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和曼成并不信任。”
于禁听完毛玠的这一番话,便紧紧的皱起了眉头,脸色也变得阴郁起来。
毛玠接着说道:“其实,这件事也情有可原,即便是换做是任何一个人,都会这样做的。但是,后来燕王的做法,却让我有些意外,将军已经贵为右大将军,当时陈登还只是后将军,但随着陈登向燕王提出攻略江东的计划后,燕王便封陈登为骠骑大将军,在官职上,略微高出将军一点点。但就是这么微乎其微的一个小举动,却再一次说明,燕王对陈登的信任,远远超过了将军。如今陈登一死,扬州战区无人可用,这个时候燕王才想起将军,难道将军就不觉得有些悲哀吗?”
于禁冷哼了一声,眉头皱的更紧了,毛玠的话,对于他来说,字字珠玑,都被他听了进去,就连双拳,也被紧紧的握紧了。
李典在旁,听到毛玠这极具挑唆性的话语,当即插话道:“文则,孝先,你们不要多想,我曾经听人说过,燕王之所以能有今天,全靠陈登的协助。当初燕王只不过是留县一个小小的县尉,若不是遇到了陈登,以及得到陈登家族的鼎力相助,燕王未必能够有今天。毕竟燕王与陈登是亦师亦友的主从关系,而且他们之间的友谊,也非我们所能比拟,燕王有如此做法,也是情理之中。”
于禁听了李典的话,心情倒是舒畅了一些,紧皱的眉头也渐渐舒展了许多。他扭头对毛玠说道:“孝先,你把燕王想的也太那个啥了……其实,燕王对我们还是很不错,想我一个降将,能够做到这个位置,就足可见燕王对我的信任。”
毛玠冷笑了一声,对于禁说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何况燕王又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现阶段他还用的上你,万一哪天平定了江东和荆州,燕王未必会对你如此客气,若是稍有不如意,一纸命令,便可以把你从高高在上的官位上打入死囚,让你永世不得翻身,到那时,你想后悔都来不及了。”
李典急忙说道:“孝先,燕王对我们一向不薄,而且赏罚分明,只要我们不做出背叛燕王的事情,燕王绝对不会做出对不住我们的事情。”
毛玠不再说话了,起身便辞别了于禁、李典,转身走了出去。
等到毛玠走了以后,李典便对于禁说道:“文则,孝先的话很具有煽动性,而且最近也一直神神秘秘的,你不妨派人多留意一下孝先的一举一动,我觉得,他很有可能在和敌人在秘密接触。”
于禁道:“我知道了,但是我诸事缠身,无法顾及此事,这件事就交给你来办吧,务必要小心谨慎,千万不要打草惊蛇,一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刻派人通知我。”
李典点了点头,抱了一下拳,便立刻出去了。
等到李典离开之后,于禁这才松了一口气,然后面色平静的朗声说道:“他们都走了,你现在可以出来了。”
于禁话音一落,但见一个身着布衣的少年从后面走了出来,那少年皮肤黝黑,身体强壮,看上去与大人无疑,但他的脸上却掩饰不住稚嫩的气息,大概只有十六七岁而已。
&才我们的对话,你都听清楚了吧?”于禁看了一眼那个少年,便问道。
那少年点了点头,说道:“都听清楚了,那个叫毛玠的,倒是可以加以利用,但是那个叫李典的,就太过愚忠了,想办法除去吧。”
于禁道:“我的事情,用不着你管。你兄长的书信我看了,但是距离我所期望的目标还有点距离。我已经写好了一封回信,我的所有要求都在这封信里,你拿回去转交给你的兄长,如果他看了以后,觉得都没有什么问题的话,我才会答应你们的条件。”
少年从于禁手中接过那封书信,当即说道:“那这次我算是白来了?”
&呵,只要你兄长有足够的诚意,我保证你下次不会白来。”
少年抱拳道:“此地不宜久留,我还是尽快离开吧,希望我们双方能够尽早的达成共识,就此告辞。”
于禁叫来了一个亲兵,亲自护送少年离开浔阳。
这少年,不是别人,正是孙权的弟弟孙翊,此次前来,主要是担任使者的任务,孙权为了彰显自己对于禁的重视,派遣亲弟弟来当使者,但是他们所提出的要求,却远远低于于禁的预期,让孙翊不得不无功而返。
孙翊在于禁一名亲兵的护卫下,离开了浔阳,但是他们却没有注意到,有一双眼睛,在暗中紧紧的盯着他们。(未完待续。。)
404严刑逼供
&确定你没有看错?”李典望着自己派出去的亲兵,不敢相信的问道。
那亲兵点了点头,说道:“小的跟随将军许久,难道会连大将军身边的亲随都不认识吗?”
李典皱着眉头,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本来是要查毛玠的,结果却查到了于禁的身上。
这件事已经超乎了他的想象,本来以为孙翊只是与毛玠联络,可谁知道这件事却发生了转机,孙翊竟然和于禁也勾搭上了。
李典一直负责浔阳江段的防务,有人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偷偷从江南渡到江北,别人不知道,他能不知道?
从孙翊一进入到江北地界,李典就一直派人暗中监视着,一直没有打草惊蛇,就是想放长线,钓大鱼,看看孙翊到底想干什么。
谁知道,孙翊竟然到了浔阳城里,并且去了毛玠的府中,然后就一直未曾露面。李典也因此怀疑到了毛玠的身上,觉得毛玠可能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然而,让李典没有想到的是,孙翊会出现在于禁的府里。
不管孙翊是怎么去的,总之是被于禁的亲兵送出来的,这就足以引起他的关注了。到底于禁和毛玠谁有问题,又或者两个同流合污?
李典想不明白,如果真的想知道真相,恐怕只能去询问孙翊了。
于是,李典思来想去,便想出了一个妙计,决定从孙翊的身上做突破口。
根据李典的亲兵汇报,孙翊和于禁的亲兵伪装成客商的模样,乘坐马车往江边前来。而李典的亲兵则骑着快马。先他们一步回来报告了。
于是。李典就有了充分的准备时间,但是此次行动不宜声张,所以李典只是安排了手下五名亲随前来办理此事。
一刻钟后,于禁的亲兵带着孙翊来到了江边,说孙翊是于禁的一个朋友,想过江去,希望李典的部下能够把孙翊送过江对岸去。
李典的部下说自己无法做主,需要奏报李典一声。于禁的亲兵急忙制止住了,说这些小事,不用上报了,是于禁的命令,并且主动的塞给了李典的部下一块金子,一番好说歹说,李典的部下才同意将孙翊送过对岸去。
于是,孙翊便跟随着李典的部下前往江边,解开江边系着缆绳的一条轻舟,直接驾着船只。并且请孙翊上船,要将孙翊送到对岸。
于禁的亲兵亲自将孙翊送到船上。并且目送着孙翊坐船驶到江心,这才放心的离开,回去向于禁禀告去了。
此时已经是暮色四合之际,落日的余晖洒在江面上,折射出道道耀眼的光芒,孙翊累了一天,轻轻的闭上了眼睛,躺在船舱里休息。
大约只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孙翊都快睡着了,忽然小船晃动了一下,像是撞到了什么,紧接着便停在了江面上。
孙翊急忙拉开船舱的窗帘,向外看去,但见一条艨艟横在江心,直接拦住了这艘轻舟的去路,不等孙翊反应过来,几名士兵便从艨艟上跳了过来,朝着船舱便冲了进来,二话不说,直接扑向孙翊,将孙翊按倒在船舱里,然后拿出绳索将其五花大绑了一番。
孙翊还没有搞清楚状况,自己就被人给五花大绑住了,正想喊话,一个士兵竟然直接将他的嘴巴给塞住了,让他说不出话来。
就在这时,李典一身铠甲的从外面走进了船舱,看了一眼被五花大绑的孙翊,呵呵笑道:“想跑?有我在这里,你以为你个奸细会那么容易走掉吗?”
孙翊只是哼唧着,却不知道他要说些什么。
李典让人将塞住孙翊嘴巴里的东西拿掉,孙翊这才说道:“你们抓错人了,我不是奸细,我是于大都督的朋友,是一个商人,我要去江对岸采购一些东西……”
&人?呵呵!你一个十六七岁的毛头小子,能是商人?你最好不要糊弄我,否则的话,有你好果子吃的。”李典冷笑道。
孙翊道:“我真的是商人,你若不信,可以去问问将我送来的人,那个人是于大都督的亲信……”
&了,别装了,我已经注意你很久了,如果你再不老实,就别怪我对你不客气了。”李典说着说着,便拎出来了几种刑具,直接亮在了孙翊的面前。
孙翊看了以后,脸上露出了一丝寒意,断然想不到,自己头一次当使者,会是这种情况。
&现在开始问你话,你要老实回答,否则的话,我就对你用刑,让你生不如死!”李典道。
孙翊毕竟还很年轻,心里承受不住这种变化,吓得面如土色,完全没有孙策的遗风。
&问你,你叫什么名字,来这里干什么!”
&叫张三,是名客商,来这里是……”
不等孙翊把话说完,李典便嘿嘿笑道:“嘴硬是吧?好!用刑!”
话音一落,李典的部下当即将孙翊的两只手全部摊开在面前的几案上,李典拿出一把锋利无比的短刃,然后从孙翊头上拔下一小撮头发,疼得孙翊呲牙咧嘴的。
李典拿着那一小撮头发,直接放在了短刃上,然后用力吹了一口气,头发直接断成了两截。
孙翊看后,惊讶万分,没想到这把短刃竟然能够吹发即断。
李典表演完短刃的锋利程度后,握着短刃亮在了孙翊的面前,对孙翊说道:“这把短刃的锋利程度,你应该看到了。如果我问的问题你不能老实回答的话,我就切断你一根手指头。如果你要是肯配合我的话,我不但不再惩罚你了,还放你走。你好好的考虑一下,只给你十个数的时间。”
说完,李典便开始数数,而孙翊的内心里却是极为挣扎。
当李典数到五的时候,孙翊再也忍受不住内心的煎熬,直接说道:“我说,我全说,只要我知道什么,我一定全部都告诉你!只求你留我一命!”
孙翊毕竟很年轻,也从未经历过这种场合,以前也没有跟随孙坚、孙策一起征战过,所以对死亡十分的畏惧。
李典听了孙翊的这番话后,嘴角上便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开始询问孙翊问题。
孙翊倒也老实,对于李典所问的问题,都一五一十的回答了。
李典听后,眉头紧皱,这才知道于禁与孙权有所勾结,并且从孙翊身上搜出了一封于禁的回信,拆开看完之后,只觉得事关重大,已经超乎了他的想象。于是,李典便让心腹带着这封回信,去禀告燕王张彦。
而孙翊,李典虽然不知道孙翊就是孙权的亲弟弟,但却以使者的身份将孙翊给扣留了下来,以便以后当面对质用。
同时,李典封锁了消息,秘密的将孙翊拘押起来,静静的在水军营寨里等候着张彦的命令。
……
张彦带着许褚返回彭城,此时刚刚渡过长江,来到了广陵郡,尚未进入广陵郡的郡城广陵城,便接到了李典派人送来的书信。
张彦打开之后,匆匆看了一番,登时眉头紧皱了起来,吓得惊出一身冷汗。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对于禁如此不薄,于禁真的与江东孙氏开始密谋了,而且陈登的遗言也似乎预测成真了。
但是,张彦不敢轻举妄动,此时于禁手握重兵,又处在浔阳这个最为关键的位置上,如果他的行动不够周密,被于禁知道了,那于禁肯定就会造反了。
思来想去,张彦还是做出了一个决定,并且给李典写了一封信,告知李典,一切顺其自然,不要打草惊蛇。
同时,张彦便接连发出调令,就近调动兵马,让陈应、吕贷带领兵马前往浔阳,并且给于禁又写了一封信,告知于禁,自己准备调遣陈应、吕贷两路兵马去浔阳,为他补充兵力。
这些事情弄完之后,张彦也打消了回彭城的念头,让人虚张声势的打着自己的旗号返回彭城,而他则带着许褚等人,秘密前往浔阳,以应对不测。
本来张彦不想那么早动于禁,毕竟于禁是一个极有将才的人,但是李典的一封信送了过来,让他彻底的改变了主意。让他觉得,这股不稳定的势力,必须要尽早除去,而且越快越好。
同时,张彦对李典也是刮目相看,认为李典才是对自己忠心耿耿的人。
……
浔阳江边,水军大营,李典接到张彦的回信,看完之后,便喜笑颜开了起来。
李典觉得张彦的计策很好,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李典一直秘密封锁消息,并且耐心的等待着张彦的到来。
到了第四天,张彦骑着白龙马终于来到了李典的营寨里。李典急忙迎接张彦的到来,但并未对外声张,张彦也就在这里住下,并且就于禁的事情向李典询问了一番。
李典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将于禁的一举一动,都说给了张彦听。
张彦对于禁有所了解后,于是做出了决定,准备对于禁用计,既可以直接将于禁擒住,又可以消除军队混战的局面。
只要控制住了于禁,就等于控制住了整个浔阳。(未完待续。。)
405往来书信
武德元年二月二十,许褚率领军队秘密抵达了李典的营寨,与此同时,陈应、吕贷的两支大军也分别抵达了皖县和居巢。
此时此刻,张彦一直潜藏在李典的水军大营里,并且把这里当成了指挥部,在李典的掩护下,什么事情都是在秘密进行的。
而张彦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注意,所以一直打扮成了李典亲兵的模样,方便出入军营。
这天,张彦在军营里闲来无事,便四处走动走动,谁知道刚好看见一群巡逻的士兵将一个五花大绑的人给带了进来。
张彦上前询问了一下是怎么回事,巡逻的士兵说又抓到了一个奸细。
&抓到了一个奸细?难不成你们经常抓到奸细不成?”张彦好奇的问。
&可不是,这个奸细已经是第十一个人了。”士兵一边回答张彦的话,一边推着奸细向营中走着。
张彦站在原地,一动不动的,心中却在暗想着关于奸细的这件事。
自从他来到军营以来,一连五天,几乎每天都能抓到奸细,但所有被抓到的奸细,都嘴硬的很,李典软硬兼施都无法从这些奸细口中问出一点一滴的消息。
张彦也曾经和军中的士兵聊过他,询问有关奸细的事情,问士兵以前的奸细多不多。士兵说,以前奸细不怎么多,但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些天的奸细一直不断,很反常。
突然,张彦灵机一动。想到了李典抓到的那个使者。仿佛就是那个使者被抓到后。奸细就逐渐增加。
而关于那个使者,张彦则是一片空白,因为李典在信中只写抓到了一个江东军的使者,却没有提及姓名,所以张彦根本不知道使者就是孙翊。而且,张彦抵达军营之后,也没有过问使者的事情。
于是,张彦便去找李典。屏退左右后,张彦亲自询问李典抓到的使者叫什么名字。
&翊!”李典回答道。
张彦听到孙翊这个名字,先是沉默了片刻,仔细的在脑海中搜索着这个名字,结果惊奇的发现,孙翊正是孙权的弟弟。
这就难怪江东的奸细会源源不断的来到浔阳,敢情是来寻找孙翊的。
当下,张彦生出了一个妙计,准备借孙翊的事情,来做点文章。
随后。张彦以于禁的名义写下了一封书信,派人送到对岸去了。
……
柴桑。
周瑜带着部下等候在柴桑城西十里处。遥遥望见远处有一支军队缓缓驶来,当先一面“关”字的大旗下,是一员红脸长髯的将军。
周瑜早已经打听清楚了,这支军队的统帅叫关羽,是刘备的结拜兄弟,拥有万夫莫敌之勇,是这次刘备派遣过来的军队,与关羽一道同来的,还有荆南的五千将士。
&有区区五千人而已,看来刘备并不太重视这次的联合行动啊……”周瑜看到关羽率军到来,暗暗的在心中说道。
关羽尚未抵达,一个斥候先行跑到了周瑜的身边,见到周瑜后,直接递上了一封书信,并且说道:“浔阳急报!”
周瑜听到这个话后,立刻从斥候手中接过书信,打开之后,匆匆一看,当即面露喜色,高兴的说道:“太好了,真是太好了,真是天助我也!”
但是,短暂的喜悦过后,周瑜突然又皱起了眉头,再次看了看这封书信里的内容,不禁觉得里面有些蹊跷。
这次派遣孙翊去联络于禁的计划,是周瑜想出来的。
按照计划,孙翊先去联络于禁,并且献上周瑜代为起草的孙权手书,在信中先是对于禁大肆夸赞了一番,紧接着又向于禁抛出橄榄枝,承诺给于禁极大的好处,准备对于禁策反。
当然,策反是假,消灭于禁才是他真正的目的。周瑜这么做,就是为了麻痹于禁,并且取得于禁的信任。
但让周瑜做梦都想不到的是,于禁居然主动表示要向孙权投降,并且甘愿作为孙氏的先锋大将,率领部下大军直扑彭城,替孙权消灭张彦。而且,同意了周瑜所提出的所有条件。
周瑜是何许人,怎么可能会看不出信中的纰漏之处,因为他给于禁的好处微乎其微,若是于禁能够被这点小小的好处收买到,那张彦也绝对不会委派于禁在浔阳驻守了。
除此之外,孙翊至今未归,也成为了一个极大的疑点。
比之自称于禁亲兵的送信人,周瑜更愿意相信孙翊。
但是,时至今日,周瑜还是没有孙翊的半点消息,而且他一连派出去的十几个奸细,也音讯全无。
周瑜再一次看了看手中握着的书信,表面上虽然极其镇定,但内心里早已经翻江倒海,这封书信毫无来由的被送了过来,弄得事情扑朔迷离起来。
孙翊至今未归,到底是被敌人扣押了,还是出现了什么意外?
周瑜越想越觉得此事有些离谱,于是转身对身边的人吩咐了一下,又再次派出几名细作,秘密前往浔阳打探消息,务必要找到孙翊的下落。
这时,关羽带着大军越来越近了,周瑜将手中的书信藏了起来,暂时将此事放下,带着人前去迎接关羽。
两下照面,关羽命令大军停止前进,自己则翻身下马,径直朝周瑜走了过去。
&位将军虎步龙行,器宇轩昂,如果周某没有猜错的话,将军一定是玄德公的结义兄弟关羽关云长吧?”周瑜先行抱拳说道。
关羽捋了一下垂在胸前的长髯,哈哈笑道:“大都督好眼力,某就是关云长!”
&然是关将军,真是闻名不如见面啊,想不到关将军竟然是如此的威武不凡。”周瑜在一旁寒暄道。
&都督过奖了。关某不过是一介武夫。能得到大都督的赞誉。实属三生有幸。其实,大都督才是……”关羽也开始吹捧道。
周瑜、关羽二人互相寒暄了几句,周瑜便和关羽一起返回柴桑城,一路上有说有笑的,气氛十分的融洽。
到了柴桑城里后,周瑜命人将关羽的军队安排在军营的一侧,并且设下酒宴,热情的款待关羽。
席间。周瑜和关羽都表现的十分客气,酒过三巡,关羽便问周瑜什么时候可以出兵攻打浔阳。
周瑜说正在准备中,大军也并未调度完毕,一旦大军调动完毕,便可以出兵攻打浔阳,并且让关羽暂时安心的在城中小住几日。
宴会散后,周瑜便回到了书房,就那封送过来的书信,写了一封回信。并且派人送到对岸去。
……
张彦打开周瑜送来的书信,看完之后。只是呵呵笑了笑,通篇一千多字,却并未说什么实质性的问题,只是推说要将信中内容上报孙权,可能需要几天时间。同时,也询问了一番孙翊的情况。
张彦再次就这封信的内容进行了回复,大致意思是,孙翊与于禁一见如故,为了推动两军的友好合作,便将孙翊留在了军营,每日好酒好肉的款待,请周瑜放心。
为此,张彦还专门从孙翊的身上取下了一件东西作为信物,让人转交给对岸的周瑜。
除此之外,张彦更是让李典和孙翊演了一场好戏。当然,孙翊是绝对不会配合的,唯一的方法就是将孙翊灌醉,让李典的一个亲兵假扮于禁,在李典的陪护下,公然在公开场合露面,表现出喝酒醉的样子来,故意让那些细作看。
让张彦没有想到的是,这场戏演的非常成功,李典更是出力不少,在搀扶孙翊的过程中,还要装醉,实在不宜。
但是,这场戏演成功了,完完全全的被敌军的细作看在了眼里,于是将所看到的信息反馈给了周瑜。
……
周瑜再次接到回信,匆匆看了一遍后,还是有些不放心,当自己派出去的细作有了回音之后,他还是有些将信将疑。
因为,他前些次派出去的细作至今下落不明,怎么这回派出去的细作就有了结果?思来想去,周瑜猜测到可能是敌人做戏给细作看的。所以,细作眼见到的,也不一定就是真实的。
但是,周瑜可以肯定一点,孙翊确实在敌军的手里,而且就在水军的军营里。
孙翊是孙权的亲弟弟,当初周瑜在选择使者的时候,也是犹豫了一番,但孙翊却自告奋勇的前去,周瑜阻拦不住,只得把这个任务交给孙翊去做。
哪知,孙翊竟然会一去不返。
总之,不管孙翊在什么地方,周瑜都一定要想法设法的将孙翊救出来,因为他不想再看到孙策的弟弟就这么年轻就死了。
当夜,周瑜彻夜未眠,苦思冥想了一番,这才想出了一个营救计划,随后提起纸笔,开始写回信,并且让人送到江对岸。
……
&王殿下,陈应、吕贷的大军都已经到了浔阳,现在于禁正在宴请他们两个人,要不要现在将事情的真相告诉他们?”李典站在营帐中,朝着一身亲兵打扮的张彦,毕恭毕敬的道。
张彦摆摆手,说道:“暂时先不用,先把这里的事情解决了再说。相信,今夜又会有回信送过来。”
话音刚落,一名亲兵便直接走进了大帐,将周瑜的书信递到了张彦的面前,朗声道:“启禀燕王殿下,对岸的回信!”
张彦笑道:“怎么样?我猜测的没有错吧,周瑜的回信真的就来了!”
他一边冲着李典笑,一边打开了周瑜的回信,片刻之后,他的脸上便是一阵阴郁之色。
李典见状,急忙问道:“燕王殿下,出什么事情了吗?”(未完待续。。)
406相约会面
&瑜提出来要与于禁见面!”张彦面无表情的说道。
李典听后,顿时有些紧张的说道:“燕王殿下,于禁之前和周瑜在交战中见过一面,现在周瑜提出来要见于禁,我们根本无法找人冒充,到底该如何是好?”
张彦静静的站在那里,没有说话,但是脑海中却在想着应对之策。
片刻之后,张彦这才开口说道:“既然周瑜主动提出来要与于禁会面,那我们不妨就成全他,让于禁真的去和周瑜见面,然后来个一箭双雕!”
紧接着,张彦便说出了自己苦思冥想出来的计策,然后把许褚也给叫了过来,秘密吩咐许褚、李典开始进行准备。
浔阳城里,于禁正忙着接待刚刚抵达这里的陈应、吕岱二位将军,毛玠在一旁作陪,大家都有说有笑的,气氛十分的融洽。
这些天,于禁的心情一直很不错,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正好印证了这个道理。
不过,在于禁的内心世界里,还有一点不安的地方,那就是孙翊带着他的回信去了那么久,怎么到现在还没有回音?
不仅如此,就连李典这一阵子也很少来浔阳城里,总是说忙着练兵,陪伴他的,也只有毛玠了。
正当众人在大厅内喝酒喝的酣畅淋漓时,一个身着劲装的汉子悄无声息的来到了于禁的身边,在于禁身边低声耳语了几句,然后将一封书信悄悄的塞给了于禁。
于禁不动声色的收下了这封书信,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然后继续和陈应、吕岱喝酒。
酒宴结束后。陈应、吕岱二人都喝的酩酊大醉。被于禁派人送回了客房,于禁则走到毛玠的身边,轻声说道:“到我的书房来一趟。”
毛玠点了点头,紧紧跟随在于禁的屁股后面,两个人一前一后的进入了书房,于禁屏退左右,这才将在酒宴上送来了那封信拆开来看。
信是张彦让人模仿周瑜的笔记写的,先是吹捧了于禁一番。然后进入正题,说想和于禁见上一面,见面地点就选在彭蠡泽中心的一个小岛上,并且约定双方都不准带兵将,随行人员不得超过二十人。
于禁看完这封信后,便直接将信递给了毛玠,轻声说道:“你先看看!”
毛玠看完之后,眉头微微皱起,直截了当的问道:“不知道大都督是什么意见?”
于禁道:“周瑜约我见面,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决定应邀前往。”
毛玠道:“可是周瑜诡计多端,万一这是周瑜加害大都督的一条计策。那该如何是好?”
&哈哈……我于禁戎马半生,什么世面没有见过,还会怕他周瑜?周瑜虽然在信中说不让带兵,难道我就真的会听从他的话不带一兵一卒吗?他还管不了我!”于禁笑着说道。
&蠡泽中心的那个小岛很小,方圆只有三里,若我军率军前往,必然会一目了然。况且小岛四周都是水,我军水上作战能力极差,万一真的发生冲突,只怕未必是周瑜训练的水军对手。我以为,不如换个见面地点,改在陆地上。这样一来,我军可以预先设下埋伏,一旦有什么异样,就可以直接将周瑜诛杀!”毛玠献计道。
于禁摆手道:“不必如此麻烦,区区一个只有方圆三里的小岛,能够藏多少兵马?而且周瑜带不带兵,我们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