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禛惜黛玉-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母自然是喜气洋洋的,也真是把完颜太妃的话有些儿信真了,心想黛玉果然是个有福气的。

  坐着翠幄青绸车,胤禛亦和她同坐,黛玉便轻声问道:“是老爷子最近身体不好么?”

  胤禛看着黛玉,无言地点了点头,道:“阿玛身体是大不如从前了,便是说话行动亦有些吃力,只是他还念着你,所以接了你过去多乐几日。”

  黛玉有些担心地问道:“老爷子身子不好,也该叫个太医身前身后跟着才是,怎么能叫他大热的天里还出来?”

  “你也知道老爷子那性子,也知道如今世局有多混乱,不管我怎么劝他,他都不肯消停下来,只说若是叫别人知道他身上不好了,就必定会闹出一些烦心的事情来。”

  胤禛透过窗纱,看着车子外面,本就严肃的脸庞上此时却是浓浓的忧伤。

  黛玉轻轻叹了一口气,人生在世,本就是有生有死,如今康熙身子不好,却仍旧是替胤禛想着,她如何不明白?

  乍然见到早在玉泉山稻香御田村里等着的康熙,黛玉也不由得有些哀伤,才短短多少时候没见?他竟已经苍老了许多,也不见了素日里那精神抖擞的样子。

  “《吴都赋》有云:‘蔼蔼翠幄,媚霜素女’,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呢!”

  看着黛玉从翠幄青绸车上下来,康熙便抚摸着胡子笑着调侃,亦有些惊叹这丫头越来越出落得标致了。

  见到康熙如此不爱惜自己,黛玉嗔道:“这么大热的天,老爷子不在里头歇息乘凉,却站在这门口做什么?”

  康熙笑道:“好些时候没见你这丫头了,自然是脖子都伸长了等着你呢!快些进来。”

  黛玉便扶着他进去,才进了凉亭里,却见胤祥和胤礼正在大吃大喝呢,黛玉眉头微微一蹙,道:“真真儿的,十三爷和十七爷在这里吃东西,却叫老爷子这个老人家在大日阳儿底下。”

  胤祥看着黛玉,停下了手里的酒杯,有些无奈地道:“你也知道皇阿玛那倔强脾气,老人家决定了的事情,就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的,怎么你这小丫头来了就怪我?”

  康熙随便躺在了藤屉子春凳上,笑道:“丫头你也随便坐罢,横竖都是一家人,也不必拘束什么。”

  黛玉待胤禛坐了,她才坐下,然后低声吩咐了雪雁一些事情,雪雁答应了便去了。

  胤祥好奇地问道:“你吩咐那丫头做什么呢?这样神神秘秘的?”

  黛玉歪着头,发丝随风飘舞,俏皮地道:“既然是神神秘秘的,自然就是不能多说的。十三爷,你确定你不是那三姑六婆之辈?连这个也想知道。”

  康熙和胤礼扑哧一笑,然后指着黛玉和胤祥道:“真真这个林丫头的一张嘴,竟把个十三也说住了。”

  胤祥耸耸肩,道:“若是黛儿妹妹一句取笑能叫皇阿玛开怀,倒也是值得的。”

  康熙摆摆手,笑道:“便不用你这十三来开怀,朕也已是十分高兴的了!朕是操劳了六十多年,如今竟真是向往着那田园乡村之乐呢!”

  黛玉轻叹了一声,道:“可见老爷子是得陇望蜀了!世间哪里就有那么的向往呢?便是有,亦无法实现。”

  康熙看着黛玉,问道:“丫头,你最喜欢什么呢?”

  胤禛听了康熙问这个话,也不由得竖起了耳朵,只听黛玉笑道:“我一个小女子,有什么喜欢不喜欢的?生在那样人家,活在那样人家,重重叠叠的规矩便似那沉重的枷锁一般,便是有喜欢的,也不能喜欢的了。若是真有什么喜欢的,倒是想一家人和和乐乐的,丰丰美美地过着那无忧无虑的小日子呢!”

  第050章 秦可卿之死

  康熙这下子来了兴趣了,然后问道:“你想要什么样的小日子呢?”

  黛玉忍不住一笑,道:“也不过是说说罢了,哪里真能过了那样的日子呢?素日里虽然通那诗书,却也真是羡慕那不曾存在的范蠡西施太湖之乐呢!只可惜,那不过是传说罢了,都是人心想圆满,所以编造出来的一个结局。从古到今,我可是没见过那什么圆满的。”

  胤禛眼神中闪过一丝莫名的情感,康熙自也看到了,然后笑道:“偏就你这颗小脑袋想着一些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如今这世道里,哪里有几个不想争荣夸耀的女子?人人都说那西施是随着范蠡隐居了西湖,偏你只说是传说。”

  黛玉道:“如何就我说的不是呢?世间原本就是大喜大乐的,平民百姓也还罢了,衣食饱足也就完了,像那些先国后家的人,哪里有一个是真能圆满的?光说那西施是和范蠡一同隐居的,可为何就没有丝毫记载呢?我可不大相信那狡兔死走狗烹的勾践会不杀了有红颜祸水之名的西施,连文种这样的人他都能下手,又怎么会不怕自己重蹈覆辙呢?”

  康熙听了直点头,道:“你说的却也有几分道理,素来这皇家就是如此,有些才干精明的皇帝,都会防着一些儿这个的。可见你倒是羡慕那些隐居的平淡生活了。”

  黛玉想了想,道:“羡慕是有的,只是终究是不大可能的罢了。若是真隐,倒也不必如此麻烦。”

  胤祥好奇地问道:“这是为什么?”

  黛玉笑道:“十三爷难道没有听说过么?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真正的隐士在朝中却不在山野。可见我若是隐,倒是不管什么大隐中隐的,只想个小隐呢!”

  康熙直笑了起来,道:“偏偏你就有如此多的话,竟叫朕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康熙只是小,虽然如今亦是愁绪满怀,但是经由黛玉如此一闹,反放开了许多,笑道:“真真儿这个林丫头是个可人儿,不知道将来是哪个有福的能娶了去做媳妇呢!”

  黛玉双颊一红,不依地道:“老爷子您说什么呢?好端端的,又来取笑我!”

  康熙举着手笑道:“好好好,朕不闹你就是了!好容易你也出来一遭儿,就好生玩耍罢,朕也有些乏了,先歇息去。”

  黛玉淡淡地道:“老爷子也该消停一些儿了,什么烦心事就叫几个爷们去做,别什么都揽在自己身上,便是那铁打的人,也是要受不了的了。”

  康熙看了黛玉一眼,道:“正是呢,如今朕也没有多大的要紧事儿了,一些琐事也都交给他们了,横竖就消停几天罢。”说着就扶着李德全的手先去歇息了。

  胤祥见黛玉皱着眉头,便道:“你这丫头,又皱着眉头做什么?”

  黛玉瞪了他一眼,然后抱怨地道:“难不成皱眉不皱眉十三爷也要管了?倒是没想到十三爷管的这么宽。”

  胤礼听了只是笑,道:“十三哥,你也有吃排头的时候。”

  胤禛咳嗽了一声,胤礼便道:“四哥,你天天装着这眼睛瞎了,累不累啊?你不累,我倒是替你累了。”

  胤禛瞪了他一眼,然后接过雪雁才递上来香薷饮解暑汤轻啜着。

  他年轻的时候曾经中过暑,所以分外怕热,坐在这凉亭之中,虽然东面是竹林清郁,凉气袭人,但是他还是汗水淋漓,竟已浸透了背上衣衫。黛玉细心,自然是瞧见了,所以才吩咐了雪雁做了香薷饮解暑汤来。

  胤祥见了,就大呼小叫起来,道:“怎么单单四哥有这个东西喝?我和十七弟怎么没有?黛儿妹妹,你的眼睛是不是一个大一个小的?”

  黛玉小菱唇一扁,装作没听到。

  雪雁笑道:“十三爷还少了什么喝的么?这个是解暑汤,又不是什么金贵东西,偏连这个也计较。”

  黛玉道:“想来十三爷在外头游荡惯了的,所以把家常吃喝的东西也都忘记了,嘴也越发馋了起来了。”

  胤禛眼中微微露出一丝笑意,好笑地看着胤祥抓耳挠腮,有些不知道怎么回黛玉的话。

  胤祥大声叹了一口气,道:“真真儿这黛儿妹妹一张嘴,真是比那刀子还厉害,叫人高兴不是,恼也不是。”摇了摇头,继续吃东西。

  胤禛见黛玉眼底微带倦色,就知道她也乏了,便叫雪雁道:“如今天热,也容易困倦,就扶你姑娘暂且回房歇息罢。”

  黛玉也不推辞,起身告了罪,便扶着雪雁先去午睡了。

  换上软纱质地无镶滚的竹叶花样上衣和裙子,浑身便像是裹在一丛竹林之中,美丽得如真似幻。

  紫鹃已经收拾好了床榻,移过了纱衾,摆好了玉枕,又服侍黛玉卸下了钗环腕镯戒指等物,只留着发上的那支白珠小簪子和手腕上的菩提珠,洗漱过后,黛玉方上床安歇。

  雪雁放下了帐子,紫鹃只坐在脚踏上做针线,满室寂静,雪雁便走了出去。

  可巧见到雪鹰正在胤禛跟前说话,见到了雪雁,胤禛便问道:“你姑娘可歇息下了?”

  雪雁点点头,胤禛又道:“想来你也是知道那贾蓉之妻秦可卿的身份的了?”

  雪雁有些诧异地看着雪鹰,然后点点头,道:“是,属下知道小蓉大奶奶的身份。只是想,四爷府里还有那么一个人,将来自也不必属下来做这个坏人。”

  胤禛抬头看着天空,出了一回神,然后道:“不错,她的确是向爷儿举报那秦可卿的身份,竟是没想到,原来也在你们两个算计之中,看来那贾元春,注定了是要做一个奸猾狡诈的人物了。”

  雪雁冷笑道:“就是以她娘亲那个看似温柔和厚内藏狡诈机敏的性子,也不难猜出那元格格的性子。为了能往上攀升,她自然是要用尽了心机的,其表情平和,内中杀伐决断却丝毫不在其母其姨妈表妹之下。属下也料定了她如今地位低微,必定会找了机会就攀升的。”

  胤禛手指敲着桌子,顿了好一会,才道:“关于秦可卿身份的事情,有多少人知道?”

  雪雁想了想,道:“除了贾家的几个当权者之外,就链二奶奶王熙凤和属下几个人知道,其他的也并没有了,便是那秦可卿如今养父秦业也并不知道那秦可卿身份的。”

  胤禛嘴角掠过了一丝冷笑,道:“能叫那贾元春花了那么些心机来确定秦可卿的身份,也真是不容易了。”

  雪雁问道:“爷儿打算怎么处置元格格?”

  胤禛冷笑道:“爷儿怎么会处置她?给爷儿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若是不奖赏于她,岂不也说不过去了?她不是想要荣华富贵吗?不是想要她的家族如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吗?爷儿就给她。”

  见到胤禛冰冷无情的笑意,雪雁和雪鹰都不由自主打了个寒噤,知道贾元春会与她的家族达到极点的富贵,然后按着胤禛的性子,就会叫他们家从天上跌倒地下,永世不得翻身。

  “爷儿,那个秦可卿该当如何处置?”

  听了雪鹰的问话,胤禛淡淡地道:“她是胤礽的女儿,也是爷儿的侄女,爷儿也无意怎么处置她,终究,她也并未曾搀和着什么事情。若是真在了寻常人家也就罢了,如今要是怪,就只怪她在错了地方,竟然要那贾家的大姑娘来举报出来她。既然那贾家能收养了她,就必定是和胤礽一党还有联系的。”

  雪雁点头,道:“爷儿说的不错,属下这几年观察下来,链二奶奶王熙凤总是会有一大笔的绸缎钱物金银等不在账上的,属下曾悄悄跟踪过,原来送的不是别家,却是废太子胤礽的长子弘皙那里。”

  胤禛听了,道:“看来这贾家比以前学得聪明了许多,不再只和一家交好,而是脚踏好几条船。”

  “正是呢,想来他们是吃过了苦头,所以就改了性子,不但依旧和废太子一党藕断丝连,亦和八爷九爷十四爷有所关系,处处打点讨好,自家女儿偏又到了四爷府上,想来他们是都想得极妥当了,不管谁当权,他们都会有好处。虽然素来和四爷府上没什么关系,但是到底自家女儿是在四爷府上的,想来他们也想着将来四爷会看在元格格份上。”

  胤禛冷漠的脸上,依旧是冷冷的笑意,道:“看来,他们都是想得非常好了,只可惜,爷儿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雪鹰雪雁肃然道:“爷儿打算怎么做?属下听令。”

  胤禛看了两人一眼,淡淡地道:“不必你们做什么,只要好生伺候好了林姑娘便是了。那些个朝廷上的是非,你们也不要多染上,保护好姑娘,也不能叫朝廷上的事情拉扯上她。尤其是那两个王氏,和那个薛氏,狗总是改不了吃屎的,如今虽然平和,谁也保不住将来如何。”

  雪雁想了想,道:“属下可能是忘记告诉了爷儿了,那贾家可是侵吞了姑娘七八十万两银子呢,光是那个贾家的王氏,据说就是拿走了三十万两。”

  胤禛眼中透过一股浓浓的杀气,但是随即便恢复了平淡,道:“爷儿知道了,既然他们敢花,自然将来也是要承受一些责任的。”然后又问道:“听说那个贾家衔玉而生的心肝宝贝凤凰儿,很是打搅你们姑娘?”

  雪雁道:“正是呢,素日里有事没事总爱到姑娘那里走动,说了也不改,姑娘也生气了几次,他也就像是没听到似的,脸皮厚得真是可以的,还经常动不动就对姑娘动手动脚的。因他是老太太的心肝宝贝命根子,别人也不敢得罪他,只有讨好他的份儿。姑娘素日里常恼他的,偏他还自以为姑娘心中有他才恼他。”

  胤禛心中记下了,然后道:“你们素日里也别离了姑娘,这么一个哥儿,想来他是找死呢!真不知道这贾家后继还有没有人,一个个不过都是浪荡子弟。只要不得罪了姑娘,你们也就不必如何,若是真惹恼了姑娘,你们便是动手,爷儿也在这里给你们撑着。”

  雪鹰和雪雁大喜,笑道:“属下谨记爷儿吩咐。”

  尤其是雪雁,本已在贾家住了好些年,恨恨地道:“属下早看他不顺眼了,下次再敢来姑娘这里打搅姑娘,属下非摔他个鼻青脸肿不可。还以为人人都当他是宝贝凤凰的,真是马脸不知马脸长。”

  胤禛想了想,然后问道:“那薛家的几个怎么样呢?据说和老九府上以及十四府上殷勤得很?”

  雪雁道:“他们家也还罢了,想来也翻不出什么风浪。薛蟠草包一个,薛王氏面慈心恨,只是那薛宝钗心机有些过,又曾读书识字,素日别看温柔和厚,事实上确实精明厉害。属下想着,在朝廷上的事故,他们拉扯不出来什么,倒是在那贾家,毕竟只是个人家,少不得是要有些不利于姑娘的事情。”

  雪鹰道:“他们一家子倒也有些自知之明,如今那薛宝钗的头发又给属下削了个没多少了,选秀是不成的了,自然眼光也就放在了那贾家的一个宝玉上。属下想,若是爷儿肯给那贾家荣华富贵的话,他们必定是卯足力气完成金玉良缘的,毕竟那是知根知底的人家,再说了,薛家本来也没什么高贵之处,便是薛宝钗再过两年,也就过了那年纪了,除了贾家的,想来也没什么人愿意娶她。”

  胤禛点点头,仰头看着天空想了想,道:“那薛家,爷儿也知道,将来要宰割了他们家也容易,不就是那个薛蟠身上有一条人命吗?爷儿如今就由着他们家继续如此。至于那秦可卿,虽然爷儿无意杀她,但是却已给别人算计上了,她死了,将来自然也容易挑拨起那弘皙和贾家的关系。”

  “爷儿英明,真是如此的话,那弘皙必定是痛恨贾家入骨的。”

  胤禛冷笑着道:“终究是爷儿的侄女,爷儿岂能真除了她?再说了她亦不过一个女子罢了,凡是亦翻不出爷儿的手心。如今只是冷眼旁观就是了,由着她身上探听到废太子一党的底细,只要自己心中多一分心思,也就不怕别人算计了去!”

  听了胤禛冷冰冰的话,雪鹰雪雁两人都打了个寒噤,知道即使不除秦可卿,一切亦都在胤禛掌握之中。

  黛玉素来浅眠,但是这里树荫清凉,竟叫她足睡了两个时辰才悠悠醒转。

  紫鹃拿出衣裳笑道:“难得姑娘今儿个竟睡了两个时辰呢,如今外面倒也凉爽了一些了。”

  黛玉下了床,一面梳洗换衣,一面诧异地道:“我竟睡了两个时辰?”

  紫鹃服侍她,雪雁笑道:“可不是呢,竟足足两个时辰呢!可见这里还是好的,若在那里,姑娘什么时候能睡到两个时辰的?如今老爷子也在这里要多住一些日子呢,姑娘也就多住一些罢。”

  黛玉摇摇头,也有些诧异自己竟如此能睡,一时收拾好了妆容,便出了屋子到前面去,果然康熙和几个儿子都坐在凉亭里说康熙已经大大惩罚了德妃的事情,见黛玉来了,胤祥便先道:“好个懒丫头,睡了这么些时候。”

  胤禛见黛玉穿着白底撒大朵红芍药红边领口的软罗对襟褙子,薄而柔软,胸前衣襟分开处不似别人戴着金镶珠花之类的扣子,而是一条红色丝带打成的蝴蝶飘带,衬着红色薄纱裙子,发上亦是红色头绳和白珠小簪子,越发显得眉如远山,鼻若琼脂,唇若红绫,梨涡微现,风流绰约。

  黛玉妆容本适合清淡,但是娇艳的颜色在她身上亦是一股别样风情。

  康熙笑道:“瞧瞧这丫头,站在那里,竟像是摇摇而来的,那影子也越发轻灵飘逸了。”

  胤禛等人亦有同感,只觉得她这一身打扮,真是轻灵,只是黛玉终究是个闺阁中的女儿家,故也不肯造次,省得她恼了。

  丫鬟们送上了茶点,黛玉坐下来浅尝了一口,笑道:“这里真是好,难得我竟睡了两个时辰呢!”

  康熙便笑道:“既然你也觉得好,就住在这里好了。朕也觉得这里好呢,比老四那圆明园还好,朕住着这里就不想走了。”

  黛玉笑了笑,想看看外面的田野风光,就笑道:“老爷子只闷在这里可也不好,外面我瞧着那庄稼有的绿油油的,有的金灿灿的,闻着可舒爽了呢,倒不如外面走一遭儿。”

  康熙拍手笑道:“好,真如你说的,陪着朕走一遭儿,见见那些庄稼人。老四,你和林丫头陪着朕,十三十七你们就留守在这里。”

  胤祥和胤礼不满地道:“为什么不叫我们也去?留在这里有什么趣儿?”

  康熙瞪了两人一眼,摆出了他身为帝王的架子,道:“你们有什么反对的?”

  胤祥和胤礼见到他如此,忙摆手道:“没有任何意见,自然是没有丝毫反对。皇阿玛您就带着您最称心如意的人去吧,我们两只可怜的小狗在家里看家。”

  黛玉忍不住噗哧一笑,有时候她感觉到十三和十七真的很好玩儿。

  康熙满意地走出了稻香御田村,顺着山间田野小道,满目庄稼,竟真是难得的心胸也跟着开阔起来了。

  可巧正见一些庄稼人正在割麦子,黛玉虽说聪明绝顶,可是却也不认得这些庄稼,只是有些好奇地问胤禛道:“那是什么?为什么要割了下来?金灿灿的不是挺好么?”

  胤禛笑着解释道:“那是麦子,要等成熟的时候割下来,然后送到麦场上把那麦粒儿从麦穗儿里打出来,晒干了收起来,最后才能磨成面粉,做各种馒头面点。”

  黛玉惊奇地问道:“这就是面粉啊?可是面粉是白白的,这个是金灿灿的,怎么打出来?”

  胤禛从地上随手捡起了一只别人运送麦子的时候落下的麦穗,剥开麦穗,取下一粒一粒带着麦壳的麦粒儿,然后剥开放在黛玉手心里,道:“这个就是麦粒儿了,要等到晒干了,还要用水清洗过一次之后,重新再晒干,才能用那磨面粉的石磨把面粉磨出来。”

  黛玉歪着小脑袋,看着手心里的一粒小麦粒儿,道:“那一个馒头,得要多少麦粒儿啊?”

  胤禛想了想,道:“你听过积少成多吗?那些庄稼人打麦子的时候,自然是成堆成堆的,别看那简简单单的一个馒头,可是不知道要那些庄稼人多少道工序呢!要收割,要去杆,要去壳,要晒干,要淘洗,还要晒干,还要磨出来。”

  黛玉油然生出一股敬佩之意,道:“原来还要这么辛苦,才能吃上馒头。”

  可巧旁边有个老人家正停下来擦汗,听了黛玉这话,笑道:“便是许多庄稼人有了收成,也不一定能吃上馒头呢!”

  黛玉好奇地看着那个七十来岁的老妪,粗布麻衫,头上裹着羊肚手帕,问道:“为什么?有了这些麦粒儿,不就是可以磨了面粉做馒头了吗?为什么还会吃不上馒头?”

  那老妪笑道:“可见姑娘是个娇生惯养的大小姐了,看姑娘一身气派风度,竟比那王家的凤姑奶奶还要标致呢,想来是没吃过苦头的。我们庄稼人收成了,不管有地没地,凡是成丁了的男子都要交租子,收成好也还罢了,若是有个什么天灾人祸,那就是不知道要饿死多少百姓呢!”

  黛玉听了更是奇怪,问道:“你说的王家凤姑奶奶,是贾家的链二奶奶吗?”

  那老妪笑道:“原来姑娘也知道呢!正是那凤哥儿,竟是美人一般的模样,说话也是精细着呢!头里我那女婿家艰难着,所以我这老婆子也就厚着脸皮去见了那王家的姑太太,现如今就是贾家的二太太,姑太太虽没见到,却见到了那凤哥儿,赏了二十两银子,足够我们过一年的了。”

  原来这老妪不是别人,正是曾经到贾家打抽丰的刘姥姥。

  黛玉听了,笑道:“可见走到了哪里,也能见到有些瓜葛的人了,再不想,你们竟是那凤丫头的亲戚呢!怎么我却没听她说起过?明儿该问问她才是。二十两银子很多吗?”

  刘姥姥道:“哎哟哟!怎么能不多的?在那样人家,自然是不在意,却是够我们庄稼人丰衣足食一年的呢!”

  黛玉听了有些感叹,道:“这世道倒也奇怪,可见是最不公道的,为什么那最累的人反吃不上馒头呢?便是那些赋税,没有地的人怎么交那赋税?那岂不是难为人么?若是有地的也罢了,没地的人连吃喝都是不成的了,偏交那租子,岂不是把人家往死里逼的了?”

  胤禛听了,深深地看了黛玉一眼,黛玉可不知道,今日她的话,就令登基之后的胤禛改革了赋税之说,实行了“摊丁入亩”的大改革,使得百姓赋税减轻了不知多少。

  刘姥姥道:“那皇帝老爷高高在上的,那些个官儿一个个都是蒙着上头,各自贪自己下面人的银子,那皇帝老爷住在皇宫里吃香的喝辣的,戴着珍珠玛瑙宝石,穿着绫罗绸缎,怎么能明白我们这些小穷老百姓的事情?”

  康熙听了,看着胤禛道:“老四,这些个事情,将来都是要交给你来做了。”

  胤禛听了,忙躬身道:“是,儿子明白。”

  黛玉看着那些庄稼人做活,忽然看到刘姥姥田地边上有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子带着一个四五岁的男孩儿坐着玩耍,便道:“地上可脏着呢,怎么就坐在地上了?”

  刘姥姥笑道:“我们庄稼人,哪一个不是席地而坐的?都是家常便饭的事情了,也不管什么脏不脏的,只要能吃饱了肚子就行了。那是我外孙女青儿和外孙子板儿,从小儿就是这么来的。”

  黛玉矮身蹲在青儿和板儿跟前,青儿骨溜溜的眼睛好奇地看看黛玉,给太阳晒得黑黑面庞儿都是笑容,道:“姐姐,你好漂亮哦!就像是我们家里挂的那观世音菩萨一样好看。不,不,比那观世音菩萨还好看。板儿天天给我说那链二奶奶比仙女还好看,我看一定没有姐姐好看。”

  黛玉忍不住笑了起来,道:“你又没见过链二奶奶,怎么就知道我比她好看?或许你兄弟说的没错,是那链二奶奶好看呢!”

  青儿道:“我才不会错,刚刚姥姥也说姐姐比那链二奶奶还标致了,可见我是没猜错的。”

  黛玉看着胤禛笑道:“别看是乡下的女孩儿,可真是聪明呢!”

  胤禛和康熙只是微微一笑,那青儿好奇地看着黛玉手里双面透绣花卉草虫的团扇,道:“这是谁扎的花儿虫儿?真是好看呢!我们村子里最巧的姐姐也没有扎出这么好看的花样儿。”

  黛玉把团扇递在她手里,笑道:“你喜欢就送给你了。”

  青儿欢天喜地接了过来,笑道:“谢谢神仙姐姐,这扇子真好看!”

  板儿小脸蛋一扁,带着一些泪意,哭道:“我也要,为什么神仙姐姐只给姐姐,就没有我的?”

  黛玉有些不知所措,刘姥姥伸手要拍板儿,道:“大姑娘给你姐姐就已经是恩典了,你也要什么?”

  黛玉忙拦住了她手,笑道:“小孩子家,没有什么的。”转眼看见雪雁手里也拿着一把团扇,便夺了过来递给板儿,道:“好了,也给你一个,可不许哭了!”

  板儿兴高采烈地接过,然后点着手里的团扇,笑道:“这是蝈蝈儿,这是蚂蚱!”

  黛玉笑着站起了身,刘姥姥还千恩万谢的,道:“真真儿姑娘是好心肠,一给了就给两个。”

  忽然几个乡下的小女孩子拿着竹篮子,在田埂上小径上捡着那些别人运送的时候落下来的零碎麦穗儿,嘴里还哼着乡下的小曲儿,黑红黑红的脸蛋上闪耀着阳光一般的灿烂。

  青儿跳了起来,拿着一个竹篮子,然后拉着黛玉的手道:“神仙姐姐,我们也去拾麦穗!”

  黛玉好奇地看着青儿塞给自己的竹篮子,笑道:“我也可以拾麦穗?”

  青儿拿着一个新新的大草帽戴在黛玉头上,笑道:“这个是姥姥新买的,姐姐你带着!姐姐真笨,只要有手有脚,当然可以拾麦穗了!我要拾好多好多的麦穗,积攒的多了,可以卖钱叫板儿上私塾!”

  黛玉摸了摸头上的大草帽,觉得十分新奇,康熙和胤禛只是忍住笑看着,却也觉得黛玉如此越发显得俏皮起来了。

  看着黛玉有模有样地拾麦穗,那自得其乐的模样,叫胤禛脸上浮着淡淡的笑意,为了不闲着,就过去替她提着竹篮子,她弯腰去拾那零碎在地上的金色麦穗。

  黛玉终究身体娇弱,拾麦穗只拾到了半篮子,就有些累得受不了了,便停下来不肯走了。

  胤禛把篮子递给雪雁拿着,扶着黛玉笑道:“既然累了,就不要再拾这麦穗了,难不成你还真玩上瘾了不成?”

  黛玉轻抚着胸口喘气,看着夕阳下仍旧在忙碌着的庄稼人,道:“他们这样,其实也未尝不可,只为了衣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少了那些勾心斗角,只余下邻里邻外的朴实,想来也是快乐的。”

  胤禛诧异地看着黛玉,道:“你喜欢这样的日子?”

  黛玉笑道:“我倒还真是喜欢呢!只可惜也只能是喜欢而已。我这个破身子,不连累别人就已经很好了,哪里真能做这些劳累的活计呢?如今看着,这里的男男女女竟都是做庄稼活的好手呢!”

  看着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