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小皇帝-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到太子淡淡眼神盯着自已,次辅沈鲤轻轻咳了一声,出班奏道:“臣有本启奏殿下,内阁首辅沈一贯今天一早递了避嫌请罪奏疏。”说完将手中的奏本递了上去,王安伸手接过,转呈朱常洛。
朱常洛一笑打开,奏疏上边写得意思很简单很直白,通篇除了表示伤心愤怒之外,强烈要求找出妖书的幕后黑手,咬牙切齿的要与之不共戴天,并且用了大量篇幅隐晦委婉的向太子暗示妖书这事中有极大的阴谋,纯粹是有人在构陷他,至于后边写着的寥寥几字要求辞官以示清白什么的,想当然的希望太子当没看到最好。
放下手中折子,抬起眼扫了众臣一眼,被沈一贯请辞奏疏惊动的众臣已经忍不住在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于是开口说道:“沈阁老实在太谨慎小心了,一纸妖书胡说荒诞,不足采信,众位臣工可各守本职,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一如平时便是。”
万万没有想到,这位太子殿下居然会如处理这件在众臣眼中天字一号一样的政治事件,一时间倒叫诸位大臣有些猝不及防,有些人发开了呆,有些人自然不肯消停。
“臣有本启奏!”
这一声喊得有些突兀,在这议论纷纷的朝会上显得格外惊人。
朱常洛抬眼一看,认得说话的人正是言官给事中钱梦皋。
“妖书一案,事关皇上太子清誉,关乎皇家脸面,关乎一国体统,主使此案之人居心歹毒叵测,决不可姑息养奸,放之任之!臣请殿下指派东厂、锦衣卫彻察此案,不可使这涂面巨奸脱逃在案,逍遥法外。”
这一番激烈昂扬大义凛然的话压下来,顿使处身殿上的所有官员俱是一呆之后,随即如同下锅的饺子一样一个接一个跪了下来,一群附议之声一个喊得比一个大,嚷得一片沸声盈耳。
相比之下,跪了一地就沈鲤独自一人站在那里,就显得有些鹤立鸡群,格格不入。
时任吏部左侍郎的郭正域一看不好,情急之下,连忙拉了下沈鲤的袍子一下。
如梦初醒的沈鲤这才省悟过来,连忙跪下附议。可是这一切末免有些晚了,朝中很多人都看在眼里,更是没有跑得了一直有心的钱梦皋的眼中,此刻他的嘴角已经忍不住露出了一丝微笑…
第183章失算
“臣请殿下彻察妖书一案,不可姑息养奸,以成大患!”
“臣附议!”
“臣等俱附议……”
望着跪了一片黑压压人头,朱常洛叹了口气,这算不算树欲静而风不止?
“便依卿等所奏,即着东厂提督陈矩彻察此事罢。务必速速察清,一旦抓住嫌犯,可请三法司三司会审,勿使一人含冤也不要使一人轻纵。”
微笑变成了不可抑制的欢笑,钱梦皋山呼千岁:“殿下圣明。”
“丛兰欲茂,秋风败之;王者欲明,谗人蔽之。”朱常洛站起扫视诸臣,脸上挂着若有若无笑意,眼底却是不动声色的深沉:“这十六个字送给众位臣工,闲暇时可多琢磨揣就一下,就当与众卿共勉罢。”
这十六个字来自一代明君唐太宗的贞观纪要中第二十三章杜谗邪中所记,能够立身太和殿的群臣个个都是饱学之士,闭着眼也能知道这十六个字是什么意思。
说话听声,锣响听音,与这十六个字内容相比,他们更在意的是太子说这么番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先前脸上那丝得意的笑容早已变得僵硬,钱梦皋额头上不由自主的已经见了汗。
沈府厅中,沈一贯脸色阴郁,钱梦皋坐于左侧,脸上神情犹带微恐。
“太子真的这样说?”
“是,下官不敢有一字虚言。”
沈一贯有些坐不住,沉着脸道:“……这几日朝政都是他在打理?”
他口中的他指的是谁,钱梦皋自然心知肚明,点了点头,没有吱声。
“这几日,殿下有没有提到我?”
看着对方眼底那隐藏的渴望,钱梦皋实在不忍心打击满怀希望的沈一贯,摇了摇头,还是没有吱声。
脸色变得没法再难看的沈一贯,活脱象一只泄了气的皮球,瘫倒在椅上。
钱梦皋察颜观色,沉吟了片刻后,忽然开口:“阁老,依下官看,您不能再避嫌在府了!”
沈一贯抬起头来,见到钱梦皋眼神闪闪烁烁的似含无尽深意,不知为什么,心头怦然一跳,讶然道:“你的意思是说……”
“与其退而防守,不如主动出击!”钱梦皋一脸坚定:“太子殿下当日在朝上安抚众臣,让众臣各尽其职,各安其心,依下官来看,并没有丝毫责怪您的意思,如今大人避嫌不出,安知不正是合了那些人的心意?依下官来看,妖书一案对大人极为不利,但是危机末必就不是良机!”
一言惊醒梦中人,一直在焦虑中度过的沈一贯如同醍醐灌顶一样豁然开朗:“你说的对!坐等人救,不如自救,明日我便上朝。”
钱梦皋笑容愈深,站起身来深深的拜了下去,“大人睿智通达,必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沈一贯从鼻中哼了一声,眼底莫名凶光跳动,拉起的嘴角两道深深的法令纹深刻既狠厉。
“真的回文渊阁了?”
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这几天正在和申时行学着下棋的朱常洛有些愕然。
和朱常洛的惊诧相比,目视棋枰的申时行纹丝不动:“不得不说沈肩吾倒是个妙人,选择这个时候出山,确实是招好棋,能吃能装,是个狠角色!当年在朝的时候老臣倒没看出来他有这些本事,果然江山代有才人出,一辈新人换旧人啊。”
手捏棋子的朱常洛举棋不定,忽然笑道:“我既盼着他出来,又盼望着他不出来。”
申时行丝毫不为所动,手中落子生风:“殿下只需静坐观虎斗既可,帝王心术,平衡之道,不可有妇人之仁,朝局亦如棋局,关键时必须舍小就大,弃子争先。”
一子落下,清脆有声,申时行笑得意味深长:“殿下若再心浮气燥,这盘棋您可输定了。”
听出对方一语双关,朱常洛回过神来,会心一笑:“谢阁老教导,常洛明白啦。”
转身吩咐王安:“去一趟文渊阁,将我书房那块十三门的歙砚给他送过去。”
王安不敢怠慢,应了一声风风火火的去了。
“歙溪澄湛千寻碧,中有崎嵚万年石。腰粗入水始能凿,一砚价直千金壁。殿下果然是大手笔……”眼角眉梢俱是笑意的申时行,丝毫不加掩饰对这个少年太子的赞意。
眼神狡黠灵动中暗藏锋茫,语气却再随意不过的淡然:“阁老谬赞了,只是忽然想到歙砚以涩不留笔,滑不留墨著名于世,以此物配沈阁老的性子,再合适不过。”
申时行忍住不让自已笑出声来:“可不光是有涩不留笔、滑不留墨这两大好处,也许沈大人想得的却是歙砚质如金玉,剔笔有锋呢……殿下一块砚,大有深意哪。”
这方价值千金的歙砚到文渊阁的时候,正尴尬面对沈鲤加众吏饱含种种莫名意味眼神的沈一贯差点哭出声来。
毕竟自已还处避嫌期中,眼下嫌疑末解,自已就硬着头皮急吼吼的出马,堂堂阁老的脸面上着实下不来,如今太子这个赏赐一下来,沈一贯立时觉得满面生辉,春风罩顶。
之后的事情果然没有让有心人失望,在蛰伏了几天之后,沈一贯立斥东厂提督陈矩办事不利,有负皇恩,亲自上疏保举锦衣卫都督王之桢参与调察,朱常洛二话没说,准!
陈矩和王之桢愁得要死,这妖书传得满大街都是,几首是人手一份,如何查?怎么查?
于是一连几天,妖书一案依旧没有任何进展。
沈一贯再次上疏要求限期侦破,朱常洛从善如流,手中朱笔圈得神完气足,再准!
锦衣卫和东厂真的要疯了……再这样下去,没准自已就要先进大狱了。
于是平地生风,波起云涌,乱象就此濒生。
三月十一日,吏部左侍郎的郭正域这位二品大员在离开京师的时候被逮了起来,收入锦衣卫大牢。
理由有人弹劾他与妖书案有重大关连,弹劾的人是钱梦皋。
三月十二日巡城御史康丕扬在搜查郭正域住宅时,从往来信件中又牵扯出名僧达观和大夫沈令誉。
达观和沈令誉入狱后受到了严刑拷打,达观更是被拷打致死,但二人都未能如沈一贯所愿,牵扯出郭正域等人。
三月十五日,锦衣卫都督王之桢等四人揭发同僚周嘉庆与妖书案有关,这里要说一句,周嘉庆是沈一贯的人。
三月十七日,同知胡化被捕下狱。
胡化和钱梦皋的女婿阮明卿有不解深仇,早年曾因一案阮明卿被胡化整得很惨,二人早是不共戴天之势,因为胡化是沈鲤的亲信,沈一贯也格外重视,指使审讯官员暗中逼迫胡化攀咬妖书主谋之人就是郭正域,奈何胡化这人硬气的很,百般挎打就是不认,对于审讯的人怒斥道:“明卿,我仇也,故讦之!我与正域自举进士来二十年不通问,何由同作妖书?”
沈一贯的做法深深的激怒了沈鲤,最近发生的一切看似都在针对着郭正域,可是沈鲤不是傻子,一旦郭正域下水后,下一个就是自已,沈鲤不是盏省油的灯,既然发现危机,决不肯坐以待毙。
短短几天,二人已由明争暗斗变成针锋相对,完全撕破脸的沈一贯勃然大怒,调动自已手下一切力量,全力对沈鲤展开明攻暗剿。这个时候他一手创建的浙党同乡会的力量终于浮出了水面,一时间朝堂上疏如雪片,对沈鲤极尽污蔑,对于这些朱常洛一一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慈庆宫中,脱了正装换了便服的朱常洛,准备去找申时行议事。
忽见王安顶着一头汗急匆匆跑进来,不由得一笑:“出什么事了?”
王安喘了几口气:“回殿下爷,锦衣卫派了几百号人将沈鲤沈大人家里围了个水泄不通,沈大人派人冲出重围,向殿下求救来了。”
打发王安走了之后,朱常洛来回走了几步,转身来到案前,取出那份妖书,静静看了起来。
忽然心中一动,眼睛落在一行字上,定定的再也不动。
“天下要太平,潜龙景象新?”
城外那条小巷深处的宅子里,依旧是静寂渺无人声。
顾宪成垂手伺立在旁,低着声将这几日京城内外,朝廷上下发生的诸般事情,事无巨细的一一说了。
见师尊一直没有发话,顾宪成大着胆子,从怀中取出一枚玉瓶,恭谨的递了上去:“师尊,弟子将此物取来了。”
冲虚真人至此才冷哼一声,缓缓伸手接过,忽然伸手一拍眼前桌案,砰得一声低响,却把全神贯注的顾宪成吓了一跳,惶恐不解道:“……师尊?”
“到底还是小看了这个小子!”冲虚真人高大的身子霍然站起,身上无名气势在一刻霍然喷发,“咱们精心炮制的妖书没有让他自顾不暇,反倒成了他清洗朝廷,排除异已的工具了。”
顾宪成如遭雷亟,苍白的脸突然通红:“师尊的意思是……”
在冲虚真人凛如寒冰的眼神下,顾宪成这句话终究没有敢再说下去。
良久之后,冲虚真人才挪开了眼神,“你是我最得意的弟子,也是我最倚重的弟子:情之一字,误你至深,只是不要太让我失望才好。”
顾宪成脸上一阵火辣辣的发烧,冲虚真人的这句话中意思他明白的很,这是对自已的失望和不满到了顶点的表示,情急中慌忙跪倒,呐呐道:“最近弟子分心他顾,是弟子的错,请师尊责罚。”
“罢了,你在分心什么,我心里有数!”
“希望这是最后一次,不要再让为师失望!”
将头深深伏在地上,心头突突猛烈跳动,不知不觉间背心处已经被汗浸湿了一大块。
“去把那个家伙送进官府罢,是时候他出马了,这一次,我很想看看这个太子爷如何应对!”
顾宪成身子打颤,沉着声音道:“是,谨尊师尊训示。”…
第184章敲打
昨夜淅淅沥沥下了一场春雨,清晨起来推窗远望,眼尽处花红叶翠,仿佛一夜春回大地,一片生机盎然。
起身更衣之时,忽然想起一件事,神情变得有些黯然。
王安心细,连忙问道:“太子爷可有什么心事?”
“……等下散了朝,记得提醒我去一趟乾清宫,瞧下父皇去。”
王安连忙答应,一边就要下去吩咐准备。朱常洛连忙制止,“不用仪仗,就咱们走着去罢,人多闹哄哄,反而不清净。”
王安乖巧的应了一声,一边贴心的将王冠给他戴在头上,一边轻声回道:“太子爷,储秀宫掌事太监魏公公昨个入夜后前来求见,不巧您正好歇下了,便没敢让他惊动您。”
“储秀宫?那来的个魏公公?”有些茫然的朱常洛皱起了眉,蓦然眼前一亮:“……小印子?”
“正是,不过没有人叫他的小名了,现在大家伙都叫他魏公公。”
王安陪着笑,低垂的眼光里小心的分出一丝,偷偷打量着太子的脸色,心里一阵忐忑不安。做为立志要和师父黄锦一样,以登上大明太监最高峰的司礼监秉笔大太监为终生理想的王安小公公,早就将自已身边的明着的潜在的对手分析的门清,象小福子那样的,别看天天吹胡子瞪眼的,王安自然是不会放在眼里的,掐着手指头算来算去,王安的目光就锁定在小印子身上。
“他既然来,必是是有事,为什么不叫醒我!”略带薄责的口气使王安的一颗心好象苦瓜丢进了一坛老醋,瞬间又苦又酸。
“回太子爷,不是奴才不告诉您,是魏公公拉住不让打扰您休息,说他过几天再来。”
如果这样说那就是没什么急事,朱常洛一颗心放了下来,看了一眼委屈别扭的王安:“起来罢,以后记着点,只要是他来,不管有多晚多忙,尽管进来传。”
“是,奴才记下了。”王安瘪着嘴答应了。
今天的朝会依旧很热闹,沈一贯自然是一贯的神彩飞扬,而沈鲤则一直黑着脸,一副生人勿近的样子。
知道内情的人都理解沈鲤心情不好是一定的,堂堂一国次辅被人狼狈围攻,换成谁也痛快不起来,若不是朱常洛下了谕令不让任何人骚扰,估计今天沈次辅能不能出得府门还是个问题。
自从万历二十年春三月十一日妖书案爆发,随着郭正域、周嘉庆、胡化等一众官员被捕入狱开始,再到沈鲤府前被几百锦衣卫围堵,种种不同寻常的举动足以让任何立在朝中的任何一个人栗栗自危。
刚过了年就遇上这种事的京城中百姓同样大呼倒霉,放眼满大街来回乱窜的不是东厂就是锦衣卫,对于这些身上长着嗣募一锩牵诺娜巳缤叫咨穸裆罚薏煌吮苋崃殴孛疟栈Вǹ忠桓霾簧鞅闶腔龃犹旖怠
朝中诸官更是风声鹤唳谈‘妖’色变,恨不能找贴膏药将嘴沾起来,个个全是一问摇头三不知,看着虽然好笑,实在是不得不然。这京城朝廷中混出来的,谁不知道只要一只脚进了锦衣卫或是东厂大狱的大门,那就是踏进了让死人开口,石人点头的所在,前程不保不说,这条命能不能活着出来都是个问题。
日子要过路要走,光凭着保持沉默不是最好的办法,想在朝廷中立足不受牵连,最好的办法是站好队,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有靠山腰板就硬,所以在妖书案进行到如火如荼的进候,朝廷除了极少数人之外,大多数人壁垒森严的分成了二沈一郑三派。
从妖书一案开始,沈阁老恨不能天天把那块太子赏的歙砚顶到脑门上,事实证明当今太子确实是旗帜鲜明倾向到首辅沈一贯这边,几乎是有疏必应,如此几般之后沈一贯这边阵营意气风发,沈鲤这一方自然霉得掉渣,眼看着自已这边的亲信、朋友一个接着一个被清算,沈鲤急得眼里几乎都要喷出火来。
郑氏一派人数虽然不多,却因沈一贯分身乏术没有招致趁火打压,这当然在顾宪成意料之中。
一桩桩的消息传到宫里后,申时行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天欲使其亡,必先使其狂。”
朱常洛会心点头,深以为然。
朝中最有势力的两派在妖书一案的对决中,沈鲤一直明显的处于下风,可是今天好象有点不同,沈鲤一反先前几天霉的掉渣的状态,在朱常洛升座之后,随即出班奏道:“殿下,臣有本启奏。”
不但朱常洛有些惊奇,就连沈一贯都瞪大了眼。
得到朱常洛的示意后,沈鲤奏道:“妖书嫌犯已由东厂捕获!”
一言俱出,举殿震惊。
朝中诸官惊愕过后更多的是拍手相庆,有几个心大的已经咧开了嘴巴露出了笑容。
朱常洛眸光闪烁,似有深意的瞟了一眼顾宪成,惊讶的发现这位冷静睿智的顾大人此刻两眼望天,恍然正在出神。
“嫌犯姓皦名生光,本是顺天府一名秀才,平日无端生事,风评极坏,因为屡犯讹诈,革了功名发配大同府,据百姓密告,妖书是出自此人之手。”
朱常洛看着顾宪成微微一笑,对于沈鲤之说不置可否:“一个酸秀才居然有如此胆量和见识,倒是个人才。”
群臣一时默然不语,对于众臣来说,妖书这个嫌犯,不怕逮错了,就怕逮不着!谁管是不是他,有主顶罪就成。而听到番话的顾宪成脸色微动,随即如风过耳,一如如常。
不甘沈鲤抢了风头,沈一贯眼睛一转,随即奏道:“此人罪大恶极,事情又多蹊跷,臣请亲自审问!”
沈鲤不甘示弱,抢上一步:“殿下,妖书一案与沈元翁牵缠不清,理当避嫌,臣请亲自审问!”
一听沈鲤说这个,沈一贯眼睛都红了,恶狠狠道:“若不是有人恶意中伤,老臣何必如此,沈大人这样抢着主审,难道是对这幕后主使心里有数么?”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如此急赤白眼,安知不是某些人在心虚胆怯,欲盖弥张!”沈鲤毫不示弱,反唇相讥。
望着两张脸几乎是同时变得既青又紫,朱常洛绝对相信,如果自已再不发话,这两位没准真的能在这朝堂上拚个生死了,当下咳了一声,这才将两个眼睛往外哧哧放着火花的人分了开来,“两位不要争了,就由三法司会审罢。”
大理寺、都察院、刑部是明朝的三大司法机关,三法司集体会审,是大明立朝以来最严格最公正的审判。倒是不说在三法司会审有多公正,只是参加的人多,人一多口就杂,想搞点小动作什么的,就不是那么容易罢了。
太子发话,二沈再不甘心也不敢再争下去,心里想当然的将对方恨了个死透,彼此眼睛恨恨的瞪来瞪去,都存了个骑驴看唱本走着瞧的心。
殿上一场风波就此平歇,值殿官唱礼退朝,百官山呼千岁礼拜。
站起往外走了几步的朱常洛忽然回过头来,“顾大人留步。”
正在随班退走的顾宪成为之一愣,当然这个现象也引起了所有群臣的注意。
“臣在,不知殿下有何吩咐?”
朱常洛脸上似笑非笑,“这几日不知为什么,忽然想起了王阁老。”
一提王锡爵,一边上竖着耳朵的沈一贯心里咯噔一声,说不出个是什么滋味。
“王阁老高风亮节,臣一直很钦佩的,只是殿下所说,恕臣愚钝不明。”顾宪成心中警惕,脸上不动声色。
朱常洛笑如春风,声音琅琅:“听说万历十四年时顾大人回京述职之时,曾和王阁老有过一番机辩?”
顾宪成脸色有些变……他身后的叶向高看得清楚,不由得大为担心。
“听说当日王阁老曾说:如今大明官场有一个怪象,凡是朝堂认可的,外间必定反对,而朝堂否定的,则外间必定认可。”说到这里朱常洛笑容越发清朗:“顾大人,可有此事?”
顾宪成终究是顾宪成,一慌之后便即冷静,虽然搞不懂朱常洛提起这个事是什么意思,但是他既然知道,自已若不坦然承认,倒显得没有什么意思,“确有其事,臣记得当时答得正好和王阁老相反,臣外间认可的,庙堂必定反对;外间反对的,庙堂必定认可。”顿了一顿后:“非是出于宪成本心,只是游戏之言耳。”
朱常洛笑着摇头:“顾大人大材,随口一句戏言,都是真知灼见,当可为百官表率。且散了吧,日后定当亲自请教。”
望着朱常洛远去的背影,完全猜出不透朱常洛这一番话是什么意思,简直是一头雾水,如进阵中,混然不知所踪。转头见叶向高一脸忧色,眼带疑问,不由得摇头笑道:“陈年旧事罢了,说起来当时也是一时意气,只是不知想不透他忽然提起这个事所为何来?”
叶向高没有他那么乐观,低声劝道:“太子不是简单人物,一言一行,大有深意,不可不慎。”
顾宪成抬起头来,眼底有莫名光线闪烁,一反惯常的低调淡泊,说不尽傲意凌然:“富贵浮云在我眼中无异于蝇营狗苟,他便是太子,拿不住错处,又能奈我何?”说完看着一脸忧色的叶向高:“你我相交莫逆,和你说句实话罢,过了这几日,我便会辞官回乡,东林书院已初具规模,正缺人手。”
叶向高‘啊’了一声,心中一阵冲动,刚要说我也去……话到嘴边却停了下来,神情变得有些尴尬。
顾宪成和他相处日久,不由得微笑:“你仕途正好,不象我这闲云野鹤一流的人物。”说到这里,忽然叹了口气,眼神变得温柔空洞,露出一丝笑意:“若不是为了报答师恩,我怕是早就携了那人之手,教书莳花,读书传道,才是我之所愿。”
怔然的叶向高完全不知所云,对于这位高深莫测的顾先生在说什么全然的听不懂。
“进卿,二沈如此争斗必不久长,你人望已成火候,入阁已是水到渠成。”顾宪成无声一笑,声音转低:“木偶者兰溪、四明,婴儿者山阴、新建,若说可畏者,莫过于娄江,长州。”
看着叶向高一脸的茫然无解,顾宪成摇了摇头,脸色越发的神秘莫测:“可回去好好想想我的话,若是解得透了,自然有你的好处。”说罢笑容满脸,扬长而去,徒留叶向高一人傻傻的站在原地,不停的琢磨着那几句话。
迎面春风送暖,深深呼吸了几口,花草清香沁心入脾,心胸为之一清,敲打了一顿顾宪成的朱常洛心情大好,想到顾宪成那变来变去的脸色,朱常洛几乎要忍不住笑出声来。
顾宪成是个人材,可惜不能为已所用,这个一直是纠缠在他心上一大遗憾,早在鹤翔山一晤之后,朱常洛就已经清楚明白知道这一点。
今日敲打未尝不是警示,……想用一个皦秀才玩什么花样?
既然不能为我所用,也不能使之为害,朱常洛的笑容不停,眼底却多了些攫取掠夺的莫名狠厉…
第185章瘟神
从太和殿到乾清宫这一路并不算远,因为之前朱常洛已有吩咐,不许用仪仗惊动了人,王安察颜观色,早已发觉今天太子从上朝到散朝一直有些神不守舍,脸上似笑非笑的若有所思,于是灵机一动,便引着朱常洛沿着一条小径往乾清宫而来。
这一路清风扑面,花香送暖,沿着一条鹅卵石铺就的小径,朱常洛走的惬意无比,心旷神怡。穿过一道九曲长廊后,眼前忽然出现一个曲径通幽,花木丛深的幽雅花园。
耳边传来水声潺潺,见惯了巍峨庄严鳞次栉比的殿阁,朱常洛有些惊讶,停下脚步一望,一片好大的莲池,春水碧绿,莲叶翩翩,一片流碧飞白。倚着白玉栏杆往下望,聚在水中锦鲤望见人影,尾巴猛的一拍,打乱一片水花。
猛然心中一动,对于这个地方似乎有些印象,自已好象来过?挥手召过王安:“这里可是千鲤池?”
“殿下居然知道这个地方?可不是正千鲤池么。”王安一边陪笑,眼底却带着点诧异。
原来这就是千鲤池!难怪有这种不能言喻的熟悉感呢,这算是自已死而复生的地方了么……想起万历十四年那一天,朱常洛心头难免百感交集。
没有了心情的朱常洛点了点头,不再停顿,迈步就走,王安猜不透这位太子爷的心思,连忙急步跟上:“过了这个千鲤池,穿过前面小树林,就是东华门啦。”
穿过树林时,眼见枝碧叶青,忽然发现一个点点花苞盎然枝头,万绿从中分外醒目,不由得多看了两眼,但也只是两眼而已,此地极是僻静,景色也是极好,可是见过千鲤池后的朱常洛已是游兴全无。
忽然一阵悉蔌之声传来,就见老远处一个小小的身子,提着一个小小的包袱,一脸的无精打采的往这里而来。
朱常洛脸上笑容变成惊愕……阿蛮怎么来这里?
欲待现身打个招呼,忽然灵机一动,一声不吭隐了起来。
阿蛮身着一套红底团福衫子,和在龙虎山上一样挽着小小的发髻,小脸养得越加的玉雪白嫩,只是这个平日古灵精怪的小孩,此刻却是一脸的安宁平静,黑深且大的眼眸中更是带着满满的忧伤。
一时童心大起的朱常洛,连忙闪身转到一颗树后。王安哭笑不得,机灵的连忙也闪到一旁,一心里暗暗好笑,若是让人发现堂堂太子居然玩躲猫猫……这要是传了出去,能不能笑掉一地大牙?
阿蛮放下手中小包袱,一张包子脸瘪成了一团,四下打量了一下,撅着嘴里嘟囔道:“什么破地方啊,找个清静点地方都这么难,这宫里地方这么大,可到那都是人。”愤愤的跺了下脚,小嘴撅得老高,“哼……也就是这里吃食不错,否则小爷早就走了!”
朱常洛差点笑出声来,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望着小小年纪已经有了微微凸起的小肚子,很怀疑阿蛮再这样吃下去,最好改名叫阿胖。
发了一通牢骚后,阿蛮转身打开了小包袱,朱常洛忍不住伸长了头,这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
经过一夜春雨点的淋洗的草地上郁郁青葱,阿蛮将一样样的东西摆在地上……一对白烛、一束长香,还有几只叠得别别扭扭的金纸小元宝,居然还有一只小小的酒壶。
朱常洛屏息凝气,悄悄看阿蛮要搞什么妖蛾子。
将这些东西一样一样的摆好后,阿蛮脸上一贯的飞扬跳扬的可爱活泼尽数收敛,形之于外居然有了些经历世事的沧桑,蜡烛点燃,青香焚起,见阿蛮双手合什在一块,弯腰拜了三拜,将那壶酒打开洒在地上,将纸元宝焚化。
烟火之气顿时惊动了藏在不远的王安,宫中大忌第一就是火,王安懂得规矩,不安的看了一眼朱常洛,却见对方轻轻的摇了摇头,王安吐了下舌头,知道这里没自个什么事,还是老实的藏好吧。
看着火焰由青变红,由红变弱,阿蛮叹了口气:“阿蛮知道你不想要钱,就想要酒,可是朱大哥和宋师兄他们都不让我喝酒,就这些酒是我趁他们不注意给你留下的哦,你不要嫌弃,将就喝一口吧,等我再大些了,每年都给你整几坛。”
原来阿蛮是在此祭典某人,朱常洛听他说的寒碜不由又好气又好笑……要酒不会和他讲么,至于偷这么一小壶?
“算你狠啦!当初在山上天天梦到你,本来以为下了山就会好,可是你还是能找到我,昨天晚上你又找到我啦!”阿蛮的小脸有些愤愤然,“你不要怪我,叶师兄天天逼着我说,可是我不能说啊……”大大的眼睛尽是不安和哀伤,渐渐浮上了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