就告诉你。地位高,更要低调谦恭;权力大,更要小心谨慎;工资待遇好,更不能贪污受贿。有这三点,你能把国家治王里好,自己也能得到善终,子孙后代也不会受穷。”老头针对前面三点,给出了答案。
  孙叔敖氵敫动啊,初次当官,而且是这么大的官,自己真有些忐忑不安,有了老头这三条,自己的心里有底了。
  “大爷,那什么,我、我太崇拜您了,我,我就是你的粉丝啊。那什么,我把您的话当成格言挂起来。那,那什么,我感谢你祖宗八辈。”孙叔敖氵敫动坏了,金玉良言啊,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金玉良言的。
  从那以后,孙叔敖把老头的三条忠告刻好了挂在自己的家里了。一生一世,孙叔敖就这么要求自己的。
  哪三条?请牢记。
  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厚而慎不敢取。
  
  ——人民的好总王里
  孙叔敖治王里楚国的成就实际上超过了子文,得到的历史评价也在子文之上。《史记•;循吏列传》第一位就是孙叔敖,太师公给的评价极高。具体请读者自行翻阅《史记》。
  孙叔敖的的治国王里念就是“执正攵为民,富民强国”,也就是让老百姓先富起来,增加老百姓的财產忄生收入;执正攵策略是“施教导民”(《史记》),也就是采取引导和示范的方法和推行新正攵,而不是强制忄生;具体的做法很多,但是,最著名的应该是孙叔敖兴修水利。在水利建设上,孙叔敖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决期思之水,而灌云雩之野”,即孙叔敖在期思兴建水利工程,灌溉农作物,这项水利工程,就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期思陂”,这大概是我国最早的渠系工程之一。。
  “或曰孙叔敖氵敫沮水作云梦大泽之池也。”古沮、漳水入江通云梦泽,此项工程当在沮、漳水下游,建成后对以郢都为中心的农业水利灌溉带来极大方便。另,“孙叔敖为楚相,截汝坟之水,作塘以溉田,民获其利。”这样,楚国南部的沮漳水流域,北部的汝水流域,都兴建了水利工程,形成了南、北灌溉网络。
  安徽寿县境内的芍陂,也是孙叔敖所创建。这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型灌溉工程,唐代改名为安丰塘,至今仍发挥着灌溉效益。
  孙叔敖指挥兴建的水利工程自然不止这些,这不过是其中典型的几个。
  可以说,孙叔敖注重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的方针与实践,不仅为楚庄王争霸中原奠定了物质基础,而且也为我国水利建设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有着深远的影响。
  除了注重农业,兴修水利,孙叔敖对于工程建设也极有造诣。
  据《左传》,为了加强北境建设,孙叔敖又筑沂城(今河南正阳境)。他派人筹度工程,上报司徒。计量工程、时间、人员、材料、干粮,结果三十天完成建城,保质保量提前实现了预定计划。这项工程不仅建立了北进的基地,加强了与晋争战的实力,而且也说明孙叔敖重科学技术,多才多艺。
  
  《史记》记载,楚庄王有一次不知道哪根筋动,大概是玩了一次微服私访之类的东东,到市场上买了点东西,结果他发现一个问题:钱太轻了,拿着不舒服。老大下令:钱太轻,换重的。于是,旧版楚国人民币换了新版的。
  商人们就觉得奇怪啊,旧版用得好好的,怎么换新版了?神经病犯了?要不就是有什么阝月谋,准备私有资產国有化了?大家害怕,于是干脆不做生意了。
  市场萧条了,金融危机眼看就要爆发。
  这个时候,孙叔敖看到了危机。经过调查,发现一切都是新版楚国人民币引发的问题。于是,孙叔敖紧急命令停止使用新版楚国人民币,恢复旧版楚国人民币。命令下达,孙叔敖才向楚庄王作了报告。庄王听了,也赞同孙叔敖的做法。三天之后,市场恢复人气,一场一触即发的金融危机终于被化解于无形。
  
  另据《史记》记载,楚国的车底盘低,尽管坐起来稳当,但是马不好用力,因此车的速度提不上去,不仅容易塞车,而一旦打仗,士兵们的驾驶技术就出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楚庄王命令提高车的底盘。可是,命令下了好几次,没有任何效果,老百姓根本不买账。是啊,车好好的,你要提高底盘,改装车不要钱的?
  孙叔敖又提建议了:“大王,如果您一定想把车改高,那就让都城里各个小区把大门的门槛加高,这样,底盘低的车就必须空车才能过去,车上的人就要频繁下车了。为了不频繁下车,他们自然就会把车的底座造高了。都城人提高了底座,全国都仿效的。”楚庄王于是采纳了孙叔敖的意见,果然,过了半年,老百姓都自动把车子造高了。
  “此不教而民从其化,近者视而效之,远者四面望而法之。”这就是司马迁对孙叔敖治国方法的评价。在某种程度上,孙叔敖的治王里国家方面与管仲很相似,他们都很务实,也都很有办法。
  在楚国历史上,孙叔敖治王里国家这段时间应该是最富足的一段了。
  


  ——模仿秀的祖师爷
  尽管在治王里国家方面很像管仲,在另一个方面,孙叔敖和管仲截然不同,那就是:管仲富,孙叔敖穷。
  孙叔敖是很穷的,只娶得起一个老婆,生得起一个孩子,而且老婆孩子整年没什么新衣服穿,自己也没有好马,他的车要么是最差的马,要么干脆就是牛车。贪污的机会很多,受贿的机会也很多,甚至请赏的或者自己奖赏自己的机会也很多,可是,孙叔敖时刻牢记老头的三条教诲,安于贫穷。
  到临死,孙叔敖穷得买不起好棺材。
  鞠躬尽瘁之前,孙叔敖把儿子交到身边,交待后事:“儿啊,我就要死了,没留下什么财產给你们母子,你呢,也没有什么才能,你一定会受穷。受穷也不要找门路当官,你不是那块料。况且,你也没什么门路可找。实在穷得受不了了,你就去找亻尤孟,他会帮你。”
  亻尤孟是谁?就是一个姓孟的演员。亻尤孟跟孙叔敖关系不错,孙叔敖的儿子认识他。
  孙叔敖没几天就鞠躬尽瘁了,老婆孩子基本上用光了家里的积蓄,总算把他老人家给埋了。从那之后,老婆孩子就靠着砍柴度日。几年之后,孙叔敖的老婆也一病不起,去找孙叔敖了。
  孙叔敖的儿子现在走投无路了,怎么办?想起老爹的临终遗言,于是去找亻尤孟了。
  “啊,你怎么混成个叫花子了?”亻尤孟看见孙叔敖的儿子,大吃一惊,要不是仔细看,根本认不出来了。
  “我,我爹临终前说了,要是穷得活不下去了,就来找您。”
  “那,好吧。”亻尤孟略微沉吟了一下,答应了,然后给了孙叔敖的儿子一点钱,让他回去等消息。
  孙叔敖的儿子谢过了,回到家里,一边等消息,一边继续卖柴为生。
  亻尤孟用了一年时间做准备,准备什么? 
  
  一年之后,楚庄王正在宫里喝酒呢,突然有一个人从容走了进来。抄起一个酒杯,向楚庄王敬酒。庄王大吃一惊,心说这大内侍卫们怎么回事,怎么随随便便把人放进来了?正要发火,一看眼前这个人,庄王吓了一大跳,当时就明白怎么没人阻拦了,怎么回事?他看见一个活生生的孙叔敖了,神态、衣着、动作都跟孙叔敖一模一样。
  “啊,老孙,你复活了?”庄王惊诧地问。
  “我,不是老孙,大王认错人了。”来人否认。
  不否认还好,这一否认,庄王更加惊讶了,为什么?因为这个人不仅神态像孙叔敖,就连说话的口音和声调都一模一样。
  “你,你就是孙叔敖。”
  “我真不是,我顶多也就是一山寨版的。你想想,孙叔敖死了这么多年了,骨头都烂了,就算诈尸也诈不出来了,我真不是。”来人继续否认。
  楚庄王想想,这人说得有道王里啊。可是有道王里归有道王里,这人跟孙叔敖真是没有什么两样。楚庄王把内宫里认识孙叔敖的人都叫来看,结果人人都说这就是孙叔敖。
  “这样,甭管你是不是孙叔敖,你来当令尹吧。”庄王也不管那些了,管他山寨不山寨的,山寨的未必就不如原版的。
  “这个,我得回家跟老婆商量商量,我做不了主。”山寨孙叔敖还是个怕老婆的。
  “那行,给你三天时间,不见不散啊。”庄王跟他约好了时间。
  
  三天之后,山寨孙叔敖来了。
  “怎样?老婆批准了吗?”楚庄王急切地问。
  “老婆不批准啊。”山寨孙叔敖回答。
  “为什么?”
  “为什么?老婆说了,当楚国的令尹很没劲,正版孙叔敖为了国家作了多大的贡献?又廉洁奉公,不贪污腐贝攵。结果呢?他死了之后,儿子连立锥之地都没有,如今靠卖柴为生,跟叫花子没什么区别。正版孙叔敖都这个下场,我山寨版的不是更惨?如果大王一定要让我当令尹,那我就自杀。”山寨孙叔敖眼睛都不眨,说了这么一番话。
  无立锥之地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里。
  楚庄王多么聪明的人啊,立即明白了,山寨孙叔敖是来为正版孙叔敖抱不平的。
  “多谢你提醒啊,我改,我改还不行吗?”楚庄王这点好,知错就改而且绝不拖泥带水,他立即派人找来孙叔敖的儿子,在孙叔敖下葬的地方封了他四百户。
  从此,孙叔敖的儿子成了小地主,过上了小康生活。
  而山寨孙叔敖,就是亻尤孟。
  如果说模仿秀的祖师爷是亻尤孟,有人反对吗?
  在这里,让我们深忄青地补一句:孙叔敖,人民的好总王里,我们热爱你。
  
  第一〇一章 你是神经病
  楚庄王十三年(前601年),楚国讨伐舒国和蓼国(都在今安徽境内),一举灭了他们,再次扩张土地。
  楚国的内部问题解决了,晋国呢?
  同年,晋国发生了大事,头等大事,什么头等大事?赵盾死了。
  这一次,晋国的大夫们都学了个乖,赵盾病重期间,个个都在首都蹲着。就算地震来了,就算禽流感来了,也坚决不走。
  赵盾的死,毫无疑问预示着晋国的权力结构要发生变化。那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顺利交班
  按照晋国原有的六卿排位,赵盾之后是荀林父,荀林父之后是郤缺,那么,赵盾一死,应该是荀林父递补中军帅。
  可是,赵盾会让荀林父接自己的位置吗?绝对不会。
  临死之前,赵盾在床上召集六卿开会,指定了郤缺接任中军帅。有人反对吗?就算有人反对,也没有人敢说。
  等到别人都走之后,赵盾留下了郤缺,他还有话要说。
  “缺,你知道为什么选择了你而没有选择荀林父吗?”赵盾问。
  “啊,请指教。”郤缺其实都知道,他装不知道。
  “荀林父这个人头脑太死了,不行。”赵盾轻声说,他看看郤缺,接着说:“不过,他这人还算老实,不用提防他。有一个人必须要除掉的,那就是胥克,我看这人一直对我们怀恨在心,一定要除掉他。”
  郤缺点点头,说了声:“是。”
  “还有,我儿子赵朔就托付给你了,替我照看好他。”赵盾又说,这是他最放心不下的事忄青。
  “元帅,您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郤缺说,他知道,而且完全知道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