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小皇帝-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到这里,朱常洛已经定了主意,淡淡道:“攻日之行不可变,就算没有这道圣旨,我本来就打算将此役的指挥权交给你们,如此按此前定计划不变,以孙承宗为主,你们二人为辅,这一战能不能毕全功,全看你们三人通力合作了。”
不去看熊廷弼和麻贵的惊讶的神情,转头向孙承宗道:“留下一万人令魏朝掌管,让他去和李舜臣会合;沈惟敬通熟日语地势,让他跟着你们去日本。”
到了这个时候孙承宗知道不可能留下朱常洛,君命大如天不可违,自已能做的就是好好将朱常洛交待的事情完成,稍一沉思了就明白他这样安排的意思,不由得点头赞道:“殿下神机妙算,微臣等除了凛遵,没有别的话好讲。请殿下放心,臣等就算肝脑涂地,决不负殿下所托。”
熊廷弼对于留下魏朝和一万人有些摸不着头脑,麻贵看得清楚,低声道:“你真糊涂,咱们大军攻日,在朝鲜的日狗怎能不慌?李如松不是吃素的,一见时机正好必定会步步紧逼,日狗们没了后路,必定会从海上仓皇出逃,这个时候不就是李舜臣的机会?”说到这里,麻贵叹了口气:“直到这个时候,我才明白殿下为什么不肯兵合一处在朝围剿日狗的原因,这一招攻其必救,确实是高明的很。”
一言惊醒梦中人,熊廷弼瞬间眼睛闪亮,眉花眼笑道:“不止是攻其必救,殿下这招绝户计也是妙的很哪。”
麻贵叹了口气,敬畏的看了一眼正在和孙承宗交待事情的太子,发自衷心道:“殿下心如渊海,我白领了一辈子兵,和殿下比起来却是提鞋子也不配。”对于麻贵由心而发的感叹,熊廷弼深以为然。
一切都安排定了,朱常洛没有惊动任何人,带着乌雅和宋一指还有当初跟着自已来的几十个锦衣暗卫,趁夜离船上岸乘车离去。得知消息后魏朝恋恋不舍,被朱常洛呵斥了几句,这才红着眼留了下来。孙承宗从神机营拨出精兵五千人,命他们护着太子殿下离去。
船上一众军兵并不知道太子已经离船,第二天由孙承宗主持歃血出征大典,扬帆出海,直奔日本而去。
京城之中依旧是熙熙攘攘车水马龙,自从太子亲征之后,边境之上捷报频传,不但干将利落的收复了辽东失地,更以雷霆手段将犯境的海西女真全军歼没,宁夏甘肃一带蠢蠢欲动的蒙古残部一见不好,一个个偃旗息鼓,如同老虎变猫般老实无比。
朝廷中更是一派清明盛治之景,在申时行和王锡爵主持下朝中混乱已久的吏治为之一清。万历皇帝依旧不肯上朝,不过众臣也不再象以前一样天天上本催着了,人人心里都有一本帐,既然已有圣明太子在位,何必抓着一个糊涂皇上不痛快?于是君臣们各过各的日子,自上位以来,万历数最近这段日子过得最舒心无比。
乾清宫内,风雨欲来的沉闷气息充塞到任何一个角落,万历皇帝阴沉着脸看着跪在地上那个人,而侍立一旁黄锦的圆白胖脸全是吓出的冷汗。
“你……说的都是真的么?”声音阴戾暴躁,如同从地狱中发出一般森冷冰寒,黄锦汗越发不要命的流了一身。
跪在地上那个人仰起头,年青的脸俊朗白皙,双眼明亮如星,眼底却带着微不可察的一丝邪气,直视万历的脸坦然道:“不敢欺瞒陛下,属下受命在他身边潜了十年,这事也是最近才知道。据他说这事只有太后身边的竹息姑姑最清楚,陛下若是不信,可以找竹息姑姑一问便知。”
“够了!”一声断喝之后,万历皇帝的脸已变得赤红如火,黄锦唬得不轻,可不敢在躲在一旁装死,硬着头皮几步上前劝道:“陛下息怒,宋神医走的时候,千叮万嘱老奴,说你的身子最忌暴怒动气,依老奴看眼下一切都是虚定,并不是事实,陛下还是先察清再做圣断稳妥……”
他的话没说完,万历已经抓起面前的茶盅狠狠的向他掷了过去,一声巨响,碎瓷四溅,已经很久没有看到皇上如此爆怒,黄锦一时间吓得魂飞魄散,瘫在地上瑟瑟发抖不敢动弹。
万历脸色阴沉沉的,因为愤怒烧红的眼睛几欲喷火,伸手指着那个人,喝道:“朕不管你用什么法子,去慈宁宫将竹息的嘴撬开,记得,朕要听实话。”
那个人低头拱手领命,犹豫了一下开口:“竹息姑姑是太后身边不离须臾的人,锦衣卫指挥使刘大人听命于太后,属下做事瞒得过别人却是瞒不过他,若是他出手干涉,属下却是没有办法。”
“你既然回宫来,就用不着他了。”伏在地上的黄锦大惊失色,不敢置信的抬起头来,锦衣卫指挥使是何等的重要,皇上居然说换就换,足以证明他已经是动了真怒,想到竹息即将的下场,黄锦的脸一片煞白。
万历站起身来在殿中不停踱步,隔了片刻,似有不忍,却终是做了决断:“尽量做的干净些,不要让太后知道。”那个人低着头应了一声,虽然看不清表情,但应答的声音中藏着一丝不可抑制的快意,行礼后转身刚要走的时候,忽然听万历沉声道:“……他现在在那里?”
一个‘他’字似乎重有万钧,那个人一脸轻松神情明显一滞,“自从他入了蒙古草原之后,便失了踪迹。属下遍访蒙古各部,却不见他的踪影,是属下失职。”
万历目光一凝,苍老的脸上陡现戾色:“确实是你失职,不过与他的去向比起来,朕更对你现在要察的这件事感兴趣,且先去办好这个差事!如果做不好,你该知道朕的手段。”
那个人也不慌张,磕了几个头后沉声道:“属下对皇上的忠心,惟有天日可表。”
万历听了大笑出声,半晌停住,神情一派厌恶萧索,声音嘶哑,道:“忠心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滚出去罢。”
在那个人离开后,暴怒的万历脸色苍白的吓人,忽然狠狠拍着桌子道:“可恨,朕堂堂一国之君,居然被这些人玩弄于股掌之上,朕决不会轻饶了你们!”喉间急促的喘息如同拉风箱一样呼呼直响,低沉嘶哑着声音对黄锦道:“去将朕的秘诏拿来,现在看来朕的决定做的还是早了!”
看着皇上双眉倒竖,铁青着脸咬牙切齿,黄锦伏地瑟瑟而抖,大着胆子道:“陛下三思,不可听信片面之辞,太子殿下对您一片孺慕至诚,您都是一一看在眼里,再说太子有大功于社稷,若是轻动,只怕朝中必起风云,一切等查明真相,到时再做定夺也不迟。”
对于黄锦的话,万历嗤笑一声:“你跟在朕身边几十年,做了这么多年司礼监秉笔太监,应该知道镇抚司时常有冤假错案,可你什么时候见过经历司出过什么错?”
一句话说的黄锦哑口无言,锦衣卫起于洪武十五年,分设两司,专掌缉捕、刑狱和侍卫之事。其中经历司掌文移出入,镇抚司掌本卫刑名,兼理军匠,即“诏狱”。镇抚司一般由锦衣卫指挥使亲自兼任,为皇上耳目,替皇上监察百官。而经历司却极为神秘,少有人知,就算位高权重的黄锦也只是知道经历司一旦出手,不是事关皇室秘宗大案不得用。
看到黄锦哑巴了一样说不出话来,万历心里说不出一阵痛快,随后愤怒就象暴起的潮水将他整个人吞噬,忽然仰起头冷冷的笑了出来。
笑声在阴沉寂静的大殿中不断回响,黄锦毛骨悚然的抬起头来,却发现万历用冷冷的眼神盯着他,伸手指着他道:“从现在开始,朕不会听信任何人的话,朕只会相信自已的眼睛和耳朵。”
此时的黄锦感觉从天灵盖飞了二魂脚底走了六魄,除了伏在地上没命的发抖外连站都不敢站起。万历站了起来,几步来到黄锦面前,抬起一只脚狠狠的踩在黄锦的脑袋上,声音冷酷阴郁暗沉,却带着些疲倦灰心:“太子那边你若敢走露一丝风声,朕不介意踩碎你的脑袋。”
第299章决裂
?慈宁宫中小佛堂内青烟缭绕,檀香扑鼻。
望着永远都是低眉阖目的观音,不知为什么心绪有些烦乱,李太后忽然想自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信佛又是为什么信佛?这个念头在心中一闪而过,觉得这个念头对佛祖未免太过不敬,惶恐的连忙合什拜了几拜,念了几声阿弥陀佛。
回到寝殿,忽然发现身边少了一个人,李太后半晌不语,皱眉向侍立一旁宫女青梅问道:“……可见到竹息?”
青梅屈膝回答:“奴婢们早上还看到过,竹息姑姑随同娘娘一块进了小佛堂,并没有见到她回来。”忽然又禀报道:“今天锦衣卫使刘守有大人来求见过娘娘。”
李太后不再说话,沉默了一会忽然开口:“派人去找,让她来见我说话。”
太后发话无人敢不凛尊,一时间猫飞狗跳的乱了一阵,可是一个大活人就好象突然从人世蒸发了一样。
随着一拨拨寻找的人陆续回报,李太后脸色越来越凝重,手中念珠转得有如风车,沉默半晌后终于开口:“去乾清宫叫皇上来一趟,就说哀家有话说。”声音依旧平静,但眼眸中尽是不清不楚的黝黯晦涩的情绪。
在这个宫里能让人在自已身边无声无息消失除非是锦衣卫;能让锦衣卫听命的人只有皇上;敢动自已身边人的也只有皇上;李太后没有找锦衣卫指挥使刘守有,因为她知道此刻刘守有只怕也是自身难保。
去乾清宫传命的人回来了好久,却没有见皇上大驾光临。眼看着日落西山,李太后叹了口气,伸直因等得疲累而有些佝偻的身子,做晚课的时间已经到了,李太后踉呛着起身,强迫自已屏心静气,烧起三柱檀香,对着香炉刚要插下去的时候,忽然门外传来一声长喝:“陛下驾到。”
李太后一愣神,捏着香的手下意识得一紧,三枝香从中折断,火红的香头滚到了手上,烧出一溜灰白的痕迹。
门口宫撩起珠帘,万历阴沉着脸大踏步入宫来。比起上次乾清宫见面的时候,此时一身宽大龙袍空空荡荡,将他整个人衬得瘦骨嶙峋,深陷的眼窝由内往外透着的尽是阴戾凶狠。母子二人眼光对在一处,李太后黯然神伤:“皇帝,你总算来了。”
万历冷冷施了一礼:“母后有召,儿子不敢不来。”
李太后深深吸了一口气,皇帝的口气让她一颗心瞬间如堕冰窖,以至于她冷得有些发颤,沉默了一会开口:“时间过了这么久,以前种种事情,你也该放下一些了。”
这句话里包含的内容很多,有心的人都听得懂。万历在听完这句话后,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嘴角扯出一个难看的笑:“母后说什么就是什么,奈何儿子天生就是这样一个偏执性子,受不得别人欺瞒;儿子心眼小,一向是锱铢必较。”
紧紧的捏着手中的佛珠,李太后仿佛克制了很久,一字一句道:“罢了,你要记恨,哀家也只得随便你。只是竹息跟在哀家身边几十年,却不能任由你荼毒折磨,除了她一个,别的你要怎样,哀家一概不管。”
对于太后的话万历似乎很是好笑,眼神中全是不尽嘲讽:“母后有命,做儿子没的别话好讲,只是在放她之前,有几句话想对母后说道说道。”说完站起来行了一礼:“这些话在儿子心里放了好多年,都烂了臭了,可终究是不吐不快。”
垂下的眼皮倏然抬了起来,李太后此时的眼神中有惊恐、有愤怒、有不甘,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混成一种复杂莫名。
不等李太后说什么,万历自顾自道:“儿子想问下母后,当年她当底犯了什么错,如此不见容于母后?”
这句话就象一根烧红的铁刺,由天灵盖直插足底心,一路穿肠破肚的巨大尖锐痛感瞬间足够让任何人为之发疯……李太后霍然抬起眼皮,在这一刻,她好象记起了自已是母仪天下的太后,是这个天底下最尊贵的女人,就连至尊无上的皇帝也要在她的膝前屈服:“皇帝,你放肆了!”
虽然只有几个字,足以将太后此时此刻的愤怒心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殿中空气已经完全凝滞,风雨欲来的压力重重压在彼此心上,曾几何时,当这个美丽的妇人每次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自已就会骇得魂飞魄散,必须要忙不迭的下跪请罪,可是现在……望着太后扭曲变形的那张保养得宜的脸,万历仰起头呵呵的笑了几声,声若夜枭啼夜入耳惊心。
他的态度再次让李太后不可遏制的暴怒:“很久之前哀家就和你说过,在这慈宁宫任何人不准提那个贱人!”
“母后的话儿子一直不敢忘。”一边与太后摄人心魄的眼神毫不退缩的对视,可是口气还是一如既往的恭敬,挂在嘴角的笑越发讽刺蚀骨:“母后好计谋好手段,当年不声不响将她从朕的身边除掉不说,就连她生的儿子都瞒天过海,朕怎么也不会想到您会将他放在朕最讨厌的恭妃身边,若不是朕无意中发现,是不是这一辈子您也没打算和儿子说?”
话说到这个地步,母子二人之间彼此底线早就撕破。万历已经不管不顾,眼神中尽是图穷匕见的狠绝恨意。
李太后脸上肌肉剧烈抽搐,厉声道:“当年事,都是你们逼我的!先是你不知自爱,与那个贱人纠缠不清也就罢了,可是她不知廉耻,与你私通居然还敢生下孽种,哀家让他活着本身就是个错误,早知道……”
此时的万历已经无法自控,一手指定李太后:“母后,你真是个恶毒的女人!你夺了我一生至爱,就连她的孩子也不放过,要知道他也是您的孙子,是咱们大明朱氏的血脉。”
在万历宛如实质的痛恨眼神中,仿佛受到极大打击,李太后一路踉跄后退,一直碰到香案上才勉强停住,望着眼前那个肌肉扭曲眼睛喷火的那个人,眼泪如同断线珠子般落了下来,却摇头厉声道:“你是爱乌及乌,哀家只当他是个杂种!”
万历无比厌恶的望着李太后:“事已做完,再说什么也已经晚了。儿子今天来冲撞母后,自知罪大恶极已是不赦,母后也不必生气,等儿子入了黄泉自然会有报应,请母后念着咱们母子一场的情份,朕求您,还儿子一个明白罢。”
李太后狠狠的咬住了牙,脸色灰白的难看已极:“……你不是已经审过竹息了?为什么还要来问哀家?”
提起竹息,万历的脸色变得很是难看,闭了嘴不说话。
李太后扭过脸,双目灼灼凝视着万历,略一思忖间恍然大悟:“哀家明白了,是竹息什么也没说,所以你才来找哀家是不是?”此刻她头上簪环已经散开,几缕花白的头发披散下来遮住了脸,在这个香烟氤氲的室中尽显阴森可怖。
万历静静看着她,忽然跪了下来,一言不发,却又无比的倔强。
李太后不肯看他的脸,转着头看着案前供着那尊白玉观音,声音空空荡荡:“竹息,是不是死了?”
殿中没有任何回音,有的只是万历低着头发出的重重喘息声。
“好……好,死了干净哪!”李太后闭了闭眼随即睁开,昔年雍容华美荡然无存,嘴角眉心竖纹频生,尽显严峻冷厉,此刻的她不再是那个以一侍妾之身登上大位身历三朝的后宫霸主,而是一个被自已儿子快要逼疯的老妇。,尽管一再强忍着,可是一开口藏在眼眶里的泪终究还是落了下来,咬着牙笑了起来:“你以母子之情要胁哀家,哀家怎么能让你失望,就如你所愿罢。”
“万历九年时,那时你还没有亲政,不过已经是个英俊挺拔的少年,母后每天看到你就象看到了希望,看着一天天长成,看着你马上就要亲政,哀家的心里说不出的开心。”沉浸在回忆中的李太后双眼显露温柔神色:“皇帝,你还记得么,那时候你父皇殡天之后,咱们孤儿寡母过的可都是提心吊胆的日子哪……”
对于李太后旧事重提,一直跪在地上的万历呆呆看着母后背着自已,对着她天天面对的佛象喃喃自语,不知为什么,原本暴躁阴戾的性子在这一刻变得平和,就连眼神都变得柔和生动。
“今日种种,都要从蒙古瓦剌土尔扈特部哲恒阿噶率女进京朝见议和说起……”李太后长长叹息,声音带上了无比的悔意,“哀家好后悔啊,一切都是冤孽……”说到冤孽这两个字时,李太后双手合什对着观音玉象行了一礼,口中低低念了几声佛号,似在忏悔似在祷告。
“哀家见哲恒阿噶的女儿钟金哈屯美丽如花,一来确实是真心喜欢,二是为了展示大明怀柔之意,就将她留在了宫中恩养。”说到这里,李太后忽然剧烈颤栗起来,一直平静的声音有了剧烈的波动,明显的心中颇为激动:“可是让哀家万万没有想到,她居然和你一见生情,一来二去,你们就有了情事!”
同样回忆往事,与李太后咬牙切齿截然相反,万历脸上全然一片温柔,情不自禁的接着李太后话茬说道:“母后,你可知道遇到低眉的那段日子,是儿子一生中最开心的日子?”
看着他一脸痴迷神色,李太后摇头苦笑:“……以前我不知道,现在我知道了。”
万历摇头道:“我们情同意合,朕一直搞不明白,母后为什么非要将她生生从儿子身边赶走!”说这到里,本来平静下来的万历再度激动起来,声音渐高:“儿子知道她是蒙古人,可母后就不能看在儿子与她真心喜欢的份上,让她留在儿子身边?”
“您为什么非要那么残忍,将她赐死却连最后一面都不让儿子见,就连……”说到这里,万历的脸已经涨得通红如血,喉咙里已经有了浓重的血腥气,“就连她和朕的儿子都不让儿子知道,母后,您到底安的是什么心?”
“您一直觉得是您的努力与牺牲才换了我眼前这个大位,可是我今天告诉您,在遇到低眉之前,我从来没有开心过。小时候在王府的时候,跟着您过得是提心吊胆的生活,是您告诉我,不管是皇爷、或是王妃,任何人伸出一个手指头都会让我们粉身碎骨。等稍大一点,进了宫,成了太子,就连冯保那个死太监都敢无视朕!后来成了皇上,朕又被张居正管,朕每行一事,每说一句,甚到就每行一步,就连睡觉都要被他指责,朕觉得这紫禁城的天都是黑的,从来没有亮过……”
万历一字一句的说着,李太后的脸色却越来越黯淡:“这些事……你为什么都不和母后说?”
“和您说?您这是开玩笑么?”仿佛听到什么笑话,万历呵呵低笑起来,“您那时掌管内宫,虽然没有垂帘,却是权柄在手,威风八面,就连张居正那样跋扈的一个人,还不是一样得对您言听计从?儿子虽然不聪明,但是从小就知道不管什么时候,我的话在母后心里从来就没有被重视过……”说完一摊手,眼神戏谑的望向李太后:“其实……说了也没有用,不是么?”
李太后低了头,手心里早就攥得死紧的佛珠已经全被汗沁湿,嘴徒然张了几张,却什么也没说出来。
“一直到儿子遇上了低眉,她是那好看,那么开朗,在她面前儿子什么话都不用讲,就会开心一整天。我们彼此喜欢,可是儿子不懂,母后您是为了什么非要将儿子这一份难得的自在剥夺?不是说皇上富有四海么?儿子连喜欢一个女子都不能?那儿子还要这个江山干什么呢?”
本来低着的头猛得抬了起来,李太后眼神已是不可置信:“这么多年来,你是故意荒废朝政,故意不上朝,故意盛宠郑贵妃,一切都是你刻意为之?”
对于李太后的置问,万历响亮的笑了几声:“知子莫如母,儿子的心思从来都瞒不过母后,身为天子不能拥有自已想要的东西,这如画江山要来何用呢?”
“可是,今天儿子还是想问一问母后,原因是什么?”
第300章托孤
?“浮生如茶,破执如莲,戒急用忍方能行稳致远。”李太后叹了口气,脸上神气温柔:“你早把你父皇送你的这句话抛之脑后了吧?你这一生颇不顺遂,与你这急燥的性子却是有关。”
万历沉了脸半晌不语,心里如同浸了盐泡了醋一样酸涩难当,良久方才苦笑道:“父皇的话做儿子从不敢忘,但奈何朕从来就不是什么有慧根的人,儿子一生只知道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却无其惑。”说完垂下眼皮,声音冷肃:“还是请母后给儿子解惑吧。”
对于万历的回答李太后正在意料之中,没有丝毫恼怒,微笑道:“不要急,哀家今天既然开了口,自然会给你一个详细之极的交待。”好象事情太过久远,李太后微阖起双眼,抬起了头望向宫顶:“嗯,和你情投意和的那个低眉,她的蒙古名字叫钟金哈屯,可是你知道么?在她跟着她的父汗来朝的时候,她已经是当时蒙古最强悍的黄金家族俺答汗的王妃。”
好久没有听到低眉的真名,乍听之下万历心中先是一阵恍惚,可随后如同被一道惊雷击中,整个人瞬间僵硬如雕……抬起头来失声道:“不可能,她没有和我说,没有人和我说!”
李太后视线一直停留在殿顶,看都不看他一眼:“和你说什么?以钟金哈屯的聪慧,她难道不知道说出来的后果是什么?以你当时热血情热,就算知道她是蒙古俺答的王妃,你会放手么?明蒙和平不易,孰轻孰重,她不是个不知轻重的人。”摇了摇头,轻轻嗤笑:“知子莫如母,哀家生的儿子是什么脾性,只有哀家自已心里清楚。”
如同挨了一记重锤,猝不及防被打击到崩溃的万历在这一刻就连神智都有些错乱,一双眼直勾勾的望着李太后,讷讷道:“俺答的王妃……那不是朝廷封的一品忠顺夫人么?她是不是后来又连嫁了三代黄金家族父子,现在甘肃宁夏归化城的三娘子么?”
李太后点了点头,笑得残忍又快意:“你生来就极聪明,记的说的一点都没错。”
万历不再说话,怔怔的望着自已的母亲,眼底残留的几丝温情正在快速的消失。
脸色黯然已极的李太后却混不在意,母子之间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珍惜的不舍得。
“说完了你的心里话,现在该哀家说说啦。”
“无论你怎么怪哀家,你总是哀家的儿子,你们做下的事,还是需要哀家来收拾。”
收回一直停在李太后身上的目光转视地下,万历脸上一片茫然空洞,心里百般滋味翻腾徘徊。
“当年你和她媾和之后,钟金哈屯发现有孕,她不敢回到她的父汗身边,就跑到慈庆宫求哀家,求哀家让她和你在一起,宁可不计名份,那怕就是当一个侍婢,只要让她在宫中守着你和孩子,她也心甘情愿。”
李太后整个人已经完全陷在回忆中:“……她真的是个聪明的女子,又哭又求,差点让哀家心软到差点答应下来。可是哀家不能,蒙古边境作乱几十年,好容易人心思定,又怎么能因为一个女子再起战火,大明朝当时已经是一个快要烂掉底的筛子,经不起半点风吹草动。”
“哀家拒绝了她,同时命人将她控制起来,不让外头走露半点风声。”万历了然的点了点头,微不可闻的声音道:“这也是她无声无息从朕身边突然消失的原因了。”
李太后依旧不理他,自顾自说道:“也许是哀家没有杀她给她带了希望,她越发不肯死心,每日跑到慈庆宫跪着哭求,一直到她生产……”说到这里,生产两个字终于使万历僵硬的表情动容,眼底放出亮光,一瞬不瞬的望着李太后。
“……她生下了一个男孩,是一个很漂亮的男孩子,长得和你很象。在她生出的那一天,哀家就命竹息抱走了。”万历的眼神在这一刻亮得惊人,本来粗重的呼吸已经没有声息……他有一种预感,李太后下边的话将会解开一直盘恒在他心头的谜团。
李太后暗哑的声音依旧继续:“说完了她,就不得不说下你讨厌了一辈子的恭妃了,不知道是不是佛祖冥冥中安排的,你的一次酒后失措居然让她有了身孕,可是她是储秀宫的人,依郑妃的性子她必定是活不下来的,是哀家灵机一动,就将她留下来了。”忽然笑了一笑:“郑妃受宠是钟金哈屯消失之后的事,哀家没有说错吧?你喜欢她,也不过是因为她象她而已……可笑郑妃恃宠骄横,却不知她早就是天下最可怜的一个傀儡。”
万历的脸一会涨红一会铁青,手已经狠狠的捏起,眉眼又有竖起的迹象。
“在钟金哈屯生下孩子的第三天,恭妃也生下了一个儿子,哀家知道,机会来了。”
万历艰难的咽下一口唾沫,因为激动太过,额头上鼓起的粗大青筋不停的伸缩,将一张皮包骨头的脸,衬托得越发狰狞可怖。
“哀家知道你对他一往情深,不是说断就能断的了,而那个时候,你的表现远没有现在这样强烈,如果……”看了一眼咬牙切齿的万历,李太后自嘲的笑了一笑:“如果?那有什么如果,现在说什么也都晚了。”
“钟金哈屯生下儿子后,哀家也终于有了断掉她心思的武器,因为哀家也是一个母亲。”
“她没有想到我用孩子的性命来要胁她,哀家让她离开你,去草原上做俺答汗的王妃,以此交换的条件就是会留下她的孩子一条性命,想当然结果是她答应了……时到今日,当年的小女子已经是草原上的传奇,一个名震边缍的三娘子。”说到这里,李太后忽然纵声大笑:“一嫁不够,还有二嫁三嫁,不知道这样三嫁之妇,你是不是还会喜欢呢?”
“母后果然不是常人,心狠手辣,无人能比。”看了一眼畅快大笑中的李太后,铁青着脸的万历痛苦的闭上了眼,声音嘶哑:“不过还是谢谢您,您到底没有杀了她。”
“心狠?”对于万历这个评语,李太后瞬间失笑,随后幽幽叹了口气:“哀家若心狠,就没有今天这些事情了。”
“皇室血脉不容沾污!哀家虽然答应了不杀她的儿子,但是又怎么会留他在宫中恩养!就凭你待她的情份,若是知道他是你的儿子,会做出什么疯狂的事哀家都不敢想象。”
万历已经彻底垂下了头,不是他不想说什么,而是什么也说不出来。
“其实你不该责怪竹息,而是应该感谢她,若不是她,此时你已经犯了大错了。”
看着惨白一张脸的儿子惊讶的抬起头来,李太后一边喘息一边笑着说:“将钟金哈屯送出宫后,哀家就命竹息将她的儿子送出宫外,找个无子的富家翁,让他好好过一辈子也就是了。”
完全平静下来的万历听得出神,怅然接上话道:“若真是这样,倒是个不错的决定。”
意外的看了他一眼,李太后苦笑道:“是啊,你也觉得这个决定不错吧。世人都羡天家富贵,却有谁知这里头苦楚难熬与步步惊心?”无比苦涩的苦笑一声:“可惜,天不从人愿,就在这竹息将要送出的宫当晚,她惊惶欲死的跑来告诉哀家……少了一个孩子。”
“啊?!”事情着实太过离奇,一直在静静听着的万历忽然瞪大了眼,失声大叫道:“怎么会少了一个孩子?少的是那一个孩子?”
又惊又怒的声音在空旷的殿内不停的回荡,以至于到处都是……少了那一个……少了那一个……不停的回响,好象有千人万人在不停的发问,在这森寒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