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轲比能听了直罗睺的话后,便冷笑道:“一切都在我的掌握之中,我这次是向坐山观虎斗而已。”
直罗睺笑道:“原来大单于另有安排,小弟倒是多虑了。”
夏侯淳带着大军先行前往广武县城,一路上心里面也不太平,而且又亲眼目睹了鲜卑人犯下的暴行之后,夏侯淳的心里是一阵愧疚,有些后悔当初的草率,放鲜卑人入关了。
因为,夏侯淳的兵力很少,要想在鲜卑人里站稳脚跟,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夏侯淳又不甘心曹操就这么死了,一心想要为其报仇雪恨。
既然事情已经成为这样了,夏侯淳也不再去想事情的对和错了,带着军队很快便来到了广武县城的城外面。
夏侯淳策马而出,持着一柄大刀,冲着广武县的城楼上大声喊道:“谁敢与我决一死战?”(未完待续。。)
356阵前单挑
广武城的城楼上,插满了汉军的旌旗,其中在城楼的最高处,一面五爪金龙的大旗在微风中飘荡。大旗下面,汉军将士剑拔弩张,弓弩齐备,摄政王张彦金盔金甲,身边站着太史慈、张辽、徐晃三员银盔银甲的虎将。
听到城外夏侯淳的叫嚣声后,张彦见军中皆打着“夏侯”的旗帜,见夏侯淳威风凛凛,颇有大将之风,便问道:“此是何人?”
&乃夏侯惇的堂弟夏侯淳,也是曹军当中一员猛将,其武力并不亚于夏侯惇、夏侯渊其中任何一人。”张辽急忙回答道。
张彦听后,狐疑的道:“既然是一员猛将,为何在曹军当中名声并不怎么显,我与曹操为敌多年,却也不曾听说夏侯淳这号人物?”
张辽道:“此人生性残暴,脾气古怪,虽然骁勇善战,但并不讨曹操喜欢,所以一直在夏侯惇身边为部将,所以名声不显,记得吕温侯在世时,在与曹操在濮阳展开大战时,末将曾经和此人交手过几个回合,其武艺确实过人。”
张彦道:“能得到文远的肯定,看来此人确实武艺不俗。放鲜卑人入关的就是他,你们都是我帐下五虎大将之一,不知道谁愿意将此人的人头取来,祭奠无辜丧亡在鲜卑铁蹄下的并州百姓?”
&将愿往!”太史慈、徐晃、张辽三人异口同声的道。
张彦寻思了一下,便道:“你们三个同去,太史慈出战。张辽、徐晃压阵。务必要将夏侯淳的人头给我拿过来。此人不死,那些无辜死去的冤魂就不会消散,我要用夏侯淳的人头,来祭奠那些亡灵!”
&
太史慈、徐晃、张辽齐声应了一声,然后转身便下了城楼,纷纷跳上战马,各持兵刃,命士兵打开城门。三人三骑,飞驰而出。
夏侯淳还在城外叫阵,见广武县城的城门洞然打开,出来了三名银盔银甲的骑将,其中一人他似曾相识,仔细想了想,张辽的音容相貌登时浮现在眼前,自言自语的道:“原来是他!”
太史慈、张辽、徐晃三人按照张彦的吩咐,由太史慈出战,张辽、徐晃压阵。三人停在了城门口,太史慈位于正中间。张辽、徐晃二人则位于太史慈身后的左边和右边。
&乃大汉虎烈大将军太史慈,对面的无名小卒速速通报姓名,本将军戟下不杀无名小卒。”太史慈纵马挺戟,向前走了两步,虽然知道对面的人叫夏侯淳,但这单挑上的过场是少不了的,必须得说出来,否则总会觉得少了点什么。
夏侯淳冷笑一声,答道:“我乃夏侯淳!”
话音一落,夏侯淳便挺枪纵马,向前疾奔而去,直取太史慈。
太史慈见夏侯淳杀了过来,也大喝了一声,骑着战马便迎了上去。
片刻之后,二将便来了一个照面,夏侯淳先发制人,长枪陡然刺出,太史慈举起大戟进行格挡,但听“叮”的一声响,两种兵器碰撞在一起,发出了一阵嗡鸣。
两马相交,转瞬即逝,夏侯淳一枪未曾刺中,正要收回长枪,哪只太史慈的大戟突然由下而上的斜撩了过来,带动一阵强烈的疾风,朝着夏侯淳的咽喉便刺攻了过来。
夏侯淳大吃一惊,没想到太史慈竟然会如此厉害,这才第一个回合,他就已经面临危险了。
夏侯淳来了一个镫里藏身,驾着战马便疾奔出去,侥幸躲过了一劫,同时也是一阵心有余悸,并暗暗的想道:“五虎大将果然名不虚传……”
一个回合结束了,太史慈和夏侯淳谁也没有奈何的了谁,刚才有惊无险的一幕,也激发其了夏侯淳的斗志,他急忙勒住了马匹,迅速的调转马头,然后又向太史慈冲了过去。
太史慈也不甘示弱,调转马头后,便再次和夏侯淳对冲了过去。
两人再次碰面,这一次,两种兵器同时在两人之间飞来飞去,让人看的眼花缭乱。
叮叮当当的一阵响声后,两个人便进入了白热化的激战状态,两人勒住了战马,在两军阵前捉对厮杀。
张彦在城楼上眺望着的太史慈和夏侯淳之间的战斗,见夏侯淳枪法精湛,在与太史慈的对战当中,一连十几招,都是有惊无险的。
有时候,甚至夏侯淳还会反击太史慈几招。
但是,在两人的这番打斗中,太史慈一直处在攻势,他以攻代守,戟法越舞越快,威力也越来越惊人,逼得夏侯淳只有防御的份,连任何反击的机会都没有。
夏侯淳虽然勇猛,但在张彦看来,夏侯淳虽然有精湛的枪法,但是真与高手较量起来,却并非对手。可以看出来,太史慈的武艺在夏侯淳之上。
所以,夏侯淳被太史慈杀死,是早晚的事情。
在一旁观战的张辽、徐晃看的也是十分仔细,徐晃便对张辽说道:“文远,夏侯淳虽然骁勇,但并不是太史慈的对手,用不了多久,夏侯淳必然会被太史慈杀死。只是,这份功劳却要落在太史慈的手上了……”
张辽道:“只要是杀贼,谁立功都一样。我等都已经被封为五虎大将军了,又是朝廷一品大员,已经是位极人臣了,就算再获得更高的功劳,只怕也无法增加太多奖赏。功劳也只是人生的一种绩要而已,他日功成名就,解甲归田之时,也无非是多一点向后人述说的谈资而已。”
徐晃听完张辽的这番话,有些自愧不如,这种觉悟,他确实没有张辽高。对于他来说,不管是任何战争,只要多立功,终究是好事的。
&
二人正说话间,只听见一声惨叫,太史慈的大戟已经插进了夏侯淳的肩窝,夏侯淳痛叫一声,用长枪拨开太史慈的大戟,二话不说,掉头便跑,并且大声的冲部下喊道:“撤!快撤!”
&跑?”太史慈见夏侯淳调转马头,策马狂奔,立刻取出大弓,同时从箭囊里取出了一支利箭搭在了弓弦上,这边刚把弓弦拉开,那边箭矢便如同流星一般朝着夏侯淳飞射了出去。
&
太史慈的箭矢迅疾异常,夏侯淳又没有任何防备,箭矢从颈部射入,从喉部射出,一箭穿喉,夏侯淳连叫都没有叫一声,就直接坠落马下,抽搐了一会儿后,便一命呜呼了。
这时,太史慈策马赶来,直接来到了夏侯淳的尸身边上,挥动手中的大戟,便将夏侯淳的人头给斩了下来,然后用大戟刺在人头上,举着夏侯淳的人头便冲对面的敌军大声吼道:“夏侯淳放鲜卑人入关,以至于并州百姓遭受罹难,夏侯淳助纣为虐,死不足惜,汝等之中也有不少人是并州人,难道你们愿意看到自己的兄弟姐妹被鲜卑人无情的杀害吗?”
太史慈的这一声大吼,声音极高,传播的也很远,让夏侯淳手下的将士都基本上能够听的仔仔细细。
片刻之后,敌军阵营里议论纷纷,将士们互相交头接耳,经过一番商量,这些人推出了一个军司马作为代表,前去向太史慈投降,希望能够加入到张彦的军队,来抵抗鲜卑人的入侵,为并州老百姓做点事情,为天下也尽点绵薄之力。
太史慈于是把这群敌军的意思转告给张彦,张彦当即点了点头,便让这些士兵暂时归到太史慈的帐下,由太史慈进行管理。
于是,夏侯淳率领的两千马步军尽皆向太史慈投降,而张彦则让人将夏侯淳的人头高高的悬挂在城门上,并且将夏侯淳的尸体煮熟了,然后丢到附近的荒山野岭里,任凭那些豺狼虎豹来食用。
夏侯淳战死,其部下全部投降,消息很快便传到了鲜卑单于轲比能的耳朵里。
轲比能对这个结果有些意外,却没有一星半点的伤心,反而觉得夏侯淳死了以后,对他更加有利了。
于是,轲比能聚集十万铁骑,以广武县城为攻击点,逐渐向广武县汇合。
一天后,鲜卑的十万铁骑陆续来到了广武县城的城外,轲比能并没有急着进攻,而是先行派人朝广武县城射进去了一封书信。
这是一封劝降信,信里的内容十分简单,就是想让张彦率部投降,否则的话,轲比能将率领十万铁骑进行攻城,并且只给了张彦一个夜晚的考虑时间。
张彦接到这封劝降信后,便是一声冷笑,临时生出一个计策,让太史慈回去转告昨日投降的降兵,让他们在夜晚出城,带着本部两千人前往鲜卑人的大营,去见轲比能,就说他们昨日是假意投降,然后待在鲜卑人的大营里,夜晚纵火,放火烧鲜卑人,张彦见到鲜卑大营起火,便会率军从城中杀出去,来个里应外合之计。
昨日投降的曹军听后,都觉得张彦的计策非常不错,于是便果断的答应了张彦,等到天黑之后,便带着两千将士前往鲜卑大营。
鲜卑大营里,轲比能正在跟几个心腹大将商议事情,如果明天张彦不投降,准备包围广武县城,然后发起猛攻。
这时,一个斥候来报:“启禀大单于,昨日投降汉军的夏侯淳旧部现在又趁着敌军驶去了防范,偷跑回来了,并且说有要事向大单于禀告!”
轲比能听后,顿时来了兴趣,道:“把人带进来!”(未完待续。。)
357诈降失败
片刻之后,从帐外走进来了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一进入大帐,便立刻跪在了地上,向着大帐中坐在最中间的轲比能叩拜道:“小的是夏侯淳将军帐前军司马赵四,参见大单于!”
轲比能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赵四,便道:“嗯,我确实在夏侯淳身边见过你,应该不会有假。你来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日夏侯将军被敌军将领太史慈所杀,我等因为畏惧,迫不得已,这才投降了敌军。但是实际上,我们都在为夏侯将军的死而感到悲痛,并且想为夏侯将军报仇雪恨,但是我等人数较少,只怕还没有杀掉张彦,就已经被人剁成烂泥了。所以,我等思来想去,这才决定来找大单于,希望大单于看在和我家将军联军而进的份上,替我家将军复仇,我等从此后,愿意为大单于肝脑涂地,并且效犬马之劳!”
轲比能哈哈笑了起来,对赵四说道:“你们汉人撒谎的功夫,可真是一绝啊。如果不是有人提前跟我通风报信,我还真差点被你蒙骗过去了。”
赵四愣了一下,问道:“大单于,你这是什么意思?”
&么意思?哼哼!”轲比能脸上的喜色立刻变成了怒容,冲门外的鲜卑武士大声喊道:“来人啊,将此人拉下去砍了!”
赵四见轲比能不分青红皂白就要砍了自己,便问道:“大单于,你为什么要杀我,至少死也要让我死的明白吧!”
轲比能冷笑道:“好。本单于就让你死的明白!把人给我带上来!”
话音一落。一个鲜卑武士便带着一个士兵走了进来。赵四见到那个士兵后,登时傻眼了,这个人不就是他军中的吗,难道他向轲比能告密了?
轲比能指着那个人道:“他是你的部下,你应该认识吧?你的事情和计划,他都告诉我了,我都一清二楚,想要诈降。然后与张彦来个里应外合,简直是痴心妄想!长生天一直在保佑着本单于,绝对不会让本单于死于非命的!你既然已经见到了他,也该瞑目了吧!”
赵四当即破口大骂,对自己的那个部下恨之入骨,但此时此刻,一切都已经晚了,他没想到,自己没死在鲜卑人手里,却死在了自己人的手里。
鲜卑武士将赵四给拖了出去。手起刀落,赵四的人头便落地了。很快被鲜卑武士给拿进了帐篷里,让轲比能过目之后,鲜卑武士才退了出去。
与此同时,鲜卑大营里,前来与赵四一起投降的将士,正在遭受鲜卑人猛烈的进攻,突然的袭击,让这些将士都措手不及,加上群龙无首,两千将士顷刻间便被鲜卑人全部杀死,而他们所在的那片营地,也成为了一个血色的泥沼,鲜卑人清扫战场时,将一颗颗人头全部砍了下来,至于尸体则全部用烈火焚毁。
大营中,轲比能对赵四的部下说道:“本单于很感谢你的通风报信,本来,本单于应该给与你一大笔赏赐才对。但是,本单于一向比较痛恨卖主求荣的人,不幸的是,你恰恰做的就是这样的事情。你为了荣华富贵既然肯出卖你的同族,那么日后若是有人再用高出一倍的荣华富贵来求购本单于的首级,你跟本单于非亲非故,又不是同族之人,你肯定会毫不犹豫的出卖本单于。所以,为了以防万一,也为了斩草除根,本单于只好忍痛将你杀了。到了阴曹地府,你也别怨恨本单于,只能说,是你时运不佳,碰上了本单于而已。”
话音一落,轲比能便将手一挥,站在那个人身后的鲜卑武士,便直接将那个人带出了大帐,那个人破口大骂轲比能没有信义,但片刻之后,人头便落地了。
这时,轲比能手下的大将日律不出从帐外走了进来,满身是血的日律不出向着轲比能便行了一礼,说道:“大单于,人已经全部杀死了,所有首级全部已经砍了下来,已经用木刺串在了一起。”
轲比能听后,非常满意的笑了起来,对大帐内的素利、弥加、厥机等部落首领说道:“既然张彦没有一点投降的意思,那么明天也就不用等了,明天一早,便立刻展开攻城,大军包围广武城,一定要将张彦彻底杀死在此城里!”
&大单于!”
……
广武城里,张彦虽然派出了夏侯淳的部下去鲜卑那里诈降,但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总是有一种不安的感觉,而且右眼皮也一直在跳。
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张彦越想越觉得自己的行动有一些草率了。
贾诩已经给他留下了锦囊妙计,此时正是用这个锦囊妙计的时候,如果他不用的话,或许下次就没有那个机会了。
一旦明天鲜卑人大军合围,只怕要冲杀出去,要费上很大的一些功夫。
于是,张彦叫来了太史慈、张辽、徐晃以及匈奴右贤王去卑。
众人先后来到了县衙大厅里,等到众人到齐,张彦便说出了自己的担忧,然后让张辽、徐晃二人带领着三千骑兵和两万四千名步兵连夜退到原平县,按照原计划行事。而张彦则让去卑率领两万匈奴人连夜出城,驻扎在城外,与广武城互为犄角。太史慈则与张彦一起率领三千骑兵待在城内。
命令下达之后,各部分头行头,张辽、徐晃、去卑等人都秘密出城,去卑带着两万匈奴骑兵驻扎在广武县城的右翼。张辽、徐晃则带着大军后退,朝原平县而去。
经过一个时辰的行动,广武县城里也就只剩下张彦、太史慈以及三千骑兵了。
吩咐完毕之后,张彦这才稍微安心。准备明天一旦计策成功,他便率领太史慈和去卑等骑兵一起冲杀鲜卑大营,若能得胜最好,若不能得胜,也可以退往原平县。
……
第二天黎明时分,悠扬的号角声打破了晨曦的寂静,鲜卑人在号角的号召下,纷纷聚集在广武县城的北门外,十万大军,人山人海的,而且还都是骑兵,鲜卑人座下的战马都在攒动着,跃跃欲试,焦躁不安,不停的打着响鼻,很是兴奋。
张彦站在广武县城的城楼上向远处眺望,十万大军,一眼望不到头,这种壮观的场面,他也只是在电视、电影上见过,现实中至今还未曾见过拥有十万铁骑的军队。
十万大军他见的多了,但是能够同时拥有十万铁骑的大军,却还是第一次见。
在冷兵器时代,骑兵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兵种,骑兵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兵种,自从张彦来到这个时代,至今还从未见过拥有如此雄壮军队的群雄。
吕布、袁术、袁绍、曹操、孙策、刘表,甚至是自己,军队里还是以步兵居多,骑兵只是一部分而已。
当年张彦为了大肆发展骑兵事业,特意从辽西、辽东一带跟乌桓人换来了数万匹战马,当时的他拥有两万多骑兵,就已经感觉到自己的军队非常牛逼了,可当鲜卑的十万铁骑摆在自己的面前时,他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渺小,以及实力的差距。
&呜呜——”
号角吹响了第二遍,张彦注意到,鲜卑骑兵开始蠢蠢欲动了,有四万鲜卑骑兵移向了广武县城的右侧,与在县城外面的匈奴人形成了对峙。紧接着,又有两万鲜卑骑兵也开始向广武城的左翼移动。
张彦一直在观察着鲜卑人的阵形,见鲜卑人的阵形呈现出来了一个v字型来,他记得兵书上曾说,这种阵形叫做雁行阵,是包围敌军的一种阵形。
这也就说明,鲜卑人想利用这种阵形把张彦死死的围困在广武县城里。
&呜呜呜——”
第三遍的号角吹响了,这时,张彦注意到,雁行阵突然一分为二,后军部分让出了一条道路来,一群鲜卑武士一人举着一个长长的木条,木条上插着一颗颗鲜血淋漓的人头,从队伍的后面疾驰而出,以最快的速度来到了广武县城的百步之外,然后将一根根木条插进了地上,排成了很长的一排。
这时,鲜卑大将日律不出提着一颗人头奔驰到了距离广武县城还有五十步的位置,然后将手中的人头高高举起,冲着城楼上喊道:“大单于昨天就识破了你们的诈降之计,这些是前来诈降将士的人头,整整两千个首级,一个不多,一个不少,你们好好的过目一下。请你们记住,谁要是胆敢跟大单于为敌,就是这个下场!”
&
但听一声弦响,一支利箭迅疾的飞射了出去,不偏不倚,直接朝着日律不出的喉咙射去。
&
日律不出突然抽出了腰中的弯刀,直接挡住了射来的箭矢,然后一脸愤怒的道:“暗箭伤人,算什么英雄好汉?大单于仁慈,再给你们一刻钟的时间考虑,投降者免死,否则的话,将踏平广武县城,你们好好考虑考虑,一刻钟后,没有任何回复的话,大单于将不再仁慈,必将发兵攻打此城,将其夷为平地!”(未完待续。。)
358全军覆没
日律不出说完那句话后,便调转马头,直接朝阵营里飞奔而去。而这时,一支利箭悄无声息的跟随着日律不出而来,眼看就要射中日律不出了,只见日律不出头也不回,只是向左侧稍微偏了一点,箭矢便从他的耳际擦过。
与此同时,日律不出的右手突然抬了起来,一把抓住了箭矢,单手稍微一用力,箭矢便断成了两截。
广武县城城楼上的张彦、太史慈二人看见如此一幕,都十分的震惊,万万没有想到,敌军里竟然还有如此厉害的人物存在。
正在张彦、太史慈惊讶之余,日律不出突然一个转身,一手握弓,一手搭箭、拉弦,目若流星般的锁定了站在城楼上的张彦,但听一声弦响,一支羽箭如同闪电一般,朝着张彦快速射了过去。
&政王小心!”
太史慈再次挽弓搭箭,朝着那支射来的箭矢便射了过去,箭矢飞出,笔直的朝日律不出射来的箭矢而去,两支箭矢迎面撞击,哪知日律不出的箭矢竟然将太史慈的箭矢一下子分成了两半,箭矢的劲头虽然减少了一些,但却仍然朝张彦飞来。
太史慈的箭术高超,一向是汉军所公认的,除了箭术之外,戟法还非常过人,可以说,太史慈无论是远攻,还是近战,都是一个十分强悍的对手,综合实力极其强悍。
但是今天,太史慈算是遇到对手了,他之前射出了两支箭矢,一支被日律不出挡住。一支被日律不出抓住。这两次如果说都是巧合的话。也勉强还能过的去。但是刚才太史慈射出去的那支箭矢,却非常的强劲,大概用了他七成功力,本以为即便不能势如破竹的将日律不出的箭矢一分为二,也能相互抵销力量。
可谁曾想到,日律不出的箭矢竟然势如破竹的将自己的箭矢一分为二了。
张彦、太史慈又是一阵惊讶,与此同时,张彦急忙蹲下身子进行躲避。说时迟,那时快,日律不出射来的箭矢刚好从张彦头顶飞过,并且将头上金盔的盔樱给射掉了。
&
一阵嗡响,箭矢直接射中了张彦身后的城楼的木柱子上,箭矢入木三分,尾部还在颤巍巍的晃动,由此可见,日律不出的膂力到底有多高!
&想到在鲜卑人当中,还有如此英雄人物!”张彦侥幸躲过一劫。对日律不出的表现十分震撼。
&么英雄!在我看来,只是一个匹夫而已。摄政王。刚才我并未使出全力,所以才会显得他比较厉害,下次若是再让我遇到他,我定然会使出全力,将他射杀,把他的人头献给摄政王!”太史慈不服气的道。
张彦知道太史慈对于刚才他说的那句话有些反感,自己也不应该这样说话,很有可能会刺激到太史慈。
他瞥见太史慈眉头紧皱,如炬的双目正在紧紧的盯着日律不出远去的背影,似乎充满了愤怒。
张彦没有再说话,而是将目光聚集在了那两千颗人头上,心里面充满了愧疚,如果不是他的一个决定,这些人也不会这么白白的死去。
新仇旧恨加在一起,让张彦的心里愤怒不已,他转脸对太史慈说道:“开始行动吧!”
太史慈“喏”了一声,转身下了城楼,骑上战马后,便带着两千骑兵等候在城门口,并且做好准备,随时出发。
&鼓!”张彦对身边的士兵说道。
话音一落,沉闷、浑厚的鼓声便被击响了。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鼓声由慢变快,向四周传出了好远,每一个鼓点,都足以让将士们的精神振奋。
突然,在“咚咚咚咚咚”的一连串快速鼓声传出后,战鼓的声音戛然而止,片刻的沉寂过后,广武城的城门洞然打开了。紧接着,广武城的周围响起了振奋人心的呐喊声:“杀啊!”
太史慈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大戟横在马鞍下边,被大腿给牢牢的夹住,手中挽着弓箭,带着身后的两千名骑兵便迅速的冲了出去。
与此同时,去卑指挥着两万匈奴骑兵,也一起朝着鲜卑人冲了出去。
张彦率先发动了攻击,这是给与轲比能劝降的最有力的回击!
鲜卑人的阵营里,轲比能见对方先发动了攻击,见冲过来的敌军骑兵只有两万多人,而且其中两万人还是匈奴人,便冷笑了一声,下令道:“全军出击!”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
进攻的号角吹响了,吹奏号角的鲜卑人吹奏出了所有鲜卑人都比较熟悉的进攻信号,悠扬的号角声传出去之后,十万鲜卑铁骑,如同一股凶猛的洪流,朝着敌军便杀了过去。
&嗖嗖……”
一时间,数以万计的箭矢凌空飞舞,双方箭矢你来我去,刚一交锋,便有数以千计的骑兵被箭矢射倒。
密密麻麻的箭矢如同蝗虫一般飞来,太史慈急忙取出大戟,不停地遮挡着鲜卑人射来的箭矢。虽然汉军的战甲有极好的防护力,不用担心会被箭矢射到心肺,但他们的面部、四肢都在外面露着,尤其是头部,一旦被箭矢射中,想不死都难。
太史慈见敌军攻势强大,便立刻下令道:“撤退!快撤退!”
两千骑兵,如同一叶扁舟,面对鲜卑人这股巨大的洪流,如若不退,只怕很快便会被这股巨浪掀翻。
骑兵们都戴着头盔,披着铠甲,箭矢即便从脑后射来,撞击到头盔后,也会被挡在外面,头盔是精钢制成,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所以,撤退之时。太史慈等人根本不用担心会被射中头部。
可是实际上。不少人的各部、大腿上都中了箭矢。更有二三百名骑兵被射中了战马,战马轰然倒地,将骑兵掀翻了下来,不是摔断了胳膊就是摔断了腿,在地上爬不起来,但紧接着,却被鲜卑人的射来的箭矢射杀。
相比之下,人数较多的匈奴人的情况倒是稍微乐观一些。因为他们与鲜卑人同属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从小就生长在马背上,弓箭更是他们最基本的武器,和鲜卑人的一阵对射之后,由于是先发制人,与其对峙的四万鲜卑人,反而阵亡的人数比匈奴人相差无几。
但去卑谨记张彦的吩咐,见好就收,也不想以寡击众,命人吹响了撤退的号角。一溜烟的朝着西南方向逃去。
太史慈带出去了两千骑兵,却只带回来了八百骑兵。另外一千二百名骑兵都在战斗中被杀。
张彦在广武县城的城楼上,看到鲜卑大军全军出击,如同一个大大的巨浪朝广武县城拍来。
他当机立断,立刻下了城楼,让人拔走了五爪金龙的大旗,扛着大旗便从城中向南撤退。
太史慈等人进入城中后,和张彦合兵一处,一千八百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的撤出了广武县城。
他们这边刚刚撤出县城,那边鲜卑人便将广武县城给包围了,张彦、太史慈、去卑等人汇集在一起,大军一起向西南方向撤退。
鲜卑人进入广武县城后,这才发现,此城已经是一座空城,恼羞成怒之下,便追着张彦一起向西南方而去。
广武县的西南方向,便是原平县,张彦、太史慈、去卑等人正是朝着原平县城而去,轲比能见张彦逃跑了,下令大军全部展开追击,务必要抓到张彦。
于是,张彦、太史慈、去卑等人在前,轲比能、日律不出、素利、弥加、厥机等人在后,一连追出了差不多六七十里,张彦、太史慈、去卑等人才抵达原平县城。
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