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寻秦记之不辞流年-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研究时空穿梭的时候,还有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论去实践,去猜测,但是现在这种情况,他却是完全摸不着,够不到,却真真实实的发生了,当真让他心里痒痒的。
  不过,心动过后,却也只能放下了,就算嬴政和项少龙肯让他研究,恐怕他在这个时代凭他一个人恐怕也研究不出来什么的。
  
  “阿正啊,我觉得这个李小超啊,穿回到古代真的造福了人类了。”项少龙自然也看出来李小超眼中那股研究的眼神。对于现代来说,李小超的研究不确定性太强了,很危险。对于古代来说,李小超知道的东西,他对商业的喜欢,以及他的求知欲和创造欲,更能带给这个时代的人启迪和震撼。
  嬴政也笑笑,现代的东西太过方便了,李小超终究还是一个人,他也只对他感兴趣的东西所知很多,在现代的时候,他想做什么,总能找到他所不懂的那个方面的人才,但是在这里,他无疑只能慢慢来。
  李小超给这个时代带来的,不是什么别的东西,而应该是一种思想方式,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探索思想。
  “不说他了,项太傅,只关系我们两个人的事情,就是从我逆天改命的时候算起的吧。在那之后我们的命运才纠缠在了一起。而之前,明明秦国的质子已经死了,根据当初的理论,项太傅应该会消失才对,但是项太傅当初却完全没有事。虽然后来,项太傅想到了用我来代替嬴政,说是历史上的嬴政另有其人,本应就是我,我当时觉得太傅的话非常的有道理,但是后来想象,却也很牵强了。或许,就算历史改变,项太傅本来就不会受到什么影响。反倒是将我推入了另一个本已死的人的命运当中之后,我们两个人之间才有了因果关系的。”嬴政食指轻叩着桌子,慢慢的将他所想的说出来。
  嬴政是越想越觉得很对,项少龙和很怕改变历史,但是历史的存在究竟是什么样子有谁真正的知道,即使是记载的历史,也有可能完全是编造的。这一点从各朝历史中都可以看见端倪。
  纸上的历史并不足信,这本应该是常识的。但是项少龙却因为害怕改变历史,反而将自己身陷其中了。
  “那你的意思就是其实我最开始就一直庸人自扰,一开始的努力方向就错了?”项少龙有些接受不能,但是又觉得嬴政的猜测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么说来,岂不是因为他太过相信李小超和当时那些博士的推测和叮嘱了?
  “是与不是,此次的事情,将终见分晓。”嬴政虽然对他的推测挺有信心的,但事实怎么样就如同以前一样,还要看最终结果。
  
  项少龙和嬴政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天色渐亮。
  他们本来以为昨天晚上怎么都会睡不着的,却不想彼此拥抱着却很快地入睡了。
  第二天醒来之后,他们从来没有过的如此清晰的新生的感觉,项少龙和嬴政都是如此。
  轻轻的对视和轻吻,不带一丝□的确认,没有发生最坏的情况,比如无缘无故消失什么的,那就是好情况了。
  镜子里依然没有人影,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不仅仅是项少龙和嬴政习惯了,连带着伺候他们衣食起居的赵高等人也习惯了。
  索性除了镜子里看不到人影之外,两人都没有一点点不一样的地方,这个秘密便也局限于少数的那几个人知道了。知道的人,也都认为或许大王和项太傅当真是命中注定,毕竟只有大王和并肩王两个人发生了这种状况,不是吗?




☆、第九十二章

  秦国统一的脚步越渐成熟和迅速;各国之间的矛盾和摩擦也逐渐升级,虽然有人能预见秦国的虎狼之势;却无法阻挡已经形成了统一的大势。
  这种统一的大势,并不是所谓的天意和冥冥中的定数;而是秦国这些年来的谋划,或者加剧各国之间的矛盾,或者在两国交战之际襄助其一,得以利益;又或者哪国闹出洪灾;旱灾的时候;将事情发展的结果用行走于各地的秦国商人带往各地;加大此国家的人心惶恐。
  嬴政得承认,项少龙当真是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他在这一统天下的过程中,虽然主要的军队是基本上是实打实的实力,但是其他的各种手段,却着实算不上光明正大。
  如今李牧已经加入了秦国,成为了王翦之外另一位手握重兵的将军,而且颇得大王和并肩王的信赖。
  最开始的时候,李牧的身份让他在初当这个将军的时候,很不让人信服,甚至有人鼓动王翦和李牧别苗头。但是李牧的厉害和为人,王翦却是清楚的,反倒是为了李牧说了不少的好话。
  终究李牧还是那个身经百战,百战百胜的李牧李将军,不多久就收服了不少不服的人,真正的掌握了他带领的那支军队的实权。
  秦国一统天下的路,其实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毕竟历史已经改变,很多事情也出现了不少的变数。
  李牧和王翦,一个经验丰富,一个是领兵奇才,再加上一些或许不太出众,但擅长稳扎稳打的将士,以及训练到位的士兵,秦国在战场上可谓是所向披靡。
  但凡是都有个例外,秦国的脚步终究是太快了,最后的时候,终究还是引起了另外五国的警觉。毕竟就算秦国的表面功夫做得再好,事实也已经摆在了眼前。
  秦国的领土如今是最大的,除了当初的赵国之外,还有这些年来奔波于诸国之间战败国的割让城池带来的领土。而且另外五国越来越积弱,甚至国内各种流言不断,虽然最初以为是意外,但是太多的意外就成了事实,所有事实的矛头直指秦国。
  另外五国细数秦国近年来的所为,一一分析之后,才发现,当真是了不得啊,有如此猛虎在侧,国家岂能不危?
  于是五国秘密联合起来,让与秦国接壤的两国寻借口先于秦国交战,而不接壤的另外两国国家则派兵借道支援,还有一国,则趁秦国与其他几国胶着之时,直取秦国王都,而他们则趁机散播秦国王都被破的流言,趁此机会大败秦军,与另一国会和,破咸阳城,以破解这秦国一统的大势。
  五国虽然积弱,但是若联合起来,秦国虽然强大却依然不是对手。不过五国终究是五国,各自的心思也一点儿都不少。
  留到最后来趁秦国不备的时候,来攻打秦国的是齐,楚,燕,韩,魏五国中,近些年来最为积弱的齐国。
  自齐王遇刺之后,田单更是整个的拿捏住了齐国,但是最终他密谋刺杀齐王的消息却还是传了出去,被不知名的人以为齐王报仇为名刺杀身亡之后,齐国便处于内乱状态。
  最后各方都没有绝对压倒性势力的无奈之下,便推举了一位毫无根基的王室王子上位,然后一直便在这内乱之下各自维持这自己利益的平衡。这种情况下,齐国又怎么会不弱呢?
  找个弱国来做这件事情,比找个强国明显更符合所有联盟国家的利益,此为一。
  二来,关于借道这件事情,更是其他两个被借道的国家如芒在背,如鲠在喉。有心不借吧,如何实现联盟的目的,最终还是会灭国。那就借道吧,就怕他们当真打完了秦国,路过他们国家的时候,顺便随手也把他们国家给打了。
  左右为难之下,只好想办法了。各国坐在一起,商议良久之后,终于是找到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那就是借道的那两个国家派出的兵力,必须少于被借道的国家的三分之二,但若成功,最后利益分配,不以此为凭借。
  当然各国也都清楚,此时的各种利益分配方式都不过是一句空话罢了,真到了那个时候,秦国的威胁解除了,到时候会怎么样,各凭本事吧。诸国对此也都不过是心照不宣罢了,所以也都只是稍微的提了一下,并未多说。
  这两方面下来,让本来很可能会成功的计划,几乎折了一大半,不过细算起来,却也都在情理之中。
  
  于是在秦国众人信心满满的认为过不了多久,秦国一定会一统天下的时候,却爆发了两线作战的情况,李牧和王翦分别被牵制。
  此时也没人会认为李牧和王翦会打不过那两个国家,在他们已经开始算计此次之事能为秦国带来多少利益的时候,齐国却从秦国防御最薄弱的地方,势如劈竹,直奔咸阳而来。
  而李牧和王翦的消息也传回了咸阳,他们分别对战的都是两个国家,而非单一的国家。
  虽然他们有信心能将两个国家联手也抗住,但是实在□乏术,抽不出身了。战场上已经传出齐国攻打咸阳的消息了,他们自然也清楚了事情的严重性,连忙安抚军心和送消息回咸阳。
  秦国朝堂之上已经是一派凝重了,或许这么长时间以来秦国的各种举措和事情,都已经将众位朝臣的胆量和眼界练出来了。
  即使仿佛局势已经千钧一发,但是他们除了愁眉紧锁绞尽脑汁之外,却也没有太过有失国体的事情发生,比如说一些丧气话之类的。
  他们都已经习惯于胜利,所以失败带来的耻辱会让他们更加难受。
  朝中商议不出什么结果,但嬴政还是比较满意的,此次的事情也算是给已经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他们泼一些凉水,让他们也冷静冷静。
  下朝之后,嬴政和项少龙也私下里商议着各种事情。
  “现在朝中实在拿不出来一个可以让我安心的领军的人了,虽然还有几个人可堪一用,但终究有些冒险,用他们简直就像是在赌运气,实在让我有些头疼。”嬴政当真有些头疼,上一世的时候,也没有这种举世皆敌的情况发生。
  “我倒是觉得,今生你做的事情太过老练,太过完美了,不被发现当然是最好了,但是一旦被发现了的话,给人造成的恐慌感却比前世大太多了。”
  项少龙笑笑说道:“上一世你在怎么说,都是一个年轻人,所做的事情就算最后结果是好的,但是过程中的破绽和薄弱却绝对也很明显,他们事后一分析,很容易看清楚你的心思,自然不会太过忌惮。我敢肯定,你最开始在其他国家眼里的印象,绝对就是个小有运气的年轻人。
  但是现在呢?你这么年轻,却心思缜密,心机深沉,做事滴水不漏,所谋甚大,他们怎么可能不恐惧,更甚者,你居然一步步走来,基本上没有错误,就很可怕了,当然了,在他们看来,可能要除了你大婚的事情,没准因为我们大婚,秦国还多了几年准备时间呢!”项少龙在最后开了个玩笑。
  嬴政也笑笑:“你说的我也清楚,我只是觉得我这几年来关注的最多的还是关于以后国家治理这方面的人才,而对于武将的培养,确实是有些疏忽了。我什么都考虑过了,却惟独没有考虑过这五国会联合起来的事情。可能还是受了一点前世的影响吧,总觉得他们各自的心思不可能联合的,却算漏了我们这边的变数。”
  “呵~,他们即使这次真的成功了又怎么样,也不过是多些日子苟延残喘罢了。如今一统天下的大势已经形成,就算此次他们成功的打败了我们秦国,到最后,他们依然还要灭国。区别只在于,天下一统之后,秦国在我们很早就开始策划之下,能担得起这个天下,而其他国家的话,恐怕就难喽。”项少龙也感慨的说道。
  其实很多事情,站的角度不一样,所有的事情便都不一样了。
  
  就像如果是个普通人,你跟他说,这件事做完之后对大家多么多么好,但是就是要牺牲一部分人,只要那个普通人是个善良的人,平凡的人,没有什么逆天的远见的话,恐怕第一反应都是不会同意的。
  甚至会指责做那件事情的人,没有替牺牲的人想想,他们愿不愿意被牺牲?如果是被牺牲的人,恐怕要问一句,为什么会是他,而不是其他的什么人?
  这种情绪其实都是正确的,也都是正面的,就算是做那件事情的人,也无法去反驳他们的话,顾全大局,为了大多数人这种话,恐怕没几个被牺牲的人想听,也没几个人能听进去的。
  不过,凡事也有例外,在一些真正危急的时刻,人心中的潜力却总是无限被放大的,比如曾经到了国破家亡的时候,那些知道姓名的不知道姓名的,为了掩护更重要的东西,保护更重要的东西,慷慨赴死的不在少数!
  项少龙之前,本来也不过是个生在和平年代的普通人,除了职业特殊了一点之外,与平常人没什么区别,不用调控大局,只用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也不用为了谁去牺牲,只要顾好他自己就行了。
  在这种情况下,他的一些想法自然也都是偏向于普通人的,就像以前对嬴政杀人的不忍心一样。
  但是嬴政是一国之君,他无法顾及,其实也是无力去顾及某些个普通人的想法和生死,他在做的只是将所有的人化成一种数字,然后寻找一种损失最小的方法。这本来就是一种负责,对国家这个整体负责,而不是对所有人的负责。
  就像打仗,如果牺牲了几百人做诱饵,这场仗就可以打赢的话,嬴政是绝对会去做的,甚至是领兵的大将军也大多都会去做的。
  但是大部分人却不能理解,或许也不是不能理解,只是心理上完全无法接受这种做法,即使明知道不这样做损失的只会是更多的人,理智上肯定但感情上接受不了。
  项少龙如今依然没有褪去作为一个普通人的那份柔软,他依然会觉得很多事情都不忍心,但是经过了很多事情之后,他也知道了不忍心可能害到更多的人,便也将这种不忍心压在心底。
  不过,如果是一些无伤大雅,并不会造成什么不好的结果的不忍心,项少龙却也是力所能及还是会去做的。
  而嬴政,自然是清楚明白的了解项少龙,也知道他的这种心态,嬴政也没觉得不好,反正项少龙在大事情上并不会因此而疏漏,便由他去了。




☆、第九十三章

  嬴政记得以前的时候;他和项少龙都说过,两个人以后便不再分开了。可是如今他却站在宫门之外;为项少龙践行。
  因为前线的几个国家久攻不下秦国,而王翦和李牧又都深谙兵法之道;一方面佯作全力攻击,另一方面却按照嬴政的指示各秘密抽调十分之一的士兵,赶往咸阳,与项少龙在咸阳和咸阳周围的城池中抽调的青壮年组成的新兵与实现越好的一处会和。
  看着项少龙骑马离去的背影;嬴政有种叫他回来的冲动;却终是心中自嘲一笑;他也只能是想想罢了。
  此次的事情;他和项少龙都知道,是不容有失的。如果成功的话,很可能这次直接就有了统一的契机,如果失败,恐怕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和事件却都是要翻几倍的。
  虽然他不惧失败一次两次,但是能成功的话,还是要尽全力成功的。
  
  齐国进攻的脚步,终究还是慢了下来,开始的时候,秦国各个城池大都没有准备,被强势攻击自然容易溃散,但是等他们进攻的消息传了开来,他们进攻路线前面的城池,或者弃城而走,或者奋起反抗。
  秦国这些年来国富民强,百姓也大都能安居乐业,而且嬴政和项少龙也没有放下关于民心这方面的建设,有了第一个自发奋起反抗的城池,自然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
  而且齐国本就国力不强,自从攻下了秦国的城池,便会搜刮一番,百姓苦不堪言,多嘴的还会被杀,如此一来,百姓拼起反抗的心自然更多了些。
  等项少龙整合兵马,齐国已经好些天都没有再前进一步了,这个城池的百姓和守兵本来已经打算和齐国死耗了,但是听到并肩王带兵赶来的消息,还是热泪盈眶,齐声欢呼,总算是没有枉费所有人的拼死反抗。
  经过项少龙这么长时间来的宣传,全国各地的信息系统已经初步完善,就像这次的战争一样,在大多数人眼睛里,不过是另外五国看秦国国富民强,便联合起来想瓜分秦国。并未想到,这件事情的前因和后果会是什么?这场战争能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和结果?
  其实这种事情也不算误导,毕竟他们说的也是事实,另外五国的确是打算瓜分秦国的。他们只是先暂时的将秦国要一统天下的野心,留下不说而已。等到事情成了定局,到时候就不是也心而是雄心壮志,是已经成功了的雄心壮志。
  
  这边秦国众人因为并肩王的赶来士气大增,而另一边的齐国却是惊疑不定,按照他们事先安排好的计划,如今其他四国应该已经有消息传来,和他们会合了才是。
  但现在他们不仅没有等到盟军,却是等来了在他们分析中绝不可能再有的兵马部队,这怎能不让他们心神大乱。
  一时间,齐国却是猜测不出来,究竟是另外四国故意放水,借秦国之手除掉他们齐国,少分一杯羹,还是秦国居然独对四国还有余力?
  但不管是猜测中的哪一种情况,对他们来说,都是个噩耗,不管哪个猜测属实,对他们来说都是毁灭性的打击。
  如今之计,也只能希望,秦国不过是故布疑阵,强撑的了。
  
  大大的项字旗竖在城头,远远望去,稍微能看出来,如今守城的人,和往常已然有所不同,较之之前确实正规的多了。
  再加上他们发起的一次试探性攻击,一下子将齐国的侥幸心理轰的粉碎。
  齐国毕竟是孤军深入敌国,到了这一步,他们已经得不到后方的支援和物资支持,而被他们攻打过的城池,不是已经搜刮过了,就是人都四散逃难去了,时间越久对他们越是不利,还有人心不稳的不利因素。
  本来这也在他们商量的时候,已经商量过了,等他们四国赶过来会合的时候,自然会有物资粮草支持。
  当时他们只觉得,秦国兵力被吸引到别处,脱不开身,他们齐国岂不是手到擒来,再加上沿途添补物资,并不担心没有后援,甚至还想着其他四国若被秦国兵马拖死,他们齐国到手之后能独得一份大的?
  想的是很好的,但是事实往往和想法不成比例。
  齐国如今士气大降,前面打不过,往后退一步,秦国的兵马就能追一步。几次三番,齐国士兵们几乎无心打仗,心里已经明白,是打不过的了。
  而项少龙之所以并未冒进,却是因为他的兵马中虽然有一些老兵,但是新兵却占了大多数,还需要进一步的磨合和训练,而齐国现在就是最好的对象。
  
  半个多月转瞬即逝,齐国步步后退,而秦国步步紧逼,项少龙看着与半个月前已经完全是另一番天地的兵马,颇为满意。
  等齐国再一次被打退一步的时候,并未如往常一样直接追上去,反而是休整了几天,整齐兵马,调整好状态,打算这次便一鼓作气了。
  
  难得的得了些许休息时间的齐国,虽然也暗自揣测着秦国这位并肩王的意思,但是连日来的神经紧绷和心头的压力,都让他们身心疲惫,能有点时间休整一番也是好的。
  很多将士如今都是士气低沉,即使每天给自己打气,甚至是将军动员都无济于事,毕竟次数太多了,但总看不到希望,也难免失望了。
  又深陷于他国,想家乡,想亲人,想睡一个好觉,想好好的发泄一些心中的郁气,种种心思堆积在心里,然后传染给所有的人。
  备战的鼓声,惊醒了多少沉浸在梦中的齐国将士,秦国已经发动大规模进攻,而不是像往常一样的再三试探了,这让齐国众人有种终于到了这个时候的感觉。
  匆忙之中,又有多少的准备时间,又有多久能转变好战斗的心态。
  火光照亮了项少龙骑在马上的身影,往常经常痞笑着的脸上也只剩下冷峻的表情,手一挥,进攻的号令终于开始。
  夜晚总是掩盖着众多不为人知的事情,黑暗仿佛给人贴上了一层膜,所有的事物都仿佛模糊起来,缺少了些许真实性。
  也给人更多的勇气,夜幕仿佛是最好的保护罩,沸腾的喊杀声,兵器刺入人体的声音,被火光偶尔反射出的点点刀光剑影,凄厉的惨呼,项少龙闭闭眼睛,复又睁开,眼里是一片平静的冷凝,策马上前,与众人共同杀敌。
  
  当并肩王一路打到齐国境内的消息传来的时候,秦国朝中内外尽是一片欢呼声,也都松了一口气。秦国这次的危机算是彻底的过去了,等他们缓过来神,定要其他的五国好看。
  嬴政揉揉眉心,听着下面群臣七嘴八舌的议论声,感叹声,心中高兴的同时也难免有些心烦意乱。
  这些日子项少龙不在身边,连李小超和李斯等人都看不出来他与往常有什么两样,但是究竟是怎么样的,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好在这段时间,大事小事不断,要他拿主意的事情更多,忙起来便也不太要紧,除了偶尔会习惯性看向旁边。
  只是每当夜深人静该休息的时候,项少龙的脸却总是在他脑袋里晃来晃去,每次看着镜子里依旧看不见任何影子的样子,嬴政心里就会升起一股烦躁。
  虽然他一直以来对这种仿佛被束缚了的事情难有好感,但是此时,却为无法确定项少龙平安这种事情希望回到以前。
  那样他起码每次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时候,总能清楚的知道项少龙是安全的,而不是像现在一样,什么都不知道,总是要等着战场送来的消息。
  
  项少龙的请战书又一次送回了朝堂,嬴政在朝议之上,让众位大臣商议该如何回复。
  “众位大人觉得,并肩王所求此事是否可行?”嬴政也不知道该不该答应,一方面希望项少龙直接回来,但是另一方面却也希望尊重他的想法,抓住时机。
  不过,其实他根本也没得选择,既然项少龙这样说了,他自然是不会阻止的。
  朝堂之上并未出现一面倒的反驳项少龙请战书的局面,对于其他五国的这次行动,秦国众位大臣也都是憋了一肚子的火气。
  尤其是这个齐国,甚至一路往咸阳而来了,只将他们打败,打出边境总有一种没有出够气的感觉。
  虽然大多数人都想支持项少龙,但是项少龙当初的那点兵力大家也都是心知肚明的,项少龙虽然已经将他们训练的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但是众位大臣可不知道啊。
  最终,不管怎么样,众位大臣还是决定先让并肩王试一次,若实在事不可为,再撤回来也还来得及。
  而此时李斯则向嬴政献策:“大王,我们也可以先让齐国国内自己乱起来,这样一来,也能让并肩王少点阻力。”
  嬴政也深以为然,曾经埋在齐国的钉子,如今也可以发挥他们的作用了,接到了秦国来的命令,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让齐国自己乱起来,不仅仅是王室,若是能覆盖整个齐国的动乱就更好了。
  随之而来发给众位钉子的,还有李斯亲自编写的关于秦国齐国战况汇总,和‘前因后果’的信函,尤其是从项少龙如今在的那个边境那里到齐国程度的那条路线上的城池,越乱越好。
  
  秦国开始积极的为项少龙的进攻做准备,其他四国不仅牵制住了秦国的兵力,更是被秦国牵制住了。
  尤其是和秦国接壤的两个国家,更是进不得,退不得,左右为难。听到齐国节节败退的消息,其他的两国想要帮助都无从帮起,现在大战已经开始,再从国家调兵,显然是来不及了。
  当初为了不让其他合作的国家有猜疑之心,他们的兵马都尽量远离了几国接壤的边境,再加上调兵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等他们从战场把消息送回去,然后国内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商议讨论,最后就算决定出兵,恐怕都来不及了。
  而另外的两国想直接想战场上的兵力抽调出来,先支援齐国的时候,与秦国接壤并且打得胶着的两国,无论如何都不同意。
  如今有他们的兵力,都打成这样了,等他们撤了的话,这秦国还不打到他们都城里去?绝对不行!
  就这样隔三差五的折腾着,等他们听到齐国已经被项少龙灭国的时候,赫然目瞪口呆,不敢相信。
  不说其他的四国不敢相信,就连秦国自己也不敢相信的居多,要知道,当初他们也不过是希望并肩王能试一下,谁知道,就这么一试,便直接的拉开了秦国一统天下的序幕。




☆、第九十四章

  齐国的灭国;其实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他们本来就因为国内的矛盾;不停的削弱着国力,又因为代表的利益不一样;使力使不到一起去,更显弱小。
  而秦国又积极的给齐国制造内乱,加速几个派系之间的摩擦和矛盾,更实在齐国的民间宣传齐国攻打秦国;却打了败仗;败退国内;秦国势如破竹;势不可挡的气势。
  齐国境内人心惶惶,流言有时候比事实还可怕,还能扰乱人心。
  一路上,项少龙带领着军队势如破竹,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在秦国境内已经将齐国的军队打怕了,打累了。甚至到了这个时候,也升不起多少心思抵抗。
  从边境到国都这一路上,更有很多士兵见了家里就偷偷的溜了回去,一般情况下,逃兵本事很大的罪,但是在这个兵荒马乱,连齐国都不见得还会不会存在的时候,他们自然更想和家人在一起,保护家人。
  惊慌的兵马,惶措的人心,无望的后援,绝望一点一点蚕食着齐国的部队,如今打到了齐国境内,更显得凄凉和无奈。
  而齐国的统治者更是让人无语,这种生死存亡之际,已然没有放弃成见,反而更是借此为自己捞好处,不灭国都说不过去了。
  项少龙站在齐国王宫最高的地方,像秦国的方向望去:“大王,阿正,我很快就能回去了。”
  齐国国灭,项少龙独身带了一小队人马,回了咸阳。而已经成熟了的部队,则一分为二,分别由两个表现不错的将士带领着和李牧王翦会合,项少龙有种预感,或许这一次,大事已定!
  
  后世记载,是并肩王一手拉开了秦国一统的序幕,从并肩王临危受命,并且攻下齐国开始,秦国统一的脚步终于开始大步的向前了。
  从开始到一统,秦国的铁骑快速的席卷了整个天下,那一年风起云涌,那一年秦国势不可挡!
  王翦将军和李牧将军更是借着齐国灭国,秦国士气大增的气势,一举翻转了战局,将另外四国打得堪堪只能固守。
  而当项少龙分兵两路的士兵与王翦大军和李牧大军分别会合之后,经过短暂的磨合,更是一鼓作气,前后拿下了和秦国接壤的两个国家。
  剩下的两个国家,本来实力还算差不多,若是两国联手,恐怕也能得到喘息的机会,但是他们的一部分兵力消耗在了当初边境的地方,撤不回来了。而且李牧和王翦一路攻来,部队并没有整合,反而一直是兵分两路的趋势。一时之间,他们也无法放弃哪一边的防守,集中兵力对抗其一,直到所有战争的终结,也就不用在抉择了。
  
  天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