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山再起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是,张飞却做不了这样的事情,毕竟这件事太过重大,他必须先和二哥关羽商量商量,能否可行,还需要关羽来那个主意。
&件事事关重大,我必须要和二哥商议商议才行。这件事暂且搁下不谈,还请先生为我想出一个可以教训一下朱然的办法。”张飞道。
向朗道:“这有何难?朱然虽然是孙权的心腹,而且他们家也和孙家有着良好的交往,但是朱然是朱然,孙权是孙权,将军只管将这次事件的来龙去脉写成一封信,派人送给孙权,就说将军放走庞季。意在收买人心。如果武陵太守听说庞季被放走了。或许武陵太守就会主动前来投降,但是现在朱然这么一闹,让武陵太守十分害怕,不敢投降,并且率领军民要誓死抵抗,弄得将军的计策功败垂成。只要把这封信送到孙权那里,将军就不用再担心朱然了,只要孙权收到了信。必然会将朱然调走的,而且还会把朱然的军队交给将军来指挥,继续攻打武陵郡。”
&是一个好计策啊,先生真是了不起啊。”张飞听后,狠狠的拍了一下大腿,说道。
向朗道:“此计若成功之后,等到张将军攻下武陵后,因为将军就在荆南,对荆南十分的熟悉,孙权必定会倚重关将军和张将军。把荆南四郡交给两位将军来管理。这样一来,两位将军就有了资本了。可以借助荆南四郡,来与刘琦、孙权进行周旋,并且加以催化他们之间的关系,一旦战争爆发,将军便可以坐山观虎斗,若孙权胜利了,就联合孙权出兵攻击刘琦,所刘琦胜利了,便和刘琦联合,对付孙权,等消灭孙权之后,再反戈一击,对付刘琦,这样一来,江东、荆州就都在将军的属下了,再以此作为基石,向天下争雄,必然能够成就一番丰功伟业!”
不得不说,向朗的话,非常的有煽动性,而且也非常的有宏伟的目标,说的张飞心里痒痒的。
张飞听后,便对向朗说道:“先生,这些都是后话,我们以后再谈,现在当务之急,是尽快让我把朱然弄走。先生若不嫌弃的话,这封信就由先生来写,写完之后,我再抄录过去,然后派人送给孙权好了。”
向朗笑了笑,说道:“那好吧,那向某就献丑了。”
片刻之后,向朗取来了笔墨纸砚,然后开始在一张白纸上洋洋洒洒的写下了一封书信。
写完之后,向朗将这封信交给了张飞,张飞匆匆过目一遍,觉得很是满意,比他要写的还要简明扼要,而且其中也只是顺带着提起了朱然的事情,并没有表现出刻意的提出朱然的事情,而是顺带着提了一句,主要的还是对战局的报告。
张飞拿着信,便告辞了,然后回到府中之后,亲自摘抄了一遍,但是抄完之后,张飞又有些不太满意,因为向朗在信中所写的辞藻非常华丽,根本不是他这种粗人所写的出来的。于是,细心的张飞便用他的话,将其中的一些事情给写了出来,这才派人送给了孙权。
信送出去后,张飞又接着写了一封信,这封信是送给关羽的,他要问问关羽今后的打算,并且告诉关羽,自己在零陵遇到了一个谋士,为他策划了一个计划,不知道关羽是否对着干计划有意思。同时,张飞也表达出了自己对向朗说的事情的兴趣,他想建立不世功勋,想名垂青史。
这封信,张飞没有随便交给别人,而是把刘贤给叫来,让刘贤亲自代替他前往长沙走一遭。
因为张飞的身边没有一个可以信任的人,除了他的忘年交酒友刘贤之外,他找不出第二个人来。
于是,刘贤便带着张飞的书信,正式离开了泉陵城,乘坐船只,顺着湘水一路向下游而去,直接前往长沙的郡城临湘。
而张飞则在零陵城逗留了下来,以整顿军队为名,不再前往武陵。而且,这次他来到零陵,也是因为朱然的求救才来的,现在他已经帮助朱然的军队渡过了难关,朱然非但没有感谢,反而还和他做对,把他释放的庞季给残忍的杀害了,这件事一直堵在了张飞的心头,久久挥之不去。
当夜,朱然的大军在城外的营寨里举行了盛大的狂欢晚会,朱然邀请张飞来参加,张飞却始终没有出现,这件事让朱然很是懊恼,认为张飞太过嚣张,也太过目中无人了,加上谭雄、潘璋二人极力的诋毁张飞,让朱然恼上加恼,一怒之下,便写了一封状告张飞的信,派人送给孙权,而他也把大军停留在这里,暂时休整,不准备进攻武陵,而是静静的等候着,希望看到张飞被孙权训斥的一幕的。
于是,张飞和山越军以及投降的蛮兵住在城内,朱然率领大军依然住在城外,几天时间里,双方谁也没有理谁,似乎已经杠上了。
……
长沙,临湘城,太守府大厅。
关羽坐在太守府的大厅里,正在手捧着张飞的来信,细细的读了读,然后这才抬起头,对坐在大厅里的刘贤说道:“三弟派你前来,就是为了这件事?”
刘贤点了点头,说道:“关将军,张将军说了,这件事事关重大,他需要得到关将军的建议,如果关将军同意的话,他就会按照计划行事,开始为两位将军的未来谋划,如果关将军反对的话,那他等到报完仇后,便和关将军一起隐姓埋名,然后去一个没人的地方隐居。不知道关将军有怎么样的意见?”
&朗的计划虽好,但是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三弟一向胆大心细,但是他一个人无法胜任这件事,大哥已经死了,如果我再不帮他的话,那么我们还有什么兄弟情义可言?你回去告诉三弟,他既然对这个计划感兴趣,我会全力以赴的支持他的。只不过,蛇无头不走,必须在我们两个人中间选出一个人来作为主公,你问问他,如果由我来当这个主公,看看他是否有意见。”关羽直言不讳的对刘贤说道。
刘贤点了点头,便问道:“关将军,还有其他的什么话需要带给张将军吗?”
&有了,就这些!”关羽道。
刘贤向着关羽抱了一下拳,便当即告辞,迅速的返回泉陵城去了。
等到刘贤走了以后,关羽却按耐不住自己内心的喜悦,再仔细看看张飞所写的那封信,然后遐想一下向朗所给出的计策,便觉得自己的人生可能从此要走上了一个不同的轨迹了,只是,这个轨迹上,还充满了未知之数,关羽也没有信心自己能够做得好。
其实,关羽本来是不想跟张飞抢着当主公的,只是一想到三弟当了主公,他以后见到三弟就要行礼,面子上有些挂不住,毕竟他是老二,给自己的弟弟行礼,实在有些难堪,这才想到由自己出任主公,反正老三张飞也早已经习惯了对他行礼,何不如让他这个二哥一直好好的当下去。
与此同时,张飞派出的使者,带着他的那一封密信,正在赶往南昌的途中,而朱然的使者,也在途中,两个人走着走着,就碰到了一起,一问之下,得知都是自己人,便结伴同行,但是对于所为何事,都比较保密。
两天后,两位斥候同时抵达了南昌,进城之后,两个人便立刻分开了,张飞派来的斥候直接前往孙权的府邸去找孙权,而朱然的斥候则先回了一趟家,把朱然的信交给了朱治,并请朱治将这封信递给孙权。
朱治是朱然的父亲,也是江东的老将,在江东草创之时,朱治一直对孙氏不离不弃,先后为孙坚、孙策效力过,可谓是“三朝元老”了。另外,朱治也因为在战争时候对孙氏的家人做到了无微不至的保护,使得孙权的母亲对朱家十分感激,时常在儿子当中提及朱治一级朱家的功劳,希望他们能够记住,以后不要忘恩负义。
这天,孙权正在府中审批公文,人报张飞派来了斥候,带来了张飞的一封密信,直接交给了孙权。
孙权打开后匆匆看了一眼,脸上的表情便变了模样,愤恨的猛拍了一下桌子,大声骂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
可巧,朱治从门外赶来,忽然听到孙权如此发怒,便问道:“主公这是怎么了,发这么大的火?”(未完待续。。)
543荆州易主(15)
孙权看到朱治径直从门外走了进来,便将张飞的信迅速的藏了起来,起身对朱治道:“朱大人,你怎么来了?”
朱治道:“主公日理万机,公务繁忙,本来我不应该为这些小事来烦主公的,只是这件事事关重大,如果我不告诉主公的话,只怕又是欺骗了主公,所以,我不得不亲自前来,希望主公能够不要生气才是。”
孙权用他精明的目光打量着朱治,缓缓的说道:“到底有什么事情,你尽管说吧。”
朱治这才拿出了一封书信,递到了孙权的面前,毕恭毕敬的说道:“主公,你一看便知!”
&是什么?”孙权看了一眼朱治献上的信,并没有立刻接着,而是问了起来。
&是犬子写给主公的信,我正好遇到,便把信拿了过来,来献给主公。”朱治道。
孙权皱了一下眉头,心想,先是张飞送来了一封信,接着又是朱然送来了一封信,这两封信一前一后的到来,看来,零陵的这件事,确实不一般。
于是,孙权便伸手接过了那封信,打开一看,心中不禁懊恼了起来,信中净是朱然诋毁和诬陷张飞的话,但究其原因,还是在庞季这个人的处理问题上,朱然觉得,他是主帅,只是让张飞来协助他攻城,张飞没有权力把庞季放了,而且也是因为庞季,他才损兵折将,杀了庞季,正是为了给死去的兄弟报仇,而且还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让那些不投降他们的人都看看。这就是不投降的下场。
而且。事后张飞还跑来找他麻烦,自己一个堂堂的刺史,怎么可以受到张飞这个莽夫的顶撞,如果不是自己忍了下来,连张飞一起杀了。并且,朱然还在信中要求,让孙权下令,治张飞的大不敬之罪。并且罢免张飞的职务,调走张飞,不让张飞在零陵。
孙权这时将张飞的信拿了出来,放在他的面前,将两封信进行了一番对比,张飞的信里更像是一封捷报,报告他在零陵所取得的成果,以及今后如何治理荆南的建议,只是顺带着提及了一下关于朱然对庞季处理不当的事情,认为朱然的横加干涉。破坏了他的计策,本来武陵太守可以不战而降的。但是听说庞季的事情后,便开始积极的准备防御了,似有誓死抵抗之意。
而朱然的信中则充满了诋毁和愤怒,这让孙权极度不爽,认为朱然是在和张飞争权夺利,而且朱然的做法也不对,不管两个人之间有什么样的摩擦,绝对不能如此诋毁他所任命的人。
因为,派张飞带兵去平定荆南的人,正是孙权,当然,孙权只是派遣关羽、张飞去平定长沙和桂阳,没让他插足零陵、武陵,而他则把零陵、武陵丢给了朱然,想让朱然这些人再建立一些功勋。
但是让孙权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朱然不仅没有攻下零陵,反而被庞季打的大败,让庞季以少胜多,还不得已向关羽、张飞求救。张飞带着军队去替朱然解了围,朱然非但没有感激,反而迁怒于张飞,这样的性格,如何能够担任独当一面的大将?
孙权压着内心的愤怒,对朱治说道:“信我看了,你也看看吧。”
话音一落,孙权便将朱然的信丢给了朱治,朱治匆匆浏览了一遍后,便立刻对孙权说道:“主公,张飞如此横行霸道,目无上官,实在是应该严惩。如果这样的人都不受到重罚,那以后犬子将如何服众,主公又将如何服众?”
孙权冷笑了一声,抓起张飞写给他的书信,然后让人递给了朱治,说道:“这封是张飞写的信,比你送来的信,要早到一点时间,你拿去看看吧。”
朱治脸上一愣,立刻说道:“主公,那张飞肯定是恶人先告状,主公千万不能听信张飞的谗言啊。”
孙权面色铁青的说道:“朱大人,你还是先看看信里的内容吧,你这样无凭无据的随口乱说别人,你认为应该是你这样的人该有的吗?”
朱治闭上了嘴,心里面却七上八下的,心想张飞一定诬陷了朱然不少。但是,当朱治接过张飞的书信,匆匆看了一遍后,却十分惊讶,张飞与朱然的那件不愉快的事情,竟然在信中被几句简短的话一笔带过了,只是随口提了一下而已,根本没有任何诋毁和诽谤朱然的意思,何来的恶人先告状之说?
顿时,朱治的脸上火辣辣的,对比张飞和他儿子朱然的两封信,似乎恶人告状的是他的儿子朱然才对。
朱治涨红着脸,站在那里一言不发,心中却十分的惆怅。朱然是他的儿子,他比谁都了解,这件事一定是朱然不对,否则的话,朱然不会急急忙忙的派心腹往家里送信,还让他把信递给孙权。
怪只怪,朱治也太宠爱儿子了,以至于听信了朱然心腹的一席话后,便十分的气愤,根本没有了解到整个事情,便带着朱然的信来见孙权了。
这样一来,朱然等于把朱治也牵扯了进来。
&个孽子,可把老子给坑坏了!”朱治心里气道。
但是,当着孙权的面,朱治也不好生什么气,对于朱然的做法,朱治只能采取大义灭亲的方式,不然的话,连他也会受到牵连。但是以朱治多年服侍孙氏的苦劳上,孙权即便是要惩罚朱然,也不会太重。
于是,朱治便当着孙权的面,立刻改变了模样,对孙权说道:“主公,这件事是犬子不好,犬子破坏了张将军的大事,还恶人先告状,属下在这里祈求主公重罚犬子!”
孙权道:“他们两个人之间的是是非非,可能只是沟通不到位所知,而且他们也没有什么恩怨,重罚倒是不必。只是他们两个人对待此事的态度,实在大相径庭。你看看人家张飞,是多么的大度,根本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可是再看看朱然,遇事不冷静,即使自己做错了,也不悔改,反而进而诬陷张飞,诋毁张飞,这样的人,怎么可以独当一面?”
直到此时,朱治才回想起来,为什么在他一进门的时候,孙权会突然说出那样的话来,原来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儿子朱然。
看来,朱然这件事做的,的确有些过火了,否则的话,孙权也不会如此的生气。最为关键的是,张飞是孙权亲自派遣过去的,朱然也不看看形势,就这样的妄自菲薄,结果还把朱治给牵扯了进去,难怪孙权说不能独当一面呢。
换做是朱治,朱治也会很生气的。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孙权看到了朱治脸上的一丝愧疚,而且朱治也是江东的老臣了,曾经为他们孙氏立下了不少功劳,他也不能够做的太过火了。
于是,孙权便对朱治说道:“这件事不管朱然有没有错,作为军中主帅,怎么能够如此沉不住气,要想独当一面,就要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气概。你来的也正是时候,这件事也不宜向外张扬,就由你代表我去一趟零陵,对朱然当面进行教导吧。然后,让朱然带着他的部下撤回到广州去,继续当他的广州刺史,并且要深刻的反省自己,至于谭雄、潘璋、凌操等人,则暂时归属到张飞的部下,等到攻下了武陵郡,再让他们全部返回广州。”
&朱治毕恭毕敬的拜道,“如果主公没有什么事情的话,那属下就先告辞了。”
&等!”孙权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来,便对朱治说道,“你稍等片刻,我这里还有一份任命书,写好后,由你一并带到零陵去,把他们全部召集在一起,然后当众宣读!”
话音一落,孙权便取出纸笔,开始书写任命书,最后还盖上了自己的印绶。
最后,孙权将任命书交给了朱治,让朱治直接带着任命书,前往零陵。
朱治接到孙权的任命书后,便离开了府衙,回到家里后,他打开了那封任命书,见上面写着任命张飞为荆南左都督,关羽为荆南右都督的职位,由关羽负责管理长沙、桂阳两郡,张飞负责管理零陵、武陵两郡,职位高于太守,掌握着荆南的兵权,俨然已经把关羽、张飞作为了统辖荆南四郡的对象。
看到这些后,朱治的心里是一阵憋屈,如果这次朱然能够顺利攻下零陵、武陵,那么也是大功一件,如今非但没有功劳,反而落得了一个诽谤之罪。虽然孙权没有责罚朱然,但是在孙权的心里,却留下了一个极坏的印象。
朱治从朱然小时候起,就把朱然送到了孙权的身边,让他事事保护着孙权,因为他看的出来,孙权是大富大贵之相,以后必成大事,所以这才做出了提前的安排,让朱然和孙权一起长大。
朱然和孙权年纪相当,也是相当好的玩伴,这就是孙权为什么在平定交州之后,不任命稳重的老臣来担任广州刺史,而是任命朱然的原因。
朱治服侍了孙坚、孙策两个人,朱然则与孙权一起长大,不得不说,朱家在孙氏心中的比重。与朱家拥有同等待遇的,还有周瑜、吕范,这些都是与孙氏共患难的人,所以江东除了孙氏以外,也就数这几家最为富贵了,是各地官员争相巴结的对象。
朱治重重的叹了一口气,收拾了一下细软,带着两个家丁,便离开了家里,乘坐船只,前往零陵。(未完待续。。)
544荆州易主(16)
朱治带着孙权的任命书,先抵达了长沙,向关羽宣读了孙权的任命书,关羽要留朱治在长沙多待几日,被朱治委婉拒绝,因为他的目的地是零陵,他还要前往零陵解决朱然的事情。
关羽没有再挽留,亲自把朱治送出了临湘城,朱治乘船继续向零陵而去。
两天后,朱治终于抵达了零陵郡的郡城泉陵,朱治抵达泉陵后,没有去宣读孙权的任命书,而是先去朱然的营寨,狠狠的把朱然给痛骂了一顿,然后又把张飞的信里的内容说给了朱然,说张飞是大人不计小人过,朱然却显得有些小肚鸡肠了。
朱然听到父亲的训斥,默默的低下了头,不敢还嘴,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感激张飞,反而内心里却越发厌恶张飞起来。在他看来,如果张飞不写信给孙权,自己就不会被骂,也不会受到这种待遇。
当朱然得知孙权任命张飞为荆南左都督时,更是气不打一处出,这样一来,就说明他的努力都白费了,他率领大军到此,非但没有一点功劳,反而还有过错,甚至被孙权下令赶回广州,把军队的指挥权移交给张飞。
凭什么?凭什么他张飞初来乍到便当上了荆南都督,而他辛辛苦苦的为孙氏立下汗马功劳,却要遭到如此的打击?
朱然内心极度的不平衡,但现在却也无可奈何,他也知道父亲的脾气,若是公然顶撞起来,他绝对没有好果子吃。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朱然觉得。自己以后有的是机会,这口气他就暂时咽下去了。勾践卧薪藏胆还二十年呢,他这才多久?
随后,朱治径直前往泉陵城里,对张飞宣布了任命书,并且还为朱然的事情赔礼道歉,至少表面功夫做的让人无可挑剔。
这之后,朱然便带着他的部下返回广州去了。谭雄、潘璋、凌操三人带着各自的部下,留在零陵,协助张飞攻打武陵,待事成之后,再返回广州,继续当他们的太守去。
这边的事情一了,朱治也离开了零陵,张飞成为了这一片区的实际掌权着,这一系列的变化,全部有赖于向朗的计策。张飞不禁很感激向朗。
另外,关羽也同意了向朗所献的计策。张飞也不跟关羽争夺谁来当主公,本来关羽就是老二,他是老三,兄终弟及,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这也怨不得谁,谁让刘备没有儿子呢?如果刘备有儿子的话,张飞和关羽估计就会竭尽全力的去辅佐刘备的儿子了。只可惜,刘备之前有过一个儿子,不到两岁就死了,算是早夭吧。
张飞答应了向朗,帮他找失散多年的两个侄子,于是委托刘贤去益州寻找,除了刘贤之外,他倒是没有什么可用的人了。
这之后,张飞便正式把向朗请到了自己的府中,让向朗担任他的幕僚,暂时为他出谋划策。
除此之外,张飞还把谭雄、潘璋、凌操三人也聚在了一起,请他们喝酒,在喝酒的时候,也说了一些勉励的话。
张飞性格直爽,有什么说什么,也没有那种架子,反而让谭雄、潘璋、凌操三人感到了一些亲切感。尤其是凌操,年纪比张飞略小**岁,但是两个人的谈话之间,却产生了共鸣。
凌操和张飞一样,也是当父亲的人,也有一个儿子,他的儿子凌统的年纪要比张飞的儿子张苞的年纪略大一些,两个父亲坐在一起,谈论最多的就是孩子的话题。这也是谭雄、潘璋这两个小年轻插不上嘴的地方,而且他们能够感受到,凌操和张飞似乎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酒宴结束之后,已经是凌晨了,谭雄、潘璋二人早已经被张飞给灌的爬不起来了,只有凌操的酒量稍好一些,但跟张飞比起来,也是差了一截,现在也是浑浑噩噩的,开始胡言乱语起来了。
张飞让人把谭雄、潘璋、凌操三人全部安排在府中的客房休息,他这才回房休息。
第二天,张飞起了个大早,孙权已经把这里全权交给他了,如果他再这样按兵不动,也说不过去。虽然是阳奉阴违,但是武陵是必须要拿下来的。
而武陵郡是当初刘备、关羽、张飞来到荆州后的第一个栖息之地,所以张飞对武陵有着深厚的感情。这几天,张飞虽然按兵不动,但却也没有闲着,他已经派人将武陵郡的情况打听清楚了。
新任的武陵太守叫傅巽,曾经是刘表的心腹,其人容貌端正,且博学多闻,善于相人,又好品头论足,所以便成为了当世少有的评论家。
东汉末年,最著名的评论家当属汝南的许子将,据说他每月都要对当时人物进行一次品评,人称为“月旦评”。曹操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就是许子将给的评论。凡是被他赞誉过的人物,基本上都是非同小可的人物,而且也有很多人物都争着抢着让许子将去评论。
因为凡是被他评论过的人物,百分之一百都被朝廷录用了,所以,在东汉末年,评论家也是一个很好很光荣的职业。
不过,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当得上评论家的,要想成为评论家,除了家世要显赫,自身的才能要卓著外,还有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懂得相人之术。
通俗点讲,就是相术。
而傅巽这些条件基本上都吻合,论家世,他是西汉著名外交家傅介子之后,论才能,他博学多才,论相貌,他一表人才,论能力,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总之,傅巽是一个品行兼优的人,而且他也精通一点相术,所以便当起了评论家,曾点评过庞统、裴潜、马良等荆襄一带的人物。
除此之外。傅巽更是曾经对刘表预言过蔡瑁必反。但也正因为这句话。得罪了蔡瑁,被赶出了襄阳。其实,蔡瑁是想杀他的,奈何傅巽在荆州名望太高,他不敢这么做,怕受到天下的骂名。
傅巽离开襄阳后,便隐居在了南郡,直到蔡氏被连根拔起。刘琦才在司马懿的建议下,启用傅巽,任命傅巽为武陵太守。
傅巽当了武陵太守后,表现的也十分活跃,新官上任三把火,傅巽到任之后,一改前任太守的保守作风,经常伪装成普通百姓,走在街上,去体察民情。遇到什么事情,便立刻开始办理。雷厉风行,且一切又秉公处理,短短月余时间,就让武陵郡的风气为之改变,手下的那些县令、县长等属官们,在他的面前,也不敢动什么歪点子,都老老实实的,整个武陵郡,都显得一派祥和和安静。
可以说,傅巽是一个好太守,至少武陵郡的人都为之折服了。
所以,张飞这次不想动用武力,一是他毕竟在武陵住了有几年时间,对那里比较有感情,百姓安居乐业的,如果战争来临,武陵郡就会受到破坏,百姓的财产、生命都会受到威胁。
但若不动用武力,傅巽又曾是刘表的心腹,劝降的话,不知道肯不肯投降。
为此,张飞伤了脑筋,便去找向朗去了,想要向朗帮他想出一个计策来,一个能够兵不血刃,以最为和平的方式拿下武陵的计策。
张飞一边想着事情,一边向前走,很快便来到了向朗所居住的客房门口,正想抬手去敲门,却忽然发现门从里面打开了,向朗就站在门口。
&军,向某已经等候多时了,进来吧!”向朗道。
张飞狐疑的问道:“先生知道我要来?”
向朗点了点头,把张飞迎入屋内后,二人便席地而坐,向朗亲自为张飞斟满了一壶刚刚煮好的热茶,缓缓的说道:“将军此次前来,可是为了武陵郡的事情?”
&生真是神机妙算啊,居然连我的来意都知道。不瞒先生,我此次前来,正是为了武陵郡的事情。”张飞道,“我曾经在武陵郡待过,对那里也算是了解,而且也有着不一般的感情,所以,我不想动用武力去攻占武陵郡,而是希望武陵郡能够主动投降。但是,武陵太守傅巽偏偏曾经是刘表的心腹,要想劝他投降,不知道是否会成功。所以我来请教先生,希望先生能够给我一个好的计策。”
向朗道:“计策我早已经为将军想好了,将军今日便可率军出发,直抵武陵郡郡城临沅城下,然后再临沅城下安营扎寨,按兵不动,不出三日,临沅城里的人,必然会将傅巽五花大绑的送到将军的营寨里,纳土归降。”
张飞听后,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笑道:“真的假的?我只需要带兵前往,就能够让武陵郡不战而降?”
向朗点了点头,说道:“没错。”
&不太可能吧?”张飞道,“先生莫要跟我开玩笑啊!”
向朗笑道:“将军若是不信,咱们可以打个赌,怎么样?”
&什么赌?”张飞问道。
向朗道:“若是一切都按照我说的那样进展,武陵人真的绑着傅巽前来投降,将军在拿下武陵郡之后,还要继续任命傅巽为武陵太守。”
&巽是刘表的心腹,继续任命他为太守,这不行吧?”张飞道。
向朗道:“行不行,将军且观察两个月就知道了,所傅巽反叛将军的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