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第2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帐下第一谋士,杨阜!



  徐庶看到杨阜后,心里也是一阵莫名的激动,因为,这个人就是他要见的人,本以为暴风雪阻断了道路,杨阜不会来了,没想到杨阜在如此极端恶劣的天气下面,还能如约而来,真的很让人欣慰!



  “快!快打开城门,让杨长史入城!”徐庶喜笑颜开,急忙冲守城的将士们喊道。(未完待续。)
799等候多时
  杨阜,字义山,现在任职陇西太守,因在马超掌控凉州之前,就担任凉州刺史韦宽的长史,加上名声响亮,因而大家都习惯性喊他杨长史。



  当年韦宽被韩遂杀死,杨阜外逃,马超杀死韩遂后,杨阜回到了凉州,从此跟随在马超身边,成为了马超最值得信赖的一个谋士,并且为马超出谋划策,这才奠定了马超掌控凉州的基础。



  再后来,马超接受了朝廷的封赏,出任凉州牧、镇西将军一职,朝廷为了打通丝绸之路,驱逐了在凉州的外族势力,而且马超也就此归附在了大汉朝廷的怀抱当中。



  虽然马超名义上归附到了大汉朝廷,但实际上,凉州真正的统治者还是马超,他就相当于一个军阀,掌控着凉州的一切。



  姑臧城的城门缓缓打开了,徐庶亲自出去迎接杨阜,杨阜也是一番受宠若惊的样子,两个人一见面便相互寒暄了几句,便一同前往州牧府去了。



  姑臧城是武威郡的郡城,自从马超出任凉州牧以来,便将州府迁到了姑臧城,姑臧城位于凉州版图的正中心位置,方便控制凉州的西部和凉州的东部。



  马超走后,让徐庶暂代他来担任凉州牧,全权负责处理凉州境内大大小小的事情。说是这样说的,可是实际上,徐庶只不过是一个被架空的傀儡而已,马超走后,凡是徐庶从州府发出的公文,各郡太守一律暂时扣押,不予回复,准备等到马超回来再做决定。



  而姑臧城里,也有武威太守庞柔进行治理,徐庶根本插不上手,整个代替马超成为凉州牧的期间,他一直都是无所事事,也没有什么权力可言。



  所以,徐庶整个人都很憋屈。在他看来,凉州是朝廷的凉州,不是他马超的凉州,徐庶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应该改变一下现在的现状,于是,在凉州所有的官员当中,徐庶经过几个月的思考,决定从杨阜进行突破。



  之所以选择杨阜,是因为杨阜是凉州有名的名士,最为关键的是,杨阜并非是马超的旧部,而是后来前来投靠的,只是感恩于马超杀了韩遂,为他报了仇,并且想尽快结束凉州的纷乱这才选择投靠了马超。



  另外,马超之所以能够迅速的平定整个凉州,其最大的功劳要归功于杨阜,因为当初正是杨阜献策,才得以让凉州逐渐安定下来。



  州府的议事大厅里,徐庶设宴款待杨阜,杨阜冒着风雪如约而来,多多少少让徐庶有了一些莫名的感动,但是徐庶在大厅里并未多说什么话,因为他的身边站满了马超的耳目。



  马超离开凉州时,只是让庞德、马岱随行,军队也只是带走了一部分而已,其余都是借用羌人的兵力,而绝大部分兵力还是留在了凉州,全部由马超所信任的人进行统领,兵权被牢牢的握在了马家人的手里。



  筵席上,徐庶和杨阜的话并不多,酒足饭饱之后,两个人寒暄了几句,便分开了,徐庶让人将杨阜安排在客房,自己便去歇息去了。



  徐庶回到房间后,把自己的侍从叫了过来,直接给了他一些钱财。侍从一脸迷茫,不解的望着徐庶。



  徐庶对侍从说道:“你这几天一直愁眉苦脸的,以为我看不出来吗?你的母亲身患重病,卧床不起,你却无钱医病,这些钱你先拿去用,先把你母亲的病治好了再说!”



  侍从顿时是一阵莫名的感动,他受命负责监视徐庶的一举一动,甚至连母亲病了也不能去伺候,家里的钱也没有了,这几天上司不在,他也无法借钱,眼看母亲的病一日重过一日,他心里那叫一个急啊。可是这件事他从来没有向徐庶透露过,怎么徐庶知道的一清二楚?



  侍从想问,却被徐庶止住,说道:“你什么也不用问,你在我身边的目的我心里一清二楚,你拿着这钱,治病救人要紧,我今天多喝了一点酒,有些头晕,一会儿就准备睡下了,你趁着这个时间回家一趟吧,不耽误明天一早到来就行,这件事只有你知我知,绝对不会有第三个人知道的。”



  侍从一阵莫名的感动,在职责和亲情面前,他选择了后者,拿了钱,辞别了徐庶,便悄悄的离开了州府。



  徐庶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受到了监视,但是他却不动声色,暗中观察,马超虽然监视他很严密,但是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任何人也都会有弱点,当他得知负责监视他的人是一个大孝子时,自己便已经有了打算,刚好这几天他得到了这个消息,正好派上用场。



  打发走侍从之后,徐庶整个人就像是获得了自由一样,浑身上下都舒坦万分。接下来,徐庶要做的就是等待,他在等待天黑。



  夜幕逐渐降下,暴风雪虽然小了很多,但是屋外却还是很寒冷,州府里负责站岗的卫士也大多都偷懒去了,不知道躲在什么地方取暖去了。



  夜渐渐深了,徐庶一身侍卫打扮,从房间里鬼鬼祟祟的走了出来,他小心翼翼的来到了杨阜的房门外面,见四下无人,正要敲门,却忽然想到这样是不是太过唐突了,而且他事先并未和杨阜接触过,这个人的事迹他也只是道听途说而已,万一自己去找杨阜,无法说服杨阜,或者杨阜跟马超一心,那他的目的不就是又暴露出来了吗?届时,自己就无法在凉州立足了。



  正当徐庶犹豫不决,踌躇满志的时候,杨阜的房间里突然传出来了一个声音:“既然来了,为什么还不进来?”



  徐庶听后,吃了一惊,正当他还在一脸茫然的时候,杨阜的房门突然打开了,在皑皑白雪的映照下,杨阜清晰的脸庞出现在了徐庶的面前。



  “徐大人,杨某等候你多时了!”杨阜拱手说道。



  徐庶皱起了眉头,不解的问道:“等我?”



  杨阜探出头,看了看四周,见走廊下面没有一个人,便对徐庶说道:“徐大人,还是进来说话吧!”(未完待续。)
800杨阜归心
  杨阜的房间里十分昏暗,徐庶就坐在他的对面,两个人在这样一个漆黑的环境里,谁也看不到对方的脸庞。



  两个人都没有点燃灯火,怕引起不必要的怀疑,似乎两个人都心知肚明一样。



  片刻的沉寂过后,徐庶首先开了口,直接问道:“杨长史,你刚才说你已经等候我多时了,你怎么知道我今夜会来?”



  杨阜道:“你我都是聪明之人,我也不跟你拐弯抹角了,咱们就开门见山的说吧。徐大人之所以会留在凉州,其实就是摄政王故意布下的一枚棋子,而且徐大人这枚棋子十分重要,凉州今后的归属,恐怕都要系于徐大人一人之身了。”



  徐庶听后,不禁皱起了眉头,黑暗之中,他无法看清杨阜脸上的表情,但是他惊讶的是杨阜居然能够洞悉这一切,要知道,徐庶留在凉州之后,从未有半点懈怠,也不敢有任何松懈,每日如履薄冰,生怕辜负了摄政王对他的一番期待,而且这件事也只有摄政王和他自己知道,凉州之内,绝无第二个人知道他留在凉州的真实目的。



  许多人都认为,徐庶留在凉州,只是为了监视马超,但这只是个微不足道的事情,他的重任远高于此,其真实的目的就是要颠覆马超控制下的整个凉州,让朝廷的权力得以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从而取代马超。



  为此,张彦从一开始就计划好了,首先是把马超调离凉州,让其去参加平蜀的战争,蜀地平定后,张彦又把马超调到了平定南中叛乱的战场上,并且将马超带领的兵力彻底打散了,最大程度的给徐庶提供便利。



  这一切的一切,徐庶都心知肚明,可是张彦把马超想的过于简单了,马超是离开了凉州,可是他的心腹以及旧部绝大部分都留在了凉州,而且他们只听令于马超一个人的指挥,对暂代凉州牧的徐庶根本不放在眼里。



  马刚、庞柔、王双等人都手握重兵,除此之外,盖顺、索广、杨秋、成宜手中都握有一部分兵力,虽然他们不算是马超的心腹,但也都对马超惟命是从,徐庶要想颠覆凉州,只怕是万分艰难。



  “杨长史,我听不懂你在说些什么!”此时此刻,徐庶哪里肯承认,一来他害怕上了杨阜的当,万一杨阜心系马超,那么他在凉州就再无立足之地了,虽然说这些人不敢杀他,但是将他囚禁起来,或者驱逐出境,都不是没有可能的。



  杨阜道:“徐大人,我以诚相待,也希望徐大人能够以诚待我。我知道,我突然说出这样的话来,徐大人肯定对我有所怀疑。不过我可以名正言顺的告诉徐大人,从你留在凉州的第一天起,我就已经知道了你的目的,如果我想告发你的话,你早就不会坐在这里和我说话了。”



  徐庶沉默不语,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脑海中还在思索着,杨阜是不是在用话套自己。



  杨阜见徐庶不作声,便继续说道:“徐大人,我也知道你的处境,摄政王派你来暗中监视马超,却不想反被马超给监视了,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人跟着,不怎么自由。马超离开凉州率部前往益州后,监视徐大人的事情也更加强烈起来,凉州的官员们都是马超的旧部,对徐大人也是不理睬,这么长时间里,也算苦了徐大人了。”



  徐庶还是不作声,只是静静的聆听着,他想知道,杨阜到底想说些什么。



  杨阜也自顾自的说道:“徐大人对我有戒备之心,也属于人之常情,但是今夜如果我不把我的态度表达出来,只怕今后就再无机会。徐大人,我虽然是马超的部下,但是我深知马超的野心,自黄巾之乱以来,我大汉军阀割据,战乱连连,如今好不容易走向了和平,统一,我绝对不允许再有人分裂大汉,割据地方。马超此人狼子野心,表面上顺从朝廷,可实际上却在暗中积蓄力量,平蜀之战中,马超从汉中获得大量的金银珠宝,秘密令马岱押送至武都,交由王双保管。如果马超回到凉州,必然会利用这大量的财物招兵买马,扩充军备,一旦马超有了一些气候,必然会起兵反叛朝廷,届时,凉州将不再复朝廷所有,而凉州也会因此而再次陷入到战乱当中。我身为凉州男儿,又怎么忍心看到凉州毁在这样的一个匹夫手里呢?”



  徐庶静静的聆听着,杨阜说话十分激动,虽然他看不见杨阜脸上的表情,但是可以从话语中感受到杨阜这个人的内心。在他看来,杨阜是为了凉州,才选择背弃马超的,这种品格,倒显得十分高尚。



  除此之外,杨阜还说出了一个徐庶不知道的情况,那就是马超偷偷运回了大量的金银珠宝,作为日后扩军之用,这是他从来都不知道的情况。



  杨义山的大名,整个凉州人尽皆知,这个人不仅仅是个名士,还是乐善好施,慷慨解囊的仁人义士。



  他因为前任凉州牧韦端对他有知遇之恩,所以对韦端一直心怀感激,甚至在韦端被韩遂杀死后,他一心想的都是怎么为韦端报仇,即便是豁出这条命,也在所不惜。除此之外,凉州上至名士,下至贩夫走卒,只要是有需要帮助的人,他都会伸出手去帮一把。再者,天水杨氏在凉州一带颇有威望,而杨阜的家族也是大富之家,颇有财力,杨氏在凉州境内的关系也是十分广泛,如果能够得到杨阜相助,只需登高一呼,响应者也要数以千计。



  这些都是徐庶想要找杨阜帮助自己的重要原因,只是,本该由他来说服杨阜的,此时此刻却像是反过来了一样,变成了杨阜千方百计的向他表明心迹,言下之意就是想为朝廷效力,颠覆马超在凉州的势力,还凉州一个太平。



  良久,徐庶才缓缓的说道:“杨长史,你说这些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杨阜道:“事到如今,徐大人还是不肯相信我吗?”



  “不是不相信,而是不敢相信,万一杨长史是马超派来,故意诈我的话,那我岂不是轻而易举的就掉到你设下的圈套里面了吗?”徐庶试探性的说道。



  杨阜哈哈笑道:“徐大人,如果我想诈你的话,早就诈你了,还用等到今天?徐大人前怕狼,后怕虎的,如此可成不了什么大事啊。如果我真是马超派来的,你我就不用在这个时间私会了。”



  徐庶问道:“你真的不是马超派来的?”



  “不是。”杨阜义正言辞的回答道。



  徐庶道:“那好吧,那我就相信杨长史一次。只是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杨长史,希望杨长史能够回答我。”



  “什么问题,你尽管问吧。”杨阜道。



  徐庶道:“杨长史,如今马超虽然不在凉州,但是马超的心腹都手握重兵,分布在凉州的各个地方,如果要颠覆凉州的话,不知道杨长史可有什么妙计?”



  杨阜道:“我既然来了,就不会白来,我早已经想好了对付马超的办法。只不过现在马超人不在凉州,无法连他一起解决掉,实在是一个极大的遗憾。但是,正因为马超不在凉州,却让我们做事更加方便了。要想颠覆马超的势力,对我来说,简直是易如反掌……”



  徐庶听到这里,嘿嘿笑了起来,对杨阜说道:“杨长史大言不惭,也不怕闪了舌头。马超的名望足以威震整个凉州,其部下也都是精兵强将,我们现在要人没人,要兵没兵,怎么可能会颠覆马超的势力?”



  杨阜则呵呵笑了笑,说道:“徐大人不相信我,也是情理之中,因为不管任何人听到我说的话,都会觉得有些不太可能。可是,我就是要把不可能变成可能。马超的部下虽然兵强马壮,但终究只是一群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而已,要对付这群人,用武力自然不行,但要用智力的话,他们肯定不是我们的对手。我已经想好了一个万全之策,在这个计策当中,徐大人是关键中的关键,只要徐大人肯按照我说的去做,我敢保证,不出一个月,凉州的大地上,再无马超的心腹出现,换来的则是归心我大汉的铁血男儿!”



  徐庶听后,对杨阜说道:“杨长史,此言不虚?”



  “若有半句虚言,徐大人可斩我头!”杨阜道。



  徐庶还是有些担心的问道:“那么,我能否知道杨长史准备怎么颠覆凉州?”



  杨阜将自己心中的计策一五一十的说给了徐庶听,其主要中心意思是摆下鸿门宴,设宴款待马刚、庞柔、王双等人,然后埋伏下死士,就席间杀之。



  徐庶听后,不禁皱起了眉头,杨阜说的万全之策在他看来,一点都不万全,更多的只是一种冒险,只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在这条万全之策上,即便是杀死了这些马超的心腹爱将,他们的部下也未必肯善罢甘休,搞不好,那么他们就会满盘皆输,别说颠覆凉州了,他们甚至会因此而丧命,死无葬身之地。



  往前一步是悬崖,往后一步也是悬崖,既然都是悬崖,那后退不如前进,至少,在前进的道路上,仍有那么一丝希望,走过架在悬崖上的独木桥。



  徐庶想了很久,终于对杨阜开口说道:“杨长史,此计虽妙,但是却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也太过冒险。我倒是有一条计策……”(未完待续。)
801表兄姜叙
  当夜,徐庶和杨阜促膝长谈,聊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最终二人达成了一致,决定趁着马超不在凉州的这段日子里,尽快的完成颠覆凉州的壮举。



  两个人都是智慧过人之辈,但是两个人手中都没有兵马,要想颠覆凉州,就必须要在手中握着一支兵马,否则的话,自己还没有开始行动呢,就已经被几个无名小卒给拖出去给斩杀了。



  为此,经过一番仔细的商量,杨阜的表兄姜叙映入了徐庶的眼帘。



  姜叙,字伯奕,是天水郡冀城人,是杨阜亲姑姑的儿子,比他还年长几岁,现如今任职酒泉郡的长史,负责统领整个酒泉郡的兵马,隶属于酒泉太守杨秋之部下。



  除了姜叙之外,杨秋也是一个不容忽略的人物,此人文武兼备,既能上阵杀敌,又能治理地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当年马超击败韩遂后,就曾经俘虏过杨秋,但是马超并没有杀杨秋,而是将其软禁起来,直到杨秋肯为自己效力为止。



  投降后的杨秋,因为自己不是马超的旧部,所以为人处事都非常的谨慎,生怕出现一丁点的差池,即便是立了功也比较谦虚,从不敢随便邀功,就连马超的赏赐,也几次三番的推脱掉了,实在推不掉的,自己也没有留在身边,而是悉数分赏给了自己的部下。



  而杨阜的表兄姜叙,则是杨秋帐下的红人,徐庶和杨阜的意思很明显,他们想通过姜叙,拉拢杨秋,一起为朝廷效力。



  如果可以的话,甚至还可以通过杨秋拉拢成宜,而巧合的是,杨阜的一个挚友梁宽,正在张掖属国都尉成宜手下当记事。另外除了杨秋和成宜之外,金城太守盖顺、敦煌太守索广,这二人也并非是马超旧部,两个人在凉州西部一带均有名声,当初之所以会选择跟从马超,无外乎是出于大局的考虑,如果他们两个人知道马超有割据凉州,称雄西陲的野心,只怕也未必会对马超死心塌地的。



  杨阜本人是陇西太守,手里面就有一些兵丁,虽然不多,但蚊子再小也是肉啊,在这个最需要人的节骨眼上,也可以壮壮声势。而且,杨阜家族就有不少人,加上多年来杨阜在凉州积攒下来的人脉和声望,只要他振臂一呼,招揽个数千人不成问题。



  这一夜,两个人聊的很彻底,具体该怎么办,两个人也都有了计划,于是,在决定好一切后,便开始分头行动,着手部署一切。



  由于徐庶被严密监视着,所以徐庶行动不便,这些事情,绝大部分都只能通过杨阜来完成了。徐庶为了刺激杨阜为朝廷效力,甚至私自许诺杨阜,只要他帮助自己颠覆了马超在凉州的势力,他可以保举杨阜担任凉州刺史。



  谁知道,这句话不但没有起到刺激作用,反而惹怒了杨阜。



  杨阜生气的说道:“徐大人,如果我真的是那种贪图功名利禄之人,我早就在朝中封侯拜相了,又何故在此地谋划?我之所以做这一切,完全不在乎名利,而是为了大局着想,若是徐大人认为我只是贪图名利的小人,投机而为的话,那可真是羞辱了我!我做这一切,都是为了凉州的太平,为了百姓的安宁,为了朝廷的大一统,绝非是为了一己私欲!”



  徐庶直到这时才知道,原来杨阜真的是那种大公无私,道德高尚的人,是他太过势力了,才会以为杨阜帮助自己无非是为了日后担任凉州的刺史。他急忙向杨阜连连赔不是,这才得到杨阜的原谅。



  两个人分开之后,已经是平明时分了,徐庶提着的心也终于落回了原处,虽然一夜未眠,但是至少落实了一些实事,而且有了杨阜的帮助,接下来要做什么,就显得有些轻松和从容了。



  第二天,两个人像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由于大雪封住了整个大地,积雪足有一人多深,根本无法进行春狩,再加上马超、庞德、马岱等人都不在,而且只有杨阜一个人到来,大家也都没有了兴趣,本年的春狩就等于不了了之了。



  杨阜离开了姑臧时,已经是三天后的事情了,雪停住的时间里,杨阜便从姑臧返回陇西,这三天的时间里,杨阜在姑臧城里被徐庶热情的招待着,有些时候就他们两个人的时间里,则继续商量着今后的对策。



  三天时间里,徐庶和杨阜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同时惺惺相惜,临走时竟然是难舍难分。



  这一切,身为武威太守的庞柔,虽然看在眼里,却由于两个人之间没有太多的感情流露和接触,所以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只是单纯的以为,两个文人之间的那种默契和不舍。



  杨阜离开姑臧之后,先回到了陇西,然后秘密召集宗族兄弟,进行一番商议之后,杨氏宗族里虽然也有反对者,但只是寥寥,绝大多数人都支持杨阜暗助摄政王,恢复凉州上方的朗朗乾坤。



  于是,杨阜便让兄弟杨岳、杨凌、杨钊三人分别出去联络他在凉州的友人,而他则亲自去酒泉,找自己的表兄姜叙,让其助自己一臂之力。为了万无一失,杨阜出发前先去了一趟他的姑姑家里一趟,他的姑姑是姜叙的母亲,他向姑姑表明了心迹,得到姑姑的赞许和同意,更写下了一封亲笔书信,让他带去给姜叙,大致内容是让姜叙听从杨阜的安排,跟随杨阜做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不求回报,但求问心无愧。



  杨阜带着姑母的亲笔书信,日夜兼程,马不停蹄的来到了酒泉,由于他是商客打扮,所以并没有引起人的注意,而他进入城中之后,便直接去找了姜叙。



  姜叙听说杨阜来找自己,感觉很是诧异,他和杨阜虽然是表兄弟,但是两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各不相同,姜叙喜好舞枪弄棒,杨阜则喜欢诗词歌赋,即便是两个人坐在一起,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久而久之,两个人长大后就没有怎么联系过,只是偶尔会听亲戚提起对方而已。



  杨阜贵为陇西太守,又是凉州牧马超所器重的人,这一点姜叙都知道的一清二楚,还是从杨秋口中知道的。但是,在杨秋这里,除了姜叙自己之外,没人知道他和杨阜还有着这样的一层亲戚关系,他从未向人提及过,而且两个人所处的圈子不同,基本上也没有什么交际。



  所以,杨阜的到来,令姜叙感到无比的诧异。



  姜叙的府邸里,当姜叙见到远道而来的杨阜时,并没有太多的欣喜感,他看到杨阜的打扮,反而更加怪异,皱着眉头,说道:“按理,你官阶比我高,我应该进行参拜才对,可是你今天穿成这样,明显是不想让人知道你来到了这里,既然你没有穿官服,我也就不用用官场上的话语来称呼了。义山,你突然如此打扮的来到了这里,到底所为何事?”



  “伯奕兄,你我虽然不怎么来往,但好歹也是兄弟,我今天来到这里,是有一件大事要和伯奕兄商量。在这之前,我先让你看一样东西……”说着,杨阜便拿出了一封书信,直接交给了姜叙。



  姜叙一看到那封信,虽然没有拆封,但是他就已然知道这是母亲写给他的书信了,因为只有他母亲会用那种东西封口。他接过书信,拆开之后,匆匆一览,信中尽是母亲对他的叮咛和嘱咐,大致是说,杨阜正在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需要姜叙的帮助,请姜叙不遗余力的帮助杨阜,并且听从他的安排。



  姜叙是个有名的孝子,母亲杨氏是杨阜的亲姑姑,姜姓也是凉州大姓,他父亲和母亲当年也算是门当户对,可是好景不长,父亲英年早逝,是母亲一个人把他拉扯大的,还教导他如何做人,期间更是得到了母亲娘家杨氏的不少帮助,而姜叙在年幼时,也曾因为家境贫困而寄养在外公杨氏家里,所以姜叙和他母亲,对杨氏都有一种感恩之心,就连姜叙娶妻生子,杨氏也经常往来。



  所以,当姜叙看完了母亲杨氏的这封书信之后,抬起头,一改刚才的面容,变得冷峻起来,抱拳对杨阜说道:“杨大人若有什么安排,尽管吩咐便是,姜叙定当不遗余力的帮助大人。”



  姜叙叫杨阜大人,明显是已经正视杨阜了,但姜叙问都不问是什么事情,便直接表明了自己的心迹。



  杨阜听完姜叙的话后,脸上洋溢起了笑容,便对姜叙说道:“伯奕兄,我想见一见杨太守!”



  姜叙皱了一下眉头,问道:“非见不可吗?是公事还是私事?”



  杨阜道:“于公于私,我非见不可,还请伯奕兄代为安排一下吧……”



  姜叙问道:“我能知道母亲所说的惊天动地的大事,到底是什么吗?和杨太守又有什么联系吗?”



  杨阜点了点头,说道:“你是我的表兄,理应知道……”



  于是,杨阜便将整件事情都说给了姜叙听,姜叙听后,对杨阜另眼相看,没想到表弟文弱的身躯里面,居然还敢干出这样的大事来。



  于是,姜叙便对杨阜说道:“和杨太守见面的事情,我来安排便是。不过要我帮忙说服杨太守,只怕比登天还难。实不相瞒,我虽然是杨太守最信任的人,但也没有达到和杨太守无话不谈的境界,而且杨太守性格孤僻,怪异,我只是担心你无法劝说他,反而遭来了杀身之祸……”



  杨阜笑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我什么都不做的话,那跟一个庸才又有何区别?请兄长尽管安排我们相见,如果成功,兄长便是首功,如果不成功,我断然不会将兄长供出来!”



  姜叙怒道:“你这是什么话?我姜叙岂是贪生怕死之辈?”



  “兄长息怒,我绝不是那个意思,还请兄长不要误会。我只是想说,我万一出事了,断然不会连累兄长。”



  “你既然来到了这里,就已经连累到我了,不管怎么说,你我现在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我不希望你失败,因为你一旦失败,就会牵连整个家族。你的决定我不会反对,我只是想让你知道,从你做出决定的那一刻起,你就已经无法回头了,即便摆在你面前的是刀山火海,你也要闯过去!”



  杨阜朝着姜叙深深的拜了一拜,对姜叙说道:“兄长的话,义山铭记在心,不敢忘怀,所以,我需要兄长的鼎力相助,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未完待续。)
802太守杨秋
  禄福城,太守府,杨秋刚刚从校场上归来,一身臭汗的他,也顾不上那么许多,一屁股坐在了一张胡人的躺椅上,长松了一口气,总算是可以休息一会儿了。



  自从去年马超归顺大汉朝廷,并且依靠朝廷的大军将支离破碎的凉州统一起来之后,凉州境内已经太平了许多,尤其是凉州西部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地,非常的明显。以前这里马贼纵横,商队、行人走这条路的时候都是心惊胆战的,现如今,各路马贼都被马超给整合了,编入了凉州的军队之中,一些大奸大恶的马贼,则全部被马超清理干净,廓清了丝绸之路上的不安定因素。



  除此之外,马超更是派遣军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