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备、关羽、张飞、简雍、陈到等人到了襄阳,一起去拜见刘表,刘表与刘备一见如故。



  随后,刘表出于对同宗的照顾,便任命刘备为武陵太守。刘备对刘表感激不尽,又是一番拜谢。



  次日,刘备带着关羽、张飞、简雍、陈到,辞别了刘表,远赴武陵,从此在荆州有了立足之地。



  ……



  徐州,彭城。



  转眼间,几个月过去,秋天也随之而来。



  这几个月内,曹操忙着挖掘坟墓,筹集资金,并派出小股部队伪装成盗贼,背着袁绍,到冀州打家劫舍,积蓄粮草。



  吕布则利用张彦之前送来的粮草,大肆招兵买马,并且加以训练。



  而张彦一心潜心经营和巩固徐州,期间又击退袁术,夺取青州,但一直未曾在兖州用兵。



  所以,三足鼎立的兖州境内,平静如水,数个月内,都没有爆发战争。



  如今夏去秋来,天气也变得凉爽了起来,而屯兵在定陶的吕布,再也按耐不住寂寞,准备率领大军三万,进攻曹操所在的濮阳。并且写信给张彦,邀请张彦一起进攻曹操,两下夹击。



  兖州的短暂和平即将逝去,战争,也将一触即发……
122使者张辽
  徐州,彭城。



  校场上,数千骑兵正在张彦的指挥下紧张的进行训练,他们每个人都骑着一匹战马,在校场上画圆似得转圈奔跑,而他们的双手中,则纷纷拉开了已经搭上箭矢的弓弦,都瞄准了位于校场中央的一面面箭靶。



  &嗖嗖……”



  一支支箭矢离弦而出,密集如雨,都朝着箭靶飞了过去。



  但在如蝗的箭矢中,能够射中箭靶上的红心的却寥寥无几,多数的箭矢非但射不中箭靶上的红心,甚至有的还偏离了箭靶,直接射到了箭靶后面的地面上去了。



  张彦坐在点将台上,一直在默默的观察着这些骑兵的训练,当他看到这一幕时,无奈的摇了摇头。



  射箭本来就是很难练习的本领,更别说是骑在马背上射箭了。大多数人站在陆地上可以很从容的射中靶心,但一骑上马背,箭法就变得糟糕透顶了,根本没有一点准确性可言。



  一队骑兵射完,另外一队骑兵紧接着跟了过来,瞄准箭靶后,纷纷放出了箭矢。



  但是结果依然惨不忍睹,一队骑兵共有五十名,但射中靶心的不过一两个,而射中箭靶的,也不过才十几个人而已。



  负责训练这些士兵的太史慈见了,恼羞成怒,不禁大骂道:“你们怎么都那么笨?这么简单的事情,你们居然也做不好?”



  骑兵们听到太史慈的指责,都低头不语,一个二个都垂头丧气的。



  太史慈见状,取来一张大弓,便跳上了马背,对众人喊道:“你们都看好了,要学习骑射,一定要掌握要领才行。骑马射箭,不比在陆地上射箭,不仅需要超高的箭术,还需要很娴熟的骑术。你们当中,有不少人的骑术和箭术都很优秀,关键是要掌握住骑术和箭术配合的要领,只有这样,才能将骑射练好。”



  士兵们都聚集在一起,纷纷竖起耳朵,仔细的聆听着太史慈的讲解,就连坐在点将台上的张彦,也是听的很仔细。



  &骑着的马匹,是一个活物,是可以不断的移动,所以你一定要熟悉马匹奔跑的颠簸程度,在马匹奔跑的时候,节选出一个瞬间的时间,拉开弓箭,瞄准目标,松开弓弦,射出箭矢,整个过程一定要一气呵成。只有这样,你才能命中目标。”



  太史慈讲到这里,便策马来到了校场上,对士兵们说道:“我凭嘴说,你们是永远都学不会的,我现在就演示给你们看。”



  说着,太史慈忽然扭过身子,与此同时,他的右手已经从箭囊中取出了一支弓箭,直接搭在了弓弦上,然后用力拉开弓弦,“呔”的一声大叫,一支箭矢“嗖”的一声,便划破了长空,直接朝位于校场中心的箭靶飞了过去。



  那支箭矢迅如闪电,直接射中了箭靶,而且正中红心,整个动作如同行云流水不一般,丝毫没有一点拖泥带水的感觉。



  士兵们见后,都是一阵欢呼。



  太史慈道:“刚才那一箭,我是骑在马背上一动不动的射出去的,我相信你们当中也有很多人肯定能够做到这样的精准,甚至会超越过的箭法。但是接下来我要给你们表演的则是骑在奔跑中的马背上射箭,希望你们好好的看我是怎么做的。”



  话音一落,太史慈“驾”的一声大喝,整个人飞驰而出,他双手拽着马缰,整个人贴在马背上,一双眼睛直勾勾的盯着位于校场中间的箭靶。



  忽然,他双手松开了马匹的缰绳,挽弓搭箭,转瞬之间,便将一支箭矢射向了箭靶。



  他第一支箭矢刚射出去,第二支箭矢信手拈来,又重新搭在了弓弦上,片刻之后,也射了出去,紧接着,第三支箭矢也搭上了弓弦,再次开弓搭箭,也将那支箭矢射了出去。



  太史慈的整个动作,迅如闪电,而且都在马匹奔跑中完成,但见他连续射出去的三支箭矢,沿着不同的运动轨迹,分别驶向了三个箭靶。



  &噗》



  三支箭矢都先后射中了三个不同的箭靶,而且每一支箭矢都正中红心。



  &好厉害啊……”



  士兵们见后,都目瞪口呆,对太史慈的骑射之术也都艳羡不已,都希望有太史慈那样的身手。



  太史慈围着校场转了半圈,听到耳边传来了欢呼声,又连续开弓三次,又将三支箭矢射了出去。



  但是这一次,三支箭矢始终保持着一致的运动轨迹,向着一个箭靶飞了过去。



  &



  第一支箭矢正中靶心。



  &



  第二支箭矢接踵而至,锋利的箭头带着强劲的力道,愣是将前面的那支箭矢一分为二,又射中了那个靶心。



  &



  第三支箭矢如影随形,凌厉的将靶心上的箭矢再次一分为二,再一次射中了那个靶心!



  三矢连发,三支箭矢都射中了一个目标,顿时让所有在场的人都惊讶万分,包括坐在点将台上观看的张彦。



  当太史慈勒住马匹,奔驰回原地时,他注意到那些士兵的脸上都带着尊敬和崇拜的神情。



  突然,欢声一片,掌声雷鸣,似乎在感谢太史慈为他们带来了精彩的表演。



  太史慈箭法超群,例不虚发,他的一番表演,立刻激起了士兵们训练的热情。



  张彦忽然从点将台上站了起来,冲着下面的将士们喊道:“刚才你们也都看见了,如果你们也想要太史大人那样的箭术,就必须不停的练习,直到你们练会为止。这期间,太史大人会一直悉心的教导你们,告诉你们怎么才能掌握住骑射的要领。我希望你们能够越来越进步,都成为一个个箭法精准的神射手!”



  士兵们重新燃起了斗志,纷纷跨上马背,挽起弓箭,在向太史慈请教了一些骑射的要领后,重新开始练习了起来。



  这些士兵在太史慈悉心的指导下,骑射的技术越来越好,从最初许多脱离箭靶,到现在许多箭矢能够射中箭靶,算是有了一个很好的突破。



  张彦见状,心理面也有一丝丝的欣慰。



  他扭过脸,又向校场上的另外几个地方望去,但见许褚在训练士兵的体力,牛金在训练士兵的进击之术,而徐盛则在训练士兵的近身格斗技巧。



  就在这时,陈群登上了点将台,先是向着张彦拜了一拜,接着便说道:“启禀主公,吕布派来了一位使者,说要亲自面见主公!”



  &布的使者?”张彦听后,便问道,“现在何处?”



  &经被属下安排在了州牧府的大厅里等候。”陈群答道。



  &去看看!”



  张彦转身下了点将台,在陈群的陪同下,离开了校场,朝着州牧府而去。



  州牧府的大厅里,张辽做为吕布派来的使者,得到了应有的礼遇。他静静的坐在大厅里,耐心的等待着张彦的到来。



  过了一会儿,张辽赫然看见,张彦在陈群的陪同下,大踏步的朝大厅里走来,虎步龙行,颇有一番威严。



  张辽急忙站了起来,走到大厅门口,当即抱拳道:“张辽拜见张安东!”



  张彦被天子敕封为徐州牧,安东将军,又因为其先祖张良的缘故,被天子封为了留侯。但外人一般都称呼张彦为张使君,张辽称呼张彦为张安东,也是正确的,那是因为张彦是安东将军的缘故。



  张彦见吕布派来的使者居然是张辽,顿时开心不已,高兴之余,一把抓住了张辽的手,呵呵笑道:“文远不必如此,你我兄弟,哪里来的那么多礼节?上次我们匆匆一别,未曾久叙,这次你来了彭城,我一定要好好的招待你一番。”



  话音一落,张彦扭脸对陈群道:“长文,麻烦你吩咐下去,准备一些酒菜,我要与文远贤弟喝个一醉方休!”



  &陈群抱拳应了一声,转身而出。



  张彦拉着张辽的手,径直走进了大厅,便走便道:“文远贤弟,吕将军派你来这里,是不是有什么事?”



  张辽点了点头,说道:“回张安东话……”



  张彦听张辽叫的如此生分,立刻打断了张辽的话,说道:“到了这里,贤弟还跟我拘束什么?我们是兄弟,你叫我兄长即可。”



  张辽于是改口道:“启禀兄长,吕将军写给了兄长一封书信,让我务必亲自交到兄长的手中。”



  说着,张辽从怀中掏出了一封书信,然后递到了张彦的面前。



  张彦接过书信,匆匆看了一遍,面无表情的。



  他重新合上了书信,放入了怀中,这才对张辽笑呵呵说道:“今日你我兄弟难得重聚,一定要喝个一醉方休,至于信中所提及的事情,待我思量思量,明日再给你答复,如何?”



  张辽点了点头,也没有再说什么。



  于是,张彦坐在大厅里,与张辽一番闲聊。



  过了一会儿,下人们端来了酒菜,张彦又让人去校场请来了太史慈、许褚、牛金、徐盛,然后又把陈珪、陈群、张昭、张纮都叫了过来,一起作陪,并为张辽一一介绍众人,而对这些人也介绍起了张辽,只说是自己的贤弟,却并不说张辽的其他身份。



  张辽见张彦对自己如此重视,心中也有了一丝感动。



  一群人边吃边喝,其乐融融,不过,张辽酒量不行,很快便被张彦灌醉。



  于是,张彦让人将张辽抬到客房休息,他则在大厅里,当着大家的面说道:“既然大家都在,那就商量商量一件事情吧。”



  说着,他把吕布写的书信给拿了出来,让人递给众人传阅。



  太史慈、许褚、牛金、徐盛都是粗人,几个人就太史慈稍微认识一点字,但认识的也不怎么全,所以这封书信,也只是在陈珪、陈群、张昭、张纮四人中间传阅。



  陈珪、陈群、张昭、张纮四人看完这封信后,面面相觑了一番,却都不怎么言语。



  张彦见状,便道:“四位先生,你们认为此事可行否?”
123兵进兖州
  陈珪率先说道:“启禀主公,属下以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若能和吕布联合,一起攻击曹操,以两军之实力,必然可以将曹操彻底赶出兖州。”



  张彦道:“嗯,我也认为此时出兵,是最佳的时机。若真的能够将曹操赶出兖州,那么陶使君和那些死去的徐州百姓,泉下有知,也可以瞑目了。”



  陈群忙道:“启禀主公,出兵也不是不可以。不过,吕布虽有虎狼之勇,却无英奇之略,而且此人反复无常,唯利是图。我担心我军和其联合击败曹操后,吕布会反过来咬我军一口,那可真是养虎为患啊。”



  张彦听陈群这么一说,不禁皱起了眉头,他熟读三国历史,又如何不知道吕布的为人呢。而这一点,也正是他所担心的。



  若搁在以前,吕布不过是个呈一时之勇的匹夫而已。而现在吕布的身边却多了一个足智多谋的陈宫,却也难对付了一些。



  张昭道:“虽然吕布贪婪无厌,又是个反复的小人,但是,吕布骁勇善战,帐下所豢养的将士也都是精锐,若能与他联合,破曹操必矣!”



  张纮随即补充道:“若我军舍去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单以我军之力来抗衡曹操,未免有点太过吃力。吕布又是个有勇无谋的人,虽有陈宫为其出谋划策,但陈宫此人太过事事谨慎,也就造成了他奇谋妙计想出来的时间太长了。再观曹操,他帐下人才济济,文有荀彧、荀攸、郭嘉、程昱等人,武有夏侯惇、夏侯渊、曹洪、典韦等人,若真和吕布交战起来,曹操未必会处于下风。况且,曹操之兵,都是久经战阵的精锐之师,而且吕布新近募集了数万兵马,只是简单的训练了一下,真正临敌时,吕布兵马虽多,但也未必有什么优势。一旦曹操将吕布击败,他就会将矛头直指我军,那时,我军孤掌难鸣,曹操又没有了后顾之忧,自然会全力对付我军。一旦曹操再得到袁绍的帮助,我军又有几分胜算?”



  &公曾经先后两次击败曹操,名震徐州,而今我军也已有十万兵马,如何对付不了曹操?”徐盛听张纮说了一些丧气的话,立刻站了起来,朗声说道。



  张纮呵呵笑道:“主公的确曾经两次击败曹操,并且迫使曹操从徐州退兵。但这两次并非正面对曹操交锋,而又都是避开了曹操的主力,说句不好听的,这两次的胜利,完全是依靠运气而已。一旦曹操击败吕布,没有了后顾之忧,全心全意对付我军时,我军虽有十万兵马,但真正骁勇善战的精锐却少之又少。而曹操的士兵都是久经战阵的精锐,真的打起来,我军也未必有什么太大的优势。兵在于精,而不是在于有多少兵马。临战时,将士都怯懦万分,兵马再多,又有何用?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而已……”



  &怎么净说这些丧气话?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徐盛不服气的说道。



  张纮也不跟徐盛一般见识,而是拱手对张彦说道:“启禀主公,属下以为,应立即答应与吕布联合之事,共同攻击曹操。吕布虽然反复,但与曹操相比,他只不过是一头狼而已,而曹操却是一头沉睡的猛虎。两者相较,哪一个危害更大,我想大家心里应该都有数。”



  张彦听完张纮的这一番话后,也深表赞同,缓缓的说道:“子纲先生言之有理,我也已经做出了决定,与吕布联合,共同驱逐曹操这头猛虎。不过,等赶走了曹操,我们再先发制人,反过来将吕布这头桀骜不驯的狼也收拾了。不知道在座的诸位,可有什么驱虎吞狼的妙计吗?”



  张纮当即抱拳道:“启禀主公,我军可先假意答应吕布,让吕布放心进攻曹操,然后我军一方面坐山观虎斗,等到吕布和曹操两败俱伤之时,主公再率领精锐之师,出兵攻击曹操主力,则一战便可攻破曹操。另一方面,主公亦可派遣军队趁曹操与吕布交战之际,袭扰曹操后方,使其有所顾忌。一旦我军攻下曹操所依靠的城池,则可使居无其地,无所依靠。若双管齐下,则曹操必败无疑!”



  &哈哈……子纲先生所献之策,真乃妙计也!”张彦听后,当即朝着张纮竖起了大拇指。



  随后,张彦又和众人商议了一番,着令张昭准备粮草辎重,派遣周泰、蒋钦各率本部人马赶赴下邳的淮陵、东城二县,协助下邳太守陈矫防守淮南的袁术。



  除此之外,张彦又令于禁暂行奋威将军之职,统率糜芳、邓毅、陈应这三支兵马,随时等候他的命令。而后,张彦则带领太史慈、许褚、牛金、徐盛,以张纮、陈珪为军师,集结大军,赶赴昌邑。



  第二天,张彦先打发走了张辽,让张辽回去告知吕布,他不日便会率军抵达。



  等到第三天,张昭已经将所有的粮草辎重全部准备妥当,张彦亲率太史慈、许褚等骑兵先行,而让牛金、徐盛等步兵押运着粮草随后,两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朝着昌邑城而去。



  两天后,张彦、太史慈、许褚、张纮率领三千骑兵率先抵达昌邑,山阳太守鲍勋、长史鲍邵早早的等候在城门口,热烈相迎。



  两下相见,一番礼毕,张彦便问道:“这几日,曹操、吕布两军可有什么动向吗?”



  鲍勋回答道:“据斥候回报,吕布已经于昨日率领大军三万前往濮阳,而曹操则一直按兵不动。”



  一行人鱼贯入城,在鲍勋、鲍邵的安排下,将士们被安排在军营居住,而鲍勋则在太守府准备好了一个别院,专门腾出来给张彦居住,而张纮则被安排在张彦的房间隔壁。



  当天,张彦换了一身装束,独自一人在城中闲逛了一圈。说是闲逛,其实也略带一些目的性。自从他占领昌邑后,便任命鲍勋为山阳太守,鲍邵为山阳的长史,让他们兄弟二人一起治理山阳郡,而关于各县县令的任免,也直接委任给了鲍勋。



  他沿途经过山阳郡治下的几个县时,并没有入城,而是询问了一些当地的百姓,这才知道,鲍勋上任后,裁撤了一批县令,选拔年轻有为的人来担任县令,而且这些县令都勤于政事,将县里面治理的井井有条。



  而做为山阳郡的太守,鲍勋更是在百姓口中交相称赞,深得郡中百姓的爱戴。



  为此,他来到昌邑后,名为闲逛,实为暗访,想要彻底的看看鲍勋是否合格,是否做过什么出格的事情。



  结果,鲍勋这个太守当的非常合格,先是与城中的一些富绅约法三章,然后又让其兄鲍邵带着人着重打击郡中恶霸,软硬兼施,使得郡中的治安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除此之外,鲍勋还专门募集了三千兵丁,并且加以训练,组建成了一支军队,至少可以起到保卫城池的作用。



  一个月前,盘踞在汝南一带的黄巾军,因粮食紧缺,外出抄略,先犯陈国、梁国,所过之处,官军无法抵挡,后入济阴郡,从单父县蹿入山阳郡,犯境劫掠。鲍勋得知后,便与其兄一起率军抵御这伙黄巾军,在防东县一战,斩杀一千多名黄巾贼,使得黄巾贼闻风丧胆,被迫退出山阳郡。



  总之,鲍勋自当山阳太守的几个月中,将山阳郡治理的井井有条,而且还训练了一支可以自保的军队,让张彦感到很是欣慰。



  张彦回到太守府后,对鲍勋夸赞有加,又赏赐给了鲍勋一些金银财帛,但鲍勋却拒之不受。



  无论张彦怎么说,鲍勋就是不接受赏赐。于是,张彦便不再强加,而是默默的记在心里,准备在击败曹操后,任命鲍勋来当兖州的刺史。



  第二天,斥候来报,曹操听闻吕布率军来攻,便率军到了离狐,准备在那里防御吕布。而吕布则派遣使者到了昌邑,要求张彦出兵,与他一起攻击曹操,在离狐决战。



  张彦一面回信敷衍吕布,说自己大军未到,不便行动,一面又派人暗中观察曹操、吕布两军的动向。除此之外,张彦还特意写了一封信,让人送给于禁,命令于禁率领大军攻击范县、东阿,抄曹操后路。



  第三天,牛金,徐盛率军大军抵达昌邑,张彦没有行动,而是让士兵在昌邑休整。



  下午,曹操、吕布的战况传来,两军在离狐展开大战,双方互有胜负。



  第四天,吕布的使者再次来到了昌邑,要求张彦出兵。



  张彦允诺了吕布的使者,将其打发走后,便带领大军北进,于当天晚上抵达了济阴郡的乘氏县。



  第五天凌晨,斥候再次传来了吕布和曹操的战况,吕布军在离狐连战连捷,大破曹操。曹操退守濮阳,吕布率军追击。



  张彦于是再次拔营起寨,从乘氏出发,行走了一天,大军抵达成阳。



  第六天,吕布兵围濮阳,曹操坚守不战,吕布攻城不下,两军对峙濮阳。



  张彦则率领兵马,不慌不忙的从成阳出发,于当天傍晚抵达离狐,距离濮阳只有几十里……
124抵达濮阳
  夕阳西下,暮色四合,一群饱食的乌鹊徘徊在残破的离狐城上空,一群饥饿的野狼正埋头在尸体之间,尽情的享用着美餐。



  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血腥味,离狐城的断壁残垣上,尸体遍地都是,碎裂的头骨,断裂的残肢,更是随处可见。



  血迹斑斑的城墙周围,更是堆满了尸体,像一座座小山丘一样。战争遗留下的疮痍随处可见,地面上尽是一些断裂的箭矢、兵器,还有残破的战甲、以及碎裂的攻城器械。



  离狐城满目疮痍,许多尸体更是被野兽挖空了内脏,只剩下一副残躯。



  看到如此一幕,便可以预见当时战况的惨烈。



  不管是曹操的士兵,又或是吕布的士兵,都没有人对尸体进行处理,就这样遗弃在了荒野当中。



  张彦皱着眉头,扫了一眼被暴尸荒野的尸体,当即下令全军一分为二,一部分负责在离狐城外安营扎寨,一部分则负责清扫战场,掩埋尸体,以免引发疫病。



  夜幕降临时,营寨已经搭建完毕,但尸体却仍在进行掩埋。负责掩埋尸体的徐州兵,足足忙碌了两个时辰,才将这些尸体全部掩埋完毕。



  虽然没有进行明确的统计,但在搬运尸体的过程中,负责掩埋尸体的徐盛,还是发现了一些端倪:吕布军的阵亡人数竟然是曹操军阵亡将士的一倍。



  张彦军的斥候,大部分都是徐盛从浮屠寺里救出来的死士,在张彦为其解毒之后,便死心塌地的跟着张彦,一心一意的为张彦当起了斥候,而斥候队伍的管理,也都交给了徐盛。



  如果说,斥候就是特务的话,那么徐盛就是不折不扣的特务头子。而且,徐盛等人几乎都不认识字,正因为如此,张彦才放心的让他们传递书信等重要信息。



  而斥候们所刺探到的信息,则都是通过口传,直接向徐盛、张彦报告。



  所以,徐盛耳濡目染,也渐渐留了一个心眼,对传递来的消息也十分敏感。



  夜已深,但张彦还在军营中忙碌,并未休息。



  大帐内,张彦正与张纮、陈珪在商议着事情,但见徐盛从帐外走了进来,一脸慌张的样子,便问道:“是不是又有消息传来了?”



  徐盛摇了摇头,说道:“启禀主公,属下在掩埋尸体的时候,发现了一丝端倪……”



  &么端倪?”张彦忙问道。



  徐盛道:“属下在掩埋尸体的时候,意外发现,吕布军阵亡的将士,远比曹操军阵亡的将士要多出很多,几近是曹军的一倍……”



  张彦轻声问道:“曹军士兵尽皆精锐,吕布的兵马都是最近几个月招募的,仓促而成,自然无法和曹兵比拟,阵亡的人数也自然就高了。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吗?”



  徐盛道:“昨日斥候来报,说吕布在这里连战连捷,大破曹操,并且迫使曹操退守濮阳,可从阵亡的士兵数量上来看,损兵折将的反倒是吕布军,那为什么曹操要撤军呢?”



  这时,陈珪听后,呵呵笑了出来,道:“战场上瞬息万变,并不能以阵亡多少人来做胜负的推论。有时候,胜利的一方,或许付出的代价远远比战败的一方要大的多……”



  张彦对徐盛道:“陈大人说的很有道理,你现在比以前越来越谨慎了,倒是值得赞赏。好了,你也累了一天了,早点回去休息吧。”



  徐盛也没有再多想,于是抱拳道:“末将告退!”



  话音一落,徐盛转身便出了大帐。



  陈珪见徐盛出了大帐,便冷笑了一声,自言自语的道:“我等智谋之士尚未看出哪里有端倪之处,他一个连字都不认识的粗人,也能看出端倪?”



  张彦忙道:“徐盛行事谨慎,也未必是一件坏处,至少,这证明他用脑子想了。陈大人,明日我军是否兵临濮阳城下?”



  陈珪道:“不必急着兵临濮阳城下,先看看吕布军和曹操军的战况,再做决定不迟。”



  &纲先生,你可有什么建议吗?”张彦看了一眼一直没有说话的张纮,便问道。



  张纮轻声说道:“兵进三十里,然后安营扎寨,先静观其变吧。”



  一番计议之后,张彦便做出了决定,让人送陈珪、张纮二人回营休息,并且颁布下了命令,明日一早,便拔营起寨,前往濮阳。



  第二天天一亮,张彦等人便拔营起寨,大军迤逦而进,浩浩荡荡的朝濮阳而去。



  不过,张彦等人却走的十分缓慢,总共几十里的路程,张彦愣是在傍晚时分抵达了濮阳境内,在距离濮阳城还有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



  大军安置妥当后,张彦便带着太史慈、许褚和一百名精骑,前往濮阳城下,前去观看吕布和曹操的战况。



  吕布的大军驻扎在濮阳城外,距离濮阳城只有两里路程,营寨里只留着少数的守兵,大军都聚集在濮阳城下,正在吕布的指挥下,向濮阳城发起了猛攻。



  濮阳城城墙高两丈多,有一条护城河环绕在城墙外面,宽约一丈,护城河里的河水早已经因为大旱而干涸,如今只是一个深丈许的巨坑,但饶是如此,也起到了阻止敌人入侵的的作用。



  不过,吕布却在陈宫的建议下,让士兵担土填塞,愣是用土填平了几段护城河,可以让士兵毫无顾忌的冲锋到城墙下面。



  如今,濮阳城上矢如雨下,而吕布的军队,正在大将高顺的率领下,奋不顾身的借用云梯向上攀爬。



  除此之外,吕布更是让手下健将郝萌、宋宪、成廉、侯成各引一支弓箭手,在左右两翼掩射。



  城墙上,曹操亲自登城指挥,左边李典、右边曹洪,各自率领军队誓死抵抗,奋力杀敌。



  箭矢在两军中间你来我往,密集的像是暴雨一般,两军将士互有损伤。



  不过,曹军防守严密,高顺等人虽然身手矫健,英勇无畏,但却始终无法登上城墙。



  吕布骑在赤兔马上,紧皱着眉头,双眸中更是放出道道凶光,恨不得将曹操生吃活吞。



  陈宫也是一筹莫展的望着前方,看到阵亡的将士在不断的增加,便劝说道:“主公,若一直这样强攻下去,只怕我军会损失更多的将士。濮阳城易守难攻,不如暂时先撤军回营,再想起他办法?”



  吕布见状,虽然不情愿,但也很无奈,他已经连续攻打了半个时辰,损失了近三千将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