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妙趣横生博弈论-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水平。在极端情况下,原谅偶然的背叛甚至可能是最优的策略,例如,一家明显为生存而竞争的公司的对手可能会允许它降一点价,而不会进行报复。
  重复性现在来考察一下RE和BB之间的定价博弈。假设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它们彼此相处愉快,一直都把价格维持在其联合利益的最佳点,80美元。有一年,RE的经理考虑降价至70美元的可行性。他们估计,70美元的价格将会给他们带来额外的利润110 000美元-72 000美元=38 000美元。但是这可能导致彼此信任关系的瓦解。RE应该预计到,以后几年内BB也将选择70美元的价格,每家公司将每年只获利70 000美元。而如果RE遵守了最初的协议,每家公司本可以获得 72 000美元的利润。因此,RE的降价行为将给它带来以后每年72 000美元-70 000美元=2 000美元的损失。为了38 000美元的一次性赢利值,BE值得以后每年损失2 000美元吗?
  决定现在与未来的报酬是否均衡的一个关键变量是利率。假设年利率为10%。那么,RE可以把它赚的额外的38 000美元存进银行,然后以后每年赚取3 800美元的利息。这远远超过了以后2 000美元的年损失。因此欺骗符合RE的利益。但如果年利率只有5%,那么,在以后每年,38 000美元只能给RE带来1 900美元的利息,它小于协议瓦解后的2 000美元的年损失;这样,RE就不会欺骗了。使二者均衡的利率应为2/38=00526,即每年526%。
  这里的关键点在于,利率较低时,未来相对更有价值。例如,如果年利率为100%,那么未来相对现在而言价值很低,一年后的1美元只值现在的50美分,因为你可以在一年内把50美分变成1美元,另外赚到50美元的利息。但是,如果年利率为零,那么一年后的1美元的价值与现在的1美元相等。
  如果大家读读财经报刊,就一定经常会看到如下表述:“利率与债券价格反向变动。”利率越低,债券价格越高。债券是未来收入的保证,反映了未来的重要性。这是牢记利率作用的另一种方法。在我们所举的例子中,当实际利率稍高于5%时,对每家公司而言,把他们的最佳联合价格80美元降低10美元的动机非常小,重复博弈中的合谋可有可无。我们将在第4章中探讨,如果没有对未来的顾虑,且欺骗的诱惑无法抗拒,价格会降到多低。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相关因素是关系延续的可能性。如果这种衬衫仅仅是风靡一时的时尚商品,第二年可能根本卖不出去,那么,任何未来损失的可能性都不足以抵消今年欺骗的诱惑力。
  但是除了衬衫外,RE和BB还销售很多其他商品。在衬衫价格上欺骗,将来会不会招致对于对其他商品的报复?这种极大报复的可能性是否大到足以吓阻背叛?唉,对维持合作关系而言,多产品相互作用的方法是否有用没这么简单。多产品报复的可能性,伴随着立即从所有其他方面的同时欺骗中获益的可能性,而不仅仅是指一个方面。如果所有的产品都有完全相同的赢利表,那么得益和损失都会增加相同的量,这个量与产品的数量相等,因而,不论最后的均衡赢利是正的还是负的,这种变化趋势都不会改变。因此,在多产品囚徒困境博弈中,成功的惩罚必须以更微妙的方式,这取决于产品之间的差异。

解决困境的初步思想(9)
第三个需要考虑的相关因素是经济规模随着时间的预期变化。这种变化包括两个方面——稳定的增长或衰退,以及波动。如果预期经济会增长,那么,现在想要背叛的公司就会认识到,由于合作关系破裂,它很可能在将来损失得更多,于是对欺骗更加犹豫。反之,如果经济正走下坡路,那么,企业知道将来没什么可拿来冒风险的,就会更倾向于欺骗。至于在经济波动期,公司更倾向于在暂时的繁荣到来时欺骗;欺骗能为它们带来更多的即时利润,但是根据平均的定义,在将来经济容量只达到平均水平时,由合作瓦解造成的利润下滑会打它们个措手不及。因此,我们预计在需求旺盛时期会爆发价格战。但情况并不总是如此。如果某时期的低需求是由普遍的经济萧条造成的,那么,顾客的实际收入就会降低,结果他们可能成为更精明的购物者,他们对某家公司或其他公司的忠诚度可能会降低,而且可能对价格差异反应更加灵敏。这种情况下,降价的公司就可以指望从其对手那里吸引来更多的顾客,从而从背叛中获得更大的即时利益。
  最后,参与者群体的构成十分重要。如果结构稳定而且预期会这样保持下去,就有助于维系合作。合作协议中无关的或没有参与史的参与者更可能违约。如果当前的这群参与者预计将来有新成员加入,从而动摇这种心照不宣的合作关系,这就会增加他们自己欺骗的动机,谋取一些额外的利益。
  康德定然律令解
  有时候人们认为,在囚徒困境中一些人之所以选择合作,是因为他们不仅在为自己做决定,而且也在为其他参与者做决定。实际上这种说法错误的,但某些人的行动好像确实是这样。
  某些人真正希望的是对方也合作,并且推测对方也和他一样正经历着同样的逻辑决策过程。所以,对方一定得出与他相同的逻辑结论。因此,如果这个参与者选择合作,他推测对方也将合作,而如果他选择背叛,他推测这会导致对方也背叛。这与德国哲学家伊曼纽尔·康德(Immanuel Kant)的定然律令非常相似:“只采取那些你有望看到它成为普遍法则的行动。”
  当然,事实远远不是如此。在此类博弈中,一个参与者采取的行动对另一个参与者没有任何影响。但人们仍然认为他们的行动或多或少会影响其他人的选择,即使他们的行动是隐藏的。
  由艾利达尔·夏弗(Eldar Shafir)和阿莫斯·特维斯基(Amos Tversky)对普林斯顿大学生进行的实验,揭示了这种思维的力量。在他们的实验中,他们把16名学生置于囚徒困境博弈中。但是与普通的困境博弈不同,在某些处理方法上,他们会告诉其中一方另一方做了什么。当学生们得知对方选择背叛他们时,只有3%的学生选择了合作作为回应。而当他们得知对方选择合作时,这会使选择合作的水平增加到16%。结果仍然是大多数学生更愿意采取自私的行动。但是,很多人愿意报答对方表现出来的合作行为,即使这会让他们自己付出代价。
  当学生们对对方的选择一无所知时,你认为会发生什么?合作的比率会在 3%~16%之间吗?不是;而是增加至37%。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毫无道理。既然你在得知对方背叛的情况下选择不合作,在得知对方合作的时候也选择不合作,那么,你为什么会在根本不知道对方的选择时选择合作呢?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解决困境的初步思想(10)
夏弗和特维斯基把这种现象称为“准神奇式”思考。它是说,通过采取某种行动,你能够影响对方的行动。一旦人们被告知对方的选择,他们就会意识到自己不可能改变对方已经做出的决定。但是,如果对方的选择仍然悬而未决,或者是保密的,那么他们就会假设自己的行动也许会对对方产生一些影响,或者对方也正采取与自己相同的推理链,并得出相同的结果。既然合作…合作优于背叛…背叛,这个人当然选择合作了。
  我们想要说明,这种逻辑是完全不合逻辑的。你做了什么,以及你是如何推理做出决定的,对于对方的思维和行动根本没有任何影响。他们必须在没有读懂你的想法或者看清你的行动的前提下,自己做出决定。然而,这种说法依然成立:如果社会中的人都进行这样的准神奇式思考,那么,他们就不会成为许多囚徒困境的牺牲者,反而都能从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更高的赢利。人类社会团体有可能为了这样一个最终目标,有意地向其成员灌输这种思维方式吗?
  商界中的困境
  有了前几节实验发现和理论思想的工具装备,现在我们可以走出实验室,去看一看现实世界中的一些囚徒困境实例,并尝试克服这些困境。
  让我们先看看某个行业竞争企业之间的囚徒困境。通过行业垄断或组成卡特尔,维持高昂的价格,他们本可实现共同利益最大化。但是,每家企业通过背叛这种协议,秘密降价以从对手那里“偷”走生意,都可以得到更大的赢利。这些公司该怎么做呢?一些有助于成功合谋的因素,比如,不断增长的需求或者缺少破坏性的进入者,可能至少有一部分不在他们的掌控之中。不过,他们可以利用侦查欺骗的手段,设计有效的惩罚策略。
  如果这些公司之间定期召开会议进行沟通,合谋便更容易实现。这样,它们便可以就什么是可接受的行为,以及什么行为构成了背叛的问题,进行谈判和妥协。谈判的过程以及谈判记录,有助于保持惩罚的清晰性。如果某种行为乍看起来像是欺骗,那么下一次会议就可以澄清,它是某个参与者不小心犯下的无关紧要的、不伤大雅的错误,还是蓄意的欺骗行为。因此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惩罚。而且,这个会议还有助于集团实施适当的惩罚。
  并非所有的政府都非常关心大众的利益。有些政府只看重生产者的特殊利益,于是无视卡特尔组织,甚至为它们提供便利。我们不打算指明任何一个这样的政府,因为我们担心它们可能会禁止本书在该国出现!问题在于,企业集团成功地解决了自己的困境,却伤害了公众的利益。消费者必须支付更高的价格,而这些公司却为了维持高价而减少供给。就像亚当·斯密说的那样:“同一交易的人们很少全部聚在一起,即使是对于娱乐和消遣的交易也是这样,但对话总是最终以对抗公众的合谋或提高价格的诡计结束。”17政府想要保护公众的利益,于是加入博弈,制定反托拉斯法,规定公司以这种方式合谋是不合法的。在美国,《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禁止“以限制贸易或商业为目的”的合谋,在这些合谋中,价格配合或市场份额配合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常发生的。事实上,最高法院已经规定,不仅这种明确的合谋协定是被禁止的,而且公司之间的任何有价格配合作用的显性或隐性的协定,无论其主要意图是什么,都违反了谢尔曼法案。公司一旦触犯这些法律,其执行总裁就会有牢狱之灾,而不仅仅是作为法人的公司缴纳罚款。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解决困境的初步思想(11)
这些公司努力想规避对非法行为的制裁。1996年,ADM公司——美国主要的农产品加工商,与其日本竞争对手味之素公司陷入了这样一场合谋官司。它们商定了各种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定价协议,包括赖氨酸(它由玉米制成,用于养鸡和猪)。这样做的目的是以顾客利益受损为代价维持高昂的价格。它们的理念是:“竞争者是我们的朋友,顾客则是我们的敌人。”由于ADM公司的某个谈判代表当了联邦调查局(FBI)的线人,他对多次会议进行了录音或录像,于是这两家公司的恶行得以曝光。18
  在反垄断史和商学院案例分析中,一个著名的案例是关于大涡轮发电机的。1950年,美国市场有三家公司生产涡轮发电机:通用电气公司最大,占有大约60%的市场份额;其次是西屋电气公司,占大约30%的市场份额;爱科公司则占10%的份额。它们采用了一种很精明的协调方法,来维持各自的占有率,并获得高价。下面是这种方法的运作过程。电力公共事业为打算购买的涡轮发电机招标。如果招标在历月的1~17日发布,西屋和爱科必须各自提交一个非常高的竞价,且该竞价必定失败,这样,通用就会以最低的竞价(但仍是可获得高额利润的垄断价格)成为合谋推举出来的胜出者。类似地,如果招标是在18~25日发布的,西屋就是指定胜出者,而爱科则是26~28日的指定胜出者。由于电力公共事业并不根据月历发布他们的招标计划,因此久而久之,每家生产商都得到了协议的市场份额。任何违背协议的公司很快会被对手发现。但是,只要司法部门不把胜出者跟月历联系起来,合谋就不会被法律觉察。不过,当局最终确实找出了这种规律,这三家公司的一些执行总裁锒铛入狱,有利可图的合谋就此瓦解。稍后我们还会讲到其他不同的合谋阴谋。19
  后来,1996~1997年,无线电波段拍卖的竞标中出现了“涡轮机阴谋”的变体。一家公司如果想得到某个特定地区的许可权,它就会通过把该地区的电话区号作为其出价的后三位数字,向其他公司暗示自己争取该许可权的决心。这样,其他公司就会让它胜出。只要同一个公司集团能长期在大量的这种拍卖中相互影响,只要反垄断当局没有察觉出这种规律,这种阴谋就可能继续维持下去。20
  更普遍的情形是,某个行业中的公司会尽力达成,并维持未经明确沟通的、隐含的或心照不宣的协议。这消除了反托拉斯犯罪行为的风险,尽管反托拉斯当局可以利用其他方法结束隐含的合谋。不利之处在于协议不够清晰,且欺骗难以觉察,不过公司可以设计一些方法来改善这两个方面。
  公司可以按照地域、生产线或某种类似的方式协议分割市场,而不是协议定价。这样,欺骗就更加显而易见,一旦其他公司“偷”走了分给你的部分市场,你的销售人员很快就会知道。
  借助于“匹配竞争或殊死一搏”政策或最惠顾客条款之类的方法,商家可以更加简便地察觉降价,而报复也将得以迅速、自动地执行;在零售业尤其如此。许多销售家用产品和电子产品的公司高调地宣称,其价格将低于任何竞争对手的价格。有些公司甚至保证,如果你购买产品后一个月内发现其他同类产品价格更低,它们会退回差额,有时甚至双倍退回差额。乍一看,这些策略似乎以承诺低价促进了竞争。但只要有一点点博弈论思维就会知道,实际上它们所起的作用恰巧相反。假设彩虹之巅(RE)和比比里恩(BB)都采取了这样的政策,且它们的隐含协议是将衬衫定价为80美元。现在,每家公司都知道,如果它偷偷降价至70美元,对手很快就会发现;事实上,该策略最精明的地方在于,它让那些对低价最敏感的顾客承担了侦查欺骗的职能。而且潜在的背叛者也知道,对手会立即降低自己的价格来报复它,甚至不用等到明年的产品目录印刷出来。因此,这就更有效地吓阻了背叛者。

解决困境的初步思想(12)
匹配竞争或殊死一搏的承诺可以是灵活的和间接的。在普惠公司(P&W)和劳斯莱斯公司(RR)争夺波音757和767的喷气式飞机引擎市场的竞争中,普惠公司向所有潜在购买者承诺,它的引擎相对于劳斯莱斯公司的引擎可以节省8%的燃料,否则它将赔付燃料成本的差额。21
  最惠客户条款是说,所有客户将享受公司向最惠客户提供的最优惠价格。从表面上看,这些生产商是在保证最低价。不过,让我们深入考察一下。该条款意味着,这些生产商不能展开竞争,不能通过提供一个带有选择性的折扣价格,将其对手的顾客吸引过来,同时却只向它的熟客提供原来的较高价格。否则,它们必须一起降价,而那样做的代价会大得多,因为它们卖出的所有产品的利润都下降了。你可以看出这个条款对一个卡特尔有什么好处:欺骗所得小于欺骗所失,因此卡特尔也更容易维持。
  美国反托拉斯执法系统的部门之一,联邦贸易委员会曾经评估过这个条款,杜邦公司、乙烷基公司和其他生产抗震汽油添加剂的公司都被指控使用了该条款。联邦贸易委员会裁定其存在反竞争效果,并且禁止这些公司在它们与客户签订的合同里使用这个条款。
  这一裁决并非没有争议。委员会主席詹姆斯·米勒(James Miller)就不同意。他写道,这个条款“按理说能够减少买家的搜索成本,使他们能够在众多卖家里找到具有最佳性价比比的卖家”。要想得到更多关于此案例的信息,请参阅“In the matter of Ethyl Corporation et al”FTC Docket 9128,FTC Decisions,pp425~686。
  产权确立问题实际发生在英国。两次“圈地”浪潮,第一次由都德王朝时期的地方贵族发起,第二次由18~19世纪的议会行动发起,使得过去的公有土地归私人所有。一旦土地成为私有财产,那只“看不见的手”就会恰到好处地把门关上。土地所有者将收取放牧费,使其租金收入最大化,而这降低了土地的使用率。此举将提高总体经济效益,但也改变了分配状况;放牧费将使土地所有者更加富有,使牧民更加贫穷。即使不考虑这种分配的后果,这种方法也不总是可行的。公海或SO2、CO2排放的产权很难在缺少一个国际政府的前提下界定和执行:鱼和污染物会从一个海域漂流到另一个海域,风会携带SO2越过国界,任何国家排放的CO2也升到了同一个大气层中。由于这个原因,捕鲸、酸雨或全球变暖问题都必须通过更直接的控制来解决,但是保障这种必要的国际协议的执行并非易事。公财悲剧
  在本章开头所列举的例子中,我们提到了过度捕捞之类的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人人都想拿走更多,从中获益,而他的行动却危害了其他人甚至以后几代人。加利福尼亚大学生物学家盖勒特·哈丁(Garrett Harding)把这种问题称为“公财悲剧”,他在他的例子中引用了15~16世纪英国公有土地上的过度放牧问题。22现在,“公财悲剧”这个名字已经使这个问题变得非常有名了。如今,全球变暖的问题是一个更为严重的实例;没有一个人能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行动中得到足够的私人利益,但若每个人都只追逐自身利益,所有人都会遭受严重的后果。
  这正是一个多人囚徒困境,就像《第22条军规》中尤塞里安在战争中所面临的生命危险那样。当然,社会团体已经认识到对此类困境放任不管的代价,开始尝试一些努力,试图达到更好的结果。这些努力能否成功取决于什么呢?。 最好的txt下载网

解决困境的初步思想(13)
印第安纳大学政治科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与她的拍档和学生们,实施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研究,试图克服公财悲剧困境,即从整体利益角度使用并保护公共财产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快速损耗。他们研究了某些成功或不成功的做法,并得到了达成合作的某些前提条件。23
  第一,必须有清晰的规则界定谁是博弈参与者群体中的一员——那些拥有资源使用权的人。界定的标准通常是地域或住所,但也可以以种族或技能为基础,成员资格也可以通过拍卖或支付报名费获得。
  第二,必须有清晰的规则界定所允许和所禁止的行为。这些规则包括对使用时间(狩猎/渔业开放及禁止的季节、可种植的作物种类、特定年份休耕的要求)、地点(近海捕捞的固定位置或指定轮作)、技术(渔网大小),以及资源量或份额(允许每个人从森林砍伐并拿走的木材量)的限制。
  第三,对违反上述规则的惩罚机制必须明确,并让各方了解。这不一定是详细的书面准则;稳定社区中的分享准则同样也可以清晰有效。对违反规则者的制裁,可以是口头警告或者社会排斥、罚款、剥夺未来权利,以及在极端情况下的监禁。每种惩罚的严厉性还可以适当调整。对于第一次疑似欺骗的行为,处理方法通常只是与违规者直接面谈,要求其解决问题。而且第一次或第二次违规的罚款较低,只有在违规行为持续发生,或者变本加厉时,惩罚才会升级。
  第四,必须建立一个察觉欺骗的有效机制。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参与者的日常生活过程中建立自动侦查机制。例如,有好坏区域之分的渔业,可以指派渔民轮流在好的区域捕捞。被分配到好区域的人会不自觉地注意是否有人违反规则,并且他们有最强的动机向其他人检举违规者,让集体能够实施合适的制裁。另一个例子是关于一条规定:必须以集体的形式从森林及类似的公有地区收割;这个规定有利于大家共同监督,而无须雇人看护。
  有时,规定什么是允许行为的规则,必须按照可行的侦查手段来设计。比如,渔民的捕捞量通常难以精确监督,即使是善意的渔民也很难准确控制其捕捞量。因此,基于捕捞数量配额的规则很少被使用。当数量更容易、更精确地观测时,数量配额规则就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正如储水供应和森林砍伐一样。
  第五,当上述几项规则和执行机制设计好后,事实证明,具有前瞻眼光的使用者可以轻松获得的信息特别重要。虽然每个人都有事后欺骗的动机,但他们有共同的先验利益,去设计一个优良的制度。他们可以充分利用自己对资源及资源开采技术,察觉各种违规行为的可行性,以及在集体中实施各种制裁的可信度的认识。事实证明,集中式和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会让此类事情大量出错,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关于人们可以利用局部信息及规范机制,找到许多集体行动的解决方法这个问题,虽然奥斯特罗姆和她的拍档持总体乐观态度,但她给出了事情并非完美的忠告:“困境永远不会彻底消失,即使在最佳的运作机制中……监督和制裁无论怎样也不能将诱惑降低至零。不要只想着如何克服或征服公财悲剧,有效的管理机制比什么都管用。”
  自然界的腥牙血爪

解决困境的初步思想(14)
正如你所料,除了人类,在其他物种之间也会发生囚徒困境。在搭建住所、采集食物、逃避捕食者之类的事情中,动物的行为可能是对自己或直系亲属有利的自私行为,也可能是对较大的群体都有利的行为。什么样的环境能促成好的集体结果?进化生物学家们已经研究了这个问题,并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例子和观点。这里给出一个简单的例子。24
  曾经有人问过英国生物学家JBS霍尔丹(Haldane)这样的问题:他是否会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一个同伴,霍尔丹回答:“如果是救2个以上的兄弟,或者8个以上的堂兄弟,那么我会的。”你和你的兄弟拥有一半相同的基因(同卵双胞胎除外),和堂兄弟有1/8的基因相同;因此,你这样做,会使复制到下一代的你的基因数的期望值增加。这样的行为具有很大的生物学意义,因为进化过程会促进这种行为。这种近亲之间合作行为的纯基因基础,解释了在蚁群和蜂房中所观察到的令人惊叹的复杂的合作行为。
  在动物中,没有这种基因纽带的利他行为非常罕见。但是,如果一个动物群体中的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足够稳定和长久,那么即使没有太多的基因一致性,互惠的利他行为也有可能发生,并持续下去。结群猎食的狼及其他动物就是这样的例子。下面的例子有点儿可怕,却令人吃惊:哥斯达黎加的吸血蝙蝠通常12只左右群居在一起,但是单独猎食。每天,总有一些吸血蝙蝠运气较好,而其他蝙蝠运气不好。幸运的吸血蝙蝠饱餐后飞回到整个群体居住的洞穴,可以把他们从猎物吸食的血液反刍出来,分给其他蝙蝠。三天没有吸到血的蝙蝠会面临死亡的危险。这个群体通过这样的分享,形成了相互“保险”、对抗死亡危险的有效方法。25
  马里兰大学生物学家杰拉尔德·威尔金森(Gerald Willkinson)将不同地区的吸血蝙蝠集中起来放在一起,探讨了这种行为的原因。他有规律地扣留其中一些蝙蝠的血,观察其他蝙蝠是否会把血分给它们。他发现,只有当蝙蝠快要饿死时,才会有其他蝙蝠把血分给它。蝙蝠似乎能够将真正的需要和暂时性的坏运气区分开来。更有趣的是,他发现只有在以前群体中彼此相识的蝙蝠才会相互分食,而且它们也更愿意分给以前帮助过自己的蝙蝠。也就是说,蝙蝠能够认出其他蝙蝠,记住它们过去的行为,从而形成有效的互惠利他制度。
  捷足先登
  加拉帕戈斯群岛是达尔文雀的故乡。在这些火山岛上生存十分艰难,因而进化压力巨大。即使雀喙的一点微小变化,也会使得生存竞争变得截然不同。
  这个例子最先出现在乔纳森·韦纳(Jonathan Weiner)的著作The Beak of The Finch: A Story of Evolution in Our Time(New York: Knopf; 1994),详见chapter 20: “The Metaphysical croosbeak”。每座岛的食物来源都不同,雀喙正反映了这些差异。在戴费尼岛上,仙人掌是主要的食物来源。在这个岛上,名为仙人掌雀的鸟已经进化出理想的喙,很适合在仙人掌开花时采集花粉和花蜜。
  鸟类不会有意识地彼此博弈。然而,每种鸟喙的演变都可以看做它生存的策略。有利于采集食物的策略,将促进生存、配偶选择和繁殖后代。雀喙是这种自然选择与性别选择相结合的产物。

解决困境的初步思想(15)
即使看来一切正常,遗传也会给这种结合带来些许波折。有句老话说得好,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在戴费尼岛上,是早起的雀儿有花蜜吃。很多雀鸟不是等到上午九点仙人掌自然开花的时候去采集花粉和花蜜,而是尝试一种新方法。它们会掰开仙人掌花,抢占先机。
  乍一看,这样做似乎使这些雀鸟比它们晚到的对手们更有优势。唯一的问题在于,在掰开花的过程中,雀鸟们往往会弄断花柱。正如温纳解释的:[花柱]是中空管的顶端,它像一根直长的吸管那样从花中心伸出来。花柱断了,花就会绝育。因为花粉中的雄性细胞触不到花蕊中的雌性细胞。于是,仙人掌花没有结果便枯萎了。26仙人掌花一旦枯萎,仙人掌雀的主要食物来源就没有了。你可以预测这个策略的最终结果:没有花蜜,没有花粉,没有种子,没有果实,于是就没有了仙人掌雀。这是否意味着,进化导致雀鸟陷入了囚徒困境,而这个困境的最终结果是灭绝?
  案例讨论
  不完全是这样,原因有两点。由于雀鸟是区域性的,所以那些仙人掌灭绝地区的雀鸟(及其后代)结果会成为失败者。不值得为了今天能多采一点儿花粉,就切断来年邻近地区的食物供给。因此,相对于其他鸟类来说,这些变异的雀鸟看起来不具有适应优势。但是,如果该策略能得到普遍运用,结论就大不相同了。变异雀鸟可以扩大它们的食物搜寻范围,即使是那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