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涨跌沉浮-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于尾巴里还有神经在活动,它还会跳动一段时间,敌害的注意力就集中到尾巴上了,壁虎则迅速逃离现场。当然,假以时日,它的尾巴还会再次生长出来。
由此对比,我们发现,鸵鸟的危机并不是因为它没有能力处理危机引起的,而是自己逃避危机引发的;壁虎的生机不是因为自己比天敌厉害赢得的,而是通过“自断尾巴”获得的。
投资者在期货交易时,遇到风险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了。当较大的风险出现时,是学鸵鸟去用各种分析、找各种信息来证明自己的头寸方向是正确的,是用自己编制的谎言欺骗自己,是把电脑关掉或者离开电脑来躲避行情呢?还是学壁虎理性应对风险,在该止损时果断止损,保全本金,再找机会?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中西医结合治期货亏钱之病
西医的健康强调健美、肌肉、强壮,所谓强者为美,是表象上的审美和治疗;中医的健康强调平衡,身体各器官的平衡、身体机能的平衡、阴阳的平衡,是内在的审美和治疗。
中西医都可以用来治疗病体,如果两者能够合理结合,不但可以给病人驱除疾病,还能调和身体,从而达到真正的健康。
做期货亏钱就像是一种病也需要治疗才能痊愈。对付期货亏钱之病,我们也可以用“西医”治标,用“中医”治本。
所谓“西医”治标是指在投资中跟随强者、抛弃弱者,服从市场、及时止损。持有涨势很强或跌势很强的品种,止损反转的品种,放弃盘整的品种。
所谓“中医”治本是指在交易中要平衡交易心态,不管是涨也好、跌也好,都只是市场表象,单笔交易不管是赚也好、亏也好,都只是数字的表象,重要的是做到内心的平衡,做到以价格的跳动为交易指标,但不被价格的跳动牵动情绪的波动。
以此,“中西医结合”便可根除期货亏钱之病。
如果投资很痛苦,那就抛弃它
我们投资理财是为了什么,简单地说是为了赚钱,为了财富的保值增值;进一步来说,是为了提高生活的质量,提升家庭资产的质量;而从深层次来说,则是为了获得快乐的人生。
如果我们的投资只有痛苦,那么我们应想办法把它变成快乐的事;如果我们的投资时而快乐时而痛苦,甚至悲喜不定,那我们应想办法把它变成持续快乐的事。
成熟的投资者,往往不以涨喜不以跌悲,而是尽量让自己走向平和的快乐。让自己在两个方面游刃有余,一是在投资策略、分析技术、交易技巧等技术面,二是在投资心理、交易心态、操盘情绪等心理面。这两方面都合格了,就可以达到快乐盈利;这两方面都优秀了,则可以达到持续盈利,持续快乐。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投资者都能做到这两方面的合格,有些人只能做到一方面,另一些人可能两个方面都不合格。如果自己的投资状态始终是痛苦的,或是大喜大悲的,自己的生活质量并没有因为投资而上升甚至反而下降了,自己的家庭资产也在投资中缩水了;如果发现自己始终处在不合格的状态中,即使通过各种各样的努力还是没办法让自己达到合格,那么还不如“抛弃投资理财”,消除痛苦的根源。
我们要知道,创造价值是人生的核心,把创造的价值进行打理则是附属品。既然是附属品,并且是带来源源不断痛苦的附属品,那么“抛弃”它也没什么可惜的。
多种风格的投资组合对大资金的好处
对小资金来说,很多人是愿意承担高风险博取高收益的。而对大资金来说,投资管理者应该做的则更多是风险的减少和相对稳定盈利的实现。
会有专家建议大资金持有者用投资组合的方式完成资产配置,以此减少整体风险,配置中可能会包括股票、债券、期货、外汇、黄金、房产等一系列资产的某几种。而笔者认为,在同一配置渠道中,也可以实现投资组合,比如在期货中实现多种交易风格的投资组合,以此进一步降低资金在单个资产渠道中的风险系数。
因为每一种优秀的期货投资模型,从长远来看都是可以盈利的,但是在某个特定时间可能会面临较大的风险和回撤。因为每一个优秀的期货操盘手,以年为单位计算收益都应该是盈利的,但是某个星期、某个月甚至某个季度可能是亏损的。
所以笔者提出:把一笔大资金分成3份以上(3~10份比较合理,3份以下风险对冲效果有限,10份以上较难协调管理),用不同的期货投资模型管理资金,用不同的期货操盘手完成交易,最终实现总资金回撤周期的缩短,亏损可能的减少,以及单个操盘手、单个模型突发风险的减少,达成总资金的相对稳定增长。
比如1000万资金,分成200万、200万、300万、300万,交给四个不同的期货操盘手运作:一位以超级短线交易为主,分配200万,风险控制30%;一位以日内短线交易为主,分配200万,风险控制25%;一位以中长线趋势交易为主,分配300万,风险控制20%;一位以波段交易+适量日内短线为主,分配300万,风险控制20%。
操盘手是“鲜花”,管理公司是“牛粪”
做期货能赚钱是因为有好的交易方法,好的交易方法由好的操盘手开创和实施。在期货交易中最核心的价值就是操盘手。
世界上能实现盈利的交易方法很多,因此好的操盘手往往拥有一套独自的、特殊的交易模型。他们的交易方法具有极强的个人风格,同时他们的性格也会千差万别。
优秀的操盘手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交易上、放在对行情的研究和交易方法的研究上,在交易之外他们往往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比如A不懂得如何用正式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核心交易理念,B很少和别人沟通,除了熟悉他的人其他人一般不会把资金交给他打理,C总以为自己的交易模式是最好的……
单个操盘手再优秀,其力量也是有限的。不同操盘手的整合、碰撞、协调、管理则可以实现各自盈利模式良性优化,以及整体“战斗能力”的大幅提高。凝聚不同操盘手的投资管理公司或团体应该做的就是“优化单个操盘手”和“提升整体操盘水平”。
操盘手和管理公司的关系,就像是“鲜花”和“牛粪”。“鲜花”们有着明显的优点,非常美丽夺目,对这些“鲜花”,管理公司除了要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之外,更多的则是让他们最美丽的地方得到充分展示,让不同的“鲜花”有一个互相欣赏、互相学习和竞争的环境,以及对他们不擅长的地方进行有效的弥补。也就是说“牛粪”要做的就是把“鲜花”最美的地方进行展示和提升,而其他的一切“琐事”则全部由自己包办,从而让“鲜花”得到一个最适合生长的环境。
笔者认为,“鲜花”和“牛粪”互相配合才能实现资本收益的最大功效。
操盘手是运动员,基金管理人是教练
刘翔的身后有孙海平、郭晶晶的身后有钟少珍……每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身后,总有一个优秀的教练。
优秀基金管理人对操盘手的作用,可以达到优秀的教练对运动员的作用。
优秀的教练会激发运动员对某项运动的热爱,让运动员觉得这项运动是他一生的事业;优秀的基金管理人同样可以激发操盘手对交易的热爱,让他认同交易是阳光下最好的职业。
优秀的教练能够挖掘运动员的某项天赋,让运动员知道自己的最大优点在哪里,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是什么;优秀的基金管理人同样能够挖掘操盘手的交易天赋,让他知道自己适合做超短线、短线还是中长线,适合做单边还是套利,适合纯客观的交易还是主观结合客观的交易,等等。
优秀的教练能够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技能,让运动员不断地超越自己、超越他人;优秀的基金管理人同样能够提高操盘手的交易能力,让操盘手的盈利水平更加稳定、收益率有效提高。
优秀的教练会为运动员制定严格的运动纪律,严格地甚至苛刻地训练和监督运动员,最大限度地减少运动员的惰性、骄傲等人性弱点;优秀的基金管理人同样也会为操盘手制定严格的交易纪律,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交易员的疏忽、骄傲、不认输等原因造成的资金风险。
优秀的教练还是运动员的心理顾问,有效缓解运动员的压力,让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优秀的基金管理人同样也能成为操盘手的心理顾问,在他烦躁、失落、恐惧的时候,为他排忧解难,帮他恢复信心,最终协助操盘手建立良好的交易心态。
赢钱的方法不限制,输钱的方法限制
对基金管理人来说,一定要对操盘手和下单员分别对待。下单员不需要有盈利能力、不需要有成熟的投资理念和分析技术,只需要100%的执行力;而操盘手不一样,他们必须有独立思考、判断、执行的能力,以及一定的风控能力,必须有能力独立完成单个或多个账户的长期管理和盈利。
对操盘手,基金管理人应该着重管理的不是其赢钱的方法而是其亏钱的方法。
第一,必须充分发挥操盘手的“想象力”去抓取市场上各种“千差万别”的盈利机会。行情每天都在变化,市场不可能被准确预测,对任何投资者来说在较长的时间内能够相对稳定盈利便是好事。市场的每一个阶段、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机会,不同的盈利者善于捕捉不同的机会,如果市场上有100个盈利的人,往往对应了100个盈利的方法。有时候,各种盈利的方法在短期内孰优孰劣难以判断,唯有充分发挥各个已经被市场证明了具有盈利能力的操盘手的各自优势,让他们都使出自己的“杀手锏”,不管是纯技术还是全凭盘感,不管是分析基本面还是跟踪资金面,不管是看涨跌幅还是看K线,不要限制他们赢钱的方法,让他们在相对自由的空间里,带领着各自的利润奔跑起来。
第二,必须严格管理每一位操盘手输钱的方法,给他们输钱的底线。如果每个账户都要求把风险控制在20%以内,那么这一底线任何操盘手都不能破,并且可以根据不同操盘手的特点来制定每个人最少多少次亏完这些钱。比如,规定日内短线的操盘手每次最多亏损账户资金的,最少40次亏完20%的风险承受资金;而规定中长线的操盘手每次最多亏损账户资金2%,最少10次亏完20%的风险承受资金。
这样的话,只要严格检测每一位操盘手每一次的亏钱是否符合规定就可以了,赢钱的事情交给他们自由处理。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优秀的操盘手很难成为优秀的操盘教练
很多刚刚进入市场或者在市场上摸爬滚打不少时间后依然亏损的投资者,往往会认为向已经成功的优秀操盘手学习就能使自己实现盈利。
但是优秀的操盘手不一定能成为优秀的教练,投资者向他们学习未必能走向盈利。优秀的操盘手要成为优秀的教练,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即“愿不愿意教”和“会不会教”的问题,但操盘手在这两方面通常会有所保留或处理不好。
在“愿不愿意教”的问题上,其实很多优秀盘手是不愿意或是不完全愿意的。他的核心理念、核心技巧、核心方法是他在市场能够获胜并且持续盈利的“秘密武器”,正所谓“兵者,国之利器也”,有些“利器”是不能说出来的,一说出来可能就变“钝器”了。优秀的操盘手不一定愿意把自己的交易技巧全盘说出来,他可能只会向投资者说一些大概的理念,至于具体的方法还要靠投资者自己去揣摩和领悟。
即使有操盘手“愿意教”了,在“会不会教”的问题上依然会有障碍出现。优秀的操盘手之所以可以胜出,是因为他有一套可以赚钱的交易方法,他知道如何使用这套方法,但他未必能把这套方法系统化,即使可以系统化,有些定性的判断也无法定量化。即使他的方法能够完全定量地系统化、规则化,他也未必能针对不同的学员分别对待,因为一方面这套方法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另一方面不同的人在使用同一套方法时也应该有所不同。
看来投资者应该向优秀的操盘教练而不是优秀的操盘手学习,正如优秀的运动员不一定能成为优秀的教练一样。
当然操盘教练也是有优劣之分的,投资者应该找这样的教练学习:
首先这位教练要有丰富的实盘经验,并且能在实战中较好盈利(注意,不一定是高盈利,但一定能稳定盈利),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当下不少自称大师的人连自己都无法盈利又如何能教别人盈利呢?
其次这位教练要有系统化的教学方法,在投资理念、分析技术、交易技巧、具体的进出场点位、资金管理、风险控制、交易心态等方面都要有所涉及,并且能切实教好。
最后这位教练要有根据不同学员的特点和要求,能够“量身定制”盈利方法的能力,他需要根据不同学员的资金规模、风险偏好、时间分配、性格特点、长短偏好等,量身定制不同的交易方法和风控方案(或是激发学员自己制订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
人是交易中的最大风险
对投资者来说,不同的行情会面临不同的风险,某些极端行情可能会带来较大的风险。另外投资者的交易方法、交易系统也可能会存在风险,或许因为无法应对某些行情而产生或大或小的损失。由此看来,行情风险和交易系统风险是投资者在日常交易中面临的最直接、最主要的风险。
而笔者认为,不管是行情风险还是交易系统风险,都是可以应对可以化解的风险,交易中最大的风险,应该是人的风险。
对行情风险,投资者可以建立行情鉴别体系,虽然行情很难预测,但它一旦到来我们就知道它是什么类型的行情,下一步它可能会怎么走,由此做好一种或几种对策;对交易系统风险,则是逐步建立和完善交易系统的应对体系,做到任何行情都有既定的应对措施,真正遇到不利行情时不会惊慌失措,能在第一时间按照既定规则化解风险、解决问题。
只要建立了行情鉴别体系和对策设计,建立和完善了交易系统应对体系,行情风险和交易系统风险都可以变得完全可控。但执行交易的人,看似可控,实则潜伏着巨大的风险。
自己做交易的投资者,往往被自己贪婪、恐惧、骄傲、冲动、懒惰、妒忌等人性的弱点打败,投资者并不是不知道要克服这些弱点,而是在交易中很难完全理性地控制自己。
让交易员执行自己的交易系统、交易思路的人,看似用物理隔离的方法规避了自己的人性弱点,但执行者的弱点也会在交易中暴露出来。虽然理论上执行者不需要思考、不需要判断,只需要按照指令和规则交易,但依然存在四种风险情况:
第一种是交易员无意中下错一笔或几笔单子。既然是无意的,他自己也就很难发现,等发现时可能已经亏了大段。
第二种是交易员突然缺席交易。有可能是突然生病,有可能是家里突然出事,只要是个普通人、正常人,都会发生这种情况。如果当天刚好有几笔不利的单子要处理,而交易员又在没有请假的情况下缺席了,投资人可能要承受较多的额外亏损。
第三种是交易员好心的主动不遵守规则。虽然交易员不允许违背指令下单,但是对某一次行情交易员自认为特别有把握,对某笔单子交易员自认为自己下单更加准确,认为按照自己的方法做会比执行交易指令的赢面更高、赚得更多,出于“好心”、出于让投资人赚更多的钱,他有可能会“偶尔”不遵守规则,自己小试一把,一旦赚了钱,可能会不停地“小试一把”甚至到后来要“大试一把”,由此产生的风险是巨大的。
第四种是交易员坏心的主动不遵守规则。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发生,但也不是绝对不可能发生。如果投资人由于交易员的一两笔错单批评了他,或是由于其他的事情惩罚了他、得罪了他,在“忍无可忍”的时候交易员也有可能故意下几笔错单,然后跑路。
大部分投资者自己做交易,不是输给行情,而是输给自己。而让交易员下单,也有可能由于一笔错单、一次不遵守规则而损失一个月甚至数个月的利润,在不幸的时候甚至还会全盘皆输。一个交易员毁掉一家银行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巴林银行就是被交易员尼克·里森搞垮的)。
由此看来所谓的风控体系,不只是对一笔单子最大亏损的控制,不只是对账户最大回撤的控制,不只是对突发行情的应对,不只是对交易系统的完善,还要制订针对“交易者”的完善风控体系。
让交易者严格遵守纪律那只是初级的风控,物理隔离算是进一步的风控,但对交易员本身的风控也必须建立起来。因为人往往是最不可控的,他的情绪、心情、状态不确定,他可能会疏忽、遗漏、慌张甚至敌对,别让交易员毁掉一套良好的盈利系统,别让交易员成为投资人最大的风险。
对投资人或期货基金而言,最好配置多个交易员,不同的交易员平时可以各做各的账户,而紧急情况下则互相协助、互相支援。另外,除交易员外还要设置风控员,风控员完全独立,并最好实现用软件来实时监督每一个账户的交易情况,一旦有账户出现漏单、错单、多下的单,可以立即提出解决。
期货是怎么诞生的?
期货诞生在美国,由82位芝加哥商人发明。期货的诞生和发展是为了规避农民和商人(现货商和贸易商)的风险。
芝加哥很早就成为美国主要的粮食市场,更是美国大豆和玉米的主产区。但是在1848年之前,由于科技和交通的不便,粮食的供应、运输和仓储都存在不小的问题。在收获季节,由于粮食大量集中上市,而粮商的囤积及运输能力有限,因此无法购买农民手中所有的粮食,粮价就会下跌,很多粮食会腐烂掉或者被扔掉。而到了第二年的春季,当粮商需要大量向农民买粮食时,却发现农民没有足够的粮食卖给他们。最终农民和粮商都损失惨重。
为了避免粮食价格的大起大落,降低农民及粮商在生产、交易、运输、储藏等方面的风险,1848年,82位芝加哥商人组建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开始玉米的期货交易。他们用远期合同方式,约定买卖双方在将来的特定日期以特定价格交易粮食,从而大大降低了因价格波动而给农民及粮商带来的损失。
由此我们看到,期货的发明是为了现货贸易服务的,期货最初的功能是套期保值,至于商品定价权、价格发现、资产配置、投机生财等功能都是随着期货市场的发展,在后期形成的。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原来蒋介石也做过期货经纪人
1916年,孙中山先生为了筹集革命经费,向北洋政府提出在上海创办证券物品交易所的申请。北洋政府心有余悸,对交易所也不得要领,没有批准。
1918年左右,蒋介石在孙中山感染下,在张静江的启发下,组建“协进社”,组织虞洽卿、赵家艺、温宗尧、闻兰亭等人共同发起,向北洋政府提出创设“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的申请”。
1919年日商在上海租界三马路开办了“取引所”( 即交易所)。蒋介石、虞洽卿便以抵制为由,要求北洋政府农商部迅速批准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的建立。1920年2月1日,终于在蒋介石、虞洽卿的努力争取下,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宣告成立,虞洽卿任理事长。当时该交易所交易物品定为七种:有价证券、棉花、棉纱、布匹、金银、粮食油类、皮毛(没有全部上市)。
很快,这中国第一家交易所成为了投机者的乐园,而蒋介石则和陈果夫、戴季陶等成了交易所旗下经纪机构“恒泰号”的王牌经纪人。一开始,蒋介石通过买卖交易所的股票赚了不少,一年时间交易所的股票从30元左右最高涨到200多元。但随着当时国内交易所的泛滥,投机的盛行,终于酿成了1921年末的“信交风潮”,蒋介石当然难逃厄运。
1922年,蒋介石结束在上海的投机生涯,奔赴广州。
从国债“327风波”了解过度投机的危害
1992年12月2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向证券商自营推出了国债期货交易,1993年10月25日,普通投资者可参与国债期货交易。随后,北京商品交易所也推出了国债期货交易。
1994年至1995年初,全国已有14家交易所开设国债期货品种。1994年,全国国债期货市场总成交量达万亿元。
“327”国债是指1992年发行的三年期国债,1995年6月到期兑换。当时,在高通胀压力下,银行存款利率不断提高,国家对发行的国债开始实行保值补贴。对保值补贴预期的高低,成了“327”国债期货的多空分歧。
以上海万国证券为首的机构在“327”国债期货上作空,而以中经开为首的机构在此国债期货品种上作多。
1995年2月23日,财政部明确要对“327”国债贴息,中经开为首的多头借利好乘机大打出手,但此时万国证券的管金生已持有大量空单,不肯认输。于是,在下午4时22分,管金生在短短的8分钟之内,用大量透支交易的方式(他根本没有足够的保证金)抛出大量的卖单,最后一笔竟达到730万口(按照上交所的规定,国债期货交易1口为2万元面值的国债,730万口的卖单为1460亿元,而当时“327”国债总共有240亿元),“327”国债期货价格从元瞬间被打到元。当日开仓的多头全线爆仓,万国证券由巨亏16亿转为巨盈42亿。
国债期货“327风波”的直接结果是:中国金融期货夭折,管金生锒铛入狱,期货市场第二轮整顿开始。
。 最好的txt下载网
6万到2000万再到4万,谈谈资金安全的重要性
笔者曾在网络上看到盛行一时的女期民“万群” 炒期货从6万做到2000万后又变回5万的故事:
2005年7月万群拿6万元涉足期货,慢慢缩水到4万。2007年8月开始,万群开始了豪赌,她重仓豆油期货,并且一有盈利就加仓,短短3个月,由于豆油主力合从7800元/吨一路上扬至9700元/吨,万群获利10倍。之后她没有见好就收,或者做好资金管理,而是被一时的贪婪心迷惑了心灵,她继续选择了豪赌,继续满仓做多豆油。2008年豆油涨幅加快,2月底价格已逼近万元/吨,使得她的账面资金在2月底突破1000万,在3月4日账户浮动权益曾一度突破2000万,这样惊人的成绩——300多倍的收益率使得万群完全迷失了自己,贪婪之心继续膨胀,并一发不可收拾。于是,在随后豆油暴跌的行情中,由于万群一开始拒绝期货公司专业人员减仓的建议,后来又因为3月7日和10日两天,豆油无量跌停,万群就是想平仓也平不了了。于是万群的期货账户就在3月11日上午豆油继续无量跌停而没有能力追加保证金被强行平仓,最后账户资金剩下不到5万元,一场“千万富翁”的美梦瞬间就破灭了。
我们把不同时期万群的投资收益做成表格:
本金6万元时间期货账户资金收益率
2007年8月4万
2007年11月中旬40万
2008年2月底1000万166倍
2008年3月4日2000万332倍
2008年3月6日仍然有数百万几十倍或100多倍
2008年3月11日5万
万群在这一轮高风险的博弈中,前面赌对了很多次,资金最多时赚到332倍,但是因为她放纵了自己的贪婪,没有控制风险,最后只是因为赌输一次,就输光了所有的盈利。由此我们看出,在市场瞬息万变的今天,投资若不注重资金的安全,哪怕能赢得了短时间的巨大胜利,最后还是要以失败告终。
我们可以这样设想,如果万群能够克服贪婪,不满仓操作,懂得及时止损,那么她只用30%的资金做,从7800元/吨到万多元/吨,短短半年多时间,就可以获得300%的盈利,即使只用10%的资金操作,也可以获得100%的收益。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期货交易高手的孤独感
在投资中让我们羡慕不已、顶礼膜拜的期货交易高手们,他们在不断地创造着超乎我们想象的财富神话,而他们的内心世界又是如何的呢?
从很大程度上来说,他们的内心是孤独的。
诚然,他们在生活中也会有一些朋友,在投资领域也会有一些战友或是粉丝,可是真正能读懂他们的人却少之又少。他们的孤独,不是因为缺少朋友缺少关心而孤独,而是因为缺少思想、观念的共鸣而孤独。他们的孤独,往往是因为他们的财富理念、人生哲学太“高”了,别人理解不了而产生的。
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很多观念的碰撞只有遇到知己才能够滔滔不绝地讲出来,才能够互相碰撞、互相认可、互相提升,如果对方根本无法理解,那么只能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了。
交易高手之所以成为高手、成为大师,是因为他们在交易中悟到了很多哲理,他们的投资目的、金钱理念、人生态度等可能都远远超越了常人,甚至和普通人的观念已经天各一方。比如笔者认识的一位交易高手,他对金钱的态度是“花钱比赚钱要难”、“在交易中,钱只是副产品”,这些观念普通人是理解不了的,甚至是会全盘否定的。
因为常人没有经历过交易高手们经历的苦难、荣耀和交易的乐趣,所以也无法体会他们从交易中总结出来的、领悟到的人生哲学。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这或许就是交易高手们的真心话。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很多时候,人的贪念不是贪钱,而是贪完美
人似乎永远不会满足,得到1之后,想要得到2,得到2之后想要得到3……甚至得到100之后,还想要得到200。可以说大部分人的内心是贪婪的。
人的贪念到底贪的是什么?
就拿期货投资来说。一位之前亏钱的投资者,从亏钱变到可以赚钱了,他不会满意,他会去追求稳定赚钱的方法;当他找到一种可以相对稳定盈利的方法时,他不会满意,他要去追求胜率更高、盈亏比更高的方法;当他的胜率和盈亏比有所提高时,他还是不会满意,他要去追求买在最低点、抛在最高点的技巧。实际上,到最后,这位投资者追求的已不是赚钱或是赚钱的多少,而是一种完美赚钱的方法。
但是,人生不可能完美,交易也是如此。
每一笔单子下去,亏损和盈利的概率总是共存的,哪怕盈利的概率是90%,亏钱的概率是10%,亏钱依然是可能的。我们不可能找到只获得收益不承担风险的交易方法,同时最高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