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家先是一番面面相觑,开始都将信将疑,徐晃的旧部首先表明立场,不愿意造反,自取灭亡。
其余士兵也都纷纷效仿,片刻之间,两千余人便全部甘愿听从徐晃调遣,不再参与造反,而且主动放下兵器,集合队伍,等候在营帐边上。
这时,远远观望的牛金、陈应二人,早已经接住了张彦的命令,见徐晃制止了他们的造反行动,便带着军队合围了过来,将徐晃等人围在了坎心,严阵以待,在这里等候命令。
此时此刻,那些士兵才真正的意识到自己的危机,都在感叹自己幸亏跟着徐晃了,不然的话,到时候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一场兵祸,就这样被徐晃给制止了,牛金迅速的将消息传递给张彦。
此时此刻,中军大帐里,刘协和文武百官都已经吃的差不多了,杨定、李乐、胡才、韩暹、去卑等人,都在等候着杨奉的命令。
杨奉见文武百官都喝的差不多了,许多都已经倒下了,但出于谨慎期间,始终没有下令,而是想再等等看。
这时,张纮走到张彦的身边,在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张彦朝张纮摆摆手,蠕动嘴唇吩咐了些什么,张纮便出去了。
杨奉注意到张彦的这一异常举动,生怕张彦察觉到自己已经埋伏在外面的两千多伏兵,忽然站了起来,举起酒杯,猛地将酒杯朝地上一摔,发出了一声极为清脆的声音。
&彦大逆不道,欲挟持陛下,人人得而诛之,仁人志士,跟我一起杀啊!”杨奉拔出腰中佩剑,大声喊了出来。
话音一落,杨定、李乐、胡才、韩暹、去卑等人纷纷站了起来,抽出自己所携带的兵刃,掀翻了面前的桌子,朝着张彦一拥而上……(未完待续。。)
191杨奉伏法
晚膳突然发生巨变,文武百官都吓的面如土色,董承见杨奉、杨定、李乐、胡才、韩暹、去卑等人一股脑的朝着刘协的方向冲了过去,手中还提着明晃晃的兵刃,立刻大叫道:“护驾!”
声音刚刚喊出嗓子,还没有在空气中传开,但见许褚等人一个箭步从后面跳了出来,挥出手中兵刃,直接朝杨奉等人砍了过去。
许褚一刀砍死了杨定,其余士兵将李乐、胡才、韩暹尽皆斩杀,杨奉、去卑大惊失色,没想到张彦早作了准备,见杨定、李乐、胡才、韩暹等人被杀,而又有十余人持着兵刃挡在了刘协、张彦的面前,自知失去了良机,便不战自退,纷纷向帐外跑去。
谁知,许褚早已经看穿了杨奉、去卑的行动,虎躯一震,硕大的身躯直接挡在了营帐的出口,横刀在胸前,一脸森寒的冲杨奉、去卑喝道:“乱臣贼子哪里逃,吃我一刀!”
&康刀下留人!”张彦拨开人群,立刻冲许褚喊道。
许褚一刀劈出,力道已然收不回去了,忽然听见张彦大喊一声,抖动了一下手腕,刀锋便朝一边偏了过去,但仍旧是朝着杨奉劈了过去。
杨奉举剑格挡,怎奈手中铁剑与许褚的钢刀碰撞了一下,便立刻断成两截,钢刀顺势而落,竟然一刀将杨奉的右手砍断,鲜血登时从手臂上喷涌而出,并发出歇斯底里的惨叫。
去卑见状,吓得面如土色,急忙丢下手中兵刃。跪在地上求饶。竟然没有一点男儿气概。
转瞬之间。欢天喜地的晚宴,竟然成为了屠场,鲜血喷洒的到处都是,许多文武百官身上都沾满了血污。
张彦注意到,有些文官看到如此一幕,几欲作呕。他瞥了一眼坐在身旁年轻的刘协,但见刘协双目睁得又大又圆,非但没有因为看到这些血腥的场面而作呕。反而却是一脸的平静,静静的端坐在那里,顺势端起面前的一杯热茶,一饮而尽,像是刚才的那一幕压根就没有发生过一样。
&协面对如此血腥场面,竟然面色不改,实在出乎我的预料?”张彦看后,心中暗想道。
刘协虽然只有十四岁,但从小就见惯了尔虞我诈,在被董卓挟持期间。董卓滥用酷刑,并逼其观看。借此吓他。初次见到血腥场面的刘协,自然是害怕不已,那个时候的他,对董卓是怕的要命,生怕哪一天董卓会篡夺皇位,也用同样的手法来对待他。
于是,刘协就逼着自己学坚强点,久而久之,他也渐渐习惯了那些血腥的场面,董卓再拉他去观看酷刑时,他就不再害怕了。
董卓死后,刘协又沦为了李傕、郭汜手中的玩物,在东归的路上,一路上他亲眼看见了战争的残酷,已经心如铁石的他,及时再血腥的场面,也已经不足以令他畏惧了。
今天的这个场面,与之前董卓让他观看的场面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
刘协心知张彦兵强马壮,帐内又充斥着张彦的人,而且杨奉等人又是冲着张彦去的,管他什么事情,自然是坐在那里,气定神闲的喝茶,面不改色的做为一个旁观者,冷眼旁观。
许褚趁势将杨奉拿下,杨奉失去了一只手,痛的撕心裂肺,叫的也像是杀猪一般,极为刺耳。
其余人则将去卑一同拿下,直接按倒在地上,与杨奉一起带到了刘协、张彦的面前。
负责保护刘协、张彦的人纷纷散开,刘协依旧静静的坐在那里,只是用两只眼睛观看,却一言不发。
张彦缓缓的站起了身子,走到杨奉的面前,朗声问道:“陛下面前,你安敢如此造次?”
杨奉冷笑了一声,道:“你虽然已经捉拿住了我,但我的部下却绝对不会放过你的,我已经安排妥当,他们就在营寨外面,一会儿便会率众杀进来,届时,定然会将你斩成肉泥!”
张彦微微一笑,道:“哦?是吗?我看你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你可知道,这营寨是我的,我怎么会容忍别人在我营寨里胡乱撒野?实话告诉你吧,你说的那群乌合之众,早已经投降了。”
&胡说!他们怎么会投降给你呢?”
张彦没有理会杨奉,冲帐外叫道:“请徐晃入帐!”
随着张彦的一声令下,徐晃便从帐外走了进来,一进入大帐,徐晃扫视了一眼被斩掉右手的杨奉,以及被擒住的去卑,还有被斩首的杨定、李乐、胡才、韩暹等人,心底发出了一声叹息。
&将徐晃,叩见陛下,拜见骠骑将军,与诸位大人!”徐晃跪在了地上,毕恭毕敬的道。
&公明!你居然出卖我?”杨奉见到徐晃后,便愤怒的叫道。
徐晃反驳道:“杨将军,我并没有出卖你,我一早就劝过你,可惜你非但不听,还将我关押了起来。其实,你的一举一动,都在骠骑将军的密切监视之中,骠骑将军对你的一切都了如指掌,早已经做好了准备。我得知这一消息后,便去劝降了那些准备跟随你一起造反的人,他们都表示不愿意跟你一起自寻死路,特让我来向陛下请罪!”
杨奉听到此言,顿时失去了底气,再也不大喊大叫了,只是一阵苦笑。
去卑却战战兢兢,伏在地上,一言不发,连头都不敢抬一下。
张彦这时向着刘协躬身道:“陛下,杨奉等人聚众造反,想要袭击这里,然后劫走陛下,幸亏被微臣及时发现,才能早作防御,使其阴谋难成。杨奉等人罪大恶极,按照大汉律例,应该处以极刑。但念在杨奉等人都曾经一路护送陛下东归故都的功劳上,微臣以为。杨奉死罪可免。但活罪难逃。不如免去其官职,削去其爵位,贬为庶民,令其乞讨终生。不知道陛下意下如何?”
一直在冷眼旁观,一言不发的刘协,听到张彦的这番话后,依然十分平静的端起面前的茶杯,先是一饮而尽。这才抬起了眼皮,看了张彦一眼,但见张彦深邃的双眸中射出道道精光,正在直视着他,那眼神森冷无比,犹如毒蛇一般,令其浑身上下都不舒服。
张彦与刘协四目相对,转瞬即逝,继而低下头颅,等待刘协的发话。
刘协虽然只有十四岁。但这些年来,他阅人无数。尤其是那些有野心的人,他更是目光如炬,一看一个准。张彦刚才看他的眼神,虽然只是转瞬即逝,但却在他的心底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这样的眼神,不是一个心系汉室江山的社稷之臣应该有的,也不是一个辅政大臣应该有的。那如同毒蛇一般的眼神,令人望而生畏,他流露出来的眼神,到底是故意让他看见,使其生畏的,还是不经意间透露了他的内心?
刘协猜不透,只觉得眼前的这个人,虽然是低下了头颅,让他看不见面容,但谁又能知道他低下的头颅上有着怎样的一张面容?
他见过董卓,见过李傕,见过郭汜,更见过数不清想将他据为己有的人,结果,都一个二个没有好下场。
初次见到张彦时,刘协以为张彦是一位社稷之臣,可此时看来,他想的太过简单了。
张彦从数百里之外的徐州赶来,还带来了数万兵马,如今又当着他的面,连杀了数名曾经在东归路上帮助过他逃出来的人,这是想用这场血腥的场面,来警示自己吗?
不管张彦到底是社稷之臣,还是想成为和董卓、李傕、郭汜一样的弄权者,他刘协既然已经到了这里,也落入到了张彦的手中,无论怎么样,他现在也只能依靠张彦了。
&久见人心,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哩,朕慢慢观察吧!”刘协心里暗暗的想道。
良久,大帐内鸦雀无声,都在静静的等待着刘协的话。
&
刘协长出了一口气,忽然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缓缓的说道:“朕累了,想回去休息休息,这里的一切,就交给骠骑将军处理吧。”
话音一落,刘协便径直走出了大帐,当着文武百官和张彦的面,董承则随后跟了出去。
刘协出帐之后,张彦才站直了身子,看着刘协的远去的背影,心中暗想道:“这个小皇帝,看来并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皇帝都发话了,文武百官自然也都听的清楚,这言下之意,就是让张彦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他不会横加干涉。
张彦当即按照自己刚才说的下达了命令,不过却是以天子的名义。
杨奉被推出大帐之后,张彦垂下眼皮,看了一眼跪在自己面前的匈奴人去卑,竟然亲自将去卑从地上扶了起来,道:“贤王乃匈奴贵族,是匈奴单于的左膀右臂,我大汉一直待匈奴不薄,不但给你们地方居住,还给你们土地耕种,贤王如何也加入到叛军的行列当中,竟要谋害于我?”
去卑听后,早已经胆战心惊,战战兢兢的,双腿都直哆嗦,忙道:“将军,我也是被杨奉逼迫的,我南匈奴自归汉以来,一向对大汉忠心耿耿,从未做过对不起大汉的事情,此次确实是被杨奉逼迫的,并非出自我的本意,我对大汉一片赤诚,天日可见,还请将军明察!”
张彦笑道:“既然如此,那我也不为难你。念在你护送陛下东归有功,就功过相抵吧,你且回南匈奴驻地,好好的放你的牧,未得召见,不得再踏足中原半步,否则的话,我兴兵十万,平了你南匈奴!”
去卑惧怕不已,急忙跪在地上,连忙叩首道:“外臣遵命,外臣遵命……”
张彦又对文武百官道:“诸位大人,今日权且到此,暂且散了吧,都各自回营休息吧!”(未完待续。。)
192移驾徐州
文武百官都先后退出了大帐,这时,张纮则好奇的对张彦道:“主公,去卑率部参与了杨奉等人的叛乱,为何不将他就地正法,却这样放了他?他是匈奴人,这样纵去,只怕会放虎归山吧?万一去卑嫉恨主公,回去之后,重新纠集匈奴人,意图造反,到那时,再抓他的话,就难多了。”
张彦道:“去卑是匈奴的右贤王,在匈奴人中地位尊崇,而且他这次率领匈奴骑兵前来护卫陛下东归,也是大功一件,只不过是受到了杨奉等人的蛊惑,才随同一起造反的。我今次放了他,也是让他牢记这份恩情,以后自有用得着他的地方。”
&来主公早有安排,属下多虑了。”张纮道。
张彦道:“不过,你说的也是实情,如今大汉朝纲败坏,各州郡都各自为政,如果不尽快恢复朝纲,使得四海升平,那么诸如匈奴、鲜卑、乌桓、羌等胡人,就会趁机扰乱中华,我绝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待将陛下接回彭城安定好后,我便可励精图治,平定天下,威慑四方,让蛮夷都不敢犯我大汉天威!”
&公有如此宏图伟志,属下敬佩。只是,要想接陛下回彭城,不知道主公可曾征求过文武百官以及陛下的意见?”
&阳残破,荒废已久,陛下不跟我回彭城,那我军此次前来,岂不是没有了意义?这里没有食物,没有宫殿,没有房舍。难不成让陛下和文武百官喝西北风不成?”
&虽如此。但主公还是要先知会陛下和文武百官一声。属下以为,明日早膳之时,主公可就此事提出建议,让陛下能够明白主公的良苦用心。”
&我知道了。军师,今次董昭、徐晃二人都立了功劳,你且在功劳簿上把功劳记上,待回到彭城。再另行封赏。”
&张纮应了一声,接着问道:“那杨奉、杨定等人的旧部,该如何处置?”
&了匈奴人,其余的都暂且归徐晃调遣,让匈奴人跟随去卑一起回去。”
&
……
刘协回到大帐里,董承随后跟了进来,急忙说道:“陛下,刚才在晚膳上,张彦询问陛下如何处置杨奉,为什么陛下不亲自下令处置杨奉。却让张彦自理?”
&彦所处理的结果,和朕一样。朕又何须多费口舌?今夜名为杨奉等人造反,实则是张彦杀鸡儆猴,以此向朕有所暗示罢了。”刘协冷笑道。
董承不太明白的问道:“陛下,恕臣愚钝,未能理解陛下话中的意思。”
刘协道:“张彦带领数万大军前来勤王,这营寨内外,都是张彦的耳目,杨奉等人聚众造反,张彦身为这营寨的主人,又岂能不知?但是,张彦没有先下手,却坐等杨奉等人造反,其目的,难道还不够明确吗?”
董承吃了一惊,急忙道:“陛下是说,张彦故意纵容杨奉等人造反,然后再当着众人的面,将杨奉等人斩杀,是做戏给陛下看的?”
&是吗?”刘协反问道。
董承皱了一下眉头,一言不发。
刘协缓缓的对董承说道:“爱卿,你随我一路东归,一路上历尽磨难,本以为抵达洛阳后,便能摆脱别人的控制。谁知道,我们刚刚逃离狼窝,却又掉进了虎穴,从今以后,凡事只怕也由不得朕了。张彦率领数万大军前来勤王,故都残破,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方圆百里内都很难看见一个人影,以朕猜测,明日张彦必定会上奏,要求朕移驾到徐州。徐州是张彦所管辖的范围,也是张彦的根基所在,以后朕只怕就要在徐州过着受人所制的生活了……”
董承听后,当即说道:“陛下,臣部下尚有数百精兵,虽然不多,但关键时刻,还是能够保护陛下的,若张彦胆敢对陛下有什么不敬的话,臣定然会以死效忠陛下。”
&卿忠诚之心,朕何尝不知。只可惜朕势单力薄,不能与其对抗,而且朕现在是自身难保,不得不暂时寄人篱下。饶是如此,朕想恢复大汉朝纲之心,也不曾退减一分一毫。如今,且静观其变吧,先看看张彦会如何待朕。不过,爱卿却可以继续为朕收买人心,暗中发展势力,只有如此,朕才能彻底摆脱别人的控制,真正的亲政。”
&
……
第二天清晨,刘协、张彦与文武百官都同时在享用早膳,张彦适时说道:“启禀陛下,洛阳一带残破不堪,早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况且粮食运输困难,衣食方面也有许多忧虑,若继续留在洛阳,只怕会多有不便。不如请陛下移驾到臣所管辖下的徐州,在那里,陛下将会衣食无忧,而且臣的军队,也会保护陛下不受到任何侵扰。不知道陛下以为如何?”
此语一出,在场的人都停下了用餐,董承心中更是一惊,暗想道:“果然不出陛下所料,张彦果然建议移驾徐州。”
刘协一脸的平静,竟然没有丝毫反应,片刻之后,刘协蠕动了嘴唇,缓缓的说道:“不知道在座的诸位大人是何意见?”
文武百官当即各抒己见,有的认为这里残破,已经是一片废墟,不适合帝王再在这里居住,而且四方诸侯都虎视眈眈,李傕、郭汜、张济等人离此又近,赞同暂时移驾到徐州。
有的官员则认为,洛阳是大汉的龙兴之地,虽然已经残破,但却是大汉的都城所在,京畿要地,而且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若能派兵紧守关隘,重新建造洛阳城,未尝不可恢复往日的气象。
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渐渐分成两派,一派则以司徒淳于嘉、卫尉赵温为主,建议移驾徐州,另一派以太尉杨彪、司空张喜、侍中台崇、尚书冯硕,以及董承、伏完等人为主,建议继续留在洛阳,就算过着较为清贫的日子,只要君臣一心,也能恢复昔日洛阳的繁华。
两派的意见汇聚在一起,众人都将目光聚集在刘协身上,等待刘协给出最终的意见。
刘协很平静的说道:“故都残破,已成废墟,即使重建,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即便如此,也未必能够恢复往日之繁华。而今洛阳一带,衣食都已经成为了问题,若非骠骑将军远道而来,率军勤王,朕早已经落入贼人之手。徐州虽然偏远,却是骠骑将军的根基所在,有骠骑将军护卫朕,朕又有何虑?”
此话一出,让杨彪、张喜、董承、伏完等人都吃了一惊。这些人都是为了刘协着想,这才反对移驾徐州,因为徐州是张彦的根基,刘协若是去了徐州,不就等同于落入了张彦之手吗?那岂不是又要为人所执?
杨彪、张喜、董承、伏完等人都想不通,为什么刘协明知道山中有虎,却偏要向虎山行?
但刘协已经发话了,他们又能如何?
刘协的话,同样让张彦感到一丝诧异,他的目的很明确,刘协先受董卓之乱,又遭受李傕、郭汜之祸,应该明白,一旦去了徐州,就等同于落入了张彦的手中,但为什么刘协还是答应了他的提议?
张彦想不通,却也不多想,当即叩拜道:“多谢陛下对臣的信任,臣一定竭尽全力,保护陛下周全,绝对不会让贼人再来侵扰陛下!”
&爱卿平身,朕能有张爱卿保护,提着的心,早已经落到底了。此事,就这样定了,还请张爱卿全权安排移驾徐州的事情吧!”
&遵旨!”
早膳过后,刘协在杨彪、张喜、董承、伏完等人的陪同下,一起回到了自己的大帐,一进大帐,四个人便追问刘协为什么要答应移驾徐州。
刘协一脸苦笑的说道:“如今朕与诸位爱卿已经身在虎穴当中,即使不顺从,结果还是一样,搞不好,还会让诸位爱卿有生命危险。诸位爱卿都是朕的重臣,朕岂能让诸位爱卿的生命受到威胁?张彦到底是社稷之臣,还是与董卓一样想弄权,等到了徐州,自然会清楚了。”
杨彪道:“可是陛下,一旦我们到了徐州,可就再也出不来了。洛阳虽然残破,但却是四通八达之地,一旦有什么变化,便可号令天下群雄前来勤王,又何必非要委身在徐州呢?”
刘协道:“杨爱卿说的没错,朕确实可以号令天下群雄前来勤王,但杨爱卿又怎么知道,那些前来勤王的天下群雄,又不是董卓、李傕、郭汜之辈呢?徐州虽然是张彦的根基所在,但徐州乃四战之地,如今张彦占据了青州、兖州、徐州等地,但是根基尚不稳固,北有袁绍、公孙瓒,南有袁术、刘表、刘繇,若他敢对朕不利,自有群雄前来征伐。”
杨彪、张喜、董承、伏完听完刘协的话后,都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说道:“臣等无能,不能保护陛下,让陛下又要沦为他人所制……”
&等不必自责,朕沦落到此,还能有卿等这样的忠臣,朕夫复何求?”
次日,张彦下令,拔营起寨,率军护卫陛下回徐州。但为了不让李傕、郭汜、张济东进,留下太史慈守函谷关,并让张纮率军一万留守洛阳,分兵紧守各个关隘,重整京畿之地,正式将荒废已久的京畿纳入势力版图。
同时,张彦带着天子移驾徐州,也正式开启了张彦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代……(未完待续。。)
193天子诏书
大汉兴平二年四月,大汉天子刘协,在骠骑将军张彦的护卫下,莅临徐州,抵达了彭城。
彭城城外,陈群、张昭率军全城文武在城门口等候,道路两旁充满了前来观看的百姓,他们都想亲眼目睹一下天子的风采。
张彦骑着乌云踏雪马,穿着一身铠甲,行走在刘协所乘坐的马车边上,看到前面张灯结彩,锣鼓喧天,人山人海的热闹场面,张彦便对坐在车里的刘协道:“启禀陛下,彭城到了!”
刘协从马车里面掀开了卷帘,探出头来,向正前方眺望,赫然看见一座巍峨、雄伟的城池出现在他的面前。
不过,眼前的这座城池与以往他所见到的大有不同,平时所见的城池,大多是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的,而映入他眼帘的却是一座圆形的城池。
城墙约有三丈高,城墙外面,是一条宽阔的护城河,如今护城河上架起了吊桥,一条宽阔平坦的大道直接从吊桥通向那堵高大的城门。
刘协注意到,马车所行走的路面,并非是大青石铺就而成,而是像是被什么粉刷过一样,看上去十分的平整,和城墙的墙面形成了一体的青灰色。
&就是彭城?”刘协做梦都没有想到,彭城居然会有如此的宏伟。
&禀陛下,这里就是彭城。陶使君执掌徐州时,臣曾经在这里抵御过曹操的入侵,一战之后,彭城便满目疮痍了。为了防御曹操再次入侵。臣在这里动用数万民夫。日夜不停的建设。这才有了现在的彭城。”张彦答道。
&彭城,是爱卿主持修建的?”刘协问道。
&的陛下。”
&卿果然与众不同,朕所见过的城池,大多是方形的,可是爱卿修建的却是圆形的,是不是圆形的城池,比方形的好?”刘协问道。
&有各的长处。陛下,如今臣的部下都聚集在城门。和彭城里的百姓一起,等候陛下的到来,可见彭城上上下下是多么希望陛下莅临此处啊。”
刘协只是笑了笑,什么都没说,再次看了一眼这雄伟的城池,心中暗想道:“朕今日进入彭城,就形同在张彦的股掌之上,也不知道朕何时才能够从这里自由自在的走出去……”
放下卷帘,刘协带着笑意的脸庞渐渐烟消云散,换之而来的。是一张面无表情的脸,冷若冰霜。
&等恭迎陛下。恭迎骠骑将军!”陈群、张昭等人见张彦、刘协渐渐靠近,便急忙上前迎接,异口同声的道。
&等平身吧!”刘协坐在马车里,并未露面,却向外朗声喊道。
&陛下!”陈群、张昭等人纷纷站了起来,列队在他们的面前。
张彦看了陈群一眼,问道:“一切都准备妥当了吗?”
陈群道:“一切都准备妥当了!”
张彦于是对坐在马车里的刘协说道:“陛下,臣已经吩咐下属在城中为陛下准备好了行宫,臣这就带陛下进城吧!”
&
于是,张彦让陈群、张昭等人在前面带路,他则骑着乌云踏雪马走在队伍都的最前面,让刘协乘坐的马车跟在自己身后,缓缓的向城中驶入。
文武官员以及满城百姓都夹道欢迎,纷纷高呼道:“吾皇万岁!吾皇万岁!”
张彦给刘协准备的行宫,就在他所居住的官邸旁边,只有一墙之隔。这里位于彭城的最中心,是整个彭城的心脏位置。
行宫内宫女、侍卫,都是张彦特意安排的,上上下下都是他的人,每一双眼睛,都可以为他监视着刘协的一举一动,整个行宫,就像是一座巨大的监狱。
为此,张彦还专门给跟随着刘协逃出来的官员准备了府邸,前面办公,后面居住,都分布在内城,距离张彦的官邸和行宫不远。
整个内城里,没有一个闲杂人等,而且守卫森严,只有一个门可以进出。
张彦如此安排,就是便于他控制刘协。
刘协被张彦带入了行宫,他兴致勃勃的带着刘协在行宫内转了一圈,并向刘协介绍这里的地形。
因为行宫最初是张彦府邸的一部分,所以在设计上,并没有皇家宫殿那么恢宏,但行宫内还是分成了七个别院,最中间的院子里,张彦在原有的基础上,修建了一座宫殿,取名崇华殿,做为大汉天子接待朝臣的正殿。
转悠了一圈,张彦最后与刘协一起,来到了崇华殿,于是文武百官,都跟着一起来到了崇华殿。
刘协便在崇华殿,正式登上了皇帝的宝座,然后朗声说道:“张爱卿一心为朕着想,朕身为感动。如今朕与百官都得到了很好的安置,也要多谢张爱卿。张爱卿先是勤王有功,现在又如此劳心的给朕安排好了行宫,朕如若不好好的封赏张爱卿,只怕天下人会……”
&下初到彭城,鞍马劳顿,诸位大人也都疲惫不堪,臣以为,封赏之事,还是等以后再说,陛下应该先熟悉熟悉的这里的环境,然后休息休息才是!”张彦急忙打断了刘协的话。
刘协道:“爱卿护驾有功,朕若不赏,天理难容啊。不过,爱卿说的也极有道理,今日暂且休息一日,明日辰时,请卿等都来崇华殿,朕再论功行赏!”
&下,臣先告退了,如果陛下有什么需要的话,尽管派人到臣的府上传唤微臣,微臣必定会竭尽全力的满足陛下的一切需要!”张彦道。
&知道了,朕送爱卿离开……”
张彦道:“不用了,陛下龙体疲惫,还是先多休息休息才是。另外,诸位大人的官邸也都已经安排妥当。一会儿便会有人来此带着诸位大人去各自的官邸。彭城地方有限。臣能为陛下和诸位大人提供的行宫和官邸也十分有限。前院办公,后院住宿,还希望陛下和诸位大人见谅。”
&爱卿能为朕与诸位大人找到一个栖身之所就已经足够了,朕还能奢望什么呢?”
&谢陛下能够理解微臣,微臣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