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第2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拦。



  锦衣卫很快便进了城,直奔锦衣卫指挥使的住所,然后将一封捷报呈现给了锦衣卫指挥使徐盛。



  徐盛接到这份捷报后,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前往燕王府。



  燕王府里,身为燕王的张彦正在用膳,在他的身边还坐着一个人,此人就是迁都办事处的管事诸葛亮。



  这一个多月以来,诸葛亮一直在忙着迁都的事情,他事无巨细,凡事都亲力亲为,历时一个多月,终于拿出了一份很正式的迁都方案,其中涉及到官员的产业置换问题,诸葛亮也都一一列举了出来,今日这是他第一次以书面的形式向张彦报告。



  张彦看完诸葛亮的这份迁都报告后,对诸葛亮所完成的事情很是满意,欢喜之下,便留诸葛亮在府中用膳。



  午饭刚吃到一半,便见一个亲兵走到了张彦的身边,伏在张彦耳边小声说道:“启禀殿下,锦衣卫指挥使徐盛在外求见,说有要事禀告。”



  张彦自从成为燕王之后,寻常人要想见他一面,简直是很难,需要进行层层通报和审批,但唯独锦衣卫指挥使徐盛,有直接面见张彦的权力,可以不管张彦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都可以直接来见张彦,无需预约。



  这是因为,徐盛所掌管的锦衣卫,是张彦的一个情报机构,所有的情报都由徐盛来掌握,所以张彦赋予给了徐盛这个特权,让他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能顺利的见到自己,免得贻误了最佳时机。



  &他进来!”张彦放下了手中的筷子,冲亲兵说道。



  亲兵点了点头,转身便走出去了,但很快又回来了,只是在他的身后,多了一个人,那个人就是锦衣卫指挥使徐盛。



  徐盛进来的时候,见张彦坐在饭桌前面,面前摆满了酒菜,而且他也注意到,在张彦的身边,还坐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最近在彭城炙手可热的人物,是负责迁都办事处的诸葛亮。



  &禀殿下,益州捷报!”徐盛快步走到了张彦的身边,将一份捷报高高举起,亮在了张彦的面前。



  张彦听到“益州捷报”这四个字的时候,心中便是一惊,这件事,他等待的太久太久了,历时两个多月的入川战役,将在这份捷报中彻底结束!



  张彦迫不及待的打开了捷报,匆匆浏览完毕之后,呵呵笑道:“庞统、马超、徐晃果然没有让本王失望,张辽、甘宁、黄忠、魏延、文聘等人也表现的十分活跃……”



  不等张彦把话说完,他忽然抬起头望着徐盛,问道:“张飞的人头何在?”



  &禀殿下,张飞的人头还在路上,只是捷报先行传递到了。”徐盛急忙说道,“另外……另外……”



  &吞吞吐吐的,有什么话,尽管直说。”张彦道。



  徐盛“喏”了一声,又从怀中掏出了一封信,然后递给了张彦,躬身说道:“这封信是和捷报一起送来的,也是关于益州的,请殿下过目!”



  张彦接过那封信,匆匆看完之后,本来洋溢着喜悦的脸上,顿时变得平静了起来,然后又从平静变成了忧虑。



  这封信是庞统写的,在落款处除了庞统一人之外,还有车骑将军张辽的签名,可以说,这封书信是两个人联名签署的,信中的内容是关于南中叛乱的事情。



  &中虽然偏远,但终究也是大汉的领土,我绝对不允许有人在这个时候恣意妄为!”张彦说这句话的时候,双眼一直紧紧的盯着徐盛,然后缓缓的说道,“传我命令,令车骑将军张辽为征南大都督,马超、徐晃、甘宁、黄忠、魏延、文聘、庞德等人皆归张辽调遣,务必集结所有兵力,平定南中叛乱!”(未完待续。。)
757王府问话
  燕王府的大厅里面,张彦打发走锦衣卫指挥使徐盛之后,便皱起了眉头,轻轻的叹了一口气,缓缓的说道:“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益州刚刚平定,南中又出了事情,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天下太平啊!”



  坐在张彦身边的诸葛亮听完张彦的这一番感慨后,便急忙劝慰道:“殿下不必忧虑,如今天下大势已定,我大汉在殿下的治理下,已经渐渐从乱世中走了出来,百姓无不安居乐业,将士们也都骁勇善战,南中之地毕竟只是一小块疆域,又怎么能够抵挡的住我大汉的天威?”



  &虽如此,可这毕竟是战争,只要有战争,就会有死亡,如今大汉朝经过多年的战乱,人口锐减,有些地方早已经十室九空,人迹罕至,根据户部统计的人口,也只有汉灵帝时期的三成而已。战后恢复缓慢,没有个十年八年的,根本不可能恢复到那么多的人口,就算我大汉真正的统一了全国,可是今后的事情,却更加的复杂,如何使得这个王朝长盛不衰,一直是令人头疼的事情。”张彦道。



  诸葛亮道:“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如今殿下的所作所为,都合乎情理,顺应民心,只要后继者一直沿着殿下的脚步走下去,想要一个长盛不衰的王朝,也不是没有可能。”



  张彦对诸葛亮的话感同身受,但是却没有表现出来,话锋一转,突然问道:“关于平定南中之事。你可有什么建议吗?”



  诸葛亮想了片刻。这才回答道:“臣以为。南中乃夷汉杂居之地,其地域偏远,大汉稍微放松一点对南中的监管,可能当地就会生出乱子来。其实,夷人也好,汉人也罢,都是大汉的子民,只要大汉能够一视同仁。没有汉夷之分,或者针对性的在当地建立起一系列符合当地的法律法规,加以约束他们,只要人心归附,南中自然而然的就会长治久安下去。”



  张彦点了点头,表示对诸葛亮的说法很是赞同,然后接着问道:“如果你是这次平定南中大军的主帅,你会怎么做?”



  &个字,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只要有了人心。就不愁没有城池。反之,即便是有了城池。但是人心不附的话,那么迟早会出现乱子的,一旦发生大规模反叛,城池说没就没有了。”诸葛亮条理清楚的说道。



  张彦听完诸葛亮的回答,对诸葛亮的建议表示很赞赏,随即让人骑着快马将徐盛追了回来,然后写了一封亲笔信,让徐盛派人送给张辽。



  这件事处理完毕之后,张彦心中的一块巨石也总算搬开了,他长吐了一口气,随后对诸葛亮道:“孔明,迁都之事,你做的怎么样了?”



  这才是张彦留下诸葛亮吃饭的最终原因,虽然他已经看过了诸葛亮的书面报告,但是那里面太过笼统,而且语言中还有一些含蓄的意思,在关于一些事情上叙述的不够详尽,所以他想当面询问一下诸葛亮迁都的事情。



  诸葛亮也是个聪明之人,这一个多月以来,他一直在从事着迁都之事的调查,在燕王张彦的支持下,没人敢对诸葛亮有什么敌意,而且迁都之事,也是秘而不宣的事情,各位朝臣心中都心知肚明,如果没有张彦的严令,不许官员、富绅出售任何彭城的产业,彭城只怕早已经乱成一片了。



  直到现在为止,彭城还是一潭表面上很平静的湖水,可实际上,在这潭平静的湖水下面,还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暗流。



  就连张彦,也未必知道这些涌动的暗流,因为他所信任的锦衣卫指挥使徐盛,也是这些涌动的暗流之一,一些事情,都被他给隐瞒了下来。现在的张彦,就像个瞎子、聋子,既看不到,也听不到。



  但是张彦并不是傻子,他能够感受到这些不对劲的气氛,如今彭城境内实在是太过安静了,就连他派出去的锦衣卫,回来的报告也很容易让人放松警惕。太过平静的气氛,对于张彦而说,却并不是一个好现象,对于他来说,现在仿佛就是黎明来临前的那片黑暗,他的眼睛被黑暗蒙上了,要想看清楚,就必须先打破这黑暗。



  &于迁都的事情,臣都已经写在了奏折上,殿下可以一一过目。”诸葛亮道。



  张彦道:“你的奏折我看了,但是还不够详尽,也可以说,那份奏折是你在敷衍我的一种形式……”



  此话一出,诸葛亮立刻惊出一身冷汗,急忙跪在了地上,低着头说道:“微臣不敢!”



  &明,我让你去做迁都的事情,就是因为我相信你,可是我不希望你辜负我对你的期望。有些事情,即使你不说,我也知道。之前提出迁都的时候,有很多大臣都表示出了强烈的反对意见,可现在却是风平浪静,不知道是你的能力太高了,都一一说服了这些大臣,还是你把我当傻子了?”张彦声音严厉的说道。



  诸葛亮听到张彦的这一番话,隐隐约约感受到了一丝不详的预感,不过他却一直低着头,除了“微臣不敢”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话。



  这时,张彦站了起来,从怀中掏出了一份奏折,然后丢在了诸葛亮的面前,冷声道:“你打开看看吧!”



  诸葛亮急忙打开了那份奏折,匆匆浏览一遍之后,整个人都变得惊恐不已,而且气愤填胸。



  这是一封弹劾诸葛亮的奏折,弹劾诸葛亮在主持迁都事宜期间,利用职权,向彭城富绅索要钱财,而且还威逼利诱,强抢民女等种种恶行。不过这份奏折的落款处的署名却被人用墨水涂掉了,让诸葛亮看不出来是谁。



  诸葛亮是一阵头皮发麻,急忙抬起头,跪在了张彦的面前,朗声辩解道:“殿下,这是诬陷,是纯粹的诬陷,我诸葛孔明可以对天发誓,我绝对没有做过这份奏折上面所弹劾的任何一件事,如果微臣有半点虚言,就让我死无葬身之地。”



  张彦见诸葛亮如此紧张,便道:“你别这么紧张,本王也知道你不会做这样的事情,而且上奏这份弹劾的人也已经被我给免官了,你这些日子以来,一直在竭尽全力的办理迁都的事情,本王都看在了眼里,也知道你的辛苦。可是,偏偏就是有一些人,见不得你这样风光下去,这才有了这份诬告的弹劾奏折。我之所以把这份奏折拿出来给你看,其实就是想让你知道,你现在一帆风顺,都是本王在给你支撑着,如果没有了本王,你早已经被人千刀万剐了。”



  &下大恩大德,微臣没齿难忘!”



  &这一个多月以来,难道就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吗?”



  诸葛亮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没有说出话来。



  张彦道:“看来,你心理面还是有些芥蒂,否则的话,你也不会不敢说出来。说吧,不管你说什么,本王都赦你无罪!”



  诸葛亮皱了一下眉头,这才大着胆子,对张彦说道:“其实,微臣这些日子以来,也发现了不少端倪,可是却无从可查,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且说说看,你发现了哪些端倪?”张彦忽然来了兴趣,这就是他等待已久的话语。



  诸葛亮道:“其实,从微臣掌管迁都之事以来,一直到现在,就一直想不明白一件事。原先那些极力反对迁都的大臣们,非但开始转为支持了,还大肆配合微臣的调查,不仅如此,这些大臣们更是将自己的家产多少全部说了出来,这就让臣感到疑惑了,但是臣却也查不到什么蛛丝马迹,只能不了了之,让自己相信这是大臣们都想通了的结果。可是,昨天发生了一件事,却让微臣又生出了困顿,只是苦于没有证据,而无法说出此事罢了。”



  张彦急忙问道:“是什么事情?”



  &天中午,我在去查户部尚书陈群的府邸里时,因为有些内急,便去了一趟茅厕,结果听到了陈府管家和另外一个人的谈话,似乎陈群在彭城的所有产业,都已经秘密的卖给了那个人,不仅陈群的产业,就连朝中许多大臣的产业,也都秘密出售给了这个人。当时微臣就偷偷的窥看了一眼,把那个人的相貌记了下来。随后,我便悄然离开了那里,并且吩咐手下人跟踪从陈府里出来的每一个人,最后大网捞鱼,终于让微臣得知了这个人的身份……”



  &个人是谁?”张彦听到这里,不等诸葛亮把话说完,便急不可耐的问道。



  诸葛亮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说了出来,缓缓的说道:“这个人是徐州刺史糜竺的管家……”



  &竺的管家?”张彦的眉头皱的跟一个川字似得,“你确定是他吗?”



  &臣经过多方辨认,确定那个人就是糜竺的管家,叫糜风。”



  张彦脸色铁青的望着诸葛亮,问道:“这件事你还和谁说过?”



  &只有大王一人,除此之外,再没有对任何人提起过。”诸葛亮道。



  &先回去吧,记住,这件事无论如何都不要对任何人提起,否则的话,小心人头落地。”



  &微臣告退!”



  诸葛亮走后,张彦立刻命人火速去召徐州刺史糜竺前来,想要问个究竟。(未完待续。。)
758浑然不知
  燕王府的大厅里,张彦独自一人在那里踱着步子,眉头紧缩,面色铁青,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刚才和诸葛亮的一席话,让张彦顿感忧心,他已经下了严令,禁止任何人私自售卖彭城内的产业,在这个节骨眼上,徐州刺史糜竺的管家竟然在大肆收购彭城内的产业,如果在没有得到糜竺的授意之下,这个管家又如何有这么大的胆子?



  糜竺是燕王妃糜贞的哥哥,徐州首富,有着富可敌国的财富,虽然算不上什么名门,但也是大富大贵之家,在徐州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当年若非张彦得到糜竺的支持,用糜家的财富作为后盾,他根本不可能成为现在的燕王。



  迎娶糜贞,一半是出于他自己的喜好,而另外一半则是出于他个人内心的打算,是想借用糜贞来接近糜竺,从而获得糜氏在财富上的支持。



  糜竺也非常的有商业头脑,看中了张彦会出人头地,这才把自己最喜欢的妹妹糜贞嫁给了张彦,除此之外,糜竺本人也是在进行一场豪赌,他把糜氏的未来都押在了张彦身上,糜氏是否会成为名动天下的望族,所有的希望也都系在了张彦一个人的身上了。



  甚至为了糜氏的未来,糜竺的弟弟糜芳还搭上了一条性命。



  好在,糜竺目光独具,押宝押对了,张彦也没有辜负他的希望,居然在短短的几年之内,一跃荣登为名震天下的摄政王。甚至还有当皇帝的可能。



  如今糜竺的妹妹糜贞作为张彦明媒正娶的第一个妻子。已经成为了燕王妃。如果张彦再当了皇帝,那么糜贞必然会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那么糜竺就是当朝的国舅,糜氏的未来,也将从此改变,再也不用被商人的身份所束缚,从而一跃成为名门望族。



  在彭城这个看似平静的一潭湖水下面,其实暗流涌动。以陈群、张昭等人为首的朝中大臣,几乎都凝聚在了一起,一直在秘密的谋划着让大汉天子禅位给张彦,改朝换代的阴谋。而且参与其中的官员更是多不胜数,甚至连一直被张彦所信任的锦衣卫指挥使徐盛也参与其中,更有卫将军许褚、大理寺少卿诸葛瑾等人。



  起初,也只是一些大臣在秘密谋划这件事而已,但随着锦衣卫指挥使徐盛的加入,锦衣卫所传递的消息,都要经过徐盛。只要是和影响到这件事有关的情报,一律被徐盛给过滤掉了。这样一来,处于高处的张彦,就像是一个聋子、瞎子一样,一直被蒙在鼓里。



  后来,参与其中的人数也越来越广,大理寺少卿诸葛瑾的弟弟诸葛亮是最早发现事情端倪的一个人,后来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后,本来也没有再发现什么,可是在于诸葛瑾的一次喝酒中,诸葛瑾因酒醉说出了这个秘密,让诸葛亮感到这件事是无比的可怕。



  这之后,诸葛亮的心中一直惴惴不安,他自己也并未声张,而是悄悄的调查这件事,结果他发现,这件事的背后牵扯到了无数人的利益,参与其中的人数也越来越多,甚至连徐州刺史糜竺也牵扯进去了。



  可是张彦本人,却一直被蒙在鼓里,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看不到。



  诸葛亮也曾经几次想捅破这件阴谋,但却又欲言又止,如果他说出去了,那么他就等于在和整个大汉的官僚体系做对,这些官僚体系能够如此团结在一起,神不知,鬼不觉的谋划着改朝换代的事情,由此可见,多少人的利益都在这件事上面。



  如果不改朝换代,他们就算究其一生,也只是个一代名臣而已,在青史中也未必能够留下浓墨的一笔色彩。可如果一旦改朝换代的话,那就不一样了,他们就是开国功臣,受到的封赏也会变得丰厚,甚至子孙后代都会世袭罔替,享受他们的爵位。



  这是一条庞大的利益链条,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十分清楚这件事成功后所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好处。



  大汉的官场上,也前所未有的团结在了一起,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不希望好事被破坏了,如果有必要的话,甚至会用十分极端的手段,杀人灭口也不是不可能。



  同时,就连诸葛亮本人也有一些这方面的动心,但他的内心又十分的矛盾,一方面是出于燕王张彦对他的信任,一方面则是自己的利益,就连他的亲哥哥也参与了其中,一旦事情败露,他也会受到牵连。



  这大半个月来,诸葛亮本人的内心十分的矛盾,今天在燕王府,在张彦的逼问下,他也感受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压力,甚至能够感受到张彦本人已经有所察觉了。在考虑了很久之后,诸葛亮才做出了一个这样的决定,既不得罪那些文武百官,也不辜负张彦,索性便把糜竺的管家在秘密收购彭城的产业的事情和盘托出,准备让张彦从糜竺入手,自己慢慢的发现这其中的阴谋。



  燕王府里,张彦足足等了近半个时辰,徐州刺史糜竺才从外面翩翩赶来,不等糜竺开口说话,张彦便急不可耐的问道:“从刺史府到燕王府这段不长的距离,糜刺史竟然走了快半个时辰了,由此可见,糜刺史日理万机,公务十分繁忙啊,当真是辛苦糜刺史了。”



  张彦把彭城作为临时的都城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彭城地处徐州,所以徐州也就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徐州刺史,就相当于当年的司隶校尉,掌管着京畿附近的军政大权。但张彦把朝廷体制改成三省六部制后,司隶校尉一职便不再设立,所以徐州刺史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司隶校尉。



  原本,徐州刺史的府邸是在郯城,是张彦为了政治需要。也为了便于掌控彭城附近的事情。这才于去年把徐州刺史的治所迁到了彭城。而且。他也在考虑,一旦从彭城迁都到了洛阳之后,他辛辛苦苦经营的根基彭城,也不能就此没落,至少也要成为徐州的州城,这样,他所建立的一切才不至于荒废。



  糜竺听到张彦说的这些话,再看张彦的面部表情。便知道今天张彦的心情并不是怎么好。若是平常,张彦见到糜竺之后,在没有外人的情况下,总是称呼其为兄长,以示亲近。但今天张彦却一反常态,称呼他为糜刺史。



  他径直走进了大厅,先是对张彦行了一礼,然后十分歉疚的道:“让殿下久等,实属罪过,下官甘愿受罚。”



  张彦见糜竺态度诚恳。便摆摆手道:“你来了,总比不来要好。先坐下吧,我们慢慢谈!”



  &殿下。”



  糜竺落座之后,心中已经有了一些忐忑,不知道张彦为何召见他,也不知道所为何事,于是便开口问道:“不知道殿下唤我前来,所为何事?”



  张彦没有立刻发言,而是随手端起手边的一个茶杯,先品了一口香茗,然后才对糜竺说道:“这是从南方进贡而来的云雾茶,糜刺史喜好品茶,不如好好的品一品?”



  话音刚落,便有人端着一碗茶走到了糜竺的面前,糜竺端起那碗茶,站了起来,然后躬身向张彦行礼道:“多谢殿下。”



  张彦一直紧紧的盯着糜竺,见糜竺品了一口云雾茶之后,便轻轻的说道:“这茶名云雾,采自南方高山之中,那里终年云雾缭绕,云山云海,让人看不清真实的面貌,所以这茶也就以此为名。这茶虽名为云雾,但喝到嘴里面,味道却浓醇鲜爽,实在是茶中上品。”



  &实是上等的好茶。”糜竺道。



  &刺史若是喜好,一会儿走时,本王命人送你一些便是。”



  &下赏赐,糜竺感激不尽。”



  忽然,张彦话锋一转,便道:“糜刺史,这茶虽然名叫云雾,但也是根据当地天气习惯而称呼的,但是咱们做人,尤其是做官的,可千万不能云雾缭绕,让人看不清楚啊,否则的话,一不留神,掉了脑袋也说不定呢!”



  糜竺是个十分聪明的人,也知道张彦不会无缘无故的喝茶,而且今天大厅里面的气氛也不太对劲,张彦必然找他有什么事情。



  于是,糜竺便拱手道:“殿下,你我之间,不必如此拐弯抹角吧?”



  &然如此,那本王就开门见山了。本王问你,最近一段时间,本王一直想要迁都,你应该知道吧?”



  &朝文武,人尽皆知。”



  &本王严令官员、富绅私自售卖产业,违令者尽皆斩首示众,买受者,也一样同罪,你可知道?”



  &下王令如山,我又怎么会不知道?”



  &然知道,为何你还要明知故犯,你可知罪吗?”张彦突然暴怒,指着糜竺大声吼道。



  糜竺也是一阵错愕,一脸无辜的问道:“敢问殿下,糜竺何罪之有?”



  &王看你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你自己干的事情,你自己不知?你秘密派遣府中管家到处收购彭城境内的产业,以为本王不知道吗?”张彦怒不可遏的道。



  糜竺听后,犹如一道晴天霹雳,一脸诧异的道:“竟有这种事情?”



  张彦见糜竺也是一脸的迷茫,似乎并不知道此事,他反问道:“你敢说你不知道此事?”



  &确实不知道这件事。”糜竺一本正经的回答道,似乎并不是在撒谎。



  &是你,那还能是谁,有人亲眼看见你府中的管家出现在户部尚书陈群的府中,在和陈群的管家讨价还价,要买陈群的府邸。”



  糜竺也皱起了眉头,他知道张彦不会说谎,便抱拳道:“殿下,请给我一个时辰的时间,我回去把这件事查个水落石出,一个时辰后,我会给殿下一个交代的。”



  张彦见糜竺确实不知道情况,便点了点头,说道:“一个时辰后,本王还在这里等你,希望那时,本王能够知道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未完待续。。)
759糜家长子
  糜竺离开了燕王府,整个人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他万万没有想到,糜家会在他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牵连进了这件事里面。



  糜竺一路紧赶回到了自己的府邸,立刻开始着手处理这件事,他先让人把管家给叫了过来,一番询问之后,这才知道,原来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的儿子糜威的所作所为。



  糜威是糜竺的长子,已经十六岁了,由于家境优越,他自幼便拜名师学习文韬武略,一直游学在外,直到去年才回到家中。归家之后,一直少言寡语,属于那种不太爱说话的人,好像一闷棍打下去,才能打出一个屁来。



  糜竺得知此事是自己的长子糜威所为,气的吹胡子瞪眼的,这个儿子不回家还好,一回家就给自己惹麻烦,而且这次更是捅了马蜂窝了,居然惹到了燕王,如果不是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张彦,自己又多次帮助张彦度过难关,只怕自己早已经人头落地了,哪里还能全须而归?



  &把糜威给我叫过来!”糜竺气的气都不打一处出,大声冲家丁吼道。



  此时此刻,糜威正在自己的书房里读书,手中捧着一本孙子兵法,目不转睛的盯着孙子兵法上面的字一字一句的看,而且看的非常认真。



  忽然,门外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接着,门外响起了一直伴随在他身边的书童的声音,似乎在冲谁喝斥道:“干什么如此慌张,不知道公子正在读书吗。公子读书向来不喜欢人打扰。还不快退下!”



  &是奉家主之命来的。家主要见公子!”



  糜威听到这里,便将手中的孙子兵法给放了下来,径直走到门口,直接把房门给打开了,但见书童抬手正要敲门,他便冲书童和家丁笑了一声,问道:“父亲现在何处?”



  &在大厅里等候公子。”家丁答道。



  糜威直接跨出了房门,朝着糜府的大厅里走了过去。他刚到大厅门口。便见糜竺坐在那里眉头紧锁,而管家则站在正中央,耷拉着脑袋,大厅里的气氛让他立刻有所觉悟。



  &亲!”



  糜威叫了一声,径直跨进了大厅里面,这时,管家背过头来,一个劲的冲糜威使眼色,糜威看到之后,却像是没有看到一样。仍旧大摇大摆的走进了大厅里,像是没事人一样。



  &知道父亲唤我何事?”糜威走到了糜竺的面前。躬身向着糜竺拱了拱手,心平气和的问道。



  &子!你干的好事!还不快点给我跪下!”糜竺看见糜威到来,便气不打一处出,心中怒气冲天,再也忍俊不住了,纵使脾气再怎么好,此时也无法控制,抬手指着糜威便大声喊了出来。



  糜威很配合的跪在了地上,并且向着糜竺叩了几个响头,这才说道:“父亲,我知道你为何而生气,但是请允许我解释给父亲听,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糜竺道:“你别跟我说,你去跟摄政王说,如果摄政王能够原谅你,我绝对会既往不咎,如果摄政王不原谅你,为父也只能大义灭亲了!”



  说罢话,糜竺径直站起了身子,拉着糜威便朝外走,并且十分生气的吼道:“你这个孽子,糜家迟早要毁在你的手里!走,跟我去燕王府!”



  ……



  张彦在燕王府里耐心的等待着糜竺的到来,还不到两刻钟的时间,糜竺便带着糜威来到了燕王府里。



  糜竺一路上一直在拉着糜威的手,生怕糜威中途跑了,直到进入了燕王府的大厅,看到张彦之后,他这才松开了糜威的手,并且上前一步,跪拜道:“微臣叩见殿下。”



  话音一落,糜竺便扭头狠狠的瞪了一眼站在身后的糜威,压低声音怒吼道:“孽子!看见殿下还不快点跪下!”



  糜威噗通一声,双膝便跪在了地上,叩首道:“草民糜威,叩见燕王殿下。”



  糜竺是张彦的大舅子,糜威又是张彦妻子的侄子,如果按照亲疏关系的话,糜威还应该叫张彦一声姑父。可偏偏张彦又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