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这长达数百年的分裂过程中,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世族门阀不断的发展、壮大,最后到能够左右整个国家,这种发展是恐怖的。随着九品中正制的诞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越来越严重。久而久之,官吏的选拔权就被世家大族所垄断,到了隋代,随著门阀制度的衰落,此制终被废除。
而开创九品中正制的人,正是张彦现在的左膀右臂之一,陈群。
鉴于这一制度的影响深远,张彦才会想出许多抑制世家大族发展的办法,通过法令,来约束世家大族的行为,规范他们的行动准则,从而答道抑制他们发展的原因。从根本上,解除这一制度的发生。
自曹操被张彦赶到黄河以北,沛王、梁王、陈王都前来依附之后,中原大地上恢复了难有的平静。
但是,张彦深深的知道,此时不是放松警惕的时候,因为,淮南的袁术,河北的袁绍,都在用一双双恶毒的眼睛窥探着自己。
关于袁术、袁绍两军的动向,张彦也一直在默默的关注,因为,二袁是他现在最强劲的敌人。
曹操被击败后,转而投到了袁绍的军中,袁绍对于这位旧友,还算足够厚待,不仅让曹操继续带领着他的旧部,还对其委以重任,无论军政上的大小事务,都要询问一遍曹操的建议。就在抵御公孙瓒入侵的时候,袁绍更是公然以曹操为军师,完全是按照曹操的战略方针击败了公孙瓒。
虽然说袁绍很是重用曹操,但在曹操心里,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十分别扭,他感觉自己被牢牢的控制住了,光复兖州,报仇雪恨的思想,更是根深蒂固。
但袁绍似乎很明白曹操的心思一样,常常对曹操说什么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又拿卧薪藏胆的勾践来进行比较。并且承诺曹操,只要曹操帮助他统一北方,他就会率众南下,攻灭张彦,替曹操报仇。
起初,曹操也是很用心的帮助袁绍,他真的希望借助袁绍的力量来消灭张彦。
但是,随着袁绍如此重用的曹操,袁绍手下的原班人马都非常的嫉妒。审配、许攸、郭图、逄纪、辛评都纷纷前来向袁绍进献谗言,说曹操并非久居人下之人,应该防备着,而且不能给其兵权。
袁绍对曹操信任有加,根本不听规劝,无奈之下,袁绍帐下谋士只能是一阵长吁短叹。
而另一方面,袁术自从得到孙策质押的玉玺之后,便整天思索着怎么当皇帝,对于征战之事,也没有了想法。孙策从江东败归之后,袁术非但没有责罚孙策损兵折将,还特意派人前去安抚,说什么胜败乃是兵家常事,并劝孙策再次去攻取庐江。扬言孙策能攻下庐江,便让孙策做庐江太守。
正在失意之时的孙策同意了袁术的提议,带着雷薄和一万兵马,以及自己的旧部,前去攻取庐江。
临行时,周瑜苦劝孙策,让孙策最好不要去攻庐江,说袁术反复无常,可能会说话不算话。孙策不听,结果,在攻击庐江时,太守陆康的声名太大,许多壮丁都自发组织起来,与陆康一起保卫庐江城,孙策虽然骁勇,却不能在短时间攻克。
结果连攻了数月。都不能将其攻下。但又不甘心。只能在庐江与陆康这样干耗着。
袁术、袁绍方面的消息不断的传了过来,张彦见双方都没有对他有征战之意,这才安心下来。
但是,一封来自关中的密信,却再次让张彦平静的心湖起了一丝涟漪。
这封密信没有落款,也不知道是谁发过来的。这封密信,是斥候在死去的徐州斥候身上发现的。这封密信记载了长安城内的详细事情,信中说李傕经常在自己家设酒宴请郭汜。有时留郭汜在自己家住宿。
郭汜的妻子害怕李傕送婢妾给郭汜而夺己之爱,就想挑拨他们的关系。
一次李傕送酒菜给郭汜,郭汜妻子把菜中的豆豉说成是毒药,郭汜食用前郭妻把豆豉挑出来给郭汜看,并说了李傕很多坏话,使郭汜起了疑心。过几天李傕再宴请郭汜,把郭汜灌得大醉,郭汜怀疑李傕想毒害他,赶紧喝粪汁催吐解酒。
信中还说,李傕、郭汜二人如此下去。最终肯定会决裂,到那时。便是兵戎相见的时刻了。
届时,便是天子乘乱东归之时,希望张彦能够早做好准备,随时接应。
看完这封密信后,虽然没有署名,而且字迹也故意写的很潦草,估计是担心被人发现,被人认出来。而且信中所提及的事情,对李傕、郭汜的事情又非常的了解,想必肯定是李傕、郭汜亲近之人,至于是谁,张彦却想不出来。
但张彦可以猜测到,写这封信的人,一定不是当今的天子,更不是董承,但这个人,不仅对李傕、郭汜的事情了如指掌,更对天子给他诏书的事情也知之甚详。不然的话,为什么这封信,会出现在他派出去的斥候身上,而不是别人的斥候?
斥候死了,密信却还依旧保留着,根据发现此信的斥候提及,还是在接头的地点发现的,这就证明此人非但知道徐州斥候的传递信息的方式,还想通过这个死去的斥候来给张彦警示。
根据张彦的推断,这个斥候,很可能是这个送密信的人所杀。
根据斥候回忆,当时的接头地点,没有打斗的痕迹,只是在死者的背后发现了伤口,可以说,是凶手从背后刺进去的。而且,现场也有两个人的足迹,这也就是说,送密信的人至少是认识斥候的,否则的话,也不会背后捅刀子。然后,送信的人为了灭口,又把斥候杀了,也就是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
至于杀人凶手的送信人,和写信的人,是不是一个人,就不能猜测了。
但是,张彦做梦都没有想打,谁会在长安城里暗中帮助自己?而且这个人,似乎隐藏的也够深得。
既能得到李傕、郭汜的信任,又能得到当今天子的信任,这个人,究竟是谁?
张彦猜不出来,也不想猜了,因为,船到桥头自然直,既然有人给自己送出这么重要的消息,那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就可以见到这个人的。
随后的几天时间,同样的密信,以同样的方式传了过来,信中所写的,都是长安城里的细微变化,足可以帮助张彦弄清长安城里的一举一动。
在张彦看来,这个人,就像是天眼一样,长安城里的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出他的手掌心!
那么,这个人是谁?又为什么要这样做,张彦一改不得而知。
日子一天天的过着,很快,便到了年关,张彦一早就赶到了朐县,静静的等候在海港上,期盼着一艘艘载满马匹的海船向他这里驶来。
早上有雾,海面上看不太清,到了中午的时候,雾气才慢慢散去。可是张彦望眼欲穿,海平面上却没有看见一个风帆。
比及到暮色四合之际,张彦已经不报什么希望了,忽然一艘艘张开风帆的海船,以极为轻快的速度向着岸边驶来。
张彦喜笑颜开,亲眼目睹着海船靠岸,一匹匹骏马从船舱里被人牵了出来。
太史慈兴高采烈的走到张彦的面前,朗声道:“启禀主公,末将幸不辱命,五千匹上等的战马,悉数给带了回来,请主公查阅!”
看到一匹一匹的战马被牵上岸,张彦的心里别提有多么的高兴了,长久以来,悬着的那颗心,此时也终于落地了。但是,他环顾四周,都没有看见李财的身影,于是向太史慈询问道:“李财呢?”
太史慈道:“启禀主公,李财说要先留在乌桓一阵子,替主公再物色数千匹战马,等下次的时候,再运回徐州。”
张彦不敢相信的问道:“子义,你跟我说实话,这五千匹战马,真的是用那些东西换回来的,一个钱都没有花?”
太史慈重重的点了点头,高兴的说道:“我们的兵器削铁如泥,战甲都坚不可摧,乌桓人都爱不释手,喜欢非常。但起初只愿意用一柄钢剑和一副战甲换给我们一匹战马,后来李财跟乌桓人讨价还价,最终他们才愿意换给我们五千匹战马。基本上,一件兵器或者一件战甲,就能换一匹战马,至于多出来的三千匹战马,都是用精盐换来的,这一次,我们赚大发了。”
张彦万万没想到,这个贩卖马匹的贩子,居然有如此大的能耐。看来,这开通商路的事情,还真的李财去才行。
&们一路上都辛苦了,这下我们徐州有了马,又可以组建一支像样的骑兵队伍了。”张彦高兴的道。
太史慈抑制不住喜悦的表情,朗声说道:“主公,那李财,真的是太能说会道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人。现在,他都和乌桓大王称兄道弟了。”
张彦听后,也是一阵开心,这样的人才,要是早发现就好了。
战马虽然有了,但辽西之行,也让张彦看到了无限的商机,如果去一趟就能带回来五千匹战马的话,他来回二十趟,都能有十万匹战马了。
只是,可惜了他那些精钢制成的刀剑和战甲了。他拼命的让工匠打造,自己的军队还没有完全装备呢,都已经开始外销了。
对于张彦来说,骑兵固然是好,但是骑兵的造价非常高,最多,他再购进五千匹战马,组成一万骑兵队伍,配上九万步兵,就足够他横扫整个中原了。
张彦带着喜悦,和太史慈一起将战马运到了彭城,抵达彭城的当天,正是大年三十,明天,就是新的一年了,新的一年,必然会有新的气象,张彦也准备在新的一年里,大干一场,以达到问鼎中原的目的!(未完待续。。)
181发明创造
岁月匆匆,时光如梭,就在苍茫回首间又是一个新年来临了。
今年的新年,对于张彦而言,无疑是开心的一年,去年的这个时候,徐州还笼罩在曹操的阴云之下,今年不光赶走了曹操,还扩充了地盘,把青州、兖州给并入了势力范围之内。仅仅一年时间,变化的可真够快的。
过年的时候,张彦身为一方霸主,按照当地的习俗,开始祭祀,祭天、祭地、祭神仙,祈求明年风调雨顺,来年有个大丰收。
虽然说,张彦对封建迷信比较反感,但他身处在这个落后的时代,只能入乡随俗。祭祀活动,在张昭的主持下,张彦从早忙到晚,当活动结束后,张彦如释重负。
忙完大年初一的祭祀活动,张彦又开始忙着走街窜巷,分别到属下的家中坐坐,总结今年,展望来年,送礼物以嘉奖那些在今年取得功劳的人们,并进行一番勉励。
此外,张彦还给每位在职的官吏,一份厚重的年终奖,不管今年政绩如何,反正是人人有份,永不落空,并且鼓励大家,再接再厉。
新年,在极度的喜悦当中度过,张彦也为此给官吏们都放了七天假,让他们好好的过一个年。
当然,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注意防御的严谨,所以军队就较为辛苦了,在别人过年的时候,他们还要坚持在一线岗位上。
不过,张彦也不是白让这些军队坚守的,过年的七天之内。所有坚守在一线岗位上的军队。军饷双倍。并且,还给他们进行时间的调休,在七天之后的任意时段,如果想要休息,都可以提前提出申请,得到准许后,便可以放假七天。
大年七天,整个中原大地都沉浸在一片年味当中。七天过后,张彦以及各级官员开始回到岗位上进行工作,着手处理积压了七天的公务。
正月初八,太史慈再次得到张彦的授意,带领军队,乘坐海船,重新带上一批货物,前往辽西,去再换取五千匹战马。
半个月后,五千匹战马。再次如数运回到了朐县海港。这一次,李财与太史慈一道回来了。乌桓人虽然不缺马,但是张彦却不想弄那么多骑兵,毕竟买马就像是买车一样,你虽然买的起,但是后期的维护费用却很高,一万匹马,足够组建一万骑兵了,这个数字,在中原一带,光是听起来,就足够令人望而生畏的了。
鉴于李财所作出的功劳,张彦特意开辟了一个新的行政部门,叫做商务部,由李财担任商务部的主任,其职位大体与校尉相当。除此之外,张彦还特意调派给了李财一些属官,其治所,就设立在朐县,跟朐县县令糜强做了邻居。
张彦带着太史慈,以及五千匹战马,返回到了彭城。
一到彭城,张彦便让太史慈、许褚开始挑选出弓马娴熟的士兵来,然后组建成为一支骑兵,由太史慈、许褚分别进行训练。
截止到兴平二年二月初一,张彦共有正规军队十万,其中,兖州三万,青州三万,徐州三万,陈登、周泰、蒋钦所部有五千人,尚有五千人屯在沛国,归陈珪、许定调遣。
为了集齐十万大军的装备,张彦严令分布在赢县、彭城、朐县、莒县、堂邑五个地方的冶炼厂,夜以继日的打造兵器和战甲。
为了精益求精,还要追求速度,张彦特意给这五个冶炼厂下了死命令,今年七月底,必须各自打造出十万副兵器和战甲了。
为此,张彦特意做了分工,让赢县的冶炼厂专门负责打造战甲,彭城的冶炼厂负责打造钢刀,朐县的冶炼厂负责打造钢枪,莒县的冶炼厂负责打造箭矢,而堂邑县的冶炼厂,则主要负责打造农具、炊具。
五个冶炼厂为了完成任务,不喜打量征召铁匠,可是铁匠毕竟有限,要是这样一点一点的锻造,到今年七月,根本不可能完成任务。
为此,张彦想了一个办法,他交汇铁匠们制造模具,用高温将铁矿煮成铁水,然后将铁水倒入模具当中,再有铁匠在边上守着,进行敲打,锻造,组成一条流水生产线。
但是,要建立流水生产线,就必须要有传动力。张彦便让木匠按照他的意思,雕刻出几个大型的齿轮,然后用齿轮当作模子,让铁匠们依葫芦画瓢,锻造铁质的齿轮。
当齿轮锻造成功后,张彦经过反复的试验,将其做成一个靠水力冲击为主,人力为辅的翻车,然后带动依附在齿轮上的链条,拉动衔接在链条上的铁皮,将一个个石头做成的模型,完全拉动了起来。
如此一来,铁匠只需站在一条线上,在什么时候敲击,只要掌握好时间,就能很快锻造出想要的东西来。
张彦的这一发明,一经试验成功,立刻推广到了所有的冶炼厂,原来整个锻造的工序需要一个铁匠反复的敲打多次才能成功,现在一个铁匠只需重复一种动作,便可以锻造成功,这样简单的动作,即使不是铁匠的人,只需要抡着锤子,站在生产线上学上几次,也都能熟练上手。其生产力,也大大提高了许多。
五大冶炼厂,先后组建了好几条生产线,每个冶炼厂的生产力,按照这种方法,比以往的生产力大大提高了数倍,锻造十万件成品的任务,可能会提前完成任务。
除了冶炼厂的生产技术得到了改进,张彦还把自己所掌握的先进知识用到了其他领域。
小的时候,张彦就一直想成为一名发明家,所以对身边的东西非常感兴趣,比如遇见了什么,就非要刨根问到底,非要知道这东西是怎么造出来的。
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张彦经常去请教自己的爷爷。他的爷爷是个钟表匠。也很喜欢发明创造,看到张彦有着如此强烈的求知欲,便不厌其烦的给张彦讲述着发明创造,只要是他知道的东西,都会毫无保留的讲解给张彦听。
可惜的是,张彦后来没有成为发明家,因为他想发明的东西,都已经被发明了出来。机缘巧合之下。张彦才去当了雇佣兵。但在他的心里,始终想过一把发明家的瘾。
这会儿来到古代,张彦拥有那么多朝前的知识,正好可以在这个时候过上一把发明创造的瘾,只要条件允许,他什么都可以造出来。
于是,纸,成为了张彦首个要改进的目标。
因为,过惯了现代生活的张彦,一直以来。都在为没有厕纸而烦恼,拉屎都要用竹片刮。刮的他的肛门都生疼了。幸好他有权有势又有钱,所以每次擦屁股的时候,总是用很多钱买来的纸。
这种纸,是专门书写的纸,硬度很强,拿来擦屁股,确实不怎么爽。最后,张彦改用布,将布用剪刀剪成一小片一小片的,然后才拿来擦屁股。
所以,张彦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用的最费的一样东西就是布了。
为了自己能够生活的好一点,对纸进行改进,在张彦看来,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纸,在这个时代虽然早已经被发明了,但是并未得到大肆的推广,而且造纸的技术也比较落后,造出来的纸也比较粗糙。
为此,张彦利用自己所熟知的造纸技术,对造纸的工艺加以改进,并且在彭城外面设立了一个造纸厂,招募了一群工人,经过反复的试验,终于成功的把纸给造出来了。
造出来的纸,既美观,又好用,比原有的纸要耐用许多。
除此之外,张彦还专门制造了一种厕纸,其硬度非常的低,几乎达到了柔软的程度,拿来擦屁股,是最合适不过了。
为此,张彦下令造纸厂大批量的生产厕纸,并且鼓励百姓都来用厕纸擦屁股。这样一来,他就可以将厕纸当做一种商品,向外销售了。
除了改进造纸的技术之外,张彦还偷了古人的智慧,在彭城外面另设了一个印刷厂,将毕生的活字印刷术,灵活的运用到印刷厂里,然后开始印刷书籍,鼓励适龄儿童都去上学,以便提高百姓的整体文化素养。
另外,张彦还专门聘请了许多老师,专门走进军营里,教授那些目不识丁的兵士学习认字。
造纸的成功,直接给张彦产生了一条新的致富门路,而且印刷术的应用,也省去了人工抄写书籍的不必要麻烦。
两项技术结合一起,被张彦迅速推广开来,第一批厕纸造出来后,张彦亲自做为厕纸做代言。
起初,人们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进行购买,所以也没当回事。
谁知,到了第二天,彭城万人空巷,全部到城外的造纸厂排队购买厕纸去了。
因为厕纸是日常消耗品,所以厕纸价格低廉,几乎人人都买的起,所以造纸厂里生产的积压了满满一大仓库的厕纸,在一日之内,就被销售一空了,造纸厂可谓是日进斗金了。
张彦看到了巨大的商机,于是扩大造纸厂的规模,继续大批量生产厕纸,以满足人均需要。
而印刷书籍,也需要大量的纸,张彦首先将印刷的书籍在彭城小范围内进行推广。与厕纸的大卖相反,印刷的书籍白送都没人要,因为这个时代人们的文化水平普遍低下,基本上都不看书。
于是,张彦只好另外改进策略,首先将一批书籍免费送给士族家庭,先看看反响,再另做打算。
结果,这种印刷的书籍,非常受到士族的欢迎,一传十,十传百,都争相询问在哪里能够购买。有了这样的书籍,就不用再靠手抄了,省去了多少时间和力气了。
于是,莘莘学子们,在得知张彦那里卖的有书籍后,便纷纷前来购买。
张彦故意将价钱抬高,走的是高端上档次的奢侈路线,只要是士族的,没有几个家里是穷苦的,买一本书回去读,总比抄写要来的轻松。这个价值,士族的学子们还是会算的。
厕纸、书籍的热卖,为张彦赚取了很多的钱财,只短短的一个月,张彦的府库就充盈了许多。
这么好赚的钱,张彦真后悔以前的时候没有做,不然的话,现在他早已经发达了。
三月初一,一封来自关中的密信,再次打破了张彦平静的心湖,同时也让他从发明创造的热情中醒来。
信中说,李傕、郭汜二人翻脸了,一个劫持皇帝,一个劫持文武百官,在长安城里兵戎相见,每日相攻。
虽然只有寥寥的一些字,但是熟悉历史的张彦很清楚,他所等待的时机,就快要到来了,他的下一步动作,就是乘着李傕、郭汜互相攻击之际,率军西进,将当今的皇帝,给抢过来,带回彭城,挟天子,以令诸侯!
注:文中所有的发明创造,纯属虚构,请勿当真!(未完待续。。)
182密切关注
汉,兴平二年二月,李傕与郭汜互相猜忌,纷纷在朝廷里的重要位置安插自己的心腹,争权夺利也越来越厉害了。
不过,李傕自从兼并樊稠的军队后,一家独大,嚣张跋扈,根本不把郭汜放在眼里。郭汜于是拉拢安西将军杨定,从中挑唆。
杨定听信了郭汜的谗言,以为李傕要谋害自己,为求自保,便与郭汜合谋,准备劫持天子到自己的营中。
但是二人的计划并不周详,加上用人不当,反被人泄漏了出去,被李傕知道了。
于是,李傕决定先下手为强,先派侄子李暹劫持汉献帝到自己营中,并且派兵率先袭击了杨定的营寨。
杨定知道事情败露,抵挡不住李傕的军队,便率军逃到了郭汜的军队驻地,与郭汜一起并肩作战,反击李傕。
郭汜得知天子被李傕劫走后,一怒之下,便劫持了前来劝和的公卿,指挥大军,与李傕进行交战。
二人一个占领长安城西,一个占领长安城东,相互交战,互不退让。李傕见无法取胜,便胁迫当今天子,封自己为大司马,要在官职上压过郭汜。
天子为李傕所掌控,如若不从,生命危在旦夕,无奈之下,只好答应李傕的要求,颁下诏书,晋封李傕为大司马,总揽全*》
郭汜得知后,便胁迫公卿联名上书,声讨李傕,并且自封大将军,掌管全国兵马。
二人针锋相对。当今天子与公卿都轮番进行劝解。都不能平息二人心中怒火。也不能让其休战。
两军交战月余,都损兵折将许多,但是,却一直不能分出胜负。为了弥补兵力的不足,李傕、郭汜都先后驱使长安城中的百姓为自己而战,百姓们敢怒不敢言,硬着头皮上了战场,但多数一战而亡。
最后。整个长安城弄得人心惶惶,许多青壮的男丁,为了躲避战乱,能逃的早就逃了,逃不走的,也只好东躲西藏,生怕被任何一方给抓住。
如今的长安城,遭受了一个月的动乱,早已经是十室九空,大街小巷上到处都是死人。几乎快成为了一片人间地狱。
张彦听完从关中回来的斥候的汇报后,对长安城的现状也多少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他张嘴便问道:“对了,我另外交代给你的事情,你可曾有什么发现吗?”
&禀主公,属下调查了一番,至今仍无任何头绪。我军的斥候,几次更改了接头的地点,但始终是逃不脱那个人的眼睛,每每在接头时,都会发现有一封信。此人对我军的斥候可谓是了如指掌,一静一动,都探查的非常清楚。属下以为,会不会是我们内部出现了什么细作?”斥候回答道。
张彦摇了摇头,说道:“对于斥候,我军一向控制的很严密,而且,斥候的数量,也很有限,你们都是跟徐盛一样,是我从浮屠寺里拯救出来的,每一个人在什么位置,我都了如指掌。每次派去执行任务时,人数绝对不会超过三人,除了上次被杀了一个外,另外两个在关中潜伏的斥候,都是每一个月调动一次,根本不会出现什么细作。送信的人既然能够一直发现我们改变的接头地点,就说明这个人对我军的行动一直在密切关注着,又或者是,处在第一线的斥候,露出了什么蛛丝马迹,所以才被人发现了……”
斥候抱拳道:“主公,我等的功夫,都不及徐大人厉害,不如,把徐大人派到关中去调查个清清楚楚吧?”
张彦想了片刻,觉得斥候的这个提议非常好,徐盛是整个斥候军的首领,其刺杀和隐藏的技巧也是最高的一个,如今这样的一个关键时刻,也是时候将徐盛调往最需要他的地方去了。
&说的很对,现在正是需要徐盛的时候,你现在就去临邑,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给徐盛,让徐盛尽快启程去长安,彻底的查清楚,一直以来,给我们送信的人是谁。至于临邑的防守,就暂时交给徐盛部下的军司马代劳吧。”张彦道。
斥候领了命令,不辞辛劳,马不停蹄的,连夜赶往临邑城。
张彦从兖州撤军时,专门留下糜芳、鲍邵、陈应、牛金、徐盛五人,各自领兵两千,组成河防队,分别驻守在白马、鉏城、秦亭、苍亭、临邑五个地方,与青州的臧霸连成一线,其目的,就是预防袁绍从河北渡河,攻入黄河以南,确保中原一带的安全。
但从最新的情况看来,袁绍在冀州正准备收拾公孙瓒,根本无暇南顾。为此,张彦才敢大胆的将徐盛抽调出来,填补到空缺的斥候队伍中去。
对于这个谜一样存在的送信神秘人,张彦也很想弄清楚,这个人的到底是谁,又怎么会有那么大的能耐。
张彦派出斥候前往临邑后,便积极的投入到了训练士兵的队伍中,并把商务部主任李财从朐县调了过来,暂时由李财来打理造纸厂和印刷厂的生意。
李财是个不折不扣的商人,其运作资本的方式,跟张彦有很大的区别,一万匹战马他都从辽西安然无恙的运了回来,管理造纸厂和印刷厂的生意又有什么难的?
几天后,潜伏在关中的斥候再次传来了消息,征东将军张济听闻李傕、郭汜在长安相互攻击的事情,带领大军,火速从弘农赶了过来。
李傕、郭汜闻言,都十分害怕,两人陷入苦战月余,损兵折将不说,将士们更是疲惫不堪,这个时候张济从弘农赶来,所带的都是生力军,两个人都猜不到张济此次前来的用意,都非常担心张济会趁机把他们消灭掉。
于是乎,长安城中出现了久违的短暂和平。李傕、郭汜主动停战。要求歇战数日。至于开战时间,另行通知。
张济抵达长安城时,把军队驻扎在城外,带着侄子张绣以及五百亲随骑兵,雄赳赳、气昂昂的来到长安城下,让人去请李傕、郭汜当面详谈。
李傕、郭汜都惧怕张济会谋害自己,所以提出来让张绣带兵退后,方圆半里之内。不能有一个人。
张济答应了李傕、郭汜的请求,两个人这才从城中出来。时隔一月,这是李傕、郭汜二人的首度见面,两个人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